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皇帝犹豫了,他的帝王心术又开始作祟。

    在皇帝身侧侍立的王承恩眼睛忽然亮了起来,目光炯炯瞧着王之臣。

    高第挺身而出道:“老臣父子三人都食君之禄,当不惧生死报效朝廷。老臣阅人无数,观琼崖郡王乃是忠诚良将,老臣愿意以身家性命担保他忠于大明绝无二心。陛下可放心大胆调“战神”人马入京勤王。”

    事情很大,万一琼崖郡王有不臣之心,来到京师直接入紫禁城取而代之谁能抗衡?患得患失的崇祯不敢赌一把。

    王之臣加把火道:“陛下,臣也愿意作保,琼崖郡王如果有不臣之心,臣请斩满门老小。”

    崇祯求助的眼光看向其他重臣,建奴入寇兵部尚书张凤翼罪责难逃,他此时已经有了一死了之的心思。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崇祯二年建奴入寇京畿,悲催的兵部尚书王洽背了黑锅被拿进诏狱次年四月斩首,前车之鉴,张凤翼当然觉得脑袋难保。

第六百七十一章:进爵南王

    张凤翼见高第、王之臣要求请“战神”出马,仿佛在黑夜里瞧见了曙光。

    他咬咬牙出班奏道:“陛下,解此危局唯有用‘战神’的精兵猛将,臣以为要力挽狂澜也唯有琼崖郡王能够担当,臣愿意以身家性命作保。”

    兵部尚书杨嗣昌懂得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也出班劝慰天子道:“陛下无需患得患失,琼崖郡王亦是大明臣子,他断然不是乘人之危之小人,臣也敢作保。”

    黄胜的所作所为朝廷人人都看在眼里,他不针对官僚阶层选择合作共赢得到了广泛认可,黄胜还善待老百姓,使得许多道德君子也津津乐道。

    “战神”人马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早已深入人心,杨嗣昌分析,这一支队伍入援京师利大于弊,果断出班进言。

    他是崇祯最信任的能臣,皇帝知道杨嗣昌和黄胜素无来往,听他也劝自己调“战神”勤王心思有些松动了。

    请调“战神”人马入援京师的重臣有了几个,带头效应体现了,次辅王应熊和几位阁臣也出面保举。

    最后居然是所有的重臣都要求皇帝调琼崖郡王入京畿之地勤王,崇祯终于下定决心,即刻颁旨,宣旨太监是王承恩,钦差大臣是高第。

    就在这时张凤翼奏道:“陛下,三年前琼崖郡王替朝廷垫付的军费还没有归还,如今又要他提兵勤王,恐怕有些牵强。”

    这句话踩着崇祯皇帝痛脚了,要人家琼崖郡王来京畿跟建奴玩儿命,怎么着也要给人家粮饷,可是“战神”系兵将待遇极高,朝廷哪里能够拿得出几百万两银子用于军前?皇帝一时无语。

    “战神”系重臣高第见皇帝面露难色,准备乘此良机给黄胜要好处。

    他出班道:“陛下无需为难,琼崖郡王太会搞钱,几百万两他拿得出,只不过朝廷无法给他钱粮,总要给些厚赐才能够让“战神”麾下骄兵悍将乐于为朝廷效力。”

    厚赐?琼崖郡王已经位极人臣富可敌国,朝廷还有什么能够拿出手?诸位大臣议论纷纷,貌似唯有藩王爵位才有些说服力。

    首辅温体仁大惊道:“琼崖郡王已经位极人臣,难不成要加封藩王才可以让他效力?”

    高第打蛇随棍上道:“陛下,老臣和温大人所思不谋而合,老臣附议首辅大人,请圣天子册封琼崖郡王进爵藩王。”

    从来都是算计别人的温体仁,冷不防被人老成精的高第阴了一把感觉蛋疼,道:“老臣、老臣……。”

    高第根本不给温体仁机会,大声盖过他的声音道:“陛下,封琼崖郡王为外藩利国利民,首辅确实高瞻远瞩,老臣请圣天子早下决断。”

    建奴肆虐,皇帝如果拿人开刀以平民愤,兵部尚书张凤翼那是首当其冲,他见出现了救命稻草不管不顾了。

    道:“老臣愿意亲去琼崖郡王军中参加行动激励三军将士同仇敌忾,国家危难之时陛下当乾纲独断,琼崖郡王早就在海外自成体系,陛下以藩王册封乃是成人之美,朝廷没有损失何乐不为?”

    太子太师王之臣、户部尚书程国祥、吏部尚书田惟嘉、刑部尚书郑三俊以及张至发、孔贞运、贺逢圣、黄士俊等等阁臣都异口同声请封琼崖郡王。

    连温体仁也开始随波逐流,一干人等除了王之臣动机纯粹,余者十有**是准备跟黄胜结个善缘。

    崇祯皇帝也是病急乱投医,他下了决心,道:“诸位爱卿肯为琼崖郡王作保,朕颇感欣慰,朕准了诸位爱卿所请,即刻颁旨册封琼崖郡王进爵藩王,只是选用何字妥帖?”

    高第道:“陛下无需多想,用‘南’字即可,南王封地也无须朝廷考虑,交趾和旧港宣慰使所在地‘南华岛’就是南王封地。”

    王之臣道:“然也,朝廷只需为南王正名,无需另给封地,南王要地盘完全可以继续在海外攻取,此一举两得,有利于朝廷还有利于南王。”

    两位重臣都口口声声南王了,崇祯还有什么好说,于是乎大明南王出现了,真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琼崖郡王被朝廷册封为藩王之事很快就家喻户晓,京师百姓居然自发燃放爆竹庆贺。王恭厂大街的商家和老百姓乐滋滋载歌载舞上街游行,热闹得如同正月十五的庙会。

    英国公家老夫人当然乐得见牙不见眼,英国公也是无比开心,女婿已经是当朝第一人,麾下精兵猛将如云,领地堪比中原大地。

    如此实力任谁也无法撼动,很明显皇帝已经放弃了宣女婿进京图谋的心思,如今是担心女婿翻脸图谋大明江山社稷。

    张维贤也很是纠结,他家是传承二百余年的老牌勋贵,对大明朝廷当然有深厚的感情。可是如果女婿欲取大明代之,英国公家该站在哪一方?

    黄胜在崇祯八年底又添美娇娘,终于让令人眼馋的美长腿绕上了自己的腰。

    马香菱新婚燕尔,自然缠缠绵绵难舍难分。

    崇祯九年的春节黄胜在南京渡过,所有的娇妻爱妾和子女都赶来过了团圆年。

    黄胜没有急于回“南华岛”坐镇,他相当放心黄东山和一群老部下。

    过了春节,黄胜在二月初去了“华夏岛”,在赵时敏陪伴下看了许多新研发的产品,和许多研究人员探讨了诸多技术攻关难题,太多黄家体系的精英得到启发。

    黄家设计师设计研制的蒸汽机已经有了实验室产品,相信进入实用阶段已经不久了。

    黄胜在“华夏岛”盘桓了一个多月,四月初又去了忠明堡视察。

    韩宽、马灭奴、甄思明训练的合格骑兵有了一万五千,战马保有量足够一人两匹。

    顾山河、曹虎成的两个千总如今暴增一倍有余,由于忠明堡马匹比较多,他们麾下都是车载步兵,四轮马车无法行驶时,他们训练的步兵人人都可以骑马转战,而且一人一匹战马足以保证。

    家主来到了忠明堡,数十万军民无比兴奋,黄胜不仅仅观看了骑兵和步兵的汇报演习,还检阅了乡勇武装。

第六百七十二章:等着建奴来

    在忠明堡足逗留了两个月,黄胜下发通知,召集诸位经营内地的军官七月七日来黄家湾岛开会。

    这一次大会的召开很及时,会上给予诸多立下战功的武官封赏,郭三喜、孙振怀、祝国兵、祖宽等等武官都获得提拔。

    黄胜特别嘉奖了许四九、秦淮、李文华等等宣传队军官,要求他们还要在内地扩大影响。

    黄胜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黄家在内地活动的所有人马必须死守长江,要确保江南半壁不被流寇荼毒。

    但是要制造紧张气氛,让江南的富贾豪商人人自危,迫使得他们转移资本去安全无虞的交趾或者海南岛落地生根。

    愿意移民的江南升斗小民如果舍不下一些不动产或者几亩良田,黄家可以出公道的价格收购,吃点亏无伤大雅,让江南老百姓们坚定离乡背井的决心就是胜利。

    当然,尽可能多移民中原乃至江北老百姓南下依旧是重中之重,江南老百姓不移民还不至于饿死,中原老百姓完全不同,移民有可能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机会。

    家主肯定了宣传队的贡献,指明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许四九他们都以饱满的热情奔向各自负责的区域。

    黄胜一直在大明海疆徘徊,就是琢磨着再次给予建奴雷霆一击,他在等待最好的机会。

    建奴改国号称帝的消息,早就被军情处获悉,黄胜以为建奴又要如历史上那般当年就出门打劫,因此没走。

    崇祯七年建奴打上门,黄胜远在苏门答腊岛拓土无暇他顾,现在还觉得窝囊,这一次单等着建奴再来。

    谁知历史出现了偏差,建奴整整一年都没什么针对大明的大动作,黄胜白白等了足一年。

    崇祯十年的春节依旧在南京渡过,因为所有的股东一致要求“华夏发展”的业绩发布和股东大会安排在南京这个中间地点进行,“南华岛”毕竟太远还要出海不太方便。

    黄胜不担心在南京有什么不测,魏国公和南京镇守太监孙象贤、张云汉都是“华夏发展”大股东之一。

    易发才早就把南京包括周边二百里都渗透,南直隶驻军里的基层军官大多数都是自己人。

    况且黄胜身边有亲兵队一千余人,有两个千总山地兵跟随,江上有以战列舰“华夏王爵号”旗舰为首的海军舰队,大明南直隶没有任何军队有战胜这一支部队的实力。

    派小规模人马偷袭恐怕都打不过马香菱侧妃的川妹子亲兵队。

    黄胜在正月里接见了一位稀客,那是已经接替蓝彩儿、如梦成为剧组当家人的徐佛家。

    这几年大江南北,海内海外,黄家剧组闻名遐迩,寓教于乐已经遍布汉人所有的定居地。

    剧组排演的剧目已经有了四十余部,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观看的人次早就超过千万,成就肯定超过已经死了二十几年的莎士比亚。

    剧组能够蓬勃发展,现任当家人徐佛家功不可没,彩儿已经琢磨着向朝廷讨要女官品级封赏徐佛家。

    黄胜见徐佛家主动来求见自己,很高兴,立刻和她见面,身边跟着如影随形的马香菱。

    自从嫁得如意郎后,马香菱就把自己定位在贴身保镖的角色。

    她已经知道英雄了得夫君的原来武功稀松得很,来三五个都有可能打不过自己,感觉保护好夫君责任重大。

    每当有个风吹草动,马香菱都立刻高度戒备把自己挡在夫君身前,每一次都让黄胜哭笑不得,每一次都把刘国正等人憋得满脸通红还不敢笑。

    徐佛家打了一肚子腹稿,见到琼崖郡王发现他身边还跟着侧王妃马香菱才发现自己白来了。

    徐佛家心不在焉谈论了一个时辰工作后悻悻地告退,黄胜摸不着头脑,起身送她一段,临别时,徐佛家趁马香菱没注意递给了黄胜一张叠好的纸条。

    这还是上学时的记忆,已经贵为郡王的黄胜觉得新鲜又奇怪,难不成徐佛家这个侠女对自己有什么想法?

    后来展开纸条一看,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上面是一首词,落款柳如是。“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徐佛家送此词来此,傻子也知道意欲何为啊!想起大才女柳如是的如花娇颜,想起钱谦益那个糟老头子,黄胜决定不能让一颗好白菜被猪拱了。

    于是乎,脸皮比较厚的黄胜再次找大妇楚儿忏悔,接下来在春花烂漫时黄胜再添一妾,那当然是闻名遐迩的柳如是在花丛中绽放笑颜。

    封建社会真是男人的天堂,黄胜再次纳妾不知道自己的女人有多少心里不痛快,反正表面上都依旧巧笑嫣然没有流露出一丝嫉妒和不满。

    十八岁,已经长成的柳如是更加迷人,再次新婚的黄胜也难免堕落了一把,左拥右抱在马香菱、柳如是、彩儿、如梦四个美人殷勤伺候下、在锦绣江南优哉游哉过了两三个月。

    彩儿四人都没有子嗣因此一直陪在老爷身边,楚儿和铃儿、荷香、赵蕊都有孩子要照料,所以没有留在南京。

    况且荷香、铃儿又怀上了,安心等着再添子女呢。

    快乐是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六月底建奴蠢蠢欲动的军情被军情处探报,黄胜回到了黄家湾岛等待时机。

    高第和黄胜一直互通消息,他知道黄胜现在就在并不遥远的黄家湾岛,因此主动请旨成为钦差大臣。

    高第、王之臣赶到黄家湾岛身边还跟着王承恩和张凤翼,黄胜热情接待这一群大明最高规格的天使,高第也不回避王承恩,酒席间一五一十把平台奏对原原本本讲了。

    黄胜哈哈大笑道:“高阁老作保做得好,本兵大人也无须担心,陛下不调本王勤王,本王也在设法攻击建奴,如今有了圣旨,本王可以名正言顺进入京畿,打击建奴就容易多了。

    你们放心,消灭入寇的建奴后,本王立刻回藩,圣上不负本王,本王自然会为朝廷分忧解难。”

第六百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

    高第乐道:“哈哈,本官就知道南王高义,这一次平台奏对本官第一个拿身家性命担保,如果南王有反意,本官自认眼拙赔上老命心甘情愿。”

    王承恩一直保持低调不多言多语,猛然听到高第毫不忌讳公然谈论谋反这个敏感话题目光炯炯看向黄胜。

    黄胜很严肃道:“三位大人都是国家重臣,王公公更是天子信赖的近臣,本王领土地广人稀,需要大明的信地吗?本王用得着和朝廷反目吗?”

    张凤翼深以为然道:“是啊!谋取海外地盘乃是开疆拓土名垂青史,提兵攻取大明信地乃是乱臣贼子遗臭万年,南王真的没有必要作出如此不智之举。”

    黄胜道:“然也,本王真心实意期望大明国富民强,现在、以后都不会跟大明兵戎相见,你们以后大可放心替本王作保。”

    王之臣和高第见黄胜说得诚恳心里颇为感动,双双站起一躬到地,王之臣居然眼睛里泛出泪花。

    张凤翼的反应慢了半拍,他的表现更加极端,居然跪下哭道:“殿下,下官知道您忧国忧民,大明有您幸甚至哉!”

    黄胜赶紧起身扶起他,谦逊道:“本兵大人不可如此,折杀本王了。”

    高第瞧瞧张凤翼,觉得一个阁臣居然如此装孙子跪下行礼有些不以为然,打趣道:“本官强拉南王出兵,又要殿下靡费许多银两喽,兵部恐怕出不起您给部下的赏赐。”

    “唉!朝廷用度艰难本王会体谅,张大人,这一次本王破敌后,兵部也该把三年前的垫付偿还了吧?”

    刚刚坐下的张凤翼见黄胜问话站起来苦笑道:“南王殿下莫要为难本官,兵部可管不着钱粮之事,那是户部的职权,但是据本官所知朝廷要拿出几百万两银子恐怕没有这个可能,拿出几十万两都危险。”

    朝廷财政艰难如斯,还要在多地用兵,以后应该更加艰难,几人都唏嘘不已摇头叹息。

    黄胜叫过一直在默默倾听不吱声的王承恩,拉着他的手道:“王公公,几年不见深沉了许多啊,记住做个忠臣,在天子面前要实话实说,包括你来到本王军中的所见所闻。”

    王承恩没想到黄胜还是要求他忠于皇上,感动得眼泪汪汪的,他哭道:“南王,您的话奴婢至死不渝,皇上真的很苦也很难,皇上根本没有害您的心思啊!”

    黄胜顿了半晌道:“本王又何尝有过不利于圣上的心思啊,只不过朝中太复杂,防人之心不可无,有的时候圣天子恐怕也无能为力啊!”

    已经二十几岁的王承恩不傻,恰恰相反他很精明,他知道天子和南王是互相提防尔!此时他特无助,忍不住嚎啕大哭。

    黄胜拍着王承恩的后背安慰道:“王公公,当今天子确实不容易,你要多多宽天子的心,不管建奴、流寇如何肆掠,他们总有一天会被消灭。”

    王承恩哭得如同泪人,根本说不出话,只能频频点头……。

    王之臣、高第等等和黄胜见面后几次长谈,更加坚定了力挺“战神”人马的信心,他们安心等待南王再建功勋。

    黄胜依然和高第、王承恩、张凤翼、王之臣逗留黄家湾岛,而黄家体系的布置早就就开始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正是如此。

    要做到这一切,如臂使指知根知底的军队是先决条件,“战神”人马的纪律性和战斗力无需担心,他们人人具备革命性,一个个都渴望斩杀建奴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

    韩宽、马灭奴、甄思明率领忠明堡集训的一万五千万骑兵全部出动,顾山河带领留下的三个千总步兵驻守忠明堡,曹虎成带着两个千总骑马步兵一起出发。

    他们没有入关,而是同样绕道蒙古千里奔袭,战略目的,占领几个被破的长城隘口守住。

    黄胜准备下杀手,把胆敢入关的五万左右建奴、鞑子联军困在关内斩尽杀绝以儆效尤,让红歹是下一次出门抢劫时必须掂量掂量。

    根据军情处探报,建奴来了有骑兵一万二千,主动跟来抢劫的余丁、旗丁有四五千,带的包衣奴才不下一万也有武器有一定的战斗力。

    鞑子联军只能探知大概的数目,因为这几天长城几个破口处比较热闹。

    鞑子们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有些鞑子是把抢到的好东西送回家。

    有许多鞑子听说了劫掠大明的好事,见到了收获丰厚的同伴,一个个兴奋无比,很快呼朋唤友成群结队入关打草谷。

    赚钱效应一旦激发,传播速度迅速,没几天更加遥远草原上的鞑子也听到了风声,纷纷疾驰进入被破口的边墙,准备祸害大明。

    这就是满清能够团结草原民族的根本原因,强盗们结伙打劫每一次都是收获巨大损失微乎其微,贼胆越来越大。

    黄胜的布置就是让强盗们得不偿失,让他们为自己的贪婪付出终生难忘的代价,让他们闻“汉”色变,再也不敢触怒汉人。

    黄胜由于没有带驻守南华岛的部队北上,因此这一次和建奴交战都使用在大明周边活动的人马。

    派出忠明堡人马堵口的同时,留在大明内地发展的“战神”队伍都在集结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