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质的服务人员和制度等软件就更别提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就是对穿越众马尔代夫之旅的最好写照。
李基在停靠后第一件事就是花费了几天时间。雇人买下了一个有泉眼的无人岛,搭建了一个普通的吊脚楼。随后在热带的微风中举办了一次篝火晚会,吃了几餐烧烤海鲜大餐才纾解了一下摆乌龙造成的尴尬。随后见到外交人员兼职的商业参赞(人手紧张的外交部外派机构人员往往身兼数职,领取多份薪水)带着论石(一百斤)卖的玳瑁、珊瑚、珍珠、稀有贝壳等特产希望能作为地方国王进献给皇帝陛下和诸位王爵的贡品。小小的惊讶了一下李基也不禁感叹道这个国王真是会下本钱。本来这次保密的出游竟然变成了半公开的出国访问,连小小的马尔代夫岛国国王都知道不能不下血本了。这些东西即使是在生产的原产地也都是比较珍贵的物产,再怎么不值钱也有换取数百吨粮食的价值,这个数量起码相当于数十年的积存了。要是运回国内流入市场,这些东西的市价就要崩盘了。
这时候收礼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前几天在锡兰岛的僧伽罗收了一份重礼(未来日进斗宝石的工业园60%的股份)。今天又要收下这价值巨万的珍宝?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按照中国人的面子理论,还礼要比这些更值钱才算合格,那么不出面的国王自然是聪明的让收礼的人自己决定看着办了。
这个群岛先天条件实在有限。国力贫弱到了极点。几乎除了渔业资源和可能发展一下的旅游业资源一无所有,国土面积狭小也劳动力不足,回赠一些消费品和奢侈品也不是穿越众一贯喜欢授人以渔的风格。费了一番脑筋之后就让外交官回去通知国王,自己会派驻军前来定期拉练,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费力和订单,帮助陛下节省的军费和廉价出售的军用品、建材就当做回礼了。
在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港停留了三天,装满了食物仓和藏品仓的椰子与本地月亮王朝的博瓦纳。阿南达国王赠送的一些礼物整理了之后,穿越众游艇缓缓驶出了破败的码头。走之前的最后时刻穿越众也就回赠了一张20万龙元的‘巨额’支票作为谢礼,并希望码头能修缮一下。下次来能够看到一个更美好的港口。
白佳离开港口之后看着手中把玩的红珊瑚也不由得感叹道博瓦纳。阿南达国王眼光和大气。看准了华夏帝国无意侵占这片群岛,为自己拉来了免费的长期保镖,还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身份加入了华夏帝国盟国体系。桌子上的协约墨迹未干,热带的微风吹起来协议的封面,里面的内容竟然是一份连跳三级的合作伙伴关系协约。原本只是单纯建交的不咸不淡的关系一下子变成了盟国兼全面合作伙伴,这便宜可占大了。如同那些被大明帝国列入不征之国的藩属国一样,国际地位连跳三级啊。
“为了不把这次旅行的兴致破坏掉,再也不能泄露行踪了,这船太抢眼,太豪华了,我们直航到小玄洲去在补给吧,免得停靠一个港口就要和地头蛇打一次交道,太麻烦了。”李飞一直都讨厌这些番邦土著打着进贡的名义占便宜的行为。
这样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多数人的赞成,李基等人是出来旅行的吗?简直就是搞外交的,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每年养的那些官员又不是摆设,形成了乱插手去抢下属饭碗的习惯和传统可不好。
从马尔代夫直航小玄洲可是会经过无风带的,还有进200多公里的逆流地带,一路又没有什么危险和大的风暴,印度洋的赤道地区一直都是很少出现暴风雨的,几千里只有一个塞舌尔群岛作为补给的地点,没有什么好说的,就这条航线了。(未完待续。。)
第253章 马来人的遗迹
第253章 ;马来人的遗迹
经过了两个星期的航行,李基等人的船终于通过了热带无风带和赤道逆流。经历了几场赤道海洋特色的对流型暴雨的游艇停靠在了这个旧时空称之为塞舌尔群岛的核心岛屿马埃岛上,这个群岛已经被辰基集团下属的印度洋渔业集团控制了,建立的这个小港口也是方便捕鱼的补给港,被发现者王琦称之为丽萍岛的这个岛就是为了纪念他的爱妻的。
根据谁发现谁命名的原则,这个带有浪漫色彩的岛屿名字也确实是个另类,大部分的岛屿不是发现者本人的名字就是他要拍马屁对象的名字,用中国人的传统来说,以父祖辈的名字命名的最多,而用妻子儿女名字的基本没有,所以这个就更显的弥足珍贵了。
这个岛屿不是无人岛,而是有原住民的,不过因为原住民还没有建立文明国家,所以国际通用的地图上印制的就是第一个文明国家发现时对这里的命名了。无人岛的名字都是这样的,而有人居住的则是按照音译的办法来命名的。那么有原住民的地方有两个名字就很常见了,一个是土著对本地的称呼,一个是发行使用地图的人的称呼。
丽萍岛上的这个小鱼港也不能为李基等人提供什么东西,反而因为偏离主要航线,这里的贸易不发达,缺少很多消费品和必需品,等待每年按时到来的贸易船队则成为了一项可以和节日媲美的活动。当穿越众的船出现在海平面的时候,这里的居民都到码头来看热闹了。
豪华的游艇可不是烂大街的渔船和贸易船。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一面。被强烈围观的穿越众只好等到半天过去之后,看热闹的人群散去才下船。早已联系好的辰基集团在港口的管事和官员只知道来了大人物,却不知道是谁。小心的打听着来人身份的他们看到帝国安全局驻外办事处主管的证件之后就乖乖的闭嘴了,不该打听的就别打听,知道得太多没好处,陪同几个可能是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也不是一件美差。为了避免出现泄漏行踪,被有心人盯上拉去吃吃喝喝浪费时间甚至骚扰,穿越众下达了严令,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等人的身份。一干闲的没事的‘老怪物’来到港口唯一市场搞了一下随机的市场物价和民生调查之后又回到了船上。港口的唯一的旅店不是不好,而是提供的服务达不到最低的星级标准,卫生、安全、性价比都不能让穿越众满意。只能回船上过夜了。
这个渔港不仅仅是这个群岛的中心,还是这个巨大的渔业区域唯一的港口,夜间虽不是万家灯火,但是黄昏的余晖映射下码头停靠的一百多艘船的点点渔火和几千人的港口居民遵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良好习惯大部分不舍得点灯而黑漆漆的建筑中少量的灯光也让穿越众体会到了宁静安逸之美。
第二天一早。李基就准备离开这个临时停靠点到传说中可以看到渡渡鸟的蝙蝠岛(毛里求斯)品尝一下这种传奇的肉质肥美的珍品了。天天吃鱼脍都吃腻了。在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亲随买来了最新一期的本地报纸准备给李基解闷,头版头条的题目一下子就吸引了李基的眼球。丽萍山发现古代遗址了?
这个岛屿的最高点就是港口西南的丽萍山山顶在经过这几年的加速移民开发岛屿,西南部的山区和东南的平原开辟了很多水稻和热带作物种植园,开始满足了本地的食品需求。开垦的过程中挖掘出来的石器和骸骨证实了土著人是从遥远的东南亚来的马来人,这种证据极大的拓展了马来人的迁徙范围,证实了原始社会的全球航海迁徙实际上的技术门槛很低。这一发现在人类学、历史学和相关的交叉科学的意义十分重大。
这些史前时代留下来的遗迹除了少量的石器和骸骨化石之外,一些细碎的珠宝残片和木炭残片也证明了马来人在此定居的历史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估计,第一批来到这个群岛的国人以为这些岛屿上的土著是来自较近的玄洲黑人的分支。但是根据语言和习俗的对比才发现这些人是马来人的一个分支,他们来自遥远的东南亚。
作为南岛语系的重要分支。马来人的迁徙是可以和航海种族波利尼西亚人在太平洋的扩张媲美的史诗。在没有天文学和航海技术等软硬件支持的前提下,这两个种族在茫茫大海上的探险比走出非洲陆地上的先祖们要强大的多,比起那些有了技术支持才能远航的后辈们更是强大到不知道怎么说了。简陋的独木舟和木筏子,承载着对新土地的渴望和有限的食水就这么出海远航了,谁都知道这是高风险的死亡之旅,在没有任何信心和指引的前提下出海远航,即使到了新的陆地也不一定能顺利的活下去,还没新的岛屿或陆地就死去的风险仿佛根本不算什么。
即使他们无法发展出辉煌的文明,成为笑到最后的强大民族,但是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的这种开拓的勇气和精神即使没有被直系后代继承也是一笔宝贵的遗产。这种高大上的精神文明财富比渡渡鸟这种满足口腹之欲的俗物要重要千百倍,意识到这一点的他马上发报给主管情报局玄洲情报司和外交部门的学生,让他们密切关注这次考古行动,力争将马来人的迁徙圈子扩大到最详实的极限,同时在室利佛逝做好宣传工作,力争做好两国友谊更上一层楼历史理论创新。
考古狂人赵守忠也看呆了,海洋文明对他的吸引力不比华夏上古的文明差,但是这种史前的考古遗迹对他的精神和信仰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原本以为四大文明古国才是代表古代文明最具文明社会本质的存在,但是马来人祖先的这种比筚路蓝缕还要生猛的探索和扩张更体现了文明中扩张的本质动力和永无止境的力量。
在帝国学说中,新兴的扩张学派不断地鼓吹华夏从夏商周到而今的帝国,核心的统治区域都是在不断对外扩张和建立在征服异族的基础上的,通过种种考古证据来为帝国的殖民体系建立合法性,这种鹰派的激进学说既是事实也是内圣外王的华夷之辨天下一统的重要补充。但是马来人的这种遗迹表明了地球上不仅仅只有一个种族和民族拥有统治世界的天时地利人和,也表明了扩张一旦停止,文明就可能会衰落。
这种关系到全球普世世界观高度的重大理论创新必须掌握在穿越众的手中。这是关系到道统废立的关键转折点,是建立穿越众希望的多元化的政治和文明体系理论的一个楔子。当然也关系到帝国未来的文明结构和政治方向的关键。穿越众希望华夏文明能永远的扩张下去,直到星辰大海的尽头,那么将对土地的渴望变成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有利的任何有用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内容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包括秦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贸易致富等由内而外的主动走出去故事要日日讲月月讲,那些外国人到中国来贸易致富故事为了吸引人才和外国资本也要日日讲月月讲。利诱的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威逼的理论,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是危险的,建立一些证明除了华夏帝国以外也有可能出现竞争者民族的理论也是必须的。
合作双赢的同时也要防微杜渐,不断赚钱的同时还要有一根无形的鞭子来保证竞争的有序和持久,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拥抱活力。关键事务上纲上线是一种统治者的思维模式,穿越众几十年的居移气养移体成果已经初步产生了效果。(未完待续。。)
第254章 渡渡鸟的贡献
第254章 ;渡渡鸟的贡献
“哪里有渡渡鸟,这里鸟毛都没有一根!”李飞气愤的把帽子一甩,一屁股坐在临时营地的树墩上。
“理论上应该就在这片树林里面的,又不是蜂鸟那种体型,这个小小的荒岛自从被帝国发现之后就证实了没有人烟,不可能有人来猎杀渡渡鸟的,也许在岛屿的另一面呢?下午再去找找吧?这沿海地区的稀树灌木林也不会有多少供渡渡鸟食用的果实,看不到也正常啊!”李基安慰到。
“岛屿中部的森林很茂密,果树很多,相信渡渡鸟都在密林里面生活,不会到这海边盐碱地带来的,你想吃到传说中的美味不付出代价怎么可能。”赵守忠一边说着一边舔了舔嘴唇。
“你们谁看到吃货孙昌了?我找了半天也没看到他影子。该不会一个人冲到岛中心地区去找渡渡鸟了吧?”白佳问道。
“很有可能,不排除他这个吃货的执着让他和他那个人高马大的儿子到深处去采集食材的可能,不过咱们也不用担心,下午应该就能看到这两个为了美食战斗力爆表的美食猎人满载而归的场面了。他们家传的庖厨套装可不是开玩笑的,别说这个岛屿没有大型动物和危险的毒物,就算有,也是只有死在他们家手里的一条路走。”刘蛟想起那个比孙昌那个一米八的大个子还高半个头的鲁智深一样的又胖又壮的儿子在森林里抓渡渡鸟的场面就打了个冷颤。
——————————————————————————————————————————————————
话说孙昌父子和保镖们全副武装的进入了这个到处都是密林的岛屿深处,寻找传说中的渡渡鸟时竟然一路顺利的出奇。进入密林才不到五分钟就发现了鸟粪。沿着足迹一路搜索过去就发现了极具特色的渡渡鸟。孙昌将旧时空记忆中的图像和眼前的渡渡鸟对比之后,感觉绘制渡渡鸟的画家和特技师弱爆了。一只羽毛细密、体态华贵的大型鸟类就站在一棵大树下面啄食着果实,周围安逸祥和的气氛仿佛就像在自家院子里面养的母鸡在地上啄食着菜叶一样。渡渡鸟一点都不怕人。听到动静之后抬起头看来众人一眼又低下头啄食着地上的果实了。
孙昌也不由的对这个岛屿没有猎食者的环境产生了感叹,渡渡鸟在这个没有天敌的环境竟然退化的不能飞行,连基本的警觉和大型生物应激反应都丧失了。既跑不快又没有任何身体武器可以对敌,连尖利的鸟嘴都被坚果改造为和巨嘴鸟一样的膨大弯曲的形状,身上到处都是长期养尊处优、缺乏运动、过度生长后的肥胖动物特征。羽毛几乎全部退化成绒羽,翅膀上残留的几根短到不可能支撑飞行的正羽只是象征意义的存在,表明了它曾经可以在天空飞翔的基因。孙家父子看到这些脑满肠肥的大鸟不由的开始大眼瞪小眼了。这么呆头呆脑的猎物抓起来还有什么乐趣,兴致全无的他们只好抓了几只等着几分钟前四散而去的保镖们集合起来,一人扛着数只重30斤以上的成年渡渡鸟往回走了。
过了几个小时。不负众望的孙家父子和保镖们终于背着数十只渡渡鸟从密林深处走了出来。这些经历了热带漫长雨季滋润渡渡鸟又肥又油光水滑。按照鸡肉大餐的方法煎炸烹煮各种方法齐上阵,不到半个小时,全员齐上阵的渡渡鸟大餐就好了。第一口品尝了熬制的‘鸡汤’味道的大厨——孙昌简直就是满脸失望,孙昌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之后。不明所以的众人开动起来之后才知道了原因。
这渡渡鸟的肉又粗又塞牙。味道又涩又苦,油脂极为腻人,一层飘在汤上的油脂足足有一指厚,也就是本土一些山上的野味肉类差不多,经过了堪比御厨甚至是培养御厨的厨神级别的孙昌父子和几个船上大厨的烹制也就堪堪达到能入口的水平,要是普通的烹制方法还不知道有多难吃呢!怪不得旧时空殖民者没有驯化养殖这种看似可以作为肉禽的鸽形目的鸟类。
这些把蛋下在地面的巢里的鸟根本就是因为外来大型物种才灭绝的,跟自己的味道一点关系都没有。根据众人的讨论和推测,这种毫无天敌的大型鸟类肯定是被新来的大型动物灭绝的悲剧。从殖民者船上和畜栏里逃离而野化家畜都能毁掉这个物种,猪狗和老鼠都能清理地面上的这些鸟蛋。一次只能产一枚蛋的坑爹设定也让这种鸟类失去了驯化的经济价值。再次败兴而归的众人也就收获了几个标本和勉强能做个钱包的皮革就离开了这个失去了吸引力的荒岛。
根据进化论的观点,这种在温室里的环境进化出来的物种根本无法在激烈竞争的外界环境中生存,它已经失去了一个物种在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才是主旋律的环境中占据容身之地的任何能力,战斗力差劲(吃素且不会自卫)、生殖能力差劲(只产一枚蛋)、躲避猎食者的能力(不会飞和地上筑巢)差劲,这三条生物物种繁衍的核心能力如此差劲就决定了它只能在新的物种进来之后灭亡的命运。
这种物种简直就是中国古代那些肉食者的动物界化身,和那些反应迟钝、脑满肠肥的在温室里成长的脑残完美的重合了起来,渡渡鸟也和那些依靠行政垄断制造无竞争环境组织一样没有竞争力。物伤其类就是穿越众对这个必然灭亡物种最后的态度。
这种封闭的生态环境显然不可能培养出什么有价值的物种,就像一个封闭的社会也不可能培养出豪杰一样。几乎所有的对人类有价值的物种都是培养几千年的产物,这些有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用途的动植物都是很难用筛选法或驯化从自然界获取的祖先遗产,人类的祖先已经从可能获取的渠道用神农尝百草的土办法试过一遍了。那些繁殖困难、难以驯化、价值低劣、太难伺候的物种都已经被祖先们淘汰了,在这一点上根据未来的经验还是以敬天法祖的老办法为好。如果穿越众掌握了基因技术的全部细节而不是那么几个半吊子的转基因技术,极短时间内创造几个高价值多用途无副作用可以信赖的稳定物种出来也是可能的,可惜这只是一个空想。这个空想的前提是掌握和解析出所有物种基因密码,显然在进入星际时代时代之前这只是一个幻想。
就要不要保护这个物种,穿越众进行了讨论,结论是很显然的,信奉无为而治利益至上的众人对这个毫无价值的物种一点兴趣都没有。在短短几十年内,这个稀有物种就会消失在地球上了,它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像大熊猫之类的活化石一样,作为自然法则和进化论的环境决定论教材存在于帝国的博物馆和动物园中了。
感受到自然界的伟力之后,穿越众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未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