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堆土地购买收据就能代替的,合同又不是土地证,不能抵押给我们,要是您付完尾款拿到土地证就可以多抵押200万了。”
“这样啊!我能不能见见你们的银行主管,我想可以通过这个和东夷岛开发公司签订的包销合同争取点信用贷款。”(未完待续。。)
第172章 东方甜岛的大亨(下)
“这样不行啊!包老板,您的信用记录刚刚才升过级,额度内的都用来支付半年前拖欠的肥料款,您忘了?在争取信用贷款的话,您的资产负债率就要达到我们银行的80%警戒线了。”
“怎么办?我还想多承包点土地呢!这要是不能扩大产能多可惜啊!这么优惠的包销合同不是浪费了嘛!”
“要不您等等,三天以后,本行的年终审议和贷款审查委员会会议就要开了,明天行长在监事会和董事会上可以帮您提一提这个项目扩建计划,只要您能拿出合理的预算表和计划书,相信贷审会不会放弃您这样的优质客户的。”
“好啊,贵银行真是最好的及时雨,我马上去拿预算表和计划书,我为了这个扩建计划可是准备了好久呢!贵行长要是从新京回来,就麻烦他多费点心了。我们以后还有更好的合作项目要搞呢!真是多谢了。”包总就急忙离开银行回家拿那些以为用不上的东西了。原本指望一次就能凭借自有资产办好扩建糖厂需要的抵押贷款的,没想到柳暗花明的有了办理信用贷款的机会。”
三天后,东夷岛北港的北港兴业拓殖银行宣布和西日本兴业拓殖银行、登州开发银行、新京开发银行、浙江殖产兴业银行合并改名为东方兴业银行。这次兼并案震惊了整个华夏帝国金融界。最大的赢家自然是资本运作的神灵——穿越众陈冠先同志了。他名下的新京发展银行就是辰基银行绝对控股的,通过对母公司的融资渠道。借来了2亿元资金的新京发展银行对其他四家银行展开了杠杆收购。这四家都是运转良好的优质银行,其中西日本银行更是平家的重要产业。没想到财大气粗的穿越众直接以开发南洋需要大银行为由强行收购了这四家上市的银行所有流通股。直接通过私有化条款让这四家银行退市。私有化的新京发展银行一下子规模扩张20倍。其早就安插在各个银行的卧底和内线一下子就成为了主要的干部。
五天后,急需政绩的新任北港分行行长就在贷审会上强行通过了这笔包总的信用贷款。原本的行长反对这笔高风险的信用贷款。本来没有在贷审会提过。但是接待包总的银行大堂经理就是新任行长的心腹,将这个事情汇报之后,新行长马上就为了和辰基旗下的东夷岛开发公司搞好关系,作为关联企业和互为最大合作伙伴的双方自然没有为难包总这个合作伙伴的动机。
拿到支票的包总看到了让他眼花的数字,不是自己财产抵押加信用贷款总数400万的支票,而是一张高达1000万的新的东方兴业银行支票。银行对包总的解释就是顶头上司——辰基银行的负责人陈冠先总长大人看中包总的闯劲,为了千金买马骨的效用和鼓励东夷岛开发。特批了这笔千万元的贷款,按照最低的利息7%来算。
十年定期存款利率就有6。8%的辰基银行可谓几乎免息的贷款给了包松辉这笔钱。
有钱了的包松辉拿着支票直接回了一趟福建,在曾今提点了自己经营蔗糖产业的恩公。那个主管销售移民需求的建材和生活消费品的王建同的指导下购买了最先进的大型蒸馏和过滤设备,准备开设一家樟脑工厂,然后将家里的白糖产量提高十倍(甘蔗汁出来的原糖还有大量色素和杂质,所以是棕色的。价格只有白糖的一半。为了多赚点钱自然要将红糖全部脱色为白糖了)。
王建同告诉包松辉,这个樟脑就是辰基公司下属的化工体系急需的重要化工原料,利润很大,一根70个立方的老樟树主干可以生产1个立方的樟脑。老家临江的一个亲戚就是江南化工的一个头头,每天急得要死,总是在各地求购樟脑,王建同打听到东夷岛有很多樟树,就希望包松辉这个做榨糖的新开一家樟脑厂帮帮老家的亲戚解决燃眉之急。
包松辉对恩公的话简直就是言听计从。自从听从王建同的话,水稻和豆子改种甘蔗之后。家里的生意就日渐红火起来。前三年去时服从移民部门的管理种了水稻,没想到三季稻一年收获竟然达到亩产1000斤,存够了口粮,将余粮卖掉之后还清了移民费用和土地购买和住房购买贷款,到第四年就该种耗水耗肥的甘蔗,没想到利润这么大。五年就挣下了200万的身家。贷款买下的2000亩土地全部都还清了。
一个新兴的产业就出现在东夷岛的土地上。这个岛屿的樟脑产量常年位居全球第一,原因就是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樟树森林。这里将会一直保持产量最高的记录。
一年之后包松辉的樟脑就热销整个江南地区了。每户家庭至少每年一两的消费量就足以让他那个产量不到200吨的小厂满负荷运转20年了。
“这个樟脑工厂是怎么回事?”恼火的东夷岛开发公司主管,刘欣的得意高徒卢兴智总经理看到包松辉承包了八座山9000亩坡地种植樟树,并且从高山族的诸多土著手中购买50年樟木树根或者树干。一个月就能收购200吨呢。
“我们开金矿和采挖名贵硬木的下属没人注意到这个包松辉的大动作。他可是陈院长看中的人才,你可不要激动。据说陈院长特批了1000万的贷款呢!明显是要扶植一个标杆,证明自己人不光会高买低卖搞垮对手,或者投机倒把囤货居奇,做实业也是可以的。”
“好吧!既然这样我们就专注开金矿和皮草贸易吧。种田的事就交给这些泥腿子吧。反正他再赚钱也不可能超过我们的金矿和皮草贸易。”
没想到十年后身家过亿的东夷岛十大富豪之一的包松辉就是赶上了这一波大潮才成为了收到诸多荣誉的糖业大亨和樟脑大亨。直到四十年后,东夷岛改名为大员岛时,岛内的重化工业才超过了消费品工业(轻工业)。做糖业和樟脑起家的包松辉才被挤出富豪前十名。几乎垄断了这个东方甜岛蔗糖产业和樟脑业的大鳄就是从1942年到1952年的这黄金的十年发家的。
而昔日财大气粗的东夷岛开发公司却因为金矿枯竭和鹿皮产量来源几近消失而陷入不得不依靠糖业和樟脑贸易的依附地位。这和穿越众在消费品行业国退民进的策略紧密相关。贸易和物流方面的中间产业实在无法和重化工业比拼利润。(未完待续。。)
第173章 香料群岛谁要?
相对于经济不发达的菲律宾群岛、东印尼,室利佛逝所在的西印尼就比较富庶了。一边是没有产权概念的好骗的原始土著部落,一边拥有发达文明的封建国家。喜欢和文明人打交道的穿越众自然更倾向于将南洋的工作重心放在中南半岛和苏门答腊爪哇地区,但是物产丰富的摩鹿加群岛就很难被放弃了。
在一斤香料就等于一斤银子的古代,这个每年可以生产至少2000吨各种香料的群岛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可再生银矿。
科普一下,香料有很多品种,各种香料的价格千差万别。21世纪的历史教科书上说胡椒和豆蔻等稀有香料曾经和等体积的黄金一样贵重。西方的香料和东方可能不同。在中国没人会把生姜和大蒜看成贵重的香料。在中世纪的西方,生姜大蒜也能算是稀缺的香料。按照最广义的香料定义,12世纪初的香料产量不会超过100万吨。狭义的香料实际上仅仅只有胡椒、肉豆蔻、丁香、肉桂等几种。至于麝香、龙涎香、灵猫香和海狸香等产量极低的动物香料经常被人忽略。那些中国的葱姜蒜、薄荷、桂叶、八角茴香、山苍籽、香茅、桂花和小花茉莉、白兰、树兰,印度的檀香和柠檬草,埃及的大花茉莉,阿拉伯的**、没药,圭亚那的玫瑰木,马达加斯加的香荚兰,巴拉圭的苦橙叶,法国的薰衣草,保加利亚的玫瑰。美国的留兰香以及意大利的柑橘等都基本属于常见的熏香或食用调味剂。在贸易史和经济史上的地位远远比不上狭义的香料。
穿越众即使在东夷岛和海南岛等地开辟了香料种植园,但是还是无法和几乎不要钱的赤道地区群岛竞争成本。
这个传说中的群岛在占领之后,每年至少可以为世界贡献一万吨的香料。这个产量和后世的全球总供给的100万吨最高产量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但是这个时代,全球有能力消费香料的人口也仅仅只有21世纪的百分之一。
这种恐怖的万吨产量一下子就能将和银子等重的香料打成白菜价。
穿越众吃着肉,合作伙伴和其他的海上也要喝点汤嘛。
南洋开发集团主营有两个业务,一个是和东南亚的各个文明国家建立贸易关系,大量进口各国的农副产品和矿产,出口华夏帝国的制成品,赚取剪刀差的巨利;另一个就是大量的移民建立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园。为本国提供更多的原料和战略物资(比如橡胶和奎宁)。
热带的重要产业有什么利润?热带的农业有什么重要性?对国民经济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支柱产业在社会进入工业化之前就是农业。但是能够为工业化提供足够原始资本的就是高利润的经济作物农业。荷兰就是依靠北海渔场的鳕鱼和摩鹿加群岛的香料发家的,英国靠羊毛。法国靠本土的小麦和美洲的靛蓝、皮草,葡萄牙靠马德拉斯群岛的蔗糖和西非的天堂谷物(类似胡椒的香料),西班牙同样将广大的不产金银和香料蔗糖的非热带殖民地视为可以抛弃的谈判筹码。
工业化之前的世界贸易就是围绕植物进行的大宗商品贸易。在21世纪一架飞机可以冲抵数万吨白糖的时代,自然无人认为农业有什么利润。但是在工业化之前的世界。一百吨胡椒就可以买下一个国家的中世纪。垄断东南亚和印度的经济作物和香料作物的价格的意义就和21世纪垄断石油和美金的价格一样。掌握了大宗商品中核心种类的定价权就可以在全世界抽血。
奴隶社会。要控制一个国家就要控制粮食和食盐。所以中国官方垄断了山海之利(管仲时出现的垄断盐铁专卖制度,铁主要用于农具和军火兵器)。封建时代,要控制一个国家就要控制铸币权,汉代就出现了流传几百年的五铢钱。帝国时代,为了中央集权和强干弱枝,就要垄断暴利的所有可以壮大地方势力的产业,酒、茶、矾、糖、香药料(进口的一切调味香辛料和**等药用香料)、奢侈品(象牙、犀牛角、沉香、珍珠等)。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就要控制这个国家的金融业和根基——支柱产业(所有制造业和规模工业)。等时代演进到帝国主义时代,控制一个国家的难度成倍提高。几乎需要控制一切。因此就出现了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国家。
穿越众就是要在十字军成为气候之前得到这个象征着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权力——垄断香料。
作为集中了全球80%到90%高端消费力的中国,本国内部对香料的需求就在大幅增长。这个面积仅仅只有几万平方公里的群岛要供应整个亚洲需求的丁香和绝大部分的胡椒。因此基本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这个群岛就是一个聚宝盆和金矿。
穿越众认为文明国家的室利佛逝和吴哥王国可以远远超过香料群岛的价值,原因也很简单。这里有大量的人口和发达的农业。只要打开这些国家的国门,源源不断输出华夏帝国的工业品和进口原料可以直接跳过植物时代,将世界贸易推进到工业时代的布匹贸易、丝绸贸易、军火贸易和矿产贸易作为大宗贸易品的自由主义时代。
装载着满船的丝绸、茶叶、烈酒、药材、瓷器、布匹、钱币、铁器、刀剑、纸张、玻璃、五金用品和钢筋水泥等建材的船只到达拥有消费力的文明国家港口,换取金银铜铁锡锭、蕉麻黄麻、棕榈油、蔗糖、染料、香料、贵重木材、橡胶、奎宁、珍珠、棉花、烟草、咖啡、咖喱、槟榔、热带水果等等货物。还有国内急需的镍矿、铝土矿和锰矿石。人口稀少的摩鹿加群岛根本无法消化多少消费品,因此只要一点点消费品就能满足群岛上的土著,采摘当地几乎不值钱的香料也要不了多少人手。两头都不走空的贸易利润大还是几乎空载去香料群岛载满香料回国出售更有利润呢?和文明国家的贸易至少可以保证来回一趟1200%的利润,而跑一趟摩鹿加群岛带回一船香料最多也就800%的利润。(和达伽马跑一趟印度80倍的利润没法比。但是这种路线只要达伽马10分之一的时间。意味着和老达的暴利不多承让)
建立一个种植园需要大量的人手和物资。荒无人烟的东印尼和菲律宾群岛开发成本至少是室利佛逝等国家的十倍。最后一看,香料群岛这个在所有人眼中的财富之源就成了穿越众眼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将苏禄海、保和海、苏拉威西海、摩鹿加海等沿海港口的建设权和经营权交给合作伙伴和指定的扶植对象练手也是理所当然了。
再来说,这个时代的跨国贸易是需要依靠信风作为动力来源的。一年顶多来回2趟的贸易路线虽然在超高速的飞剪船和可以利用八面风的之字路线让跑船的次数增加到10次。但是这种路线的利润差额也放大了五倍。
也就是说机会成本让穿越众对香料群岛失望了。小鱼小虾们看到身为鲸鱼的庞然大物没看上这个聚宝盆自然一哄而上打得头破血流了。几百家经营香料的贸易行和航运公司纷纷出售手中的土地、房产、其他产业的资产,集中资本购置船舶和仓库,准备在接下来的香料盛宴中分一杯羹。
当摩拳擦掌的众多船队到达摩鹿加群岛之后才发现这里的配套设施太差,所有的沿海居民点没有一个是超过2000人的。小渔村和小港口根本无法满足超大胃口的众多商船队。虽然几乎所有的水手和随船人员都到群岛上面采收几乎不要钱的香料,但是受限于运力和码头设施,装船的速度简直让人捉急。
小鱼小虾们才开始体会到和文明地区贸易的好处了。苦着脸的众多船长和商行掌柜不得不在一起开会,集资准备在来年的信风来临之前建造几个起码可以装卸吞吐2000吨物资基本码头港口。
这个动作自然瞒不过穿越众,看到众多合作伙伴建议合作开发摩鹿加群岛的请求穿越众自然不会无动于衷,立即推出了一个庞大的覆盖整个东南亚的百港建设计划。(未完待续。。)
第174章 跑船圈地和撬开佛国大门
“船长,这就是室利佛逝的东部边境吗?咱们就是要在这里建造一个新港口?”
“就是这里,我们的船已经沿着婆罗洲北部海岸航行了三天,就是这里。”放下望远镜的船长指着一片沼泽地和河流出海口说道。
实际上这片荒芜的海滩就是文莱湾,后世富得流油的文莱这个时空还是一片沼泽地和原始丛林。
“这里怎么建港口?水太浅了,河口的水位只有4米深,涨潮时也不会超过三丈,我们在这里建港口谁会来贸易?这里仅仅只能建造一个小渔村!”
“这是中央的命令,我们也只是打工的,不管能不能建大港口,我们只要圈地就好了。这个大岛刚刚绘制完沿海轮廓图,内部几乎就是一片空白。也许这个小海湾后面的深林里面有金矿也说不定呢!你没听说三个月前的那个幸运儿在吕宋岛圈了一块有金矿的地,一下子就发了。”
这片海湾没有金矿,但是有比金矿更值钱的液体黄金——石油。
12世纪的东南亚拥有后世所没有的的优势,那就是人口数量稀少,穿越众可以大张旗鼓的跑马圈地。这些未来价值百亿千亿的土地和空间现在都是一片森林和沼泽。
一块拥有矿产和丰富森林的土地没有人居住,或者居住的是没有自保能力的土著。按照资本的属性和贪婪,无论怎样的暴利都无法体现这种圈地的暴利。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年产值超过200亿美元,40万人口每人可以分到5万美元的人均gdp。这种惊人的财富效应在全球化和石油时代来临之前是不可能出现在一个只能依靠可怜的农业渔业维持生计的地区的。
因此明明知道这里未来财富聚集效应和资源丰富的穿越众怎么可能忘了。自然要派遣自己人先来这里圈地,以免合作伙伴或者其他国人圈占了这片宝地。
这里就是室利佛逝和马来人土著生存交锋的婆罗洲。这个世界第三大岛面积广阔但是荒凉,资源丰富但是人力稀少无法开采。简直和南极的属性差不了多少。这里的土地因为大多数都是地力匮乏的热带雨林砖红壤,热带常绿雨林下发育的典型土壤是砖红壤和具有灰化现象的红壤,前者分布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并且有比较少雨季节的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各季节降水丰沛、森林郁闭、草本植被缺乏的地区。
在高温多雨的影响下,热带雨林地区的风化作用强烈,令到土层特厚。而各种形成土壤的过程也很快速及彻底。
在这种环境下,过量的雨水,带来强烈的淋溶作用。溶解并带走差不多所有可溶解的矿物,如钾、钠、镁、钙等的盐基,使土壤失去植物所需的养分而变得贫瘠。
另一方面,那些不易溶解的矿物。相对地集中起来。最常见的残留矿物为铁氧化物。使土壤颜色偏红,因而名称叫做砖红壤;另一种常见的残留矿物为铝氧化物,特别是铝矾土,通常使土壤颜色偏白。这些矿物甚至会胶结在一起,形成不透水的硬盘。
热带砖红土之上为枯枝落叶层,但完全分解而形成的黑色腐殖质却不多。在热带雨林中,树木以及其他各种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倒在地上,在湿热的气候下。昆虫和细菌快速地分解着它们的机体组织,把它们变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但是。这里猛烈的降雨会把其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冲走,结果是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