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步步登高-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党校的这几个月,他从于梅这里学到的东西却要远远过党校那边了,不管是于梅还是袁红兵,灌输给他的都是从实用出的,空洞的理论只是让他了解一下而已,官场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段时间从袁红兵跟于梅身上学来的。

    因此,只要他们两人说有利,张枫就会采纳,有关第二篇章的署名就这么定了下来。

    与第一篇章一样,写好之后,袁红兵带着亲自飞了一趟北京,如今于梅两口子已经不在张枫跟前隐瞒自家的家世,但也没有专门解释过,张枫却也不曾过问,他心里其实只对袁红兵的家世有些好奇,于梅家里的情况早已知道得一清二楚。

    于梅将稿收拾好之后,回过头来问张枫:“周安县的事情如何了?”

    上次张枫被停职,由新任的政法委书记贺益兼任公安局长之后,县里曾经打电话通知了张枫,不过张枫没有理会,这段时间一直在省城也没有回去,不过高丽和方晓、叶青暗都有电话过来,将县里的事情给他汇报了,比如江振已经被贺益恢复了治安大队长职务的事情。

    最近风云突变,张枫从反面人物一下子变成了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旗标人物后,贺益虽然在公安局的动作有些收敛,却还是把江振给放走了,已经被钱庆志调到了清泉县。

    张枫原来估算着能将钱庆志以及罗庭峰等人一打尽的算计,因为上层与赵家的相互妥协而成为泡影,北原省的官场暂时也不会大动干戈,所以钱庆志等人换了个地方又活转了过来,张枫也只能先按下心里的不爽,以后重新等待机会。

    吃到嘴的肉再吐出来的可能性太小了,因此,青干班毕业后重新回到周安县,张枫的工作肯定会重新调整,继续去县公安局当局长已经不大可能,但张枫提升正科才几个月的功夫,给个副处?那也得符合规矩啊,所以,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去向,张枫心里还真没底。

    将县里的情形大致说了一下,张枫道:“县委书记赵广宁是赵北宁的堂兄,省委赵书记的侄子,政法委书记贺益似乎也是他们一路的,虽然走了周晓筠,但换来的这几位,也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啊。”

    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县长谭靖涵稍微靠点谱,不过那个女人,张枫还真有些不大愿意接近,折腾了一圈下来,自己在周安县的处境并没有太大的改善,反倒还多了几个冤家对头。

    袁红兵跟于梅神色都露出几分不好意思,虽然此事跟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张枫当初却是将东西交给他的,跑了一趟北京之后,最终的结果仅仅是把赵博辉从省委书记的位置扳了下来,对下面的那些人却并没有如何处置。

    这样的结果对于于博的集团或者袁红兵身后的杨家都有极大的益处,对于张枫却半点好处也没有,加上周晓筠有意无意的推动,将张枫查获毒品加工厂的帽子给扣实了,所以反而将张枫置于险地了,这一点袁红兵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

    张枫笑了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距离青干班毕业还有小半个月,说不定到时候又是一番景象,现在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倒是这篇东西,于老师要尽快出去。”

    于梅笑道:“这篇章一出,咱俩又得被扣上改革派的帽子咯!”

    随着苏联的正式解体,最近一个多月来,国内的政治气候也变得纷乱莫测了,今天一个《五年计划工作修正案》,明天一个《胆子大一点——学习长讲话》,一会儿要警惕和平演变,谨慎对待改革,一会儿要加快改革步伐,总之令出多门,让基层的人无所适从,有关姓资姓社的争论甚嚣尘上,已经到了亟需统一思想的程度了,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展。

    张枫跟于梅的第二篇章即是针对这个,心思想就是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提出苏联的解体原因复杂多样,但绝对不是因为改革开放,其本身严重的民族矛盾以及上层精英集团的那种俄罗斯人天生与来的贪婪占了很大的比重。

    提出改革开放的根本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不应纠缠与姓资姓社上面,主要看是不是有利于展社会生产力,是不是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不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既要警惕右倾,更要防止左倾,计划与市场并非姓资姓社的本质区别。

    改革就是要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又影响生产力的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的基本点之一,张枫在梦境读过后世相关的大量理论,此时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所以跟于梅合作的这篇章非常的顺畅。



………【第88章 党委书记】………

    于梅与张枫本来就是名人,两人合作的第二篇章一出,登时呼声如潮,舆论双方争辩得更加激烈了,九月底,人民日报转载了于梅与张枫的这篇章,在编者按里面对两人的观点进行了褒扬,盛赞两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理解的尤为透彻明晰。

    国庆节,长开始南巡,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针对时下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重申了深化改革、加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国实际出,站在时代的高度之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在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有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向前大大的推进了一步。

    谈话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就没有出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就要不畏艰险,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要大胆的试,大胆的闯。

    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周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长在谈话还多次提到于梅和张枫,评价两人对马列主义活学活用,是基层善于思考又注意总结经验教训的党员典范,正是有他们这样的基层党员,才是我们党的希望所在。

    南巡讲话,终止了党内波涛汹涌的激烈思想碰撞,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十月下旬,国家计委进行了部分职能调整,兼并了一些职能部门,正式更名为国家展与改革委员会,改委提前十年出现,随即各省市直辖区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于梅所在的省计委也改为省展与改革委员会。

    青干班原定三个月的培训也因为临时增加了内容而延长至四个多月,十月底还没有结束。

    央工作组进驻北原省两个多月后才6续撤走,随后就传来对省委班子的调整,省委书记赵博辉因为身体原因彻底退了下来,省委宣传部的陶部长也调任省政协担任副主席,省委副书记李庆元被免职,随后不久便传来被双规的消息。

    新的省委书记姓杨,杨柏康,原任宁东省委副书记,原省委组织部长孙延增加了一个副书记的头衔,成为省委副书记兼任组织部长,省委宣传部从宣部空降了一名部长,一下子去掉了三个省委常委,算是对省委班子动了大手术了。

    这些消息张枫都是在于梅家里的时候听说的,比外面公布的显然要早得多,于梅再次郑重的征询张枫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到省里来工作,此时于梅也已经被任命为省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从正处直接到正厅,算是一次大跨越。

    原本是要让于梅去央部委的,担任国家展与改革委员会政研室的主任,不过袁红兵暂时还不可能调动,俩人自不能因为这个两地分居,所以最后就成了省改委的主任。

    青干班即将结束,学员们马上就面临分配的问题,原则上是回原来的市县重新调整分配,但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具体的工作分派,省委组织部却是要专门跟踪留档的,换个话也就是说,这批青干班的三十一名学员,实际上是省管干部了。

    这些学员都是要作为梯队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的,所以省委组织部门的关注也在情理之。

    于梅既然能问张枫这个问题,显然是有能力影响分配的,按照她的心思,是想将张枫直接分到省改委,不过却被袁红兵拦阻了,一方面是想听听张枫是如何选择的,另一方面袁红兵更倾向于让张枫在基层多磨砺几年,这对于张枫以后的仕途大有裨益。

    张枫这段时间也是反复琢磨了许久,最终还是觉得走基层这条路更适合他,于梅这条线是他精心经营出来的,但那是留在以后大用的,不是为了起步的时候便捷,他觉得,经过两篇章的洗礼之后,已经有了足够的名望,缺少的,反而是踏踏实实的成绩。

    所以,当于梅再次问起这个问题时,便毫不犹豫的道:“于老师,我还是想去基层干上一段时间,也算是理论联系实际,多做一些实践性的工作,这对于我今后的成长,应该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越是艰苦的地方越好,那样才能更好的挥自己的能力。”

    于梅没想到还真让袁红兵说着了,不禁笑道:“这样也好,不过,老师用的药你可别给断了,在省城,就是有方子也弄不出来。”

    立冬这天,分配方案终于定了下来,张枫还是回到周安县,不过职务变成了东河镇的党委书记,级别虽然还是正科,但与县局的公安局长比起来,还真不好说那个权势更大一些。

    东河镇是周安县最大的一个镇,同时也是最贫困的一个镇,位于周安县的最东侧,与常山县接壤,向东越过常山县就是省城新阳市,往北是北河乡,西侧是罗村镇,就是张枫家里所在的村镇,东河镇基本上就分布在东玉河两岸,往南有一多半的辖区都是大山。

    张枫的大舅也是东河镇的人,还是孔家桥村的支部书记,对于东河镇,他自然了解的极多,能成为东河镇的党委书记,虽然有些出乎所料,却也比较符合他的心思,而且对于如何展东河镇,根本就不用他费脑子,东河镇最适合干什么他心里一清二楚。

    周六从省城回到县里,张枫直接先去县委组织部报到。

    周安县的县委县政府大院,没有人比他更熟悉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县委县政府虽然有变化,却也不是很大,班子领导换了几个,但新增加的只有政法委书记贺益与纪委书记李树林,县委书记是原来的副书记赵广宁递补上来的,而副书记的职位却依旧悬空。

    县委组织部的部长姓刘,叫刘洛泉,因为长了一副罗圈腿,所以背后被人称作“刘罗圈”。

    张枫敲开刘部长的办公室门时,迎面却撞上了一个绝对意想不到的人。



………【第89章 搭档】………

    张枫如今不大不小也算是个名人了,尤其是在周安县这样的地方,就愈加显眼了。

    所以在步入政府大院的时候,无论谁遇到了,都会露出笑容打个招呼,或许是他担任东河镇党委书记的消息已经传开,所以大多数人称呼“张书记”,不过也有称呼他张局的,毕竟张枫担任县局的局长是有正式任命的,但却没有免职的件。

    政法委书记贺益虽然在县委决定将张枫停职的时候,临时主持了公安局的工作,但却始终没有担任公安局长的正式任命,县里虽然有这个意思,但是公安局长的任命却还要市局通过,更何况,张枫被停职已经证明是错误的决定,县委书记赵广宁可是在这件事上丢了脸的。

    也就是说,没有市局的同意之前,有关公安局长的任命是不能提交人大审议通过的,这是公安机关实行双重管理机制所决定的,本来地方政府是起主导作用的,但在张枫停职问题上的失误,让有关县局的局长任命出现了这么一个怪圈。

    张枫却是心知肚明,之所以搞成这样,其少不了周晓筠的推波助澜,但他却不能有任何的不满表示,反正公安局长一职是不可能一直挂在他身上的,就看赵广宁怎么跟市局打擂台了,他是不会在这件事上多参合的,但也不会主动去辞职,哪怕只是恶心赵广宁一把也行。

    到了县委组织部,张枫直奔组织部长刘洛泉的办公室,刘洛泉是周安县的老人手了,不过这人很有些见风使舵的眼色,周晓筠当县委书记的这两年,他一直都俯帖耳的,没有拆过台,但周晓筠如今已经离开,刘洛泉是不是还念旧情,可就不好说了。

    敲了敲办公室的门,然后退后两步,站在门口的走廊上等候,旋即办公室的门从里面拉开,一个三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的静男子从里面出来,跟张枫正好打个照面,俩人几乎同时一呆,显然都没想到会在这儿遇见。

    张枫看到此人的时候脑子居然有些转不过弯来,下意识的左右瞧一下,看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随即便听到此人当先招呼道:“张……书记,您好。”

    微微点了一下头,张枫很是奇怪的问道:“钟秘书,你怎么会在这儿?”

    从刘洛泉办公室出来的静男子是张枫的熟人,省纪委书记陈静远的秘书钟楠,就是上次张枫去宁静路九号的时候,出来迎接张枫的那个钟秘书。

    钟楠滞了一下才讪讪的道:“我已经到基层来工作几个月了,还望张书记多关照。”说罢急匆匆的点点头便离开了,仿佛在勉力掩饰着什么,同时也有几分羞愧的神色。

    张枫有些奇怪,但他对钟楠的了解甚少,更不清楚他怎么会跑到周安县来下基层,微微摇了摇头,推门进了刘洛泉的办公室。

    “刘部长,我来报到,”张枫一进办公室便对办公桌后面的刘洛泉道,他原本就与刘洛泉相识,而且因为同属于周晓筠阵营的缘故,没少在一起吃饭,所以神情语气也没有多少客气的成分,大家往常就是这样打招呼的,如今张枫还是依然如故,也没想过要改变什么。

    “小张啊,请稍等一下,我马上就好,”刘洛泉趴在办公桌上正在写东西,抬头看了张枫一眼随即又埋头说道,看上去也很随意,不过张枫还是察觉出了细微的不同,心里暗自摇头,原来传闻果然不假啊。

    刘洛泉果然善于见风使舵,幸亏周晓筠是高升了,若是离开从政这条路或者被免职,恐怕今天刘洛泉又是一番面目了,看来与赵广宁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了,不过这完全都是赵广宁主动的,跟自己屁的关系都没有。

    自顾自的在沙上坐下来,张枫仿佛没有察觉到刘洛泉的变化似的,甚至还自己用一次性杯子接了杯水,悠闲的翘着二郎腿,坐在沙上等了起来,这样的姿态,搁别人身上根本就做不出来,张枫这也是成心的,既然刘洛泉要给他摆谱,他也没道理客气。

    果然,还不到半分钟,刘洛泉就坚持不下去了,放下手里的铅笔,笑着对张枫道:“小张啊,你现在可是我们县的一面旗帜啦,提起周安县,没有不知道你这个名人的,组织上将我们县第一大镇交给你,足见对你的器重,能不能摘掉东河镇的贫穷帽子,可就看你的咯!”

    张枫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心说这刘洛泉也太不是东西了吧,东河镇啥情况我一个本地人还能不知道?什么叫能不能摘掉贫穷帽子看我的?周安县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这些年也没摘掉帽子,凭什么东河镇就要我去摘贫穷帽子?这不明摆着磕碜人么。

    把档案袋放在刘洛泉面前,张枫也不废话,道:“麻烦刘部长办下手续,我还等着回家。”

    刘洛泉一愣,不知道自己哪儿得罪了张枫,一眨眼就换了一副不耐烦的神色,不过张枫越是如此,他反而越是不敢造次了,强忍着心里的不快,喊人进来帮着办理手续,他却对张枫道:“晚上在县饭店安排了接风宴,正好给你介绍一下新搭档。”

    张枫微微一怔:“什么新搭档?”

    刘洛泉脸上露出笑容,道:“东河镇书记的位子空置很久了,一直都是韩镇长一个人在支撑,好不容易熬到你这个新书记要履任了,北河乡的老书记却住了院,县里已经任命韩镇长去北河乡担任乡党委书记了,东河镇的镇长将由副镇长钟楠同志接任,正好与你一起上任。”

    张枫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钟秘书跑到周安县来做一个副镇长?马上还要接任镇长,跟自己搭班子?不对啊,钟楠是省纪委书记陈静远的秘书,怎么就成了东河镇的副镇长了?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弯弯绕?

    张枫并不知道钟楠以前是什么级别,但能充当陈静远的秘书,想来最低也得是个处级吧,怎么可能下放到周安县做一个副镇长?看来,这里面还有自己不清楚的东西。



………【第90章 这就是个坑】………

    张枫与赵广宁并没有太直接的恩怨,虽然根子上还在赵北宁身上,甚至省委书记赵博辉的垮台都有他的影子,但那都是核心人物的猜想,其他人并不清楚其的根源,因此,表面上看,张枫与赵广宁之间的恩怨便是赵广宁的儿子被张逸带人揍了一顿的事情。

    因为周晓筠与夏天鹏都曾经有意无意的在背后推波助澜,所以张枫与赵广宁之间的矛盾在周安县的官场上倒是广为流传,如今张枫又回到周安县任职,赵广宁又因为停职事件丢了脸面,因此,与张枫之间已经有了难以弥合的矛盾,这在大多数人看来,张枫都是要倒霉的。

    毕竟,张枫只不过是东河镇的党委书记,而赵广宁却是县委书记,两人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但张枫如今不大不小也是个政界名人,还是半个省管干部,所以赵广宁想要明目张胆的找麻烦也不可能,不过要想给张枫使绊子却是轻而易举。

    钟楠,就是赵广宁给张枫找来的第一个麻烦。

    赵博辉退下来之后,赵家政治集团在北原省的势力开始迅消退,不说分崩离析,但原本摇摆不定的间势力已经尽数远离赵家,不是核心势力范围内的人员也都纷纷另找靠山,赵家自身的势力也都在纷纷撤离,包括赵北宁在内,都在这段时间离开了北原。

    但赵广宁这样的人显然是不可能离开北原的,虽然他也是赵家的人,原本赵广宁就是一个比较谨慎低调的人,如今倚为靠山的赵博辉已经倒台,他在周安县更加不可能随心所欲了,张枫在赵家倒台的过程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赵广宁虽然不是非常清楚,但一些具体的事情却是他亲身经历的,比如那个毒品加工厂被查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