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士回明-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渭从北美回来后,郑成功率舰队配合黄得功作战去了,他开始回归他的老本行,回到了远洋贸易公司,最近正在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东南亚贸易。

    “又有三百多家工厂注册登记了?”看到这儿,罗剑有些吃惊。

    这些年各种工厂在南方各省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其实有些工厂是被逼出来的,随着规模化生产的逐步兴起,许多小作坊开始面临困境,为了生存。不少小作坊开始联合起来生产,目前看来还能抵挡一阵子,但罗剑知道,随着以后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这些由小作坊演变过来的小工厂将逐步被淘汰。

    而中国人喜欢一哄而起的毛病在创办企业的时候被暴露得淋漓尽致。就象当初的玻璃厂一样,不少人见玻璃制品是暴利,开始纷纷上马建厂,结果到了今年玻璃制品已经大量滞销,南京商会已经不止一次要求政府组织到日本和东南亚的贸易,许多商人积压的玻璃制品还等着政府帮他们想办法找到销路。

    罗剑不是学经济学的,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也没有办法,现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只是罗剑想到到了这些生产效率仍旧低下的工厂开始被淘汰的时候,政府必须要想办法解决工人们的生计问题。这个事情得及早着手准备,罗剑提笔给史可法写了一封信,把他的想法给史可法详细谈了。

    就在罗剑正要拿起另一封公文继续看的时候,帐篷外的一声报告声让他停了下来。

    来人是马应魁派来的,今天阵地前清兵管得特别严,从下午开始就没有一个清军士兵跑过来,这让马应魁觉得有些奇怪,打仗打成精了的马应魁觉得情况有些怪异,这才派人站在临时抬起的高台上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清兵防御阵地后面的营地,发现大量清兵正在集结。

    “这是要对我们发动夜袭啊!”很快就得出了结论。马应魁一边安排部队做好准备,一边派人向罗剑报告。

    “有几万人?”罗剑向马应魁派来的参谋仔细询问着。

    “报告大都督,看清兵集结的规模,师长判断他们会出动三万以上的人马。”参谋回答道。

    “清兵人数太多。又是晚上,你们师要想把这些清兵全部留下来恐怕有些困难吧?这样吧,我让七师派两个团帮你们师把清兵的后路给断了,你赶紧回去告诉你们师长。”罗剑说道。

    参谋高兴地走了,罗剑赶紧让人把王强喊过来,王强决定亲自带两个团前去。他还没打过夜战,对此时的夜战有点好奇。

    等王强带着部队出发了,罗剑也没有睡,和乙邦才在帐篷里聊着天等结果,两人聊到了夜袭这种作战方式。

    夜袭是对付优势敌人的一种有效方式,明初的名将徐达就曾用夜袭的方式在太原城外用劣势兵力打败了元朝王保保的十万大军。

    夜袭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充分利用夜晚的掩护,让对手不知道你到底来了多少人,让敌方的营地发生混乱,变得毫无组织,甚至发生营啸,成功的夜袭,进攻的一方总能获得极大的战果。

    不过据乙邦才说,明朝军队很久都没有打过夜战了,这是因为明末的士兵大多有“蒙雀眼”,也就是夜盲症,现在清兵中的汉军大多都是以前的明军,乙邦才估计他们同样也有夜盲症。

    “大都督,咱们这是把谭泰逼得没招了啊!竟不顾士兵中有大量的‘蒙雀眼’而发动夜袭,简直把士兵们的性命不当一回事了。”说到这里的时候,不愧是国防军的总参谋长,乙邦才很快就得出谭泰是被迫发动这次夜袭的。

    “是啊,现在的战场相对透明,咱们装备了那么多的望远镜,两军对峙的距离又这么近,清兵的一举一动咱们尽收眼底,想要突袭那是不可能的了。估计谭泰也是明白这一点,只是想试试运气罢了。”罗剑呵呵一笑说道。

    “大都督,咱们的粮食恐怕有些紧了,到明天早上又要增加几万人,粮食只能吃七八天了。”乙邦才笑着说道,这还真是幸福的“烦恼”。

    “对了,对俘虏咱们还得仔细甄别,对以前做恶太多的,不能无原则的放过去,该杀的要杀,该劳改的要送去劳改。今年的俘虏会越来越多,咱们得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在负责这个事情。”罗剑并不担心粮食问题,刚才的文书里就有报告说后勤运输船只明天就能到德州城外。

    抬手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晚上十一点半了,半夜天气已经变得很冷,罗剑拿起大衣披到了身上。

    帐篷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慢慢朝远方去了。罗剑知道这是七师的留守部队在作准备,七师这边虽然没有发现对面的清兵有异常举动,但马应魁师的营地离这儿并不远,只有**里距离,万一清兵夜袭的对象是七师。这边也能做到有备无患。

    “走,咱们出去看看。”罗剑对乙邦才招呼道,说着披着大衣走出了帐篷。

    走到帐篷外面才知道刚才的脚步声离得还比较远,只是夜晚的声音传得远罢了。除了七师营地的大门口亮着两盏马灯,整个夜晚里看不到一点亮光。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看来谭泰今天的日子选得不错啊。”罗剑对刚刚跟出来的乙邦才说道。

    “谭泰的日子是选得不错,但袭击的对象却选择错了,今晚又会让他后悔一阵子了。”乙邦才笑着说道。

    突然一阵人喊马嘶从东北方向传来,瞬间打破了宁静的夜晚。罗剑和乙邦才都下意识地朝这个方向望去。

    最先看到的几盏若隐若现的灯光,不一会儿两排火光冲天而起,离这么远都能看到人和马的影子在火光中晃动。

    一阵沉闷的枪声响起,其中夹杂着一些清脆的枪声,罗剑和乙邦才都知道这是扬州一式步枪的声音,其中清脆的枪声肯定是七师配属给马师的一千多人开的枪。

    罗剑能够感受得到准备偷袭别人的清兵在突然遇到伏击时的慌乱,更何况对手有着强大的火力。

    不一会“投降不杀”的喊声就隐约传了过来,这是用铁皮喇叭喊出来的,又过了一会儿,罗剑隐约听到了“投降就有大米饭吃。”的喊声。转头看了一眼乙邦才,乙邦才会心的一笑,显然他也听到了。

    “参谋长,回去睡觉了!情况让他们明天早上再报告。”罗剑见大局已定。不想再看下去了,尽管穿上了大衣,但帐篷外面还是冷得让人直打哆嗦。

    “大都督,你去歇息吧,我得守着把情况搞清楚,否则我哪里睡得着啊!”乙邦才笑着说道。

    “那你到指挥帐篷里守着吧。外面太冷了。”罗剑说完就回去就脱衣上了床,躺在床上罗剑却并没有睡意,今天看到那么多的公文,有些思路还得再捋一捋。

    尽管一军在河南打得并不理想,但这并不影响全国的大局,罗剑知道今年之内打败满清应该不成问题,现在要考虑的是战后的事。

    最让罗剑感到头疼的是政府的改组,现在的政府之所以称为临时政府,是因为他只是战时政府,是为打败满清而成立的,现在临时政府的许多机构都不完善,战后肯定还得逐步把这些机构完善起来。

    而完善政府机构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尽管现在在南京、杭州和广州已经有三个行政学院,但这三个行政学院的架子都不大,每个学院也只有二千多人在校。

    六千多人对于全国来说,显然人数太少,一旦从满清手里夺回了大量地盘,行政人员的严重缺乏就将显现出来。

    山东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山东全境现在已经基本收复,但是从去年到今年,南京政府只给山东安排了二百多名官员,许多府县还在大量使用以前满清朝廷的官员。

    罗剑并非对以前投靠满清的官员有什么看法,这些人并非在大节上都有问题,不少府县的下级官员完全是被上级裹挟着投靠了满清,也就是说满清当初是对明朝的官府全盘进行了接收。

    现在全盘接收显然不行,南京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跟以前有着本质的不同,以前的官府被称为官老爷,而现在的南京政府基本是服务性质的,使用以前的官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恐怕南京政府不久也会被他们变成官老爷。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六章 侯方域的抉择() 
罗剑想得很晚才沉沉睡去,早春寒冷的夜晚里,躺在床上睡不着的不仅是罗剑,沧州城里的侯方域也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今天晚上侯老太爷又把侯方域喊去痛骂了一顿,按说李香君和孩子已经跑了那么久,何况现在战云密布,满清朝廷也顾不上让他把嫡孙送到京城当人质了,老太爷应该不会发火才对,但老太爷就是指着侯方域的鼻子狠狠骂了他一顿,让侯方域觉得在这么多下人面前真是颜面尽失。

    尽管沧州已经乱成一锅粥,但因为把谭泰巴结得好,谭泰给侯方域一家人住的院子派了一队士兵守着,这让侯家的日子在混乱的沧州城里依然显得颇为平静。

    但知府衙门现在却完全瘫痪了,除了几个同知、通判还呆在家里,府里的师爷和各房吏员们早就跑得不知去向。不过侯方域知道,府衙即便不瘫痪,他现在也无事可干,尽管谭泰对战争的预期极其悲观,但准备安心过几天舒坦日子的他把沧州的所有权力都收了去,在他看来,大权在握也算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吧。

    侯老太爷今天大骂侯方域的起因很简单,因为侯方域今天没有到府衙去值守,也就是说侯方域今天没去上班。

    侯方域本来心志是颇为坚定的,当初在扬州出现那么多的新鲜东西对他一心“向上”的心思影响都是极小,现在尽管形势不利,但侯方域并没有对满清朝廷失去信心。在他看来,如此礼贤下士的朝廷不会这么快就完的。

    侯方域对满清朝廷有信心还来源于对南京政府的没信心,他总认为大都督罗剑在扬州和南京实行的那一套完全有悖于常理,最让侯方域受不了的是扬州政府里上下尊卑不分。

    谁都想不到,当初让侯方域下定决心离扬州去寻找“光明未来”的竟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

    那天早上侯方域如同往常一样到大都督府报到,到了大都督门口时,罗剑的卫队长赵全跟他开了一个玩笑,问他昨天跟李香君团聚的滋味如何。尽管侯方域当时讪笑着应付了过去,但心里却象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前几天赵全不过还是个卑贱的士卒,如今竟敢跟他这个大都督的秘书开这种无聊的玩笑,可见扬州的尊卑不分、纲常倒悬到了何种地步。

    南京政府的治下百姓们的生活都好了起来。这个侯方域当然也知道,但百姓们能不能吃饱肚子又跟我侯方域何干?侯方域要的是荣华富贵,光耀门楣。

    正因为在扬州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侯方域这才痛下决心,不顾李香君的苦苦相劝。坚辞而离扬州。

    满清朝廷的重开科举给了侯方域莫大的希望,他觉得机会来了,以自己的才华,在满清朝廷里出人头地是可以想见得到的。

    终不负自己十年苦读,自己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进士,更是破天荒以进士之身直接当一府之父母官,侯方域觉得自己当知府的这段日子真是人生中最得意之时,只可惜那个扬州的大都督太不给面子,本想沧州离扬州那么远,他们就是要打过来恐怕也是十几二十年之后的事。没想到这才二三年沧州就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国防军连战连胜的消息侯方域早就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他始终认为以满清朝廷之锐意进取,总有一天会战胜那些不讲纲常的人。

    这种观念在侯方域的心底根深蒂固,也许是抛不开高中皇榜的荣耀,也许是大老爷当得久了,反正侯方域是决心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满清朝廷效忠到底了。

    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让侯方域心神不宁,连上班都不愿意去了的只是一封书信。

    书信是远在杭州的冒襄写来的,冒襄在南京参加了行政学院的学习之后,在史可法和袁继咸的推荐下。被任命为杭州市长,如今杭州的各项建设弄得有声有色,冒襄干得是热火朝天。

    终于有那么一天,冒襄忙里偷闲。想起了当初跟自己几人一起被人们称为“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这位如今还在满清那儿当着知府,做着自己的官老爷。

    冒襄决定写封信劝劝侯方域,如果能劝得浪子回头,也算不枉被大家一起被并列为“四公子”。

    这就是这封书信的由来,原由倒是极为简单。

    侯方域知道市长这个称谓。南京的报纸能找得到的他都看过,他当然知道市长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一市之长,是为一城市的最高长官,不过侯方域对冒襄担任的这个市长颇有些不屑一顾。

    这样的城市之长官当起来真没意思,薪水虽然不少,报纸上都是公布了的。侯方域仔细分析过南京政府官员的管理制度,他觉得冒襄除了这点薪水,什么外快都不可能有了,哪象自己当个知府,朝廷发的那点俸禄只够打牙祭的。

    冒襄的信里并没有跟侯方域谈论薪水的问题,也没有从民族大义上来劝他。信里只把杭州这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他说了,也把百姓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好起来的事实在信里讲了。冒襄在信里希望侯方域能够主动回到南京政府这边来,以他的才名和他当初当过大都督秘书的经历,南京政府自是不会太为难他。

    冒襄不知道的是,信里说的这些都不能打动侯方域,而书信最后一段廖廖几句话才是让侯方域心神不宁的关键。

    冒襄书信的最后说的是满清朝廷已经快成昔日黄花,侯方域再为满清卖命不仅会给子孙后代留下骂名,自己也落不到好下场。

    这个问题当然最严重,满清朝廷都快没有了,自己能够背靠的大树也没了,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哪里还有?

    这当然是个大问题,侯方域也知道自己到了该抉择的时候了。

    侯方域从没想过冒襄信里说的弃暗投明,他不觉得投靠南京政府就是奔向人生的光明,他现在考虑的是急流勇退还是跟满清朝廷一起共存亡。

    如果大清朝能够打败南京政府就好了,再不济与南京政府鼎立而存也行,可为什么大清朝看起来就快不行了呢?得帮朝廷想个办法。

    想到这里,侯方域忽然觉得自己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仿佛自己就是大清朝的救世主。

    侯方域披衣起了床,喊下人点燃了蜡烛,磨了墨,他要给朝廷写奏折。大清朝的未来也许就指望着他的这篇奏折了。

    尽管睡得很晚,但罗剑早上依然按时起床了。等罗剑穿到衣服到了帐篷外面,王强和马千军已经等在帐篷外面。

    “首长,我看谭泰这次又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昨天晚上又给我们送了三万多俘虏过来了。”见罗剑从帐篷里出来,王强开始咋乎开了。

    “都没跑掉。全抓住了?”罗剑笑着问道,这个结果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没有,跑了几千骑兵,晚上太黑了,他们到处乱窜,咱们人少,口子封得不严,被跑掉了不少。”王强有些遗憾,早知道这样他把七师全都带上了。

    “你去跟参谋长请示一下,这么多的俘虏得妥善安排好。要让他们吃饱,可不能出乱子。”罗剑给马千军交待了一下,马千军答应了走了。

    “首长,这次是他们先动手的,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吧?”王强一边跟罗剑一起活动着身体,一边问道。

    “不算了你想怎么办?”罗剑有些好笑王强的孩子气。

    “打过去呀,那还用客气啊?”王强毫不犹豫地说道。

    “再等几天吧,昨天晚上抓的这么多俘虏都还是麻烦事,真要打起来,十几万俘虏一抓。你总不能把他们都给坑了吧?”罗剑说道,这还真是个事,尽管南京政府不缺粮,但要管十几万人的口粮。光是运输都要费老劲了。

    罗剑没有指望从满清那儿缴获粮草,据跑过来的清兵士卒讲,他们现在一天只能吃上两顿饭,而且还只有一顿干的。

    “还有这么多麻烦事啊,我可没想这么多。”王强有些不好意思,习惯性摸了摸头说道。

    接连几天的大太阳让气温升得很快。河边的柳树慢慢有了一些绿色,北方的春天尽管来得晚些,但终究是来了。

    国防军与清兵的对峙依然在继续着,罗剑并不着急,目前也急不起来,尽管运河上的船队往来不息,一直在从南方不停地运送着粮草物资,但距离罗剑需要的储备数还有不小的差距。

    前线参谋部的帐篷里,罗剑和乙邦才正同一帮参谋在研究着即将开始的作战行动,天气已经转暖,雨水季节即将来临,尽管后勤储备仍显不足,但罗剑和乙邦才都不准备再跟清兵耗下去了。

    一个参谋走进帐篷,把一个密封得严严实实的信封交到了罗剑手里,这种信封是安全部专用的,这封信肯定也是安全部送来的。

    罗剑撕开信封一看,里面装着是竟是一份奏折,罗剑先看了看奏折后面的落款,竟是侯方域,罗剑有了一些兴趣。

    待把整个奏折看完,罗剑把奏折递给了乙邦才。

    “大都督,这家伙太坏了,如果满清朝廷真按他说的做了,咱们还真有些麻烦呢。”乙邦才很快看完了奏折,皱着眉头对罗剑说道。

    这封奏折正是侯方域写给满清朝廷的,只是奏折并没有被送往北京城,而是被安全部的人给拦截了。

    这封奏折里,侯方域根据自己在扬州时的经历和不断从报纸上看到的南京政府的做法,给满清朝廷开了不少方子,比如开源节流,多开办工厂,侯方域甚至在奏折里给满清朝廷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

    “哼,不得不说这小子算是有点才能的,只是这才能不能用来为国为民做事,一心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又岂能成为国之栋梁?”罗剑对侯方域一直是比较宽容的态度,现在见他竟如此为满清朝廷殚精竭虑,不顾民族大义,心里着实有些火了。

    “大都督,要不让人把这小子给除了?”乙邦才建议道。

    “那倒用不着,咱们政府的所有做法都是公开的,满清要学早就学去了,只是他们想学也学不成吧?咱们的政府是为国为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