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希腊本土上雅典等城邦通在黑海的出海口。 

     眼见双方的战争迫在眉睫,一件突然的事变拨乱了波斯皇帝的如意笔 

盘。公元前500年,波斯境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起义者都是远离希腊 

本土、居住在亚洲土地上的希腊人,他们的城邦早已沦丧。因此,他们的反 

抗当然得到了本土上许多希腊城邦的支持,像雅典和爱勒特里亚,甚至还派 

出战舰直接参加战斗。 


… Page 140…

     起义最终是失败了,不过,它使波斯人对希腊本土的全面进攻推迟了十 

年之久。大流士一世对雅典援助其同胞造反一举暴跳如雷,发誓要拿雅典开 

刀。他吩咐手下人在他每顿饭前都得高呼三遍: 

         皇帝陛下,记住雅典人! 

         皇帝陛下,记住雅典人! 

         皇帝陛下,记住雅典人! 

     公元前492年春天,大流士一世的女婿马尔多纽斯将军领兵出征,出赫 

勒斯滂(今达达尼尔)海峡,沿着色雷斯海岸,水陆两路向希腊推进。不料, 

波斯的海军在马其顿南卡尔西迪半岛的阿托斯海角遭到飓风袭击。据说,300 

艘战舰,2万名海军官兵全部葬身于波涛之中。陆军丧失呼应,犹如一支独 

臂;最后兵乏粮绝,遭到色雷斯人的夜袭,马尔多纽斯本人也受了重伤。因 

而这次军事行动不得不半途而废。第二年,大流士一世又幻想不战而降服希 

腊。他派出许多使节到希腊的各个城邦去,公然索取臣服波斯象征的“土和 

水。”面对这种恫吓,希腊中部和北部的许多小城邦都屈膝投降了。但是, 

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城邦不肯低下它们高傲的头颅。雅典人把波斯使者抛下 

悬崖,斯巴达人把来使丢在井里,让他们自己去取“土和水”。 

     大流士一世从来也没有受到这样的羞辱,于是,立即授命他的海军大将 

达提斯和阿塔菲尼斯,准备第二次远征。首要目标就是雅典。 

     波斯人事先侦察得知,雅典城内有一支反对当局、图谋与自己合作的政 

治力量。因此,他们设想,如果能诱使雅典守军出城,同时出奇兵支援城内 

反叛者夺取政权,雅典将不攻自破。 

     所以,波斯这次只出动了1000名骑兵、2.5万名步兵。他们分乘600 

艘战舰,直截了当地横渡爱琴岛,扑向优卑亚岛上力量较弱的爱勒特里亚城。 

     黑云压城,爱勒特里亚请求雅典方面救助。雅典迅速组织了1万名重步 

兵,由最高军事执政官卡利马科斯统帅前往驰援。 

     再说,波斯军接近到优卑亚岛时,便按事先策划兵分两路,一路由阿塔 

菲尼斯指挥,猛烈围攻爱勒特里亚:一路由达斯带领,骑兵和步兵共 1.5 

万人,出人意料地在希腊的心脏地区——雅典附近的马拉松平原突然登陆。 

     卡利马科斯的军队出城不远,就得到波斯人已经在马拉松平原登陆的消 

息。卡利马科斯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他只拨出4000人继续北上支 

援爱勒特里亚,其余人马转向东北,向马拉松平原前进。另外,派了长跑能 

手菲迪皮茨向斯巴达城报信,求得增兵。 

     马拉松平原一面濒海,三面有山,地形狭长。雅典的军队赶到马拉松, 

首先抢占山头,堵住了波斯人去雅典的道路。为了防御令人生畏的波斯骑兵, 

雅典士兵砍伐了许多树木构筑障碍。很快,雅典的邻邦布拉增援的1000名重 

步兵也及时赶到。 

     雅典与波斯两支军队在马拉松平原上对峙了8天。形势对雅典军队是不 

利的。菲迪皮茨从斯巴这回来了,他带回的消息让大家非常沮丧。斯巴达人 

宣称:他们不能打破宗教惯例,一定要等到过了9月19日月亮圆了的时候, 

才能出兵。马拉松平原上两军对峙的第9天,爱勒特里亚死守不敌,陷落。 

阿塔菲尼斯得手后,又从海上绕道直驱雅典。 

     雅典城内,不用说是一片恐慌。据守马拉松平原上的雅典军事指挥部里, 

也沉重地笼罩着不祥的阴云,现在,进攻和撤退都是困难的、危险的。 

     卡利马科斯和他帐中的10位将军紧张地商量着对策,10位将军,两种 


… Page 141…

意见,争论得非常激烈。其中,一个叫米太亚得的将军竭力主张进攻,赢得 

主动。表决时,5票对5票。现在就看卡利马科斯的倾向了。 

     卡利马科斯支持了米太亚得将军,米太亚得与波斯军决战的提议获得通 

过。而且,为了发挥米太亚得的指挥才能,其它将军都自愿放弃自己轮流当 

总司令的权利,让米太亚得一人生权布置和指挥这次战役。 

    9月21日黎明时分,米太亚得将军下达了攻击令。米太亚得过去曾经在 

波斯军队中服役过,他就是波斯境内希腊人起义失败后逃到雅典的一个。因 

此,他对波斯军队的阵形和战法了如指掌。他针对波斯方阵中央强、两翼弱、 

习惯正面突破的传统战术,早已布置停当,此时成竹在胸。 

     当时两军相距大约只一公里,居高临下,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平原上波 

斯人重重迭迭的军营。为了把波斯弓弯手对自己进攻士兵的杀伤减少到最低 

限度,米太亚得命令进攻的战士飞奔下坡。雅典士兵以四排横队,在盾牌的 

掩护下勇猛地向波斯人阵地发起冲锋。波斯人见雅典士兵跑来都觉得好笑。 

     波斯的阵地上弓弩齐发,矢石如雨。但雅典士兵毫不退缩,反而加快了 

突击的步伐。自高自大的波斯人看到对方人数不多,又没有骑兵和弓弩手时, 

马上组织反冲锋。 

     现在,一次进攻转为退却,波斯军紧紧追击。波斯的士兵们以为自己就 

要胜利了,都想抢功争赏,纷纷争先向前,首尾不顾。然而就在波斯人得意 

忘形的时候,南北山坡埋伏好的雅典两翼重步兵疾风潮水般冲杀下来。这是 

米太亚得将军在两翼配置的横队,各有半里长,前后八排。刚才正面退却的 

雅典士兵也迅速和两翼呼应上,重新杀回身来。这下,很快对波斯人形成了 

内凹的弧形包围。 

    短兵相接,雅典重步兵使用的长矛和青铜铠甲较为有利,他们斗志昂扬, 

越战越勇。波斯士兵手持的是藤编盾牌,穿的是有衬垫的紧身衣,处于劣势。 

他们三面受敌,秩序大乱;在狭窄的范围里,他们骑兵的优势和弓弩手的优 

势都丧失殆尽。 

     波斯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摆脱重围向海边狼狈逃窜。海边的战斗也是 

惊心动魄的:一个雅典战士为了不让敌船逃跑,跳到水里紧紧抓住了敌人的 

船尾。船上的波斯人操起斧头砍断他的胳膊,他仍然毫不退缩,忍着剧痛, 

又用另一只胳膊搭上那条敌船。最后,波斯的这条舰船终于做了俘虏。这一 

仗,波斯人丢下了6400具尸体和7条战舰。雅典一方,只损失了192人;在 

这192人当中,就有卡利马科斯执政官和几位将军。当天晚上,斯巴达2000 

名前锋部队赶到时,斯巴达人看到的只是月光下血流遍野的战场和狼藉不堪 

的波斯人的尸堆。 

     米太亚得这时已经神速地回师雅典,他的战旗猎猎拂动在城头,阿塔菲 

尼斯只能望城兴叹了。 

    希波战争断断续续打了半个世纪。马拉松战役是希腊人和波斯人交锋的 

第一仗,极大地鼓舞了整个希腊人为自由和独立而战的斗志。英国有一位军 

事家这样评价马拉松战役,他说,这“是欧洲出生时的啼哭”。从马拉松平 

原到雅典城的距离为42.195公里。人们为纪念报捷而拼命奔跑,气绝身亡 

的菲迪皮茨,1896年雅典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用这个距离 

作为一个竞赛项目,定名为“马拉松赛跑”。这是这场残酷的战争所始料未 

及的。 

                                                                  (谷枫) 


… Page 142…

                               血战温泉关 



          “过客啊, 

         去告诉我们的斯巴达人, 

         我们是遵从着他们的命令, 

         长眠在这里的。” 

    在希腊的德摩比勒隘口 (俗称温泉关),一座狮子状的纪念碑上镌刻着 

这样的铭文。 

    公元前480年,在马拉松战役10年之后,希腊人和波斯军队在这里再一 

次展开了一场悲壮激烈的战斗。斯巴达王李奥尼达和他的300名近卫军勇士 

以非凡的英勇气概,抵挡着数十万波斯大军的轮番进攻,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波斯两次进兵希腊,不但寸土未得,反而白白赔上几百条战舰和几万人 

的性命。大流士一世气得跳脚,决心亲自出马,扫荡希腊,踏平雅典,为此 

足足准备了4年。偏偏命运和他反对:巴比伦各地的骚动,埃及和利比亚的 

大规模叛乱,持续未断,一波接着一波,他根本无暇西顾。到了第5年,这 

位心高气盛的波斯皇帝就抱恨归天了。继承王位的是薛西斯。他镇压了国内 

叛乱,并且经过4年的精心准备,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力量来实现父亲的 

遗愿。 

    公元前480年春天,薛西斯下令在赫勒斯滂(今达达尼尔)海峡上架桥。 

大桥很快架设起来,是两座索桥,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各造一座。 

     可是,桥刚刚架好,突然间狂风大作,把桥吹断。薛西斯大为恼怒,不 

但杀掉了造桥的工匠,还让人把海峡鞭打了300下,惩戒阻止他前进的罪过; 

并且把一副脚镣扔在海水里,说是要把大海锁住,不让它兴风作浪。 

     后来,造桥的工匠们吸取了前次的教训,将369多艘战舰整齐排列,然 

后用粗大的缆绳连接起来。这次的缆绳是把埃及人用的纸莎草绳和腓尼基人 

用的麻绳混合绞成的。船上用木板铺出两条路,一条路走人,一条路走骡马。 

浮桥的两边又装了栏杆,以免人马坠入海中。 

    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征讨,远征的士兵来自臣服波斯的46个国家,100 

多个民族。有穿着五光十色的长褂和鳞状护身甲、携带短剑长矛的波斯人、 

米底亚人,有头戴铜盔、手持亚麻盾牌和木棍的亚述人;有来自中亚的、用 

弓箭和斧头作为主要武器的帕提亚人、花刺子模人;有来自南亚、穿长袍的 

印度人;有穿紧腰斗篷、右肩挂着长弓的阿拉伯人,有穿狮子皮或豹子皮、 

用红白颜色涂身的埃塞俄比亚人,他们的武器是棕榈树做的弓,燧石做箭头 

的箭及镶羚羊角尖做的矛:有头包狐狸皮、身穿鲜艳的红斗篷,手拿标枪和 

盾的色雷斯人;还有帽盔上装饰牛耳、手执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 

     波斯军队的人员组成是这样的庞杂,士兵们操着各种各样的语言,穿着 

各种各样的服装,带着各种各样的武器,使得这支大军很像一次各民族军队 

和军备的大展览。 

     你瞧,走在最前面的是帝国各属国各部族的混合部队。混合部队后边, 

留着一个空档,接下去,是头戴花环的1000名波斯人组成的长枪骑兵和1000 

名波斯长枪步兵。然后是装饰得富丽堂皇的10匹“圣马”,“圣马”过后, 

就是8匹大马拉着的宙斯战车。再往后,就是波斯皇帝薛西斯乘坐的战车, 

也是由8匹白马拉着。薛西斯端坐在战车上,前呼后拥,好不威风。队伍后 

半段,又依次是1000名波斯长枪步兵、1000名波斯长枪骑兵,和1万名波 


… Page 143…

斯步兵,1万名波斯骑兵。同前面一样,这里也留一个空当。最后又是各部 

族的混合部队。 

    这支远征的大军究竟有多少人?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录:海军 

人员大约52万,步兵170万,骑兵8万,阿拉伯的骆驼兵和利比亚的战车兵 

2万。希罗多德又说,这仅仅是亚洲征募的兵,尚不算如色雷斯这样一些从 

欧州强征去的兵员数;其它随军的和后方服务的如勤务和工程保障人员都没 

有包括进来。波斯舰队出动的战舰有1207艘,专为陆军运输粮草的船只3000 

条——真叫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管你信不信,这支波斯大军用了整整七天七夜才过完海峡,这是千真 

万确的事实。有个当地人亲眼目睹这一切,曾战战兢兢说:“宙斯啊!为什 

么你变为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并把名字改为薛西斯,率领着全人类来灭亡希 

腊呢? 

    形势是这样危急。大敌当前,希腊人组织了从来有过的联合行动,有30 

多个城邦齐集科林斯,结成了反波斯同盟。会上,斯巴达王李奥尼达被推举 

为联军总司令,联军的陆军以拥有最精锐陆军的斯巴达为主力,海军以素有 

海上强国之称的雅典为骨干。但即使这样,全希腊能够动员起来的所有军事 

实力和强大的对手相比,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当然,波斯的那支大军也有它容易致命的地方。薛西斯的叔叔阿塔巴诺 

就直言不讳地说:海洋与这支军队为敌,如果遇到狂风暴雨,任何港口都容 

纳不下它的海军,土地与它为敌,在那遥远的土地上,它前进越远,即使未 

遇殊死的反抗,也会受到饥饿的困扰;爱奥尼亚人 (居住在亚州的希腊人) 

与它为敌,军队中有那么多爱奥尼亚人,带着他们去进攻他们祖辈的国土, 

是一种危险的行动。不过,薛西斯是不会听他叔叔劝告的。他认为,不冒巨 

大危险就无法成就伟大事业,他要让“太阳照到的土地没有一块处在波斯帝 

国的疆界之外”。 

     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往往是难以预先设计的。阿塔巴诺的话能否成为应验 

的谶语,现在,就要看希腊人对战机的把握了。 

    希腊半岛的特殊地形使联军只能在两个险要之处阻击波斯入侵者:第一 

处是德摩比勒隘口和它附近的阿忒米西亚海峡;第二处是科林斯地峡和萨拉 

米海峡。联军的作战计划是:将陆军主力集中于德摩比勒,死守隘口,阻止 

波斯陆军进入希腊中部:再派出以雅典海军为主体的300艘战舰驶往优卑亚 

岛北部的阿忒米西亚,与孤军深入的波斯海军决战。 

     因此,能不能守住德摩比勒隘口,影响到战争的全局,关系着希腊城邦 

的存亡命运。 

    德摩比勒隘口被人称为中希腊的“门户”。它背山面海,东面是一片沼 

泽地直到海边,西面是陡峭的高山,沟通希腊中部和北部的唯一通道在中间, 

宽度只能通过一辆马车。因为隘口前有两个硫磺温泉,所以又叫“温泉关”。 

可以说,只要有适量军队在此把守,再强大的敌人也休想闯入希腊的腹地! 

     浩浩荡荡的波斯大军沿着爱琴海北岸水陆并进,风暴一般席卷北希腊, 

七八月间已经毫无阻挡地到了温泉关附近。关上这时只有李奥尼达带着约 

7000人,其中斯巴达战士仅300名。 

    希腊人没有估计到波斯人进军如此神速,而且这个时候,伯罗奔尼撒半 

岛上正举行着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奥林匹克高于一切,连战争都要让 

路。如果举行运动会的时候恰巧碰上希腊城邦之间发生战争,双方就必须暂 


… Page 144…

停交战,等五天运动会结束以后再继续开仗。后来,休战的协定又延长到一 

个月,甚至三个月。这次,希腊人原打算运动会一开完就派大军前来,谁知 

竟酿成如此大错。 

     斯巴达王李奥尼达只好将6000名士兵配置在隘口一线,又派1000名士 

兵扼守山后的小道,防止敌军从后面偷袭。 

     七千对百万,这是一个多么悬殊的差距啊。波斯陆军在温泉关北面不远 

的平原上扎下营策。薛西斯仗着兵多将广,气焰十分嚣张。他派人捎信威胁 

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无法说,光是将士们射出的箭就能把太阳遮得暗淡 

无光。斯巴达人回答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荫凉里杀个痛快。” 

     过了两天,薛西斯又派了一名探子,让他侦察一下希腊人正在干什么。 

那探子很快回来报告说,斯巴达人把武器堆在一边,有的梳头,有的做操, 

一点也没有打仗的意思。薛西斯听了莫名其妙,他猜测,大概是希腊人害怕 

他,打算撤退。他不知道,斯巴达人有个习惯,每当准备捐躯的时候,都要 

从从容容为自己梳洗一番。现在他们梳发,正在准备同波斯人决一死战。 

     薛西斯按捺下百万大军,耐着性子是足等了四天,隘口的守军没有一丝 

一毫畏缩的样子,于是他决定强攻。 

     他首先让米底亚人出阵。在帝国里,除波斯人以外,米底亚人最受信任。 

但是,米底亚人轮番进攻了一整天,都被希腊人打了回来。 

     米底亚人的无能让薛西斯更加恼火,便决定让他的“长生队”显一显身 

手。为什么叫“长生队”呢?因为这是波斯军中最王牌的一支力量,号称“无 

敌”。“长生队”的人数固定保持有1万人,一有伤亡,立即补充。薛西斯 

想,“长生队”一出场,定会马到成功,无奈希腊人居高临下,一个个如猛 

虎雄狮,毫不怯战。打了半天,波斯人也没能前进半步。 

     奇怪,斯巴达人后退了,“长生队”不愿把敌人放跑,呐喊着追过去。 

哪知这不过是斯巴达人的诱敌之计。斯巴达战士跑了一段又猛然转过身来, 

挺起长矛,抡起大刀,大砍大杀,“长生队”的士兵纷纷倒下,损失惨重。 

     督战的薛西斯看到这种情景,皱起眉毛抖动着胡子,急得三次从座位上 

跳起来。 

     波斯的军队又一连进攻两天,毫无建树。战场的狭窄、地势的险要,使 

他们不能同时向隘口调遣大量兵力,骑兵和战车都显得毫无用处。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