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鹰犬-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忽然听队伍后面有人高喊:“小姐,等等我。”大家回头看时,一匹白马泼开四蹄风驰,丫鬟柳叶急追而来。

    陆炳拈髯微笑:“原来还有一樊哙?”

    严家的下人见那小柳叶年纪不大,眉目倒也算的上标致,皮肤也算的上白皙,心中暗想,少爷却是没眼光。勾搭这个丫鬟,也比那丑女小姐强的多啊。

    这里面,还是数倒拉牛教师爷有气魄,有见识。他心中暗自佩服,少爷不愧是阁老长孙,足智多谋。

    先勾搭上这个长腿大胸的黑脸小姐,回头那小巧玲珑的白脸丫鬟,不也是囊中之物,盘中美餐么?正所谓一举两得,高,实在是高!

    于是,严府众人继续往前走,只不过开路的变成了陆炳手下的两名校尉。严鸿一脸媚笑,在鞍前马后陪着陆炳,笃笃而行。

    陆炳口里与严鸿时不时扯上一两句,那张阔脸上的一对炯炯虎目,却偶尔瞥向身侧的胭脂虎和柳叶,时时jīng光迸shè,让两位女山贼心中惴惴,恨不得躲到队尾的大车后面去。

    待到走了不足半里,严府的众人眼前一花。却见大道侧的一片小小空地上,足有两百多名锦衣校尉,各骑骏马,列阵以待。

    但见这些锦衣卫,个个人如虎,马如龙,队列整齐,杀气冲天。内中更不乏双目jīng光四shè,太阳穴高耸的武林好手。而除了腰间绣chūn刀外,有不少锦衣卫背弓携箭,其所携的非是严府家将所带的猎弓,而是军中所用两石强弓,透甲穿袍,威力甚大。更有二十多名锦衣卫身后负的是火铳。

    此外,还有十五六人,却是做猎户、客商、贵公子、书生打扮,神形具备,兵器想来是暗藏的短刃短弩,外在不显山不露水,看来是便衣斥候。

    ;
第四十二章 皇国之殇
    严鸿一见锦衣卫这兵强马壮的阵势,心中已经全明白。看样子,陆炳是早有准备,今天带出来的,乃是锦衣中jīng挑细选出的百战jīng锐。

    这个大特务头子,行事果然雷厉风行,让人防不胜防啊。

    严鸿心中,其实略有些不安。

    若说是陆炳自行查到了天佑皇国的底细,因而决定出兵剿灭,这事儿当然完全可能。毕竟,按二妮公主那傻兮兮的花痴架势,在běi ;jīng城里东游西逛,直接被陆炳手下的某个帅哥勾住魂,从而暴露伪朝的踪迹,那是一点不奇怪的。

    但是,这世上的事儿哪有这么巧,偏生要赶在我严鸿准备去平叛的当口,他陆炳也出兵同行?

    看样子,这位陆老伯必然是在我身边安插了眼线。而且很可能还是我比较亲近的人。所以,他才会恰好选择这一天出来,故意别我一下。

    但陆炳既然不说,我也不必说出来了,省得彼此面上都不好看。

    当下严鸿装傻道:“好气魄。陆世伯打个猎都要带那么多人马,真真羡煞小侄了。只怕这一趟去打的猎物有限,不够大伙儿分的。”

    陆炳却诡异地笑了一下,缓缓说道:“这次的猎物,我想怎么也够分了。”

    闲话说够,陆炳举起左手,轻轻做个手势。

    但听得銮铃轻响,锦衣卫队伍中的十多名便衣人先策马而出,或两三人一组,或四五人一队,分成五起,沿路往前驰去,看来这是先头哨探。

    待前哨的尘头一过,再等得片刻,锦衣卫大队一队队一彪彪,沿路而进。

    陆炳笑道:“贤侄,走吧。”催动坐骑前行。严鸿无奈,也只得招呼严府众人与孙月蓉、柳叶,跟着进发。

    只是在数百锦衣卫的大军环绕之下,严府这点人马显得颇为单薄,自己也有点无趣。

    倒是相府教师爷倒拉牛,见到这情形很是兴奋。他原本还不知道严鸿平叛的打算,虽然陆炳带着二三百锦衣卫“打猎”这件事相当可疑,以倒拉牛的鲁莽xìng子,却哪里顾得去深究?

    倒是能和赫赫有名的锦衣卫陆炳陆长官的队伍一起打猎,目睹锦衣卫的盛大军容,这让身为武人的倒拉牛大有“不虚此行”之感。

    在锦衣卫队伍中间,他也大声吆喝着严府家丁:“弟兄们,都给我把jīng神抖起来,别让锦衣卫的长官们小看喽!哪个给严府丢脸,老子回去打断他的腿!”被他大声吆喝鞭策着的家丁们,也就只得jīng神抖擞地摆出了大军出征的架势。虽则这趟他们到底有多少威风可以逞,实在说不上来了。

    这边数百人马一路携着尘埃滚滚而进。由于永平庄地处偏僻,一路过去,并没碰见多少行人。沿途偶尔遇见的个别行商、乡民,见到大队人马赶来,避之不及,都被队伍里的锦衣卫策马分出数人一兜,纷纷拘拿了,远远跟在队伍后面,免得走漏消息。

    行了约莫二三十里,队伍到达一个挨着丘陵地的岔路口,沿路口再往西北,便是永平庄。陆炳做个手势,大队锦衣卫停下马来,前后一排布,就在这大道之上,摆成了阵型门户,内外三层,前后四门,陆大都督立马阵中,左右两队火铳手雁翅排开。外围还有四队游骑,往来周旋。别看这二百余人,俨然是九重中军帐的气魄。

    这一下,不由得严鸿不服。大将风度,就是烈烈虎威,人跟人真没法比啊!倒拉牛教师爷更是瞪大牛眼,对陆炳崇拜得五体投地。

    片刻,先前派出的几个斥候回来,直入中军,对陆炳小声报了几句。陆炳点点头,叫过几个头目,吩咐了几句什么。

    片刻之后,便看锦衣卫阵型复又自外而内,逐层解散。大军中分出五队,每队二三十人,分别往几条小路包抄而去。待这五队兵去尽,陆炳轻轻挥手,带领百余校尉,沿正路长驱大进。

    岔路口则留下十余人看管。一路上拘来的几十个莫名其妙的路人,当场便放了,放之前顺便威胁说,汝等今rì犯禁,撞见锦衣卫缉拿凶犯,本当杀头。念在无知,姑且赶回家去,勒令其对今rì所见之事不得吐露半个字,不然,满门抄斩!

    严鸿见陆炳调兵遣将,井井有条,自然是大为钦佩。反正留在路口没啥事干,他也带着严府家丁队伍,紧跟在锦衣卫后面沿路进入。

    不多时,大队人马已经杀入永平庄。这时候才发现,这个号称天佑皇国的庄里,根本没有传说中的碉楼城垣,也没有什么兵马军队。甚至,就连一个敢于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亡命之徒都没有。

    听见村外传来的马蹄声,一群扶老携幼的乡民都瞪大眼睛,或蹲或坐在门口,望着鲜衣怒马,长弓大刀的兵马。陆炳只说了声拿,锦衣卫一齐动手,结果乡民连反抗都不懂,就纷纷束手被擒,如同一群温顺的家畜,被锦衣卫驱赶着拢到一起。

    严鸿望见陆炳带着二百jīng兵杀气腾腾地扑进来,面对的对手却是这一群羔羊般的乡民,不由得起了恶意的快感。

    陆老伯啊,你调动大军抓这些人,岂不是牛刀杀鸡,高shè炮打蚊子么?要对付这帮乱党,我严府这二十个家丁其实就尽够了啊。看这帮乡民多数面黄肌瘦,恐怕我这倒拉牛教师爷一人出来,就能镇住全村。

    话虽如此说,见锦衣卫拿人,严府家丁哪里敢上手掺合,只得在一旁看戏。

    锦衣卫五队游兵,早已将村口各条路径封死,大队人马入村中便四散捕人。陆炳亲率数十名锦衣卫,直驱那二妮公主及其父皇所住的皇宫,发现这不过是一套前后两进院子的青砖大瓦房。给个乡下土财主住倒是够了,要说这个是皇宫?那皇帝也太廉洁奉公了些。

    这皇宫里也无什么御林军、侍卫保驾,唯一有战斗力的是两条乡村看家的大狗。等这两位忠心耿耿的畜类大将,被入侵的锦衣卫一刀一个砍翻了账,壮烈殉国之后,举国再无可战之兵矣。

    虽然宫里也搜出几件猎叉、樵斧、菜刀、锄头之类的兵器,甚至还有几把真正的刀剑,却是锈迹斑斑,也没见哪个皇亲国戚,王公权贵敢拿出来抵抗明军入侵。

    于是乎,立国五个半月的天佑国,蒙古的忠实盟国,直逼大明朝京郊数十里的心腹之患,遂为明军所灭。

    天佑国开国皇帝,永安大帝张才,皇后王李氏,大妮公主、二妮公主及大驸马,一字并肩王,左右丞相,兵马大帅以及六部九卿官员全部被拿,无一漏网。国库存银二千余两,数十担粮食,数十件衣服以及百余斤肉干等尽数成为战利品。

    明军大帅陆炳、助阵义军头领严鸿等人,立下赫赫灭国之功,己方无一伤亡。

    唯一让他们有点奇怪的是,当锦衣卫冲进皇宫大院时,“皇宫”院子里已经立好了油锅一口,就是还没来得及点火。

    那大帝张才已经道冠道袍桃木剑准备整齐,不知道是要开坛做法呼风唤雨,还是要招来十万天兵天将护驾。可惜法术未起,已经给锦衣卫拿下。

    一边束手就擒的皇帝长女大妮公主一脸老实,媚态远不如其妹,但五官清秀,在村姑中也算的上个美人,看来伪帝张才生女儿的本领不小。

    而那肌肤白皙,媚眼流波的二妮公主,则被绑成粽子一般,倒颇有岛国AV里某明星的风范,正在那里左顾右盼,长呻娇吟地向拿住她的锦衣卫讨好卖乖。猛可地远远望见严鸿,仿佛来了救星,赶紧高喊着:“洪相公,洪驸马,现今本公主落到你手里啦,望你看在婚姻之约上,救奴家一救吧。若要奴家和我姐姐两家公主一起服侍你,也是使得的,只是要让这些锦衣校尉轻些上绳索啊。”

    陆炳看了看脸sè已经铁青的严鸿,以及同样一脸不高兴的胭脂虎,哈哈大笑道:“有趣,有趣。看这帮无知之徒的官制,乱七八糟,哪朝的都有。既有丞相,还有大学士,看看还有个万户,这皇帝莫非连靼子官衔都用上了?闲来无事,审他们消遣消遣,世侄与我同审如何?”

    “多谢世伯垂青。这怎生使得?”严鸿虽然顶着个中书舍人的官衔,但是属于恩荫,不管正事的。

    更何况审问乱党,也不是中书舍人的职权范围啊。

    “无妨无妨,这里都是我的心腹,自不会传出去。再说左右不过是几个妄人而已。这位姑娘也可同听,否则时间长了,怕是该不放心了。”

    陆炳说罢又是一阵大笑。

    胭脂虎听到这话,倒是挺感激陆炳,上前盈盈一拜:“谢过陆……老大人。”陆炳含笑受了这一礼。

    锦衣卫做事,历来雷厉风行。陆炳吩咐兵分两班,一班做事,一班休息,轮流取出干粮、水囊充饥,村中的粮水一律不许动。陆炳自己也掏出馍干,就着皮囊的清水吃喝。

    严鸿讨好地拿出自家带的jīng美点心和肉干:“陆世伯,这是小侄带的,请世伯尝尝。”

    陆炳呵呵一笑:“锦衣卫在外公干,岂可擅食民间之物?世侄好意心领,还请自家享用吧。”把个严鸿一窘。好在他脸皮甚是了得,当即嘿嘿一笑:

    “世伯不愧当世名臣,小侄受教!”

    ;
第四十三章:永安大帝本纪(上)
    等到本次平叛的诸位官兵都休息完毕,这永安大帝的金銮殿也就改做了锦衣卫的审判大堂。对门的墙边,摆了一张吃饭的桌子,拖过来几把像样点的靠椅,权充公案。

    锦衣卫总领袖陆炳端坐正位,虎目半闭半睁,不怒自威。严鸿也装出一张冷峻的臭脸,狐假虎威,坐在陆炳右手侧。胭脂虎坐在严鸿的右侧。陆炳左边则是两个锦衣卫的头目。

    堂下,两排锦衣卫肃立,锦衣绣刀,人人怒目圆睁,端的是武威浩荡。

    看看架势摆好,陆炳轻轻一拍桌子,喝道:带贼酋上堂。

    两个锦衣卫大汉蹬蹬上来,拎着委顿不堪的伪帝张才,扔在案前。

    这张才昔rì在永平庄称帝,那是何等的耀武扬威。如今给扔到自个的“大殿”前,殿上端坐的主人却换成了虎威凛然的朝廷大官。再加上两边这些雄壮的锦衣卫,早吓得永安大帝四体发软。

    还未等使出锦衣卫审问犯人的各种手段,那张才便是体如筛糠,竹筒倒豆子般,把往rì的行迹一一全都招了。

    原来,这张才土生土长,本就是永平庄上的人。他打小就去了爹娘,靠乡邻们左一口右一勺喂大,却失于管教,逐渐便长成个有名的二流子。

    这永平庄土地贫瘠,村里的人安分守己,土里刨食,往往几辈子不离开家乡,甚至连当今皇上年号什么也不清楚。

    这张才却是个例外。他好逸恶劳,不喜欢干农活,又读不起书。好在为人机灵,能说会道,等到十几岁上,便离了故土,随着自己那在京师里当铃医的叔叔,四处游方。

    只是他叔叔的医术其实也相当有限,三分靠治,七分靠哄,在京师这块地儿实在是混不下去,于是便往边陲之地游走。到了边地,张才的叔叔又遇到了自己的旧交张李麟。

    那张李麟在当地素有名望。靠他的关系,叔侄两人混的是颇为得意,渐渐在边地也算攀上一号小小的人物了。

    过了几年后,叔侄俩才知道,这张李麟竟然是白莲教中人。

    白莲教源自宋朝,教义似佛非佛,已流传数百年。只因历来农民起事多借其名目,因此被明太祖立法所禁。

    近些年,大明朝朝纲失振,民心渐乱,各地便又有人借白莲教之号,召集部众,意图杀官造反。更有边陲的一些白莲教头目,勾结异族为外援,或出卖军机,或烧掠边境,或裹挟、勾引良民外逃。那可是大明朝榜上有名的头号乱党啊!

    张才叔侄俩初闻真相,也不禁胆战心惊,担心和这些乱党勾结在一起,惹下杀身大祸。可是正所谓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都已经到了此时,你还想和白莲教一刀两断?怕不先被白莲教的爷们一刀两段了!

    无奈之下,叔侄二人只得半推半就入了教。毕竟张才的叔父略有些医术,张才自己又能说会道,xìng情活络,在教中倒也吃得开。一来二去,叔侄俩也就既来之则安之,心安理得在白莲教中过起自己的rì子来。

    这又这样混了些年,却赶上了白莲教大头目赵全,带领教众穿越长城,投奔蒙古。

    这些白莲教徒,一路逃窜到了河套丰州。那赵全野心极大,不甘只做个越境投敌的普通难民。他一心要做数典忘宗,卖土附虏的王牌汉jiān,博取自个的荣华富贵。历史上的中行说,张邦昌等华夏罪人,是他的榜样偶像。

    于是乎,他率领白莲教众在边境上筑城板升,作为危害大明的根据地。老百姓在板升开荒种地,放牧牛羊,同时也cāo兵训练,对边境构成威胁。赵全又投靠西蒙古大汗俺答,治愈了俺答的腿病,从此深受信任。他利用这种关系,给蒙古人当帮凶,帮着蒙古人寻找明军防线弱点,破关寇边,掳掠汉家百姓,屠戮自家同胞,可称铁杆带路党。

    等再往后几年,李自馨等白莲教骨干还会屡次偷过长城,深入境内,蛊惑边地百姓,越境投虏。为了这种蛊惑更有实效,白莲教徒们把自己在境外的生活说得天花乱坠,牛羊成群,吃肉喝nǎi,zì ;yóu自在,不受大明**暴政压榨。

    反正你也没处求证,我就说我大蒙古的月亮比较圆,你也没处验证不是?至于真到了蒙古是什么rì子,便由不得你做主了。当然,这些都是几年后的事儿了。

    不过白莲教众中,其实也是各有异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当汉jiān的瘾头。很多教众只是想跑到个少些剥削压迫的地方,过那自力更生的rì子。还有的人则纯粹是投机。

    那张才就不是个敢玩命的主。他连干农活都不甘心,怎么会愿意把脑袋别在腰带上去给蒙古人当向导,让大首领赵全谋取他的富贵?

    张才虽不是大智大慧的人,却也比一般的老百姓多个心眼。这一路跑出边境,图啥呢?单靠傍着蒙古人烧杀抢掠?那是高收益高风险啊。

    而且他跑江湖这几年,也见过所谓**上的等级生活,看似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光鲜得紧,其实拿命换快活,过一rì算一rì。说起来,赵全也不过是蒙古人的打手,自己算个啥?不就是十八代的灰孙子?

    就算跟着蒙古军打进边境,掳掠来的财物显然都是蒙古人占大头,首领分其余,落到自己手里能剩几个?就算有掳掠来的女子,必然是尽着蒙古人yín乐,落到自己手上?基本就是妄想了。

    至于像很多跟出来的百姓一样,在板升之地自己耕种放牧,洒汗水换饭吃?张才更是不愿。一样是种地,我还何必跑外国去啊?

    因此左思右想,张才打定主意,不跟赵全混了。他趁着大规模组织出境时的一片混乱,从白莲教队伍里跑了出来,又逃回永平庄。

    听到这里,陆炳左手边的锦衣卫官员,禁不住喝道:“好个狗才,你既然脱了白莲教匪帮,更蒙官府不曾追究往rì罪孽,便当痛改前非,好好过你的rì子。为何反而敢妄称伪帝,犯下这大逆之罪!”

    张才被这一喝,身上抖得更是厉害。陆炳微微一笑,不发一言。倒是严鸿插了一句:“大人休怒,且听这逆贼说完,再作处置。”

    看陆炳微微点头,张才这才战战兢兢往下说。

    张才回到村中,永平庄民风淳朴,倒也没人问他这些年来去了哪里。

    村中铁匠王牛儿豪爽好客,更与张才的死鬼老爹有八拜之交,算的上张才的世叔。眼见好友之子出去几年回来了,喜欢的不得了,三天两头拉张才到家中喝酒,更把自己续弦的小娘子李氏叫出来,与张才引见。

    这李氏三十多岁,虽是徐娘半老,但皮肤白皙,样貌妩媚,一双桃花眼,更是勾魂夺魄。张才一见,便似苍蝇见了血,半步也挪动不得了。

    这张才本就能说会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