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现代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多极均衡结构也只维持了十几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危机激化了各国的矛盾。资源贫乏且又具有浓厚军国主义传统、被列宁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日本于1931年率先走上侵略中国的战争之路,意欲独霸东亚。这就开始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紧接着,在一战后遭到割地赔款、限制军备、备受宰割凌辱的战败国德国,凭着在20年代后半期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重新跃居世界第二的实力,在一片“雪耻”“复仇”的喧嚣声中于1933年将野心勃勃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推上台,走上了扩军备战的道路,并于1936年进军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发动对波兰的战争。与此同时,一战爆发后背叛德奥同盟国相应罚恶协约国因而也成为一战战胜国的意大利,因不满巴黎和会的分赃不均,企图复兴古罗马帝国,称霸地中海,在另一个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的领导下,于1935年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德意日法西斯在发动战争的过程中为了凝聚力量,协调作战共同征服瓜分世界,相互勾结,于1940年签订军事同盟条约,结成了紧密的军事政治同盟,人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集团。另一方面,在30年代对德意日法西斯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侵略扩张活动姑息纵容步步妥协退让的英法终于在1939年德国大举入侵其同盟国波兰后幡然醒悟,开始军事抗争。1942年苏美英中等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的多极均衡格局彻底破碎,代之以苏美中英等反法西斯国际集团与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剧烈抗争,两大集团展开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激烈的大决斗大厮杀,人称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1945年二战结束,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彻底覆灭,但世界并未如同一战后那样重新恢复多极格局,而是以新的两极格局取代了旧的两极格局。这就是二战末期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等几次重要会议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和由此确定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与苏联的两极格局,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极格局。经过二战,德意日战败投降,不仅遭到战火的严重摧残,且被盟军占领,暂时退出大国的行列。中、英、法等为战胜国,也均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中国陷入内战,英帝国彻底衰落,法国一蹶不振。在各大国中,只有美苏两国情况不同。苏联虽然也遭受战争的严重创伤,但由于苏联国土辽阔,地大物博,大部分地区未遭战火侵袭;二、三十年代苏联加速实现工业化,奠定了比较厚实的工业和技术基础;特别是苏联作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锻造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国家威望空前提高;同时,苏军在击败德国侵略军后,越出国界,乘胜追击,直捣法西斯老巢,攻克柏林,解放了东欧大片土地,并将其置于自己的军事控制之下。凡此种种,就使苏联成为一言九鼎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令世界敬畏有加,侧目相觑。美国则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没有遭受战火的摧残,反而大发战争横财,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无人可及,并独家掌握了威力无比的原子弹。美苏两国成为唯一可左右世界局势的两个超级大国。但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截然对立。一个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奉行私有制和自由经济制度;一个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奉行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美苏两国又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都认为自己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美好最合理的社会制度,都企图把本国的社会制度推广到全世界。二战前两国曾长期处于敌对状态。1933年美国迫于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和德意日法西斯的危胁,在资本主义大国中最后一个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双方关系并没有大的改善。二战期间为了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两国结成了联盟,二战结束后两国结盟的基础消失,矛盾重新浮现。两国都企图抢占更多的地盘,获得更大的势力范围,攫取更广的权益,扩展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两国都组建了自己的军事政治集团,把一批国家置于自己的麾下,由此两国以及各自领导的两个阵营进入了尖锐对抗的冷战状态,这一两极对抗格局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虽然60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和西欧的崛起,两大阵营都出现了分裂,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向,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主角,它们的冷战争霸斗争一直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关系格局。以上我们简略地回顾了世界历史上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单极”,总是在“多极”与“两极”中变换更替。世界历史上真正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只有拿破仑和希特勒等人,他们都怀有征服世界统治世界的庞大野心,但他们的世界帝国梦都被反对派阵营所构筑的铜墙铁壁击得粉碎。由于世界之大,乾坤之阔,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征服世界、统治世界,建立自己主宰的单极世界;由于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心甘情愿仰人鼻息,受人摆布,接受一个共同的主宰,对此种企图或将单独抗争,或将联合战斗。因此,结论只有一个:任何建立“单极”世界、“世界帝国”的图谋都不可能得逞,到头来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1、美国图谋建立单极世界。1990年末,就在持续战后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刚刚结束,曾作为冷战一方的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尚未退出历史舞台之际,美国一位叫做查尔斯·克劳特默尔的时政评论家即在美国权威的《外交》季刊上发表了篇题为《单极时刻》的文章,声称“冷战后世界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单极性”,世界已进入了“单极时刻”,也即进入了由美国一极主宰的时代。此后,随着长期与美国抗衡的苏联帝国的轰然坍塌,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美国一度相对沉寂的新保守主义的学者、政治家纷纷跳了出来,连篇累牍发表论著,发表演讲,高唱美国强盛的颂歌,欢呼“美利坚帝国”时代的到来。他们认为,“自罗马帝国以来,还没有任何国家拥有过像当今美国这样的绝对优势”,“美国已成为自罗马帝国以来在文化、经济、技术和军事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新帝国,尽管是极‘不情愿的帝国’。” 1就连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外交家亨利·基辛格也不无自豪地写道:“在新千年的黎明,美国的优势地位非以往最伟大的帝国所能比拟。从军事工业到民用企业,从科学到技术,从高等教育到大众文化,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支配权无与伦比。”2总之,“美国已成为一个帝国”,“不管你喜欢与否,我们已经是美利坚帝国了。”有人将之称为“新罗马帝国”。
     关于冷战结束后美国是否已发展成为一个“帝国”,国内外学术界颇有争议,对此我们不加评判。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及政治文化的影响力空前强大,无与伦比,美国因此而推行着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企图一超独霸,主宰世界。
2、世界形成一超多强格局。1970年2月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题为《70年代美国的对外关系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国情咨文。他在咨文中公开承认美国不再是头号军事和经济强国,提出世界有美国、苏联、欧共体、日本和中国“五大力量中心”。80年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他那本引起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强烈震动的名著《大国的兴衰》中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指出“我们正非常迅速地进入一个多极的世界,以美国、苏联、中国、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五个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中心”。如今,二三十年过去了,情况是否如此呢?
  可以肯定地说,无论尼克松还是保罗·肯尼迪,对美国力量的估计都有些过于“谦虚”了,二战后至今,美国一直都保持了其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地位,这是毋容置疑的。即使在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发展的巅峰时期,其国民总产值只及美国的2/3,其总体军事实力也不如美国,其科技实力更远远落在美国的后面。但他们敏锐地看到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如今这已经成为滚滚向前无法遏止的历史潮流,正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提出最严峻的挑战。这样,世界实际上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
①美国-惟一的超级大国。首先,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从1991年4月至2001年2月,持续增长118个月,创造了自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史上32个增长周期中增长时间最长的神话。经济的持续增长使美国的经济实力猛增,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91年的59862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100822亿美元,增长了约68%。美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20世纪70——80年代一直在20%——25%之间徘徊,但在90年代则一路攀升,由1990年的24。2%上升到2000年的30%。到2000年,美国GDP总量已相当于紧随其后在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日本、德国、法国三国GDP的总和,相当于其他两个地缘政治大国中国的8倍,俄罗斯的20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美国经济保持了高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以及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失业率降至4%以下,基本达到了充分就业;财政收支扭亏为盈,由1992年的2900亿美元赤字扭转为2000年的2370亿美元的巨额盈余。20世纪70——80年代,由于西欧、日本的崛起和美国的困境,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其GDP占世界GDP的份额由战后初期的1/2降至1/4,世界经济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分天下的格局,德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日本取代美国跃升国际竞争力榜首,并大有赶超美国之势,以致在美国竟有人惊呼“日本正在买断美国!”但经过冷战后10年的持续发展,美国重新夺回了它的经济霸主地位,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在1992——2000年的国际竞争力排行榜中,美国重新恢复并保持了国际竞争力第一的宝座,日本则降到了第17位。在《财富》杂志2001年排名的世界企业500强中,美国达197家,欧盟为143家,日本为88家。而在1995年,这一数字还分别是151、155、149家。美国把日本和欧盟重新甩在了脚后。其次,在军事领域,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随着与之抗衡的另一军事超级大国的消失,美国以其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自然高居世界军事霸主的宝座。90年代初,美国曾削减军费开支,裁减军队数量,但到90年代末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和对外干预的加强,重新开始大幅增加军费。特别是2001年遭遇“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在反恐战争的名义下军费开支急剧增加,1998年其军费开支为2561亿美元,到2003——2004财政预算其军费开支就超过了4000亿美元,使美国的军费开支达到全球军费开支的37%,超过了紧随其后的20个军费最多的国家的军费总和。美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最庞大最先进的海军和空军,以及最庞大的核武库。此外,美国还拥有全球最多的海外基地和最大的海外驻军。美国在世界各地大约40个国家建有军事基地或享有建立军事基地的权利。美国的军事存在或大或小遍布联合国191个会员国中的132个国家。第三,在文化领域,随着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迅速扩张,形成了美国的“文化霸权”。在饮食文化方面,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文化风靡全球,即使在像我国这样有着几千年饮食文化传统的饮食文化大国,美国的洋快餐也已成为少年儿童的最爱。在服饰文化方面,T恤衫,牛仔裤,旅游鞋等这些美国青少年的典型服饰,成为世界各国青少年的时尚。在影视文化方面,好莱坞大片几乎统治了世界电影市场,据统计,2000年好莱坞电影占到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左右。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好莱坞成为世界电影王国的“心脏”,每年这里生产制作的成百部大片成为全世界民众的娱乐品和精神食粮,每年一度的奥斯卡金像奖举世瞩目,这里推出的影星影帝成为全世界青少年之偶像,世界各国的演员和制片人等都以获取奥斯卡金像奖为最高荣誉和奋斗目标。迪尼斯公司制作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狮子王》等动画片成为各国儿童百看不厌的经典。美国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广播公司(ABC)、国家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之音》等是向全世界输送新闻的最重要的广播电视系统之一。它们可以在全世界兴风作浪,呼风唤雨。在音乐体育文化方面,美国的摇滚乐、迪斯科成为世界各国青少年最喜欢的音乐舞蹈,美国职业篮球队(NBA)的球星成为世界各国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总之,在当今世界,美国文化几乎无所不在,到处都可看到它的影子。美国文化以其更贴近大众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加之美国独一无二的雄厚经济军事实力所产生的影响力,美国政府对大力传播美国文化的重视与支持,就使美国文化产生了很强的辐射力与穿透力,从而形成了美国的文化霸权地位,使美国文化充斥全球,以致有人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第四,美国“软实力”的兴盛。所谓“软实力”(soft power)是相对于“硬实力”(hard power)而言的,“硬实力”是指经济、军事实力等有形的力量资源,“软实力”则是指文化、意识形态、机制等无形的力量资源。这一概念首先是由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曾任克林顿政府国防部长助理、现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在1990年针对保罗·肯尼迪等人的“美国衰落论”,出版《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书,提出了这一概念,认为当今世界美国不仅拥有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的优势,而且还具有文化、价值观和国民凝聚力等“软实力”的优势,硬实力是通过经济胡萝卜或经济制裁、军事大棒威胁利诱别人去干他们不想干的事,软实力则是通过制度、文化、精神和道德力量,影响、诱惑和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3。之后,国际政治学界逐渐接受了这一概念,作为衡量一国国力的一个重要范畴或要素。美国软实力的强势,已从前述其“文化霸权”可见一斑。除此之外,还有更多表现。在教育方面,美国拥有多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最先进的实验室,因而也成为各国留学生的首选之地,每年全世界大约1/3的留学生涌向美国,到美国去留学已成为世界各国无数青年学子的梦幻。为了赴美留学,无数青年学子发奋攻读英语,为通过托福、GRE考试废寝忘食、殚精竭虑。顺便指出,英语不仅是渴望留学美国者学习的要目,也成为许多国家大、中、小学生外语学习的首选。语言是观念的载体,当这些青少年学子如饥似渴地学习英语之时,事实上也或多或少程度不等地接受了它所传达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先进举世公认,“二战以来,人类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大都由美国人或其他国家在美国工作人员完成的。”以各国公认的一年一度颁发的最高科学奖诺贝尔奖为例,1990——2002年这13年中,美国科学家获得10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5次为和外国科学家共同获得),12次诺贝尔化学奖(其中6次为和外国科学家共同获得),11次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其中5次为和外国科学家共同获得)。美国几乎垄断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美国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领先地位“不仅带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张扬了美国的文化或精神力量”,发散出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虽因人的立场不同而对其评价各异,并非像自然科学那样举世公认的先进,但由于美国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学术研究传统,对世界各国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其中经济学独领风骚,1990——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学者获得12次。让我们再看看世界各国几乎无人不知的计算机吧,它已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不可忽缺的重要工具。互联网已把整个世界联在了一起,只要轻轻一摁键,便可瞬间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在网上设计图纸,制作画面,发送文件,指挥作战,进行攻袭,购物聊天……。可以断言,如果现在某一国家的计算机、因特网全部停止运作,那么该国一定陷入政府瘫痪、无数企业停工停产、许多科学实验无法进行、社会一片混乱的状态中。计算机和因特网的发明可谓是一场革命,它整个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而美国则正是这场革命的发动者和领导者。当今世界,尽管日本、印度、西欧、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在这场革命中奋起直追,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制作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美国仍然是这方面的龙头老大。正如有学者所言:“只要打开计算机,我们实际上就进入了一个美国人设计的学习和工作程序;只要进入因特网,我们就与美国人的或美国人发明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连在了一起”。4就美国对国际制度、机制的影响力来说,也是无人可及。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原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均是在美国的倡导推动下、按美国的理念与利益成立的。之后美国始终在这些组织中居主导地位,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总部就设在美国。长期以来美国操纵和利用这些组织为美国及其盟国的利益服务,制订和建立有利于美国的规则和秩序,打压其竞争对手或美国所不喜欢的国家,如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派出以美军为主体的“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