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替明-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广有点好笑,这李鸿基要是知道自己这些人就是他口中的贼人,是他准备升官发财的踏脚石时,不知道会有什么想法?

    不过这人的思路还真和别人不一样,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他说得也没错。在乱世从军,能更快获得军功,升官发财也容易。要是和平时代的话,军队没什么仗打,没什么功劳可立,自然就少有升官发财的机会了。

    胡广收拾了下心情,还是保持着微笑问李鸿基道:“你确信去从军,能有你说得升官发财的机会?”

    李鸿基见胡广这个领头人微笑着和他说话,胆子就又恢复了一点,他点点头道:“朝廷一旦真发力,大军开拔,镇压那些盗贼、乱民,犹如捏死一只蚂蚁一般容易!”

    “呸,你捏一个看看!”刘大能听到这里怒了,当即向前一步,爆喝一声道。

    李鸿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吓得一屁股坐倒在地。他抬头不解地看着刘大能满脸怒火,心中想着又不是去捏他,发这么大火干嘛?

    胡广笑着挥了下手,让刘大能退了下去,然后他对李鸿基说道:“我们听说府谷的乱民可是把前去镇压的三千官军打得几经全军覆没,你觉得镇压乱民,还会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般容易么?”

    胡汉三在边上听到,微微有点脸红。

    而李鸿基则有点意外,这事倒没听说过。他忽视了发怒的刘大能,挠了下头,想了下猜道:“可能是意外吧!”

    胡广呵呵笑了下,俯视着李鸿基,再次确认道:“你确信要去从军?”

    看着贵公子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李鸿基有点迷惑了。不过转头一想,不会是贵公子在考验自己,要是自己立场坚定的话,说不定会把自己推荐到某位大人的手下,如此一来,自己就能少奋斗一些年了。

    想到这里,他当即神态坚定起来,点点头道:“忠君报国,乃我辈份内之事!直此乱世之秋,自当从军为国效力!”

    说完之后,李鸿基的感觉良好,这几句话平时自己还说不出来,刚才来了状态,才有此良句,该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心意了!

    谁知这贵公子听完之后,脸上的神情很怪,盯着自己不发一言。

    “好,人各有志,就祝你从军后升官发财!”胡广突然说出了这句话后,站起来转身就走。

    护卫们一见,都恨恨地用目光刺了李鸿基一眼,才转身跟着胡广往外走。

    李鸿基楞在了那里,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连忙追出门,一边喊道:“公子……恩公,敢问尊姓大名!”

    “有朝一日,你要能混出头,自然会知道!”胡广在护卫的簇拥下,出了院子而去,留给李鸿基一句高深莫测的话。

    李鸿基听不明白,还想追出再问。好歹留个名字,以便自己日后有成,能有报答之处。

    不过他马上发现自己身上全是血迹,又只能赶紧回房。没办法了,只能赶紧换了衣服,逃出城去,这位贵公子,就只能等自己混出头后,看会不会知道了!

    李鸿基的动作很快,当天就回到了族里。次日一早,就带着他的侄儿李锦上路了。

    虽是寒风呼啸,冰冷刺骨,可李锦的兴致很高,终于能和族叔去闯天下了。

    “叔,你说我们这一去,须得改名为好吧?”李锦走着走着发话道。

    李鸿基侧头看了他一眼,心想这是当然的事情。他知道自己这个侄儿私塾念得不错,一时来了兴趣,就问他道:“行啊,你准备改什么名?”

    “男子汉大丈夫,自当仗剑横行天下,过去那些无所作为的日子太让人羞耻,因此侄儿早已想好了名,就名一个过字,寓意开始新的日子!”

    “哦,那以后你就叫李过了?”李鸿基听得很有兴趣,顺口就又问道,“那你觉得叔该改个什么名为好?”

    未来的一只虎李过,稍微一想,便兴奋地回答道:“叔,你不是说一定要混出头,说不定能见到那个恩公么?如此,就改名自成,就是自当成功的意思,祝叔能实现这个心愿!”

    李鸿基听了,呵呵一笑道:“好啊,自成听了是不错。”

    忽然,他一下如中雷击,整个身子停在那里不动。就算李过连声呼唤,也没有把他换回神来。就只听到他在喃喃自语道:“个子比较高大,二三十岁,做过驿卒,叫李自成……李自成……”

    再说胡广从李鸿基家中出来后,马上就回客栈。在路上时,刘大能还有点忿忿不平,念叨着那是白眼狼。

    胡汉三也没忍住,低声问胡广道:“公子,这人执意要从军和我们为敌,为什么不一刀结果了他?”

    “他又不知道我们是他口中府谷的乱民,反正朝廷大军那么多,多他一个不多。他要真能混出头,那就在战场见好了。”

    胡广的话中有那种藐视敌人的气魄,使得胡汉三等人心中暗自佩服,同时让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心眼小了,和胡广不是一个档次的。

    如此一来,他们也就不再提这事了。

    胡广等人到了客栈后,刚好王黑子他们回来了。他们倒是有收获,打听到是有一个叫张献忠的,是米脂十八寨人,不过早已离家多年。

    胡广心中有点遗憾的同时,吩咐他们马上启程,离开米脂县。

    毕竟他替李鸿基还债,还跟着去了他家,是有很多人看见的。

    等那事发后,官府肯定会来找自己。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只能马上离开米脂了。

    急行一段路,离开了米脂县境后,胡广忽然发现有点不对。

95 不姓刘() 
他见护卫们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的,没有一点精神。哪怕是胡汉三和刘大能也是如此。

    胡广仔细一观察,发现王黑子等几个人还和之前一样,情绪上并没有波动。这几个人,就是一早被自己派出去找人的几个。

    他看到这里,便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看看路上前后无人,便放慢了速度,大声问刘大能道:“刘大哥,你们精神如此不振,是不是因为李鸿基的一番言辞?”

    听到他说话,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身上。刘大能本不想承认,可看到胡广炯炯有神的两只眼睛盯着他,只好一声苦笑,点了点头道:“胡小哥,你人称小诸葛,比起我等自然聪明得多了。你说像那李鸿基一般,杀人后不想着落草为寇,反而要从军剿贼。是不是……”

    感觉难以说出口,可已经说到这里了,刘大能一声叹息后,最终继续说道:“是不是我们走的这条路真的是一条绝路,不如……不如远走他乡,隐姓埋名重新来过?”

    他这话,还真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如果以后有这样的机会,真不如就这么干了,后半辈子说不定还能有丝希望。

    但胡汉三一听,当即大喝一声“不可”,等其他人都诧异地看向他的时候,他刚才还有点颓废的神情一扫而空,替而代之的是一种决然。

    他向胡广抱拳拱了拱手,然后大声说道:“公子曾说过,我们杀官造反,就是因为活不下去。我们就是要让那些当官的看看,逼得我们老百姓活不下去的后果,就是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或者我们会死,但那些欺压我们的官也绝好不到那里去!就算我们闹个天翻地覆,也杀不了他们,但朝廷还会怪罪下来,让欺负我们的那些官吏难逃罪责!”

    胡广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由衷的笑容。胡汉三也和明朝土著一样,对造反这条路并不存在期望。但他却是为了一种愿望,为了一种理想,用自己的命来实现,这种做法真值得赞赏!

    想到这里,胡广记起那一个晚上,胡汉三原本死也不愿从贼,但因为这,却又站了出来,要跟着自己杀官造反。

    隐隐地,胡广从胡汉三的身上,看到了以前老一辈革命家的影子。

    只要是人,只要有点良心,对于那种甘愿牺牲自己,而去做某一种利于大众的行为,虽然自己可能做不到,却也不妨碍他们去尊重有这种行为的人。

    当胡汉三的话音落了之后,没有人说话了。

    刘大能很是惭愧,想起儿子的惨死,他脸上也涌现出了坚定之色。之前的方向不明,眼下他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了。

    他看着胡汉三,涨红了脸,点点头坚定地说道:“算我一个,我要再有畏惧逃避的念头,我就不姓刘!”

    谁也没想到,李定国这个小屁孩忽然也出声表态道:“还有我,我也要闹他个天翻地覆。不给我活路,他们也别想活!”

    其他三个小孩一听,也跟着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这四个孤儿,对朝廷没有一丁点的感情,也不知道朝廷有多大的力量。只觉得活这么大,到处受白眼、欺负,差点被人吃掉。

    这样的朝廷,这样的世道,他们当然希望能闹出个天翻地覆的动静来。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总好过饿死!”王黑子见小孩都表态,连忙也说道。

    其他护卫们在这种形势下,就算还有心思,也不敢当众说存点钱跑路了。

    胡汉三看到众人的反应,心中有点欢喜,当即又抱拳对胡广说道:“公子,当初要不是您那番话,我们都还不知道这事还如此值得去做!现在知道了,以后就是被朝廷砍了脑袋,也无憾了!”

    这些护卫当初都在场,因此胡汉三这么一说,他们都看着胡广,心中想着也只有胡家小哥这么聪明的人,才能说出那样一番话来。

    胡广听了,只是微笑着摇摇头道:“有一点,其实你们都想错了!”

    什么,还有一点想错了?众人一听,脑袋上都有一个问号,不明白胡广指得是什么?

    胡汉三对胡广是相当服气的,他一听之下就再次抱拳请教道:“还请公子提点!”

    “其实,我们杀官造反,并不是走在一条绝路上,而是大有前途的……”胡广一开口,就让众人吃了一惊。

    他们开始以为胡广只是要安慰他们,没想到等胡广把他当初给胡宽分析的内容,一条条更为详细地说给他们听时,他们每个人都被震惊到了。

    就算王嘉胤的心腹王黑子,他原本就早有心理准备,跟着王嘉胤造反的。但在他们的心中,更多的是水泊梁山那种造反,讲究随心随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快活一世,好过那种被欺压、饿死、冻死的活法。

    他听胡广说得那么自信,说得这么有条理,虽然有好多内容他并不能确认真假。可凭他直觉,王黑子就觉得胡广说得是对的。

    听着听着,他心底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胡广比老爷厉害多了!至少老爷绝对说不出这么多东西,这么多振奋人心的话来。

    这念头一出来,又吓了王黑子一跳。他赶紧收拾心神,告诫自己,胡广怎么可能比老爷要厉害呢!

    不过在无形之中,他对胡广在潜意识中,要比以前尊敬多了。

    其他护卫也差不多,听着如此鼓舞人心的话,让他们对胡广的崇敬之心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停留。

    胡广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给他们分析的一番话,使得他们更为死心地听从自己的命令。以至于在延安府出事的时候,做起事来有事半功倍之效。

    这一行人的士气,比在前半场路上高涨了不少。行程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加快了很多。

    终于在十多天后的午后时分,一行人来到了安塞。

    高迎祥是当地名人,贩马为生,本人又善骑射,膂力过人,爱穿白袍戴白巾。听到府谷王嘉胤派人过来,连忙出迎。

96 高迎祥() 
王黑子以前就认识高迎祥,因此一见他出迎,心中高兴,当即给他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府谷的少年英雄,人称小诸葛胡广!”

    胡广按照礼节,连道不敢当,拱手见礼。

    但高迎祥却有点疑惑,看这瘦不拉几的一个少年,说难听点就是个小屁孩,一个手指头都能碾死的,还称得上少年英雄?

    他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胡广,随意拱了下手问道:“你上过学?”

    胡广一听,笑着摇了摇头。这一世的自己,根本没那个机会去上学。

    这一下,高迎祥就有点轻视了。原本以为能称得上小诸葛,那自然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至少是博览群书,否则何以能称小诸葛。真是乡下地方,一点小聪明就号称小诸葛了!

    王黑子见这一见面的气氛好像不对,就连忙又介绍道:“这位就是安塞的英雄汉高迎祥,一身功夫了得,骑射无双。和你哥相比,怕也在伯仲之间。”

    胡广见过的人,比起面前这些人吃过的米饭还多。因此,高迎祥虽然明面上还是按着礼节来,却还是能从他身上感觉到一丝自傲。

    不过胡广并不以为意,在明末的农民军领袖中,好像就这高迎祥比较特别。眼下见到他本人,看他的身材,听王黑子的介绍,高迎祥确实有自傲的资本。

    因此,胡广并没有在意高迎祥的态度,拱手真挚地道了句:“久仰大名!”

    高迎祥对此毫不在意,应该是听多了这种话。他的注意力被王黑子的话所吸引,有点意外地问道:“他哥很厉害么?”

    府谷来的人都从他身上感觉到一丝自傲,现在听他这么一说,自然也不甘示落,当即夸起胡宽来。

    高迎祥听得眉毛飞扬,大声说道:“既然如此,改日一会。看到底是我高某厉害,还是他厉害!”

    说完之后,他身子猛地一侧身,伸手喝道:“里面请!”

    没过多久,高迎祥和胡广以及王黑子在密室按宾主就座。至于其他人,自然有高迎祥的人接待着,并不在此处。

    高迎祥用手指磕着桌面,眼睛看着王黑子问道:“王大哥派你们过来,不知所为何事?”

    王黑子一见,便知道高迎祥怕是把自己当作主使了,难怪刚才他让自己坐这位置。

    别人不知道,他是很明白,自己和胡广并不是一个档次的。特别是这次在路上听胡广有理有据地分析了造反的前景后,心中就更是确信这点。

    虽然刚才有关座位的事情,胡广表现得无所谓的样子。眼下听到高迎祥相问,他还是坐不住了,当即站起来,走到下首的胡广身边,抱拳一礼,恭敬地道:“还请小诸葛把我家老爷的意思传达下!”

    高迎祥见到这一幕,稍微有点吃惊。看王黑子对这胡广的态度,还真不一般。不过他心中虽然吃惊,面上却不显,只是看着这个小伙子。

    胡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站起来走过去双手递给高迎祥道:“王大哥的信中都有说,高大哥一看便知。”

    王嘉胤当初给他信的时候,特意不封口,并且还把信的内容给他讲了一遍,因此胡广知道信里说了什么。

    对于王嘉胤在信中吹捧自己,胡广感觉有点过份热情了。他隐约觉得,王嘉胤如此作为,是想让自己看了高兴,对于让自己来助高迎祥起事的这件事上,就不会再推托了。

    高迎祥看胡广对自己一直保持着恭敬,心中受用,便依着礼节,在拿过信件后,先请胡广坐了。

    王黑子不便再坐回原本的位置上,反正已站那,就索性站到了胡广的下首。

    高迎祥抽出信纸,认真地看了起来。他看着看着,刚才还有点高兴的心情一下便没了。

    王大哥这是什么意思?派个半大不小的小子过来帮自己起事?至于么,需要么?

    说这胡广堪称小诸葛,奇谋妙计甚多。可他连个书都没读过。看这年龄,也不像是个走南闯北的人,能有多大能耐?

    想自己,武勇自不必说,还走南闯北,在草原上闯下赫赫名声。又熟读兵书,通晓军阵之事,自己起事还需要这个毛头小伙子来指手画脚?

    高迎祥在心中暗自埋怨着,却不知道王嘉胤派胡广过来,其实是有两个用意。

    第一个,他这边战马不少,一旦起事,就能组建马军,不容有失。胡广确实在府谷显示出了他的聪明才智,过来查漏补缺是最为妥当。

    第二个用意,则是他要把胡广支离府谷县城。否则胡广和胡宽两兄弟,文武相济,就算王嘉胤是强龙,也难压胡广两兄弟的这对地头蛇。

    特别是胡广几次逆了他的意思后,他就更为迫切地想要在府谷县城建立自己的权威。

    这第二个用意,其实是最主要的目的。但这个目的,又无法宣之于口。是不能对任何人说的,否则就显得他无能。因此,这个用意,谁也不知道。

    再说高迎祥看完了信后,心中有点不满,把信纸随同信封丢在桌子上后,看着胡广问道:“不知这位小兄弟对于安塞之事,有何看法?”

    胡广见他面无表情地发问,心中便知道他不是很高兴。也难怪,谁让人家是个英雄汉呢!

    于是,他当即拱手一礼道:“在下初到贵地,人地两不熟,还需了解清楚后再说。”

    他这是按照后世某位伟人所说,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做得回答。但在已有偏见的高迎祥听来,却是一种无能的推辞。

    他心中一声冷笑,出于礼貌,也不戳破,当即笑着说道:“如此也好,小兄弟赶了一天的路,先去休息吧!”

    寒冬腊月地天气跑这么远过来,确实是累人。因此,胡广也不推迟,当即告辞,自有人领了去休息。

    王黑子没休息,他被高迎祥留在了密室。

    两人也算是熟人,高迎祥就有点抱怨地说道:“王大哥是什么意思,派这么一个嘴上无毛的小子过来指手画脚?”

    王黑子一听,脸色一正,略微有点严肃地回答道:“高大哥,你不要小看了胡广小兄弟,他却是有真本事之人!”

    信的篇幅毕竟有限,王嘉胤也不可能在信中详细说胡广的本事。因此,高迎祥听了有点吃惊,当即吩咐王黑子道:“他有何本事,你说来听听!”

97 改了想法() 
于是,王黑子把胡广在府谷的事情,从县衙大牢说起,一直说到击败了前来镇压的官军为止,洋洋晒晒,说得口干舌燥为止。

    说实话,高迎祥听了后确实有点吃惊。但他心中原本已有对胡广的偏见,越是像他这种有主见,有本事的人,就越是不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因此,高迎祥稍微一琢磨,觉得自己处于那样的环境下,也能做到那些事情,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