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这个孩子相当看中自己继位后的第一次开科举士,见闻名遐迩的大才子请旨要来参加这一届科考,心里蛮高兴,他怕与吏治不符赶紧召见阁老们在平台奏对。

    他心里其实希望阁臣不要反对,先开口道:“黄胜大人为了尽孝,已经是正四品高官还上奏本请准其参加科考,朕不知可有违祖法?”

    阁老们当然会听话音,皇帝的意思大家心里都有数了,人家黄胜来科举与大家毫无利益冲突,他如果科举得中就是进士出身的文官,反而成为主流文官集团中的官员,何不成人之美?

    阁臣们一致公认,本朝四品文官参加春闱虽然旷古绝今,但是没有丝毫越制,只不过黄胜大人如此做派万一名落孙山他如何处之?朝廷又如何交代?

    能够成为如此大官的没有草包,他们不反对黄胜科考,却给皇帝指出了一个很敏锐的问题。就是如何完美收场。

    这时两个老朋友先后开口了,高第道:“圣天子初登大宝,第一次开科取士就有才名满天下的黄胜大人来科考此乃佳话,将流传千古。”

    王之臣道:“黄大人大才大孝,圣天子取了他成为天子门生便是,那肯定是众望所归,成为美谈。”

    两个阁臣开口了,其他如钱龙锡、来宗道几个也成人之美开口附和,崇祯皇帝高高兴兴让内阁拟旨同意黄大人回京赶考。

    他跟黄胜很熟,也有过几次喝酒闲谈,知道黄胜知识渊博,至于如何收场心里已经有了主张。自己如今是天子,不让他落榜便是。

    十一月份,楚儿已经在朝廷新贵夺取倒阉胜利果实时从容拿下了四家院子。

    没有人敢伸手,京师所有的大人都知道大才子跟‘九重天’和‘怡春院’有着太多瓜葛,大才子是“宁锦大捷”第一功臣,又是倒阉第一人,如今阉党倒了,黄大人看上的东西谁敢染指?

    楚儿心还不够黑,没有白拿,给了两个革职回乡的阉党干将一家一万两银子就算交代了。两家千恩万谢哪里敢说一个不字,想当初他们可不是如此仁义,不但夺了人家的产业还害了人家性命。

    蓝媚娘、白赛雪从今往后可以安心经营,因为楚儿听从夫君建议,让出两成干股让四家院子的主要管理者和红牌共享。

    蓝媚娘她们有了股份,而且是良民,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自然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做生意,手下的管理者也是股权拥有者,在共同利益面前当然会精诚团结。

    现如今的营业额扶摇直上,不断有推陈出新的佳作,歌舞和曲子加上环境在大明数一数二,成为了官僚豪商宴请的最佳去处。舞厅成为了公子和爱妾消遣的第一所在。

    楚儿完成了夫君的布置,想去黄家湾岛跟夫君一起过年,给黄胜写信告诉了京师的营业情况,当然流露出相思无限。

    谁知夫君回信不让新娘子回家,他告诉妻子没几天就过年了,不要来回奔波好好陪着父母过个团圆年吧,自己正月初就来京师相见,因为圣上已经同意夫君参加春闱。

    楚儿见传得沸沸扬扬的夫君参加春闱居然确有其事,心里开始埋怨夫君孟浪,明明已经高官厚禄,干嘛要参加科举啊?万一落榜了画虎不成反类犬,岂不是贻笑大方?

第三百五十八章:必有我师

    楚儿从来都没有看见夫君读圣贤书,书房里甚至没有这些书籍,满书架都是奇淫技巧或者是兵书战策,读这些书如何参加朝廷选仕焉?楚儿惴惴不安。

    英国公夫人听到了消息控制不住情绪,她拉着丈夫来黄家看望女儿,想从楚儿嘴里得知女婿究竟有多大把握考中进士。

    武勋世家虽然牛气,在进士出生的文官面前也会气馁三分,女婿只不过是士子出生靠军功恩赐的举人功名,这里水分太大,太多科举官员瞧不起这样的幸进文官。

    如果女婿靠真凭实学中了进士,英国公家也会感到与有荣焉。

    老夫人由刚开始瞧不上女婿,已经发展到最喜欢这个女婿,每每女婿有了惊人之举她都欣喜万分。

    她乐呵呵拉着女儿的手道:“我家楚儿真的慧眼识英雄呢,你家老爷战功卓著以经尽人皆知,如果再金榜题名该是何等风光?楚儿啊!贤婿得中可有把握啊?”

    楚儿哪能在自己娘亲面前让夫君没面子,她硬着头皮替夫君吹嘘,告诉娘亲道:“母亲,夫君平时在家就一门心思苦读圣贤书,时时刻刻不忘金榜题名呢。”

    英国公家老两口听得老怀大慰,异口同声夸奖女儿有福气,女婿有志气。

    张维贤听说女婿要找云南黔国公购买一千副藤甲,要制造藤甲的工匠十户,马上大包大揽答应下来。

    他叮嘱女儿不要让女婿分心,要让黄胜抓紧时间多读圣贤书,这些杂事他会安排,明年春天肯定送到黄家湾岛。

    张维贤当场就给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启元写信,立刻动用六百里加急送信,请黔国公安排沐家人操办此事。

    国公之间互相帮忙很正常,区区藤甲不值钱,很快黄胜就会得到东西和技术人才。

    楚儿想起夫君多智,从来都是有的放矢也就释然了,高高兴兴陪着父母喝酒,老公爷太高兴多喝了几杯西风烈终于不胜酒力住在了女婿家。

    黄胜谋而后动自然胸有成竹,自己的水平考举人肯定会落榜,考进士一定能够高中。

    为何有如此奇谈怪论?因为考举人竞争激烈,有可能是百中取一,而考进士就没有如此残酷,十中取一尔,自然容易许多。

    况且举子的名气也多多少少会影响天子的最后取舍,从落卷里拉上几个举子赐予同进士出生不让舆论哗然,也是屡见不鲜。

    连杀伐果断的太祖朱元璋都会被舆论左右向北方士子妥协,分南北榜取士就可见一斑。

    而如今自己的才名满天下,又是正能量代表作“血火辽东”的创作人加投资人,连大明的基层百姓都知道自己的大名,朝廷不录取自己恐怕不好交代。

    黄胜的前主是个书呆子,读了许多圣贤书和科举范文在脑子里,每每都让黄胜消化不良。

    写八股文有了前主的知识足够了,至于文章能不能出彩不知道,反正黄胜专门准备了一篇绝对应时应景的文章给少年天子看,崇祯皇帝看了不可能不被打动,搞不好给个状元都有可能。

    家主要去科考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黄明理、黄明道知道了哭得一塌糊涂,他们此时不约而同想起老爷临终的托付,要送少爷去关内考举人,中进士,做大官报国仇家恨。

    两个家生子如今当上了将军,早就忘了还要让少爷科考这个老爷临终嘱托,原来少爷已经当上了大官还念念不忘老爷的遗言啊!这一刻他们羞得无地自容,觉得少爷太伟大太了不起,太执着了。

    后来他们发现黄胜还是每天教书育人,每天督促将士们操练不已,自己根本不读圣贤书,呼啦啦一群武官都不乐意了。

    他们一致要求家主暂时不要管任何事,读书最要紧。只要家主一出现就会被一群老兄弟包围,家主想干什么马上就被他们抢着干了。

    战士们也都兴奋不已,家主不但是自己的主人而且是自己的师长,他要去金榜题名咱们可不能让他分心。

    因此无论军队还是工厂都没有任何需要烦劳家主的事情,黄明理、黄明道、黄东山、赵时敏轮番陪着家主,有什么亟待解决的问题马上被他们联合处理。

    心爱的男人要参加科举,荷香最是紧张,她在边之名的指点下买了许多科考前辈的范文请老爷仔细研读。

    谁知老爷不屑一顾,什么关于科考的书都不看,反而有事没事研究火器图谱。

    还找来了西洋人传教士保存的几个不同规格盖伦船图纸和赵时敏以及一些造船大师傅共同探讨,以便吸取西方造船工艺的精华更加完善黄家的战船、商船。

    黄家已经拥有不同型号的盖伦船几十艘,又得到了图纸,对照实物理论结合实际势在必然。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传教士对造船的理解让赵时敏和一群大师傅得到了不少启发。

    黄家造船团队已经完成了十几艘千吨级战船的建造,见解和经验都不同凡响。

    最关键是人人能写会算会画图纸,他们还不耻下问,有了什么想法就拉上赵时敏约上阮诞请几个传教士吃饭。

    中国人的饭桌文化哪里是这些西洋人能够抵御,他们想隐藏的知识渐渐的就被赵时敏记录下来。

    西方人大多数喜欢喝酒,传教士也不例外,往往几杯西风烈下肚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矣!

    黄家团队跃跃欲试,他们想设计一艘比“辽东号”更大,火炮更多的战船,准备在吃水线以下都包上白铜薄板,只是这带有研究性质的战船可能需要花费二十到三十万两白银。

    黄胜知道了赵时敏他们的计划根本不心疼银子,而是让他们放心大胆设计,不要考虑成本,要考虑结识、实用和安全。

    黄胜还建议他们全部按照盖伦船结构设计,但是要加入大明福船的多密封舱结构,水线以下如果是两丈,可以考虑底层通甲板下两丈五尺设计十几个密封舱增加船舶的安全性。

    这也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多密封舱结构引入军舰建造的第一个西方设计者就坦言这不是他的原创,而是借鉴了中国传统福船的设计。

    得到了家主大力支持,还得到了好建议,赵时敏跟大师傅们以饱满的热情设计更大火力更猛的战船。

    荷香对这位专攻奇淫技巧的老爷没辙,还是大腹便便的赵蕊出主意,让荷香一发现老爷有空就读那些边之名精选出的好范文给老爷听。

    后来黄胜发现这样很好,本来上床时满脑子的杂念在碰撞导致难以入睡,现在好了,荷香读一两篇八股文自己马上就昏昏入睡也!

第三百五十九章:喜得千金

    黄家军民注定会过一个富足祥和的新年,在腊月二十五就发放了许多福利,有自家生产的各种海鱼罐头和干货,有从东江镇购买的木耳、香菇之类的山珍,有从忠明堡内喀尔喀部落采购的羊肉。

    军官们还得到了海参、鹿肉等等东江镇特产,牛肉没有,黄家需要太多大牲口工作,耕田、提升粉碎锤、锻打锤等等,杀了吃肉可舍不得。

    十几万人口的福利发放,如此巨大的采购量间接拉动了忠明堡、抚宁县、东江镇的经济发展,他们的出产能够卖出好价钱,那里人民的日子今年会好过许多。

    年底,家主又招募了四百满十四岁的子弟兵火枪手亲自带在身边教育,炮兵第二期学员二百人已经满额,正月初六就开始上课。

    重步兵增加了两个百总,都是挑选的山海关老兵,骑兵增加了一个弓骑兵、两个斧骑兵百总,这一次补充的斧骑兵都是伤愈后归队的山海关和锦州不会射箭或者射箭成绩太差的骑兵。

    由于双管短铳的膛线枪管比较短,生产容易许多,产量扶摇直上,黄胜很大方的让斧骑兵每人配发两支。

    理论上斧骑兵在接近敌人骑兵四十步时可以飞快的两次掏枪射击四次,现在这些见过血的老兵都苦练在疾驰的战马上快速掏枪的动作,争取练得一气呵成。

    由于知识青年炮手的刻苦练习,二百实习期的学生炮兵光荣毕业,黄胜留下了十人当教官继续培养新人,现在新一代炮兵队伍有了二百五十一人。

    兵工厂在满足战船火炮换装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厂了六磅野战线膛炮七门,滑膛炮二十一门,原来的野战炮由于练习得太多已经不堪再用,为了避免炸膛事故的发生,虽然还能够打响,也作为废铁回炉再造。

    只留下一门野战线膛炮,准备以后作为军事博物馆的展品。

    由于弓骑兵和重步兵里有许多年龄比较大的战士,他们有军功,可惜由于竞争激烈文化考试老是不如人意,在黄家服役了超过两年都不能成为军官。

    现在依旧担任伍长、小旗这样的兵头。以后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他们年纪大了体力下降,很快连武力都会被年轻人比下去。

    黄胜让黄明理和黑虎他们挑选出了八十人重新安排他们出路,三十个弓骑兵、五十重步兵全部提拔为总旗官,只不过不是指挥黄家家丁,而是分散到浮山所、舟山中中所成为那里的基层军官。

    还要选拔三十人拖家带口去临高带那里的乡勇队伍。

    以他们的水平去了卫所马上就会鹤立鸡群,以后成为试百户、百户甚至更高级别军官指日可待。临高还是一张白纸,三十个冷兵器基层军官的来到会让马三几个如虎添翼。

    火器部队不存在这样的情况,火枪手里超过二十岁的都很少,绝对的年轻化知识化。

    眼看着赵蕊即将临盆,黄胜无比紧张,特地去医院跟李桂香、李兰香探讨这两年妇科,产科的技术力量。

    这个时代的妇女生孩子如同进了一趟鬼门关,母子双亡的惨剧很容易发生,婴儿的夭折率也是相当高。

    黄胜一开始就大力度培养妇产科、儿科的医务工作者,第一批学习战场救治的妇女如今都在妇产科工作。

    李桂香还寻访了有名的接生婆言传身教,形成文字成为教科书,现在黄家医院的产妇死亡率已经很低。

    许多老百姓不愿意来医院生孩子,医院特地配备了五辆急救车十二个时辰都有妇产科主治医生值班,只要老百姓有需要,先救人再说,不设前提。

    如今医院在觉华岛、忠明堡、浮山所开设的分院已经可以接治伤患,岱山岛的大医院很快就完工,明年正月就会有毕业生由有经验的医生李兰香夫妇带着去那里治病救人。

    李桂香终于成亲了,她没有出嫁而是娶了丈夫,就是他父亲的大徒弟胡建亚,因为李桂香发现自从投奔到了黄家,这个他以前看不上木头木脑的师弟出息了。

    黄胜布置了医学班的学生研究血型,尝试输液、输血,有了在黄胜指点下生产的显微镜和玻璃瓶、玻璃片、试管、酒精灯等等科研器材,又有不设上限的资金支持,研究成果突飞猛进。

    如今黄家医生已经能够鉴定血型,当然不是以a、b、ab、o型区分,明朝可没有英文字母。而是以甲、乙、甲乙、通用四个型号区分。这当然是在半吊子护士黄胜指点下,医务工作者潜心研究的结果。

    不复杂,只要准备甲、乙两种血清,各滴一滴在玻璃片上,取血样滴在两个血清上,几分钟后观察:只在甲血清上起凝聚反应是乙型血。只在乙血清上起凝聚反应是甲型血。

    在两种血清上都起凝聚反应是甲乙型血。在两种血清上都不起凝聚反应是通用型血。这是甲、乙、甲乙和通用血型的正定型。

    木讷的胡建亚是个学医的好苗子,以前在老丈人家就喜欢摆弄中草药研究药性,不知道骗师傅的女儿上手,害得李桂香瞧不上他,到了黄家他还是我行我素一心搞医学研究,李桂香态度转变了,开始主动嘘寒问暖。

    这完全取决于家主对科研人员的态度,黄家体系无论研究什么哪怕是研究如何最快最有效杀人都会获得支持。

    家主特别关心医疗技术的研究,每一次来到医院探望伤病员都会去看看研究成果,发现有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打赏给予研究者以鼓励。

    不仅如此,家主每一次来都跟胡建亚探讨学术问题,给他提出无数猜想,每一次都让胡建亚茅塞顿开。

    认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李桂香爱上了已经成为医学研究室主任的胡建亚,俩人两情相悦自然喜结连理。

    现在输血这个研究室成果还没有大范围临床,因为太吓人,明朝人还不认可这东西,只在上一次锦州之战后成功救活了三个由于失血过多眼看着就会死去火枪手少年的性命。

    本来人人都以为必死的战士被胡建亚带着研究室的学生就救活了,这样的成功案例激发了所有医务工作者的研究热情,科学的医疗理念在黄家体系已经慢慢的形成。

    黄胜带头让家里人都进行了血型鉴定,知道了自己在这个时代是o型也就是通用血型。

    腊月二十七日凌晨,赵蕊肚子开始痛,黄胜果断决定送她去医院生产,谁知运气不好,一直到下午都没有顺利生下胎儿,黄胜、赵时敏、荷香和许多来探望的将士都心急如焚。

    黑豹、曹虎成这两个粗鲁的汉子一直在问他们家的娘子生孩子是怎么回事,急得直转,这两个武官都记着赵蕊的救命之恩呢。

    负责接生的产婆跑出来问黄胜大人如果万不得已时是保大人还是要小孩,被黄胜一顿臭骂,这还要问吗?当然是先保证母亲的安全。

    为了避免赵蕊由于失血过多出现危险,黄胜果断让胡建亚立刻准备输血,自己是通用型,马上抽了不到一斤输入了赵蕊体内。黄家人见家主不怕输血救人都没有了顾虑,跟赵蕊同样血型的都来献血。

    黄胜趁机给大家讲了一些医学知识,告诉大家人体的血液可以再造,偶尔损失一些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不过量,几天后就恢复了。

    一直到傍晚,孩子才脱离母体,当婴儿宏亮的哭声响起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产婆喜滋滋报告母女平安后,黄胜才如释重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浑身都累散了架如同虚脱。

    好不容易缓过劲,在荷香、顾铃儿陪同下看望死里逃生的赵蕊。

    病床上,虚弱的赵蕊伸出柔荑轻轻地握着老爷的手,悲声道:“老爷,您这样做不值当啊!为了奴家这样的女子,为了一个丫头,您不该作践自己啊!”

    原来赵蕊精疲力竭想放弃的时候,产婆恶狠狠骂她,告诉她,老爷已经把自己的血都给了你,你这个时候死了如何对得起老爷流的鲜血。

    这一句话唤起了赵蕊勃勃生机,她咬牙坚持终于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纷纷扰扰的人世间。

    这年头女人生孩子真恐怖,黄胜被吓着了,含着泪道:“活着多好,要好好活着,咱们都有孩子了。”

    赵蕊拼命点头,紧紧地抓着老爷的手道:“奴家要活着,奴家还要替老爷生儿子,生许多……。”

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

    荷香、顾铃儿见老爷真情流露没有一丝嫉妒,她们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