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民之计-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旁说:“高顺、宋宪!你们跟着司徒大人,但有吩咐不得拖延!”
 
   高顺和宋宪抱拳道:“诺!将军放心!”
 
   刘协看着营地里奔来呼去的人马,微觉不妥,没留神脚下,一步踩到个滑溜溜的圆石头上,身子一摇已经被吕布抱了起来。
 
   吕布道:“皇上小心。”
 
   刘协看看吕布,心里叹气,罢了。
 
   再让你们抱来拎去的没几年,你们就没菜了。
 
   闹到午时,帐外方安静下来。
 
   王允胡子飞扬地进了帐,对刘协道:“所有董贼余党,除了李傕率的西凉军跑了外,其他都已经拿下了。”
 
   刘协看王允一脸的高兴快活,实在不忍心说他。
 
   董卓余党什么最厉害?不就是西凉铁骑吗?跑了西凉铁骑,拿到些趋炎附势的小人物,也值得高兴?
 
   王允还在说:“臣这就率吕将军的人马去抄了郿坞,皇上可先由将军伴驾回宫,臣已着禁军沿回京要道把守,万乐宫也已换了人马守备,皇上回宫后好好养息,虽然气色比前一阵好多了,可是眼下时值春夏交替,晴雨不定,莫要再复发的好,养好龙体为上,其余朝廷诸事,臣与其他公卿大臣们商议着办,皇上勿需忧心。”
 
   刘协道:“郿坞要抄,可是李傕贼军也要防,他如今走投无路,若来归降,便收了他。”
 
   王允吃惊道:“那李傕昔日跟着董卓祸乱朝廷百姓,枉死其手之人何其多也!现下正需要安抚百官,稳定朝局,岂能收了那种豺狼?”
 
   刘协道:“恶首已除,与其放他在外横行,不如收回朝廷所用,他一介武夫,从凉州远道而来,离家甚远,董贼已死,他还有什么去路,别把人逼急了。”
 
   王允却听不进去:“皇上多虑了,那西凉军已成散沙,刚刚臣在山上一望,逃得影都没了,哪里还敢回来?”
 
   刘协还要再说,王允对吕布道:“请将军送皇上回宫。”
 
   竟是固执己见,听不进刘协的话。
 
   刘协无奈,人小言轻,没办法的事,看来李傕收拾了散落的西凉军杀回长安也是迟早的事。
 
   王允这里无法可想,倒可以从吕布这边试试。
 
   那李傕和郭汜二人都是西凉武夫,没什么见识,跟着董卓这些年为非作歹惯了,以后要是真落到他们手里,还不定会遇到些什么事。
 
   董卓跟他们比起来,都算明理的。
 
   当下吕布送了刘协回到长安,刘协坐在辇车上看着外面街道欢呼歌舞的百姓,叹了口气。
 
   王允叫人用板车装了董卓尸首,一路敲锣打鼓地拉回长安,陈尸在市。
 
   百姓们受董卓压迫,苦不堪言,每两户中就有一户的家人死在董卓手下,公卿豪族也被搜掳了家财,头都不敢抬地过了这些年,于是长安城里下至百姓,上至王侯,无不和首称庆,欢喜奔告,整个长安城欢声动天。
 
   有人在董卓尸首上放了灯草点燃,团团围住笑闹。
 
   那董卓也算是群雄之一了,死后如此凄凉,都是自己作孽招的。
 
   听到天子从渭水还宫,百姓们涌到街边跪拜,情难自已,竟有些冲过禁军队列,扑到龙辇旁伸手触碰。
 
   禁军要砍,刘协忙道:“住手!拉开便是,不得伤人!”
 
   几个禁军迟疑,吕布喝道:“没听见皇上的话!?”
 
   这才吓得他们收了刀剑,改用手去拉冲到辇车边的百姓。
 
   刘协平时都在深宫里,见不到外面百姓生活有多凄惨,见扑跪到车旁的百姓衣衫褴褛、形容憔悴,却挂着满脸欢喜的泪水,不免有些无言以对。
 
   明明是大汉国都,四百余年的王朝,都城百姓竟比难民强不了多少。
 
   董卓之祸,今时今日他才有了切身的感受。
 
   因小皇帝下令不得伤人,越过禁军的百姓越来越多,辇车越走越慢。
 
   刘协看着那些不顾身体被辇车压伤,都要扑过来跪拜的百姓,百感交集。
 
   忽然见四周里跪倒的百姓中一人抬着头看自己。
 
   珠帘晃动,那双眼睛一晃而过,刘协心里一跳,身子倒向后方。
 
   一物闪着寒光从珠帘外飞进,幸而刘协反应快,躲了开去。
 
   车外吕布大喝:“大胆刺客!”
 
   拔剑投之,那刺客被夹在百姓堆里,头还没低下去就被一剑扎倒。
 
   辇车周围百姓顿时大乱,禁军见出了刺客,忙呼喝抓捕辇车周围百姓。
 
   吕布从马上直接翻上辇车,掀开珠帘一看,刘协扶着冕冠坐起来,一物落地,“踢踢踏踏”地响。
 
   两人低头看去,却是冕旒断了一截,从刘协的身上落下。
 
   吕布看后面车壁上插着一把匕首,驱前拔下来呈给刘协。
 
   那匕首锋利非常,刘协寒着小脸后怕。
 
   吕布忙收了匕首,拍拍刘协小小的肩头道:“刺客已死,皇上莫怕。”
 
   刘协点头,眼前冕旒晃荡着碰撞,短了其中一根十分显眼,忙道:“回宫,卿别下车去了!”
 
   吕布点头,点了禁军保护车架,一路回到宫中。
 
 正文 第十七章
 
   晚上王允进宫,拜了刘协起身,别的不说,居然看着吕布道:“都亭候想学董贼吗!?”
 
   别说吕布,刘协都吓了一跳——这是哪里来的?
 
   王允道:“天子驾乘,岂是臣子上得的!?
 
   刘协松了口气,劝道:“有刺客行刺朕,冕旒都削了一截,朕害怕,才叫他上车陪着的,并非他自己要上。”
 
   王允却道:“皇上还小,皇上怕自有随侍的小黄门之类,一个外臣,怎敢目无礼制,乘坐天子驾乘入宫!!!”
 
   吕布一直不做声,他在大狱里被打得皮开肉绽,是王允花了钱救他出来,出于感激,也不出声反驳。
 
   王允道:“叫你伴驾回宫,怎么会让刺客近了辇车?还削了冕旒,要是一个不好,皇上被贼子行刺得手,我看你怎么向天下谢罪!!”
 
   说一句不完,还又道:“过去董卓叫你侍卫左右,怎么不见有今日的危险?你……”
 
   刘协听王允骂得越来越不对劲,扬声道:“够了!”
 
   王允忙住了口,抄着袖子站在一边,只拿眼瞪住吕布。
 
   当日董卓欲行不轨的事王允肯定知道了。
 
   王允谋不了大局,暗地里却很能捣鼓,刘协身边伺候的小黄门里,就有王允的人。
 
   既然王允知道,刘协也就不矫情了,对王允道:“当日若非都亭候舍命相救,董卓……董卓岂会放过朕?你们今日合谋,将董卓成功诛杀在渭水边,少了王司徒的谋划,事不能成,少了吕将军的威武,事也不能成,董卓虽死,朝野混乱,还需时日才能恢复元气,这个时候,怎么就怒目相对了呢?是时候反目吗?”
 
   吕布不说话,王允忙道:“皇上说的是,臣糊涂,臣进宫来,是有事启奏。”
 
   刘协伸手:“呈上来吧。”
 
   王允从衣袖里取出一卷竹简放到刘协手里,退开等候。
 
   刘协打开看完,更是对王允无语——上面全是因诛杀董卓而表功,要加官进爵的人。
 
   如何稳定朝局,如何安抚百姓,如何昭告天下,没有!
 
   王允还道:“今日刺客定是李傕派来的,其人阴险狡诈,必须传令通缉!”
 
   刘协放下竹简,叹道:“都依爱卿吧!明日早朝朕自会封赏有功之臣。”
 
   反对不了,只有同意,王允德高望重,身后几乎站着满朝文武,又是诛杀了董卓的第一功臣,风头无两,连皇帝都得避避风。
 
   王允跪下:“谢陛下隆恩!”
 
   刘协看向吕布,先前叫吕布等王允来了要说的说辞,都做了白工。
 
   没想到王允救了吕布出来杀董卓,却还是把吕布当做奸臣贼子看待。
 
   董卓是用西凉铁骑掌控天子,这王允却是用他的一腔忠君爱国之心把天子给捆了。
 
   第二天早朝封赏,册封王允为太师,领相国,摄国治政;册封吕布为温侯,授奋威将军,与王允同掌朝政,余下还有一些不知道到底起了什么用,也连带的加官进爵的人。
 
   说的好听,王允是和吕布共掌朝政,往难听了说,董卓在京中余党都被下了狱,吕布除了自己的人马,再也调动不了任何人。
 
   就连禁军,王允都没给吕布。
 
   小黄门念着封赏的人,刘协听到“陈宫”,立即张大眼睛看下去。
 
   是做中牟县令时抓获了曹操,敬佩曹操胆量把曹操给放了的陈宫?后来看不惯曹操的残忍杀戮另觅明主而去的陈宫?
 
   远远的,只见一个文臣服色的人出列,叩头谢恩又退下。
 
   太远,刘协看不清楚,于是挥手,让小黄门暂停宣昭,扬声问:“陈宫何许人也?”
 
   王允莫名地朝刘协望了望。
 
   陈宫出列,跪下道:“臣陈宫,字公台,乃东郡东武阳人。”
 
   刘协问:“你可曾任职中牟县令?”
 
   陈宫答:“陛下明察,约三年前,臣正在中牟任职县令。”
 
   王允道:“陛下,这……”
 
   刘协不理他,只问陈宫:“据闻曹操暗杀董卓不成,出逃经过中牟,被兵士拿住,是你放了他吗?”
 
   陈宫吓了一跳,他这些旧事连王允这个老友都没有告知,怎么御座上的小皇帝会知道!?
 
   忙连连叩头。
 
   他离了曹操后辗转各地,欲寻个明主投靠,可是一无所获,最后来到长安,托庇于旧友王允。
 
   王允救吕布出狱的办法,还是陈宫出的,于是王允把他的名字也放在了封赏名册之上,有心留他报效朝廷。
 
   陈宫之谋,不在诸葛亮庞统之下。
 
   陈宫之正直,也在诸葛亮庞统之上。
 
   陈宫缺的,只有运气。
 
   王允知其为人,有心包庇,怕小皇帝提出此事是要问罪,正要上前,刘协抬手,阻住他道:“太师且慢,诛杀董卓,陈宫有功,可是当初私纵钦犯,抛下任职率性而去,如何堪用?但既是有功,朕也不能不赏,温侯军中缺一主簿,你且去军中任职,再要跑,自有军法处置。”
 
   这一番话有理有序,恩威并施,王允虽然忿忿,也不好再说什么。
 
   何况看小皇帝依赖吕布得很,陈宫若在吕布帐下做事,一来可以盯着吕布,二来也不算贬得太低,王允便将此事作罢。
 
   陈宫谢了恩退下,刘协叫小黄门继续念诏,嘴角勾勾。
 
   接下来,就该拾掇拾掇吕布了。
 
   过了几天李傕在帐下谋士贾诩的指使下,遣使入宫求赦,被王允一口拒绝。
 
   刘协不死心地努把力,几乎跟王允当廷大吼,无奈王允有群臣支持,众臣跪了一殿,还有老臣要撞柱死谏,刘协才不得不绝了收服李傕的心思。
 
   气得他回宫以后猛塞了一整只的肥鸭下肚,几乎胀死。
 
   果然不几日后就得报,李傕收拾了残部,约十万骑兵,向长安杀来。
 
   王允这才慌了。
 
   吕布站在草场上,牵着汗血马缓步而行。
 
   刘协坐在马背上又怕又兴奋。
 
   董卓当年送给他的这匹马已经长得又高又壮,鬃毛齐整顺滑,腿长而有力,十分的漂亮!
 
   刘协怕董卓担心,所以一直没来过花园之后这一片跑马场。
 
   董卓死了,他哪里还憋得住。
 
   吕布说:“皇上记住臣说的,小腿夹紧马腹,腰胯和腿都要用力,身体重量放在小腿上,不要全部压在马鞍上。”
 
   刘协揪揪马鬃,竟然不掉毛!笑道:“陈宫此人,温侯觉得如何?”
 
   吕布道:“臣本愚钝,皇上将那陈宫放到臣这里来,臣只有没事找事给他做,人怎么样……臣也说不上来。”
 
   刘协黑线:都把你俩捆一块了,还是不成。
 
   “陈宫有谋,温侯有勇,温侯没看出来,朕是故意找事把他从太师身边拉了给卿的吗?”
 
   吕布仰头,一脸呆相:“没看出来……”
 
   刘协差点拿马鞭抽他:“朕若不看重,为何把他当年任一小小县令的事情翻出来说话?朕每天忙着吃吃喝喝,哪有那许多闲功夫。”
 
   吕布嘴角抽抽,道:“是臣没想到。”
 
   走了一截,忽然说:“不过……李傕派人来求赦免时,陈宫对高顺说‘皇上聪慧,比王允老头儿有见识’。”
 
   刘协道:“可见陈宫此人有谋略,卿见满朝文武,还有谁料到今日之祸?”
 
   吕布点头,少见地露出“在思考”的模样。
 
   刘协笑——孺子可教也。
 
   “卿以后遇事,向陈宫问计,别老仗着能打人,不听人家的建议。”
 
   吕布:“臣谨记。”
 
   吕布回去后,也是直脑壳,居然把陈宫叫来,将刘协在跑马场说的话全部告诉了陈宫,还恭恭敬敬地向陈宫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双手抱拳道:“以后还请多进良言,言听必从!”
 
   陈宫大吃一惊,本来被吕布明着排挤,来了两天就想跑的,可是想起小皇帝那句:“再要跑,自有军法处置。”硬是没敢跑。
 
   不料小皇帝根本不是要问自己的罪,反给安排了一条出路。
 
   王允拒绝李傕献降,陈宫已知不妙,无奈没什么后路可奔。
 
   吕布之勇,闻名天下!若真能听从自己建议,那跟着吕布当真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只是……小皇帝才几岁?怎么就算计出这许多来?
 
   看出自己的才学,又以巧妙的办法,从王允那把自己弄到吕布这边,还要吕布“言听计从”。
 
   陈宫就跟当年的刘备一样,以为是环境太险恶把御座上那小小的孩子给逼得如此早熟。
 
   感佩小皇帝为自己做的安排,陈宫也向吕布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既然天子授命,陈宫此生,当为温侯竭心尽力,不敢推辞!”
 
   历史的车轮噶叽噶叽向前,过了十日,李傕攻破长安城。
 
   王允严令死守长安,军民人等都不许逃,连小皇帝都被一锅端了。
 
   长安城破了后,吕布仗着董卓当年修的万乐宫防御工事,竟把凉州军阻在宫门外。
 
   李傕猛攻三日,不下,跪于宫门前求见天子。
 
   王允惶惶,来到宣室觐见刘协。
 
   “李傕贼子,不知做何计较,带着昔日董贼的几个部将,跪在正阳门外,求见陛下。”
 
   刘协穿着一身骑装,王允以为他还要去骑马玩,急道:“皇上啊!现在不是骑马的时候了!那李傕贼子……”
 
   刘协打断他道:“太师之忠义,朕记得,当初太师不听朕所言,才有今日之祸,朕即已料知今日之事,自有办法。”
 
   王允又惊又喜:“皇上、皇上有何办法?”
 
   刘协道:“逃。”
 
 正文 第十八章
 
   王允还以为有什么好办法,一听,几乎急得昏厥过去。
 
   “皇宫外遍布凉州贼兵!且都是骑兵,骁勇善战,如何逃得出去?”
 
   刘协笑道:“太师终于听得进朕说话了吗?”
 
   王允惭愧,低着头长叹。
 
   刘协道:“前几日太师叫温侯率军迎敌,朕命温侯将八千铁骑藏于郿坞,防守长安用不到他们,今日才是用他们的时候。”
 
   王允问:“皇上准备靠这八千铁骑冲杀出去?可是乱军流矢,万一有个闪失……”
 
   吕布从外面走来:“有臣在皇上身旁,必保皇上万全。”
 
   前几天,他选了五百死士悄悄送进宫,连带着他们的马匹都藏在跑马场里,跟留在郿坞的陈宫商量好了,只要李傕停止进攻,陈宫便乘机从西门杀入,接应御驾,然后直直向东,过函谷入关东。
 
   到了那边,李傕就没得办法了。
 
   王允听了,沉默一会道:“臣之过失,令陛下涉险,此法虽险,有八千快骑应该能有机会过函谷去,只是那李傕跪在宫外,尚需一位朝廷重臣前去拖延时间,非老臣莫属!”
 
   刘协叹道“朕已经想到太师会如此做了。”
 
   本来计划里也就需要王允去献身,但事到临头,看王允老态龙钟地站在面前,双眼含泪看着自己,刘协有那么点不忍心了。
 
   侧头问吕布:“可有办法带太师一起走?”
 
   吕布道:“带一个人何妨,臣携皇上同行,那汗血马便给太师骑罢。”
 
   刘协点头:“正是!”
 
   王允跪下叩头道:“谢陛下恩典!老臣年迈,温侯带着陛下疾冲而出,汇合了大军方可脱身,岂可让老臣这等身残体弱将入土的人拖慢,陛下啊——”
 
   膝行两步,一把抱住刘协哭道:“董贼才除一月,长安又沦入贼人之手!老臣只求上天保佑,温侯能护着陛下逃回关东,老臣便是死,也不惧怕!求上天可怜,陛下如此年幼,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我汉室、我汉室先祖在天之灵,请听听老臣肺腑之言,保佑皇上安然脱身……”
 
   刘协被王允哭得眼眶都红了,垂着头不做声。
 
   吕布估摸了时辰,陈宫恐怕已经到了长安西门,急道:“太师莫要哭了,情势急迫,先送皇上出宫才是。”
 
   王允放了手,拉住刘协小手,含泪道:“皇上跟温侯去吧,老臣去拖着那贼子,去吧!”
 
   吕布过来抱起刘协,刘协的手从王允掌中脱出。
 
   吕布疾步出了宣室,从阶梯下去,刘协从吕布肩头向后望,只看到王允向自己叩头,一下子憋不住,眼睛湿了,忙伏在吕布肩上,埋头不看。
 
   掌心手背热热的,全是王允留下的体温。
 
   有王允在前拖着李傕,吕布叫探子探得皇宫后门并无多少凉州兵士,给刘协裹了普通将官的披风和头盔,正准备抱上赤兔马,刘协却奔到他自己的汗血马边上,要人抬他上去。
 
   吕布急出一头的汗来:“皇上才学了多久!就想自己骑马!?”
 
   刘协振振道:“朕要自己骑!跑马场上温侯不是已经见朕骑得好好的吗?”
 
   南北两面传来喊杀声,陈宫到了。
 
   刘协还在叫人抱他上去,吕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