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尤其是幻想的历史,引用一句话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历史能够倒演,那么百分之八十的人会成为伟人。”认识清楚了这点,对很多事情也就无需惊奇了。
第二部 第二部 第一百零九章 鏖战27
战之折翼四
“范司令电报中怎么说的?”林志几乎是吼着问报务员,简易指挥部也在猛烈的炮击中剧烈的颤抖,近在咫尺的爆炸声几乎将耳朵震聋,所有人说话都是用尽力气吼出来的,否则根本就难以听见。报务员看着一向温文尔雅的师长军服上已经沾满了泥土和爆炸掀起的残渣,黑色的脸上汗水和泥土混杂在一起,然而此刻已经没有人会计较这些,牺牲和负伤的人数不断的增加,所有能派遣上部队都已经派遣上去了。
“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命令我们撤退与第九师汇合,固守待援。”林志听了报务员的话,眼睛中几乎要冒出火来,一把抓过电报,“你确信没有弄错?”“我们已经再三确认了。”林志颓然的坐了下来,沾满泥土的钢盔扔到了一边,解开了衣领上最上面的口子,深深的呼了口气,闭上了眼睛,努力让自己的平静下来。“做为指挥官,最大的忌讳就是感情用事,你们不是一个人,你们每个人也不仅仅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更要为你们指挥的千万士兵的生命负责,你们指挥中的一个微小的失误就很有可能导致你们遭受巨大的伤亡甚至失败,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你们都应该保持冷静,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最忌在盛怒之下做出冲动的决定……”
握紧的手又缓缓的松开,望了一眼远处堆积如山的尸体,“干他娘的,执行命令。撤退!”林志咬牙切齿地对着身边地参谋下达了命令。第八师的全体官兵都清楚林志的性格。正是如此,他们更明白林志下达这个命令地时候心中的不甘。如果按照他的性格,无论如何就算用尽所有的力量和敌人拼得同归于尽也决不会撤退。但是前线的情况却让他不得不撤退,即使自己抱着玉石俱焚的决心和日本人同归于尽,也没有办法帮兄弟部队杀出一条血路来。
林志一个个地和士兵们握手,然后和樊玉祥一个拥抱后,看着那些战士坚毅的脸颊,没有说任何话转头就走了。他实在不愿意让战士们看到自己的眼泪流下来。现在这种情况下担任殿后掩护任务,能成功归队的人必然少之又少,或许……然而林志没有看见任何一个人有畏惧的神情。林志并未想指定部队担任阻击日军的任务,他仅仅是让参谋通知部队,殿后担任阻击掩护的部队完全由官兵志愿参加。
然而得到消息的时候,几乎所有地士兵和军官都向师部表达了愿意留下来继续战斗的愿望。这个时候,明明知道留下来很可能就宣布了自己的死亡,而撤退却还有很大的生机。然而没有人愿意就此撤退。林志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心中是如何想的,因为这也是他地想法,不仅仅是要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战友,更重要是捍卫他们身为尖兵第八师的荣誉。当他们进入第八师的那天开始,他们就被教导并铭记于心。“你们天生是为进攻而生的!”
做为军内地位稍逊于第一军的老资格部队,第八师打过无数的恶仗、硬仗,肩上也扛着无数的荣誉,他们在历次的战斗中,即使付出了惨烈无比的代价,也从未有他们没有攻克的堡垒。然而今天他们在这里遇到的却是让他们刻骨铭心的攻防战,做为防守的日本军队付出的伤亡起码是自己部队的两倍,然而他们的部队却是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第八师的官兵却是越战越少,每次发起冲锋的时候放眼望去都可以看见无数带伤杀敌的官兵,,部队因伤亡过大,严重减员,那些伤员不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休息反而不得不加入到进攻部队中去,战斗的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师长,那些轻伤员都不肯离开,他们说要留下来继续战斗!”林志听了这话扔掉手中的文件,脸色泛青的吼了起来,“扯鸟蛋!一个都不许留下来,全部都带上,妈的要留下老子留下也不该他们留下来!”部队下令撤退的时候,军队不仅没有发生在中央军的那种争相逃命的事情来,而是努力争取让自己的留下来,林志只好下令让损失稍微轻微点的樊玉祥团留下来,他们的伤员都跟谁师部撤退。
在撤退途中,脾气已经暴躁不堪的林志却平静了下来,脑海中想起了那些德国职业军官曾经给他讲过很多次的骑士精神,“我将牢记谦卑、怜悯、公正、荣誉、牺牲、英勇、诚实的美德。魂和我的生命在公平之神的脚下。我的血将伴随着荣誉洒在战场上。我的剑放在这里,神祝福它永远锋利。除非它的主人低头,它将永不折断!”林志动情的转过身,手缓缓的抬起,对着后面的士兵动情的敬礼,所有的士兵都似乎得到命令般,转过身向身后的那些宛如天神的战友致敬……
对于林志而言,这个时候撤退也是唯一可以挽救这支部队的办法了。他渴望继续战斗,可是看着全师伤亡达到了百分之六十,而且很多伤员急需动手术,重武器和弹药严重缺乏,他再无法再铁下心肠让自己的部队完全交待在这里。日本人做为防守的一方付出了他们两倍的伤亡,才能勉强将他们阻拦在这里,日军的指挥官在两天两夜的战斗中根本没有睡过一分钟的好觉。木村兵太郎在听到中队开始撤退的时候,也擦了擦头上的冷汗,终于放下心来,战局终于向自己一方开始倾斜了。
相比给日军带来的恶梦,日本指挥官对他们的恐惧之情,此时此刻的第八师官兵无疑是沮丧的,无论自己进攻有多么猛烈、无论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伤亡、无论给予了敌人多大的打击……这一切都没有使他们完成预定的进攻目标。此时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被迫撤退,他们也清楚地知道司令部命令自己地撤退时的不甘。然而任何人对此都无能为力。第八师进攻的失利直接导致地后果就是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使得全军被迫转入防守。
从发觉日军企图之后,范清平立刻就命令先头的第八师杀开血路来,这个命令是根据手上现有的情报
的。侦察机和情报人员获得的情报显示潜伏在进攻。部队数量并不多。相反在负责穿插和阻击拦截的日军的部队人数众多,恐怕一时难以歼灭他们与后续部队汇合。可是第八师真正进攻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敌人远比预想的要多得多,他们周密的计划瞒过了所有的情报人员。
两天的激战中,部队几乎没有合上眼睛,占领了日军地阵地也会遭到他们预设的炮兵毁灭性的打击。那些狗日的日本人。丧心病狂地不顾自己的部队还没有撤退下来就开炮,正是如此冷血无情,让第八师攻克上了日军阵地后也损失惨重,很快就在日本人组织地反扑下退却了下来。日本人的做法虽然与此前作风迥然不同,表现出来的效果却让他们感到欣喜万分,在阵地中损失并不严重的中队,在这种毫无限制的炮击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相比这些巨大的战果。那些被“误伤”的士兵性命也就无足轻重了。
日本人打得如此凶狠,也是在第八师犀利的进攻下的无奈之举,若不是如此,根本难以阻挡住他们。在他们不要命的猛攻下。阵地一再失守,防线一下子的就萎缩。不断然下决定只会让中队撕开防线。在这场战斗中,一个名叫山田的日本军官被敌对双方都记忆犹深,正是在他的建议下,用自己士兵的鲜血换取了两天两夜攻防战的胜利。看到了中队开始撤退,山田这才整个人如瘫痪一样浑身上下失去了力气,坐在野战指挥部中一动不动。自己的任务是完成了,可伤亡的士兵中居然有近五分之一是死于自己火炮之下……
路上没有人说话,即使是伤员也忍住了疼痛没有发出任何的声响,林志跟着部队徒步前进,他的汽车早已让给了伤员。所有人的士气都不是很高,可是林志很清楚,只要自己一声令下,这些士兵一扫颓废之情,会如猛虎下山一样冲向敌人,那怕是拼到最后一个人。扫了一眼被拖在汽车后,打干净炮弹的损坏已经比较严重的大炮以及天空不时坠落的敌我双方的战机,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现在将他们带回去,还是会有机会的,再进攻下去唯一的可能只是这支部队彻底的玉碎了。
这段时间,公路运输被日本人切断,友军部队的支援下也集中了庞大的火炮群,可是在激烈的炮战中,仅仅是当天就将炮弹使用了大半。炮群是战场中最受双方航空兵“关注”的目标,只要被发现了,就会受到无休止的攻击。双方火炮之间的互射也是极为频繁,这对炮兵而言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是日本的炮位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占据绝对的优势地形,加上他们的炮位都有一定的掩体,虽然很简陋,可是相比中国炮兵裸露出的炮位要强得多。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弹药问题,为了保证部队进攻的顺利进行,空军空投了大量的物资到前线。子弹和小口径的炮弹却占据了绝大多数,师支援火力弹药却显得不足。原本空军准备用攻击机和轰炸机来代替火炮的不足,却不想日本人对此早有防备,他们超过编制数倍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构筑了严密的防空火力网,日本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也是频繁出动,双方在空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攻击机往往要在战斗机的掩护下突破日本航空兵的拦截,还要应付日军地面密集的防空火力的射击,使得他们的攻击的效果大打折扣,进攻火力严重不足。
—
部队中除了那些重伤员外,轻伤员情况都还好,这完全得益于完备的野战医疗系统,空军空投的大量药品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但野战医院毕竟设备人力都极其有限,重伤员情况还是十分的严重,另外轻伤员也需要良好的疗养环境,而不是缠着绷带继续战斗。这样的战斗结局谁都不想要,林志想起在阵地上的一个士兵在临死前对他说的话就感到一阵的心酸,“师长,我们已经尽力了……”是的,兄弟们,你们已经尽力了,今天我们在这里付出的,我们会加倍的找他们讨回来的。
从第八师开始进攻的时候,范清平就没有闭上眼睛,困就趴在桌子上稍稍休息,一有情报送过来就立刻清醒过来,事实上。不单单是他,几乎双方的指挥官都将他们的视线聚积到了这里。要么是中队攻破日军的防线,打开突破口,顺利的突围而出;要么就是日军成功阻击了中队,将他们死死的围困在了这里。这一战的胜负直接决定了战场的主动权,当范清平下令停止进攻的时候,也宣布了已经失去了主导战场的主动权。
对范清平而言,这个决定下达无疑是痛苦的,却不得不如此。虽然他们从未提起,但是从第八师简短的电文中他已经清楚的知道,第八师在这场残酷而激烈的攻防战中已经是强弩之末,无论是人员还是武器装备都已经不足以让他们发起那怕一次小的进攻,再攻下去,唯一的结局就是他们全军覆没。在北面邓熙带的部队正在横扫日军残余势力,他们甚至不顾伤亡强行突破,力图尽快的结束在那边战事,加入到这场战斗中来。部分的坦克部队甚至等不及战斗结束就被装运上了火车被运送过来,而根据情报显示,日军也在疯狂的增兵,这一场战斗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已经被双方有意无意的扩大到超出了双方想象地步……………………………………………………………………………………………………………
这个构思了很久,但是写出来难度还是很大,写了一会就很伤脑筋,断断续续的写到现在,还是很不满意,但是不能在耽搁,否则越想越乱。另外,有朋友说好像最近情节有些拖拉,我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后面会加快进程的。
喜欢本书的:追忆一票。点击本书的首页书评置顶的红色公告连链便可参与投票。
第二部 第二部 第一百一十章 鏖战28
战之折翼五
钟国柱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猛然清醒过来,“高参谋,立刻向前指发报!”亲眼看见钟国柱和范清平争论半天的高平拿着文件夹却没有行动,“钟参谋长,万一电文被破译……”钟国柱猛然一惊,做为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将,他是很清楚双方在密码破译方面的能力和投入的。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出了事情就悔之晚矣。前线部队的指挥官在战斗中都用编号来代替真实的名字,日本人弄不清楚编号具体代表的军官,但是却很清楚这些军官都是前线的高级指挥官,要是范清平的行踪被他们掌握,将计就计设下伏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日本人这次能突然发起如此大规模的战事,很难说原来保险的通讯系统没有被他们掌握。可是现在自己也无力阻止,只能依靠前指甚至是总指的命令才能让他改变主意。
看出了钟国柱的迟疑,高平低声建议道,“您看是不是让我亲自飞回长春,然后看情况回哈尔滨一次?”钟国柱微微点了点头,颓然坐了下来,脑子里乱成一片,如果说跟着他一起走他的心也不会如此的乱。可是范清平用,“军队不能没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指挥调动,做为指挥协调军队你的能力强过我,只要你还没有乱,我就有信心将他们带出来。我们都去了,那谁来指挥协调部队?是朱胖子?那小子你让他打仗还是把好手,要让他全权负责全军的指挥,简直要他的劳模。姚麻杆更不用说。比朱胖子还差点。搞后勤搞宣传还凑合,他指挥地军队从没有没有超过一个师,这个时候让他挑大梁。我看不成。让剩下地几个师级干部来指挥,我不说你也知道不妥当,说到底只有你适合!”
“老钟,我们一起这么多年了,我对你的能力也是很清楚的,我答应你。只要我把我地士兵带出来。以后不管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这总行了吧?有你在这里负责指挥,我就可以放心的去了,我答应你不仅要把我的小伙子们带平安回来,自己也绝不会少一根毫毛……”钟国柱听他说这个话的时候,眼皮子跳得厉害,无论范清平怎么说,他就是不松口。他心里就害怕出什么事情,范清平也是个驴子脾气,下了决定的事情就是不肯改变主意。钟国柱和他地“较量”中,除了那些小事。只要他下了的决定,就很难说服。就连副总长的周正刚他也毫不顾及的顶撞。只有在顾正宏和李成坤面前才有所收敛,而现在这些人都不在这里,要让他改变主意简直比登天还难,即便如此,钟国柱由于预感非常不好,已往在这个时候早就妥协的他始终没有松口。
“老钟,今天我知道是说服不了你,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你知道我也是苦人家出身,现在我的数万大军被日本人团团围了起来,这两天的战斗你也看到了,他们已经几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唯一可以为他们做的就是把这些小伙子带出来。我带四十三师突进去,你们负责接应。实在不行地话,我们这支生力军也能给被围困的部队带来一些生机,不管怎么说,我都势在必行。”钟国柱明白他话中的意思,他对能带领部队突围出来并未有十足的把握,日本人费尽心机地计划不可能出现如此大的漏洞,最大地可能就是他和被围困的部队一起被困了起来。钟国柱毫不怀疑范清平在部队中的影响力,他即使不能把部队带出来,只要他出现在了那些被围困的部队中间,那么这支部队就绝不会缺乏斗志。也正是如此,才更让钟国柱更担心,如果万一他出了什么意外,对部队的士气也会产生难以想象的打击。
钟国柱仅仅让自己沉寂了十几秒,就立刻站了起来,既然不能阻拦他,就只有尽最大的可能来帮助他。事实上,范清平的带兵风格很容易就能找到他这样做的答案来。他带兵从来都是从严治军,可是士兵不仅不对他这样的作风有任何反感,而是出于从内心的爱戴。士兵所受的苦头,当官的都陪着他们,有时候甚至是范清平这样高级军官都和他们一起同吃同住,共同训练,当官的都如此,那些士兵们即使有再大的怨言也无话可说了。
范清平选拔军官的首要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是,军事主官性格作风一定要硬朗,敢打敢冲,按照他的话就是,必须要像个男子汉!作风顽强的军事主官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部队的作战力,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他的部队里,每次战斗下来,他手下中级军官伤亡都居全军之首。他们的营团长没有一个人没有挂过彩,有的人甚至负伤数十次,一次战斗都要负伤二三次,他们的指挥官作风之悍勇,即使日军也难以望其背。友军评价他们的时候给他们下的定论是,他们从士兵到他们的军官一打起仗来都非要打疯不可。
在他们这支的部队里,部队主官的升迁基本上都是靠实战锤炼出来的,没有丝毫的花架子可讲。那些指挥官很多都是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踏着敌人的尸体和用自己的鲜血升上来的。他们都是真正百战重生的老兵,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支部队那些由指挥学院出来,没有参加过战斗甚至负伤的指挥官是很难得到士兵们真正的尊敬的。每一个被分配到这里的新指挥官无一例外的感受到了这种特殊环境的压力,他们甚至比其他任何的士兵和军官更渴望战争,渴望得到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他们都很明白只有经过了战争的考验,那些士兵和下级军官才会真正意义上的接受自己。正是如此,他们的指挥官地消耗极大,在长春之战。团级干部全部负伤。一半地团长阵亡,营级干部伤亡更大。由于他们的消耗大,所以低级的军官都要学习中级甚至中高级地指挥。士兵也被训练基本的低级指挥技能,在每次战斗中,即使指挥官阵亡了,也会源源不断
站出来代替指挥,这也是这支军队战斗不止,进攻不在。在军官们以身作则的熏陶下。整个部队出来的士兵作风也比其他地兄弟部队明显硬朗得多。
勇敢牺牲精神是痕量下级军官的第一要件,但是在中高级军官中这些并未有特殊的要求。所以在别的部队难得一见中高级军官带队冲锋,在范清平麾下却极为平常,每当部队进攻受阻,团旅长亲自带领部队发起冲锋的不在少数。在这支部队最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