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延长3倍以上的时间。”李基看着这三个好哥们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就笑了。

    “问题的确有。成绩也是明摆着的。人口这个问题急是解决不了的,就像当年三五年赶英超美一样不现实。我们的生产力提高的太快,不能和刚刚进入过渡期的人口匹配还不算什么大危机,大不了我们的计划在偏向消费最旺盛的衣食住行方面,对虚拟经济方面的脚步放慢一点就好。我们,我是说我们十五个人的确成了怪胎了,我儿子都看上去和我一样大了。每天出门都跟哥俩似得,逆生长对于我们来说才是问题呢。老吴给我们都做了全面的体检,我们现在的实际年龄都过50岁了看上去却和30岁的人没什么区别,脏器活跃性、骨龄也差不多30岁左右。都成了亲友眼中的妖孽了。”赵守忠抱怨起来。

    “的确,我对老李的话深有同感,都快奔50的人了,都保养的跟30岁不到似得,每年见到新学生和老学生都会引发问题。不是熟人都不敢相信我们是50岁的老油条了。除了李基,我们每个人都算有自己家族的家长了,少则一个老婆。多则一个妻子数十个妾,最少的子女都有3个,最多的都有一个排了”白佳看了一眼刘欣感叹道。

    “我们还不算妖孽,李基才妖孽,我用最先进的检查设备分析了一下,我们都只通过了隧道一次,而李基通过了两次,我们的寿命延长了1倍,能够达到180岁左右,衰老速度比常人慢2倍,原因是我们的干细胞基因端粒延长了一倍,而李基则是我们的一倍,也就是说他能活360岁。是常人寿命的4倍。所以我们的子女无法继承我们的寿命就是没有经过穿越的隧道,经受过那种特殊空间的影响,所以就出现了这种奇怪的情况。李基虽然50岁了,但是生理年纪还是25岁,我们虽然也50岁左右,但是也就是30几岁出头。而且这种奇遇带给我们的还不仅仅体现在寿命上,我们拥有超出常人数倍的精力和效率也是来自于奇遇。李基至今未娶的原因不一定是没时间或者没有看得上的,而是穿越导致的新陈代谢比我们更慢一倍,所以古井不波心如止水。刘欣都当爷爷了,李基还是光棍。这不合常理但是却也说得通。”吴祈拿出报告分给穿越众看。

    “我去,那不成了妖怪了。360岁啊,乌龟也不一定能活到这个年纪。老大就是老大,早知道多穿一次延寿一倍,我一天穿个几十次那不是可以与天地齐寿日月同辉了?”杨文辉嘴里可以装下一个鸡蛋了。

    “寿命和钱一样,还有300岁可活的人就像亿万富翁的账户数字,没有实际意义。我就算活的久一点也不会对我的思维造成太大的影响嘛。20多岁的人和永生不死的人有什么心态上的区别?不都是活在当下嘛!”李基无所谓的表示引发的批斗。众多穿越众马上像点了雷管一样嘲讽起来。

    “废话。老不死的就是形容那些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家伙,你要是活300多岁,全世界的财富都要有一半到你手上了,所有的君主都是你的学生和子孙也不是问题。随便一个经营百年的组织都不是好惹的,更何况300年的妖怪坐镇的组织?”白佳吐槽道。

    半个小时后,会议才回到正常状态。

    “我们也算功成名就了吧!不说算不算十全老人,起码也算七八全了,出去搞次环球旅行怎么样,也不算白走这一生啊。星辰大海的征途总要完成一项嘛!”高竞想起来集体旅行的提议。

    “是啊,都成老不死了怪物了,去玩一趟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现在一切都用不着我们操心了,走上正轨的帝国事务都是那帮子学生和徒弟看着,也尽可放心去潇洒一下了。”刘蛟也跃跃欲试的蛊惑着其他穿越众。

    “那就来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李基试探问道。

    “也是该放松一下了,去年一年光参加前宋时代就成为忘年交的几个老怪物级别的家伙的葬礼就捅了篓子,苏颂的曾孙子没认出我,竟然说我大不敬,30岁的后辈竟然对百岁天人(李基给苏颂的赞美,就像泰戈尔给甘地圣雄的称呼一样)无礼,差点把我从吊唁的灵堂赶出来。”赵守忠唏嘘道。

    “他孙子不是你的学生吗?怎么会出这么大的乌龙?”孙昌问道。

    “那个混蛋竟然在我进去之前哭昏了,我也制止了让那几个认得我的老朋友出声提醒老苏家的孝子贤孙。没想到十几年没见面,他老婆都不认得我这个在她婚宴上坐首席的长辈了。”

    “废话,十几年不见,你当初参加婚礼也留了大胡子,今年剃成个光溜溜下巴谁都不可能认出来好吧!你还是长辈!你比苏颂的孙子也大不了几岁,如今看上起比曾孙都小,没准她还以为你是你孙子呢。哈哈!”钱进想起当初一起去捧场时的打扮时笑喷了。

    “别说这些尴尬了,还是商量一下从那开始到哪结束的环球旅行的路线吧!趁着现在体力和精力没有衰退,去荒芜人烟的地方体会一下宁静吧。”白佳提议道。(未完待续。。)
第220章 城市病防治的始末
    第220章 ;城市病防治的始末

    时间回到1950年的新年首次会议。

    “我们现在制定的规划是不是太浪费了?所有人口超过10万人的城市和居民点都要修建配套的共同沟和八车道的主干线、6车道的普通街道?就算我们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5倍也不能这么浪费吧!”刘欣心疼刚刚到手的200亿国债还没捂热就要花出去,摆出明知道远期收益巨大也不同意,要拖延到死的决心。

    “我也不说废话,直接投票表决了,作为提议人,首先投票,大家可以按投票器了。”李基也不废话,直接走流程开始投票,只要参议院投票有四分之三的人通过,这项议案就会开始实施。

    “我反对,还没有充分讨论1个小时的时间,这项200亿的超大预算案怎么就开始投票了,你难道想无视预算审核法吗?”白佳摆出一副卫道士的嘴脸。

    钱进笑了,“矫情,谁不是知道你怕议案通过之后会占用你的外交预算,今年的财政增速足够你的扩编了,放心,饿不着你。”

    “这样啊,那就表决吧!我无所谓。”白佳马上撤了。好不容易看到能支持自己省钱的盟友,但是看到白佳在满足自己要求之后马上缩回去了气的跳脚。

    “我们要建立的工业化城市绝对不能再犯过去同样的错误,资源过分集中才是工业化过程中导致地域发展不均衡的根源。工业化的核心就是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就没有工业化。我们要的不是速度,也不是无尽的烟囱,我们要的是好和省。好就要全面、环保、耐用、有超远的眼光和规划。省就是类似共同沟这样的一本万利的工程要多上马,类似旧城区改造之类的要尽量少出现。城市规模要限制在100万人口以下,杜绝出现超级都市,大力发展卫星城和中小城镇才是化解城乡差距的王道。

    为什么几乎和农业国没什么区别的新中国在苏联援华之后能快速进入工业化,建立一个连卫星、原子弹都能搞出来的工业体系?之后的几十年中飞速发展的结果却不能提供一个能够容纳这个体系产能的市场?就是不均衡的结果,就是把资金浪费在无休止的基建和技术引进上不去消费的结果。

    刘大管家最精明了,他不肯花钱在这些市政工程上只不过就是想吧这些前所未有的资源和权限统合在国资局旗下。而不是分给那些没有远见和大局观的地方政府官员。对吧老刘!”李基既点破了刘欣的想法又给他找了一个台阶。

    “也是啊,我们现在不可能把这些分散在几百上千个城市的市政工程从头拿到脚,我们的建筑集团和承包市政工程的各地公司也不可能同时吞下这么巨大的蛋糕。干脆分一部分出去,建好以后的收益还本付息之后的盈余就划到国资局名下,一应问题的处理和管理权限也都交给国资局算了,我们看着那个只拥有一大堆不值钱的荒野和被穿越众圈地买矿之后剩下的新征服地区的原始荒原、雨林等资产实在感觉寒碜的很。

    总要给点值钱的资产给这个部门啊!利润稳定但是较低的市政工程说的好听的点是‘城市的良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好听就是没有利润的垃圾资产。但是垃圾资产也是资产,还是可以算进资产负债表的抵押物嘛,我们为了不影响帝国政府的信用,总不能把政府的资产搞得太少估值太低嘛!”白佳附议到。

    这次会议的中心就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城市化计划,但是穿越众总是喜欢歪楼歪到砸钱的手段和目的上。

    “我们没有制造经济危机的必要性了,虽然过去发生过我们控制下制造出来的橡胶股票泡沫和危机,但是这次完全没有必要再次制造一次房地产泡沫了,我们制造危机只是为了打击潜伏在野的那些前朝遗老和心怀前朝的那些野心家和门阀。这次搞城市化一定会出现泡沫的论断是不是你要故意引导我们陷进去的陷阱啊,老钱!”孙昌指着城市化计划报告的泡沫警示那一页问道。

    “这个真没有。危机的根源不是我们,而是剩余资本的流动性内在需求决定的,没有无数的泡沫,哪有容纳与日俱增的海量剩余资本的池子?经济体发展到一定水平100%会出现泡沫的,这是市场经济的铁律,除非你实施计划经济,把所有剩余资本用于生产资料消费去搞绝对平衡,否则资本家控制经济体总会有一部分剩余资本停在账户上无法消费,造成社会总购买力和社会总产能有缺口。这个缺口就是一切危机的根源,不是靠分期付款和虚拟经济注入流动性就能抹平的。我们引导这些剩余购买力去买市政工程建设债券和国债有什么问题?你引导的好就是功德无量,引导不好也不过是没有把剩余购买力引导到生产性的投资领域而是引导到泡沫里面蒸发掉了而已,总是无过有功的啊!”钱进指出危机的利害。

    “我不管,一下子搞这么大肯定会导致流动性紧缩,大量的存款和闲散资金被这个计划吸干了,市场怎么不出现通货紧缩?我们必须分批的慢慢的出售这些债券,反正市政工程又不是同时开工同时支付所有工程款,总有按进度支付的章程嘛。我们不能一下子大进大出,会把经济搞崩溃的。”

    “附议!”高竞毫无悬念的第一个跳出来赞成。

    “就按杨文辉说的办,这批200亿的工程分36个月筹款,按照5年的计划完工分批按进度付款,中间两年的时间差足够我们凭空创造20亿的财富了。”钻到钱眼去的刘欣也表示支持了。

    “我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不是太奢侈了,在蒸汽时代还没有普及前搞预留的城市间轻轨建设用地规划?”

    “你别总是跳跃性这么强好不好?汪新宇都睡着了。咱么速战速决吧反正也就是讨论这200亿那个城市多分点,那里少分点。细节的问题就交给国土资源和规划专家们去操心吧!不然养这些人干嘛!……

    几个小时以后,结束分果果大会的穿越众集中到李基家里的蒸气浴套间吃起了自助餐。商量起家中和亲友中哪个出面经办这些油水丰厚的工程和资金运作事务。

    几天之后,一张不起眼的国债和市政建设债券发行公告就印在了各个报纸的角落里,神通广大的新贵族们各自八仙过海的拿到了各个地方的对应的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中标书。

    又过了三天,总价值20亿的第一批债券被提前知道消息的众多持有剩余资本众多又没有胆量走出去的国内合作伙伴抢购一空,利息竟然被10倍的认购倍数压到每年2%的历史超低利率。

    各个古老的城市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古老的城墙大部分都被拆除,只保留少量的作为观景台和纪念性建筑保留下来。大量的棚户和交通阻碍被拆除,各个城市拉链马路就此终结了,各种配套的上下水网络和污水、燃气、预留的电气化路线网络、就被安放在世界上第一批共同沟里面。

    由于共同沟将各类管线均集中设置在一条隧道内。消除了通讯、电力等系统在城市上空布下的道道蛛网及地面上竖立的电线杆、高压塔等,避免了路面的反复开挖、降低了路面的维护保养费用、确保了道路交通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道路的附属设施集中设置于共同沟内,使得道路的地下空间得到综合利用,腾出了大量宝贵的城市地面空间。增强道路空间的有效利用。并且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创造良好的市民生活环境。

    市政工程项目中最主要的就是这些审批设计通过的共同沟,技术不是问题,资金也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管理的问题了,这些项目虽说已经内定给最高水平的穿越众新组建的帝国市政工程集团经行运营管理,但是人才缺口达到离谱的程度,就像其他穿越众独创和创建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兴产业一样。这个新生事物也没有有经验的前辈可以传帮带,全靠穿越众未卜先知的设立的各种建筑和公共设施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来一边学以致用。一边摸索着总结经验教训和理论了。

    当穿越众拿到由帝国水利设计院提交的新型跨江大桥规划图集时已经是三年后了。第一座跨江大桥就在南京江岸边出现了,桥梁净高控制在32米以上,在丰水期中央的深水航道足以通过万吨级大船。总体规划的好处就这样显现出来,杜绝了净高过低和主跨净宽不足造成的桥梁脑残设计让黄金水道浪费水运量和港口吞吐量的悲剧。

    诗兴大发的赵守忠直接在参加大桥落成典礼上无耻的抄袭了太祖诗词,并强调在未来的30年里,3000多公里的可通航长江干流上将修建100座大桥。听到这个消息的众多参加典礼的官员和参与建设的老板们再次被帝国的财大气粗震惊了。一座造价过千万的跨江大桥就足以载入史册了,100座那就是十几亿元的巨资,就是凭空建立一座都城级别的100万人口大城市也差不多够了(盈利能力可观的项目都能贷款和分期付款,每年收过桥费都可以收到手软的大桥项目光是必须运营10年回本的强制性要求就让无数唯利是图的承包商退散了,和其他市政工程项目一样,相比其他的制造业和商业项目,市政工程的微利实在鸡肋,只能甩到国资局名下管理了。)

    事实上,未雨绸缪的花钱搞好基建和配套设施建设比出了问题再去花钱要省的多,不一定要等到经济规模发展到渡轮搞不定的时候才去建设大桥,先建设的好处极大,例如积累了经验(越早建设,技术积累越雄厚)、减少了成本(主要是征地成本,物料和人工倒是小头)、延长了设施寿命(到不符合要求的时候。比如超载的时代来临时早建设一年就多用一年)、提升了周边地产价值(和修地铁后周边房价上涨一个道理)、加速经济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对整个城市的总体竞争力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这些市政工程虽然没有什么利润,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就像看上去不挣钱的教育事业,收益都是在后期成滚雪球式的复利增长。根据数据统计,每在这些公共服务设施上投资一元钱,其有效辐射范围内的每个居民增收减支效益就能达到每年0。5元。以共同沟为例,一段造价为2000万的共同沟建成之后可以以极低运营维护成本运转100年,期间节省的重复建设开支高达100亿。就算100年的维护要花3000万,怎么算这笔投资都有4%复利了。保持100年的复利是可怕的数字,如果以收益来支撑维护费,计算结果更夸张。复利的增幅超过6%。

    当然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越到后期就越贵,在石板路的时候挖沟100元。铺上水泥就需要200元。铺上混凝土路面再挖开就是1000,铺上沥青的路面后再挖沟复原可能就要5000了,越到后期省钱的效果就越明显。

    算上环境污染和施工事故造成的损失就更可观了,要知道随便一个管子挖破了都会导致整个街区乃至城区的某一种公共服务或重要网络中断,这种损失可是很难统计的。

    再比如交通拥堵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统计,每天堵一个小时,一条路上的乘客就相当于损失了一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或休息时间,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达到数千工时的损失。一年下来就是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工时的损失,对于社会而言简直就是灾难。若某条道路被堵住了。某辆车有重要人物或身负重要任务的人行程被耽误了,造成的损失将有可能产生数以万计的损失。

    一条路的拥堵得不到治理,相当于一年社会损失数千万元。随着人均生产力和薪资的提高,这种损失会越来越大,而且这些损失若没有产生,创造的效益循环往复,日积月累下来的复利增长产生的财富则更为惊人。

    城市化就是一种社会的成长,和小孩长大一样,会产生各种疾病和危机,穿越众不是扁鹊,而是洞察未来的扁鹊的大哥,自然要事前控制,为了最高速的推动帝国的发展,穿越众什么阻碍都会争取消灭掉,什么规划都力争又快又好,从来不计较项目的开支和数量,完全把多和省扔到一边,追求的是更高级的一个垄断企业或大项目顶的上几百上千个中小企业和项目,绝对都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脑残粉。(未完待续。。)

    ps: ; ;扁鹊是尽人皆知的神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扁鹊的两个哥哥也颇懂医理。

    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 ;3 ;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

    扁鹊答:“我的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

    扁鹊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的时候,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反而觉得他的治疗没什么明显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