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势凌云霄-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哥,你是从何处学来的乾坤阴阳步?”

    刚才老奶奶语气的变化,让吴峥没敢据实回答。

    “老人家,晚辈不懂什么是乾坤阴阳步。”

    “你刚才明明就是乾坤阴阳步。”

    小石头见吴峥不承认,一时心急起来,脚下迅速走了两步的同时,对那位老奶奶说:

    “师傅,他刚才就是走的这几步。”

    吴峥不由暗自佩服小石头的眼光,自己刚才试图闯阵时,的确动用了凌云步法。

    “老人家,晚辈不知道什么乾坤阴阳步,刚才所用乃是凌云步法。”

    “凌云步法?小哥由何处学来?”

    “晚辈学自江宁凌家。”(未完待续。)

二百零五 成人之美

    面前的老人显然没有听说过金陵凌家,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吴峥又问:

    “你可认识上官乾,或者说乾道人?”

    既然没有承认自己所用是乾坤阴阳步,吴峥干脆一装到底。

    “晚辈是听说过江湖中有一位乾道人,却从未谋面。而且听旁人说,乾道人已是多年不在江湖行走了。”

    “听说过?那你可曾听说过还有一位坤道人?”

    乾道人,坤道人,仅是从名号上听起来,就难免让人怀疑两人定然有着某种联系。显然眼前的老年女人也是位阵法大家,莫不成她就是坤道人?吴峥还真没听说过。

    “老人家,晚辈虽然略学了几招粗浅武功,却算不得江湖中人,所以对江湖中的前辈大侠所知甚少。”

    担心惹恼对方,不好直说没有听说过,吴峥只能尽量说得委婉一些。

    “那你是在哪里,又是由何人口中听说上官乾的?”

    见老人的语气变得越来越不客气,吴峥心中基本断定,眼前的老奶奶定然与乾道人有过节。说什么也不能蹚浑水,万一对付发飙,再把自己困住可就惨了。于是急忙抬出了铁儒林和柳如霜。

    “实不相瞒,晚辈与武林四大家族的铁府沾亲带故,这不刚刚由金陵铁府返回。就是这次前往铁府拜谒时,听铁大侠与在铁府做客的庐山居士议论过乾道人,所以晚辈才知道江湖中还有这么一位前辈。”

    老妇人将信将疑地盯着吴峥看了半天,最后又要吴峥走几步凌云步法给她看。

    没办法,天不怕地不怕的吴峥就怕困阵,所以只好用最初学自《隋氏家训》中,有不少错误的凌云步法走了几步。

    “小石头。我们走,他不是那老东西的传人。”

    站在官道上,吴峥目送一老一少沿着官道向临山城方向走去,过了一会,直到两人的身影在暮色中已是看不清楚了,这才抬脚跟了上去。

    夜里随便在官道旁一座小集镇上找了家极小的客栈住下来。第二天天刚亮吴峥便动身启程,赶到临山城下时刚好城门初开,就在吴峥随着人流走到城门洞中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师傅,是他。”

    不用回头吴峥也知道是谁来了,自然是那一老一少师徒二人。

    他们师徒会不会是由此前往天道门呢?

    毕竟天道门就在临山城北偏东七八百里路之外的寄母山中,如果真如自己猜测的那样,老人与乾道人有过节,说不定师徒真是要去天道门找乾道人的麻烦。

    吴峥一边在心里犹豫着要不要派人前往天道门通知乾道人一声。一边直接走回位于永临巷的家中。

    “老爷。”

    “四哥回来了。路途上还顺利吧?”

    虽然吴峥多次纠正,可吴刚还是坚持以“老爷”相称,以至于就出现了如此怪异的一幕:一个称呼对方“四哥”,一个称呼对方“老爷”。

    “回来八天了。一路上由钟离将军帮衬着,一切都很顺利。”

    随即吴峥又与闻声走到院子里的罗旭东见礼,正在略叙寒温时,当时与吴峥同时离开临山城的甄玉儿也从后院走了出来,看见吴峥后急忙上前屈膝施礼。

    “玉儿拜见吴大人。”

    “玉儿小姐无需多礼。几时回来的?”

    “是两天前进的城。”

    显然甄玉儿没把自己当外人,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

    并没有问她离开的这些天都去了哪里。不过无意中发现甄玉儿看吴刚的眼神有些恍惚和羞涩,吴峥不由心中暗动。若甄玉儿身家清白,不是暗神组织的人,嫁给吴刚倒也算般配。虽说是望门寡,也只是不好听而已,毕竟没有拜堂圆房。依然是位黄花大闺女。而且,吴刚长甄玉儿两岁,年龄上也般配。即便论相貌,甄玉儿更是不差,配吴刚也是绰绰有余。

    早饭后。吴峥想了想,总觉得应该派人前去通知乾道人一声。并不是担心乾道人,而更担心云岚的安危。万一那一老一少果真要去天道门找麻烦,到时乾道人再不在山门中,云岚岂不要受其欺侮吗?再者,自己不告而别悄悄离开已有一年时间,也该向云岚报声平安了。

    “四哥,还有件事要麻烦四哥跑趟腿。”

    “老爷尽管吩咐就是。”

    “由临山城北去七百多里,下了官道偏东方向有座高山,当地人称寄母山,山前怀有座山门,名为天道门。麻烦四哥去一趟,求见天道门掌门上官乾乾道人。如果乾道人不在,山门中有位名叫云岚的女弟子,四哥只需把我的近况告诉云岚就是。”

    见甄玉儿一直在旁边静静倾听,还不时抬眼看看吴刚,吴峥还是接着说道:

    “并告诉乾道人和云岚,就说位极有可能是坤道人,年龄七八十岁的老妇人,正带领徒弟前来天道门,让他们多多当心。”

    “老爷不要写封信吗?”

    吴峥摇摇头,看看吴刚又看看甄玉儿,继而看着甄玉儿说:

    “若是玉儿小姐喜欢,不妨随四哥一起出去走走。”

    虽然没有从吴刚的脸上看出什么来,可是他那总是故意躲闪甄玉儿的目光,还是透露出一丝内心的慌乱。

    “嗯。”

    听到吴峥的提议,甄玉儿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轻轻答应一声,并随即脸现红晕,微微垂下头去。

    吴刚并没有出声反对,仅仅是皱了皱眉头,便对吴峥说:

    “老爷若无其他吩咐,吴刚收拾一下马上动身。”

    剩下的事情就无需吴峥操心了,不过最后还是嘱咐一句道:

    “如果途中遇到我刚才所说的,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妇人领着一位十来岁的小男孩,千万不要招惹他们,更不能透露要去天道门的意图,切记。”

    之后,吴峥便前往府衙去了。

    送走吴峥,吴刚回身问站的一旁的甄玉儿。

    “玉儿小姐真的要一起去吗?”

    “怎么,四爷不欢迎吗?”

    “我,我……。”

    吴刚最终也没说出什么,脸色一红,转身回房间收拾行李去了。等他收拾完走出来时,甄玉儿早已收拾利索,肩头挎着个蓝布包袱站在院门口等着了。(未完待续。)

二百零六 进京面圣

    让吴峥没有想到的是,刚刚回到临山城的第三天,突然接到一道圣旨。旨意非常简单,只是让吴峥把府衙事务与长史朱鸿明进行交接,并限令自接到圣旨之日起,十日内必须赶到京城。

    身为朝廷命官,皇上的旨意不得不尊,虽然派去天道门的吴刚还没有回来,吴峥也只能遵旨而行。当天便与长史朱鸿明交接清楚,回到家中交代了罗旭东几句,于第二天一早随同传旨官吏,火速赶往京城去了。

    快马加鞭,晓行夜宿,接到圣旨的第六天下午,已经来到京城。算上参加殿试那次,这是吴峥二次进京了。

    不过并没有马上进宫面圣,而是在那位传旨官吏的陪同下前往京城东北角一座僻静,空无一人的宅院里。直到晚饭后,天色彻底黑下来,换上一身内侍的衣服,才被悄悄领进宫中。

    皇上是在御书房单独接见的吴峥。

    “临山府府尹吴峥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起来回话。”

    “谢万岁。”

    皇上顾舒仔细打量了眼前的吴峥一会,才开口说道:

    “是不是没有想到朕会召你入京?”

    “是。微臣刚刚由江宁府八府巡按宁大人行辕返回临山三日,便接到了万岁的旨意,的确有些出乎意料。”

    “由于事出突然,朕也是临时起意才把你召回。”

    顿了顿,皇上顾舒接着说:

    “据巡按宁云举的奏报,你上任三个多月来,虽然经验稍缺,却能兢勤于政,朕心甚慰。这次急调你入京。也与此次发生在临山府易县吴家堡,以及江宁府金陵城凌府的事情有关。”

    听到这里,吴峥已经猜到皇上召他进京的用意所在了。

    “目前天下有不少势力在暗中蠢蠢欲动,尤以暗神组织为甚。明面上看起来,他们似乎只是对江湖中传说的神秘司南车感兴趣,其实朕很清楚。他们另有更大的图谋。”

    说着,皇上端起御书案上的茶盅轻轻呷了一口。

    “圣人云防微杜渐,或者说防患于未然,朝廷是决不允许他们在眼皮底下坐大,更不允许他们的图谋得逞。胡静,看座。”

    侍立于皇上身后,低眉垂手的大太监胡静应声为吴峥搬过来一把椅子。待吴峥谢恩后,欠着身子坐下来,皇上又说:

    “虽然朕已有一些安排。不过现在看来力量似有不足。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必须想办法找到他们的老巢,并把他们从暗中挖出来,才能予以彻底消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吴峥没想到皇上说着说着会突然问到自己身上来,沉思片刻才回答道:

    “通过这次金陵城的经历来看,显然这种做法并不合适。看起来是捣毁了丙堂堂口,可并未对暗神组织造成实质伤害。俗话说堡垒最易从内中打破,对付暗神组织恐怕也要如此才能奏效。”

    “嗯。怪不得右丞相与八府巡按父子一直对你赞不绝口。”

    皇上的话突然停顿下来,吴峥见其脸上带着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心中不由暗自猜测,既然皇上连神秘司南车的事情都听说了,肯定也听说了自己的身世。只是皇上不挑明,吴峥也绝不会主动提及与宁家,以及萧家的关系。

    “朕思来想去,能够自如混迹于朝廷和武林两道的人。也只有你吴峥一人了。”

    至此吴峥就更明白了,皇上早已知道了自己与宁萧两家的关系。

    “只是此事风险不小,你可愿意为朕分忧?”

    自从在金陵铁府闯木剑阵遭到章小欧毒剑偷袭,因祸得福打通大周天之后,吴峥对仕途一道看得越来越淡。并不是没有想过找个机会全身而退。却从未想到会以这种方式退出明面上的官场。尽管接触江湖的时间不长,吴峥也清楚武林中人对于朝廷暗探的看法,——表面上不得不顾忌几分,可内心里却充斥着鄙视。并给为朝廷效力的武林人士冠以“朝廷鹰犬”的不雅绰号。

    但是面对皇上顾舒的问话,再给吴峥一个胆子,却也不敢回答说“不”。

    “身为一介臣民,吴峥愿为万岁分忧,更愿大华朝野永享太平,黎民百姓世代安居乐业。”

    “好,果然不负朕望。胡静,传旨。”

    看来皇上是早有准备,话音刚落,一直躬身于皇上身侧的大太监胡静越前两步,来到闻声跪倒于地的吴峥身前,原本拢在袖子里的两只手伸出来时,已经攥着一道早已拟好的圣旨,当即展开口齿清晰地念道:

    “擢升新科探花,临山府五品府尹吴峥为四品带刀侍卫,权充御林军副都统。钦此。”

    胡静宣读完圣旨,往吴峥手中一递,轻声说道:

    “吴大人谢恩吧。”

    吴峥急忙叩头谢恩。

    “罢了,起来回话。”

    “谢万岁。”

    待吴峥重新在椅子上坐好,皇上没有回头,只是轻轻举起手对侍立于身后的大太监胡静摆了摆,淡淡说道:

    “退下吧。”

    “是。”

    胡静从皇上身后走出来,转身面对皇上弓下腰,一步步退出御书房后,顺手把两扇朱红色大门关了起来。听到外面胡静招呼值守在门口的小太监一起走远,皇上顾舒才从袖子里摸出来一枚玉佩伸手递给吴峥。

    “这样的玉佩共有两枚,此是其一。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只听朕调遣的日月双使之一的月使。”

    见吴峥又要起来行礼,皇上摆摆手制止之后,轻声说道:

    “此事只有朕与日使知道你月使的存在,不到万不得已切勿暴露身份。”

    日使,月使,日月为明,不问可知皇上是专门针对暗神组织才想出的对策。

    “明日早朝之上,会有御史出面,就恩科作弊,临山府富户赵林琛灭门惨案二事弹劾于你。到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朕将顺水推舟罢黜你临山府府尹一职,直接废为庶民。些许委屈,不过一时权宜之计。想必自幼饱受磨难的吴峥还能承受得起吧?”

    到最后,皇上已是以半开玩笑的语气在说了。不过吴峥却从中听出来一些其他的意味,皇上无疑是在表明,你的一切尽在皇上的掌握之中。

    “请万岁放心,臣承受得起。”(未完待续。)

二百零七 二进宁府

    虽然吴峥的进京行动很隐秘,却也无法瞒过有心人的耳目,比如右丞相宁泽中。所以,当吴峥穿着内侍衣服,悄悄离开皇宫,刚刚入住一家不起眼的客栈后,宁府管家钱春来便上门了。

    “小人拜见吴大人。”

    上次在宁府见面时还是自称“在下”的钱春来,进门便跪倒行大礼参拜,并改口自称“小人”了。

    “钱管家无需多礼,请起。”

    “吴大人,相爷有请。”

    天色已是戌时末亥时初前后,吴峥虽然极不情愿,还是答应下来,跟随钱春来第二次来到了宁府。

    依然是上次见面的,宁府二进院落的精致书房中,不过这一次除了右丞相宁泽中之外,却多了一个人。看年龄似乎比宁云举略大,看相貌也远没有宁云举和善。

    “吴峥叩见丞相大人。”

    不得不下跪的吴峥,只磕了一个头,就被那位陌生的中年人拉了起来。借助书房内明亮的烛光,那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吴峥一会,转头对宁泽中说:

    “父亲,眉眼之间果然有小妹五六分的模样。”

    知道眼前这位应该是自己的大舅舅宁云冲了,不过吴峥还是继续装糊涂。

    “呵呵,吴大人请坐吧。”

    这回宁泽中脸上的表情可不像上次,而是充满着浓浓的慈祥。尽管还是以“吴大人”相称,不过却完全是长辈的口气了。

    “听云举说,此次江宁府之行接连遭人暗算受伤,身子可完全恢复了?”

    闻言,吴峥不由心中一暖,微微欠了欠身子答道:

    “多谢丞相大人挂念,都好利索了。”

    “那就好。那就好。晚饭用过了吗?”

    宁泽中口中一字未提吴峥进宫面圣的事情。

    “已经用过了。不知丞相大人夤夜召学生入府可是有事吩咐?”

    “呵呵,无事无事,只是许久未见,聊聊家常而已。对了,”

    说着,一指宁云冲介绍道:

    “此是长子云冲。现任并州府节度使,因后日乃老夫七十整寿,故请假回来拜寿,也是今日刚刚进京。”

    为什么要告诉自己后日是七十寿诞的话?

    “不知吴大人后日可有闲暇?”

    哪里有邀请人前来拜寿的,除非是自己的亲人。这是在逼迫自己认亲吗?

    “学生现在说不好,不知明日朝堂之上会有何变故。所以,只能等明日早朝之后才能决定接下来的行止。”

    听到吴峥的话,父子俩对视一眼后,宁云冲接过话头。突然一转说道:

    “小妹是永宁四年离开京城,算起来足足一十九年了。当时已是怀有身孕的小妹,临行之前有件东西留下来,并交代如果将来其腹中儿女找上门来,则交付与他。不知吴大人想不想一观?”

    这算什么?这不明摆着是要逼自己认亲吗?母亲留下来的东西,而且交代要留给当时腹中的孩子,吴峥怎能不想看?可是该如何开口呢?

    就在吴峥为难之际,还是宁泽中开口替他解了围。

    “冲儿。请吴大人到小燕当年居住的房中,把东西交给他吧。”

    许是提到了故去的宁云燕。宁泽中脸上的神色顿时变的黯淡起来。

    宁云冲点点头,遵从父亲的吩咐,领着吴峥走出书房,辗转前往后院以东一个精致的跨院中。

    尽管无人居住,不过房间里却亮着灯,由此可见。今晚宁家父子也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随手推开房门,请吴峥进入之后,宁云冲指了指房间靠北墙一张调山几上摆放的小巧木盒说道:

    “那便是小妹当年留下的东西,吴大人自行打开一观就是。”

    说罢转身带上房门走了出去。

    灯光下,一明两暗的三间房屋中的摆设井然有序不说。而且纤尘不染,似乎空气中还有一股淡淡的香气。不问可知,十九年来,宁府始终有安排下人打扫,不然绝不会这样。

    心情突然激动起来的吴峥,迅速走过去,拿起调山几上的小木盒。凑到烛光前一看,并没有上锁,只是贴着一张颜色已经泛黄的封条。封条上写着四个娟秀的字迹:吾儿亲启。

    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地揭下封条,吴峥可舍不得弄坏母亲留下来的任何东西。打开小木盒后,映入眼帘的仅有三件东西。

    一只晶莹剔透的翠绿色手镯;一把纯金打制,做工极其精巧,金链上挂着的小小麒麟两侧均刻着一个清晰“萧”字的长命锁;以及几乎装满半盒的厚厚一封信。

    还不等展开信件,吴峥眼睛里已是落下泪来。

    “吾儿如晤。

    娘虽不知你是男是女,可都是娘的心头肉。手镯乃是外婆赠于为娘的礼物。若你身为女儿,此手镯便是为娘留给你的礼物。若你身为男孩,此手镯则是娘送给未来儿媳的定亲聘礼。

    长命锁是萧家祖传之物,将来可凭此认祖归宗。

    其实为娘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并不期望你能看到。不过,既然你已经看到,为娘也只能相信,或许这就是命吧。……。”

    接下来很长一段内容,均是叙述母亲宁云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