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子,丁忧只不过是为了体现孝道,夫君的双亲和满门的惨死都是拜建奴所赐。杀那些畜生才是孝行最好的体现。我这一次不带朝廷兵马,所有出击将士都是黄家家丁。”

    “夫君,咱们家究竟有多少家丁啊?”

    “咱家海船有一千余艘,水手、炮手多了些,加上他们计算,两三万人马总要有,所以我才让你想方设法多挣银子啊!”

    楚儿知道黄家私兵不少,但是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有些晕。夫君有如此实力他准备干什么啊。小萝莉有些紧张,小脸都吓白了。

    她结结巴巴道:“夫君,您的兵马是不是太多了些,万一朝廷忌惮该如何是好?”

    “所以才不能与外人言尔!连你的父亲都不能告诉,放心吧,夫君不会给家里惹祸。”

    楚儿出身勋贵世家可不好骗,她狐疑道:“夫君,斯人无罪怀璧即其罪也,您要当心啊!”

    “万一真的有圣上猜忌夫君的那一天,楚儿你何去何从啊?”

    楚儿连考虑都没有,马上坚定道:“夫君就是妾身的天,无论何时何地妾身都会为了夫君考虑,不怕负了天下人。”

    黄胜大感欣慰搂着爱妻道:“放心,圣上不负我,我定然会为他平了建奴。可是如果他离心离德,我即便俯首贴耳,麾下骄兵悍将也不答应啊!”

    很明显自己的夫君有不臣之心,楚儿在黄胜怀里开始颤抖。过了片刻道:“夫君,你我夫妻同心,您无论做什么妾身都听您的。”

    这就是封建王朝的特性,其实也比较附和人性,谋逆之罪当诛九族,正妻首当其冲,可不是检举揭发就可以置身事外。

    在封建王朝可没有那个道德沦丧时代屡见不鲜的妻子揭发丈夫儿子告发母亲的悖逆之事。如果又人这样做了,十有**不得好死。

    楚儿已经是黄家大妇,自然与黄胜荣辱与共,她心里虽然忐忑,但是知道了黄家兵强马壮还是无比高兴。

    “楚儿,黄家主要靠海贸的利润来养兵、养民、谋发展,大多数都是跑海的水手、炮手,可以登陆作战的家丁部队其实不是很多,总共二十几个百总,三四千人而已。”

    “夫君,您不要安慰妾身,妾身知道分寸,您自己也要小心啊!”

    “我当然会小心翼翼,建奴全民皆兵不下于十几万,黄家才几千人哪能跟他们硬拼,这一次还是找他们布防薄弱处偷袭一把下海跑路。”

    楚儿晚上特意找来准备跟着夫君出征的荷香千叮咛万嘱咐,还细细的问了上一次宁锦大捷黄家人马的真实伤亡情况,最后才稍稍安心一些。

    四月二十一日,鸭绿江下游入海口处,临时旗舰“广宁号”议事舱里,黄家军官济济一堂,这里已经有了许多实打实的将军。

    黄明理、黄明道是正三品游击将军实授,黄东山、黑虎、李大纲、程全功、顾山河、韩家兄弟都是挂从三品卫指挥同知,实授千总或者守备武官。

    正四品到正五品的军官有了二十几人,还有一个东江镇的挂名游击将军家主的亲兵队长刘国正。这才刚刚开始,以后黄家体系将星会层出不穷。

    黄东山已经具备了一个总参的水平,他细细的分析敌我双方形势,拿着指挥棒在沙盘上指指点点,明确这一次入朝作战的计划。

    黄家一直注意实地侦察和情报收集,所有的部署都有强大的针对性,从来不想当然,不会出现大兵团遭遇战。

    这一次要达到战术要求没有什么难度,达到战略目的要看看后金、朝鲜、东江镇三方面是不是按照兵琪推演的方向发展。

    留在朝鲜境内的建奴不过千把人而已还比较分散,他们震慑高丽人绰绰有余,遇到黄家人马就会死得很难看。

    这一次作战的关键取决于是否能够封锁鸭绿江,让建奴无法千军万马来增援。如果做得到就赢定了。

    人心向背无需考虑,朝鲜人人都仰慕汉文明,由于万历年大明的援朝战争还记忆犹新,朝鲜对天朝上国的认可度毋庸置疑,对野蛮人建奴极度鄙视。

第三百六十九章:入朝作战

    只要朝鲜人发现建奴吃了明军败仗一定会群起而攻之,在朝鲜西部会掀起反建奴浪潮,这就是黄胜私自入朝作战的最终目的。

    留在朝鲜的建奴都是吸血鬼,他们的任务是要粮食和奴隶运回老巢,本来粮食就不宽裕的朝鲜小朝廷还要让子民饿肚子,留下口粮喂狼,朝鲜人胸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黄家在鸭绿江下游部署了二号福船级战船三十艘,上游有草撇船以下级战船六十艘来回游弋,建奴小规模夜渡有可能躲过黄家的封锁,但是大规模强渡鸭绿江完全不可能。

    黄家人马袭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朝鲜义州城,打出的旗号是大明东江镇身弥岛游击将军“刘”。这就是去年底黄胜向毛文龙索要一个东江镇空头游击将军的目的。

    一切都跟设想相符,黄家私兵进入鸭绿江登岸后势如破竹,当天破义州城。

    这里只不过驻守了一个牛录后金军,黄家人马忽然兵临城下一顿炮火就轰开了义州城西门,建奴催促迎战哪里有什么攻击性。

    黄胜明明可以把义州团团包围却故意放水,才击毙三十几个建奴,就打得后金军望风而逃。

    攻击太突然,建奴们逃跑时都没有来得及带上家眷和财物,直接穿城而过投奔铁山。

    义州城里的汉奸和朝奸部队有七八百缴械投降,尚慕明又有得忙了,他必须宣传黄家政策,教育这些奴才兵,这一次还多了一个任务,把会汉语和朝鲜话的俘虏都要集中起来细细甄别,有会写字的重点对待。

    留下宣传画和标语那是必须的,要让朝鲜人知道明军只杀建奴赦免一切附逆的高丽老百姓。

    黄胜留下一部分人马收缴战利品,安抚被解放的朝鲜人,给他们发放一些缴获的粮食,自己带着主力尾随逃窜的建奴来到铁山。

    强攻铁山城的战斗打响,这个有五六百建奴留守的城池又被黄家私兵一鼓而下,建奴继续逃窜。

    这一次攻打,建奴虽然学会了堵门,可是他们不敢把四门都堵死,他们怕把自己堵在城里。而是看见明军从哪里上来就让旗丁和奴才扛着沙包堵城门洞。

    铁山也是一个牛录驻守,只不过比驻守义州的建奴人马多了几十骑而已。

    他们见到了义州被袭逃回的战士,知道这一次来的东江镇明军有些类似于锦州南门外那一支明军的作战风格。

    知道以他们这些人无法固守,趁着明军包围圈没有形成之时,象征性的稍做抵抗就放弃城池,他们这样做主要是表示没有不战而逃而已。

    这一次斩获更少,缴获和俘获还行,汉奸和朝奸部队没有战马他们逃不了也不想逃,见了明军立刻跪下乞,一千多人乖乖地做了俘虏。

    隔海相望的东江镇得知有自家兵马在收复朝鲜旧地,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位本镇的刘将军,马上禀告毛文龙。

    毛帅纳闷了,他的麾下什么时候有了如此悍将,不经请令就擅自出击看样子还大获全胜了。

    毛文龙马上点齐了一营人马渡海登岸,准备看看是哪一位刘将军,很快几个义子就发现了在沿海巡逻的明军骑兵。

    他们一眼就认出了黄家的装备,前去联络时发现带队的主将黑豹他们认识还一起喝过大酒,毛承禄大喜连忙回禀义父。

    毛文龙终于想起来东江镇有个刘将军是黄大人的家丁,他哭笑不得,询问黑豹得知黄大人就在铁山匆匆忙忙带了几个随从疾驰来到铁山城求见。

    黄胜见到了毫无防范就大咧咧来到铁山的毛文龙,心里很不高兴,此时此地自己只要向亲兵队使一下眼色,毛文龙就束手就擒也。

    黄胜道:“毛帅太孟浪了,你作为一军之统帅千万不可轻易相信别人,特别是领兵的文官,以后万万不可如此,永远都不要离开你的部队。”

    毛文龙自认为东江镇跟黄胜麾下是关系良好的友军,故而坦诚相待,根本不提防。

    谁知一见面就被黄大人没头没脑这句话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笑道:“本官也是如黄大人一般,历经太多凶险,还从来没有怕过什么人呢。”

    黄胜没办法告诉毛文龙,现任辽东经略要杀他,只好告诫道:“小心无大错,毛帅以后还是不要离开自己的队伍,干脆这两年都不要离开皮岛如何?”

    毛文龙也不争辩,嘴上对黄胜的关心表示感谢,他认为黄胜是好心好意怕自己身先士卒吃了建奴的亏。

    黄家人马根本看不上打下两座城池的缴获,把粮食、器械、铠甲都送给了东江镇,被打下的两座城池,建奴骑兵加奴才兵有三千多人,这些东西是三千多人马的补给。

    东江镇根本没有打仗白白得了这些物资人人都乐开了花,谁知黄大人还有好处给他们,那是五十一级建奴脑袋,其中有巴牙喇四级,另外还有青壮旗丁三十二级。

    毛文龙又不好意思了,他表态一定会让刘国正将军争取实授,哪怕做不到游击将军也要极力争取实授个海岛守备将军。

    黄胜无可无不可,把这里的汉人全部带走送去小蝎子岛一边做工一边甄别。

    随后马不停蹄奔袭昌城,接着又取碧潼、满浦等等几个鸭绿江附近的城池,建奴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望风而逃。

    黄家私兵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依旧是缴获不少斩获太少,打了十天不过砍了五十九级真奴,夺回了朝鲜人八千多,汉人三千多。

    建奴在朝鲜可是穷凶极恶的存在,黄家打下一个个他们盘踞的城池金银财宝珍珠玛瑙可缴获了不少,高丽参都需要用补给车装载才能够满足需要。

    由于黄明道带着草撇船以下所有的黄家战船封锁鸭绿江上游,建奴的救援部队无法过江,逃窜的一千左右建奴也无法回去。

    建奴在逃跑时带着金银有个屁用,又不能当饭吃,还不如带两支高丽参呢,他们当然一路抢劫补充给养,本来就被压迫得山穷水尽的朝鲜人纷纷揭竿而起。

    朝鲜国主李的军队也参加围捕建奴,留在朝鲜作威作福的野蛮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他们火速往鸭绿江更上游逃窜,想找到水浅处,明军战船无法到达的地方。

    朝鲜方面纠集了不下五万军民来攻击建奴,其中有朝鲜政府军一万多,火绳枪手超过三千。

    黄胜见战火已经点燃,认为区区一千多建奴早就丧胆,他们应该没有翻盘的机会,果断脱离朝鲜战场回家准备出发去南洋。

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战

    东江镇见有机可乘,根本不客气马上恢复了铁山、义州等等几个城池,黄家交给他们的一万多朝鲜籍俘虏成为了加固城防的免费劳力。

    毛文龙实在佩服黄胜大人,这位状元公虽然年纪轻轻却是手段高明,不仅让他麾下人马衣食无忧还有许多粮食卖给东江镇。

    因此黄胜自由自在不怕督师大人,还敢跟他叫板。

    他太需要屯田来增加粮食供应,知道如果东江镇在粮食问题上不让任何人掐住脖子,自己在这里就会是无冕之王。

    坏坏的黄胜让黄明理继续封锁鸭绿江,什么时候发现江东的建奴被朝鲜人干掉一大半就什么时候放水。

    没有技术含量,就是解除封锁,或者让朝鲜的建奴逃之夭夭,或者让辽东的建奴入朝增援都可以。

    反正让他们要打得难分难解,在朝鲜人吃不消时再接着封锁,建奴眼睁睁快不行时继续放水,让他们打得越惨烈越好。

    要造成建奴有许多战士死在高丽人的攻击下,让朝鲜方面被逼无奈跟后金签署的兄弟之盟彻底瓦解,最终达到黄胜想看到建奴再次入侵朝鲜的目的。

    黄胜带着大部队回到黄家湾岛发现已经有老朋友在等自己了,来了一文一武两位大人。

    他们已经在蓝彩儿投资的海边山包上一个叫做“跃龙门”的客栈住了小半个月,虽然这里风光无限,卫生间提供十二个时辰的热水可以洗澡,但是他们都心急如焚。

    自来水系统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知道运行的原理建造起来太简单,黄胜略微指点工匠后就人人都懂了。

    为了安全,工匠们修建水塔利用管道小范围供水不需要太大的水压,只不过使用的管道和球阀都是镍白铜制造成本太吓人。

    现在顾山海带领钢铁厂的大师傅在研制特种钢材,用镍混合铁尝试制造耐腐蚀的锻接有缝钢管,如果成功自来水管道的成本可以下降七八成。

    热水可不是利用锅炉来烧,明朝没有锅炉这个东西。提供热水也很简单,就是由人工不断用大锅烧水添加专门提供热水的水塔而已。

    来黄家湾岛拜访的两位大人是茅元仪和吴襄,任务是奉辽东经略之命来修复两位大人的关系。

    他们还奉命带来了黄胜私兵八百家丁一年的饷银和装备、战马补贴银足额共计三万两白银。

    时过境迁想不到小友黄胜已经是天子门生高中状元,如今还顶着文渊阁大学士的光环以正四品左佥都御史的官衔任关前道。

    虽然黄胜在丁忧守制,但是朝廷根本没有派人接替他的职位,很明显是给他留着位置。

    由于有了黄胜干扰历史走向,茅元仪也算官运亨通了,短短四年爬了四级,现在是从四品宁前道,但科学家不是进士出生连举人都不是,他这个宁前道拿人家状元公的关前道就不够看了。

    小友青云直上那是实至名归,茅元仪没有一丝妒忌,只是他为何就是要跟袁督师过不去呢?

    袁大人多次找茅元仪诉苦,他告知科学家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得罪黄大人之事,黄大人为何处处针对自己?

    袁崇焕跟辽东将门蛇鼠一窝,当然知道吴襄跟黄胜过从甚密,他找来吴襄帮着分析黄大人为何瞧不上自己,坚决不肯和他共事?

    吴襄是看着黄大人一步步走到今天,他已经惊为天人,如果他能够做主谁来主政辽东,他会毫不犹豫选择黄胜。

    他跟黄胜相处久了眼界高了,心里其实也瞧不上这位傻兮兮的袁督师。

    这位大人根本不会用人,谁愿意俯首帖耳就扶植谁,谁不待见他就打压谁,吴襄对自己打仗的本事知道得门儿清,可是他对袁督师一直言听计从,居然由一个小小千总升到了游击将军实授。

    用自己当将军替国家打仗,这不是误国误民嘛!吴襄鄙视自己也顺带着鄙视袁崇焕。

    他坚定的认为黄大人跟袁督师的矛盾不可调和,一山不容二虎尔。他认为黄大人是真正的虎狼,袁督师纸老虎也!

    黄胜回到黄家湾岛的当天就在“望海阁”宴请茅元仪和吴襄,陪同的武官有黄明道、黄东山、顾山河三位将军。

    黄胜在丁忧期间哪里能够饮宴,可是在场的人连想起这件事的都没有,都是老朋友,大家聊得高兴喝得欢畅。

    两个袁督师派来的说客被黄家游说了,黄胜在酒宴上直言不讳对茅元仪道:“袁崇焕狂言五年平辽,实为欺君也,他的结局一定不会好,茅大人要想方设法明哲保身啊!”

    茅元仪跟袁崇焕走得太近了,闻听此言感慨良多,一仰脖子,干了一杯西风烈长叹一声道:“何止黄大人您如此认为,袁督师自己也知道不可能,他这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啊!”

    吴襄恶狠狠道:“蛤蟆打哈欠好大口气,五年平辽,他如此搞下去五年不被建奴平了辽西就谢天谢地也!”

    何止平了辽西?此时无论哪一位大明人都想不到十几年后建奴会平了整个大明,袁崇焕的贡献功不可没,所以得了便宜的满清奴隶主感谢他,把他包装成了悲剧英雄。

    大家发了一通牢骚后黄胜言归正传道:“二位大人乃是本官好友,本官表态只要袁督师不为难关前道所辖兵马,本官也不为难与他,大家相安无事最好,该关前道给的孝敬本官一个都不会少,如果有什么为难之事大家好商量,但是不许擅自调动关前道的人马。”

    这虽然有些无理,可是已经客观存在,袁督师早就跟关前道暗战过了几个回合,可惜不是黄胜对手,出的阴招被黄胜轻轻松松化解。

    他首先尝试派文官去渗透关前道,想参加管理兵马钱粮,谁知忠明堡不让进,高台堡进不了,最后灰溜溜回了山海关。

    因为关前道的所有官兵都异口同声只听从黄大人调遣,要不就是朝廷圣旨下达,否则天王老子也不搭理。

    袁崇焕一计不行又生二计,他停发了关前道麾下钱粮,谁知他不发人家自己取,往宁远、锦州运物资必须许经过关前道的地盘。

    庆格尔泰气势汹汹带着麾下蒙古骑兵拦下押运粮草的明军拿该得的补给,还做好事帮着黄明理、黄明道代领物资。

    押运粮草的军队根本不敢抵抗,庆格尔泰也不为难他们,就当做是给关前道运送给养办理,该给的文书收据一概不少。

    袁崇焕气得发抖也无可赖何,庆格尔泰虽然是外族,但是蒙古人效忠大明的楷模。

    庆格尔泰自投罗网去山海关,袁都督也不敢砍了他的脑袋,这就是大多数大明文官的德行,对待自己人不死不休,对待异族是能忍则忍。

    几次明争暗斗都是袁崇焕无可奈何,他吃了瘪还无处诉苦,更加不敢上奏朝廷。

    他本来对付关前道就有挟私报复的嫌疑,往上捅岂不是授人以柄打自己的脸。

    高第、王之臣两位阁臣就等着揪袁崇焕的小辫子,许多大臣也准备看他的笑话,毕竟这几年袁崇焕爬得太快了,羡慕嫉妒恨肯定不知凡几。

    因此袁督师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硬的不行只好来软的,这才有了茅元仪和吴襄的来访。

第三百七十一章:再次出海

    袁都督看来是真的欺软怕硬,这一次派人示好下了大本钱。

    黄胜只要一切对自己有利,表态袁崇焕不对付关前道控制的人马和领地大家相安无事无伤大雅。

    茅元仪二人得到了好友的承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让袁都督忘掉麾下还有一个关前道。

    他们都认为完全没问题,如果袁都督做出什么过格的事情,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劝阻,如果无法阻止会想方设法火速通知觉华岛或者忠明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