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争霸之异军突起-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仰角八十五!”李健一边听着刘基的解释,一边向身后负责向城内弓手们传达目标的传令兵下达了新的指令!而城内的弓箭手们,在得到了新的指令之后,以近乎直上直下的角度,将手中的箭矢射了出去!高高的曲线,让射出去的箭矢几乎是贴着土城的城墙外侧直落下来。刚刚还在仰着头颅,以躲避城上石块、弩箭的黄巾们,迅速便造到了致命的打击。介亭堡的土城修建得虽然很是坚固,但城墙的长度并不很长。刚才在城内的弓箭手们由于要向更远处的目标进攻,加之使用得又是覆盖试的进攻,所以一真箭雨并不能将向前冲锋的黄巾完全覆盖住!但如今进攻的目标既然就在城下,因此这一阵箭雨的威力也被发挥到了极至,整个城头之前的地域几乎被完全的覆盖。而失去了后续支援的黄巾们,也很快被城头上的士兵们杀死。等到黄巾军再次发动进攻之时,城头上没有了牵拌的士兵,又从容的将各种守城器械扔了下去,给黄巾继续制造着杀伤。而当黄巾们再次用鲜血为代价爬上了城头之后,城内的弓箭手们也毫不客气的再次射出他们手中的箭矢,在城头下面制造出一片无人区,给城上的士兵们制造着有利的战场态势!

  就这样,在李健麾下士兵们的完美配合之下,一波波的黄巾冲了上来,又被一波波的消灭在了城墙之下。虽然情况危急之时,黄巾们依靠绝对的数量冲上了城头,展开了对城墙控制权的争夺。但训练和装备上巨大的差距,让他们的这种努力变成了泡影。

  这次参加进攻的黄巾,虽然都是黄巾军里精锐中的精锐,但毕竟在训练上多有不足,在残酷的、反复的冲杀当中,出发前的汹汹士气,最后还是被消磨光了。在见到无法取得成功之后,大批的黄巾开始不自觉的向后退却,最后干脆变成了大规模的向后全面溃散!而此时,城下的尸体,已经摞起了厚厚的一层,很大一截的城墙甚至已经干脆被掩埋在了尸体当中!看着远远退下去的黄巾,刘基忍不住的长出了一口气,“今天算是熬过去了!”

  “正平此言是不是言之过早了?这可只是黄巾的第一次正式攻城啊!”听到刘基如此说,李健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主公请看!”听到李健的问话,刘基指着远处的黄巾说道:“这次进攻的黄巾,战力之强,实乃属下仅见,应该是管亥手下的绝对主力。但也正是如此,在遭到了这次的打击之后,下一次他是绝对不会再派这些人出场了。毕竟和粮食相比,这些人更加的宝贵!而其他的几路黄巾将领在见过了咱们的实力之后,如今已经是士气大落,就算强行驱逐到城下,也绝难有刚才那般的撕杀出现!只要小心防备,今日无忧矣!”

  好书尽在





  正文 第七十七章 迟来的成名之战(9)

  (起8M点8M中8M文8M网更新时间:2007…5…28 22:07:00  本章字数:3109)

  (PS:好多读者朋友都所汉代的日本还处在极度落后的时代,不值得为了它去花费太多的精力。但宝剑却不这么想,极度落后,那也是人啊,把人迁徙过来,可以提供多少劳动力?还有日本岛上的金银矿藏可是很丰富的!不用白不用!大家说呢!)

  事实果如刘基所言,击退了黄巾的这次进攻之后,再应付接下来的攻击就变得轻松许多。虽然之后的黄巾士兵在各自头领的驱赶下,也爆发过强悍的战力,但持续的时间比起这一次的进攻来说,可就差得太远了!反复几次之后,黄巾军在介亭堡下磨去了最后一丝士气,刚过正午时分,便匆匆退去了!

  “黄巾退了!我们胜了!”看着黑压压的黄巾军如同潮水一般的退去,堡上的人无不欢呼雀跃,一阵阵的欢呼声响彻在土城之上,到最后,就连堡内的百姓,也跟着涌上了街道跟着欢呼起来!

  “统计战果,清点伤员,抓紧时间进行治疗,按计划安排好守备的兵力,以后还有得咱们忙的!”在响成一片的欢呼声中,李健通过亲兵向各营的司马下达了命令之后,率先下城去了!虽然李健并不是第一次面临这种尸山血海的场面,但浓重的血腥味依旧让他感到有些不舒服。刚才交战之时,由于精神高度集中,甚至在这种气氛下感到一丝快意,但战事结束,一股股的倦意抵不住的向上涌来。

  由于李健这次带来的兵力,除了李恪的一营之外,基本上都是从维吉尔手中尚未分配的精锐,长时间训练的结果,使得战后的各种扫尾工作也称得上驾轻就熟,时间不大,一份详细的战报便送到了李健的跟前。看着眼前的战报,刘基再次为自己的决定庆幸起来,“虽然杀敌五千余众,自身损失一千余人的结果实属平常,但在自身的伤亡中,如果将堡内的青壮剔除,官军的损失不过三百余,绝对算得上是一场大胜。即便是放在当初,能有如此战力的,除了禁军之外,恐怕也只有少数几支诸侯的军队能够比肩。看来自己刚刚投效的主公,确实是前景一片光明啊!”可正当刘基在心中暗自欢喜的时候,李健和负责后勤的军官的一阵对话却又让刘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李革,受伤的士兵和堡民都安置妥当了吗?”

  被称为李革的这名军官,也是李健当初从中原收容来的孩童,经过几年的训练和培养,如今虽然还很年轻,但却以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军官了。听到李健的询问,李革赶紧答道:“回主公,受伤的士兵和堡民已经全部安置妥当,随军的军医已经开始给他们进行治疗。药品、器械和绷带的数量也还很充足,绝不会委屈了任何一名伤员。不过。。。!”

  由于李健对汉代的坐姿很不习惯,因此现在的李健只是在坐垫上盘腿而坐,腰间的战刀也随手横在大腿上。看着李革吞吞吐吐的样子,开口催促道。“不过什么?有话就说!”

  “主公,今日一战,我军中士卒虽然损失不大,但箭矢的消耗却十分惊人。今天一天之内,便射出了五万余支箭矢,虽然末将已经命人出城去打扫战场,能够捡回一些。但经过连争斗,还能再次使用的恐怕不多了。如此一来,军中如今仅存箭矢不足十万枝,像今天这样的战斗再打上两天,恐怕箭矢就要告罄了!”

  “什么?”听了李革的话后,刘基不由得一声惊呼,“快没箭矢了!?”而李健则稍微楞了一下之后,苦笑道:“大意了,大意了啊!”原来从台湾出发之时,虽然想到了回有交战,但却没有预料到一上来便是如此苦战,所以船舱之中为了尽可能多携带粮食,大大压缩了军用物资的空间。如今却遇到了如此的局面!

  “主公!守城之战,首重箭矢,今日所毙之敌,大半也是由箭矢所伤。如今箭矢不足,如何是好啊!”面对刘基的询问,李健也是一阵的懊悔。由于李健麾下的军队虽然也是久经训练,但也属草创阶段。加上之前一直在交州活动,后勤上自然没有什么压力,军中但有所缺在商会强大的补给能力面前,实在算不得什么。再加上到了台湾之后,也没有经历过什么太大的战事,所以后勤上的缺陷一直没有显现出来。如今突然实行跨海做战,各种弊端也就全都暴露出来了。

  “正平不用惊慌,虽然今日所耗箭矢的数目巨大,但也是因为黄巾攻城甚紧所致。相信今天吃过了苦头之后,明日的进攻当不会有如此威势。更何况还有李恪在外围骚扰,时间拖得越久,黄巾的士气就会越加低落,咱们守起来也就越有把握!”虽然现在李健也在为自己的大意而后悔不已,但眼下也绝对不是后悔的时候。非但如此,李健更要在众人面前,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稳定住众人的心思!因此短暂的惊慌之后,李健的脸上非但看不出一丝的异样,倒是显得更加的镇定起来!

  看到李健如此镇定的模样,刘基等人也慢慢的恢复了冷静,一干人等又再次商议了一阵守城事项之后,便各自散去了!等众人走后,李健却望着门外渐渐暗淡下来的天空,喃喃自语道:“李恪啊,能否守住介亭堡,如今却是尽看你的了!”

  而已经跳出了黄巾包围圈的李恪,次时虽然不知道李健的心中所想。但多年的教育已经使他初步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将领。当天晚上,李恪先是率领骑兵,趁着黄巾军大战之后,精神放松之际,强行突破一寨,一通砍杀之后,又放了把火,然后不等大队黄巾来援便依仗的骑兵的速度迅速脱离的战场。让辛辛苦苦半夜爬起来的黄巾白跑了一躺。之后的黄巾虽然有了准备,加强了戒备,但李恪也随之改变了战法。一夜之间连续袭扰黄巾各处营寨十二次,没次都只是远远的用强弓将火箭射入大营之后,立刻掉头逃跑,不求杀伤你的士兵,就是要让你无法休息。搞得黄巾大营之中,人人提心调胆,惟恐睡梦之中,被凌空飞来的箭矢夺去了性命!

  黄巾大营中的动静自然满不住介亭堡内的守军,看到黄巾大营之中火起,立刻就有人禀报了李健。当李健披挂整齐来到土城之上的时候,黄巾大营之中的火势刚刚被控制住。看着黄巾大营中隐隐绰绰的来回跑动的人影,李健不由得在心中大声叫道:“李恪!好样的!”而之后李恪的一连串袭扰行动,更是令李健对其另眼相看,“真是没看出来啊,李恪居然对这种骚扰战术领悟得如此之快,说不定将来好好培养一番,还能成为一名游击战的高手呢!”

  李健在城头看戏看得热闹,大营之中的管亥等人却是受不了了。几番折腾之后,管亥忍耐不住之下,也派出了几百骑骑兵出营追击。但有了队伍中那一百名介亭堡当地骑兵的加入,李恪对附近的地形是了如指掌,几个圈子兜下来,不仅甩开了追击的黄巾骑兵。还利用黄巾大营之中的疏漏,又发动了一次袭击,虽然并未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但对黄巾的士气又是一次严重的打击。

  之后的几天里,双方陷入了僵持阶段。由于有了李恪每晚在外围不间断的骚扰,黄巾的攻势也是一天比一天的松懈。到了最后,除了管亥和徐季两人麾下的黄巾还能给城上造成一定的冲击之外,其余的几路黄巾则完全变成了陪衬。甚至在四天之后,有一路小股的黄巾,见即便是攻破了介亭堡自己也分不到什么好处,再加上李恪的骚扰让手下苦不堪言,和管亥打过招呼之后,率先带兵撤兵了。虽然这股黄巾的势力确实很小,小到第二天在攻城之时,李健都没有察觉,但在黄巾内部却是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不少势力弱小,仅仅是为了能够分一杯残羹而参与进来的黄巾,纷纷起了撤退之心!虽然贪心于堡内的粮食而没有果断的提出撤兵一说,但人心浮动之下,管亥也不得不暂时将攻城一事停了下来,以便让大军能够利用白天的空闲好好休整一下!

  而管亥不知道的是,当黄巾军遵照他的命令停止了攻城之后,城头上的李健和刘基却是长出了一口气,整个人几乎瘫倒在城头之上。至于原因则很简单——城里除去为最后时刻准备的储备之外,能够使用的箭矢,已经不足四千枝了!

  “要不是管亥今天停止了攻城,咱们恐怕就只能跟他打肉搏了!真要是让管亥知道了,黄巾军士气大涨之下,咱们恐怕是要守不住咯!”

  起8M点8M中8M文8M网8M授权发布好书尽在



  正文 第七十八章 迟来的成名之战(10)

  (起6W点6W中6W文6W网更新时间:2007…5…30 21:12:00  本章字数:3235)

  管亥的停战之举,给李健和介亭堡提供了难得的喘息之机。趁着黄巾不再攻城的日子,介亭堡内的百姓几乎是全体出动,修葺破损的城墙,打扫战场,掩埋尸体,就连老人和孩子也在这段时间里,利用从尸体上挖出的和从地上从新捡回来的箭头,又赶制出了几千枝箭矢。虽然在质量上有所下降,但李健所采用的守城方法注定了这些箭矢只要能够飞过土城的城墙即可,因此倒也不太注重质量。由于不知道管亥回在什么时候恢复攻城,所以这一切的事情都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连番忙碌之下,竟然比应付黄巾的攻城也轻松不到那去。好在上至李健下至百姓,都明白如今正是危急时刻,倒也不觉得劳累!

  而就在李健带领着众人积极的进行备战的时候,管亥也没有闲着。趁着黄巾大队人马进行修整的时候,管亥半是用强的将如今各股势力中的骑兵全部集中起来,侦骑四出,试图找到李恪所率领的那支规模不大,但却给大军造成了相当困扰的骑兵,并与以消灭。

  之前李恪的袭扰之所以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成功,除了黄巾军本身缺乏纪律的原因之外,黄巾军中能够对李恪造成威胁的骑兵力量过于分散也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如今管亥将所有的骑兵集中起来之后,李恪便再也难以找到机会了。经过几次颇为惊险的追剿和反追剿,李恪最终还是在队中当地骑兵的带领下,跳出了管亥的包围,并成功的隐藏了起来。可即便如此,李恪手中的骑兵数量,在此之后,也由出发时的两百骑,锐减到不足一百骑。活下来的人,也是人人挂彩,失去了继续对管亥进行袭扰的能力!

  经过一番清剿,没有了后顾之忧的管亥再次向介亭堡发动了进攻。但经过了数天的休整之后,介亭堡内的百姓和士兵也大大的恢复了元气,管亥在付出了两、三千人伤亡的代价之后,无奈的撤退了!

  看着黄巾撤退的身影,刘基快步走到李健的身边,用沙哑的声音向李健禀报道:“主公,今日一战虽然击退了黄巾的攻势,但除了最后的那点储备,所有的箭矢都已经彻底用完了。今日的后半段时间里,将士们完全是靠着肉搏才守住了城墙。若是再无援兵,恐怕。。。!”

  刘基所说的一切,李健自然不会不知道。就在刚才,李健还亲自带着亲兵在城头上和爬上来的黄巾进行了好一阵的撕杀!因此城内糟糕的物资储备,让李健也是头疼不已。每每想到此处,总是忍不住的在心中责备自己对于这次青州之行的大意。但此时到底不是自怨自艾的时候,听了刘基的话后,李健为了安抚住他以及堡内百姓的新,不得不强打着精神,轻松的说道:“正平尽管安心!算算时日,从我派出信使到如今已经有近半月的时间,最迟一、两天之内,援兵定到!”

  似乎是为了给李健所说的话做个完美注脚一般,就在李健的话音刚刚落地,一名士兵跑到李健的身前,大声的说道:“禀报主公,南门外出现了一支队伍,三、四千人的样子,打着糜字旗号,似乎是援兵到了!!”

  “哦!去看看!”听到前来通报的士兵说起前来的队伍打着糜字旗号,李健先是一阵惊喜,接着又是感到一阵的迷惑,稍微一顿便急忙拉着刘基向南门跑去!

  由于李健麾下的士兵战力非凡,再加上管亥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抢粮,并不想在此和李健如此强敌硬撼,所以,在围困介亭堡的时候,并没有了将整个堡子死死围住,反而在南门方向始终留出个缺口。好叫李健在必要的时刻可以率军离开,从而在抢到粮食的同时,减少自身不必要的伤亡。而此时,这个原本秉承着“围三阕一”的宗旨而留下的缺口,却成了援兵突进的最好通道!

  当李健带着刘基和麾下几名重要的手下赶到南门的时候,只见一支军队已经冲破了南面黄巾匆忙间组织起来的防线,来到了城下。看到李健正在城上,为首的一员大将勒马横枪,大声喊道:“李将军,糜芳在此,快快开门!”

  “援兵!是援兵到了!快快开门!”李健在城头上看到是糜芳亲自率领援兵到来,欣喜异常,急忙大声的命令士卒打开大门,放糜芳等人入成!等糜芳入城之后,李健大步来到近前,冲着糜芳一抱拳,口中说道:“兵凶战危,不想子方兄亲自到来,真是雪中送碳一般啊!”此时的糜芳也已经跳下了战马,上前施礼道:“愚兄来迟,还望君强贤弟莫要归罪才是啊!李健上前和糜芳见过,又将刘基于糜芳引见了之后,三人来到原本是刘基的住宅,如今充当指挥部的大屋之内,向糜芳问起了徐州之事!

  原来自从李健派往徐州的求救信使到达了徐州,见到了糜家兄弟,将李健的亲笔书信交到了糜竺之后,糜竺倒是没有丝毫的耽误,立刻约见了陈家父子和曹豹,商议对策!对于此次李健被围之事,陈家和糜家的态度是一样的,表示应该立刻派兵前去救援。毕竟这么多年来,李健是唯一符合两家标准的人选,如果轻易放弃了,再想寻找到一个既有才干,又能稳得住局面,且根基不太深的外援其难度可就太大了。因此一力支持立刻派兵!而曹豹由于私心的缘故,对此并不以为然,最后还是在糜、陈两家的劝说之下,勉强出了五百兵,便离席而去!(当然这些并没有对李健详细说起,而是轻轻带过)由于曹豹的离去,剩下的四人之中,唯一还能上阵之人便只剩下糜芳了,故此,三家的兵力集合之后,便由糜芳带领,同样是顺着海路,来到了青州。可由于徐州的海运不如交州发达的缘故,所以一路之上,比当初李健来时要慢了不少,直拖到了前天才到达了青州!

  糜芳虽然并不是什么名将之才,但多年习读兵书之下,也还有些本领。当他探听到约有十万黄巾将介亭堡围住之后,立刻派出大量的斥候左右侦察,在得知了黄巾军的围城之法以后,带人晓伏昼出,慢慢的靠近介亭堡。并专门挑选了这个大战方止,众黄巾警惕最松之时,一举带人冲破了黄巾的阻拦,冲入了介亭堡,与李健汇合一处!

  当介绍完了这些之后,糜芳向李健说道:“君强贤弟,此次我三家共出兵四千人,均是各家中的精华所在,只要一声令下,绝对可以护着贤弟冲出去,不知何时出发!?”

  糜芳的话一说完,一旁在坐的刘基心中却是大急!虽然他已经正式投效了李健,但这堡中之人无不是多年的乡亲,并且当初也是因为他的缘故才筑堡自守,引得四周的黄巾觊觎。若是如今这个时候,李健带着手下拍拍屁股走人了,自己倒是可以随同大军一起撤离,但那这些堡民的下场也就可想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