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康熙后宫Ⅱ:-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古北口避暑,待小公主确实活了,再回来,若不幸夭折了,也让皇祖母少点儿亲见的悲痛。”

    “这……也好,天热了,带老祖宗出去避避暑也好,这些年老祖宗也老生病,出宫也少了。”荣儿轻声应道。

    “你带着宪儿和我们一同前往吧,其它后妃都有身子也不易出行,再带上通贵人,成贵人,良贵人,把布常在和端静也带上吧,朕甚少带她们娘俩出宫,再把胤禔,胤礽,胤祉三个阿哥都带上。”玄烨朝荣儿说道。




(十)懿妃诞子祖避暑(3)

“皇上,臣妾就不去了吧,如今懿妃才诞了皇子,温妃又有孕,宫里需要有个人张落。”荣儿略想了一下,轻声回道。

    “荣儿有心了,不过,无妨的,太后不同往,她放不下懿妃和胤祺,宫里有太后看着呢,你准备就是了。”玄烨笑了笑,朝荣儿吩咐着。

    “那臣妾尊旨!”荣儿心中还是很想出宫的,在这宫里一日复一日,景总是每日见着的景,早就生了些许厌倦,而以往能同玄烨出宫的日子,都是她最快乐的日子。


    几日后,銮驾起行,皇上奉太皇太后前往古北口行宫避暑。荣宪一路上都与胤祉三个阿哥们到处乱跑,还是端静公主总是静静地随着后妃们坐于马车中。

    端静长得很清丽,淡淡地眉眼,不太爱说话,性子有些像布常在,毕竟在这宫里,额娘身份不高,也注定了公主的命运是难受到重视的,比起荣宪来说,皇上对这个女儿真的关注太少了,平日里,荣儿常领着宪儿多去关照她们娘俩。

    其实荣儿的心态是很好的,她喜欢用一种比较法来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态,这些年她看着无所求,是因为她懂得知足,也许是因为她是宫女出身吧,她知道自己能当小主便已经比当宫女要强了许多,后来她又诞了皇子,又比没诞皇子的女人们多了些幸运,一路无求,却反而得到了皇上的赏赐,让她拥有许多,而布常在,她看着可怜,可比较起那些没有诞下任何孩子甚至还未被宠幸过的答应常在们来说,她又该是知足的……

    几日后,銮驾抵达北古口行宫,将众人安顿好,皇上主要是奉太皇太后于行宫避暑,而自己则带着胤禔、胤礽、胤祉三位阿哥于周边巡视,这一路上荣儿与胤祉也算是母子俩分开后见得最多的时日了,胤祉的学问长得很快,这让荣儿也很满意,往日里,玄烨也常有向她亏奖胤祉,想她诞下五子,却只有胤祉一人存活下来,玄烨和她对他们这唯一的一个孩子都极为疼爱,而玄烨对孩子的爱则表现在严格的教导上,荣儿希望这个孩子可以像他的父皇一样的优秀,早日成为大清的栋梁之才!

*********************

亲爱的读者们,明天可能会加VIP,活动搞完了,我感觉自己像散了架似的没有精神,所以和公司请了一天假,明天会在家休息,加VIP需要赶一些文出来,所以看明天写的情况,如果能多写一些,就加V,如果写不出来,就往后推,但是有心追文的亲们请早做准备,谢谢!其实早加V和晚加V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的……




(十一)皇女幼殇宜诞子(1)

★★荣儿心语:在这宫里总会有人是开心的,有人是悲伤的,而且总是交替进行,如果谁想一个人抓住所有的快乐,那便是自寻烦恼,要想活得快乐,就要学会看得开,淡然处世,这样你的心也才会健康……★★


    在行宫的日子过得很快,这古北口行宫位于万寿寺之后,又称万寿行宫,远望长城,绿树环绕,碧水荡波,幽静舒适,太皇太后于这里多半也是为着于万寿寺离得静,白日里荣儿她们这些随来的后妃会陪同太皇太后念佛,而玄烨则带着三个阿哥于附近进行巡视,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行宫内。

    七月的一天,玄烨回了行宫后,满面的喜庆,当时荣儿和几个后妃正在太皇太后的寝宫里同太皇太后闲聊,见玄烨突然回来忙行礼,玄烨笑着摆手。

    “皇上,您今儿个怎么这么高兴?”太皇太后轻声问道,如今的太皇太后已是一头银丝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说话也没当年中气那么足了,但仍有一种岁月雕刻出来的威严留在她的面上,当然,面对玄烨时,如今的她没有了当年的严厉,更像是一个慈祥的祖母。

    “皇祖母,刚才孙儿收到了京城传过来的捷报,施琅在台湾的战争已经攻下了澎湖了。”玄烨开心地说道。

    “是嘛!这么快!真是可喜可贺啊!”太皇太后笑着说道。

    “是啊,所以朕刚才已经吩咐了内务府,今晚在宫里摆个晚宴,我们遥住施琅早日攻克台湾!”玄烨点头说道。

    看着孙儿自信而刚强的面庞,太皇太后欣慰的笑了,当年台湾郑氏一直都是她的儿子福临的一块儿心头病,如今她的孙儿总算要完成他皇阿玛的遗愿了,“皇上啊,我们出来已经月余了,该回宫了,如今南面台湾在打仗,皇上当坐阵宫中来指挥才是。”

    “皇祖母无妨的,此行是为了让您避暑的,多呆些时日没什么关系。”玄烨轻声对皇祖母说道。

    “皇上,您孝顺哀家自是知道的,懿皇贵妃的孩子不见好,前些时日哀家问过宫里来的人了,说是懿妃天天哭得跟个泪人似的,太后在身旁陪着怎么管用,还需要你这个皇上多去宽慰一下才是。”太皇太后苦涩地笑了笑。




(十一)皇女幼殇宜诞子(2)

看着太皇太后这样的表情,荣儿的心里没来由得心酸了一下,她觉着女人能到太皇太后这样的,实在太少了,她是那样的坚强,她看着自己的男人太宗皇太极走了,又看着自己的儿子世祖福临走了,还看着那么多皇曾孙、皇曾孙女离世,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心脏来支撑着自己啊,荣儿打心眼里佩服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鲜少对外人表露悲伤,不表露不代表没有,她把所有的悲伤和软弱都藏在了心灵最深处,只留下了坚强和威严于众人,太皇太后真的是值得让人敬重的女子。

    太皇太后的表情,玄烨也自是看到了,心里也不由得难受,勉强露出个笑容,朝太皇太后说道:“如果皇祖母想回宫,我们过两天就起程。”

    太皇太后微笑的点点头,“哀家避暑避得挺好的,起程回宫吧。”

    回宫的路上,玄烨到底还是收到了一个他极不愿意听到的消息:懿皇贵妃所诞小公主夭折了。该来的总是躲不了的,这个结果其实也是大家心中早就猜到了的,玄烨告诉太皇太后这个消息时,他们一行人刚刚动身,当晚驻上都毕喇,玄烨知道早晚都要让皇祖母知道的也便没有隐瞒,当时荣儿正陪着太皇太后用膳,太皇太后听到这消息时,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招呼着皇上一同用膳。

    玄烨也没多言,缓缓地坐了下来,许久,太皇太后抬头说道:“其实我们都猜到了,我们在这里避清闲,宫里面不知道有多伤悲吧,唉,特别是你母后,她本就疼秀凝,秀凝这孩子也是可怜,我们带些东西回去给她们,多多宽慰她们一下吧。”

    玄烨点头应了,抬眼与荣儿对视,两人的眼中都是无奈和心痛。

    次日,玄烨上奏太后书,称已在归宫途中,但归期难定,亲手法制鹿尾奉与太后,出宫将近两月,甚是思念母后,同时备了些榛子,派人连同书信快马送回宫中。

    因为得了皇女过世的消息,这之后,大家也少了些欢快,多了些沉默,这次随来的后妃也都不是多话的人,懿妃平日里待人也算和善,所以大家的心中都免不了一丝难过。

    一路前行,就在快到京城时,大家收到了宜妃诞子的消息,宜妃顺利产下一名皇子,这让太皇太后沉了几日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京城消息说宜妃之子很健康,母子平安。悲悲合合一路上,荣儿感觉真是偿尽了悲与喜,一日后,銮驾终于回到了京城。




(十一)皇女幼殇宜诞子(3)

荣儿回宫的当天晚上去探望了懿妃,将路上带来的一些地方的吃食给懿妃送了过去,其妹秀珊正陪在姐姐身旁,而懿妃则躺在床上面无血色,双眼中总感觉有泪滴随时会滑落,听说皇上一回宫便来看过了,懿妃也哭了好一阵子,看着她这样荣儿也确实很是心疼,当年她有子嗣时荣儿就担心她这身子会因为身子出什么意外,可去没曾想,懿妃没有事可这孩子去出了事儿,想来懿妃入宫也已经七年了,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临去古北口前皇上给小公主赐了名叫恪康,希望公主健康,但到底还是没有健康的活下来。荣儿知道,太多的劝慰都没有用,荣儿默默地伴着她一同悲伤,让她尽情的悲伤,这样对身子其实是有益的,最怕有悲不发泄,最终积成疾,当年仁孝皇后便是这样,荣儿知道她心里难受,可她就是不说,也不痛哭,至少懿妃还能哭出来,这算是唯一比较好的地方吧……

    从懿妃屋里出来的时候,天正在下雨,夏末秋初的雨,夹着一丝丝的微凉,连老天都悲伤了吗?既是如此又为何那么残忍地夺去小公主的性命呢?


    荣儿回宫前又去探了宜妃,勒贵人领着恪静正在宜妃的屋内,宜妃刚诞了子身子还很虚弱,斜躺在暖炕上,见荣儿进来了,开心地打着招呼,“荣姐姐,您可回来了,想死我了。”

    “是啊,勒贵人也在啊?恭喜妹妹了,又诞了一位龙子呢。”荣儿笑着说道。

    勒贵人正在给宜妃喂汤,手里端着汤碗,轻轻撇了撇了嘴,说道:“也不知道我姐交了什么好运气,连着生了两个皇子!”

    “什么好运气?这是好福气!你姐我就是有福之人,羡慕吧?”宜妃轻笑着说道。

    “玉琦儿,过来,给你家主子喂汤来!”勒贵人抬头唤着宜妃的宫女。




(十一)皇女幼殇宜诞子(4)

宜妃好笑的瞅着妹妹,“我本来就没让你给我喂,是你自己非要喂的,我还怕你说我欺负你这个有孕在身的人呢。”

    “要不是阿玛和额娘说你刚产完了子,我这具当妹妹的应该多照顾你一下,你以为我乐意照顾你啊,哼,现在本贵人要走了,荣妃,宜妃二位主子,臣妾告退了!”勒贵人说完话朝荣儿咧了个大大的笑容,在自己宫女的搀扶下领着恪静出了宜妃的暖阁。

    宜妃摇头笑了笑,朝荣儿说道:“我妹妹性子劣,不讲规矩,您别介意啊!”

    “怎么会介意呢!我就喜欢你们姐妹这性格,和你们两个在一起,总感觉着很开心。”荣儿轻轻笑了笑,来到宜妃这儿,她们姐妹总是让人不由得莞尔,刚才在懿皇贵妃那里的伤感也少了许多。

    荣儿正了正色,轻声说道,“我刚从懿皇贵妃那儿过来,她身子看着愈瘦了。”

    “唉!”宜妃轻轻叹了口气,“我这皇子偏偏生在小公主刚夭折没多久,本来是件喜事,也让这事多了几分悲伤。您知道的自打太后抚养了胤祺后,对我就不错,可再好也比不上待懿妃啊,所以啊,我这个皇子也比不上人家的公主啊。”

    荣儿轻轻笑了笑,“你看你,说气话了不是,这哪好比的,太后对你确实也不错了,当年太后养长生时其实也待我不错的,后来长生死了,宫里又传出我克子,太后对我也渐渐淡了,太后不是性子热的人,毕竟懿皇贵妃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心疼一些也是应该当的。”荣儿想起了自己与太后的过往,幽幽地说道。

    “我也只是说说,哪会真这么想呢……”宜妃轻笑着说道,“至少我比较她幸运,我有两个皇子了,一个女人没有自己的子嗣,是挺悲伤的吧。”

    “是啊,咱这宫里谁也不容易,互相体谅吧!”荣儿轻轻叹了口气,这就是后宫,总会有人高兴,而有人悲伤,在这个宫里,快乐永远不会只属于一个人。

    几日后,皇上赐宜妃新诞皇子名为胤禟。




(十二)台湾平定再还愿(1)

★★荣儿心语:在这宫里其实我最佩服的便是惠妃,她能身居高位却仍然淡然自处,也正因为这样,反而让太皇太后和皇上都念着她的好,这宫里面其实谁也不傻,本本份份的做自己,大家都会看到的。★★


    八月初,朝廷收到台湾施琅再传奏折,清军已入台湾,七月底,吴启爵入台湾下谕军民剃发,郑克塽率其属刘国轩等迎降,由于施琅一直进功与招抚同时进行,郑克塽年幼又无太大主意,所以清军未付太大力气,便轻易收复台湾,

    玄烨大喜,于朝上称赞施琅,施琅请旨:台湾虽在海外,地方千余里、户口数十万;是弃,还是守,等候圣裁。玄烨招集众人商议,最终传旨:“海洋远徼,尽入版图,施琅筹划周详,剿抚并用,必将奖赏;对于台湾的处置,令侍郎苏拜与该督、抚、提督会同商议。”同时下令,“郑克塽及其家人,刘国轩、冯锡范,明裔朱桓等立即赴京。”

    台湾平定,玄烨的一桩心事总也算了了,对于宫里来说这毕竟是一件好事情。所以大家也多些喜气,八月底,德妃萱德又诞下了一名公主,由于胤祚已经三岁多了,不太需要人操心了,所以所诞公主德妃自己亲自抚养,数日后玄烨赐名温宪。


    (备注:这里玥彤再说明一下,本小说中所有公主名:荣宪、温宪、恪静、端静等都为历史上该名公主的封号,历史上康熙所有女儿都未留下名字记载,为了读者在阅读时清楚明白,知道说的是谁,所以玥彤将封号作为她们小说中的名字,毕竟封号名也是康熙所起的。)


    如今德妃是这宫里最幸福的女人,二个皇子健康,又诞下一个女儿,由于能生养,太皇太后和太后也都对她极为关照,皇上自然也待她甚好,懿妃由于公主死了,待胤禛更是甚过生母般疼爱,但让萱德比较难过的是,因为懿妃对胤禛的过份疼爱,使胤禛和她之间的生疏却越来越强烈,其实在她心里她已经明白,胤禛这孩子是不属于她的了,她是懿妃的,自己没有孩子却抢了别人的孩子,每每想到这些萱德的心里也会对懿妃升起一些怨念,当然,好在胤祚很聪明活泼,也很招皇上的喜爱,这便是她最大的安慰,肚中的孩子她本希望是个皇子的,可想到皇子怕自己不能同时亲养,所以也还希望是个女儿的。




(十二)台湾平定再还愿(2)

看着女儿红红的健康的小脸,萱德开心的笑了,其实她小时候有习过武的,她幼时身子本也不太好,而父亲对她也很疼爱,便有让她练过一些基本功,身子到也健康了起来,当然,自十岁后也便没让她再习武了,而让她学了些女孩当学的东西,不过,后来她也有看父兄习武,对于一些骑射之术她都略有精通,也偶有与皇上探讨,皇上是喜欢武学的,萱德知道,荣儿身上所没有的便是对武学的研究,这便是她的优势,皇上若是在骑射上有了什么长进,都喜欢很她谈,这些年来都是如此,再加上她也对诗书有一定基础,言语上也都很得体,而她为武将家出身,性子也直率,在玄烨的心里自然留下了好印象,萱德知道,皇上心里有她,今年虽然因为有孕在身没能同皇上一同出宫,但皇上每每回来也都会当天就来看她,还会捎来宫外带回的小礼物,所以她很知足,她知道在这宫里,懂得知足的人才会快乐,不懂得知足的人只有死路一条,比如:当年的安嫔李安珠……


    这日荣儿、惠妃、宜妃、僖嫔、端嫔、成贵人、良贵人、布贵人,以及懿妃的妹妹秀珊和享受贵人待遇害的敏茹前往太皇太后处问安,这些年,宫里的问安制度也有所改变,由于宫里的妃嫔多了,太皇太后年龄大了,有时候看到人多了闹腾心烦,所以定了新的规定,贵人以上者隔日问安,而常在答应这些人则三月问安一次,由于妃位俱全,所以答应、常在这样的封号在如今的宫里地位已经很低了,不得个贵人以上的的封号连太后、太皇太后都难见一面,更别说是皇上了,而其它妃子,德妃刚诞完公主,而温妃又临盆在即都免了问安,而懿妃身子不爽快所以太皇太后也放她好好休息着。

    太皇太后看着这些妃嫔点点头,轻声说道:“前段时间清军攻取台湾,哀家又向佛祖许愿了,如今台湾平了,又到了还愿的时候了,哀家已经和皇上说了,去五台山还愿之事还得哀家亲自去,所以哀家这次打算亲自前往五台山。”




(十二)台湾平定再还愿(3)

“老祖宗您才回来也不歇息一下吗?这么急着去五台山?”荣儿轻声问道。

    “不用歇息,哀家就是觉着这身子这段时间还不错,所以啊,要立即去还愿。荣妃啊,五台山你去过了,这次哀家打算带上懿贵妃一同去,她的悲伤需要佛祖来安慰啊,而温贵妃呢临盆在即了,宜妃也才刚出月子,德妃又刚诞完公主,所以后宫里你多打点着一些。”太皇太后轻声叹着气。

    “这是臣妾应当的,老祖宗您就不用挂心了,臣妾一定协助太后小心打理宫里的一切。”荣儿忙起身应了。

    “嗯!”太皇太后点点头,又看向惠妃,“惠妃啊,这次你与我们同去,胤禩让荣妃先照料几天,你入宫这么多年,皇上都没带你出去过,你也从来没有任何的怨言,该带你出趟门了。”

    惠妃忙起身,“老祖宗臣妾没关系的,这些年忙着带阿哥,也无妨的,只是臣妾无能,所养的阿哥都……”

    “唉,别这么说,胤禩不是现在很好吗?这是阿哥们的命,和你没关系,你回去准备准备,过几日我们就动身。”

    “是,臣妾尊旨!”惠妃想起自己所带早殇的几个孩子,心里有些难过。

    “好了,你们都散了吧。”太皇太后轻咳了一声,如今的这位老人更喜欢清静,喜欢念佛。


    出了慈宁宫,由于荣惠宜三人都住在西面,离慈宁宫也近,三人再加上僖嫔也便没有坐轿,而是步行着往宫里走,边走边聊着天。

    宜妃刚生了孩子,身形严重走了型,边走边念着,“我要快点恢复体型啊,看看这腰,我的天啊!”

    荣儿笑道:“以前又不是没生过胤祺,我看你也就个把月就会恢复如初了。”

    宜妃咧嘴笑了笑说道,“唉,姐姐不知道,当年为了恢复体型我吃了多少苦啊,月子期过了就不吃不喝了,不过荣姐姐和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