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炳有两个儿子,名为陆绎、陆炜。这哥俩才学胆略一无所长,不甚得陆炳欢喜。此外陆炳另有一爱女陆兰贞,品貌极佳,乃陆炳掌上明珠,这闺女才是他的心头肉。
严世蕃想为自己二儿子严鹄求聘兰贞,让严陆两家通过婚姻结为更加牢靠的同盟,也不是什么秘密。严府甚至已经请出数名官员代为说项,皆被陆炳推辞。这事,嘉靖亦有所闻。嘉靖对严鹄是个什么人并不清楚,不过偶尔听太监说起,也是个绣花枕头一包草的纨绔,那么陆炳的态度也不足为怪了
但是,也正因为有严世蕃为子求亲,陆炳这个爱女才成了个嫁不出去的“剩女”。严家对这个兰贞志在必得,满朝上下谁敢来触这个霉头?你这个时候提亲,不是摆明了要和严家竞争,那不是作死么?而与严嵩对立的派别就算敢来求亲,陆炳也不会答应啊,那不成了告诉别人,自己要与严嵩派系决裂,改弦更张?
而陆兰贞的出身更决定了她,不可能从官场之外的人里去选择夫婿,如此一来,她的婚事也就只能耽误下去。如今在嘉靖看来,严鸿虽然恶名在外,他表现出的品行,却是不差。要不是严鸿已经娶妻,也确实配得起陆炳之女。想来,对于严世蕃来说,到底是大儿子还是二儿子娶到陆炳的女儿都没什么区别。真要让严鸿娶了陆兰贞,倒可称是两全其美。;
陆炳知道这是皇帝开起了玩笑,拿老兄弟调侃两句。皇上的玩笑,当然要凑趣。于是陆大都督忍着内心的隐隐不快,也是陪着一阵欢喜的大笑。
笑声未落,嘉靖忽然对黄锦道:“黄伴,说来严鸿昨天大闹坊司的事,仿佛你也知道的不少,却不知从何处知晓?莫非你东厂的人昨天也在教坊司办差?”
明朝自永乐爷设立东厂以来,便是东厂、锦衣卫并存,相互竞争,由来已久。那嘉靖年间的东厂,倒远没有后世那般威风。通常所谓“厂凌卫上”这句话,仿佛说东厂比锦衣卫地位高,其实靠的主要是掌管东厂的通常是太监,可以直接见皇帝面奏,不似锦衣卫指挥使,有啥事还需要写奏折说明事由,多了这么一道程序上的便捷。再加上太监通常更受皇帝信任,才能占到锦衣卫的上风。换言之,东厂的优势主要在于领导关系。
实际上,就连东厂自己的办事人员都是从锦衣卫调拨的,人数也不过几百,从实际力量上根本不能与掌握数万官校的锦衣卫抗衡。所以一旦没了天子的拉偏架,东厂在锦衣面前就彻底不够看了。;
而嘉靖天子本就不怎么信任太监,又与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相厚。所以嘉靖一朝,东厂在锦衣面前被打压的抬不起头来,也就是情理之中。
这会儿嘉靖既然一句话问出来,黄锦可不敢就坡下驴,真说是东厂也在教坊司访查刺客。你要这么胡来,陆炳直接就能问一句,那好,黄公公你派的是谁啊?
反正你东厂派的办案人员都是从锦衣卫调出来的。到底是十二科哪一科的管事?还是掌班、领班、司房?亦或是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哪位啊?我问问施大胜,怎么不向我回奏一声?这一下不就露馅了?
因此被皇上一问,黄锦也知道,嘉靖皇帝是要另找一个出气筒。当下跪倒在地道:“启奏万岁,老奴不敢欺君。教坊司这事,却是由钟鼓司戴洪说与我知道的,并非老奴亲见。我只知那严鸿行为骄纵狂悖,却不曾想……”
到现在这个局面,黄锦自个不想倒霉,也只能丢卒保车,陈洪那是不能牵连的,也就只好对不起戴洪戴掌印了。
“却不曾想,严鸿是替朕做了件好事啊。对?若非那严鸿出手相救,莫怀古的妻妾女儿,昨天便要接客了。莫怀古刺杀首辅,当然死有余辜。但他为朕夺宝,也曾立有大功。惩罪赏功,不辱后人。若是他的妻妾女儿为千百人所凌辱,也未免太寒有功臣子之心。”嘉靖皇帝现在已经钻进陆炳给铺就的套子里去了。;
黄锦见皇帝已经自个定了xìng,哪敢还说个不字,只是唯唯诺诺。嘉靖皇帝摇摇头,忽然又作大怒状道:
“说来,这教坊司的官儿实在可恶!朕只说将她们打入教坊,却没说让她们做官jì啊。这般滥行胡为,不严加惩治,岂能严朝廷的法度!”
这皇帝的嘴啊,9576看完了重么办123wb下次来咯,确实是怎么都有理。理论上,确实入坊司,既可以当jì女,也可以做乐工,或者做伺候人的粗使丫鬟。但是,谁会把雪艳这样的美人,清儿这样的可人儿当乐工丫鬟啊?这不是跟自己的荷包过不去?任谁来当坊司的奉銮、韶舞,也不会做这样脑残的决定啊。
再说,你皇帝没说做啥,那不就该由主管官员安排么?让她们接客,这是行业惯例,又算什么罪过了?陆炳、黄锦都是明白人,知道这是嘉靖皇帝被这谋刺案后的事儿一番折腾,弄得晕头涨脑,正找地儿发泄呢。得,只要暴风雨不打到自个头上,还是别去劝这位万岁爷的好。
于是就在陆炳进宫一个时辰后,就有几道旨意接连发出。而朝廷的行政系统,也体现出了难得的高效率。内阁票拟、内廷批红、六科封驳誊抄几乎是一气呵成。;
到不到晚饭时候,几道正式的圣旨就已发出并开始执行。三道圣旨接连发下,真叫人眼花缭乱。
第一道圣旨,大意是锦衣卫实授百户加副千户衔莫怀古,行刺首辅,罪大恶极,着于三rì后与其他刺客一并于市曹斩首。这道圣旨看似严厉,其实原本朝廷上议的是凌迟处死。所以圣旨下来,实则免除了莫怀古的万剐之苦,得了个痛快,对一个必死之人来说,也算很难得了。捎带着,连主犯洪吉也捡了这么个“便宜”。
这一道圣旨没什么可说。朝堂上下没人认为莫怀古可以活,所争者无非是砍头还是剐刑而已。虽然砍头比剐刑人道些,但无论是严党还是非严党,其实并不真正在意处死的方式。倒是běi ;jīng街头巷尾的一帮闲汉看客们,为不能目睹刀剐活人的好戏而有些遗憾。
第二道圣旨是,念大学士严嵩戮力王事,忠心耿耿,特荫其长孙严鸿为锦衣卫千户管本卫事,以示恩典。
这一道圣旨,大家就有些奇怪了。严阁老在府中遇刺,天家给点赏赐安慰也是有的,但是怎么给到了孙子头上?再说,这严鸿原本就有个从七品中舍的荫封啊,挂名不干事,已经不错了。怎么,这会儿又得了锦衣千户的荫封?文武两道,怎么一个人还带全占的?而且,这荫的居然是管本卫事,这未免也太优厚了?。: *
***********************************************************
继续求一下收藏,请读者们能给予支持。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霉的NPC
要知道,大明朝的封赏到了嘉靖朝,已经呈现泛滥之态。。锦衣卫作为天子亲军,尤其没有定员限制,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固定编制,也自然成为了荫封最妥当的地方。比如嘉靖登基后,就把自己兴献王府的一众旧臣,包括画师、花匠之类纷纷塞到锦衣卫内,赏以官职。而各府子弟荫封锦衣的,更是不知凡几。
慢说小小正五品千户,那些功勋子弟,年纪轻轻封到佥事、同知的,就不知道有多少。还有的,身上的荫封竟然是指挥使呢!
但是,前面说的这些人,大多数只是享受这个级别锦衣卫的待遇,而不是真有实权。他们的腰牌上没有掌卫事或管本卫事这几个字,即就说明,只拿俸禄不能管事,也就是个拿工资不掌权的虚职。比如严鹄荫的这个千户就是如此。
但这次严鸿的荫封则完全不同。上面明文有管本卫事这几个字。说明他是有权穿飞鱼服、佩绣chūn刀的正牌千户,可以履职掌权,就是说手下真带着几百号锦衣卫耀武扬威。这个可比那普通的虚衔值钱多了。;
当年莫怀古九死一生,从吐鲁番王处夺来宝杯七曜一捧雪,也无非是加副千户衔,到死都未能履职,实际权力还是个百户。而严鸿这一下就弄了个正五品千户当啊。
虽然说文贵武贱,武官见文官降三级论,但是也要分个情况。锦衣卫身为天子亲军,不受地方辖制,又有访查百官,纠劾不法的权力,因此属于武臣中的另类。
在京师由于达官显贵众多,一个锦衣千户并不起眼。即便如此,只要严鸿再进半步,成为从四品镇抚使,也就可以上堂论事,成为锦衣堂上官了。若是到了地方上,一个掌所拿权的千户,更可以和本地的四品知府分庭抗礼,可谓跺跺脚城头乱颤的人物。
这样重量级的荫封,在本朝实在是不多见的。无他,一般实权的职务是要干实事的,而一帮荫封的官僚子弟,要么是无能纨绔,要么虽有些能耐,也是眼高手低,故而不能指望他们去干一线工作。
至于说勋贵宗族中那帮真有些才干的,早就自个考取功名去了,谁在意靠着父兄好处的来的这些虚职?;
所以,这一道旨意下来,让满朝文武跌破了眼镜。不知道严鸿这小子到底哪儿给皇上看上,居然年纪轻轻当上这等实权大官。当然,黄锦是知道内情的,但他有苦说不出。陆炳更是知道内情的,但他没事偷着乐。
至于第三道圣旨则表示,查教坊司奉銮刘保,执掌教坊司,多行不法,致使坊司风化rì下。特令锦衣卫捉拿,下诏狱细究其罪。
第三道圣旨,算是彻底让大部分官员丈二和尚,莫名其妙,乃至鸡皮疙瘩掉落一地。这是哪个御史老爷,逮着耗子尾巴熬汤,堕落到了这种地步,居然去和个正九品奉銮为难?
要说各御史,虽只是七品官,他们有负责监察百官之权,讲究不畏权贵,直言进谏。弹劾的官越大,就越光荣,越有派。因此,大家往往都盯着一二品的大员,世袭的勋贵弹劾。除非是两边阵营厮杀找突破口,否则你去弹劾个六七品的官,都好不意思跟人打招呼。
如今,居然有人写奏折参这个九品芝麻官不法,您老人家不嫌寒碜么?再说,不管哪个御史吃饱了撑的弹劾,处理结果居然是把人拿到诏狱细究其罪,这也是莫名其妙。
;
刘保这种级别小官多如牛毛,皇帝哪顾的过来。真不知道这刘奉銮是得罪了哪路神仙,落个这般下场!锦衣卫的诏狱进的容易,想要出来,恐怕不那么便当。
更有人猜测,昨夜里教坊司群雄争chūn,结果莫家母女三人被严鸿一个人包了。想必是昨天没得尽兴的哪位大爷,回去告诉了自己的长辈,因此有人出头来收拾刘保出气。看来,刘保枉费心机,讨好了严阁老,也救不得自个的前程啊。
这里面,倒是原韶舞秦泰最为高兴。虽然下来的旨意在严惩刘保的同时,捎带着把他这位教坊司二把手也斥责了几句,但终究是令其暂时代理奉銮之职,“整顿坊司,以观后效”。不管如何,最大的绊脚石搬掉了,自个如愿以偿成为教坊司一把手。秦泰暗自感激小阎王,心想严大少爷果然真够意思,自个没白讨好他。
说起来,这里面除了严家父子外,也就数礼部尚书吴山,真正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虽然在这个回合中,吴山并没有直接受到冲击。但是,傻子都知道郭秉纯是自己的人,他上的弹劾严鸿,本章是出自自己授意。;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一未对郭秉纯加以斥责,二未加以怪罪,仅仅是把弹劾的本章“留中不发”,双方都不打板子,这也是很正常的事,似乎皇上决心在两位大臣之间调和稀泥。
但是接下来的旨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闹了半天,自己弹劾严鸿,结果严鸿非但什么事没有,反倒得了实职正五品锦衣千户的荫封,从此正式走进了官场。
而礼部属官,状告严鸿的第一原告人刘奉銮,则被锁拿入诏狱,估计是别指望出来了。这两道圣旨简直就是皇帝在打自己的老脸啊。吴山为这事儿,绷着老脸,在屋里踱了一晚上的步子,连晚饭都没吃。
而宫中的那位钟鼓司掌印戴洪,也是躺着中枪,好不到哪去。原本只是气不过严鸿抢了裕王爷的姑娘,为好友陈公公出口气,谁知好心反落个不干净,被黄锦抛出来当垛靶子,让皇上给盯上了。
太监么,本属于天子家奴,不算正式的臣子,所谓的品级,也是为了给予待遇,而不是说几品太监等于几品官员,没这个说法。因此要收拾他,就根本不用正式圣旨。皇帝一道手谕中旨,就将他发往浣衣局,充当杂役。对于曾经在管理岗位上的太监而言,这一招,算是彻底把他打入了地狱之中。;
这边厢嘉靖皇帝在陆炳陪同下,于宫中谈笑间定了严鸿的前途。那边大少爷严鸿在家中,却压根混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发配南京的边缘走了一圈,又转成了正五品实职锦衣千户。这圣旨虽然升赏的是他,但名义上却是为了奖励严嵩,所以领旨的也是严嵩而不是他。
相反,他有自个的烦心事。深夜里安顿好莫家四口人(包括与雪艳娘一夕之欢)回来后,进的自家的卧房,便见正妻胡晚娘的脸sè不大好看。
当然,严鸿也完全理解。原本夫妻关系就不大好,好容易老婆摆了桌酒席想两口子尽欢一夜,丈夫却拿了银子跑去官办jì院,这搁谁身上也得翻脸。
不过,想来坠儿也应已经把自个名为**,实为救人的事情告知胡晚娘了。所以晚娘脸sè虽僵,倒还勉强带一丝笑容:“相公回来了?那就早些休息。”
严鸿确实也乏透了。这一趟折腾的,0255看完了重么办123wb下次来咯,jīng神、jīng力都消耗不少,更别说还在自己的外间院子里和雪艳娘大战了半个时辰。他打个哈欠,脱鞋解衣便上床。今儿累得狠了,他也没心思再缠着胡晚娘做什么,何况气氛也不对。;
却见胡晚娘也俯下身子,细细打量了一番严鸿,又轻轻嗅了一嗅。忽然之间,脸若冰霜,“哼”了一声,也不再多说,上床裹紧被子,翻身睡了。她不但把个脊梁一直对着严鸿,还使劲往墙边靠了靠,似乎生怕挨着严鸿一星半点。
严鸿见胡晚娘这架势,看来好不容易渐渐和缓的夫妻关系,又要跌到冰点了。他不是白痴,知道多半在外面肉搏之事被发现了。本来嘛,这一场鏖战的,事后又没洗澡又没换衣,胡晚娘又不是未经人事的傻丫头,如何发现不了呢?这事儿真怪不得别人,自作孽不可活。好在,反正两口子这架势也不是一月俩月了,由她去。严鸿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也不禁朦胧睡去。
前一夜折腾了半宿,因此严鸿贪睡到rì上三竿才起来。睁开眼时,身边被窝空空,胡晚娘早已去自己的绣房,也不知是做女工还是读书还是背着哭去了。小丫鬟坠儿也不在。严鸿苦笑一声,叫来书童严兴,伺候着洗面更衣。
吃了早饭,由二总管严侠陪着溜达了一圈严家生意。待巡到了醉仙楼时,严鸿不由想起,在此地初遇胭脂虎,又遇那二妮公主等事。严鸿不由暗想:这一番老子花了几千两银子,又在老爹那挨了一顿臭骂,陆大特务怎么着也该成全了我的念想,才够意思啊。。: *
严鸿的本体就是个惯于风月场上征战的,而附体地青闫东来当初在地下室的幻想也不少。自从前几rì在大兴山与孙月蓉野战一场,昨夜又在小院里同雪艳娘**一度。正所谓食髓知味,年轻人血气方刚,那方面的需求不觉越发强烈起来。想起孙月蓉那修长结实的双腿、杏眼红唇和那高耸的双峰,不由一阵心猿意马,连账簿都无心细看了。
;
第一百一十四章法场风光
直到傍晚时分,回到府中,严鸿才从严嵩嘴里,知道自己竟然成了锦衣卫千户还是个实职拿权的。。严世蕃也是面带笑容道:“好小子,皇上这番赏你的这千户啊,有管本卫事几个字,是实职的千户,可不同于那普通的虚衔荫封官。这全亏你祖父圣眷优隆,才有这番恩待啊。凭咱严家的声势,过不了几年,你便可以成为锦衣堂上官,他rì接掌锦衣,也大有可能。过几天兵部的部照告身就要发下来,你以后就是天子亲军了。”
说到这里,严世藩脸又微微一板:“今后,你成了正牌的朝廷官员,行事不可再如从前般任xìng胡为,免得丢了咱们严家的面子,也坏了朝廷体面!”说也古怪,这几句教训的话,严世藩说出来是驾轻就熟,远比方才那几句夸奖的话说得顺溜。
严鸿心里,早暗自把这个便宜老爹鄙视了无数次。你当我二啊?什么祖父圣眷优隆,那严鹄也是孙子,不也是个挂名不管事的千户么?自己这个实职千户,八成跟陆大特务那脱不了干系,酬劳我肯替他piáo清水堂子,救出他心腹爱将的眷属,所以给个补偿。;
只是既然老爹严世藩都把功劳归到爷爷那头上了,起码当着爷爷,这话无论如何是不能明说。此外,严鸿心里却还有另一个念想:我要的不是这个什么破千户,我要的是胭脂虎啊。这话就更不能说了。
而二弟严鹄的恭维,就显的有些不咸不淡了:“大哥今rì靠了祖父大人的圣眷优隆,得此朝廷要旨,实是我严府鸿运高照。我这里给爷爷、爹爹、大哥道贺了。”
这也难怪。本来么,大家都是荫封官,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去,说起来单论品级,严鹄的还比大哥稍微高那么一点点。
可是这一下,严鸿不但又荫了锦衣千户,跟自己平级,还是个管本卫事的实职官。这一下,真是高下立判,严鹄的心里自然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接下来,严鹄的话到要点了:“小弟想来,大哥是个有能耐的人,rì后注定要干大事的。既然做了实职千户,想必cāo劳公事,定当烦劳。咱严家各处铺子生意,店面众多,事务繁杂,怕大哥照看起来是不大便当了。以小弟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