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攻略手记-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之前,先杀了你们这几个陪葬吧!给我上!”

    见查干巴日虽被自己言语唬住,却并不想投降,反而杀意更甚,夏子凌心中叹息一声,看来此番时运不济得很。定远侯啊定远侯,你究竟人在何处?!    百眼井一带,正处于半沙漠化地带,夜间和白日就跟换了个地方一样。昨晚狂风呼啸,白日里风沙却小了不少,今日没有下雪,更是视野开阔。放眼望去,空旷之地除了间或有几口石井,哪里有敌人的踪影?

    无论是正面进军的王弼部,还是侧面包抄进入该地带的朱椿部,走了大半天,最后在百眼井中部汇合,均是一无所获。

    其实这百眼井地带方圆不过六十里,大军过境,急行军的话,只需三日,无奈过了百眼井,百里内都是寸草不生的荒漠,根据天象官预测,这七日内都是漠北大风天气,是以蓝玉才不得不扎营于百眼井以南,待得度过了这几日大风天气,才敢继续前行。

    “茫茫荒漠,不见一兵一卒,我适才也派人遣下石井去探查了一番,并无任何玄机。难道昨日那兵戈声果然不是人为?”两部相遇,简单交换了情况后,王弼猜测到。

    其实,从他个人内心而言,对于阴兵借道之说,也有三四分相信的。

    朱椿道:“不知定远侯派人探查了几口石井?”

    “两……三口。”

    夏子凌道:“侯爷,此地共有石井两百余口,若是元兵分散藏匿于石井之中,石井数量众多,我军不可能逐口一一探查,找寻到玄机的可能性很低。况且,万一敌人将相邻几口石井暗中连接,要躲避我军查探更是易如反掌。”

    王弼蹙眉道:“那可如何是好?你们从后方过来,附近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夏子凌道:“附近均是开阔荒凉之地,根据我等查看,土地基质松软,地下不大可能挖掘出大规模藏人之地,是以末将觉得敌人分散藏匿于石井内的可能性居大。”大风呼啸中,还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夏子凌之前虽说元兵人数不会太多,但那“不多”是相较我军人数而言,几百千人怎么也是有的。

    王弼眉头皱得更甚,“那到石井中捉人的可能性又全无,这不是无解了?”

    夏子凌一时无语,如果这真是元军的计策,利用如此天时地利,给我军造成巨大的心里威慑,想出这计策之人定然是个高手。

    鉴于目前束手无策的状态,朱椿道:“定远侯,我等不若先行撤回大营,待今日夜里静观其变,看是否还会出现昨夜那异响。”

    “好。”朱椿所言极是,王弼当即表示了赞同。若不速速返还,待到晚上漠北狂风大作,就麻烦了;再者,朱椿与王弼二人昨夜都未曾合眼,今日辛劳一日,都是困倦得很。

    当晚,睡到下半夜,狂风中那若隐若现的兵戈铁马声又出现了。夏子凌醒过来只是侧耳听了两秒,便拿被子捂着头继续睡了。

    这声音今日再现,他几乎就能确定这是元军所为了,若是阴兵借道,哪有天天借的道理?然而他可以无视那声音,继续睡觉,军中如他这般好心态的人恐怕不多。尤其是那些大字不识的普通士兵,接连两日被元军装神弄鬼恐吓,怕是胆都吓没了。

    不过无论如何,养精蓄锐都是必要的,解决之道可待明日再想,他不想明日上阵拖了朱椿的后腿。

    第二日,两队人马再次出发,夏子凌提议大家不用再在整个百眼井附近盲目搜寻,只将探查范围固定在昨日起大风之地。

    这一提议得到了朱椿和王弼的认可,是以当日,两队人马只在方圆十里之内密集搜寻,所有人马分三拨下井探查。几个时辰后,果然有所发现——

    夏子凌来到朱椿和王弼面前,呈上两物,道:“王爷、定远侯,这是我帐下军士在一口石井中发现的,请过目。”

    朱椿与王弼轮流看了看,夏子凌所呈之物,是一把刀口砍卷了的蒙古短弯刀和一柄折断的长|枪,关键是不管是刀口的砍痕还是枪柄的断痕,都是新印记。

    王弼松了一口气,道:“这么说,果然是元军搞鬼了!”阴兵借道,断不会留下武器,况且这武器正是元军使用之物。昨日夜里,他听着那兵戈声,心里还是有些发怵,如果是人为,那便不用顾忌触怒鬼神了。

    朱椿道:“就算知道是元兵所为,他们就藏在这附近,我们却找寻不到,也颇为头疼呀。”

    夏子凌笑了笑,道:“臣下倒是有一计,既然我们白日找不到敌人,横竖他们夜间都是大规模出动的,何不待他们聚在一起,装神弄鬼之际,将他们一齐拿了!”

    夏子凌所谏,也是当下唯一的办法。当夜,狂风大作,兵戈声再次响起之际,朱椿与王弼各带五百精兵,直接向那狂风最甚处行进。

    虽然知道了这是敌人演的一出好戏,实际操作起来,大家才体会到什么叫做寸步难行。漠北的狂风平日里本就大得吓人,这几日刮的是跟龙卷风一般的旋转之风,众人听着那厮杀声越来越近,风沙却也越来越大。

    幸得朱椿与王弼出行前,采纳夏子凌所谏,让军士们将武器都换成了长|枪,以便风沙太大时可以以其杵地。但饶是如此,夏子凌此刻也觉得自己快要被狂风吹走了。关键时刻,王四拉了他一把——

    “老大,风这么大,元兵真的在里面?我们这站都站不稳了,他们莫非是牛鬼蛇神不成,这么大的风还能顶着不动?”

    王四的想法,恐怕也是军中大部分士兵的想法。夏子凌正要开口,又是一阵大风袭来。他勉强用手中的长|枪撑着,却仍是止不住退后的冲劲,偏偏刚才看风势小了,王四放了手,这个时候吨位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身形偏瘦弱的夏子凌,险些就要成为军中被风刮走的第一人。

    幸好,两股强大的助力一左一右袭来,夏子凌左右看了看,朱椿与沐晟一人一边分拽住了他的两条胳膊。

    不一会,风势渐小,沐晟出言道:“敌人果然在里面?”事到如今,连他都觉得这样的风势中,元兵要在旋风中心,演出那兵戈相接的戏码,能力恐怕是堪比鬼神了。

    夏子凌艰难地开口,道:“这几日漠北所刮之风,乃是旋转之风,根据我掌握的常识,度过了风势最大的位置,旋风中心,却是平静无风的景象,因此,元兵定然聚在那中间。”

    仅仅是说这么一段话,夏子凌就觉得一嘴都是沙子,不过今晚大家是免不了饱餐一顿沙尘夜宵了,也顾不得这许多。这漠北的旋风,和海上的龙卷风原理差不多,都是空气做离心运动而成,因此,中心地带会出现风平浪静的空缺地带。但这些物理学原理,对古人解释却颇有难度。

    游牧民族,自有一套琢磨天气的妙法,对漠北的气候果然非常了解,定是趁着风沙大作之前,提前埋伏在了旋风中心,不用像他们一般受这风尘肆虐之苦。

    夏子凌所说的理论,朱椿闻所未闻,但他仍是望着夏子凌的眼睛,问到:“果然如此?”

    夏子凌笃定地点头,道:“是。”

    “那好,沐晟,下令我军所有士兵,不计一切代价,强行向旋风中心突破!”夏子凌的理论他不知道不要紧,重要的是他信任这个人,这就够了。不管王弼的部众会不会畏缩不前,只要夏子凌确定,他便不会回头。

    “是!”沐晟领命后,即刻大声将蜀王的军令传达给周围部众。

    由于蜀王与沐晟两位高级将领身先士卒,所率五百将士也是奋不顾身、英勇前行,终于,第一拨勇士冲过了风暴的屏障,士兵们跨过那分隔一线之时,简直奇了!适才风沙肆虐,眼睛都睁不开的景象一扫而空,眼前空旷之地仅是微风轻拂,就如同江南春风般,吹在身上一点感觉也无。

    而眼前——一大拨元军正在刀枪互砍作势!两方人马见面,均是愣了一愣,有些面面相觑。

    夏子凌得朱椿所助,也有幸跻身于第一拨突破的军士之中,眼前元兵黑压压一片,虽然是深夜看不清人数,估摸也不会少于五六百人,他们突破的将士尚少,这么打起来肯定是要吃亏的。

    然而不打也是不行的,夏子凌大吼一声:“元兵就在眼前,上!”然后提枪就要前冲。

    身边的朱椿却轻轻拽了他一把,夏子凌茫然回头,只见蜀王脸上挂着一抹略显愉悦的笑意,道:“这是本王与你第一次一齐上战场吧?”

    云南之战中,除了曲靖之战最后朱椿救场的片刻,自己似乎是没有与蜀王并肩作战过,是以,夏子凌点头答道:“好像是。”

    “很好。”朱椿轻轻一笑,长枪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先夏子凌一步冲入了敌营,那身影,优雅地不像去与人厮杀,反倒像天神临凡一般。

    很好?哪里好了?但无论如何,夏子凌心中还是一暖,旋即提枪跟在朱椿身后,也冲向了敌人阵中。    入了蓝玉军帐,已有几位将军先到了。朱椿等了片刻,余下的人也悉数来到。

    今日议事,到场的只有大将军蓝玉、左右副将唐胜宗和郭英、燕王朱棣、蜀王朱椿,以及蓝玉心腹猛将定远侯王弼。

    众人坐定,蓝玉开门见山道:“今日之事,诸位怎么看?”

    唐胜宗道:“莫非是阴兵借道?”

    唐胜宗所言马上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朱椿之前提出“阴兵借道”的疑义,并不是因为他本人对鬼神之说有多执着,而是他已提前预料到大多数将士的想法必定往这处去了,包括军中高级将领,抑不能免俗。

    蓝玉道:“适才我派人去探了探,声音传来之处狂风大作,无法近前,从面上看来好像是没有人的样子。”

    蓝玉这话说得很巧妙,从“面上”和“好像”这两个词,朱椿便能确认,蓝玉心里其实也在怀疑此事是北元搞鬼。

    此话蜀王听出了端倪,在座众人都是聪明人,听出蓝玉暗藏深意的,又岂止蜀王一人。

    郭英道:“莫非将军您认为不是阴兵借道?”

    “因为未曾到得近前看仔细了,本将也不敢断言是何情形。但也不排除是北元布下的障眼法这一可能。”

    唐胜宗对蓝玉的推断有些不服,立刻说到:“将军,不知您这一推断可有根据?”

    “当然。其一,之前已有战报表明北元军队在百眼井附近活动,很有可能敌人提前安排好了这一切;其二……”蓝玉顿了顿,接着说到,“源于我的直觉。”

    在座诸人:“……”直觉这东西,搬到面上来说,未免有些难以服众。

    唐胜宗正要发难,郭英却抢在他之前开口了。让唐胜宗这直性子直接和蓝玉杠起来,说不定要大打出手的。唐胜宗和郭英同岁,今年俱是五十有四,比蓝玉虚长了近十岁,然而蓝玉是洪武帝钦定的大将军,军中向来只论品级,不论年岁,他两面上还是不得不服蓝玉的调遣。

    “将军,大军九月从应天出发,至今已四月有余,仍然没有捕获元军踪影。现下正值北地严寒之际,我军中士兵多生长于南方,不适应这北地气候,冻疮、风寒等疾频发,末将觉得,是否该考虑撤军?待明年开春后再伺机北上。”不久之前,就撤军之事,郭英与唐胜宗交换过意见,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意见,也是唐胜宗的意见。

    蓝玉将目光转向郭英,微微一笑。之前军中抱怨颇多,但唐胜宗与郭英未明确表态,他便可以置之不理。他知道这事他二人总会提出来的,但由郭英来说却是比唐胜宗来说要好得多,毕竟虽然唐胜宗与郭英是同时跟随朱元璋的,但是他与郭英却要更亲近些。

    蓝玉道:“武定侯,两年前,你我同征云南,也是这个时节,大军旗开得胜,何等意气风发。”

    郭英嘴唇微启,有些欲言又止,虽然同是隆冬,云南那四季如春的气候和东北怎可同日而语。不过,蓝玉却径自说下去了——

    “说起来,我们一同战场厮杀已有二十余载了吧。我近日尝思当日你我随伯仁同破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大营的情景。武定侯你当时率十余骑潜入敌营,何等凶险,若不是你带人潜入,迷惑敌人,扩廓帖木儿中计仓皇逃走,伯仁如何能取得那场完胜。”

    蓝玉所说的是洪武元年十一月,山西大同一战时的情景。当时,郭英授命趁夜率十余骑潜入扩廓帖木儿营内,举火鸣铳,位于城东十里外的伏兵闻声,也鸣炮与之辉映。常遇春随后引兵赶到,冲入敌营。元兵不知虚实,以为明军大队人马赶到,顿时大乱,自相杀戮蹂践。扩廓贴木儿也仓卒间,赤着一只脚,率十八骑随从向北逃去。

    “除了伯仁,武定侯你便是我蓝玉第二个佩服之人。皇上也尝称,身被七十余处旧伤,却从不以疾托辞出战,武定侯实乃军中楷模。”

    蓝玉此言,虽有奉承之意,但说得言辞恳切,句句显露诚意。郭英微泛浑浊的眼中闪过几许动容。他十八岁跟随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东征西战、从不畏缩,尤其想起适才蓝玉说的,那山西大同与扩廓帖木儿一战,更是奠定了他在洪武朝的名将地位。

    当年大同一战,他正是而立当打之年,蓝玉那时还是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在军中是跟随他学习的后辈。但转眼一晃二十年后,他已是廉颇老矣,出战时居然生出退去之意,而蓝玉,虽已年逾不惑,却正是有冲劲也够沉稳,一个将领最好的黄金年龄。

    “武定侯,伯仁曾临终时将荡平残元一任托付与我,我蓝玉虽不才,幸得武定侯与延安侯你二人相助,此次必能完成皇上的嘱托。”

    常遇春临终前还给蓝玉留过这样的遗言吗?郭英从未听蓝玉提及过此事。常遇春留下遗言“恨不能再报效太祖”,倒是举国闻名,洪武帝闻之还曾痛哭流涕、悲恸不止。不过,想到常遇春一生好战,会留下这样的遗言也在情理之中。

    蓝玉在这样的情形下不以大将军威仪压人,而是述说旧事、动之以情,果然正中郭英软肋。郭英当下重燃了男儿当热血报国的情怀,默默垂首,不再言语,已是暗下了与蓝玉一同苦战到底的决心。就算如常遇春一般死在征途之中又有何妨,反倒能成就他这辉煌的一生。

    唐胜宗看郭英三两句便被蓝玉说服了,心下有些不悦,道:“不知两位王爷意下如何?”

    唐胜宗说罢,众人不约而同将目光转向燕王,按照长幼有序,理当他先发表意见。

    朱棣微微一笑,开口道:“此时确实不是决战的好时机,先不论武定侯所说的南军无法适应北地气候,就是本王手下那些北地士兵,也有些吃不消了。再者,今日之事,无论是不是阴兵借道,我等将领可以不予理会鬼神之说,普通士兵却不然,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强行逼迫士兵向前行进,恐失了军心。”

    “若是担心一来一回,十五万大军耗资甚大,其实也不一定要撤回应天,大军撤到我北平地界,开春再北上,也可同时补给所需,一举两得。”

    朱棣的这个提议,按说是极好的,也符合唐胜宗的意图,延安侯当下就点头表示赞同。

    不想,蓝玉仍然坚持己见,道:“我却觉得敌人就在附近,我军辛苦了四五月,不抓住这次机会,一举击破元廷,未免可惜。”

    唐胜宗:“……”能一举击破敌人,无须明年再折腾,他自然也是愿意的,偏偏蓝玉的论断来源于个人猜测,十五万人为了一个莫须有的可能性,陪着蓝玉去犯险,他万万不能赞同。

    于是,唐胜宗转头询问朱椿:“蜀王,您的意见呢?”

    现下,几位最有发言权的高级将领中,蓝玉赞成继续北进,定远侯王弼是他心腹,自然附和蓝玉;唐胜宗和燕王赞成撤兵;郭英摆了个随便你们怎么说,我不表态的中立态度。这么算下来,赞成进军与撤军的正好二比二,蜀王的意见反而很重要了。

    朱椿露出一个和四哥朱棣一般无害的笑容,道:“各位将军和燕王的分析都很有道理,本王不曾去关注那许多,只想到一点。”

    “那日应天誓师,皇上殷殷嘱托我军,留下‘倍道前行,直抵虏廷,肃清沙漠,在此一举’一言,皇上既然寄予如此厚望,我等却在讨论撤军与否,是否有负皇恩?”

    朱椿虽然面带笑意,所说的话却是极重的。这个时候,讨论进军还是撤军好,有多少胜算,反对者总会有千万种理由反驳,不如直接拿皇命来压人。

    果然,朱椿此话一出,其余人都禁声了。蓝玉心中对朱椿此言赞赏不已,面上却是不显。

    朱椿继续说到:“不过,无论继续行进或是撤军,起码要弄清楚今日这怪声产生的原因。大将军,我愿意带领部下前往百眼井,探明究竟,再行部署下一步计划!”

    朱棣心里暗暗有些诧异,没想到他这素来文雅的十一弟,这次会那么拼。藩王金贵之躯,朱棣本以为就算朱椿不要命,蓝玉也不敢放他去冒这天大的险,不想蓝玉当即大喜道:“好!蜀王愿意亲身涉嫌,实乃我全军将士的楷模。”

    “那么,不论下一步是进是退,先把眼前的情况摸清了,再做商议!诸位意下如何?”

    横竖请命犯险的不是自己,多耽搁个几天也无妨,诸将纷纷点头应允了。蓝玉复又留下朱椿与王弼商量具体策略。

    朱棣临出帐前,看了朱椿一眼,心想我的好弟弟,我知道你想建功立业,那也得悠着点啊,一来就这么猛,要是不小心把命玩完了,还怎么争皇位?

    朱棣对危险的估计其实还是非常精准的,事后证明,此行果然极度凶险。

    蓝玉自然也不会让朱椿孤身犯险。遣散众人之后,他定下了让朱椿和王弼各带五百精兵,王弼从正面进入百眼井地带,朱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