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壁-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怪,但其竟然安然无恙地返回江夏,此其三不可解也……〃诸葛亮条分缕析地一一解说道。   

  〃不错,若刘景升不在了,刘琦万难安然回转江夏!〃刘备舒了口气,缓缓说道。   

  诸葛亮想了想,道:〃主公不必多虑,按照事先的约定,伊伯机应当今夜便能来到,他必能给主公带来襄阳的确切消息!〃   

  刘备看了看窗外那渐渐黯淡下去的一缕斜阳,口中喃喃自语道:〃但愿如先生所料……〃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14节:刘表的召唤(1)         

  5刘表的召唤    

  〃襄阳为荆州治所,位于汉水南岸,唐水和白水绕城而过交汇为一,而后注入汉水。襄阳以东有两道大山和一条淮河,往西则是秦岭及西川诸岭。襄阳城城池高大壁垒森严,且背靠岘山和虎头山等诸多小山脉,是易守难攻的形势。更何况刘景升经营多年,城中粮秣丰足,便是围城两载,也未必能够拿下。故而若取襄阳,轻骑迂回突进的老办法恐怕不成,必须集结大兵一鼓而下……〃两日前刚刚被拜为征南将军的都亭侯曹仁一面在山川河流图上指画着一面说道。   

  〃若依兄长所言,则南征荆州最早也得是九月的事情了!〃曹仁的弟弟、以中朝议郎参丞相府军事的虎豹营总领曹纯不以为然地说道,〃如今诸将所率大军多在河北,即便即日起程南下,总也要等到两个月后才能在许南集结完成,未免太迟!所谓兵贵神速,若教刘表有了防备,其江陵水军北上汉水遮断江道,即便大军南下,地利也尽失了!〃   



  曹仁神情凝重地看了弟弟一眼,认真地道:〃北军征南,本来便无地利可言。如今襄阳以北的大敌是刘玄德,他自汝南兵败之后,在新野殚精谒虑经营数载,如今麾下人马已不下两万之数,虽无坚城可以依托,却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不可轻敌。以某之见,目前我们在许南的兵力虽然不足平刘景升,然于野战之中击溃刘备所部却是绰绰有余,如此襄阳以北的障碍扫清,丞相南征亦可稳步推进。襄阳九郡通衢,地势险要,毕竟不是寻常城池可比,轻骑急进,即便兵临城下,只怕也是隔靴搔痒。至于江陵夏口的水军,要北上汉水倒容易,但刘景升敢如此用兵,便不怕被江东的孙仲谋拣了便宜?〃   

  曹纯语塞,转头看向端坐在主席上至今未曾发话的丞相曹操,却见这位当世雄杰轻轻捋着胡须垂目沉思,似乎并未听到弟兄二人的争论。   

  半晌,曹操方才开口问道:〃孙权小儿年前攻江夏,已然斩了黄祖,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而克夏口,反而收兵偃旗退了回去?〃   

  曹仁和曹纯对视了一眼,对这位大汉丞相突如其来的一问均大感意外,仓促之间不能答话,只得将目光投向了端坐在一旁半晌没有发言的第一谋主尚书令荀彧。  

  荀彧看了看曹操,淡然开言问道:〃丞相在担心孙刘两家捐弃前嫌转而修好结盟对抗朝廷?〃   

  〃难道不是么?〃曹操反问道,〃黄祖一死,江夏无人主持大局,眼见将是孙家囊中之物,孙仲谋却偏偏在这个时候退军还于柴桑,坐视刘琦小儿自襄阳出江夏主持大局。此事太过不合常理,凡蹊跷之事,背后皆有一定之因。若说孙权不眼热荆州这片膏腴之地,恐怕天下人没几个肯信,有江夏为跳板,其图谋南郡威逼襄阳便不再是痴人说梦,若孙伯符在世,只怕黄祖一死立时便会如此布置。其他人经略天下之时都会作如此想,更何况刘景升是江东孙氏不共戴天的世仇?〃   

  荀彧微笑着点了点头:〃丞相所言极是,彧也以为孙权此举必有深意!〃   

  曹操皱起了眉头,用手搔了搔头发,道:〃真若是如此,南征之事便须重新计议。刘表与孙权合纵,则我军面对之敌军总数便多达十五万之众,如此实力便如子孝(曹仁的字)所言,非集结大兵循序渐进不可了!〃   

  〃丞相此言差矣!〃荀彧当即反驳道,〃若是孙刘两家果有合纵之意,丞相正应该当机立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克定荆州!〃   

  曹操顿时精神一振,双目炯炯盯视着荀彧道:〃请文若为我明言!〃   

  荀彧款款道:〃纵然孙权确有联合刘表共抗朝廷之心,然则杀父之仇,岂能如此轻易化解?即便孙仲谋能够不计家仇,程德谋、黄公覆之流皆是孙文台旧部,他们当作如何想?再退一步说,即使讨虏将军府上下同心欲结好刘表,刘景升如何能相信世仇之家的诚意?即便刘表相信了孙权,两家协商往还总要月余时光。丞相若是从容集结大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向襄阳进兵,则强敌压境之下,孙刘两家心皆不安,那时候只怕丞相担心的事情便真要成为现实了。在朝廷的压力下,两家必然要迅速平服众议结成联盟。对于刘景升而言,不结江东则外援断绝后路堪虞;对于孙仲谋而言,不结荆州则唇亡齿寒。丞相如此用兵,不但给了两家结盟的理由,同时还给了两家结盟的时间,此岂是智者之所为?〃   

  曹操两只眼睛当中闪烁着奇特的光芒,缓缓道:〃文若果然有张良之智,若果真如子孝所言用兵,只怕天兵未发,江南十四郡皆成铁板一块。这一锅夹生饭煮出来,只怕委实难以下咽!〃   

  他顿了顿,道:〃文若请详细解说你以为稳妥可行的用兵方略。〃   

  荀彧毫不客气地道:〃目前荆州这盘大棋的棋眼,不是易守难攻的襄阳,也不是扼断长江的江陵,而是久病缠身的刘景升。目前荆州局势不稳定的原因不是外敌孙权的攻伐,也不是内忧刘备的觊觎,而是刘景升的卧床不起,是刘家两个公子的内耗争雄。实际上,襄阳的防务再严密坚固,丞相此刻也只管将其看做一张素缟,荆州目下人心浮动军心不稳,士气便也高不到哪里去。更何况蒯异度蔡德珪皆是心向朝廷之人,即便不能做内应,只怕也不会拼力死战。如今我们缺的是时间,刘景升缺的恰恰也是时间,孙仲谋和刘玄德缺的一样是时间。我们需要时间来集结军力大举南下;刘景升需要时间来协调二子之争凝结上下人心,而后还要安排后事集中力量巩固荆州守备;孙仲谋需要时间来试探荆州方面对于结盟之事的态度;刘玄德则需要时间来招兵买马操练士卒准备与丞相在荆州决一死战……〃   

  曹操哈哈大笑着打断了荀彧的论述:〃……既然大家都缺时间,此番平南的方略,除了〃兵贵神速,以快打慢〃四字,再无其他!〃   

  〃正是!〃荀彧斩钉截铁地答道,〃今华夏己平,南土自知困顿。丞相可亲率骑兵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则大功可成,天下可定!〃   

  曹操冷然一笑:〃子孝!传令张辽和乐进各率一军屯长社、阳翟;于文则回来以后独率一军屯于颖阴;号令三人,许都之事,唯尚书令荀彧之命从之!〃   

  曹仁起立抱拳复述道:〃张文远率一军屯长社,乐文谦率一军屯阳翟,于文则率一军屯颖阴,荀侯坐镇许都,节制三军!〃   

  曹操点了点头,曹仁见丞相再无补充,当即领命离去。   

  曹操站起身形,眼望南方缓缓说道:〃荆州若定,天下平矣……〃   

  ……   

  建安十三年六月十七日,左将军刘备率三千兵马在博望坡伏击了由伏波将军夏侯惇率领的三千骑兵,是役曹军有一千八百四十三人战死,三百余人被俘,前军都督虎威将军于禁于乱军中失散,下落不明,前军别部司马夏侯兰被俘。刘备则俘获大批甲胄兵刃等军械物资,最令豫州牧麾下诸将兴奋的,是获得了一千八百多匹良马,对于战马匮乏的刘备军而言,仅仅这批马的价值便足以抵消此战的折损消耗。  

  但是当关羽、张飞、赵云、简雍等参战诸将喜气洋洋带着诸多战利品回到新野县城的时候,却见他们的主公刘备两眼通红地在将军府大堂内与诸谋士幕僚们议事,闻听战果之时脸上半点喜色也没有露出来。   

  刘备的焦虑不是没有原因的,荆州牧府的从事伊籍并没有按照约定于十七日晚间来到新野,刘备在书房内整整等了他九个时辰,直到关羽等人打扫战场完毕从博望坡赶回,伊籍仍然没有出现。   

  据荆州牧府的信使来过已然将近两日了,刘备至今尚未决定是否亲往襄阳一行。   

  他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刘表的信使捎来的刘荆州〃亲笔信〃一望而知不是刘表亲笔,且信中所言〃荆州将值多事之秋,吾命不久,特请贤弟过府托以后事……〃的话实在过于诡异,刘备府中上下七年来对这位荆州牧可以说了解得够多了,怎么也不能相信这样的话是刘表亲口所说。诸葛亮算起来还是刘表的近亲,将这封信拿在手中翻过来掉过去读了不下百遍,却还是看不出内中究竟有何深意。   

  关羽是刘备麾下的首席武将,看毕了信当即便直言不讳地道:〃此信不是刘荆州亲笔,明显是蒯异度、蔡德珪等人代笔,这些鼠辈人品卑劣下贱,主公切切不可贸然前往。依某看来,刘荆州极可能已经不在人世,这些身边人不肯发丧,却弄了这么一封书信来新野赚主公前往,必然不怀好意。若是真个去了,只怕荆州牧府便是主公丧命之所。〃   

  刘备笑了笑:〃这个不用你说,我自己难道还不明白?只是推托不去容易,若刘景升真个已然不治,我们却应如何应对?〃   

  〃整军备战!〃关羽毫不迟疑地道,〃刘景升若真的病死,蒯、蔡等人恐怕旦夕之间便要对我们下手,如今北面曹军虎视眈眈,若荆州军渡过汉水攻击我军,没有点防备肯定要吃大亏。我愿领一军南下,截断汉水水道,以防南军来袭。〃         

虹桥书吧BOOK。  

第15节:刘表的召唤(2)         

  〃荒唐!〃刘备摇着头道,〃曹军还不曾南下,我们便同室操戈,你想过没有,你领军截断了汉水的水道,刘景升万一还没死,他又当如何想?无论如何,我们寄居荆州七年,此人虽然多有猜忌,总算待我们不薄。当年你我兄弟落难汝南,狼奔彘突流落到此,若不是刘景升收留,只怕如今在座之人都已是一抔黄土了。目下我最关心的是刘荆州的生死,他若还在人世,我自然少不得到襄阳走上一遭;他若是已然仙去,我们便也讲不得那许多礼数了。〃   

  诸葛亮再一次拈起信,斟酌着词句说道:〃现在断定刘景升生死,全无凭据。不过我们倒是可以换个脑筋想想,若是刘荆州还在人世,此信所言真的是刘荆州的意思,那么有这么几个疑问,主公可以想一想!〃   

  他顿了顿,看着刘备道:〃第一,若刘景升还在人世,真是他想召主公去襄阳,为什么不亲自写书信邀请主公?以往数次,均是刘荆州亲笔书信相召,为何偏偏此番要寻他人代笔?〃   

  刘备笑了笑:〃景升病入膏肓,这应该是不假的,否则不至于到连亲生儿子都不见的地步。只怕此刻他想提笔写字也做不到了!〃   

  关羽插话道:〃也许是已经死了也说不定,死人自然不能写字……〃   

  刘备皱起眉头道:〃孔明前面已经说过,是假定刘景升还在人世!〃   

  关羽哼了一声,扬起脸不再答话。   

  诸葛亮微微一笑,并不以为忤,对关羽道:〃关将军少安毋躁,少时某还要说假定刘景升已然过世的几个疑问。〃   

  他顿了顿,道:〃第二,若刘景升还在人世,他为何要召主公去襄阳见面?〃   

  刘备脸色一变:〃那定然是他快要不行了,襄阳以北的防务要重新布置。〃   

  简雍道:〃也有可能是担心左将军威胁他儿子的基业,诱主公到襄阳去,即使没有性命之虞,软禁起来只怕也是免不了的。〃   

  诸葛亮笑了笑:〃第三,诚如主公适才所言,刘景升已经病到了连儿子都不见的地步,为何却还能发出信使召主公去见面呢?〃   

  一旁一个肤色白皙,面目俊朗,甚至有些妖媚之态的中年男子插话道:〃或许他不想见儿子,却想见咱们家豫州?〃   

  众人顿时一阵摇头叹息,显然对此人的脑筋不抱任何幻想,却见诸葛亮眼睛一亮,笑道:〃翼德所言,或许正是刘荆州的真意也未可知……〃   

  那略带点女人相的中年男子,正是刘备幕中地位仅次于关羽的大将,左将军府中郎将张飞……   

  张飞此人作战极为勇猛,常率数十名士卒深入敌阵左右冲突,虽百万军中亦能不堕威风,其气势武勇,便连关羽也不能与之争锋。只是此人天生相貌英俊儒雅,平日里一对凤眼更是默默含情如同秋水,当年便不知迷倒了涿郡多少风流少年,更有人误以为他是女子扮作男子装束,上前搭讪之下险些丢掉了性命。此时年逾不惑,早年的秀美变作了此刻的儒雅清濯。只是若说此人尊崇儒雅学识之士倒是不假,他本人却与〃儒雅〃二字差得委实远了些……   

  枉自生了一副好相貌,念了一肚皮的书,天下闻名的涿郡张翼德在军中却是以粗鲁不识礼仪著称的。张飞营中的士卒过的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每日动辄打骂鞭挞,军中皆传闻,张将军气恼之时喜欢鞭挞手下的官弁士卒出气;更加令人无可奈何的是,他老人家高兴时候的表现……还是鞭挞手下的官弁士卒。这毛病被刘备和关羽不知数落了多少次,只是张将军当面痛改前非低头认错,一旦回到军中便将此事忘了个精光。一来二去,倒把刘关二人弄得没了脾气,索性不再管他。   

  张将军什么都好,尊重读书人,平日也喜欢读书写字……他写的汉隶比学富五车的南阳卧龙亦不遑多让……若是不计较他那个喜欢没事用鞭子抽人的坏毛病,此人基本上可以算个〃儒将〃。可惜的是这位〃儒将〃在谋略上着实没什么水准,有时候聪明起来耍得人团团转,大多数时候却是直线条思维一根筋,在他看来动脑筋分析事情似乎是件相当辛苦的事情,因此这位将军的意见平时一贯得不到大家的重视。   

  然而此刻,诸葛亮却似乎真的对其看法颇为赞许,神色庄重地道:〃诸位不要笑,寻常人在病重之时最想见的肯定是亲人和儿子,然则刘景升毕竟不是寻常人,他是一方诸侯,一言一行决定着荆州八郡的兴衰存亡。若按常理而言,本朝孝武皇帝驾崩之前便不应处死勾曳夫人,但世宗皇帝还是立其子而诛其母,诸公能说武帝做得没有道理么?〃   

  他顿了顿,道:〃张将军所言虽然匪夷所思,却毕竟也是一家之言,而且是并非没有道理的一家之言。刘景升在信中也确实是这样说的,他召主公前往襄阳,是为了〃托以后事〃!诸位只道刘荆州猜忌主公便不肯信任主公,依某之见,只怕现在在刘景升心中,主公比蔡瑁等人还要可信些呢……〃   

  众人再次愕然以对,这个年轻书生的话,未免也过于有悖常理了吧……         

◇欢◇迎◇访◇问◇BOOK。◇  

第16节:孔明的道理(1)         

  6孔明的道理    

  诸葛亮的话让众人半晌无语,最后还是刘备沉吟着道:〃孔明先生的意思是说,刘景升现在怀疑蒯、蔡等人有异心?〃   

  诸葛亮看着这位豫州牧道:〃这只是我的猜想,做不得准。明公请细想,刘景升虽然猜忌我们,无非是因为担心将军反客为主夺他的基业。然而如今的局面,曹军厉兵秣马磨刀霍霍,邺城玄武湖内日夜操练天下震动。现在刘景升最担心的问题,已经不是主公会否在他身后夺取荆州八郡,而是他的儿子们能否在虎狼之曹兵临城下之时守住这片他苦心经营了十几年的通衢沃土。当年他之所以肯收留主公,多半也是因为北面有曹操的威胁,他需要一个人坐镇襄阳以北抵御许都方面的压力。〃   

  他顿了顿,扫视着众人道:〃反观蒯异度和蔡德珪这些人,整日里想的却只是本乡本土的安稳日子,数年之前便劝刘荆州归顺曹操,如今更是迟疑观望心怀鬼胎。说起来,刘景升比起他们,倒是个地地道道的外来人,他自己本身便是〃客〃,怎能指望这些本地人为了他的儿子们效死命?他是客,主公也是客,客与客之间,在这大敌当前的危局中难道便不能化敌为友?天下诸侯纷纷,大张旗鼓公开与曹氏为敌者,唯将军一人耳……说到根子上,在守卫荆州抗曹南来这个问题上,刘景升只怕宁愿相信主公,也不肯相信他牧府中那些本地人……〃   

  〃孔明先生这张嘴,当真是生死人肉白骨,无论甚么事情到了先生嘴里,都能说出一番道理来!只不知先生这番说辞,倒有几分把握?〃关羽一面冷笑一面问道。   

  〃云长……〃刘备不悦地看了看关羽,〃议事便议事,语带讥讽尖酸刻薄岂是君子所为?〃   

  〃其实关将军问的是……〃诸葛亮笑着答道,〃这番猜测,说到底也只是〃可能〃!刘景升心中如何动念,亮不在其幕府,自然无从揣测。〃   

  他顿了顿,道:〃这是假设刘景升尚在人世。若假设其已然辞世,同样有几件事情需要仔细思忖!〃   

  刘备点了点头:〃先生请讲!〃   

  诸葛亮喝了口水,道:〃第一,若刘景升已死,蒯、蔡等人担心主公在新野有大图谋,用这封假书信召主公前去,原也在理。只是偌大荆州牧府,难道便找不出一个能临仿刘荆州笔迹之人了么?旁人不说,蒯异度自己便是书法大家,什么样的笔迹模仿不出来?或者,即便无人能仿刘荆州手书,明说是幕僚代笔也不为过,镇南将军病重,主公也能体谅得,何必撒这么个毫不高明的谎?〃   

  他又顿了顿,道:〃第二,若刘景升已死,蒯、蔡等人不发丧也不扶刘琮继位,反而召将军前去,这却又是什么道理?〃   

  〃当然是怕主公与大公子联合谋夺荆州!〃关羽答道。   

  诸葛亮立时反问道:〃那为何不见江陵水师北上汉水?若是刘景升已然去世,无论如何汉津这个渡口和樊城这个襄阳门户总要做些准备吧。为何这些该有的措施一样不见,反倒急着召主公去襄阳,难道他们便不怕害了主公,我们这些人兴兵南下直取襄阳为主公复仇?〃   

  关羽顿时语塞。   

  诸葛亮笑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