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鸿元答道:“当然应按您说的办。宣扬与感谢赤望丘星煞大人的义举功绩,是应为之事;可小先生,并无来历名号啊!”
西岭一摊双手道:“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飞虹城中这么多人都见过他,大家都称他为小先生,您就如此宣扬便是。就算他是一位不愿露出真容的高人前辈,既已现身,也不会不愿意听见自己的功绩被世人传颂。”
……
“采风大人既喜欢此茶,回头我再拿一些让您带回国都。可是您能否告诉我,那位小先生是何来历?就算您不认识,也可以推测。”——这是第二天在欣兰修士的府上,欣兰问西岭的话。
西岭是以“求人间妙饮”的名义登门拜访的,在欣兰府中先品了茶,又请教了很多关于修炼的问题,最后聊起了国中各种奇闻轶事。
欣兰听得很感兴趣,面前这位采风大人,年纪接近三旬,虽然只是一名初境修士,但听说是以前没机会得到指引,到了这个岁数尚能迈入初境,看来天赋也是相当不错的,说不定将来也能拥有更高的修为境界。
更重要的是,这位西岭大人相貌端正俊朗,见闻学识皆极为渊博,总之欣兰看西岭,可比看鸿元城主要顺眼多了。她留西岭在府中吃了午饭,吃完午饭又接着喝茶聊天,聊着聊着,还是忍不住问起了“小先生”的来历。
其实西岭上午就说过了,相室国尚在世的四十九位国工中,没有一个人能对得上号。但这就更让人奇怪了,难道是谁家孩子把尊长的信物偷出来玩?但这种荒唐事从来就没听说过,国工信物可不是随便能拿来玩的!
而且小先生确实了得,收服了山膏一族、协助村民斩尽军阵、还亲手斩杀了农能,当然拥有一位国工大人的手段,信物和身份都不会有假。国中那四十九位国工,超过一半的人其实西岭并未亲眼见过,只是听说过而已。欣兰认为小先生必是其中之一,所以非得让西岭猜一个结果。
她对西岭的称呼,也与鸿元城主有微妙的不同。鸿元城主称呼西岭为“风正大人”,而欣兰叫他“采风大人”。“采风”才是西岭正式的官职,称呼“风正”只是一种恭维,其实采风官尚不是国中诸正大人之一。欣兰如此称呼,便意味着她对西岭并无奉承之意,说话反倒显得更随便。
看着欣兰的眼睛,西岭不知为何竟觉得呼吸有些紧张,那鸿元城主说的没错,就算西岭来的时候没什么心思,等见到欣兰之后或许就有心思了。这位五境女修士,形容看上去也不过二十出头,而其实际的年岁也只是与西岭相当。
与之对坐相谈,无形中能感觉到一种如幽兰般的暗香浮动,也不知是鼻子闻到的还是心里的感觉。她的身形窈窕、姿容秀丽,尤其是与那明媚的眼眸对视的时候,西岭的心跳总是忍不住变快。
他垂下视线道:“昨日在城主府中我未敢妄测,因为鸿元城主并非修士,有很多事情可能说不清楚。……比照那位小先生的形容相貌,恐怕只有一个人有此可能。”
欣兰:“谁?”
西岭:“象先生。”
欣兰:“哪位象先生?”
西岭道:“在巴原上提起象先生,难道还会是说别人?”
欣兰突然站了起来,惊呼道:“西岭,你难道想说的是那位太乙先生?巴原七煞中的象煞前辈!”
西岭点头道:“百年之前,立国未久。本国先君亲手奉上的第一枚国工信物,便是赠予象先生的。”
象煞,如今也已成为巴原上的一个传说。巴原七煞中清煞成名最早,但年纪最大的却是象煞。象煞年纪大到什么程度?据说已经有一千多岁了!也就是说早在巴国建立之前,他就生活在这周边的蛮荒深处。也有传说他并非人类,不知是何族类出身,却早已修成人身。
他第一次为巴原民众所知时,便是以一位童子的形容出现,三十年后又有人见到他,居然还是童子的形容,再过二十年现身人间,仍是容颜不变的一位童子。西岭详细问过村宝,那位小先生看上去还是一位稚气未脱、尚未完全成年的孩子。
象煞最后一次在巴原公开现身,都早已是西岭出生之前的事情了。但以虎娃的形容相貌,又持有相室国的国工信物,那么看似最不可能、偏偏又是最靠谱的推测——他便是传说中的象煞前辈!
欣兰也被吓了一跳,追问道:“象煞前辈竟然也是一位国工,我怎么不知情?”
西岭解释道:“那是太久远的事情了,欣兰先生应该听过象煞前辈成名之时的传说。而我上午所说的四十九位国工中,并不包括象煞先辈;如今的诸位国共大人,亦不敢与这位前辈相提并论。”
欣兰:“我是听过,当年我国在西境与临国开战,大军回来交锋两年有余,仍难分胜负,附近一带的村寨与山野生灵皆遭兵祸大难。忽有一日,一童子从天而降,趁夜间不备之时,先后闯营,将两国国君都抓进了深山。
他将两位国君扔到一株参天巨木上,稍有不慎便会落下高枝摔得粉身碎骨,让他们自行分出胜负结果。两位国君无奈,就坐在高枝上遥指远方山脊划定了国境、约定双方撤军,这才被放了回来。”
西岭点头道:“我国西疆的国境线,百年前就是这么划定的,听上去匪夷所思,但事实确实如此。象煞前辈也是本国中第一位国工,其信物是先君后来亲手奉上的。”(未完待续。。)
008、走在路上的娃(上)
欣兰蹙眉道:“我听闻象煞前辈已经有六十多年未曾涉足人世了,甚至有传闻,他已登天长生而去,怎会又出现在人间?”
西岭接着解释道:“我听说象煞前辈行走巴原,常以童子面貌示人,所遇者根本就想不到他是太乙先生,象煞之名的来历是否与此有关,我也不太清楚。但象煞前辈若有兴趣再度行走巴原,到飞虹城来看看故迹,也不令人奇怪。岷水上的那座桥,当年可就是他修的。”
巴原七煞中,也只有象煞曾经接过国工令牌。飞虹城外岷水上的那座宏伟的石桥,修建时颇为不易,幸亏得到了象煞前辈的大神通相助。当年的国君就曾提议将其命名为象煞桥,可是象煞前辈拒绝了,所以此桥一直无名。
欣兰:“我仍然不敢置信,若那位小先生真是象煞前辈,那么白溪为何还会死伤那么多人?以他的大神通手段,收拾流寇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西岭叹了一口气,反问道:“凭什么?”
这句话将欣兰给问愣住了,西岭接着又叹气道:“百年前的两国之战,也只是两国自己的事情,与象煞前辈那等高人何关?后来太多村寨与生灵遭殃,象煞前辈才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的修为虽高,可是趁夜闯营分别掠走两位国君,恐怕也是要冒很大危险的。
这位前辈常以童子相貌行走人间,以一颗童真之心驻童颜不老,遇事也常出手助人,却不愿插手太多强求结果,因为那本就不是他的事,是人们自己所遇所求。比如巴国西疆边境,亦非象煞先辈划定,而是两位国君自己划定。象煞前辈行事向来如此。只是为了感悟人间岁月情怀。
他路过白溪村时,村民称他为小先生,那他便是小先生。帮高手助阵、训练枪阵迎敌、与妖族化解恩怨、奋勇斩杀流寇,这才是白溪村人真正该做的事情。若是象煞前辈自行将流寇斩除,那他路不路过白溪村,对白溪村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若只谈村民生死,凡人皆有一死,以象煞前辈所度过的岁月,恐怕已经看得太多了。”
欣兰不禁连连点头,越听越觉得西岭的话有道理。西岭想了想又说道:“其实仅凭这些。我也不敢妄测那位小先生就是象煞前辈。可是还有一件事令我做此推断,因为赤望丘星煞也出现了。星煞怎会那么巧恰好路过飞虹城,又恰恰出手杀了燕凌竹?
我看他就是追随象煞前辈踪迹而来,恰好在此地相遇,杀燕凌竹只是顺手之事。也只有象煞前辈这种人的行踪,才能足以惊动星煞这种人,至于星煞来见象煞前辈又有何事,就不是我等所知了。”
不得不承认,西岭之博闻强志难有人及。他这位采风大人是称职的不能再称职了。虎娃的身份与象煞原本是八杆子都打不着,可是让他这么一分析,却越听越象那么回事,假如换一个对巴原上各种历史传闻毫无所知的人。也断不能有这种误会。
虽然西岭完全搞错了,但欣兰听到最后已是深信不已,对象煞前辈心生敬意的同时,也不禁暗叹了一口气。原以为是位俊俏少年郎。不料却是位千年老妖孽!
但欣兰也没什么好失望的,本就素不相识,只是有种朦胧的好奇与形容不出的感觉而已。而这种“感觉”也只是她自己心里的。出于在登天之径上独自求索,未能有年貌相当、志趣相投的伴侣的感慨,未必就是针对那位小先生的。
她只是更加遗憾了,竟与传说中的象煞前辈擦肩而过,未能当面请教。而结识西岭,倒是令她很高兴,此人修为虽不高,但毕竟已是一名修士、且刚刚开始修炼。更难得此人见闻广博,在一起交流感觉很是投缘。
西岭既是以求茶的名义登门,当然少不了赞欣兰所制之茶,进而赞她采茶制茶的技艺,。如今离春暖花开、草木新发之日已不远,西岭便趁机提出,欲随欣兰一起进山采茶,并观摩其制茶,打个下手帮帮忙啥的,说不定对修炼也有所助益。
西岭出使飞虹城,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来回需要两个月,返回国都无太确定的期限,在飞虹城多留几天倒也无妨。欣兰很高兴的点头答应了,两人约定了进山相会之期。
……
虎娃路过白溪村,在入冬时节。一个月后斩尽流寇的那天,飞虹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雪。如今又有两个多月过去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已能感受到那萌动的生机气息。
这两个月,虎娃穿过了毗邻飞虹城的太禾城,又进入了龙马城境内。他经过了很多村寨,也进入过太禾城城廓,住过驿站也曾在沿途不少人家中投宿,而更多的时候是露宿荒野,并没有再经历过像白溪村那样惊心动魄的事情。
那样的事情怎可能总是发生,巴原上各城寨居民的生活大多仍是简单而朴素的,不少人家都愿意给行路的虎娃提供帮助,比如让他在仓房中留宿,给他一碗水、一顿饭。
其实虎娃未必需要那间仓房、那碗水或那顿饭,但有时候他更愿意离开山野行走在人烟中。人于世间从来都不是独自存在的,总要与其他的人或事物发生各种交流与联系,才能感觉到存在。
虎娃很感谢这一路上给他提供帮助与方便的人们,作为报答或者说报酬,他也会帮那些人家做些修补院墙、砍柴挑水之类的活计。虎娃很能干,比任何一位普通的壮劳力都要能干,但他未再显露过神通法力,有武丁功修为在身,砍柴挑水也用不着什么其他的神通。
倒是那些村寨人家很惊讶甚至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这孩子真的太朴实了,又怎么让一个孩子帮他们干那样的重活?有人甚至在感慨,是因为什么事,让这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走这么远的路呢?
假如他是一个失去家园与亲人的流氓,恰好流落至此,那么能将其留下也挺不错呀。不少朴素的乡民都动过这个心思、这样开口询问过,要么就想把他当儿子养了,要么有些人家正好有合适的姑娘、可以许配给他。(未完待续。。)
ps: 不好意思,今天更新的字数很少,争取明天补回来。没什么别的借口,就是我偷懒了,中午跑出去吃好吃的喝酒了。请大家原谅,祝大家假日快乐!
008、走在路上的娃(下)
虎娃并没有停留,他告诉一路上曾好心挽留他的人家,自己只是走在路的人。
他并没有说自己是过路的人,因为过路人总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而他只是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行。假如虎娃想留在某处悄然定居,像白溪村那样的地方完全就可以,也不必再跋涉,可如果是那样,他又何必离开蛮荒远行?
当年盘瓠将虎娃带到太昊遗迹之前,他其实就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山神没有告诉他目的地在哪里,只是让他行遍巴原列国,有一些地方需要小心、而另一些地方可以去看看。虎娃并不是刻意要到哪里去寻找什么,收获路途上的所有经历,便是他离开蛮荒的修行。
这条路上的虎娃是孤独的,甚至常常觉得茫然无助,就这样独自踏上漫漫长途,眼前迎来的总是陌生的世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实在有些残酷。
以他的修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生存下去、能照顾自己和盘瓠。可是远离家乡和亲人,独行于苍茫天地中的那种感受,便是他经常离开山野走入人烟的原因。
虎娃觉得寂寞,但他并不空虚,一个人假如不知道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那么就先把手边的事情做好。虎娃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才能一步步完成他的愿望。在山野中独自修炼时,虎娃终于有闲暇去做一件他很久之前就想做的事情,便是炼化他的石头蛋。
虎娃先将两枚石头蛋炼化为一枚石头蛋,以合器融炼之法。山神曾告诉他可以这样做,但没有教他怎么去做。随着修为更进,也伴随着对层层境界中所蕴含的大道玄理的体悟,虎娃自行掌握了,这就像一株树木在成长,扎根于大地的主干上自然便生出枝叶。
接着虎娃又取出第三枚、第四枚石头蛋。皆融炼入同一枚法器之中,都是很自然的就成功了。以虎娃的四境修为,只能炼制下品法器,除了天材地宝本身的灵性,还不能赋予法器更多的神通妙用。
虎娃的石头蛋以这样一种手法炼制,并没有超出天材地宝本身的灵性,却能在御器时分化而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既巧妙而又最笨的思路。之所以说笨,因为几乎没人会这样炼制法器,他的随身法器总是处于既完成又没有完成的状态。每次融炼入一枚新的石头蛋,就相当于一次重新的炼器。
一位四境修士炼制法器的成功率不会太高,首先要寻找到合适飞天材地宝,耗费法力与时日将之物性凝练精纯,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损毁,再将之炼成真正能与身心相合的法器,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败。
假如有一名四境修士经过精心准备,炼制两件法器能成功一件。那说明他的修为根基已经相当扎实、炼器手法已经相当精纯了。但就算是这样,假如像虎娃这么炼器的话,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从理论上来讲,假如炼成一枚石头蛋成功的可能性是一半。连续融炼两枚皆成功的可能性就是四分之一,三枚便是八分之一,若不能保证每一次都成功,终究会前功尽弃。但假如他耗费同样的精力和心血分别炼器八十一次。恐怕已能成功地得到四十件法器了。
虎娃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并非为了炼器而炼器,只是在炼制自己的石头蛋。当他动手之时,心中便有把握。虎娃已有这个修为功力,便知道自己可以成功。
修士们炼器时常说“稍有不慎便会损毁”,但对他而言却没有什么“不慎”的说法,只要已有这个本事便能做到,而且动手时心里就已清楚。有很多人炼制法器时并不清楚成器后究竟是什么样子、到底有什么灵性妙用,但对虎娃的石头蛋而言却不存在这种问题。
虎娃如今这枚法器祭出,可以同时分化为四个“鸡蛋”,砸倒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敌人,只要他的元神足够强大,展开外景中御器之法便能操控自如。假如再遇到白溪村那样的事情,他可以连流寇的老大、老二、老三再加上燕凌竹一起揍了,想想也是很痛快的感觉。
虎娃融炼了四枚石头蛋之后,便很自然地停了下来不再尝试,倒不是因为他的修为不足以再融炼第五枚,而是自己清楚已没有一定能成功的把握,所以就没有勉强继续。虎娃炼器,不论是宝器、法器还是神器,无论是否一次成功,却从没有失手损毁过任何器物与材质。
只要有此功力便从不失手,古往今来没有第二个人,哪怕是那些已登天的仙人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是这位尚未成年的孩子此时还不清楚,他这等修炼根基是多么难得!也许说不清虎娃此刻的修为究竟已是四境几转?但看他亲手炼成的法器,应该已有五转之功了,而虎娃本人却没有在意这些。
虎娃身上还带着从白溪村所得的灵药碧针丹,此丹四境与五境修士皆可服用,其灵效就是助人突破修为法力原有的极限,也就是说在每一境中每一转功夫修炼圆满之时,可以之相助突破至另一转的境界,但虎娃并没有服用碧针丹。
他早年服用了那么多不死神药,那强大的神效尚需炼化吸收,碧针丹对他而言并无什么意义,他所需做的就是自身的修炼功夫到地步。
炼器之时当然不能受惊扰,虎娃都会在山野中选择僻静安全之处行功,并有盘瓠为其护法。这两个多月的修行旅途,盘瓠亦有收获,它终于突破至三境修为。
三境修为便有御物之功,走在无人山野中,盘瓠喜欢吹起身边的落叶,一片接着一片,让它们绕着自己盘旋飘舞,这条狗感到非常开心。
落叶当然不是被它吹起起来的,而是以御物之法在操控,但盘瓠却喜欢装作用嘴吹的样子,显得很是兴奋。盘瓠不仅喜欢“吹”落叶,有时候还喜欢“吹”石头、“吹”露珠。偶尔“吹”的太多控制不好,便有水滴洒在了身上、有石头砸中了自己的脑袋。
一般修士不太可能自三境之初就这样去运用御物之法,太耗元神法力而且难以操控,简直就如胡闹一般。但盘瓠以前与虎娃一起玩耍,经常见到虎娃以御物之法操控水珠甚至气流,当然也就这么学着干了。这条狗更多只是为了玩耍,有时候脑门被石头砸了,还开心地汪汪叫。
虎娃的炼器就是一种修炼,盘瓠的玩耍也是。在修炼之中、在这条寂寞的路上,虎娃也常常想起自己的家乡。这也是孤独中的心灵慰藉。当他在定坐之时,也常常进入一种定境,就是自幼以来他那奇异的梦境。
梦中是秀美的山川,既飘渺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