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杀(完结+番外)-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王妃看了看天色,便让自己身边的丫鬟伺候着梳洗。三娘便自觉的亲自上前去递东西。梳头什么的她是不会的,也不会让她做这些,不过是做一做样子而已,但是老王妃却是很受用的。

    老王妃一边让人梳头。一边转头去与三娘说话。在看到三娘胸前的那一串翡翠珠链的时候却是顿住了。

    三娘心里打了个突,下意识去摸那一串珠串。心念却是急转。

    难不成这翡翠珠串其实是犯了老王妃什么忌讳?可是姜氏应该没有可能会故意害她呀?难不成宣韶真不是姜氏亲生的,所以姜氏其实是很讨厌他们夫妻?

    三娘正想着若是老王妃生气,自己要怎么应对的时候,老王妃却是摇头失笑起来。

    “你这孩子,这一身穿着本来是十分好看的,偏偏配上了这么个煞风景的翡翠珠链!来。给祖母看看——哟,这翡翠倒是上好的翡翠,水头不错。不过,这穿衣打扮可不能见着什么好就往身上戴,要讲究一个恰到好处!”

    三娘认真看了老王妃一眼,见她并没有生气的迹象,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笑着道:“祖母说的是。孙媳确实是不怎么会穿衣打扮。”

    老王妃却是摇头笑道:“这为人妇,自然还是贤惠第一重要。当然,在我们这样的人家‘容’也是要讲究的。你不会没关系。祖母慢慢教你,当年祖母年轻的时候,可从来没有人能在穿着打扮上挑我的错处。去,把我的首饰盒子拿过来。”

    老王妃对自己的丫鬟道。

    于是三娘一个早上,一连遇见了两次长辈要对自己的穿衣打扮挑刺儿。

    丫鬟不知道老王妃说的是哪一个首饰盒子,于是就带着小丫鬟捧来了三大匝子。

    老王妃招手让丫鬟走近一些,眯着眼睛认真地在三个一打开,就金光闪闪的盒子里仔细挑着。不一会儿,就挑出了一条带着长流苏的赤金镶宝石的凤纹项链。

    “来,三娘。这个给你戴。把你脖子上的那玩意儿取下来。”老王妃笑眯眯地朝三娘招手。

    三娘眨了眨眼,走上前来。

    老王妃身边的大丫鬟,忙上前来接过了她手上的项链,又招来另一个小丫鬟,帮着三娘将她脖子上的那个扎眼的翡翠珠串取了下来,接着将老王妃给挑的那条戴了上去。

    “来。让祖母再瞧瞧。”老王妃朝三娘道。

    三娘又上前一步。

    老王妃打量了三娘几眼,满意地点头:“嗯,这样就好看了。以后出门的时候,来让祖母给你看看。祖母这里有不少好东西,到时候都给你戴。”

    三娘闻言哭笑不得。

    这跟大人哄小孩子差不多吧?还利诱上了?

    三娘看了一眼镜子中戴在自己脖子上的那一条做工一看就十分精巧的项链,也忍不住惊叹,老王妃说她有不少好东西看来所言不虚,光给她的这一条就是珍品。一看就来头不小。

    “喜欢吗?这项链是老太后当年赏给我的,是南边一个小国的贡品。这么多年了,你看看……上头的宝石还亮闪闪的,你这个年纪的戴着是最好不过了。上次你婶母见了,还想要讨了去给惠兰那丫头。惠兰么,我已经给了她不少的首饰了,当嫁妆绰绰有余。不过她终究是要嫁出去的,是外姓人。祖母留下来的这些真正的好东西,自然是要给你这孙媳妇的。”

    后面几句老太妃是故意压低的声音说的,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重男轻女是所有古板的老太太的通病,所以……老太妃很正常。

    “呃……喜欢,很好看,祖母眼光真好,谢谢。”即便现在老太妃给她戴一个铁项圈,她也不敢说不喜欢,何况这项链真的是好看的。

    不过,听到老太妃的话,三娘心中还是默了一默。

    老太妃满意地拍了拍三娘的手,从自己的首饰盒子里又挑出了两套头面和配套的耳坠,项链,手镯子,让人用个小匝子装了。

    “这两套,你拿去配你的那一套浅紫色和杏色的夏衫最合适了。过几日我让人捡一些适合配秋衫的出来给你。这些头面首饰有些是我的嫁妆,有些是老太后当年赏的。你记得出去的时候收好了,别让你婶母那眼皮子浅的看见是我给你的。她闹起来,我头疼。”

    三娘以前怎么没有觉得,老王妃偏心真的偏了一个彻底?

    其实老王妃当年对自己的两个儿媳妇还是很好的,当然她心里的儿媳妇不是郡王妃这个庶女出身的续弦,而是庄郡王早就死了的那个原配。姜氏刚进门的时候,因为是嫡长媳,对姜氏甚至比对庄郡王的原配还要更好一些,只不过因为后来姜氏不符合她心目中对儿媳妇的标准,所以心也就淡了。

    三娘谢过了老王妃的赏赐,让自己的丫鬟将东西收好了。

    老王妃见她收得大方,对自己首饰盒子里的别的首饰也不觊觎,只是给她就收着,不给也不贪的态度,心中更为满意。大世家出来的嫡女就是不一样,这个孙媳妇她越看越觉得好。

    记得当年,现在的庄郡王妃刚刚嫁进府里的时候,不过赏给了她一对成色不错的翡翠手镯,她就一副得了天大便宜的表情,再看到她的首饰匝子的时候,眼睛都挪不开了。之后总是喜欢在她梳头的时候过来请安,见了哪样东西好就使劲儿夸。

    老王妃摇了摇头,总归是庶女出身,没有见过世面。偏偏人家越是稀罕,她越是不想给。

    说起来,女人打扮还真是一件力气活儿。比方说三娘,因为要出门,又要过来请安,一大早就起了身,穿戴梳头,花了一个时辰。如今陪着老太妃打扮完了之后,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这时候京中交好的人家家中设宴,一般都是上午就去,待上一整日,晚宴之时才回。一般交情的,或者因为有事情要忙的,就会挑着中午或者晚上摆宴的时候再去。

    老王妃因为想要给自己的孙媳妇撑脸面,自然是要一早就去温家园的。

    出门之前,郡王妃过来与老王妃道外头的马车已经预备好了,请老王妃上马车。

    只是转眼看见三娘脖子上挂着的项链的时候,郡王妃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三娘苦笑,果然,老王妃还是很了解郡王妃这个媳妇的。只是老王妃怎么不提醒她,先收起来,出了门再戴?

    “母亲,您不是说这条项链以后要留给安儿媳妇吗?”庄郡王妃忍了忍,还是没有忍住,强笑着一边扶着老王妃走路,一边道。

    老王妃轻轻捏了捏这边扶着的三娘的手,面上却是淡淡道:“我是说要留给孙媳妇,三娘是长孙媳妇自然是先给她。安儿媳妇等进了门,我自然会给她别的。”

    庄郡王妃咬了咬牙,心中极为不满。

    “嘶——你想掐死我啊!”老王妃一把甩开了郡王妃,皱眉道。

    郡王妃吓了一跳,她刚刚把老王妃的胳膊当帕子拧了。

    三娘看了一脸不满的老王妃一眼,又看向吓得一脸哭相的郡王妃,突然觉得自己忍笑忍得十分的辛苦。(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章 听说

    郡王妃陪着笑脸将老王妃送到了二门处上车。

    今日只有三娘和老王妃两人去温家园,所以三娘跟着老王妃上了她那一架特制的宽敞的马车。她的那一辆也跟在了后面,不过是她的丫鬟们坐。

    老王妃一上车就朝三娘笑眯眯地道:“你瞧,我说的没错吧?”

    三娘抿嘴一笑,没有发表言论。怎么说庄郡王妃也是她的长辈,老王妃说的,她说不得。

    老王妃拉着三娘的手:“刚刚祖母给你的那几套头面首饰,她以前都没有见过。所以以后你戴出来她也不知道是我给的,这条颈链却是入过她的眼的,所以祖母要当着她的面给你。这样等到我百年之后,她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不然啊,又是一桩麻烦。这兄弟妯娌之间为了利益家产之事打起来的不在少数,但是祖母还是希望一家人能平平稳稳的。”

    老王妃的意思是,她既要偏心,又要让人说不出什么……

    这还真是高难度。

    老王妃叹了一口气:“韶儿的脾气我知道,他……他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不像安儿只会调皮捣蛋,以后我们庄亲王府若想保住这点体面和尊贵,还是得靠他呀。说起来,他父亲当年却是一个喜欢调皮捣蛋的,让我这个当娘的操碎了心。不过信儿他调皮归调皮,却是一个最好的儿子,先皇还在的时候,也很器重于他。只是他这一生最不该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取错了媳妇。一件是错生在了宣家。”

    老王妃提起自己的嫡长子,眼睛是湿润的。只是为了宣信,她这一生流过的眼泪太多了,以致现在怎么也流不出来了。

    “信儿在的时候,即便他总是顽皮捣蛋,我也觉得是高兴的。”老王妃掏出帕子揩了揩眼睛。

    “祖母……”三娘担心地喊道。

    老王妃拍了拍三娘的手:“怀儿他比不上信儿,他小时候我对他关注的少。不知不觉长大了,就成了这种性子了。可是即便他再如何不好,也是信儿的弟弟。韶儿的叔叔。是庄亲王府现任的当家。”

    三娘低头没有说话。

    老王妃看着三娘道:“三娘,祖母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以后你多劝一劝韶儿。现在祖母还在。这个家便也勉强能维持了一个家的样子,韶儿看在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也没有做什么。可是祖母老了,总有离世的那一日,祖母怕到时候韶儿他还记着之前的那些恩恩怨怨,到时候我们庄亲王府就散了架了。”

    老人家总是希望小辈们能和和美美,相亲相爱。可是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呢?庄郡王与宣韶的恩怨,不是谁一句话就能解开的。宣韶现在没有动宣怀,已经是很顾念老王妃这个祖母了。

    “这话,我不敢在韶儿面前说。”老王妃苦笑,“他虽是我孙子。性子却是拧的狠。况且我知道他还在怪我当年之事,他肯定还是怪我偏心,可是我这心即便是偏的,也是偏向他的啊。”

    “祖母,您多虑了。相公他向来敬重您。怎么会怪您?他只不过是性子清冷,不擅表达罢了。”三娘安慰道。她不知道宣韶心里有没有怨怪老王妃,但是她知道宣韶即便是怨老王妃的,也不会记她的仇。不然依着宣韶的性子,根本不会每日去给她请安,直接无视就好了。

    宣韶不会去敷衍一个他恨的人。看他对庄郡王那一家子的态度就知道了。那是**裸的鄙视加无视,毫无遮掩。也不怕任何人说他不敬尊长。

    老王妃闻言却是脸上一喜:“你说的是真的?韶儿他不怨我?”

    三娘毫不犹豫地点头:“自然是不怨您的,您治风湿的方子和药材,他都要亲自验看一遍的。”

    老王妃很高兴:“我知道他是个孝顺的好好孩子,虽然他从来不把那些话挂在嘴边,他只会悄悄的做好了。与他父亲一般的,从来不会邀功。”

    只是他可能不会答应与庄郡王那个人面兽心的混蛋把账一笔勾销的,三娘在心中腹诽,她也不会去劝说宣韶这种事情。因为她也喜欢有冤报冤有仇报仇。这话,自然是不会与老人家说的。

    两人到了温家园的时候,温家园里已经来了一些客人了,三娘和老王妃来的算是比较早的一批。

    马车在二门处停下来的时候,三娘先下车,再转身亲自来扶老王妃。才将人扶了下来,三娘就看见李氏带着白氏和王筝已经到了二门的门口,竟是亲自迎了出来。

    “王妃,您来了。”李氏带着儿媳女儿过来行礼。

    老王妃连忙扶住,一脸的笑意:“一家人,多什么礼?我今日来,可是因为这是家宴。”

    李氏笑道:“京中都知道,您是请也请不到的。”

    老王妃笑着看向王筝:“小丫头一眨眼就长这么大了,小时候就是个机灵的不行的,如今进了别人家的门,看着倒是端庄贤淑?”

    王筝笑嘻嘻的朝老王妃行礼,老王妃又看向白氏:“嗯,不错。”

    李氏笑容满面,上前来扶了老王妃:“我扶您进去,她们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老王妃拍了拍三娘的手,和蔼道:“我与你叔祖母一起,你去与年轻人玩,不用陪着我了。”

    李氏见老王妃对三娘很是体贴,心中高兴,扶着她往里走。

    三娘朝白氏行礼:“二婶。”

    白氏看着三娘笑:“一眨眼,你也嫁人了。不过看着你过的好,婶婶也高兴。”

    王筝斜睨着三娘:“我就说你是个最奸猾不过的丫头,走到哪里都讨人喜欢,这本事也太大了。”

    三娘又朝着王筝行礼:“姑姑过奖,这不都是跟着姑姑您学的?听说您如今在苏家也备受长辈喜爱和小姑子爱戴,是个说一不二的当家奶奶了。三娘只觉得自己学得还不够多。”

    白氏捂嘴笑。

    王筝摇了摇牙,见周围都是自己人,便两步走近了,伸手在三娘耳朵上一拧:“死妮子!没大没小,看我不教训你。”

    三娘吓得直往白氏身后躲:“姑姑,这里大庭广众的,您得注意形象。您这悍妇架势,让人看见了,准以为平日里苏大公子也是这么被你收拾的。”

    王筝闻言脸一红,却是不敢再动手了,只是憋气憋的差点儿内伤。三娘整了整衣裳,从白氏身后站了出来,笑得一脸温和:“姑姑,咱们进去吧?长辈们都在里头呢。”

    白氏笑出了声,摇了摇头,上前去携了王筝的手,又牵了三娘:“别在这里杵着了,都进去吧。不然等会儿长辈们要派人来找了。”

    王筝撅了撅嘴:“嫂子,三娘她欺负我。”

    白氏忍了笑:“嗯,你是长辈,不与她一般见识。”

    三娘瞥着王筝笑:“哟,不送上门儿去给您拧耳朵,就是欺负您了?看样子苏家大公子没有欺负过你,不错啊。”

    王筝在一边磨牙。

    两人打打闹闹地去了李氏的院子。这里已经坐了几位夫人了,孙老夫人马氏和王筝的婆婆苏夫人,苏成之也在。

    几人一进来就听到老王妃在说:“……知礼,孝顺,什么都好。王家教出来的姑娘,就是不一样。”

    “……”

    三娘进去给几位先来的长辈请安问礼,发现几位夫人的目光都投在她的身上,心中汗颜。刚刚老王妃说的是她?这可真给她挣脸。

    一位年纪大一些的夫人看到了三娘脖子上的项链,“咦”了一声:“这是当年老太后的那一条‘毓凤’?”

    老王妃笑呵呵道:“当年老太后就是喜欢赏赐小辈们首饰,这条项链适合年轻的孩子戴,我一把年纪是戴不出去了,不过戴在我这孙媳妇身上,当真好看。”

    几位夫人忙点头,把三娘夸了一番。

    好不容易,等老王妃显摆自己的孙媳妇显摆的累了,三娘终于在一干长辈们的允许下与王筝,苏成之退了出来去了一旁的偏厅。

    王筝拉了三娘往一边去,小声道:“说,你给你家老王妃灌了什么迷汤?刚刚就听到她在夸你了,瞧把一干夫人们羡慕的,只恨自己当时怎么不先下手一步把你娶回家当媳妇。”

    三娘也无奈:“行了,别埋汰我了,我为开始的话道歉行了吧?”说实话,再夸下去她受不了了。

    “说什么悄悄话呢?”周婉笑着走了进来道。

    王筝看了看她身后:“我刚刚就想要问了,玉洁怎么没有来呢?孙老夫人已经到了。”周婉与孙家二小姐孙玉洁有些七拐八弯的表亲关系,两人平日里也走的很近。

    周婉闻言,却是顿了顿:“她今日怕是不会来了吧?”

    王筝觉得周婉的表情有些不对,她看了看周围,皱眉道:“又什么话就直说,这里都是平日里要好的姐妹,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周婉见屋子里也就只有三娘,王筝和苏成之,都是亲戚,便叹了一口气:“昨日孙家出了事儿了。”

    王筝一惊:“什么事儿?我怎么没有听说?”


第四百四十七章 孙家

    王筝看向三娘和苏成之。

    三娘想了想,摇头,她也没有听说过孙家出了什么事情。若是孙家出大事,宣韶不可能不知道,孙家是她祖母的娘家,宣韶一定会与她说的。

    周婉见大家都没有听说,不由得有些犹豫。她也是因为今日一早她母亲派了人去给她送东西,她才听母亲身边的嬷嬷口中得知的。

    “可能这是孙家的家事,所以还没有外传吧。”周婉品性不错,平日里不喜欢议论别人家中的是非。

    王筝与三娘对视了一眼,也不好再问了。

    难怪今日孙老妇人马氏看上去精神有些不好,一旁的夫人问她,她说是前几日受了风寒,病刚好,所以脸色不好看。

    几人便坐在一起说些别的。

    三娘也有许久没有看到苏成之了,她十一月要出嫁,苏夫人拘了她在家中绣嫁妆。很少让她出来参加宴会。

    三娘笑着小声问苏成之:“嫁妆绣的如何了?”

    苏成之看了三娘一眼:“大部分不是我自己绣的,我看到那些线头就头疼。”她倒是坦白。

    三娘忍不住笑出了声,她当时也是被绣嫁妆这件事情折腾得苦不堪言,知道苏成之也不擅长这个,所以问了问,想找人与她共鸣,心肠大大的坏。

    苏成之瞪着三娘。

    王筝瞥了三娘一眼,拆台:“成之你别理她,某些人当时不也是为了这个求爷爷告奶奶?还好意思笑别人!”

    三娘一脸委屈:“姑姑,你不疼我,只疼小姑子了。”

    王筝“哼”了一声,“让你到处欺负人!”

    几人平日里关系很好,在一起说说笑笑很是融洽。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人进了来了,众人抬头一看,不由得一愣。来人正是刚刚周婉说了可能不会来了的孙家二小姐,孙玉洁。

    “玉洁,你怎么才来啊?刚刚还说起你怎么没又跟孙老夫人一起来呢。”王筝很快反应过来。上前去携了孙玉洁。

    孙玉洁点头笑了笑:“我是与大伯母一起来的。家中有些事情所以来的晚了。”她虽是笑着,面上却是有些这个年纪的女子少有的愁绪。

    三娘几人与孙玉洁打过交道。知道她向来稳重,也很能干,平日里还会帮着孙家大夫人管家。像今日一样情绪外露的时候很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