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士回明-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师的攻击小方阵速度极快,离清兵大队人马不到半里地时,迫击炮阵地上还在不断地射击着,瞿式耜差点喊出声来,再接着打下去,岂不是炸到自己人了?

    瞿式耜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迫击炮早已经调整了射击诸元,炮弹开始朝清兵的大队人马中飞去。

    攻击小方阵很快就到了清兵的炮阵地,到了这个时候,清兵的炮兵甚至连一发炮弹都没打出来,骑兵师极快的动作极大地减少了伤亡。

    见火炮一弹未发就被消灭,对方的炮弹开始落到自己头上,清兵的大队人马里已经开始有些骚乱起来,在将领们的弹压下,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此时骑兵师离他们只有不到二百米了。

    终于近了,随着各个方阵指挥员吹响了含在嘴的铜哨,枪声开始连片的响起,清兵开始成片的倒下。

    大多数清兵也点燃了手里火铳上的火绳,弓箭手也射出了弓箭,打在小方阵前面的盾牌上叮当作响,偶尔也有骑兵师的士兵们倒了下来,但各个方阵前进的脚步却丝毫不停。

    瞿式耜看到骑兵师的士兵们一边快步前进,一边还在装弹,动作竟丝毫不慢,看得他直咋舌,他不知道这种行进中装弹是罗剑专门强调过,各部队也是花了大力气训练的。

    博洛在后方也是密切关注着前方的战斗,见炮兵已经被毁,知道这场战斗已经打不赢了,博洛迅速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骑兵师左右两侧迂回的队伍只留下了七八千清兵,大部分清兵却仍是逃了回去,这让楼挺有些遗憾。

    被围住的清兵坚持了不到五分钟就投降了,还没等骑兵师开始打扫战场,侦察兵跑步过来向楼挺报告,清兵已经开始从桂林撤走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走运的“天皇”() 
就在楼挺在桂林城外大战清兵之时,远在日本大阪的王强也从“岳飞”号换乘“安庆”号,顺着淀川河正在往京都驶去。︽頂點小說,

    淀川河两边的景色很是不错,但王强并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此时他正在通译的帮助下,朝几个日本商人询问着日本国内的情况。

    开始几个日本商人都不愿意说,在通译的威胁下竟异常强硬,颇有些视死如归的气概。

    王强倒是呵呵一笑,让人从船舱里搬出几个箱子,在几个商人面前打开了。

    “你告诉他们,只要把情况如实给我们说了,这些都是他们的。”王强笑着对通译说道。

    通译正欲把王强的话翻译过去,却见几个日本商人眼睛全都盯着箱子,眼中露出贪婪的目光。

    箱子里全是玻璃茶具和玻璃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等通译把王强的话翻译过去,几个日本商人全都不停地点着头。

    随着通译不停地翻译着,王强也慢慢明白了现在日本国内的情况。

    现在的日本“后光明天皇”虽然没有实权,但仍在日本国内享有崇高的威望,就连大权在握的德川家光在名义上也是效忠“天皇”的,德川家光现在是日本的左大臣。

    德川幕府虽然占有整个日本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不少城市,但在日本仍有不少藩地,这些藩地的大名(首领)虽然名义上服从幕府的统治,但他们私下里仍是不遗余力地发展着自己的力量,就象郑成功和卢渭在硫球消灭的就是大名岛津家族的军队。

    听着通译不断地翻译着几个商人的话,王强觉得日本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没有权力的“天皇”反倒可以延续上千年,而掌握实权的幕府却在不断地更替中。

    幕府里怪异的官职名称王强根本都记不住,象“年寄众”、“若年寄”、“奉行”、“大目付”之类,听了半天,王强仍是如在云里雾里。

    此时日本的后光明天皇绍仁此时才十五、六岁,尽管绍仁个性刚强,极想恢复天皇的地位和权利,但自德川家康制定了和颁发了《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天皇的权利被全部收归幕府,就连出巡都得幕府同意,只剩下决定年号的唯一权利。

    自从德川幕府第一位大将军德川家康的孙子德川家光登上了大将军之位以后,为了加强对各大名的统治,也为了防止天主教对日本的宗教入侵,采取了极端的闭关锁国政策。

    而明朝和荷兰都从未对日本进行宗教入侵,因此德川幕府保留了同这两国的贸易,但也只允许在长崎等地交易,因为长崎是幕府直接管辖的地盘,德川家光唯恐其他大名因为贸易而发展起来,进而威胁幕府的统治。

    听着通译不断的翻译着,王强的心思却想着另一个时空的“皇军”,王强暗暗咬了咬牙,决心把这个“皇军”给扼杀在摇篮之中。

    淀川河上庞大的船队引起了两岸日本百姓极大的恐慌,许多人站在岸边对船队指指点点,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准备逃离家园,王强根本不管这些,命令船队全速向京都开进。

    “安庆”号冒着黑烟走在最前面,“凤阳”号在最后压阵,中间就是征集来的日本船只。

    可怜日本船只上的船工拼命地摇着橹、划着浆,却怎么也跟不上前面的蒸汽船,惹得坐着这些船的士兵们非常生气,不少士兵甚至接过他们手里的浆,自己划开了。

    从大阪到京都距离不算太远,最多就一百多里,到了下午的时候,船队已经到了京都旁边的久世郡附近,接下来的河道太窄,连“安庆”号和“凤阳”号都不敢再往前走了,王强已经找船工问了,这儿离京都府还有二十里左右。

    王强命令“安庆”号和“凤阳”号就停在久世郡,让施琅亲自守在“安庆”号上,王强明确告诉施琅,如果有日本船只前来挑衅,直接把他们轰沉了就是。

    安排完船只停泊之后,王强领着三千多步兵开始从伏见登陆,准备直接到京都府找日本天皇。

    王强的本意并非是要废了日本天皇,他只是觉得这称呼太让人讨厌了,这次到京都就是要逼着日本取消“天皇”的称号,只要不叫“天皇”,叫国王也好,叫皇帝也罢,王强都不会再管了。

    几个日本商人绝对是被几箱玻璃杯和玻璃镜给晃瞎了眼睛,竟派了五六个下人一路给王强他们带路,倒让王强他们没有绕一点弯路。

    刚一登岸王强就命令部队作好了战斗准备,他知道没有容易的事,果然从伏见登岸走了还不到二三里,前面就迎来了大量的日本军队,王强粗粗一看,估计有七八千人左右,有不少士兵手里竟也拿着火铳,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弄来的。

    随着王强一声令下,三千士兵迅速展开,形成了进攻队形,与国防军其他部队不同的是,王强的进攻队形中有不少投弹手。

    刘为民并没有把所有的新式zha药全部制成炮弹,他觉得炮弹打得不准,有可能浪费掉,而制成手榴弹就基本不会浪费,因此他把一半的新式zha药都制成手榴弹让王强带上了。

    大明又派来了强大舰队的消息其实早就传到了日本,王强他们的船队有大量日本船只的拖累,行进得并不快,陆上早就将消息传到了京都。

    前来拦截王强他们的正是幕府管辖的军队,说是军队,其实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就是日本的职业武士。

    日本的武士是个怪胎,从九世纪就开始形成。随着日本天皇权利的旁落,私人携带武器的现象非常普遍,开始时,这些人亦农亦武,以农为主,以后就慢慢演变成了职业武士。

    一旦武士依靠的藩主和大名发生变故,无法再养活这些武士时,他们就只能成为浪人,当初明朝沿海一带的倭寇多是从这些浪人中产生的。

    此时如侵华日军那种“武士道”精神虽远未真正成形,但剖腹死亡的形式已经在武士中成为一种风气,尽管德川幕府下令禁止这种“殉死”,但现在的日本这种风气却是愈演演烈。

    所以作为现在日本第一大藩的德川幕府聚集了无数的武士也不足为奇,说到底德川幕府就是依靠这些武士起家的。

    卢渭跟在王强身边,看着不断涌来的日本军队,心里暗暗有些担心。

    王强看着越来越多的日本军队却愈加兴奋,在这里把他们打痛了,下步到江户很多事就好谈多了。

    尽管知道明朝派来了大量军舰和军队,德川幕府驻扎在京都附近的军队却不允许天皇绍仁撤离京都,理由很简单,他们并没有接到江户大将军府传来的允许天皇离开京都的命令。

    王强举着望远镜看着正拼命赶过来的日本军队和武士,这些日本军人还远没有侵华日军那般严酷的军纪,不少穿着和服的武士夹在士兵之中,看起来乱七八糟。

    而这些武士手里拿的也并非都是武士刀,他们手里各种兵器都有,甚至还有扛着锄头的。

    “小王,要不要派人去跟他们交涉?”卢渭着急地对王强说道。

    “交涉?咱们不正跟用这些他们交涉吗?”王强嘿嘿一笑,指着士兵们手里举着的步枪。

    对面的日本军队越来越近,不用望远镜王强都能看清冲在最前面的日本武士手里举着的武士刀了。

    盯着冲过来的日本武士和士兵,王强把铜哨含到嘴里,只有五十米了,王强吹响了铜哨。

    随着一阵哨音响起,扬州一式步枪特有的枪声在国防军阵地上响起,日本士兵和武士们开始一排排倒下,后面的人却仍是拼命往前冲着。

    刹那间,倒在国防军阵地前面的日本武士和士兵有就上百人,但后面冲上来的却越来越多,七师的步枪手们们初上战场显得紧张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王强一看,退后几步,朝站在第四排的投弹手大声吼道:“投弹手准备!”

    随着王强的命令,五十六个投弹手从挂在胸前的布袋里掏出手榴弹,挘С隽死贰�

    “前排退后!后排投弹!”王强看着冲过来的日本士兵,大声下着命令。

    几秒钟后,五六十枚手榴弹在日本士兵和武士中炸响,这次造成的杀伤比步枪可大得太多,手榴弹所炸之处,基本都成了空白,日本士兵和武士被炸死炸伤的不下五百人。

    就算日本武士和士兵再悍不畏死,也被这种打击给彻底打懞了。

    王强却丝毫不给他们机会,命令部队快速地装弹,步枪根本不作停顿地又开始了射击。

    已经渐渐适应战场环境的七师士兵动作越来越熟练,装弹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日本武士和士兵再也没有一人能够冲到七师阵地的三十步之内。

    几个日本商人派来带路的下人缩在七师阵地的后面,一个个吓得缩成一团。

    “前进!”王强见日本士兵和武士开始朝后面逃跑,紧接着下达了前进的命令。

    三千七师的士兵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小方阵朝日军追了过去。

    王强提着手枪带着三十人的卫队跑在最前面,王强的卫队使用的全是刘为民给的新式步枪,卫队前进的路上,基本上是挡者披靡。

    卢渭拦了一下没拦住,只得手里也提着一支新步枪跟着王强跑起来。

    日本武士和士兵已经跑得全乱了套,四面八方都有,王强的后面跟着两个一百多人的方队,朝着人数最多的一个方向追了下去。

    已经追进了京都市区,卢渭想让王强停下来,可王强已经跑在队伍的最前面,卢渭却拉在了队伍的后面,想喊也喊不住了。

    随着枪声不断响起,前面的日本武士和士兵已经越来越少,王强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正待王强想集合队伍朝日本皇宫方向进军的时候,前面的街道上却跑来了几百人的队伍。

    王强停住一看,这支队伍里男男女女都有,衣服也是花花绿绿,不过看起来却极是奢华。

    王强心里一动,一招手让后面的两个方队上前拦住了这几百人,王强没想到这一拦竟拦住了极不走运的后光明绍仁天皇。

第二百三十五章 “挟天皇以令幕府”() 
幕府军队被明朝军队打得大败消息传到京都的大御所(日本天皇住所),惊得绍仁天皇和大臣们手足无措,一些大臣提出危急时候,不必顾忌幕府的命令,天皇陛下尽快逃离险境才是最重要的。?。??‘

    绍仁此时只有十五六岁年纪,哪里有什么主见,只得听信这些大臣们,赶紧收拾一下,准备逃离京都,临走时他也没忘记带上“天皇”三大“神器”:草薙剑、八咫镜和八坂琼曲玉。

    天皇这一出逃,皇宫里的侍卫、侍女和大臣们全都跟了上来,这一来竟有了三四百人,没想到刚转过一条街,就被王强他们给撞上了。

    看到“明朝军队”围上来,出逃的队列中出来上百个武士,这些人手里却全都是提着正经的武士刀,朝王强他们冲了过来。

    “只杀这些武士,不要伤了其他人!”王强知道这个队伍里有大鱼,看着武士们冲过来,怕士兵们一开枪把后面的人给杀了,大声地喊道。

    王强的卫队迅的分成两列跑到街道的两侧,这样开枪不会伤了武士后面的人,朝着冲过来的武士举起了手里的步枪,后面两个方阵的士兵也学他们的样子,站到了街道两边。

    “打!”看着武士们越来越近,王强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并不宽阔的街道,几百支步枪的火力极为惊人,七师的士兵们一次开火之后,冲过来的武士们没有一个人还是站着的。

    听到这个街道上响起猛烈的枪声,向其他方向追击的队伍也6续朝这儿赶来,很快绍仁天皇出逃的队伍被牢牢地围住,再也没有武士从队伍里冲出来。

    卢渭带着通译气喘吁吁地赶上来,见王强他们围住了一大票人,赶紧让通译上前询问,这才知道已经抓到了日本天皇。

    王强一听,哈哈大笑,走上前仔细打量着所谓的日本天皇,见只是个十五六岁的男孩,背上还背着一包袱,王强有些奇怪,怎么天皇还得自己背东西?他不知道绍仁背的乃是“三大神器”。

    而绍仁用恨恨的目光盯着王强,王强却毫不在意。

    “把他们都带上船!”王强高声命令道。。?‘

    就在王强领着七师的士兵上岸之后不久,留在淀川河上的“安庆”号也没有闲下来,从京都方向出来了上百艘各种日本战船朝停泊的“安庆”号和“凤阳”号冲了过来。

    施琅一看,不敢有丝毫松懈,若让他们都靠近了,象蚂蚁一样扑上来,还真是麻烦。

    施琅命令两舰快调转船身,用侧面迎向了冲过来的日本战船。

    “安庆”号先开炮,炮弹落到淀川河里,溅起了巨大的水花,日本战船却丝毫不停,继续冲了过来。

    随着“安庆”号侧舷的六门火炮同时打响,已经有日本的小战船被炸毁而倾覆。

    “凤阳”号上的火炮也打响了,两舰战舰的火力随即覆盖了淀川河并不宽阔的河面,日本战船已经被打沉了十几艘。

    跟在两舰后面,被征集来的日本商船和民船上的船工和水手目瞪口呆地看着两舰肆意地虐杀着日本战船,更是吓得一动都不敢动。

    随着日本战船越来越近,火炮的命中率也越来越高,两舰上的滑膛炮更是一炮解决一艘日本小船。

    终于承受不了这种伤亡,日本战船开始朝后面退去,施琅也不追击,任由他们逃离,只是命令两舰上的火炮用炮火给他们送行。

    就在日本战船退去不久,王强和卢渭押着几百人也到了淀川河边,开始组织部队登船。

    这次是“凤阳”号开路,“安庆”号压阵,折腾了近二个小时,部队才全部登船,开始朝出海口进。

    绍仁天皇和几个年纪较大的臣子被带到“安庆”号上,王强还想跟他们“谈谈”。

    刚上“安庆”号时,绍仁和几个大臣都被“巨大”的“安庆”号给吓住了,待上了“安庆”号,几双眼睛又被舰上的一排火炮给吸引住了。

    “抬几个小凳子过来!”王强高声喊着,几个士兵从舱里拿了十几个马扎放到了“安庆”号的主甲板上。?。?‘

    “你们都坐下!”王强指着绍仁天皇和几个大臣说道,通译把王强的话给翻译了过去。

    绍仁怀里抱着长包袱,狠狠地盯着王强,却不肯坐下来。

    “你放心,我不会杀你!坐下来咱们说话!”王强说道。

    听到通译说不会杀他们,绍仁的神色这才稍缓,几个大臣也明显松了一口气。

    几个大臣朝绍仁嘀咕了几句,绍仁这才抱着包袱坐到了马扎上。

    “你们是大明朝的军队吗?”坐下来的绍仁眼珠不停地转着,朝王强问道。

    “嗯?这个…明朝在中国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是中国的军队!你们可以认为我们是大明朝的军队。”王强有些回答不上,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

    王强的话让绍仁和几个大臣都有些不理解,相互对望了一下。

    “你怀里抱的是什么玩意儿?给能我看看吗?”王强很好奇绍仁死死地抱着怀里的包袱。

    听到通译的话,绍仁脸色巨变,并不说话,把怀里的包袱抱得更紧了。

    “小王,他抱的肯定是日本天皇的神器。”卢渭现在对日本的情况极为了解,一下就猜到了绍仁怀里抱着的东西。

    “神器?扯淡!快拿来我看看,到底是什么玩意儿!”王强见绍仁抱得越紧了,有些恼火地说道。

    “小王,你就不要勉强他了,这东西跟咱们以前的传国玉玺差不多,是天皇即位的凭证。”卢渭在旁边笑着说道。

    “原来是这玩意儿,那我可没什么兴趣!”王强笑着说道。

    “你问他,日本这么个小国,为什么竟敢自称‘天皇’?咱们中华上国该称什么?”王强朝通译说道。

    听了通译的话,绍仁却是一声不吭,旁边的一个老头子却说话了。

    意思是“天皇”的称号是自古传下来的,以前中华上国也是承认了的。

    “以前承认的?那是以前,现在不作数了!”王强狠狠地说道。

    听到通译翻译着王强的话,绍仁和几个大臣脸上都露出惊惧的神色。

    说了几句,绍仁和几个大臣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王强也失去了说话的兴趣,让人把他们带进了专门腾出来的船仓,自己跟卢渭在船头上聊起天来

    来。

    “小王,你为啥听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