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生了疑虑。

    “我就不信地图会这么对称,青洲东西6000海里都是海面,要是一望无际的洋面,我顺着西风带可以用我这个一天航行400公里的平均速度直接到达风暴角,在南纬33°左右一个经度不过93公里,横跨220多个经度也才21000公里,也就是说不过50多天的时间。”李尔还不在乎违反法令那几千龙元的罚款。自己身为公爵,还差那点小钱吗?当年的老师第一节课的演讲中大气十足的名言可是犹言在耳呢‘吾辈的征途就在那星辰和大海’,既然是征途还有必要患得患失吗?

    不差钱的公爵大人在船队检修完毕之后直接从龙虾港补给满了罐头和淡水,直接向东航行了,避开了青洲东部沿海的诸多港口,船上的物资足足可以支持船队航行80天。无需经商的探索船队也无需沿着海岸线航行在沿线的港口一路走一路停靠补给和贸易,为了避免麻烦和泄露计划自然要避免到达风暴角之前停靠任何港口。

    在西风带强大的西风的吹拂下,李尔的船队直接到达了新西兰的南岛的卡拉米亚湾,欣喜若狂的他以为自己发现了一块在地图上处于东南空白区域可能东西宽万里的大陆西海岸,结果沿着海岸线测绘之后,结果自然是大打折扣的。这个群岛就被标注在半年后出版的海图上了,名字就是积累探索功勋达到标准晋升三等王爵。这个面积不小,但是地处偏远的群岛就被划为他的产业,按照帝国的贵族体系,超品的王爵只有皇帝的亲兄弟才有,堂兄弟最多只能做公爵。因功授爵自然可以破例,但是封号极难选定,不是亲王,也不是有实际封地的藩王,连郡王也难给,最后只好给这个被命名为李尔群岛的地方加个王字,李尔也多了一个李尔郡王的封号。

    穿越众看着这个李尔王群岛只能表示这只是一个巧合。

    等到李尔忙完了事情,搞定了爵位和大量程序事物之后准备继续自己的向东探险时时间已经到了1950年。建国10周年大典上的一则消息把他惊呆了。朝廷宣布了发现的赤洲鳟鱼半岛(美洲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半岛)和海岸线长达万里的赤洲西海岸。

    李尔只好准备经行环球航行才能超越这个伟大的发现新大陆的功绩了。从帝国最西边的领地索德格拉岛出发,沿着东非海岸向南到风暴角,再一路向西北到还未被发现的赤洲东海岸,沿着东海岸向南到最南端,再向北沿西海岸航行到帝国如今发现的赤洲西海岸最南端的狭长半岛(加利福尼亚半岛),然后再向西直航回国了。

    要是赤洲最南端连接着传说中的南极冰盖,那就只好沿着南极冰盖再向东绕一圈到赤洲西海岸的南端了。(未完待续。。)
第198章 新的环球航行(上)
    李尔在1950年的建国10周年庆祝大典过去后不久,就急急忙忙的登上了广州的船队,坐上新买的外包铜皮的高速探险船,开始了准备已久环球航行。

    要是等到北海(白令海)探险船队继续向南沿海岸探索,早一步到达风暴角,自己的环球航行就要排在第二了。

    在有完善海图的基础上于2月初四顺利的到达了帝国最西端的直辖领地——索科特拉岛。由于这段时间是北半球的冬季,风是从大陆吹向海洋,可以说顺风顺水到了极点。但是从索科特拉岛到风暴角的这一段就充满了曲折。

    到了2月底的时候,出现了一场风波,塞尔柱帝国和十字军的战争出现了转机,所罗门侯国出现了。马可波罗作为帝国安排在耶路撒冷的内线,大作军火买卖,两边倒腾军火自然左右逢源,不论是马立克沙苏丹还是十字军诸国的领主都不敢得罪这个垄断军火的战争贩子。支付不了足够的军货款自然只能拿权利和土地来交换军火。十倾沙漠土地或五亩耕地都可以换取一全套精美的锁子甲。一个年产200桶葡萄酒的庄园可以换到20只全副武装的重装全身钢甲骑兵(包括马的披甲)。一个银币换取一只可以回收利用的钢制三棱重箭的箭头。

    物美价廉童叟无欺的军火源源不断的通过秘密的走私渠道进入双方圣战的战场。自然主要依靠的中间渠道是当地和沿途的众多商贩的物流渠道了。但是一代雄主的马立克沙苏丹怎么可能容忍自己被犹太人源源不断的放血?下令严查境内的走私和非法贸易。一下子高举自由贸易大旗的马可波罗同志陷入了货源断绝的境地,先订的价值数万金币军火的订单面临违约的风险。紧急情况下。马可波罗同志向最近的帝**事基地索科特拉岛的总督写信求援,希望帝国能调拨一批军火救急,如果不能挽救自己的信誉。那么自己的使命就会产生极大危机!

    索科特拉岛被帝国直辖之后一直都是军管,得到它的手段也十分禁忌,岛上本就不多的沿海岛民和内部的游牧部落几乎全部都被集中到了沿海的三个新建的港口,面朝红海的西港就是专用的军事港口,也是最大的港口。总人口(包含驻军)2000人的西港简直就是搞笑。最多只能充当补给港的这个港口哪有实力突破苏丹的封锁,将军火送到耶路撒冷?海军在这个岛的船只总吨位只有1000吨,几乎都在南方的东非海岸搞贸易护航。一艘船都抽不出来。

    结果自然是倒霉的李尔被总督说动了,借自己最快的探险船运输100多吨的大批冷兵器和甲胄进入红海直接航行到亚喀巴湾北端的卸货,自然有马可波罗的手下接应。总督请动身为皇兄的王爵自然要付出代价。代价就是从亚喀巴湾到风暴角的所有航线和沿海的军用海图。

    李尔受过高等教育,自然知道军用和民用地图的区别。在这份交易面前不由的也动心了。盘算了一下,自己花费几天时间来回一趟,在航行到风暴角的路途上用军用海图节省的时间也许不止这几天;又能和前途远大的总督和未来所罗门国王结下交情。这笔买卖还是合算的。

    没想到离开西港之后。顺利的到达亚喀巴湾入口时着急了一点,没有等到夜晚降临,在黄昏的时候进入亚喀巴湾时被法蒂玛王朝的巡逻船发现了,红海北部身为埃及法蒂玛王朝的内海自然比较重要白天都有人巡逻。

    走私军火在任何国家都是重罪,被发现的李尔自然比较惊慌,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已知世界最强大帝国的王爵贵族就平静下来了。指挥起水手南下,做出像南回航的架势。

    自己的船是最新式的高速探险船,不可能被法蒂玛的人看出来是军舰。这种修长低矮的船身不适合载货和装载兵员大炮;因此最有可能被法蒂玛的人误认为是探索军情的间谍船。

    等到天黑了,他拿出在在学校内部机密拍卖会上高价拍来的微光夜视望远镜(穿越众黑科技的逆天之作)指挥拥有详细到米的军用海图指挥船通过狭窄的亚喀巴湾入口。进入同样狭窄到可以在白天被肉眼一览无余的亚喀巴海湾中。

    整个法蒂玛王朝都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状态,这为李尔的行动铺垫了一个安全的大环境。这批走私的军火中有一部分就是十字军被马可波罗收买后和热那亚商人翻脸,进攻埃及的军火。

    意大利人没有节操的要求十字军攻打同样信奉天主的东罗马帝国仅仅是因为为了维护自己在埃及的商业利益和打击竞争对手这种事有几多人知道?

    所以马可波罗收买十字军领主占领埃及的东北部的西奈半岛也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为了取得亚喀巴这个连接红海的重要出海口,十字军也顾不上和意呆们签订的不入侵埃及的协议了。占领这个港口之后获得的各种东方货物就不需要支付经过塞尔柱境内大量商人层层剥削之后的天价了,马可波罗像领主们保证,只要得到这个港口,一切东方货物的价格最少会降低30%的售价,军火的价格会降低的更多(层层加价的那些商人自己也要截留一部分,剩下的出售价自然要加上截留的部分),至少降价50%。

    收到这种天大利好消息的耶路撒冷领主和大大小小的骑士们自然全心全意的冲向了亚喀巴。

    当法蒂玛反应过来的时候,亚喀巴已经失陷了。三月初8的时候,李尔的船队停靠在了亚喀巴简陋的码头(相对于帝国的各个港口自然可以无视的码头设施)开始了卸货。马可波罗亲自和诸多领主们前来接货。

    这一船的军火在国内自然不值一提,但是在烽火连天的中东心脏地带,价值简直不可用钱来衡量。每一套甲胄几乎就意味着拥有着大片的地产和爵位。一个全副武装的重装骑士在埃及的平原上简直就是一台绞肉机,推平200步兵轻而易举。普通弓箭几乎无法穿透的锁子甲和全身板甲穿上之后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不论是在攻城还是巷战中都是以一敌百的bug一样的存在。

    喜笑颜开的马可波罗和众多领主带上礼物到李尔的穿上举行了欢庆宴会。在宴会上李尔不仅得到了这批军火出售者(索科特拉岛总督将国有的军事物资以军备需要的名义花2倍的国内采购价买下,卖给上级交代指定需要积极配合的马可波罗,在合乎规章的前提下完成了任务自然皆大欢喜)应得的货款,还得到了马可波罗私人赠与的好东西——一份翻译好的托勒密时代沿着非洲海岸航行的整理资料。这份珍贵的资料里面竟然有西非海岸线和可以补充水源和食物的森林的经纬度。

    喜出望外的李尔马上和马可波罗引为知己,众多领主推杯换盏之后葡萄酒也很醉人,吃饱喝足的宾客们自然酒足饭饱的回到了港口外的营帐去了。李尔和马可波罗在船长室内密谋了一番,敲定了一份影响未来中东局势十分深远的密约——那就是后世称之为《所罗门密约》的意在毁灭法蒂玛埃及的密约。

    只不过这份密约的签订双方都不是代表政府的君主,一个华夏帝国郡王,一个独立的受过帝国高等教育的十字军领主犹太人签订的这份协议主要内容就是一份私人买卖契约。主要内容有不限量收购欧洲各种矿产、木材、奴隶、农副产品、轻工产品(主要是简单加工的皮革、木料和金属锭、葡萄酒等),可以直接换取军火、香料和各种东方货物,不需要贵金属货币购买;再就是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十字军国家及其与其宗主国之间的内部贸易的商业联盟,所罗门侯国将成为犹太教和犹太商人的庇护所,帮助马可波罗成为协调华夏帝国与欧洲国家的民间贸易中间人;在诸多想加入这个拥有极大特权的商业联盟的领主和封建主中选择符合帝国标准的‘俊杰’做买办;无限量向十字军国家提供包括大威力的颗粒状黑火药、大型攻城器械的组件和组装图纸、大量燃烧火油等类似希腊火的利器做攻城利器;李尔和马可波罗在耶路撒冷设立十字军各个领主发行的战争债券交易所,个人和帝国金融机构可以购买这些政权发行的债券,其评级由国内相关机构承办,其一切待遇和处置法规视为等同于国内企业债。

    这个协议虽是私人协议,但是要得到国家背书很容易,相信帝国参议院和教廷不会反对这种双赢的协议。满心欢喜的李尔离开亚喀巴之后准备在三月中旬回到索科特拉,继续自己的环球之旅。(未完待续。。)
第199章 新的环球航行(中)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这艘明显属于华夏帝国的大船(排水量300多吨,已经算阿拉伯世界的大型船)在几乎空无一物的亚喀巴湾里面就像雪地中间的一块黑炭一样吸引眼球。法蒂玛王朝不像一百年前那么强大富庶了,在叙利亚和约旦等地区相继丢失之后,埃及对中东地区的贸易规模几乎萎缩到原先的百分之一,原本繁华的亚喀巴消失在了沙尘之中,没有船队自然没有多少资金支持巡逻和堵截走私。理论上李尔不会在亚喀巴湾遇上埃及的任何军队和船队,但是亚喀巴失陷于十字军的消息还是进入了法蒂玛朝廷的耳朵,为了防止十字军突袭开罗,大军云集苏伊士湾,不少船只也调集到西奈半岛最南端的沙姆沙伊赫。李尔的船队一出亚喀巴湾从狭窄的蒂朗岛和塞纳费尔岛之间的航道进入红海就被四艘百吨左右的纵帆船围住了,准备逃走的李尔在大幅的提醒下果断的发炮示警,在砸出的水柱之后,纵帆船沉了一艘。红海沿岸的贸易衰落后的埃及海军军舰几乎都只能充当运兵船,缺少经费保养的老化舰船稍有冲击就会出现漏水的大缝隙而沉没。

    三个小时后,埃及船只包围了这艘没有足够弹药的探索船。在珊瑚礁遍布的复杂航线中吃水太深的大船不能全速前进,发现号无奈之下还是被吃水浅的众多小船包围了起来。

    在主动投降之后,埃及的将领将有间谍嫌疑的李尔等人关押在了沙姆沙伊赫的军营中。

    随后的2个月内就是帝国外交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埃及将领之间的争锋相对讨价还价了。最令人无语的竟然不是法蒂玛王朝认定亚喀巴战役和李尔有关联。而是埃及方面知道了李尔郡王身份之后企图勒索巨额贵族战俘赎金的无理要求被拿到台面上讨价还价二十多天。

    心急如焚的李尔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生怕帝国的探险船队直接到达赤洲最南端,从而抢走了自己的环球航行第一人的荣誉。在强大的外交团拿着塞尔柱苏丹马立克沙谴责法蒂玛无辜扣押友邦贵族的质询函在埃及将领营帐内谈判,在缴纳了一点象征性的罚金之后顺利接走了被扣押的李尔等人。

    回到船上之后。船员的财物等值钱的东西和军火款自然不翼而飞(全都被埃及军官抢走了,就连好一点的熏肉奶酪等食材和罐头都不见了,厨房里面的锅碗瓢盆全部失踪,就连水手睡觉的吊床都不见了),万幸藏在船底秘密夹层内的各种精密仪器海图和珍贵的航海日记等物品还是完好无损。咬牙切齿的李尔自然发誓要报仇雪恨,船员们鼓足干净三天之内就回到了索科特拉岛,将情报和信息用无线电传回了国内。采购齐备之后。李尔就在夏季开始的5月开进了东非海岸。

    可惜,大气环流理论还不完善,遇上了传说中的唯一一个季节性洋流——索马里寒流。希望南下的船队遇上了逆风逆水。汽车速度一下子变成自行车,自行车速度一下子变成步行速度,航速从每小时20公里降到2公里。到了五月底,船队才航行到小玄洲北端的补给港口。

    这个南半球的大岛成为了通行的一个水手的乐园。一个出自帝国地质大学的年轻人发现这个岛的不凡之处。这个岛屿的生物多样性和地理气候的全面性简直就是研究者的圣地。自从地质系毕业后,他就想在海外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发挥所学技能的地方,无论是探矿还是做种植园规划,可惜学长们不给机会,油水丰厚的职位几乎都被瓜分一空。自己太过于孤僻,没有朋友帮衬找不到工作也是正常的。可是他拥有极大的毅力,想超越众多在书院里留下雕塑的大能,只有提出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为了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和现场观察采集标本。他不得不混上了远洋的船队,第一次到了日本。研究了鲸类的季节性迁徙规律,第二次就上了李尔的船队到了大堡礁研究了热带海洋生态系统,第三次就到了东非。

    作为帮厨的他工作比较清闲,休息的时候他就躲在闷热的仓底撰写他的航海见闻和标本分析报告。上岸采购和工作的时候经常解剖各种停靠地当地独有动植物的标本。

    到了小玄洲这个特种动植物奇多的天地,乐不思蜀的他几乎忘了上船,当他带着大包小包的动植物标本进入厨房之后,以为要加菜的众多水手期待着食堂能出现新鲜肉食,结果还是一般般的香肠和肉罐头。失望转化为愤怒的水手闯进厨房责问他时他不慌不忙的解释,这些动植物都是自己花薪水买的私人物品和土特产,大部分都是有毒的和种苗,难吃但是有药用价值,不是公款采购的食材。

    公款采购的食材都有帐可查,大厨站出来把人证物证一摆,所有人也无话可说了。

    这个不务正业的水手引起了boss李尔的注意,调查一番之后才知道自己穿上竟然除了高级船员有一定职业技能之外竟然藏着一尊大神。深入的和这个本家交谈一番之后,惺惺相惜的两人成为了忘年交。二十多岁的李文就成为了船长室的常客。在等级制严格的船上,可以算是一个特例。

    因为船队探险的属性和李尔急于完成环球航行的目标,船队每次停靠海岸都十分紧凑,时间根本不够李文深入内陆调查研究和采集标本。所以李文只有约定等到完成这次环球航行之后,再去搞一次最低历时三年的环球科考航行。

    李文分到了一个单独的舱室作为研究起居的场所,离开了厨房拥挤的水手通铺。大包小包的标本也被李尔吩咐手下保存在干燥恒温的密封货仓里。

    一个月后,船队到达了风暴角,此时已经到了南半球的七月初,正式冬季时节。此时风暴极为常见,每天几乎都有风暴潮袭击这个充满了希望的海岸(厄加勒斯角)。每年等到南半球的夏季才有很好的同行机会顺利通过这个东南玄洲暖流(莫桑比克暖流)和西南玄洲寒流(本格拉寒流)交汇的鬼门关。其原因就是夏季风带南移,西风带会稍有减弱,风暴将减少很多。

    李尔对这里一无所知,幸好高价聘请的向导曾经去过西南玄洲最新的那个殖民点,知道那个渔产丰富的沙漠海岸。北上的洋流和劲风可以顺利带他们到纬度更低的信风带。

    他们不可能毫无损失的经过风暴角,在损失了三艘补给船之后只剩下9艘船的船队拖着破损的船身航行到了鲸湾港。这片毫无人烟的沙漠海岸没有任何人烟,几乎被西南玄洲寒流的降温降湿效应搞得成为死地。但是营养丰富的寒流带来的大量鱼类养活了沿海几个帝国最新建设的移民点和无数海洋哺乳动物。成群结队的海豹和海狗在红黄色的沙滩上晒太阳,其数量至少有十几万只,被这种奇景震惊的船员们请求上岸捕捉一些海豹熬油吃肉。

    向导却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