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卧室呢!” 

     楚王听了很高兴,将这把宝剑收藏了起来。 

     不久,楚国首都来了一个自称名叫风胡的锻冶匠。风胡是越国人,不仅 

以锻制好剑而名闻天下,而且还能识别各种名剑。楚国许多对剑有兴趣的人, 


… Page 9…

都请风胡鉴定宝剑。不论什么剑,风胡只要看一眼,就可讲出此剑是谁造的, 

什么时候造的,有什么特征。这消息很快传到楚王耳里,便把风胡召入内宫, 

要他鉴定那把来历不明的宝剑。 

     风胡拔剑出鞘,只听得嗡地一声,那剑似闪电刺入双眼。风胡倒吸一口 

冷气,将剑搁在茶几上,躬起腰对剑虔诚地行了个大礼,嘴里喃喃地说着什 

么话。这神神鬼鬼的行动,把楚王给弄懵了,两眼直瞪瞪地望着风胡。风胡 

的话音由小到大,“得罪你了,湛卢,我不知你到这里来了,有失远迎哟!” 

     楚王问风胡:“湛卢是谁?他在哪里?” 

     风胡仿佛眼梦里刚醒似地,慌忙说:“禀大王,‘湛卢’是这把剑的名 

字。这剑是越国名匠欧治子制造的。当年越王委托欧治子造了五把宝剑,将 

其中三把赠送给了吴王阖闾。吴王给这三把剑起了名字,即湛卢、磐郢、鱼 

肠。湛卢是三把剑中最好的一把,可称为天下第一剑。此剑为吴王所秘藏, 

怎么跑到楚国来了呢,奇事奇事!” 

     楚王听说自己得到的这把湛卢剑是天下第一宝剑,眼睛都笑眯了。不过, 

他又为这把剑来路不明而耽心:“既然此剑为吴王秘藏,怎么前几天早晨我 

见它突然出现在卧室呢,此事是凶是吉?” 

     风胡沉吟了良久,突然拍了个巴掌,说:“我想起来了,欧治子是我的 

朋友,他曾告诉我说,此剑是凝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天地之灵而铸成的。 

佩于腰间,威势陡增,拔出此剑,百神助之,非王者不可有之。此剑还有灵 

性,若拥有者有违道义,它会愤然离去,自寻有德之王者。由此可知,此剑 

因吴王无道,离他而奔大王你来的。” 

     楚王猛然想起右令尹囊瓦说的神仙送宝剑的话来,既然两人的话不谋而 

合,可见是真的了。这种完全是胡说八道的话,楚王竟然深信不疑,他得意 

地哈哈大笑了起来,“上天是最公正的,最公正的哟!”忽然又不笑了,问 

风胡:“吴王有三把宝剑哩,其余二把剑还在么?” 

     风胡说:“磐郢剑,因吴王独生女儿染病而死,拿来陪葬了。鱼肠剑, 

已变为一堆废铁。大王你是知道的,吴王阖闾是杀了他的堂兄僚王,篡位自 

立为王的。他雇用刺客杀僚王就是用的鱼肠剑。这是丧天良的不道德行为, 

所以鱼肠剑消失了神力,变为废铁了。” 

     楚王悬着的心落地了,说:“如此看来,吴王一把宝剑也没有了,他已 

被上天所抛弃,从此我再也不用怕他了!”他奖赏了风胡许多金子。风胡得 

到了金子,就离开楚国到吴国去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孙武暗中安排的。剑 

是雇用高手神偷送进楚宫里去的。风胡神神鬼鬼的言行,也是孙武布置的。 

孙武神不知鬼不觉地用伐谋的策略,使楚王心高气傲而轻蔑吴国。骄兵必败, 

孙武没花多少代价,就让楚王迈出了失败的第一步。 

     孙武还要让楚王迈出失败的第二步、第三步。他密切注意着楚国的盟友 

唐、蔡两个小国的动向,寻找离间的机会。 

     机会终于等到了。他派到楚国的奸细回来报告,楚右令尹囊瓦得罪了唐、 

蔡两国国君,他们很怨恨他。 

     事情是这样的。唐、蔡两国,每年都要向楚国朝贡一次。今年,唐侯带 

了一匹千里名驹,蔡侯带了一件狐皮制的珍贵战袍,前往楚国献给楚王。右 

令尹囊瓦欲得这二件宝物,竟然派人在半途将两人阻挡,既不让他们去见楚 

王,又不让他们离开楚国。唐侯手下有个小头目,头脑比较灵活,心想何必 

为一匹马而让主人不明不白地滞留在楚国呢,半夜里偷出千里驹,献给了囊 


… Page 10…

瓦,说:“我家大王,称赞你德高望重,特令我献上千里驹!”囊瓦立即放 

了唐侯,让他回国。蔡侯得知唐尹脱身的办法后,便也将狐皮战袍送给了囊 

瓦。蔡侯离开楚国边界时,气哼哼地说:“太欺侮人了,我虽为弱国之君, 

但总有一天,我要过边界杀了襄瓦这个老贼!” 

     孙武立即以吴王的名义,给蔡侯送去一件狐皮战袍,还有一封信。信的 

内容是:听说楚右今尹夺了大王心爱的狐皮战袍,我感到震惊。楚虽为强国, 

囊瓦不过是一个臣子,蔡虽为弱国,大王你是堂堂一国之君。当臣子的怎么 

可以对君王强取豪夺呢。我也是一国之君,对囊瓦的行为非常气愤。特送狐 

皮战袍一件,以示慰问。蔡侯看了吴王的信,不禁流出了眼泪。心想,楚国 

是强国,吴国也是强国,还不如和吴国结盟呢。 

     唐侯也收到吴王送的千里驹和一封信。他也流出了眼泪,准备投靠吴王。 

     数日后,蔡、唐两国派使者秘密来到吴国。正式表示和吴国结盟,共同 

对付楚国。送走使臣后,吴王高兴地对孙武说: 

      “将军英明,不费一兵一卒,就使我得到蔡、唐两国五万军队!” 

     伍子胥说:“楚王失去五万,我得五万,合计有十万军队呢!大将军的 

伐交计谋可真行呀!” 

     吴王对孙武说:“大将军,现在可以对楚用兵了吧?” 

     孙武说:“楚王听信风胡的话,失去了戎心,唐、蔡两国暗中背叛,又 

削弱了他的力量。伐楚的条件已成熟了。不过,用兵前还要做一件事。” 

     吴王问:“什么事?” 

     孙武说:“我们南面的越国,对我窥视已久。万一他们在我们北上伐楚 

时,乘虚率倾国之兵进攻,我们腹背受敌,一夜之间就亡国了。” 

     吴王背脊是惊出了许多冷汗,失声说:“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孙武说:“派使者到越国去探探风声,就说我们准备伐楚,兵力和粮食 

都不够,向他们借兵借粮草。如果越国答应我们要求,则无犯我之意,到那 

时,才可以放心大胆去打楚国。” 

     伍子胥问:“万一越国拒绝呢?” 

     孙武说:“那他们一定会在背后攻我们。先下手为强,在伐楚之前,先 

解决它。” 

     数天以后,吴国使者到越国,向越王面陈吴王借兵借粮的要求。越王觉 

得事关重大,就与文臣武将商议,如何处置此事。武将胥抒说:“不能借, 

吴国人去打仗,让我们越国人白白去送死,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丞相范蠡对越王说:“吴王向我借兵借粮,并不是真的求我援助,实质 

是来打探我们意图的,看我是否会趁他伐楚之际攻其不备。” 

     越王大吃一惊,问范蠡:“这事该如何处理?” 

     范蠡说:“派使者送一信给吴王,说我国贫穷,兵力薄弱,只能支援点 

粮食。这样,吴王才会安心伐楚。一旦吴王离开吴国伐楚,我们就在背后打 

他们出其不意,占其领土,这是上策!”越王考虑了一会,觉得范蠡的谋略 

不错,便写了封信,调拨军粮500石,送到吴国。 

     孙武看了越王的信,问伍子胥意见如何。 

     伍子胥说:“越国送来军粮,表示无侵犯之意,我可放心大胆地伐楚了。” 

     孙武摇摇头,说:“这信是范蠡的一种欺骗手法。我们不可轻看范蠡, 

此人是善于用权谋的人。只送军粮而无士兵,这是个圈套。他以军粮安我心, 

等我伐楚离开国土后,他会遣兵来打我们。” 


… Page 11…

     伍子胥说,“越国人真狡猾,干脆,找借口失消灭它。” 

     孙武摆摆手说:“人家待我以礼,送我军粮,我们却对他动武,这要失 

信子天下的,不可这么做。我已想出一个办法,派5000军队守于吴越边境。 

这样,我去攻楚国,越国就不会来犯了。”伍子胥不解地问:“越国真的来 

犯,5000人管什么用呢?” 

     孙武说:“范蠡是聪明人,见我边境置兵,自知阴谋已被我识破,决不 

会对我用兵了。” 

     果然,范蠡得知吴国在国境置兵的消息后,叹了口气说。 

      “我送500石军粮,原想迷惑吴国,竟然被识破。看来,孙武果然名不 

虚传,是个善于权术的人,和这样的人作战,不知什么时候会吃他计谋的亏, 

还是别去惹麻烦吧!” 

     孙武解除了后顾之忧后,正式誓师伐楚。进入楚国领土后,吴国连战连 

胜,把楚军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楚国的都城。楚王在随身护卫的护驾下, 

好不容易逃离楚国。称霸一时的楚王,落得个悲惨下场。 

     伐楚胜利后,吴王把第一大功归于孙武。但孙武不愿意做官,回老家隐 

居去了。他留下一部《孙子兵法》,是举世闻名的军事杰作。 

                                                                  (于青南) 


… Page 12…

                              风声鹤唳战秦兵 



     公元382年秋天,自称大秦天王的荷坚率领87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进 

军。大道上,步兵、骑兵,加上车辆、马匹,浩浩荡荡,掀起的烟尘遮天盖 

日。这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足足拖了一千里路长。 

     苻坚是个骄傲自大的国君,为了扩大掠夺财富的范围,满足个人的私欲, 

发动了这场消灭东晋的战争。 

     在动身前的一个晚上,他曾在长安太极殿召开了御前会议,商定讨伐东 

晋的大计;文武官员听了,都认为时机尚未成熟,特别是晋朝还有像谢安等 

杰出的人才,贸然进攻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但苻坚却说:“我的人马这么多, 

只要把马鞭丢进长江,也可以把江流堵住,伯什么呢!”会后,苻坚颁布了 

动员令,规定老百姓每十人就得抽一个去当兵,弄得许多人家妻离子散,苦 

不堪言。但苻坚哪管这些,他发誓要以强大的攻势,一口吞掸偏安在江南的 

晋朝,以实现自己称霸天下的野心。 

     走了整整一个月,苻坚的主力部队才到达项城(河南南部);从兰州下 

来的人马已到达彭城 (徐州)。他们打算兵分两路,同时向江南逼近。 

     这个消息传到晋国的都城建康 (南京),把晋孝武帝吓懵了,满朝文武 

也失去了主张,都把目光集中在宰相谢安身上,想情他拿主意。谢安却坐在 

一边,捻着胡须,笑哈哈的一言不发。 

     谢安年轻时曾被推荐到京城做官,只做了一个月,就辞职不干了,在东 

山隐居,直到四十多岁时,又被朝廷请了出来,人们说他是“东山再起”。 

听着大殿闹哄哄的,谢安却像没事一样。晋孝武帝问他有何见教,他只淡淡 

他说:“没别的办法,只有拼死一战。” 

     他向皇上建议,自己坐阵建康,派弟弟谢石代理征讨大都督负责指挥全 

军;侄儿谢玄任前锋都督,带领八万人马北上迎击秦兵;又派胡彬带领五千 

水兵到寿阳 (安徽寿县)去配合主力作战。晋孝武帝看谢安说得有条有理, 

便采纳了他的建议。 

     谢玄虽然勇猛无畏,打过许多胜仗,但面对比自己多几十倍的秦兵不免 

有些慌张,当晋孝武帝的面也不好多说,当场把任务领了下来。临出征的头 

几天,他想去谢安家辞行,听听他有什么见解。一进门,见谢安正在看书, 

像往日一样平静。谢玄站了一会,便轻声问道: 

      “不知叔叔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谢安的目光还落在书上,连头也没拾,说: 

      “没什么啦,一切已经有了安排。” 

     谢玄心想,也许他不想让人打扰他看书,等一会说不定会交待几句什么。 

就坐在一旁静等,等了很久,谢安还在全神贯注地看书,她看时间不早,便 

悄悄退了出来。谢玄回到家,越想心越不安,总觉得在决战前还有许多事没 

做。第二天一早,他又拜托好友张玄去看望谢安,顺便探探底细。 

     谢安一见张玄,万分惊喜,大声道:“来得正巧,我正愁着少一位对手 

呢!”说着,把张玄拉到石桌边,指着围棋盘说:“快,快坐下,好好地杀 

几盘!” 

     张玄道:“大人,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下棋?” 

     谢安坦然一笑:“棋总是要下的嘛,罗索什么,快下,快下吧!” 

     无论张玄问什么,谢安都避而下答,只是说:“别一心二用,现在是下 


… Page 13…

棋!”一个指头把棋盘敲得砰砰响。 

     张玄只好跟他下,可心里却乱糟糟的,连下三盘,输三盘,谢安气呼呼 

地把棋子一推:“你这个高手今天怎么搞的,像掉了瑰一样,不下了,不下 

了!”他站起身,“走,我们一起到山坡上散散心。” 

     说完,又邀来几位朋友一起往后面的小山上攀。他们在松林里歌唱,在 

岩头上吟诗,一直到天黑才回去。分手时,张玄忍不住了,又问:“大人, 

举国上下的人都在看着你,难道你真的没把国事放在心上?” 

     谢安说:“胡扯什么!有些事我还没考虑好,怎么能随便说呢?”到了 

山下,他吩咐,晚上,请谢玄等几位大将到他家中,有要事相商。张玄喜出 

望外,连晚饭都顾不上吃把几个人都通知到了。当晚,谢安一边请大家喝茶, 

一边把自己的想法一件件,一桩桩交待得清清楚楚。诸位将军见宰相神态自 

若,心里也踏实多了。 

     将军们刚告辞,镇守荆州的大将恒冲破门而入,忽然惶惶地对谢安说: 

 “大人,我想把荆州的人马调到建康助你一臂之力!” 

     刚才还在谈笑风声的谢安立时把脸一沉: 

      “谁叫你来的?” 

     恒冲指指胸口:“是心叫我来的。” 

     谢安虎着脸道:“回去,给我马上回去!西面的防守任务也是很紧的, 

你怎么能乱跑呢:我这边已安排好了,不用你操心!” 

     恒冲咧嘴笑笑,喏喏而退。 

     恒冲赶回荆州,将士们纷纷向他打听建康的情况,恒冲把谢安的话绘声 

绘色他说了一遍,未了,又补了一句:“我白天去的时候,见宰相正跟人在 

下棋呢!我看,大人一定吃了定心丸,不然哪会这么冷静。” 

     一个小校道:“宰相肚里能撑船!” 

     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谢安派出的大将胡彬,沿淮河火速往寿阳赶。还没到目的地,就听说寿 

阳己被苻坚的队伍占领了。胡彬只得退到缺石(安徽凤台西南),扎下营寨, 

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他做梦也没想到,秦军又抢先一步,截断了 

他的退路,把他的人马团团围住。急得胡彬六神无主,命人偷偷送信给谢石, 

想把自己的困境告诉他。 

     谁知那送信的士兵在偷越秦兵阵地时被逮住了,那封信很快落到苻坚手 

中,苻坚看了,嘿嘿冷笑:“看来,晋朝的未日不远啦!”苻坚当机立断, 

亲自带领八千骑兵赶到了寿阳。这时,晋军已被围困多日,军粮日渐减少, 

不少将士因不服水土,染上了疾病。情况十分危急。苻坚心想,晋军已不堪 

一击了,不如派个使者到谢石那里劝降,免得自己费力。 

     他派出的使者叫朱序,这个朱序曾在襄阳一战中抵抗过秦兵,后来被苻 

坚俘虏了。每想起被俘的情景,心里总不是滋味。正愁为晋朝找个立功补过 

的机会,没想到苻坚竟派他去劝降。真是天赐良机! 

     谢石听说秦朝派来了使者,把手朝下一劈:“不见!” 

     那士兵又通报说。“来者自称与你是老朋友。” 

     谢石一惊,在屋中踱了几步,道:“传他进来!” 

     朱序见到谢石,激动得两眼发光,四下看看,欲言又止,谢石把手挥挥, 

叫两边卫士退下,朱序这才悄声告诉他,别看秦兵来势凶猛,但主力部队还 

在项城,离这儿远呢!苻坚只带八千骑兵秘密来到寿阳,只要派一支精兵, 


… Page 14…

敲掉这支前锋,秦兵必然全线崩溃。 

     谢石一把抓住朱序的手:“太好了,你带来的情报太及时啦!” 

     朱序一走,谢石便召集几员大将连夜研究,大家都认为寿阳秦兵力量很 

强,没有取胜的把握,不如先攻洛涧(安徽定远县西南),那里只有部分秦 

兵的先锋部队。 

     几个年轻的将官认为就按朱序的办法,一杆子到底,攻下寿阳,活捉苻 

坚。 

     谢石望着帐外的青山,沉吟不语。他虽然和朱序有过交情,但他毕竟是 

从秦国来的,他带的情报是真是假还难以判定,万一中了他的圈套呢? 

     又商议了一阵,最后统一了意见,先派五千精兵攻打洛涧,做一次试探 

性的轰击,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这五千精兵不愧是谢石带出来的“北府 

兵”,他们披星戴月,犹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洛涧。那里的秦兵还没弄清楚 

是怎么回事,就被打得晕头转向,狼狈而逃,一直跑到淮河边。船少人多, 

许多人跌进水中被活活地淹死了。 

     谢石指挥着大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淝水西岸,把人马驻扎在八公山 

下,和驻在寿阳的苻坚隔岸对峙。 

     苻坚还蒙在鼓里,突然听说洛涧失守,头上像挨了一闷棍,连饭也吃不 

下,叫人快扶他上城楼去散散心。其实,哪是散心,是想看看对岸晋兵的降 

势。 

     放眼一看,一座座营帐错落有致,一面面军旗在夜风中飘拂。再往远处 

看,八公山上好像埋伏着数不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