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一旦粮草供应不上,士兵们吃不饱肚子,军心就会动摇,若廉颇到那时 

率师反攻,秦军必然大败,所以他只有速战速决才是上策。正当王龁急得火 

烧眉毛的时候,忽然探马来报告说:赵国又派20万人马,由赵括率师前来换 

廉颇守阵,廉颇已回老家邯郸去了。 

     王龁猛听得又来了这么多敌军,心头怦然一惊,又一听来的是赵括,不 

禁仰天大笑:“哈哈,是那纸上谈兵的赵括呀!” 

     这王能为何大笑?原来,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了。 

     秦军知道廉颇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将,有他在,就别指望攻下赵军防线, 

为迅速扭转战局,秦国暗派奸细潜进赵王的官中,用一箱箱黄金收买贿赂赵 

王身边的几个谋臣,要他们在四下里散布谣言,说廉颇的坏话。 

     这招真灵,几天之内,赵国王宫内外、街头巷尾谣言四起,都在传说秦 

国人最害怕赵奢,听说赵奢的儿子赵括精通兵法,又有谋略,武艺高强,秦 

兵一听他的名字就吓得屁滚尿流,要是他当元帅攻打长平,秦兵早吓跑了。 

还有的说,廉颇那老头已不行了,越老越胆小,秦兵在阵前骂阵,他都不敢 

出来答话……总之,廉颇远不如赵括,此次秦赵一战,非赵括出征不可。 

     谣言像股妖风,恨快吹进赵王的耳朵,他心头顿时生起疑团:怪不得廉 

颇这几个月坚壁不出,原来是胆怯了,也难怪,仗打多了只会越打胆越小, 

枉费了几个月的兵马粮草,他还暗暗责怪自己用人不当。随后,他问身边的 

几位谋士:“听说赵括是位难得的将才,你们是否了解?” 

     他哪儿知道,他身边的这几个人早已被秦国收买了;他们一听赵王问起 

这事,连忙向赵王推荐赵括,并煞有介事地吹嘘赵括的军事才能。赵王听罢, 

欣喜异常,便卞定决心,改用赵括去接替廉颇。他唤人前去速速把赵括叫来, 

赵括一听赵王有情,两只黑闪闪的眼珠骨碌碌转,又摸摸下巴颏那撮灰胡子, 

喜不自胜地催马进宫。 

     赵王见到赵括,吩咐他坐下,问:“爱卿能为我击退秦兵吗?”赵括站 

起来,踌躇满志地说:“臣从小熟读兵书战策,对攻敌、防守、布兵排阵了 

若指掌,杀退秦兵,不在话下。” 

     赵王问道:“秦国有两员大将,一个白起,一个王龁,听说那白起武功 

盖世,杀人如麻,诸将都十分惧伯,不知是真是假?” 

     赵括知道白起不在两军阵前,便嘲笑道:“街传巷议不足挂齿,白起没 

什么了不起的,他打韩国,一下子杀死24万兵将;攻魂国,斩关破寨61城, 

砍下13万人的脑袋,这都是老皇历了。此一时彼一时,今日不同往日,他再 


… Page 21…

也抖不出当年的威风了。” 

     赵王忙问:“爱卿的武功与白起、王龁比如何?”赵括先是一怔,又微 

微笑道:“实不相瞒,白起不是我的对手,王龁我根本不放在眼里,不过这 

小子运气大好了,偏巧碰上胆小如鼠的廉颇,要换了我,哼,准像秋凤扫落 

叶一样把他扫回秦国去了!” 

     赵王一听大喜,当即决定,任命赵括为元帅,到长平把那“胆小如鼠” 

的廉颇撤下来。临行之时,赵王对赵括大加犒赏,送给他整箱整箱的黄金, 

整车整车的绞罗绸缎,并且又增派20万精兵强将随他出征。 

     出征之前,赵王亲自陪同他检阅20万将士。赵括朝检阅台上一站,举目 

望去,眼前的兵马,像天边的滚滚云朵随着呼啸的狂风直扑脚下;兵刃闪烁, 

犹如夜空中璀璨的群星,回身再看,一箱箱一车车的黄金和绫罗绸缎在日光 

中反射出诱人的光辉,他如痴如醉得意极了。 

     这时候,骑着战马立在检阅队伍最前面的大小将士们,被箱箱黄金车车 

绫罗绸缎看花了眼,都在寻思:这些宝贝马上就要分到我们手上啦。所以, 

他们伫立在 20万士兵的前面格外精神,在高头大马上手持刀枪剑戟纹丝不 

动,忽而挥舞兵刃齐声呐喊助威,忽而又持兵刃一动不动,把胸脯挺得老高 

老高。 

     可他们中谁也设想到,赵括俭阅完出征队伍之后,大手一挥,叫人把黄 

金绫罗绸缎统统运回家去了。赵括对赵王说:我想回家向老母辞行。赵王点 

头应允。 

     赵括一夹马背得意洋洋地奔回家去了。母亲听说让他退秦兵,气得差点 

晕过去,劝赵话说:“儿啊,你爹临终的时候曾经跟我千嘱咐万叮咛,说你 

不是领兵打仗的材料,光在纸上蜻蜒点水似地学了些兵书战策的皮毛,终无 

大用。如今你竟然统领20万大军,与那如狼似虎的秦军交战,你也不掂量掂 

量自己,你哪里有廉颇将军的谋略武功?依从我的话,速速去回禀赵王,辞 

去重任,莫要叫天下人耻笑!” 

     赵括环视满屋子的黄金锦缎,趾高气扬地对母亲说:“非是孩儿不肯辞 

去兵马大元帅.实在是遍国城中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再没有一个比孩子强 

的人了。国家危难应以国事为重,我不担此重任谁来担当!” 

      “啪!”赵母挥手给儿子一记耳光,跺脚喝道:“你从小到大只读点兵 

书战策,武功平平,怎能狂妄自大夸下如此海口?” 

     她撇开赵括径自求见赵王说:“自古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囤。’,然 

而国家大事非同儿戏,我儿乃一介庸才,纸上谈兵不知天高地厚,武功平常 

难以阵前御敌。” 

     赵王笑道:“你儿有将相之才,对此我早有耳闻,昨日面谈相见恨晚, 

作为元帅的母亲,希望你全力支持他为我赵国铲平敌寇。” 

     赵括的母亲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儿全然不像他的父亲能和将士 

们同甘共苦,遇事总要跟将士们商量。如今,我儿竟把您给的赏赐全都拉回 

家来,你看这样的人统帅几十万大军前去迎敌,不吃败仗才怪呢!故而我想, 

国王陛下以国事为重,还是另选良将吧。” 

     赵王一听不乐意了,把袖子一甩:“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见国王 

发怒,再也不敢多言,老泪纵横地退到阶下。 

     赵括率20万大军向长平进发,秦王得知消息后呵呵大笑,立即传谕:任 

命白起为兵马大元帅,秘密前去两军阵前增援王龁将军,并强调,若有人泄 


… Page 22…

露机密立即斩首。 

     赵括到长平的第一件亭,就是将廉颇用兵战策全部改变,把大小军垒合 

并成大营。廉颇原军中的旧将不同意这样做,因为数十万兵马大集中扎寨容 

易被敌军分兵合围,所以他们竭力阻止,结果和赵括的手下在兵营里吵吵嚷 

嚷地厮打起来,赵括一向刚愎自用手辣心狠,当即下令把不同意见的旧将通 

通杀掉,让自己的心腹担任。赵括召集大小将官在帐前,给他们讲了一段兵 

法,他将兵法《虚实篇》高声朗读了一遍,然后问帐下众将官是否听憧了, 

帐下有人点头有人摇头,有人则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盯住他的脸。赵括一看这 

情形,心中又得意又有点不满意,他将兵书反扣在桌上,在他们面前边踱步 

边讲解: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我军兵力集中到一处,这样我们就能集中优 

势兵力攻击敌人,造成我众敌寡的有利态势,那未同我军当面作战的敌人就 

有限了。 

     帐下将官听了频频点头。赵括走到案前又翻看了一下书,回身又和众人 

讲廉颇排阵的“错误”,是大小军垒设得太多,这样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 

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又薄弱,到处都防备,就到处兵力薄弱。现在 

我将大小营垒集中起来,以兵力优势迫使敌人处处防备。众将听了赵括这一 

段宏论连声叫好。 

     秦国元帅白起秘密到达阵前后,见赵括一来就改变了守垒方式:心中暗 

喜,便试探着先派三千兵马前去挑战,自己却在高墙上远远地观察动静。赵 

括见敌军杀来立刻领一万人马迎战,两军厮杀在一起,刀与刀交刺对杀,撞 

击声、杀喊声、呻吟声交织一片;秦兵寡不敌众,被赵括杀得兵如潮退,丢 

下一大片尸首,赵括见秦军败退便尾随其后,穷追不舍。 

     对面的白起元帅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在高墙上情不自禁地一拍大腿笑 

道:“太好了,我有办法对付赵括了!”接着,领兵后退十里。 

     这一仗赵括大获全胜,乐得他开怀大笑:“你王龁哪里是本帅的对手。” 

他便一人奔至秦军寨前,用弓箭向寨内射进一“封信,白起与王龁拆开一看, 

原来是封言词激烈的挑战书,不禁相视一笑,白起说:“王将军,你就写‘来 

日决战,。”王龁提笔一挥而就,当即把信扎在弓箭上射出塞去,随即又指 

挥全军拔营后退十里扎寨安营。 

     赵括得信后,更加得意忘形:“看看,王龁被我打怕了吧。”他立即传 

令,叫将士们吃饱了饭好好睡一觉,明日他要亲自活捉王龁。他哪里知晓, 

白起、王龁早已安排下天罗地网正等他往里钻呢。 

     次日天刚放亮,赵括就挥师与秦兵血战在一起,只见兵马相错,刀刃相 

接发出“吭吭嚓嚓”的响声,阵前王龁一手持兵刃一手攥住赵兵的一只手臂, 

只听见咯吧一声,赵兵的胳膊就断了,王龁愈杀愈猛,连续砍断许多赵兵的 

手臂。乱军中赵括催马迎面冲来,挥刃就向王龁砍去,两人大战二十个回合, 

王龁装作战败掉转马头往回跑,赵括在身后紧追不舍。赵军将领中有人觉得 

秦兵败得奇怪,恐怕其中有诈,催马赶到赵括身边劝道:“秦兵诡计多端, 

败得如此之快有点不可思者,莫非另有奸计,我看元帅还是别追为好!” 

     赵括向来自以为是,接连两仗打得顺手,早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哪里听 

得进去。只见他满脸通红骑在马上,高声嘶喊:“给我冲!杀!”前面秦将 

秦兵一阵风地钻进寨里,寨门立刻关闭。赵军刚靠近寨门就被乱箭穿身射死 

一大片。赵括立在寨前大骂:“王龁,快快出来送死!”里面一点动静也没 

有。 


… Page 23…

     他哪里知道这时调动秦兵的大元帅不是王龁,而是令列国兵将闻风丧胆 

的白起将兵。他正准备攻寨,忽然快马来报:“后面的大军被秦人拦腰截断 

分割包围。” 

     赵括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大怒道:“好一个王龁,竟然釜底抽薪背后捅 

我小刀子。将士们,给我回去救。”说罢率兵回师,刚行不到三里,又被一 

路秦兵拦腰杀来,刚一交手,死伤几万人。这时,秦军一将高声喊道:“赵 

括,你给我听着,你中了我家白起元帅的计了,快投降吧!” 

     一听白起带兵杀进阵来,赵括好像脑门心挨了一铁锤,坐在马上像魂儿 

出了窍,半天说不出话来。转念一想,兵书上说:兵不庆诈也,对,秦兵是 

故意拿白起的名字吓唬我。王龁呀王龁,这点小计能骗我吗。想到这,他又 

强打着精神声嘶力竭驱赶着兵马向前冲。士兵们听见敌将白起的名字早吓得 

腿发软,哪敢恋战。向前冲了一阵,又丢下几万具尸体败下阵来。赵括见情 

况不妙,急忙鸣金收兵,一员副将急忙阻止说:“元帅,可不能收兵,拼死 

也要杀一条血路冲出去,迟了前后被敌包围想冲出去也来不及啦。” 

     赵括却认为兵书上有一段很适用:越深入敌境,军心士气越牢固,敌人 

越不能战胜我。眼下要紧的是安下寨来稳定军心,养精蓄锐。同时派一支军 

马回赵国搬兵,到时候内外夹攻,何愁破不了敌兵。现在敌军蛊惑我军心, 

故意声称白起在 阵前调动兵马,其实这是不可能的。那白起能从天下掉下来 

吗? 

     他于是下令安营扎寨,派一队人马冲了出去,直奔赵国王宫去搬兵。黄 

昏时分,白起率重兵已将赵军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围住。一围就是两个多月, 

赵括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士兵们粮食吃完了就挖草根找野菜,有人剥树皮充 

饥。又过了十余天,野菜草根树皮都吃得净光,饿疯了的士兵竟在大帐里砍 

起人来,先是老弱病残被杀,后来强壮的士兵之间也开始了拼搏。这时,赵 

括终于知道,白起确实就在两军阵前,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袭上心头,他预 

感到灭顶之灾在所难免了。那些天,他几乎没日没夜地昏睡,没日没夜地做 

梦,有可怕的梦也有甜美的梦,忽而梦见赵王赠给他的一箱箱黄金,变成一 

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时而又梦见白起、白马、白战袍,忽地明晃晃透着凉 

气的一把大刀架在他脖梗上,他拼命地呼喊救命,可是四下一个人影也没有, 

只有漫天的大雪在无声地飘落。啪地一个巴掌猛抽在他的脸上,一抬眼见是 

自己的母亲带着供品、香和纸,在自己的坟前边哭边拍打着坟头,几次把他 

从梦中惊醒。 

     白起元帅领秦军步步紧逼缩小对赵括的包围圈,赵军营中弱肉强食互相 

残杀愈演愈烈。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赵括百般无奈,只得硬着头皮下 

令,竭尽全力杀出一条血路。 

     一个残月朦胧的清晨,赵括带着五千名精兵,分兵四路突围,不料,秦 

军早有防备,预先埋伏下弓箭手,见赵军在阵前出现当即万箭齐发,把赵括 

四路人马杀得狼奔豕突。赵括的坐骑身上被戳了几个窟窿,突然马失前蹄把 

赵括从它背上抛向空中,重重地摔在地上,赵括爬起来就想朝营中跑,可惜 

迟了,秦军一阵弓箭疾如雨下,把赵括的肩、膝、肘、胯,前心后背浑身上 

下穿个透,这位纸上谈兵的将军摇摇晃晃,最后终于訇然倒地了。白起手起 

刀落斩下赵括的首级,挑在招降旗上,营中的赵兵个个饿得皮包骨头,见主 

将大帅已死,纷纷丢兵卸甲跪地愿降。 

     这一战,秦军得马匹数万,兵刃堆积如山,俘虏和收降赵军共计45万人。 


… Page 24…

     虽然是胜利者,但望着像海浪一样层层叠叠的人群,白起和王龁的心里 

有点发怵,他俩商议再三,认为这么多的降兵降将,一旦有人策动造反局面 

很难控制,必须要有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这天,白起下令,将投降的赵军 

编成十个兵营,由秦军十员大将调遣,同时,秦兵20万人分散到45万赵军 

的十座兵营中监视行动。当天晚上,白起又发布一道密令:凡秦国兵将一律 

用白布缠头,无白布缠头者定是赵兵,子时行动把他们统统杀掉。秦兵们接 

到密令后潜入赵兵十座营中,到时,像砍瓜切菜一样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被 

俘赵军,一夜之间尸积如山,45万人的鲜血染红了漫山遍野的杜鹃,汇成一 

条红色的淙淙有声的溪流。从此之后,扬谷的水都变得血红血红的,后人把 

它称之为丹水。 

     这就是公元前262年的中国战国时期最大的一场战役——长平之战。 

                                                                  (葛新岭) 


… Page 25…

                               韩信背水立阵 



     公元前204年秋天的一个深夜,在河北井陉口几十里的山洼子里,驻进 

了韩信的几万人马,他们是经过三天三夜急行军才赶到这里的。 

     趁将士们小憩之际,韩信把副将张耳叫到身边,一起商量破赵之际。 

     这次行动,是韩信向刘邦提出的战略计划,北伐代、赵和燕国,向东击 

齐,南下截断楚军的粮草供应,迂回包抄项羽。 

     刘邦十分赞同这个计划,并派张耳随韩信一起出征。张耳原来做过赵国 

的丞相,又做过十八王中的常山王,一直住在赵地,对那一带的地形相当了 

解。临出发前,刘邦再三叮嘱韩信,遇事多听听张耳的意见,韩信表面上答 

应,心里却在想:“那得看什么事了。”他知道,张耳是个循规蹈矩、不敢 

越雷池一步的平庸之辈。 

     韩信的人马以势如破竹之势,一举打败了代国,又向赵国进发,把部队 

开进了赵国的腹地。赵国早就得到韩信要来奔袭的情报,可赵王也不把韩信 

当一回事。赵国有个善于用兵的将军叫李左车,他认为韩信远道奔袭,井陉 

口是必经之地,那里道路相当狭窄,车马不能并行,连装粮草的大车也很难 

进来。等到韩信一钻进那只口袋,他只须带三万人马,从小路包抄过去,来 

个两头夹击,就能置韩信于死地。 

     赵王听了哈哈大笑,指着李左车道:“你呀你呀,怎么忘了兵书上说的 

 ‘十则围之,倍则战之’的古训呢!对韩信这点微不足道的兵力,怕什么! 

要知道,我们有二十万大军哪!” 

     赵王根本不愿采纳李左车的建议,李左车心灰意冷,再也不说什么了。 

     这个消息很快让韩信派去的探子得知,韩信听了,心花怒放。但内心又 

不禁暗暗佩服那个从未见过面的李左车将军,将来倘有机会,一定得朝他连 

拜三下,尊他为师。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韩信迅速整顿好队伍,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井陉口。 

     刚驻扎下来,张耳已把这一带的地形细细察看一番,他发现井陉口没有 

水源,万一被赵军围住,是坚持不了几天的。他向韩信建议,最好选个背靠 

山陵,前临水泽的地方安营扎寨。 

     韩信弦外有音地说:“张耳将军,将士们日夜兼行,够累的了,既然驻 

扎下来,就别麻烦了。” 

     张耳还在坚持:“韩将军,我对这一带了如指掌,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万一我们被……” 

     正说着,几位副将走进大帐,一致要求另换地方驻扎。韩信一口回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