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年轮-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一个趁机从地上捡起枕头,迅速捏了个遍,还给徐克:“别发火,别发火,愿意抱着,你就抱着。”又对为首的那个男人摇摇头,表示枕头里没东西。徐克仍搂抱着枕头,走到窗口——外面街上,两个男人正往一辆卡车上抬东西。

  为首的那个男人喊了起来:“哎,你干什么你,放下!”原来是三楼那个老太太,不知何时溜进了屋,企图偷走那幅《伟大的女奴》。

  老太太说:“这是我家的。没地方挂,暂时存放在他家的。不信你问他。”徐克回头看看,没吭声。

  为首的男人也没办法:“拿走吧拿走吧!”老太太将画拿走了。

  楼外那些议论纷纷的围观者闪开,卡车缓缓开动了。




一三三




  屋子里已经空空荡荡,水泥地上放着被褥卷,徐克坐于其上,怀里仍抱着枕头。过了一阵,徐克走入父母的卧室,他缓缓跪下,仰望着挂过相框的地方:“妈,我不是不争气,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才算争气,怎么做才能争气,我……”他哽咽了,说不下去,接连磕了三个响头。他双手捂脸,发出了无法抑制的哭声……

  痛哭一场之后,他站在家门口,扯开一条衣缝,掏出一个存折,打开看了看,揣入衣兜,推门出去了……

  王小嵩带着母亲到一家医院看眼疾,在搀着母亲上楼的时候,他与另一个女人擦肩而过,这时,他看到一张多么熟悉的脸!

  在那个瞬间,他惊呆了,他似乎嗅到了一股过去年代的气息;熟悉的、愁苦却又温馨的气息。而且,他分明注意到,在他注视着的那张脸上,也有着与他同样的惊愕。

  但是,这怎么可能!他还是脱口喊了出来:“郝梅!”

  郝梅缓缓回过头去,背着女孩儿下楼了。王小嵩抛下母亲,追下楼梯喊道:“郝梅!郝梅!”

  郝梅背着女儿已到了更底层去了。王小嵩两头不舍,最终还是回到了母亲身边。

  母亲问:“你碰见谁了?我怎么听着……你叫的,好像是郝梅两个字?”

  王小嵩说:“是……我觉得,一个女人……那么像郝梅。”

  “像归像……郝梅,不是已经……不在了么?”

  “是啊……郝梅……已经不在了。”

  王小嵩扶母亲上了楼,扶母亲在长椅上坐下。王小嵩还不甘心:“妈,你先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我去……”

  母亲理解地说:“去吧。我也有这种时候,明明知道自己认错了人,可不当面问问人家却不死心。”王小嵩离开母亲,奔下楼去。

  母亲坐在长椅上,她什么也看不见,但她曾经看到过的往事,却更加清晰地出现在头脑里。刚才王小嵩叫着郝梅,深深地触疼了她的心坎。她忆起了那个冬夜,郝梅肩扛手提着大包小包从兵团回来;穿一身兵团战士的棉袄棉裤,头戴羊剪绒的兵团战士帽,小脸冻得通红,一进门她就说爸妈都到干校去了,家里的房子也被别人占了,母亲从内心里爱悦地告诉她:今后大娘的家,就是你的家。那时的郝梅,已经出落得多么俊秀啊!她替郝梅揉搓着冰冷的双手,郝梅也为能有一个温暖的家庆幸得热泪盈眶。

  走时还是个小孩子,这次回来已经是个大姑娘了,郝梅给自己的父亲、母亲、而且还给小嵩,一人织了一件毛衣。郝梅带回来多少好东西呀,木耳、黄花、蘑菇、猴头儿……在郝梅去探望在干校的父母之前,她和郝梅一同包了那么多的饺子,冻在外面,不一会儿就冻得“嘎嘎”的。她们把冻好的饺子倒在面口袋里,走时,她特意嘱咐郝梅,让郝梅告诉她父母,她这个破家,以后就是郝梅在城市的一个家。

  至今,在这医院的长椅上,母亲还能清晰地看到,大雪飘飘中,渐渐远去的郝梅……

  王小嵩失望地回到了母亲身边说:“妈,你等急了吧?”

  母亲说:“妈没急……人和人啊,是缘分。有时候,不能不信缘分。妈和你小姨,就缺缘分。虽然认了干妹妹,却好像命里犯克。你和郝梅那孩子,看来也是没缘分的。儿子,忘了她吧!再说你已经成家了,都当爸爸了。就是她还活着,又如何呢?”王小嵩也在长椅上坐下,问:“妈,你……清楚郝梅些什么事儿吗?”

  “妈怎么会清楚哇?自从她探家,在咱们家住过几天后,一回兵团就没了音讯。有年振庆探家回来,我问,才知道那孩子染上什么出血热了,已经不在了。你也是从振庆和徐克那儿知道的吧?”

  王小嵩叹道:“是。振庆往大学里给我写信告诉我的。”

  母亲说:“振庆那孩子可从不编瞎话,再说他没来由编瞎话骗妈骗你。干什么呢?”

  “是啊,振庆不会那样的……”

  母亲睁着空蒙的眼又说:“不过……你这么一问,我想起一些事儿来,心里倒也有点儿犯疑……”

  “妈,什么事儿?你快说!”

  母亲叹了口气:“当年的一些旧事儿,不说也罢……”

  王小嵩央告着:“妈……”

  母亲坚决地说:“别问,妈不想说的事,你怎么问也没用。”

  王小嵩也严肃地说:“妈,有些事儿你不能瞒我,这对我很重要。”

  母亲说:“比你一心想治好妈的眼睛还重要?”

  王小嵩的目光,却被另一个背着孩子的女人所吸引,那女人穿的衣服和他刚才认为是郝梅的女人穿的衣服差不多。

  他追了上去,那女人当然不是郝梅,背着的是个男孩儿。

  王小嵩在医院里碰到的那个女人,其实正是郝梅。这个早已“死”去的人,也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她背着的那个不能走路的孩子,是她的女儿芸芸。她背着芸芸挤上公共汽车,在拥挤的车厢里站着,一个老者看不过去,给她让了座。




一三四




  郝梅对老者笑笑。女儿在妈妈背上说:“爷爷,谢谢您!”

  两个坐着的女青年议论着:“这女人真不像话!人家老头给她让了座儿,连声谢谢也不说。还不如她孩子有礼貌呢!”

  “就是。孩子毕竟有老师多少教育点儿,到了她这种年纪谁还有义务教育她啊?”

  “因为有这样些个人,所以我才偏不学那份儿雷锋呐,学了又不落好儿。”

  女儿猛地朝后座扭回头,分明想声明什么,更想抢白她们什么。郝梅的一只手及时捂住了女儿的嘴。

  被捂住嘴的女儿抬头望着她。她也望着女儿,摇了摇头。

  女儿眼中渐渐充满了泪。车到站了,郝梅背着女儿下车,朝家走去。在一个单位门口,芸芸说:“妈,你把我放那儿,歇会儿吧!”指指单位门前的水泥护花台……

  郝梅摇头。芸芸又说:“妈,你怕我凉着是不是?坐一会儿没事的。”

  郝梅发现垃圾筒那儿有破包装箱,背着女儿走过去,一手捡起来看了看,见还干净,拿着走到护花台那儿,将里面折到外面,给女儿垫着坐下。她坐在女儿身旁,搂着女儿。芸芸掏出手绢,替她擦汗:“妈,我心疼你……”

  郝梅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脸偎向女儿的脸。一对外国男女青年见状,给她们偷拍了一张照片。

  外国女青年拿着立显照片走到她们跟前,将照片递给郝梅,郝梅礼貌地报以微笑。

  芸芸说:“谢谢阿姨!”

  外国女青年问她:“照得好吗?”

  芸芸说:“好。真好!”

  外国男青年高兴地点头:“你说好,我们,非常高兴!拜拜!”

  芸芸挥挥手:“拜拜!”

  母女二人挥手与外国男女青年告别后,欣赏照片,对视而笑。她们笑得那么愉快……歇够了,郝梅背起女儿继续走。她们走进一个院子,走到了自家小屋门前,女儿在她背上用钥匙开了门——看来她们早已习惯如此了。

  屋里陈设当然再简单不过,与张萌的居处相比,更显得一贫如洗。郝梅刚将女儿放在床上,有人敲门:“能进吗?”

  郝梅开门,迈进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那是邻居老潘,他说:“我中午买了两袋儿包子,给你们送一袋来。这几根黄瓜我已经洗干净了,再拌个凉菜,挺好的一顿午饭。”

  郝梅满脸感激,急忙从兜里掏出钱来要给老潘,老潘推卸:“这是干什么啊!邻里邻居的,这不就见外了么!”郝梅求援地望向女儿。

  女儿领会地:“叔叔,那我就替我妈多谢您啦!”

  老潘见女儿手中拿着照片,走过去问:“让叔叔看看,照得真不错!谁给你们照的?”

  “在路上,两位外国朋友给照的。那种照相机可高级啦,当时就能出这样的照片……”

  老潘开玩笑说:“送给叔叔吧,怎么样?”

  芸芸舍不得地:“这……就一张……”

  老潘说:“舍不得?那……借给叔叔翻拍一张,然后再还给你。”

  芸芸说:“拿去吧,可一定得还。我妈妈也喜欢这张照片……”

  “叔叔保证还。芸芸,你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啊?”

  芸芸困惑地瞪着对方……

  老潘将声音压得更低:“叔叔打算为你们改装一辆旧自行车,改装成个三轮的。在你妈生日那天送给你们,那你妈妈就不用再背着你去看病了。”

  芸芸说:“在我过生日那一天送给我们不行么?”

  老潘不禁一怔:“当然也行啦!”厨房里一直响着郝梅切黄瓜的声音……

  芸芸说:“我妈妈的生日是四月份,那就要等到明年了。我的生日是九月二十六号,再有一个月就到了。叔叔你能争取在我生日那天送给我们么?我妈妈天天背着我去看病,我可心疼她了……”厨房里响着爆锅声、添水声……

  老潘心有所动地抚摸着芸芸的头:“叔叔一定争取在你生日那天送给你们。”

  芸芸说:“叔叔,我要告诉你一句悄悄话儿……”

  老潘见她一脸郑重,将耳附在她嘴边。芸芸郑重地说:“我老想,我还不如死了,让我妈少替我操份儿心,少替我受份儿累……”

  老潘严肃地板起了脸:“芸芸,听着,再也不许你有这种想法,尤其不许你当着你妈的面说这一类话!”

  郝梅端着热腾腾的包子、拌好的凉菜走入屋。

  老潘站起来说:“你们吃饭吧,我走了……芸芸,记住我的话啊?”芸芸点点头。

  老潘走出门去。郝梅狐疑地望着女儿。

  芸芸见状,赶忙解释:“妈,叔叔只不过对我说,平时要多体谅你,听你的话,别惹你生气……”郝梅将女儿抱在椅子上。



一三五




  母女二人在旧方桌面对面吃饭。饭后,郝梅擦桌子,芸芸将作业本和课本铺开,准备写字。

  郝梅则坐到女儿对面,检查女儿的算术,并划“√”和“×”。芸芸停止写字,望着母亲批改。

  “妈,那道题没错。”郝梅抬头看看女儿,又看书,将“×”改成了“√”。

  芸芸:“下一题也没错。”郝梅又抬头看看女儿,自己在纸上演算一题。又将“×”改成了“√”。

  她歉意地对女儿笑笑。

  芸芸说:“妈,我想和你谈一谈。”

  郝梅摇头,表示不同意。

  芸芸又说:“你有心事,才会批错。要不我思想没法集中,就像妈妈现在一样。”

  郝梅的目光流露出了惊讶。她将双手平放在桌上,注视着女儿,准备与女儿倾心一谈的样子。

  芸芸问:“妈,那个人是谁?”同时将一个小本儿和一支笔推向母亲。

  郝梅在一页纸上写道:“哪个人?”又将纸推向女儿。

  芸芸说:“在医院碰见的那个男人。”

  郝梅在第二页纸上写道:“我不认识他。”

  芸芸说:“那,他为什么认识你呢?”

  郝梅在第三页纸上写道:“他认错人了。”

  芸芸看过之后又问:“他为什么还能叫出你的名字呢?”

  郝梅在第四页纸上写道:“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她每在一页纸上写完字,都不忘记画上一个句号,推向女儿。

  她脸上的表情渐渐起了变化。不难看出,她用笔做出的回答皆是违心的。

  芸芸问:“你不但和另外一个女人长得像,而且和她一样,同名同姓?”

  郝梅怔住了。母女二人目不转睛地互相注视。

  郝梅在第五页纸上写了一个字:是。这一次她没在“是”后面画句号,也没推向女儿。

  芸芸缓缓摇头:“妈,我不信,这也太巧了。你当时装不认识他,可我知道他是谁。”

  郝梅又在第五页上接着写道:“别胡思乱想,好好写字!”

  芸芸急切地说:“妈,你真有事瞒着我,我不愿意你那样。如果是使你伤心的事,我会劝你的。”

  她将母亲推给她的那页纸又推给了母亲。郝梅在那页纸上又加了一个“!”再次推向女儿,表情渐渐严厉。

  芸芸在“!”后面画了一个“?”,推向母亲;郝梅在“?”后面画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表情更严厉地推向女儿。

  芸芸用笔将那一串“!”都画了“×”,在另一页纸上满纸画了一个大“?”,推向母亲。看得出来,她在耍执拗的小脾气了。郝梅也换了一页纸,生气地写了一句话:“罚坐二十分钟!”

  她将女儿的书本收拢在一起,将小闹钟啪地冲着女儿摆在桌上。芸芸见母亲真的动气了,流露出了怯意,在椅子上端端正正地坐成被罚的样子。

  郝梅看也不看她,起身到外屋去了。郝梅在外屋想找什么活儿干,借以平息情绪,可她转了一圈儿,却不知该干什么。

  她似乎要发出叫嚷,可只不过张了张嘴,她情绪无处发泄,用拳左右擂自己的头,她忽然发现洗衣盆、洗衣板、小凳子放在一起,盆里还有洗过衣服没倒的水。她从身上扯下围裙,坐下去洗起来。

  望着狠狠搓围裙的双手,她的思绪又回到了当年的北大荒。

  遥远的洁白的雪地上,两个人影相向奔跑——火红的落日在他们当中。他们终于跑到了一起,他们的身影充满落日里。

  他们相视微笑。郝梅看着王小嵩:“你黑了。”

  王小嵩也看着郝梅:“你也是。”

  郝梅不知再说什么好,明知故问地:“你……干什么来了……”

  王小嵩笃笃诚诚地说:“回老连队来看看你呗……”

  郝梅低下头笑了。

  王小嵩望着远处老连队的房舍:“真想老连队啊!”

  郝梅回头望了望说:“走,跟我回连队!”

  王小嵩摇摇头说:“不了,省得别人说我们的闲话。”

  郝梅笑着:“我不怕……”




一三六




  王小嵩说:“我当然也不怕……但是何必呢?”

  “那你今晚住哪儿啊?”

  “到营部去。明天一早赶回连队,不耽误星期一上班……我没请假,是偷偷来的。”

  “天都快黑了。到营部得走五十里呢。”

  “也不过就是三四个小时的路呗。”

  “来回一百多里,就为了站在冰天雪地里看上我一眼啊?”

  “还为了送给你一样东西……”王小嵩从书包里取出一本“四合一”的小开本《毛选》给郝梅,“没见过吧?”

  “见是见过。可我没有。”

  “高兴么?”

  “高兴!”

  “那……我走了!”

  郝梅依依不舍地说:“你别走……”

  王小嵩说:“你没戴帽子,也没戴手套,站久了会冻坏你的。”

  郝梅说:“我不冷……”

  “鼻子这么一会儿就冻红了,还说不冷呢!”

  “那你在这儿等着,我回连队给你买两个馒头带着!”她说罢转身便跑……

  王小嵩喊:“哎——”

  她跑远了……

  郝梅跑回连队,跑回女知青宿舍,从枕头下摸出饭票往外便跑。几个女知青很诧异,其中一位女知青问:

  “今天食堂做的什么啊?”

  另一女知青:“肯定不是馒头!”

  于是她们也纷纷拿了饭盒之类冲出宿舍。

  郝梅趴在卖饭窗口问:“我能先买两个馒头么?”

  一个男知青说:“刚上屉不一会儿!”

  “凉的也行啊!”

  “除了热的就是冻的,哪儿有凉的啊。冻的你也要?”

  郝梅问:“还得等多久才下屉呀?”

  “十五六分钟吧。”女知青们进了食堂,排在郝梅身后,郝梅冲她们掩饰地笑笑。

  那位做饭的男知青匪夷所思地自言自语:“今天怎么了,好像都没吃午饭似的……”

  郝梅将两个用手绢包着的热气腾腾的馒头揣入怀里,跑出连队跑到了她和王小嵩见面的地方,却不见了人。郝梅喊:“哎,你在哪儿,别跟我闹!”

  月光之下,她发现了雪地上王小嵩用树枝写的字:“我等不及了,走了。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看后将字迹踩平。小嵩。”

  郝梅呆住了。

  她用鞋底儿将字一个一个从雪地上擦去……

  郝梅回到宿舍,她将那一本“四合一”摆在她的小箱里。其实她并非没有,而是已有了两本,算王小嵩送给她的,已经是三本了……

  围裙已搓破了,郝梅的手也在搓板上搓疼了,郝梅揉自己的手。她想到了什么,站起来,在毛巾上擦擦手,推开门走进了里屋。

  芸芸端坐在椅上,掉泪不止。她流着泪说:“妈妈,我再也不惹你生气了,原谅我吧!”

  郝梅在一页纸上写了两行字,推至女儿的视线以内。纸上写的是:“你能把你想问的事彻底忘掉,再也不提吗?”

  芸芸点头:“能。妈妈我能……”

  郝梅走到女儿跟前,搂抱住女儿。她自己也忍着泪。

  晚上,郝梅在用一盘儿黄豆辅导女儿解算术题,她一会儿拨分黄豆,一会儿在纸上写什么,一会儿向女儿打着也许只有女儿才能领会的手势。

  看得出来,芸芸是个反应非常机敏的女孩儿,对于母亲这一种特殊的辅导方式,似乎也习以为常了。郝梅不时充满爱意地摸摸女儿的头,以示鼓励。

  芸芸睡着了。郝梅坐在床边,充满爱意地端详着女儿,她俯下身,轻轻在女儿脸蛋上吻了一下,悄悄离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