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上章-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近村寨的山林边缘是一面山坡,不远处有一道泉流从两山之间的谷地中通过,便是那个村寨的水源。山坡没有高大的乔木,生长着许多杂花野树,有一位姑娘拿着耒锄正在挖土。

    虎娃以为她在挖山薯根茎一类的东西,可是仔细一看,她竟是在种植花苗。山坡上生长着一种花,茂盛的植株有一人多高,有些花树上刚刚结出白色的花骨朵、尚没有到开放的时候,而有的植株上连花苞都没有长出,嫩枝刚刚吐出新芽。

    不知这是什么花,分布在山坡上的杂树间,那位姑娘正把花丛帮那些幼小的苗芽连着土下的根系挖出,然后再移栽到相对开阔的地带。虎娃又察觉到了那淡淡的清新芳香,仿佛就来自于这片花丛中,又仿佛飘荡在那姑娘的身边。

    这气息很玄妙,大器诀修炼大成的虎娃,甚至感觉它可以驱毒虫,甚至也能令野兽下意识地不会靠近。虎娃是被一阵风从深山中吸引来的,此刻他注意到了那正在种花的姑娘,不禁莫名有些失神,脚步未停仍向山坡下方缓缓走去。

    初春的时节还有些寒冷,姑娘穿着毡布衣裳,素净而整洁,哪怕是在挖土的时候,也没有让泥尘沾到裙裾。她的形容不到双十年华,乌黑的长发披在肩侧,很简单地挽束。

    这只是村寨中一位平凡的姑娘,肌肤却很白皙细嫩,包裹正握着耒锄的那双手也是那么纤柔。虎娃第一眼看见她,不知为何莫名就有种那么亲近与熟悉的感觉,但可以确定,他以前并不认识她。也许是在山林中化身猛虎行走太久了,再回到人烟便会感觉熟悉与亲近吧。

    虎娃穿过灌木丛走下来,姑娘也听见了动静抬头望了过来。她的目光很清澈,看见虎娃似有些疑惑,开口问道:“你是谁,怎么会从这里走出来?”

    虎娃看见了她的眼眸,那明澈的眼眸中仿佛倒映出蓝天白云、世间他所向往的美景。听见姑娘悦耳的声音,不知为何,虎娃竟有些紧张,停下脚步行了一礼。

    连虎娃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为何会感到紧张?他可是名震巴原的彭铿氏小先生,曾在千军万马的激战中率先攻破了相都城,还曾在国都外的大道上堵住了樊君的车驾,而如今在这位陌生的姑娘面前,他连行礼的动作都显得很拘谨,完全就是平凡的少年。(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

033、阿源(上)

    是的,虎娃此刻看上去很平凡,他收敛了神气没有施展丝毫的神通法力,在一丈外就站定了脚步。那姑娘一个人在山坡上种花,突然有一位陌生男子从山林中走出来,她应该感到很不安吧。虎娃也不想吓到人家,他好像是在替对方紧张。

    虎娃行礼答道:“我是一名流落他乡的路人,在山野中迷失了方向,恰好走到了这个地方,不知这儿是哪里?”

    姑娘指着虎娃身后道:“这座山,叫翠真山,那边的村寨,就叫翠真村。行路的人,你怎会进入到山野中?这一带偶尔有山贼出没,深山中也有很多伤人的猛兽。”

    虎娃赶紧解释道:“这位姑娘,我不是山贼,本是在一支商队中,从宜郎城运送货物赶往泸城,不料半路上却遇到凶徒袭击、又遭遇了猛兽,所有人都逃散了,只剩我一个人穿行山林来到这里。”

    姑娘很好奇地打量着他道:“哦,大路离这里很远,你一定在山林中走了不少日子了。”

    虎娃:“是的,我是在山中过的冬,还算有点功夫在身,否则也不能安然到达此处。”

    姑娘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打量那姑娘。姑娘的个子不算太高,额头差不多刚到他的鼻尖,穿着朴素的衣服,窈窕的身材显得有些许柔弱、敛含着秀媚。她站在花丛中,仿佛那花丛的气息便是她的气息。

    但她无疑是个普通人,虎娃从她的生机律动中没有感受到任何神气法力,当然不像有丝毫修为在身的样子。而姑娘又好奇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虎娃答道:“我叫虎娃,你呢?”

    这是实话,但这个名字也实在太普通了,尤其是在这一带,没人会将他与那位名震巴原的彭铿氏小先生联系在一起。虎娃刚才说的其实也都是实话,没有刻意杜撰什么。只是省略了很多过程,他也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想以平凡的面目与这位姑娘说话。

    假如虎娃没有彭铿氏大人的身份、不施展神通法术,这就是他的本来面目。一个陌生的男子从山林中钻出来,姑娘显得镇定而平静,反倒是虎娃很紧张。这种感觉不太好形容,他站在她面前,就是那个平凡的少年,却很愿意与她接近。

    也许是因为这花丛的气息吧,虎娃正是追寻着风中的气息而来、所遇见的第一个人就是她。

    姑娘答道:“这里的人都叫我阿源。”

    这时山坡下传来脚步声。有一位长者带着几名汉子跑过来远远地喊道:“阿源,你在和谁说话呢,他是什么人?”

    虎娃和阿源姑娘说话时,山脚下田间劳作的村民们也看见了,一个陌生人突然出现在这里,他们也觉得很奇怪,赶紧过来询问。虎娃转身又行了一礼,客客气气地将方才解释的话又说了一遍。他一个人突然从山林里钻出来,也怕当地的村民误会。

    其实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根本没人会误会他是山贼,他看上去也完全不像。杀人越货的山贼哪会像他这样谦逊有礼、说话时的笑容无形中就让人感觉很亲近,更不会独自一人跑到村寨中,而且没有携带任何武器。

    那位长者名叫子凡。就是这个村寨的族长,当地人都叫他凡伯。翠真村是属于白额氏族中宜郎氏一支的村落,凡伯当然不是白额氏或宜郎氏的族长,只是这个村寨的首领。他听完之后又问道:“听你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吧?”

    虎娃长叹道:“是的,我不是宜郎城人。也不是樊室国人,家乡在遥远的相室国。来到这里,是在巴原上的那场国战后。”

    凡伯也叹了一口气:“原来你也是因为战乱才流落于此的,托身于商队,却又遇到了山贼。……你已经在山林里走了很多天了吧?好不容易走出山野来到我们翠真村,今天就在村寨里休息、好好吃顿饭再做打算。”

    樊室国多有山贼出没,但这也是相对于巴原上其他四国而言,这里绝大多数地方的村寨生活仍是平静的,民风也很淳朴。翠真村的地理位置很偏僻,就在山野边缘,且远离城廓间的大道,平常几乎没有什么外来的客人到访,像虎娃这种人,好几年都遇不到一位。

    凡伯显然是把虎娃当作一位好不容易找到村寨求助的落难者,很自然地提供了帮助。两年前的那场国战,巴原五国中只有樊室国没有卷入,但也受到了影响。

    当少务大军从金沙城杀入相室国时,沿途攻破了白驹城、古雄城与飞虹城。这三座城廓恰好地处相室国与樊室国的边境,少务首先从这里进军,也是要抢在第一时间切断相室国与樊室国之间的联系。

    少务攻占城廓之后,并没有引起当地太大的动荡,但也不可能一点影响都没有,这毕竟是一场国战。而在大军杀来之前,当地民众更是难免人心惶惶。当时就有很多人为了躲避战祸,从相室国逃到了樊室国。

    樊室国并没有阻止逃难者涌入境内,不仅因为这些人都携带了大量的财货,也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就算巴原上最繁华富庶的地区,在这个年代相对而言仍是地广人稀,更多的人口,便代表着更强盛的国力与生产资源。

    樊室国允许这些人涌入、让他们流落到各地,有的人开垦荒地定居,有的人在迁徙途中遭遇山贼被洗劫了财物,甚至沦为奴仆,还有人在各城廓中求生。很多商队就喜欢雇佣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更听话,需要给的报酬也相对更便宜。

    当少务大军攻占白驹、古雄、飞虹三城之后,当时的樊君樊康就下令封闭了边境各处关防隘口。已经没有逃避战祸的人再涌入,但是已进入樊室国的人也回不去了,直至百川城之会前新君樊翀继位,才下令重新开放边境往来。

    逃到樊室国的避难者,有些人又返回到了家乡,但也有很多人没有回去,恐怕也很难再回得去了。在这样的年代,长途迁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们从此便流落他乡。所以虎娃这番介绍,倒也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凡伯想当然地误会了,但虎娃也没有多做解释。

    凡伯将虎娃带回了村寨,就让他在自家院落中的仓房中过夜,还请他吃了一顿热乎乎的晚饭,第二天的早饭也是凡伯招待的。

    这个偏僻的村寨与虎娃到过的很多地方一样,包括族长在内,大家每日吃完早饭都需要投入劳作。凡伯出门前问虎娃:“孩子,你如今有什么打算,是继续回宜郎城找商队,还是想返回家乡?”

    虎娃叹息道:“那个商队,我已经回不去了。至于家乡,我恐怕很久都回不去。凡伯,我能否在这里呆一段时间,也不是白吃白住,我什么活都会干。”

    在凡伯看来,虎娃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很自然的。虎娃原先寄身的商队已经遭遇山贼的洗劫,只有他一个人孤身逃了出来、流落到陌生的地方,而家乡更是远在数千里之外。虎娃身上没有任何财物,不可能回得去,当然希望这里能收留他。

    凡伯收留了虎娃,他对虎娃说道:“能保住有用之身,就是幸运,恰好流落到我们翠真村,也算是有缘。你暂时就住在这里吧,其他的事再慢慢想办法。”

    可能是因为第一眼见到阿源姑娘时的那种感觉,虎娃看见凡伯也感觉很亲切,甚至让他想起了当年白溪村的老汉田逍。凡伯看上去五、六十岁的样子,并非普通人,他有二境修为,年纪虽不小了,却仍身轻体健,是这个数百人的村寨中唯一的修士。

    一位落难者路过,很多村寨中淳朴的族人都会提供帮助,但是收留一位来历不明者,虎娃多少担心对方会有戒心。因此在与凡伯交谈时,虎娃本可以悄然施展一门神通,这门神通毫无痕迹,却可在无形中让对方产生某种情绪、赞同自己的说法。

    虎娃这门神通是自悟的,源头便是能感知他人内心中真实的情绪。自悟纯阳诀并修炼大成后,这们神通手段则另有演化,他可让对方无形中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进而引起某种共鸣,一切都发生在不知不觉中。

    这是一种能察知人心,近而能操控心神的手段,被后世某些修士称为“心通”。但虎娃并没有操控凡伯的心神,也发现没有这个必要,在交谈中已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凡伯相信他所说的话,主动收留了他。

    而虎娃也没有别的企图或目的,他就是想留在这里。走过了巴原这么多地方,虎娃终于想真正地停下了脚步,回归真正的人烟。连虎娃自己都形容不清为何会有这种感觉,他并不是累了,身为七境修士怎会觉得累呢,他甚至都可以长年辟谷不食人间烟火了。(未完待续。。)

033、阿源(下)

    这也许正与他的七境修为有关吧。七境中的修炼,是感悟天地灵息,宛如在天地间重新孕育身心,求证万物演化之初的状态,仿佛是“有”之前的“无”,亦被后世丹家被称为“胎动”。在天地灵息中忘我,平常的修炼可不必动用神通法力,若某种“空境”。

    在空境中,“我”仿佛消失了,就融入天地灵息之中。只有经历了“真人之返璞”或者“真空劫”的考验,才能够证入这种空境修炼,否则人的心神往往也会迷失。

    虎娃走过了那么多地方、求证了此等修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而感觉有那么熟悉的村寨。在这里他不是威震巴原的彭铿氏大人,也不必动用惊世骇俗的大神通法力,就像平常人那样,正符合修行中的空境,仿佛消失在这片天地中又孕育着某种超脱的新生。

    当天虎娃就跟着凡伯下地干活了,他也不能白住人家的仓房、白吃人家的饭。虽然凡伯说他刚刚来到村寨还是客人,在山里走了那么远的路,先休息两天再说,但虎娃还是拿着农具来到了田野中。

    眼下正是春耕时节,播种前需要翻土犁地、修整沟渠,村子里所有的壮劳力都要参与。虎娃和大家一起干活,并没有动用神通法力,但是一个白天过去之后,他已经受到了翠真村全体族人的欢迎,因为他干活又快又好,一个能顶十几个。

    虎娃不仅能干,而且一点都不偷懒耍滑,他与一伙村民翻完了一片地,大家都坐在田边休息,他却立刻帮着另一伙村民去修整沟渠,不论在谁面前,他都面带微笑。村子里有这样一个壮劳力,是所有人的福气。大家听说虎娃想留在这里、而族长已经答应,都感到很高兴。

    既然这样,他就不能总住在凡伯家的仓房里了,凡伯与族人们商量了之后,将虎娃安置在村子东边的一座院落中,告诉他可以住这里、想住多久都行。只是这处院落已有些破旧,好几年都没有人住了,需要好好修缮一番,等过了农忙世界,凡伯会叫族人们来帮忙。

    这座院落中原先住了一户人家。长辈去世之后只有一个独子,而这个独子三年前离开了翠真村、应征加入了樊室国的军队,再也没有回来。有消息说他已经在某个城廓中任职、当了一支军阵的队长,已经不打算再回村了。

    用夯土和块石垒起的院墙多处已坍塌,房子的屋顶也有不少地方都露出了天光。虎娃也没有等村民们来帮忙,凡伯要他第二天先自己简单收拾一下,虎娃便开始动手修整了。他娃将已倒塌得差不多的院墙全部清理掉,又到山中伐木,用碗口粗、一丈余高的直木造了圈新的栅墙。

    然后他又换掉了屋顶上的木板。重新编织草帘重新层层铺上。等到黄昏时分村民们从田地中回来,发现这处院落远看上去已焕然一新了,这仅仅是一天功夫啊!

    村寨就在山野边缘,造栅墙、修房子的材料都是现成的。以虎娃的身手,一天功夫弄成这个样子倒不难,从外面看着挺新,里面还需要继续修葺。但也勉强可以住人了。村民们都很惊讶,问虎娃为何能修得这么快。虎娃腼腆地笑答自己曾经练过功夫,身手还不错。而且早就会干这些活。

    就有村民请虎娃帮忙去修自己家的院落,虎娃很痛快地都答应了。接下来的这些日子,他有空就帮村民们修缮院墙和房屋,有时还会顺手把人家别的活也干了,比如挑水、劈材啥的。

    翠真村有六百多人口、一百多户人家,尽管靠近山野边缘,但与平原地带一样,这个村寨并没有寨墙。为了防止万一有猛兽从山里跑到村中,家家户户都修了很高的院墙,或垒土或砌石或立木,风吹雨打日子久了,总是需要修补的。

    虎娃干这些活可是太轻松了,甚至也用不着什么大神通法力,他给好多户人家帮了忙,在谁家帮忙便在谁家吃饭,每户人家都会热情地招待他,这也暂时解决了他没有口粮的困境。

    这里的族人们也是共同劳作,但他们并不像路村人那样在一起吃饭,集体劳作中收获的东西会分配到每户人家。虎娃是在开春节来到翠真村的,此时田间并没有什么收获,他当然还没有分到过口粮。

    因为虎娃总有人家招待,所以凡伯过了十几天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又与族人们商议,从村寨的公仓中拿出一批粮食给虎娃。村子里分配集体收获的各种物资时,总会拿出一部分放在公仓中、以备不时之需,而凡伯这个决定得到了全体族人的赞同。

    翻地之后便是播种了,村民们的房子可以慢慢修,但是春播却耽误不得。修了十几户人家的房子,一场春雨过后,虎娃又和村民们一起下地播种。仅仅靠雨水还不太够,村民们又开始挑水浇地,这活很累,而虎娃做得最多。

    当幼苗终于从土中抽芽而出,接着又要锄草和间苗。当绿油油的庄稼在田地中葱郁成片时,最忙的时节总算过去了,接下来平时就是除除草、抓抓虫、浇浇水,但不再像前几日的劳作那么繁重。虎娃很自然地就得到了翠真村的接受欢迎。

    想当初他来到巴原时,带着一条狗也曾走过了不少地方,沿途在很多村寨人家中投宿,那时他看上去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很多人都曾想收留他。而如今他来到了翠真村,春耕之后,大家都希望这少年在此定居、最好再也别走了。

    不知为什么,或者只是某种根本就不需要理由的感觉,虎娃虽每日与村民们一起劳作,但他最关注的还是那位阿源姑娘。

    和村民们混熟了、了解到更多的情况,虎娃才知道原来那位阿源姑娘与自己是“同病相怜”。阿源也不是翠真村人,是六年前凡伯外出时救回来的,当时她受了伤。据凡伯说,这位姑娘是在路上遇到了山贼,同行的人都跑散了,山贼正在四处追杀、企图不留活口。

    凡伯当时恰好路过,他毕竟有二境修为,打倒了两个山贼,将受伤的阿源姑娘救回了翠真村。阿源姑娘亦无处可去,便在这里住了下来,可能是因为曾经受伤的关系,身体一直很弱,而族长凡伯也一直对她很照顾。

    虎娃并没有问阿源本人这些往事,他都是听村民们说的,而村民们也都是听族长凡伯说的。

    在地广人稀的年代,人们的聚居地附近并不缺土地,真正缺少的是适合耕作、经过多年培育后的熟土良田。翠真村没有寨墙,村民们的院落分布得都很开,但虎娃的住所离阿源住的院子却很近。

    这两座院落都在村子的最东边,阿源姑娘住所是凡伯领着族人们一起建的,是她自己选的地方,站在院门处,抬眼就能看见那片种花的山坡。山坡上那些花,只有少数几株是原先就生长在那里的,其余的那一大片,几乎都是阿源姑娘后来新栽的。

    据阿源姑娘说,她在家乡也见过这种花,名叫含蕊花。

    含蕊花的气息能驱蚊蝇毒虫,并使猛兽不会靠近,取其嫩枝去皮入药,还可以祛除寒湿之症。村民们起初不知真假,但阿源姑娘来到翠真村三年后、山坡上的含蕊花终于生长成片,村子里的蚊蝇毒虫果然少了许多,也不再有猛兽偶尔从山林里跑到村中。

    虎娃当然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