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替明-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好一会后,忽然低声严肃地吩咐道:“这是明国的京师,官府爪牙众多,说话千万谨慎,一定不能坏了大事,明白么?”

    那四个随从也都是孔武有力之辈,仿佛经过训练一般,异口同声地回应一次。

    中年人没再说其他,驱马进了京师,而后稍微一打听,便进了一处偏僻巷子的大宅子。

    这几个人一进门,那开门的一名大汉马上低声问道:“范大人,主子……”

    “嗯?”这中年人立刻沉了脸,转头盯着那大汉。不用说,他就是奴酋皇太极派来的范文程了。

    在京师内,官差遍地,而他所谋甚大,又是个谨慎的人,哪怕是在大门内,他也非常忌讳有关能表明他身份的言语。

    那开门大汉马上醒悟过来,连忙闭嘴,在前头引路,把范文程带到了一个密室内。

    范文程大马金刀地坐好后,也没计较刚才的事情,马上就询问道:“自从上次消息送出之后,又有什么事情生,详详细细,不得有遗漏!”

    “是,大人。”开门大汉答应一声,然后便介绍了起来。

    明国这边,自从一个月前送出消息之后,一直没什么大的变化,直到三天前。

    据传闻,是延安府知府有密奏到京师,禀告了叫天军对明国的危害,让明国上至朝廷高官,下至在野世家子弟,都很愤怒,声讨叫天军,誓要灭了叫天军。

    也因此,原本以复社为组织的一方和以辅为的一方互相妥协,各让一步,共同携手对付叫天军。

    从目前打探到的情况看,朝廷决定启用原蓟辽督师,勤王军统帅孙承宗官复原职,前往抚宁坐镇。而原本统领勤王军的洪承畴则选取精锐,即日西进,准备驻扎秦地,接替原三边总督陈奇瑜之职,图谋对付叫天军。

    范文程越听越喜欢,没想到一到京师,竟然听到了一个这么好的消息,真是天助大清!

    不过他并没有把内心的喜悦表现出来,仍然保持着原本的神态仔细听着,并不时打断询问一些细节,而后继续听着禀告。

    等这大汉全部说完之后,范文程沉思了一会,才又继续问道:“我们这边的情况如何?”

    “回大人,到眼下为止,我们辽东过来的人差不多有二十来人因各种原因出了问题,或被官府抓了,或和他人冲突致死,或……”大汉回答了一会后,从密室一角拿出一份纸张,双手递给范文程,并解释道:“所有出问题人的大致情况,都在这上面了。”

    范文程接过之后,仔细地看完,而后点头肯定道:“不错,只有大概一成的人出事,比本官预料的要好得多。”

    夸奖完了之后,他又开始下指令道:“给你三天时间,去查清那洪承畴何时带兵离开京畿之地,这是其一。”

    那大汉一听,面有难色,可看范文程非常严肃认真的脸色,没敢开口诉苦,仍然静待下文。

    “其二,接下来这三天时间内,京师内有新的动静,务必及时禀报于本官。”

    这一条倒是没什么难度,往茶馆酒楼妓院等地一打听,基本上就能掌握得七七八八。大汉想着,心中稍微松口气。

    “其三,把所有剩余的钱财都花上,让我们在朝廷上的人尽量把目前对叫天军的声讨愈演愈烈。”

    “所有剩余的钱财?”大汉听到这里,吃了一惊确认道。

    范文程重重地点头,严肃地说道:“是,所有钱财!”

    大汉仿佛明白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连忙答应下来。

    三天转眼便过,一直没出门,躲在密室内的范文程得到禀告,说朝廷基于对叫天军的愤恨,已连派天使去催洪承畴去秦地。

    甚至京师内各处还凑了不少钱粮物资,就是为了大军早日开拔。预计就在这几天内,洪承畴便会领军经过京师前往秦地。

    (。)

607 刺杀() 
虽然没有下雪,但寒风吹来已经愈加得寒冷。≯≯ 这种已经是初冬的鬼天气,一般人要是没有特殊情况,肯定是不会外出的。

    勤王军要在这个时候从东边的抚宁,远调到西边的秦地,要不是看到有军饷物资拨下来的份上,没有一个军士愿意挪地方。而且,还幸亏是这个时候,要是再临近过年的话,除非是那些原本就从秦地过来的兵士,否则更没人愿意动地方。

    当然了,这种小冰河时期的鬼天气,也同样影响着叫天军,影响着胡广。

    此时的他,因为实施新政策的需要,从初秋到了榆林城后,就一直待这里。一方面是作为新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需要对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及时拨正下面实施的人可能或左或右的行为,尽量让新政策带来预期的效果。

    当然了,这并不是胡广闲得蛋疼,要亲力亲为。而是他自己虽然没有经验,可多少知道一点历史上因为政策执行的偏差所带来的相反效果;另外,榆林是叫天军对明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这新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叫天军在明国的形象。

    等这个新政策实施有了头绪,按照预期稳定下来之后,这天气就已是很冷了。

    就因为这,胡广在办公房内,对坐自己面前的胡宽用带着点歉意的语气说道:“大哥,你非要等我忙完了才肯放心北上。这下好了,天气变得这么冷,路上要多遭罪了。”

    “呵呵,没事!”胡宽听了,只是不以为意地笑了下道,“大哥是个军人,这点凉意刚好提神,不碍事!”

    在弟弟的潜移默化下,胡宽也不知觉间冒出一些后世常用的词汇。

    胡广自然也知道大哥这么说,只是安慰自己不想让自己有负疚的感觉。否则这种天气,骑马北上,寒风扑面,那是刀割一般,谁会选这个时候出去?除非像以前远袭建虏,否则还真不会出门。

    大哥除一年多前匆匆回去和大嫂、丫丫团聚过一次后,就一直驻守在榆林城。自己既然这个时间到了榆林,自然得让大哥回去团聚,过完年回来好了。反正自己接下来都是笔头的工作,在哪都一样。

    至于安全方面,不要说三边总督陈奇瑜和叫天军的关系良好,就是他想有想法,也没那个实力。也因此,胡宽也才会答应回去团聚一次。

    兄弟俩正说着,忽然门外传来匆匆地脚步声,随着一声“报告”,一名护卫手中拿着一小团纸出现在门口,“京师甲等紧急情报!”

    这是等级最高的情报,显然朝廷有针对叫天军的行动了。胡广和胡宽对视一眼,脸色都变得严肃起来。

    不用说,自然是洪承畴带领勤王精锐前来秦地的事情了。安贵在京师经营的时间比建虏更久,所用手段得胡广传授,也就更为高明,因此他所获得的情报,也比范文程所知道得更多。

    胡广看完情报后,一边递给在边上等急了的胡宽,一边微笑着说道:“没想到卢象升在延安待了几年,还终于被他现了一个还算可行的对策出来!”

    他说完的时候,胡宽也已快浏览完情报。只见他疑惑地抬头看着弟弟问道:“想刺杀,这不可能吧?”

    安贵自然不可能看到卢象升的密奏,但他从多方消息汇总,再用从胡广这里学到的情报分析知识进行分析之后,得到了一个结论。即卢象升会安排刺杀叫天军高级领,并趁叫天军产生混乱的时候,再由洪承畴统帅精锐进攻叫天军。

    当然了,安贵并不知道胡广已经来榆林了。在他的分析中,他所认为的刺杀对象,很可能是胡宽。

    毕竟胡宽再怎么说也是叫天军的第二号人物,在军中威望很高,是长的最有力支持者。如果他遇害,至少会对秦地的叫天军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但是,胡宽是夜不收出身,身手很好,而且做事也带有明显的军人作风。就算处理民事,招待必须的外人,也都是亲卫持刀跟随。要想刺杀这样环境下的胡宽,这难度就很高了。也因此,胡宽才有此疑问。

    胡广听了之后,微笑着回答他哥道:“他们要刺杀的人,其实是我。”

    “啊?”胡宽听了一愣,随后马上关心地问道,“为什么?”

    胡广微笑着说了他的理由,而后有点感叹道:”这事既然我们已经提前知道,就得变被动为主动,先破了这招再说!”

    “行,那二弟你先回草原安全点,大哥来对付他们!”胡宽听了,脸色严肃起来,马上点头说道。

    谁知胡广摇头否决道:“目标是我,要是走了他们暂时不动也是麻烦事。那卢象升和洪承畴都算是有本事的人,要他们联手的话,我怕我们叫天军会有一些损失。”

    “二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胡宽一听急了,连忙劝道。言语之间,已隐约能感知到多年坚持读书识字所带来的改变。

    胡广知道他是关心自己,他当即笑笑道:“没事,我知道分寸。大哥,眼下有两件事要做……”

    他没再给大哥劝谏的机会,马上就开始布置起来,并适当进行了解释布置的用意。

    胡宽听着二弟说得针对方法有理,虽然担心二弟的安全,最终却无奈地去执行了。

    其实这事,要说一点危险都没有,那也是假的。毕竟卢象升和洪承畴毕竟是明末最有本事的人之一,他们要联手起来对付人,都是有一定把握才会动手的。

    而正是因为这点,胡广才决定留下来。否则的话,他怕那两个历史牛人联合起来对付大哥,大哥会应付不过来。这样不但大哥会有风险,秦地的叫天军也会有损失。

    几天后的早上,在延安府知府衙门的露天演武厅,兵器林立,家丁持刀旁侍,围观着当中一名身穿单衣的彪形大汉,在寒风中舞着斩大刀。

    刀光中带起的破空刀声,就算是呼啸的寒风也掩盖不住。唯有刀沉、力大、懂刀,才有这效果。

    (。)

608 谋划() 
马不停蹄地从京师赶回来的卢大,就站在虽然他昨晚才到延安府,感觉身体很是疲惫,但多年的习惯,还是让他坚持陪着老爷练刀。

    说句实话,能看到老爷重新振作起来,又和以前一样习武锻炼身体,这让卢大倍感欣慰。而且这一趟去京师送信,不但得以觐见皇帝,还拿到了一个世袭锦衣卫百户的奖赏,加上老爷也恢复了正常,这一趟去京师实在是值了!

    他正想着,忽然门口匆匆走进一名护卫。人未站定,急躁的声音便已传了过来:“老爷,不好了,那胡广准备这几天回草原了!”

    “什么?”正在练刀的卢象升一听,有点吃惊地马上收势大声确认道,“都到这个天了,还要回草原,这消息可属实?”

    “老爷,千真万确!据说草原那边有事,那胡广定了后天回草原,榆林城里得到叫天军好处的那些人都在准备礼物送行呢!”来人马上点头,很确认地回答道。

    卢象升听完之后,眉毛马上皱了起来。忽然用力一顿,手中大刀出“鏮”地一声,铁制刀柄破了地上的石板,牢牢的插在了那里,而他人则快步往书房走去。

    卢大作为家丁领,马上跟过去,到一边伺候,随时听从差遣。

    片刻后,卢象升在书房坐下,沉思了一会后自言自语地说道:“原本以为他不走了,为防明年开春早走,才奏请陛下让洪总督早日领兵过来。可没想到,竟然年前要走,这可怎么办?”

    卢大在一边不清楚事情的详细情况,因此不敢说话,只是默默看着自家老爷。

    卢象升那宽大的手掌靠在桌面上,异于常人的手指成曲,有规律地敲着桌子,出“梆梆梆”地声音。

    眼下就两个选择,一是为稳妥起见,一定要等到洪总督到达秦地,做好了准备之后再下手。但那贼胡广下次什么时候再来榆林城就不知道了,况且他万一要没来而朝廷与叫天军便已撕破脸,那岂不是计划落空?

    另外一个选择,就不能等洪总督了!可如果这样,万一……

    卢象升仔细衡量着利弊,没过多久,他忽然一拍桌子,随着“啪”一声响,人已带着果断坚毅之色站了起来。

    他抬头看看陪自己长大的卢大,忽然沉声说道:“陛下赐你世袭锦衣卫百户,如今该是回报君恩的时候了!”

    卢大听了一愣,随即热血直冲脑门,大声回道:“老爷平时的训导,小人一直都记得。就算没有世袭锦衣卫百户,小人也会去做。”

    “好好好!”卢象升一听,满脸欣慰之色,连声称赞,而后注视着卢大,非常认真的道,“本官身边这些亲卫里面,你是最忠心,也是身手最高的。如今有一事,九死一生,但只要能做成,便能挽大明江山之将倾。”

    说到这里,他的脸色变得有点沉重,却又义无反顾:“君忧臣辱,君辱臣死!拼了一身剐,也要为君分忧!”

    “老爷,您吩咐吧!”卢大激动着大声要求道。

    卢象升用力点点头,让卢大关了门,而后就在书房内交代了起来。

    第二天中午时分,原延绥巡抚大堂,如今的胡广办公厅大门,忽然被人猛地推开,一股寒风顿时钻了进去,让里面的温度马上下降了好多。

    正在办公的胡广抬头一看,竟然是一向尊重他,进来都会先禀告的大哥,这次竟然没有禀告,还阴沉着脸,便放下手中的事,笑着问道:“可是蛇出洞了?”

    只见胡宽绕过摆在中间的椭圆形长桌,把手中的一封信递给胡广,同时冷声道:“真来了,还找了理由,须得二弟亲自接待的。”

    胡广听了有点好奇,伸手接过信看了,微笑着点点头道:“不错,这个理由确实可以,没有让我失望!”

    一听他说这话,胡宽有点恨铁不成钢般地喊了句:“二弟,人家是来要你命的,你还笑得出来?”

    停了停,他忽然露出一丝狠绝道:“索性就和朝廷翻脸,把他直接砍了祭旗!”

    看着平时努力维持儒将风貌的大哥,如今好像气急败坏的样子,胡广明白大哥这是太担心自己的安危才会这样。他伸手摆摆,让胡宽坐下,而后才胸有成竹地说道:“大哥不用担心,这原本就是预料中的事情。就按照计划行事,等着图穷匕见的时候再收拾便可。”

    “可万一……”胡宽还是担心,企图再劝说。

    胡广伸手摇了摇道:“大哥不用多说,就按计划行事。你放心好了,我又不是温室里地花朵,要是这种十拿九稳的事情还担心这担心那,就不用革命,乖乖回到当初被朝廷压迫算了!”

    胡宽其实也是在刀口过惯了的,只是涉及到二弟,才不淡定。如今见无法说服二弟,也只有按计划行事了。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明国先动手,以后就能拿着大义名分,对明国用兵也师出有名。

    他正想着,忽然听到胡广问道:“大哥,等事情生后,你这边得出兵拿下保德州,而后再配合草原那边,一起夹击拿下大同重镇,没问题吧?”

    一听这话,胡宽马上点头道:“给草原的军令已经出,只要我们这边确认,那边事先集结好的野战军就能马上出,我会算好时间,用最小的代价拿下大同的。”

    这个行动,算是对预料中卢象升行为的报复,同时也是叫天军蚕食关内的一步棋。胡广要求行动要快,免得朝廷先推出替罪羔羊认怂赔罪,那样叫天军就师出无名了。

    毕竟和平了几年,要是没有合适的借口直接出兵,那和原本的草原蛮夷没什么两样。大义的名份,其实也是争取民心。要想顺利的夺取明国疆域,尽量减少阻力,这就必须要考虑了。

    第二天中午时分,北风比以往小了好多,冬日仿佛都有了丝暖意,让原本冻僵的身体都有了活力,身手也矫健了一些。

    胡广就仿佛和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厅,看着胡宽亲自去迎接明国使者。

    (。)

609 太祖显灵() 
原巡抚衙门的偏房门打开,从里面走出

    匆忙赶到榆林城的路上,都是便衣着装,为得是方便避人耳目。到了后他马上要求换衣,以示他对叫天军长的尊重。这个理由,叫天军将士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却不知道卢象升真正的用意,是提醒所有人,他是文官!

    只见卢象升跨步出门,对等候在外面的叫天军将士,颇有礼貌地说道:“烦请带路。”

    说完之后,他目光斜视了下伺候在边上的卢大,示意他跟上。

    卢大的边上,摆着一个大大的礼盒,里面放着各种精美瓷器字画等古物。名义上是朝廷赏赐下来,准备给叫天军长的礼物。

    然而,卢大心里却很明白,这些所谓的精美瓷器字画,其实压根就不是什么古物,而是老爷随意准备的,只是在秦地不常见的东西而已。

    此行只有一个目的,没必要准备真的古玩字画。反正这些叫天军都是泥腿子出身,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分得清这到底是不是有价值的古玩字画!

    卢大端起礼盒,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小心翼翼,就好像稍微不小心,手中的东西就会坏了一般。

    他跟着卢象升往里面走,说句实话,卢大的心中其实只有一点点紧张而已。不管如何,他随同卢象升征战沙场,手中的人命也有很多条,对于生死,已经是看得开了。

    再说了,老爷虽然说过九死一生,但并不是十死无生。老爷那个计划,卢大相信十之**能成功,让他们两人都能活下来。

    在前面走着的卢象升倒没有像卢大那样想着这些事,他看似目不斜视地跟着那名带路的叫天军将士走着,但其实周围的情况都被他看在眼里。

    之前只是听说叫天军如何如何地厉害,总觉得有夸张之处。可如今一见,确实是强军啊!

    从衣着军械上能看出,后勤保障充足;从士卒的精气神上看,十足的精锐;一丝不苟地在寒风中轮值,又能见其军纪严明。

    卢象升自己也是带兵之人,自然能见微知著,对叫天军的实力有了亲眼认识。想起朝廷军队的腐朽不堪,再对比得到的叫天军印象,他心中更是暗自激励自己,此行一定要马到功成!

    对于这点,卢象升心中也是有把握的。虽然他也做了舍身殉国以报君恩的念头,可其所定制的计划,却是丝毫不含糊的。

    他的打算,如果能活捉叫天军领胡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