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强代理人-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

听到这,李昭寿终于按耐不住怒火了,这个纵横苏南多年的捻军首领、长毛悍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双目紧盯着李明峰的双眼,语气冷冷的道:“太师大人也太小瞧我们兄弟了吧?!

我在江苏虽然没有实职,但是毕竟也挂着一个参将的职衔,江苏巡抚李鸿章大人对末将也算礼遇有加。末将虽然跟着大人从江苏跑到直隶,但是末将可没说今生今世在下就是大人的一条狗,说怎么安置就怎么安置!

我们都是山野莽夫,不会做官,就会打仗,太师大人想解散我们的军队,这不是要砸我们饭碗吗?太师既然要砸兄弟的饭碗,那兄弟也就不在大人这个锅里吃饭了!”

越说越怒,说到最后,李昭寿转身就向堂外走去,看那意思,竟是要带着自己的人马离开保定。

薛之元也和李昭寿穿一条裤子,李昭寿一转身,薛之元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李明峰一抱拳道:“后会有期吧,太师大人!”

看到李昭寿要走,李秀成连忙唤道:“李兄弟!薛兄弟!”

这两人是李秀成拉来的,也算李秀成送给李明峰的见面礼之一,现在他们要走,李秀成感觉无法自处了。李昭寿和薛之元一旦离开保定,那李秀成可就把两面都给得罪了,所以他想要试图阻止挽回局面。

李昭寿和李秀成关系很好,虽然此时怒火中烧,但是李昭寿仍然给了李秀成一个面子,停住了脚步。

虽然暂时止住了脚步,但是李昭寿却没有收回刚才的话的意思,李昭寿对着李秀成一抱拳,朗声说道:“李大哥,咱们俩的私交自不必说,但是今日之事非同寻常,李大哥劝我也无用,昭寿这便去了。

李大哥要是跟着我投奔李鸿章李大人,那我必定拥大哥为主,兄弟我甘愿为辅,咱们就同行南下;但是李大哥要是还想跟着太师老爷干,那李大哥也不必太过悲伤,毕竟咱们兄弟也还是同朝的武将,只不过一在江苏,一在直隶罢了。将来仍然能做儿女亲家,仍然是好兄弟!”

李秀成听了此言,不禁重重的呼了口气,默然良久,然后又咽了口唾液,最终才道:“太师老爷对我恩重如山,我不会弃他而去!”

李秀成对李昭寿的建议足足的思考了两三分钟之久,期间李明峰却没有注意李秀成的神色变化,他反而是在注意其他将领的神色变化。

李世成对李秀成的犹豫表现出了毫不在意的神色,看来李世成确实是厌倦了争斗,想要回家种地了。而李明成却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态,多次想要开口和李秀成说话,但是在看到了附近都是常胜军将领之后,却欲言又止,看来此人想要撺掇李秀成南下投奔李鸿章。

而韦志俊却露出的惋惜的神色,对此老李很欣慰,看来韦志俊现在是把自己当成常胜军的人了,即便是他的生死之交要脱离常胜军,他个人却丝毫没有这个意向,最多只是惋惜罢了。

至于蔡宜群、陈星翰、宋庆、宋仁等人则是露出了紧张的神色,一旦李秀成都要走,那整支忠义军就相当于完全的消亡了。这对常胜军的伤害很大,相当于损失了天京一战的三分之二的成果。

众人担心李明峰一怒之下派常胜军进攻忠义军,这样不但常胜军和忠义军会有巨大的损失,而且还会给李明峰带来极大的政治压力。要知道,不管是什么军,都是清军。李明峰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如果派常胜军进攻忠义军,那可就是形同造反了。

从各人的神态之中,李明峰就知道他们的各自立场,老李很庆幸,起码从表面上来看,自己信任的人都没有背叛自己。而稍有问题的李明成,早在十几分钟之前,他没表态要自我裁军的时候,就被老李放入了需要闲置的黑名单之中了。

李昭寿听到李秀成不愿意跟他到南方投奔李鸿章,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但是这个神色一闪即逝,他的脸上转眼间又是决然的神色:“那好,兄弟就先走一步了!”

“慢着!”正当李昭寿要迈步走出大堂的时候,端坐在大椅上喝茶的李明峰突然喝道。

PS:推荐军史频道新书,吉祥如意大大的新作,《星际炼金师》,书号32137。

简介:西罗帝国首席的魔导炼金师,为了光明圣教的圣女,带着自己的机械傀儡军团,杀入帝都,最终却兵败,被光明圣教的教主封印。

推荐军史频道新上架的历史类作品,《混迹在嘉庆末年》,作者,疯癫道男,书号31165。

简介:和篮螅也普娴谋怀×寺穑看鸢甘欠穸ǖ模泶Σ啬涞耐蚬峒也票籞J无意间发现,他将拿这笔巨资去干些什么,是贪图享乐?还是利国利民?

这两位都是老作者,都曾经有过完本作品,所以人品有保证,不用担心太监和长期断更的问题,请大家放心阅读。

第两百六十七章 … 来去自由

“慢着!”正当李昭寿要迈步走出大堂的时候,端坐在大椅上喝茶的李明峰突然喝道。

李明峰这一声喝,让刚刚走到大堂门口的李昭寿嘴角一微微抖。现在是在直隶总督衙门,方圆三里之内有常胜军士兵至少两千人驻扎。而且这两千人都是李明峰的亲兵,连蔡宜群、陈星翰等常胜军老将都调不动,只听李明峰一个人的命令。

想到李明峰很有可能在一怒之下,把自己和薛之元给砍了,李昭寿心中就是一阵暗叫鲁莽。李明峰可没什么好名声,民间因为他是靠洋人起家的,所以称其为“汉奸李”,“鬼子李”,官场上的人看不惯李明峰的嚣张跋扈,暗地里称其为“董太师”,将其比作董卓;就是宫里的太监,也因为老李在保定的动作而称其为“李屠夫”。

想起老李的种种风评,几乎都是极度负面,李昭寿就感觉背后汗毛直树。再想起什么“屠夫”“董卓”“秦桧”等外号,李昭寿甚至都认为自己的一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了。李明峰只需一声令下,他顿时就会变成一滩肉泥。

“那个……那个……。太师……”李昭寿生硬的转过了身,磕磕巴巴的想要说点什么来缓解一下尴尬气氛。

“太师大人!”李秀成也感觉有些不对,他生怕李明峰采用暴力手段解决这次的事件,所以满怀忧虑的低声唤了一下老李。希望靠他的那一点点薄面能让老李冷静一些。

李明峰好似浑然不知众人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一般,悠然说道:“你去我由着你,但是你手下人的武器和军服还有军内存储的五十万两白银,都是本官在天京缴获的。你要带兵走,这些东西都得给本官留下!”

听了老李这话,众人都感觉有些哭笑不得,老李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在琢磨着装备和银子。但是李昭寿和薛之元却不这么觉得,他们两个应了一声之后,快步走出了大堂,生怕李明峰反悔。

走出直隶总督衙门之后,李昭寿和薛之元两人上了自己的轿子,轿帘刚刚落下,两人就不约而同的重重的喘了口气。虽然此时是正月,外面零下十几度,但是二人却发后背后已经渗出了一层汗水。

直到这个时候,李昭寿才开始反思自己这么做是否正确。因为在之前的几个月里,李昭寿一直把李明峰视作是一个政治手段稚嫩,军事能力浅薄的洋人的狗腿子罢了。但是直到今天,李明峰的似有意似无意的恐吓,才让李昭寿顿悟,自己所面对的是怎么样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拥有令朝廷都为之忌惮的军事力量,这个男人拥有天下最高的职衔,这个男人可以和身为议政王时的恭亲王奕䜣,可以和慈禧太后对抗而不落下风!

其实李明峰一直就是李明峰,只不过李明峰比较小的年纪,李明峰和蔼的性格,常常让外人忽视他的力量。

李昭寿不知道,自己今天一怒之下离开保定,和李明峰翻脸到底是对是错。

轿子中的李昭寿和薛之元同时想到:“也许……解散军队之后,他真的会给我们一个更好的出路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但是这也只是一刹那间的突然想法罢了,李昭寿和薛之元都是很实际的人,在他们看来,手中没兵,也就没有了生命保障,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削减自己的部队。

李昭寿和薛之元含恨而去,大堂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众人连大气也不敢喘。

李明峰看到众人的样子,不禁有些怒道:“有什么好担心的?常胜军和城防军的人反倒可以放心了,你们的军队能保留下来了。要说担心,也就是忠义军的李秀成大哥他们兄弟几个有所担心罢了。”

说到这,李明峰语气一转,道:“但是李秀成大哥你也不要担心,李昭寿和薛之元是去投奔江苏巡抚李鸿章,又不是造反。咱们还都是大清的臣子吗,将来还有相见的机会,只不过没有缘分共事罢了。

有些话,我也不怕直说,这次的裁军,凡是知道各军战斗力的,都会决定裁减忠义军,而不是常胜军和城防军。陈星翰、蔡宜群等人主张裁减自己的军队,只不过是为了平衡各方力量罢了,免得忠义军受损太过严重,引起忠义军将领的不满。

不过,有些事情是需要换个角度考虑的。你们把忠义军、常胜军、城防军当成三支军队,我却把他们当成一支!这三支军队都是咱们保定的军队!如果站在整体的角度,大局的立场来考虑,那削减忠义军是绝对正确的。李昭寿、薛之元之所以暴怒,完全是从自己的一己之私考虑,他们根本没有从保定,从直隶的大局出发!

这两人既然如此自私,那么他们走也就罢了,没什么可留恋的。否则将来大家在战场上被敌人重重围困的时候,李昭寿他们两人也很可能因为爱惜羽翼而拒不出兵救援,到那时候,咱们的损失更大!”

李明峰侃侃而谈:“既然归降了我,那就是我的部将,做事就当站在我这边考虑。如果把归降我当成寻找到了一个靠山,做事仍然不顾大局,单顾私利,那也就休怪老子发怒!”

众人听了李明峰的长篇大论,也觉得很有道理。尤其是李秀成,更是放心不少。原本他还担心李明峰此举只是前兆,随后还要对他动手呢,不过现在看起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薛之元和李昭寿本就对李明峰没有忠诚度,所以才有今天的表现。李明峰裁减掉李昭寿和薛之元,可以说是最正确的选择。

李明峰一席话说的李秀成心服口服,也说的李明成满头大汗。李明成和李昭寿等人是一个想法,以前他一直认为自己现在是在别人手中做事,而现在的上司还是以前的敌人,所以李明成也时刻都有危机感。

所以他才不希望裁减掉自己的军队,因为这是他心中唯一的依仗。但是李明峰却一语中的,直接指出了他们的软肋。既然你们不把保定势力,不把李明峰派系当成自己的家,那老李不裁你又该裁谁?

李明峰看着满头大汗的李明成道:“李明成,你刚才虽然也有些自私自利的表现,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和李昭寿、薛之元他俩一同反出保定,我很欣慰。不过,我刚才说的话依旧有效,你从今以后不用带兵了,过些日子,我会给你另谋个差事!”

李明成看了李秀成一眼,就见到李明峰目光极其严厉,李明成心理打了一突,连忙道:“卑职知错了,从今往后,卑职单凭太师大人差遣,绝无怨言!”

李明峰转身又对着众人说道:“李昭寿、薛之元带走两万人马,忠义军还有四万,明日开始,让这四万人马到大校场进行会操。身体素质不合格者,政治纪律不合格者,一律强制退役。

这四万人只保留两万便可,组成两镇兵力,第一镇就由李秀成大哥带领,第二镇吗,刚才本来是决定让李世成大哥带领的,但是我也看出来了,李世成大哥确实心灰意冷了,那这第二镇就改由司马平大哥带领吧。”

众人齐声应道:“是!”

李明峰又面带微笑的对着李秀成说道:“李秀成大哥,我知道今天的事情让你有些坐立不安,你可能会认为我这是要卸磨杀驴了。哈哈!不过还要请你放心,我李明峰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你只要一心一意跟着我干,我保证不会亏待你。恩,韦志俊大哥就是表率吗。”

韦志俊也笑着附和道:“对,李秀成大哥你放心,太师大人决不是那样的人!你信不着别人,还信不着我吗!”

李秀成连连点头,不住的表示自己相信太师,从今往后一定会跟着李明峰踏踏实实的干,绝无二心。

李明峰看到和李秀成之间的事情起码表面上是处理完了,转而又对李世贤说道:“至于李世成大哥,你既然无心为官,那我也就不为难你了。

李世成大哥你想还乡种地,那也好!你何时想走,想去哪里,都是自由的,就是想回来继续带兵,我李明峰也欢迎!广西有个总兵名为秦诚,和我有些交情,遇事你可以找他帮着解决。种地不容易,你走的时候从杜先生那里支一万两银子再走吧。你也不用客气,这算是咱们朋友相交一场临分别时的赠礼罢了。”

“多谢太师大人,大人的话,在下都记住了。”李世贤不冷不热的说道。

李明峰也不介意李世贤的失礼,继续和众将讨论裁军问题。虽然裁军的最大难关——裁哪支军队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对于退役军人的安置,和新军队的权力分配等问题,也需要讨论。

不过在这方面上,大家的争论就少了很多,议到当天傍晚,整个裁军、移师的方案基本已经定下了。

第两百六十八章 … 阅兵

同治四年春,李明峰开始移师工作。

邱青林在南方被调了回来,如今捻子长毛都已平定,老李这个直隶总督没有理由继续占着南方的土地。

直隶的保定、顺德、天津三府和山西大同府是李明峰的工业基地,老李虽然承诺移师东北,但是并不代表老李就放弃了这块经营多年的地盘。常胜军经过裁军,现在还有九万人马。

鉴于城防军的两万人马一直以来都驻防于此,对当地环境比较了解,所以老李决定还留这三镇人马镇守保定。

蔡宜群和杜翰、焦佑瀛在保定掌权时间过长,所以这次老李对保定的各方进行了调整。政务方面,杜翰和焦佑瀛随李明峰到辽东发展,而保定的政务则交给新任直隶布政使林德海和新任按察使邱青林负责。

林德海和邱青林原本是顺德知府和保定知府,两人升职之后,林德海的顺德知府由其子林兴省递补,邱青林的保定知府则由原来的保定同知递补。

而军事方面,蔡宜群则和吴长庆两人对调,互换职位,保定的防务改由吴长庆负责。吴长庆军事上是个好手,但是却对政治没有丝毫的兴趣,这是留他下来的原因之一。若是留下陈星翰、宋庆这样的人,时间久了,他们就会不经意的干涉到布政使和按察使所管辖的事务。

留守的军方代表,权力极大,他若是干涉政务,恐怕就会严重的影响整个保定的正常运行。而且吴长庆又和河南巡抚袁保庆相交甚笃,留他镇守直隶,河南方面的数万大军就不再是需要防备的敌人,而是能够给自己提供强大支援的盟友了!

城防军在保定经营多年,修建了许多坚固的防御工事,而且保定当地就有军工厂,武器弹药无穷无尽,更何况当地还有铁路。李明峰相信,只要有这两万人马在,即使朝廷将十万新军全部派来,想要在十天半个月内就吞并了保定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除新军外的其他军队,老李更是没有放在眼中。

而且保定还有许多准正规部队,比如此时正在直隶各大衙门当差的上万退役的老兵,比如此时正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内上学的数千学员,比如上万名在直隶数十家洋人的工厂里担负保安任务的退伍士兵等等,这些人都是潜在的兵源。

只要保定有事,吴长庆下令进入紧急状态,保定在三天之内,实际上能组织起至少四五万精锐部队。

只要短期内城防军能够守住,老李也能快速从关外调兵进攻。所以,经过计算,老李初步认为即便常胜军主力北移,保定也是万无一失的。

当然,因为主力北移,常胜军要想攻击北京,那也就成了妄想。所以说,李明峰的主力到辽东去,实际上是给朝廷和自己都放下了重担,从此以后,大家互相没有威胁了,两方也就没有必要时刻都针锋相对的防备着对方了。

这次李明峰可是准备长期在关外发展的,所以是举家搬迁,正妻林婉儿和年前新纳的小妾小芳也跟着北上。

*****************************************************

(支持正版阅读,请到一起看中文网)

同治四年春三月,李明峰率领五万常胜军,两万忠义军北上。蔡宜群、陈星翰、刘铭传、韦志俊、宋庆、李秀成、司马平等武将率军跟随,杜翰、焦佑瀛等数百文官也同样随军北上。

现在全国的票号已经颇具规模了,所以李明峰也没有携带大批的银子北上。老李去辽东,那胡雪岩的票号也会开到奉天,到时候需要银子直接从票号里支取便可。

曾纪泽跟着老李是准备要出洋留学的,天津三月份还将有一批数百名幼童要出洋,所以曾纪泽就等着随这批幼童出洋,而没有跟着老李去奉天。

至于李续宜的长子李光英,年纪虽然不大,只有二十出头,但是经过老李有意无意的考察,发现他也是个做官的料子,对政务、时事很有一番见解。于是老李就将李光英发到了杜翰手下,让他跟着杜翰先学着处理政务,历练历练,等到有了经验老李准备再给他一个县令、知府之类的做做。

毫无疑问,朝廷是不会允许这七万大军进北京的,于是常胜军就绕走天津,然后再北上。不过,即便如此,朝廷也紧张非常,朝廷新贵,负责编练新军的荣禄和景沣奉慈禧太后懿旨,带三万新军到京师东门驻扎。

背地里防备着常胜军,但是明面上朝廷还要给常胜军嘉奖。等李明峰到天津之后,朝廷派礼部侍郎带着五十万两白银到了常胜军军中,对常胜军大加犒赏。

随同礼部侍郎到天津的,还有四名兵部主事,这四人是朝廷派给李明峰“调用”的,说是帮着处理常胜军文案工作。

这是李明峰和朝廷的交易项目之一,这四人实际上是要跟着到奉天监督常胜军的,他们负责盯着常胜军的员额,如果常胜军的兵力超过九万这个指标,他们就要上奏朝廷。

这四人到了常胜军之中,奕澴、倭仁和李莲英也算完成了任务,在将需要交代的各种档案转交之后,三个大清的重要人物就返回了北京,向慈禧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