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士回明-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让十几个宫女为其殉葬,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最悲惨的殉葬事件,哪怕只有这一件事,也让罗剑对这个和尚皇帝没有了一丝好感。

    “大都督,哦,兴华,如果布尔布泰带着小皇帝逃到蒙古,以其对蒙古的影响,恐怕南京政府今后还是有些麻烦啊!”左懋第见罗剑陷入沉思之中,以为他担心明朝初年北元逃离北京之后给明朝带来无数麻烦的事将会重演。

    “麻烦?呵呵,我想到其他事了,左先生这个你倒不必担心,我们已经给蒙古人准备了一个大杀器,今后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恐怕再也不会为祸中原了。”罗剑笑着说道。

    “大杀器?大都督是要灭其族?”左懋第吃惊地问道。

    “呵呵,左先生,你想偏了,以杀止杀并非南京政府的政策,前几天我也说过。包括蒙古人在内,都是同属中华民族,南京政府当然不会把他们赶尽杀绝。”罗剑见左懋第想偏了,这才把南京政府的政策又重复了一遍。

    “那兴华你说的大杀器所指何物?”左懋第更加诧异地问道。

    “左先生。先前我穿的大衣你可见过?这件大衣可是用羊毛纺成的呢,等回到南京,我送左先生一件。南京纺羊毛的机器如今已经可以很好地处理羊毛,现在南京的羊毛可是供不应求啊。”三月北京的晚上还是有些凉快,罗剑一般都是披着大衣的。

    “兴华。你就明说了吧,我这脑子有些转不过来呢。”左懋第见罗剑说着不相干的事情,有些着急地说道。

    “左先生,你觉得是养着战马的蒙古人难对付,还是养羊的蒙古人难对付?”罗剑笑着说道。

    “明白了,高!兴华,这招确实高。如此说来,即使是小皇帝逃到了蒙古,倒也成不了气候。”左懋第终于明白了,高兴地说道。

    “走。左先生,咱们去看看小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罗剑站起身招呼左懋第道,两人起身朝七师的指挥帐篷走去。

    两人走进指挥帐篷里,王强正在拿着一份情报看着,见罗剑两人进来,王强兴奋地举着手里的纸张朝罗剑说道:“首长,好消息啊!多尔衮死了!”

    “什么?多尔衮死了?”罗剑吃惊地问道。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多尔衮是要到今年年底才会因狩猎落马摔伤致死的,后世对多尔衮的死因多有猜测。

    有人说他是被人陷害致死,理由是多尔衮摔伤的是腿。而在吃药后两天内就死去,显然不合常理。

    也有人说多尔衮因年轻时常年征战浑身都是伤,身体旧疾不少,因摔伤导致旧伤复发而亡。

    罗剑比较倾向后一种说法。原因是多尔衮作为权倾一时的皇叔父摄政王,其一切防卫措施并不亚于皇帝,即使御医要对其下药,恐怕也难通过审查关。

    但今天就听到多尔衮的死讯,这让罗剑有些诧异。

    从王强手上接过情报,罗剑认真看了起来。情报里对多尔衮的死因并没有详细说明,而且内应本人也并没有多尔衮确切的消息,只是从多尔衮王府上的下人嘴里打听到若干消息,这才肯定多尔衮已经死了。

    情报里分析顺治小皇帝已经逃离了京城,原因是已经小皇帝已经好几天没上朝了,而且还不准大臣们到宫里探望,这显然也不合常理。

    现在北京城里全是多铎一人在发号施令,然而多铎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城防上,而朝堂现在已经没人管了,大臣们也是几天不再上朝。

    另一位摄政王济尔哈朗的王府前围了大量士兵,似乎这位摄政王已经被软禁了起来。

    后面的两条消息似乎成了前两个消息的佐证,罗剑估计情报分析的多半是正确的。

    “小王,你准备怎么办?”罗剑朝王强问道。

    “当然是要好好利用这两个消息了,我要让他们树倒猢狲散!首长你有什么指示吗?”王强笑着说道。

    “我说过了不管你,你去安排就行了。”罗剑也笑着说道。

    接到这个情报之后,七师正要开始对张家湾的进攻行动停了下来,部队开始在前沿挖掘战壕与清兵对峙起来,很快就从战壕里伸出几个大铁喇叭朝清兵防御阵地上喊起话来。

    看来王强是要学习办不在沧州城外的做法,他要利用这个消息彻底瓦解清兵的斗志。

    “多尔衮已经死了,鞑子小皇帝也已经跑了,汉军弟兄们,不要再为他们卖命了!投降吧!国防军优待俘虏!”

    开始回答国防军喊话的是几声枪响,只是子弹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并没有打中铁皮喇叭。

    喇叭喊了很长时间,不过还没有一个清兵逃出来,看来北京城的清兵与沧州城外的清兵还是有些不一样。

    喊了一个下午都没什么效果,王强有些不耐烦了,正要命令部队第二天一早开始攻击,却被副师长马千军给劝住了。

    “师长,咱们在沧州城外喊了那么久才起效果,这才一个下午你就想让清兵投降啊?”马千军笑着说道。

    王强也冷静了下来。手一挥说道:“明天继续喊话!”

    其实在七师喊话不久,这个消息就被报到了驻守在通州的孔有德这里。

    让孔有德在通州守住满清北撤的大门,这是多尔衮充分信任孔有德才这么安排的,孔有德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他在通州把防守抓得极紧,各种防御工事也修得极为完备。

    副统领把七师喊话的内容报告给了孔有德,孔有德吃了一惊,脸色却丝毫未变,对副统领说道:“这是国防军一惯伎俩。你去约束部队,千万不要让部队上当受骗!”

    副统领应声去了,孔有德心里却起了波澜。

    他对国防军所有的战法都了如指掌,对国防军在沧州城外瓦解清兵的做法也是知之甚详,他知道,国防军的宣传攻势非常有力,常常弄得清兵尤其是汉军毫无斗志。

    但他也知道,国防军的宣传通常都是讲的事实,并没有编造过谣言,更何况编造多尔衮死了消息。倘若真是谣言,只要摄政王一到部队巡视,那将会不攻自破,反倒显得国防军小气。

    换句话说,国防军的喊话多半都是真的?想到这儿,孔有德心里一激凌,要真是小皇帝已经逃了,多尔衮也已经死了,那自己还在通州守个什么劲儿?

    孔有德招手喊过一名亲兵,在他耳边嘀咕了一阵。亲兵很快就骑马出了通州城朝京城跑去。通州离京城也只有三十多里地,一天时间跑个来回没有问题。

    罗剑尽管不干预王强的指挥,却还是让人把这个情报送到了其他各师,同时也把王强的做法通报了他们。

    几个师正要准备攻城的行动都缓了下来。对几面城墙上的喊话开始了。

    很快这个消息在京城传播开来,就连守在广渠门的图赖也听到了,这个消息让身为满人的图赖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多铎骑着马,带着二百多名护卫下沿着城墙检查守卫情况。

    多铎心情极为糟糕,皇太后带着小皇帝逃往蒙古他是知道的,皇太后和多尔衮、索尼商量的当天晚上。多尔衮就让带着二万骑兵护送小皇帝出城,却被他拒绝了,多尔衮无奈之下只好让阿济格率军前往。

    多铎当时想得很美好,他想皇太后和小皇帝都走了,他同大兄在京城再也没有掣肘,反倒可以安心守城,一旦守住了北京城,打退了国防军,他就可以不再理会那个出逃的小皇帝,扶助自己大兄登上皇位。

    想到自己的大兄摄政王多尔衮,多铎心里又是一痛。

    多铎想到自己从小就不讨皇太极喜欢,也做了不少悖逆之事,与大兄多尔衮也没少对着干。可多尔衮对他这个小弟却是疼爱有加,不仅不计较,反倒在入关之后对他予以重任,让他率大军征讨南方。

    那时的多铎尽管在外意气风发、飞扬跋扈,但总想着朝中有座大靠山可供自己依靠,现在靠山没了,一切只能靠自己了。

    听御医说大兄是累死的,多铎心里开始恨了起来,他恨国防军,恨那位大都督,如果没有他们,大清朝廷早就一统天下,大兄当然也不会累死。

    想到这儿的时候,多铎一心只想出城打败国防军,最好能抓住那位大都督在大兄的灵前祭奠。被仇恨塞满了整个心里的多铎早把多尔衮临终前交待的话给丢到了九宵云外。

    前面几个士卒围在一起窃窃私语,并没有看到多铎的到来,多铎却从他们的话里听到了“摄政王”的字眼,心里怒火顿时不可遏制地冒了出来。

    “把他们几个带过来!”多铎冷冷地对侍卫吩咐道。

    “你们几个在论论摄政王何事?”多铎朝着几个跪在马前的士卒厉声喝道。

    “启禀王爷,小的不敢说!”几个士卒都低着头,一个士卒出言回答道。

    “说!”多铎的声音冷得让人发颤。

    “城外的国防军在喊话,说摄政王已经…”士卒低头小心地说道。

    “大胆!摄政王不过身子有恙,在王府调养而已,尔等竟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真是罪不可赦!来人哪,都砍了!”多铎冷冷地说道。未完待续。xh:。126。81。50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多铎突围() 
从早上孔有德就有些心神不定,上午他在通州再也呆不住,带个几十个亲兵跑到了张家湾前线,他要亲自听听国防军的喇叭里都喊了些啥。

    喇叭里说的有些含糊,这反倒让孔有德有些抹不准了,难道真的是国防军在造谣?

    孔有德疑惑地回到通州,派回北京的亲兵已经回来了,不过他也没有带回准确的消息,只是说现在的北京城戒备森严,文武百官已经好几天都没上朝了,豫亲王多铎脾气非常不好,在巡城时已经杀了十几个私下议论的士卒。

    孔有德让亲兵退了下去,自己坐在椅子上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张家湾外国防军的指挥帐篷里,新收到的情报证实了上次情报的准确性,也就是说,多尔衮的确已经死了,小皇帝也确实已经逃了。

    得到准确消息的罗剑反倒不着急了,反正国防军几个师已经将北京城围得严严实实,多铎想逃也逃不了,而小皇帝既然已经跑了十几天,再去追恐怕也追不上了,只能等以后再去解决了。

    城外下、城外的工事里,几十个大喇叭还是在不停地喊着话,城墙上的清兵自是不会跳下城墙来投诚,城外的工事里也没有清兵象沧州城外一样跑过来,王强有些不耐烦了。

    就在王强命令全师做好攻城准备的时候,城里的多铎也被逼得要疯了一般。

    尽管杀了几十个私下议论的士卒和百姓,但消息还是在京城不停传播开来。都说谣言说上一万遍就会变成真相,更何况国防军说的根本不是谣言,多铎当然没法把小皇帝请出来辟谣,更不能把摄政王多尔衮从棺材里拉出来,这种靠杀人来堵住大家议论的做法连多铎自己都烦了。

    巡视整个整垮一圈下来,多铎觉得疲惫不堪,回到王府坐到椅子上正在闭目养神,有下人前来报说范文程求见。

    疲惫之极的多铎本想让下人去回了范文程,却又想起多尔衮临终前的交待。说汉臣中唯有范文程尚可信任,这才强打着精神让下人把范文程给领进了王府。

    这几天无朝可上,范文程独自在府里也是坐卧不安,城外国防军传出的消息他也听说了。经过冷静判断之后,范文程认为这不是谣言。

    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纵是老谋深算的范文程也觉得十分迷茫。

    作为资深的满清汉臣,又是名列南京政府的汉奸名单榜首,范文程很自觉地把自己列入了南京政府和国防军不会赦免的行列。

    北京城肯定是守不住的。范文程很确信这一点,国防军并不是当年来关内抢掠的清军,大清朝廷也不可能象当初的明朝一样召集天下兵马来京城勤王。

    让范文程犹为心惊的是国防军的攻心战,这太厉害了,若他们再坚持几天,城内的军心士气恐怕全都没了,没了军心士气的军队还如何守城?范文程觉得自己必须拿出办法了,自己一个文臣,手中并无一兵一卒,思来想去。只得前去找兵权在握的豫亲王多铎。

    “范先生前来,不知有何指教?”多铎知道大兄多尔衮对范文程十分敬重,自己现在正是彷徨之际,也需要有人帮着拿个主意,这才对范文程十分客气地说道。

    “微臣听闻摄政王贵体欠安,前去探望却不得进府,故而前来向豫王问候一声。”范文程躬身朝多铎施一礼,这才开口说道。

    听到范文程说起多尔衮,多铎皱了皱眉头,心里十分不爽。再也顾不上客气,冷冷说道:“大兄身子无妨,劳先生挂念了。”

    范文程并不在意多铎冰冷的语气,仍是躬着身子说道:“豫王。请恕微臣直言,摄政王可是薨了?”

    “大胆!尔竟敢如此说我大兄?”听到范文程的话,多铎跳了起来。

    “豫王但请稍安勿躁,摄政王待微臣恩重如山,微臣这几日也是悲痛不已,不过。以微臣看来,此时却并非悲伤之际。京城如今已危如累卵,豫王如不再作定夺,恐事不济也。”

    多铎的态度早在范文程预料之中,对多铎的发火也不惊慌,范文程仍是不紧不慢地说道。

    见范文程十分冷静,有些暴躁的多铎也慢慢冷静了下来,只是脸色仍是十分难看,盯着范文程说道:“京城防守稳如泰山,如何成了危如累卵?”

    “国防军的攻心战极为厉害,若时日久了,我大清将会军心士气全无,到那时,恐不用国防军攻城,自有人将北京城给国防军拱手送上,以豫王之睿智,当是不会看不出这点吧?”

    范文程的话让多铎彻底冷静了下来,他不是没想过这一点,却没有将问题想得这般严重。

    “先生请坐,不瞒先生,大兄逝去,本王五内俱焚,如有得罪之处,还望先生海涵。”想明白的多铎开始对范文程客气起来。

    “豫王,以微臣之见,为今之际,须得待军心士气并未全部失去之时,集精锐之军突围出去,否则恐怕玉石俱焚,悔之晚矣!”范文程坐了下来,慢慢对多铎说道。

    “不瞒先生,太后已带皇上往蒙古而去,而今我们突围也朝蒙古去?”多铎问道。

    “微臣以为不可,皇太后乃蒙古人,他们前去蒙古自会被接纳,然蒙古人受满人压制已久,早已心内不满,此前不过受大清武力威胁不敢造次,豫王在蒙古并无根基,若贸然跑向蒙古,必不会落得安身之所,反倒危险之至。”范文程显然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快。

    “那我们回辽东?”多铎继续问道。

    “微臣正是此意,此前的消息说南京的舰队在湖北,如今看来他们并没有选择在辽东登陆。此乃龙兴之地,豫王在那儿也有一定根基,若能逃出上万精锐,回辽东稳住阵脚当是不成问题。”

    范文程的话让多铎陷入了沉思,这时候他想起了多尔衮临终之前让他想法逃出京城的话。

    “以先生之见,我们从哪个方向突围为最佳?”多铎想了半天,又问道。

    “京城四面皆有国防军,南、北、西三门国防军都已经兵临城下,一出城门即被发觉,恐难以突围,只有东门外还有我大清军队驻守,尽管那儿有国防军最精锐的七师在,但其防守范围太大,若孔有德之部新军能将其缠住,咱们逃出京城应该不难。”

    早就算计好了的范文程侃侃而谈,多铎听得是频频点头,看来当初大兄如此信任于他是有道理的。

    “图赖忠勇,可堪信任,王爷可对其实话实说,若能得图赖及其所部新军之力,回辽东后也可尽快打开局面。”范文程继续给多铎提着建议。

    多铎已经被范文程一番话彻底打动,当下不再迟疑,当即命手下前去东门请图赖前来商议。

    王强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再也不管马千军的劝说,当晚在指挥帐篷里召开了全师作战会议,决定明天一早就对通州和八里桥一带展开进攻。

    后来的结果证明王强的这一决定真的是无比正确,这点就连罗剑都觉得有些神奇。

    早上四点刚过,尽管天还没有亮,七师全师却都已经动了起来,除了交给马应魁的十师带走的二十门火炮,王强把全师六十多门火炮全部集中在张家湾一线,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前方,对面清兵防御阵地上的情况早就探察得清清楚楚,就连射击目标也早就分配好了,现在只待一声令下,炮兵就将先行进行炮火准备。

    四点半时,部队全部吃过了早饭,进攻时间定在早晨五点。

    作为全师主力团的一团依然担任主攻任务,谁也不敢跟谢奎抢,无论从资历还是同师长的关系,几个团长都争不过谢奎。

    赵全的骑兵旅在进攻部队后方待命,他们要等七师突破了清兵的防线后,向纵深追击逃窜的清兵。

    七师阵地上的巨大动静早就惊动了防御工事里的清兵,这些天来清兵几乎全都是合衣睡在战壕里,好在天没下雨,虽说有些冷,但几个人挤在一起,总算熬了下来。

    将领们提着腰刀沿着战壕不停地吼着,把挤在一起抱团取暖的清兵从战壕里给喊起来。

    尽管罗剑不再管事,但帐篷外的动静还是把他给闹醒了,等罗剑简单洗漱之后走出帐篷一看,左懋第老先生已经站在帐篷外面等他了。

    “左先生,早啊,怎么不多睡一会儿?”罗剑赶紧跟左懋第打着招呼。

    “哎呀,兴华,还睡啥呀?你真的不过问了?”左懋第虽然喜欢王强,但也觉得他太年轻,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他还是觉得罗剑更稳当一些。

    “左先生,得放手让年轻人去做事,不多经历一些事情,他们永远都不会长大。”罗剑笑着说道。“不过你放心,如果他们的安排部署真的有问题,我会指出来的。”

    “左先生,这样吧,我们快去把早饭吃了,吃完早饭我陪你去观战如何?”罗剑见左懋弟仍有一些担心,这才要陪着他前去观战。

    草草喝了一碗稀饭,左懋第再也吃不下了,手上拿着一个馒头,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眼睛使劲盯着罗剑,希望他能吃得快一些。

    罗剑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