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又任命他担任了阅兵总指挥。虽然神京市各衙门、各大商会行会共25个单位到12月21rì才正式集会成立筹委会,并公推万祥为筹委会会长,但实际筹备工作早已开始。从整修皇宫广场会场、树立旗杆、组织群众、准备鸣放礼炮焰火,特别是训练受阅部队,以及布置保卫会场安全等,都要在半个多月时间中完成。

    开国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改朝换代不久,城内潜伏前朝死忠难以一下肃清,而且赵宋的不少皇族势力与遣散的禁军高官还会来袭扰。当年12月14rì,前朝皇族就从长安派出一支300人的破坏分子组成的队伍到南苑,意图刺杀穿越众和安排在各个岗位上的亲信,烧毁房屋196间,死伤24人,因此万祥一直十分重视反恐问题。我们反恐部队还未正式组建。国防部有一个反恐局,专门在南苑驻军基地组建了一个反恐中队,担任神京反恐部队。万祥考虑很细,下令万一敌特前来,在场人员一定要原地不动,不能乱跑,听从指挥;对受阅的1940匹战马也都作了安排。当然这一切是在穿越众领导之下进行的,赵守忠常常具体过问。如1月1rì穿越众的车队如何从城外开到皇宫门楼下,赵守忠带王能都曾亲去检查。

    当时的zhōng ;yāngzhèng ;fǔ是12月30rì由参政议事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选出的。内阁首相白佳、副首相刘蛟、六大中枢大臣有万守祖、何去凝、**等6人(都是穿越众的得意门生)。当rì下午6时,全体代表利用统计选票时间在皇宫广场参加先贤英烈纪念碑奠基典礼,尔后回到会场才宣布上述结果。简短隆重的闭幕式,由白佳主持,刘蛟致闭幕词,奏《华夏帝国》。高台上第一次悬挂了帝国旗帜。散会时天已经很晚了。

    习惯晚上办公批阅文件的白佳,这一天夜以继rì一直工作到1月1rì凌晨6点多。

    华夏帝国zhèng ;fǔ内阁首次会议于1月1rì下午二时在勤政殿召开。全体宣布就职,华夏帝国zhèng ;fǔ正式成立。随即,选**为秘书长,任命白佳来为国事院代帝国总理大臣兼帝国行政大臣,李浩为皇帝,汪新宇为国防部部长,李基为释宪法院院长,赵守忠为总检察长,并责成他们火速组成各项zhèng ;fǔ机关。会议还宣布接受穿越众制定的三五计划纲领为施政方针,并通知各外国zhèng ;fǔ只有这个zhèng ;fǔ才是中国唯一的合法zhèng ;fǔ,并愿与各国建立朝贡藩属体系的外交关系全面深化过去的外交体系。

    会议开完,全体领导人乘车出zhōng ;nán ;hǎi东门,到皇宫正南的承天门后下车登楼,下午三时庆典准时开始。

    开国大典时的承天门会场

    举行开国大典时承天门粉刷一新,城楼上横标为“华夏帝国zhōng ;yāngzhèng ;fǔ成立典礼”,正中悬挂李浩的巨幅军装半身画像(类似中分束发免冠照)。两旁的标语东为“华夏帝国万岁”,西为“民富国强万岁”。没有国徽,因为元祐12年12月25rì、26rì参政议事会的座谈会及审查委员会上认为还要修改,所以27rì全体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纪年4个决议。

    神京群众在承天门广场欢庆华夏帝国诞生

    东西三座门(正式名称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及南面长长的甬道,甬道两边长长的红墙,正南门即砖石结构的中华门都还存在,形成了一个丁字形的封闭会场。与4个月前神京刚工程竣工时的天承天门前比较,可说是焕然一新,宽广平坦得多了。此外在现在国旗旗杆的地方已竖了一根当时看来已很高的旗杆,旗杆上有一个金sè的顶。中华门外正阳门、前门箭楼两旁的许多建筑物上都张灯挂旗。

    会场里的匠人、学生、官员、市民、城防部队都举了临时赶制的国旗及其他彩旗、红灯和挥舞小旗,特别是用绢糊的大小不同的国旗,真是成了国旗红灯的海洋,只有市民中戴了小白帽的**同胞举着绿底白sè的星月旗,显得分外不同。会场上的群众共达30万人,分区席地而坐,很有秩序。金水桥北没有观礼台,但搭了两个简单的台子,一个供大会指挥用,一个给唯一的外宾观礼团,这就是前一天刚到的以平正盛为首的rì本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受检阅部队则站在东长安街。

    改组后的帝国陆军经过承天门广场接受检阅

    因为交通工具少,群众近则列队步行来,远的坐马车来。天未亮起床,到车站已7点,乘装煤的黑敞篷马车,走了两小时才到前门车站。经过西直门车站时还见到门头沟工人也坐火车来。虽然“旅途”这样艰苦,但大家情绪高涨。在前门席地而坐等到下午两点才安排进入会场,午饭是馒头凉水,每人领到1龙元、三块糖、两个梨,是节rì优待。

    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终于在1月1rì下午3时开始。那天早晨是yīn天,上午和中午还下了一点小雨,但下午却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典礼的程序是:王能宣布开会;皇帝就位,内阁总理就位,诸大臣就位;奏国歌;皇帝宣布华夏帝国zhōng ;yāngzhèng ;fǔ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皇帝宣读zhèng ;fǔ公告;阅兵;游行。李浩宣读的公告,约九百字,虽未收入新出的八卷本《皇帝文集》,但收入了《建国以来皇帝文稿》第一册及《帝国档案1940-1960》。
第119章 华夏帝国的诞生(中)
    提到开国大典,穿越众们很容易想到**主席那句震古铄今的名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然而这句话,并不是**在**楼上讲的,而是在此之前的9月21rì的政协开幕词中讲的。原文是“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穿越众内部扩大会议上白佳堂而皇之的盗用这段话“诸位股东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走进全新的时代了。”当然这个时代就是有东方的领导者成为全球领导者新时代,有治乱兴替王朝轮回的封建时代进入主宰全球各民族命运的帝国主义时代。

    皇帝宣读完公告后,阅兵开始。检阅司令员是华夏帝国国防部长汪新宇(兼阅兵总司令,让这个注定只能当一届阁员的战争狂过把瘾),阅兵总指挥是万祥。

    首先由万祥陪同汪新宇坐敞篷马车开始检阅。检阅完,汪新宇回到城楼主席台宣读《帝国国防部命令》,命令的最重要内容为“坚决执行帝国zhèng ;fǔ和皇帝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赵宋反动军队的残余,维护一切国土的新秩序,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动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因为此时穿越众势力比较薄弱的中原一带和山东河北等旧势力比较强大的地区均未实现组建过渡zhèng ;fǔ或顺利移交旧时代的各种权利,大名府虽宣布和平倒戈,帝**尚未到达府城,更不要说还有山西等内陆地区,所以汪新宇的命令是有针对xìng的。命令宣布后,进行分列式。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西北陆军军官学校、一个炮兵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空军包括飞艇、战斗机、蚊式机、教练机共120架在全场上空自东向西飞行受阅。前后历时3小时。

    整个阅兵结束后,群众游行开始。一批批群众队伍,无不迫切希望走到城楼前,看到衷心敬爱的皇帝。天很快黑了下来,承天门楼上的灯光突然照亮,上面是一串红橙sè的灯,下面好像是三道粉青sè

    电虹灯,再加上巨大的探照灯光(虽然整个东方还没有进入一次工业革命,但是穿越众小批量生产的电气化设备和照明灯具还是可以实现的)shè向全场,灯光闪闪,好似波浪。焰火在承天门附近三处施放,五彩缤纷,此起彼落。群众手里举的纸灯、纱灯也都点亮了,广场上是灯的海洋。

    等到八点多钟,辰基书院七八千人的队伍才在太学之后行动。队伍慢慢走近金水桥,只听见城楼上扩音器(与探照灯同时制备)传出“万岁”、“万岁”的声音,才知道是李浩在回应辰基同学的欢呼。神京中学和小学的诸多学生紧跟着走过金水桥,大声高呼“陛下万岁”,这时才见到城楼上大宫灯前李浩那魁梧的身躯,他不戴帝冠,挥动着手用家乡口音高呼“万岁”,有时还喊“帝国万岁”,这时学生们都感到皇帝看见他们了,口号喊得更为起劲,血都要沸腾了。他们还看到李基等人,看到他身旁的美女,他们猜一定是**。他们把手举到头顶鼓掌,主席台的成员也鼓掌。

    接下来是群众游行。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穿越众下属各个工厂的匠师技工,京郊农民紧随其后。后面是技术官员、穿越众合作伙伴中的富商的游行队伍。

    晚上9时30分,无数彩sè的礼花向广场四周发shè出来。神京军民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度这华夏帝国的第一个夜晚。

    开国大典宣告了华夏帝国的诞生!宣告了汉族的新生!

    当鲜艳的国旗第一次在承天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广场上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抬头瞻仰五星红旗。

    这时,大地震动,炮群长啸,齐鸣99响。礼炮声如同报chūn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cháo。

    元祐12年12月15rì,汪新宇代表国防部,把第一面军旗授给了第一炮兵师。开创热兵器时代的穿越众为了彰显国力和技术在开国大典为何要鸣99响呢?

    原来,13门大炮表示当时统计的我国有13个民族,99响礼炮表示穿越众从1940年起,领导帝国,将他们的意识形态永久的植入这个转型期的新生帝国。从此汉族领导下的帝国将不断繁荣兴旺,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是李浩首先提出来的。在参政议事会一届会议上,一位代表提出质疑:“礼炮是什么东西?”当时没有人回应。

    会议休息时,李浩见到负责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王能,话题很快进入开国大典的礼炮鸣放问题,李浩问老师王能:“您说说,放99响有没有道理呢?”

    王能是个老油条,他一下就明白了李浩的用意,马上说:“陛下,我起草一个关于礼炮99响的说明吧。”

    开国大典上,礼炮队由104尊山炮组成,分为8组,4组装填,4组发shè,轮流作业,以缩短每响之间的间隔时间。所以,人们习惯上仍称13尊礼炮。

    104尊礼炮一字形摆开,背倚承天门广场,靠在一截古墙边,位置在前门附近。两分半钟之内,99响无头空炮全部送入空中。

    接受任务后,根据要求在驻京各部队中选调104门山炮,组成礼炮队。炮长均由连。营干部担任,炮手均由班排干部担任。在先农坛体育场开始了艰苦严格的训练。按照要求,礼炮28响必须与升国旗。奏国歌同步,共198秒的时间以间隔2秒等速shè鸣放。为了这个目标,在炎炎烈rì下官兵们练肿了胳膊喊哑了嗓子,按时要求完成了任务。

    帝国第一支礼炮队首次执行鸣礼炮任务是在年前的腊月21rì晚7时。汪新宇率领参谋曾新及礼炮队进入zhōng ;nán ;hǎi。9门礼炮在zhōng ;nán ;hǎi边上一字排开,面向东,为在怀仁堂内召开的首届参政议事会会议开幕式鸣放礼炮。

    1月1rì凌晨,为在开国大典执行任务,礼炮队开赴承天门,在公安部门前,104门礼炮炮口冲南,向东一字排开。按照炮兵作战指挥原则,正职在前方指挥所,副职负责后方阵地。礼炮指挥所就设在承天门东侧的三座门下,与承天门阅兵指挥部有直通电话(内部特供),第一师炮兵就在此接受承天门阅兵指挥部的命令。

    庄严神圣的时刻终于到了!李浩宣布“华夏帝国zhōng ;yāngzhèng ;fǔ成立了!”随着话筒里阅兵指挥部的命令,师长挥动红旗向阵地下达“放!”的命令,礼炮齐鸣。99响与升国旗奏国歌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礼炮队圆满完成了这一历史xìng任务。

    开国大典第二天,国家领导人(皇帝和内阁)在神京饭店宴请出席开国大典的各方面人士。包括各受阅部队指挥员。
第120章 华夏帝国的诞生(下)
    1940年的1月1rì,年轻的飞行员王洲驾机参加开国大典,亲眼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2000年国庆前夕,已经85岁高龄的王洲老人回忆起60年前的国庆,仍然兴奋不已:“我们当时是代表帝国空军参加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

    王洲早年就读于辰基书院军事分院,后在西北军校学习飞行。

    开国大典是下午3点正式开始的,当李浩宣读华夏帝国zhōng ;yāngzhèng ;fǔ公告时,王洲和他的队友们正在位于神京郊外的南苑机场待命。“我刚刚打开飞机座舱里的收音机,就听到了皇帝陛下宣布华夏帝国成立的声音。60年过去了,这声音还常常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就像刚刚听到一样。”

    下午4点整,承天门城楼总指挥室负责人下达起飞令,117架飞机和3艘飞艇望见橙sè信号弹呼啸升空,在神京上空盘旋待命。

    117架飞机中,有29架是新星2型战斗机,32架是蚊式战斗机,23架是大力士1型运输机,10架是天机2型通讯联络机,最后23架是初级1型教练机。117架飞机和3艘飞艇要形成一个纵队跟进队形通过承天门上空,与地面的炮兵队列相呼应。

    “117架飞机5种机型,飞行速度相差很大。两种战斗机的时速是600公里,天机2型通讯联络机和初级1型教练机的时速不足200公里,飞艇仅仅只有40公里。但上级要求,通过承天门时必须队列整齐、分秒不差,确实很有难度。”

    经过反复摸索和jīng确计算,飞行队决定起飞的顺序按照先小后大,先慢后快,同时还专门选择了3个不同的航线进入点:战斗机速度最快,从神京东县进入;运输机为中速,从建国门和东县之间进入;其余飞机从建国门东侧进入。尽管难度很大,但我们经过多次合练后,可以保证开国大典时万无一失。

    下午4点35分,受阅分列式正式开始,“飞过承天门上空时,下面真是一片旗帜的海洋。直到现在,我对这种鲜艳的颜sè都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帝国开国大典的rì期确定的程序与绝对保密xìng使能出席的外国人少之又少,择何rì举行帝国的开国大典,在外交上也是很敏感而举世关注的。

    rì本平氏代表团,与已经在京的大理代表团,加上一个来解神京访问的大夏高层礼部侍郎,算是有幸出席开国大典的仅有的外宾了。

    民间对于帝国开国大典的时间,在年前腊月间已经有了种种揣测:有一种说法是国人办事讲究选择吉rì良辰,极有可能在基本统一全境后,于共和历1940年元宵这天举行仪式,“元宵”是中国人认为一年中最好的喜庆rì子;在元祐12年12月27rì参政议事会会议宣布将洛阳改为神京,定为首都消息传开后,也有部分人士认为新帝国zhèng ;fǔ对旧朝大唐有好感,既然各地各方面的jīng英人物都已云集神京开会,或许他们会选择唐代的建国时间5月初三这天,举行大典的仪式。

    关于国名、国旗、国徽、国歌及采用的纪年等开国的诸多事宜,一些书籍和文章都已有详细生动的记述与描写,但关于“1月1rì”开国大典rì子的选定,至今尚未见到完整、专题及甚为具体的文字记载。

    阅兵总指挥给受阅部队下了一道死命令:万一发生恐怖袭击,一律不能动,下雨?下刀子也不能动!

    万事俱备。一直保密的开国大典的时间,直至1月1rì上午10时左右,才由穿越众神京广播电台通过电波,向全国和境外据点发出预告。这时,离下午大典正式开始的时间,只剩5个小时了。

    这就造成了能有幸参加开国大典的外国人少而又少。

    赶来参加帝国开国大典的平氏代表团是1月1rì的上午才乘船沿黄河东流北上(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黄河再次改道,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西至今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合,然后入海。这条河宋人称为“北流”,12年后(1060年),黄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乐西度决口,分流经今朝城、馆陶、乐陵、无棣入海、宋人称此河为“东流。)到达神京的,差一点就赶不上了。

    赵守忠、吴祈等人到渡口欢迎。领队的正是平氏的头领平正盛,代表团中还有光海等高僧与好些有名的高级公卿文人,全团约有40多人。当时,因为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未能邀请外国的朝廷使节或各界代表团参加。这个rì本的民间代表团,与已经在京的大理代表团,加上一个来神京访问的大夏礼部侍郎,算是有幸出席开国大典的仅有的外国人了。

    据担任翻译的回忆,开国大典后的1月2rì或3rì中午,皇帝在勤政殿接见了rì本的民间代表团全体成员。这该算是皇帝在帝国建立后接见的第一个外国代表团。

    李浩作了长篇的jīng彩讲话,会见延续了两个钟头。在翻译的回忆录里,对皇帝的讲话作了这样的记述:

    陛下说:中国所具有的优势之一,就是它有rì本这样一个好近邻,所以中国不是文化孤岛……

    他的讲话生动活泼,有声有sè,使代表团中许多人听到动情之处,激动地流出了眼泪,翻译形容说“出现了罕见的动人的场面”。

    艺术分院教授兼电影导演卫平是高竞的高徒,和手下摄影师被授权可以随意地在承天门城楼上拍摄所有的人。人们注意到,连皇帝和最高领导人(穿越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