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也不见得就能成功。
那种情况下,章仇兼琼就敢大手笔的投资杨钊,以礼相待,胸中魄力可想而知。
不过,章仇兼琼估计也没想到,杨钊刚到京城,事情还没做,就已经赌性大,把他给的钱输的一干二净,最后遇到了自己。
如今太真妃上位,杨钊投桃报李,两人的关系自然不差。
王冲知道这一层关系,倒是并不觉得怎么惊讶。倒是杨钊,一个劲冲自己眨眼,打信号,让王冲心中暗笑不已。
“请!”
一旁的王亘倒没想那么多,右手从袖中伸出,虚虚一引,当下宾主入座,气氛融融。
高句丽人的座椅做的倒也考究,为了赚钱,自是极尽奢侈。
王冲在座位上坐下,立即四下打量起来。
章仇兼琼这次宴请的远不止他们王家伯侄,三楼的楼阁上,还有不少其他人。有许多一看就是章仇兼琼的部下,而另一些,应该就是章仇兼琼在京中的“自己人”。
安南大都护做了这么多年,章仇兼琼在朝中不可能没有一点自己的眼线。
“这些人不知道哪位是鲜于仲通?哪位是张虔陀?”
王冲心中暗暗道。
章仇兼琼这次带过来的人,一个个都是肩宽体庞,气场十足,身上浓烈的杀伐气息,一看就是军中的重将。
所有这些人里面,王冲就关心两个人。一个是鲜于仲通,一个是张虔陀。
对于王冲来说,所有这两个都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只是,尽管知道这两个的名字,但王冲是一个都没见过。
章仇兼琼进京,按道理应该会把身边最亲近的人带过来。不过来,王冲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按道理其实从排位方面应该可以看出一点来,但是章仇兼琼的左手边坐的是杨钊,右边却是一个留着八字须,样子看着精明,不像军人,反倒像军师的人。
所以一时之间,王冲也没法判断出来,哪个是鲜于仲通,哪个是张虔陀。又或者他们根本没来?
“来,店家,上菜了!”
对面,章仇兼琼入席坐下,大手一挥,开始招呼店家上菜。安南的大都护身上有着浓浓的军伍做风,一举一动都显得豪爽,大气。
另一侧,高句丽人虽然气氛怪怪,但得到信号,也开始忙碌起来。几盘精致前菜立即送了上来,一盘玉京骨酥鱼,一盘浇汁西施舌,一盘五品龙凤逞祥,一盘翡翠贵妃鸡,都是好的菜品,中间再来一盘酥黄焦脆,油香四溢的烤乳猪,整个宴会的气氛立即就上来了。
虽然对于高句丽人没什么好感,但王冲也不得不承认,高句丽人在这间酒楼上还是花了很大的心思。
这些菜品色、香、味俱全,一看就能沟通人的食欲,比之广鹤楼的菜品不止高了一截。
“听说高句丽人信奉三足金乌,至阳至刚,所以建了这十日大酒楼。今日章仇入京,所以就借了这十日,在这里做东,宴请诸位,今天大家勿必要尽兴而归。”
章仇兼琼道。
“将军客气了。”
众人连忙道。
整个楼里,能和章仇兼琼平起平坐,受得了他这一说的,也就只有王冲的大伯王亘,其他人哪里敢受。
“哈哈,大家都不必客气。节信,当年在京师,我对节信可是神仪已久,一直想要和节信聚一聊,可惜一直没有什么机会。现在,才算是一偿所愿呐。”
“章仇兄客气了。章仇兄以后入主中庭,自然多的是机会。”
王亘道,难得的恭敬了一句。
官场上的套路就是如此,章仇兼琼以往是武将,但一旦入主中庭,做了兵部尚书,那就不是如此。
两人以后还有很多打交道的地方。
“那就借节信吉言了!”
章仇兼琼听得这句话,顿时眼中一亮,心情大好:
“来,为了节信这句话,大家干一杯!”
一时间觥筹交错,就连王冲也举起了酒杯,小小抿了一口。安南大都护的面子,谁敢不给?
【补昨天的,今天还有两章。最近身体一直不好,特别疲惫,请兄弟们见凉。】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伯的智慧!()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杯酒下肚,双方的关系立即融洽了不少。
王冲是第一次见到章仇兼琼,但是大伯王亘却不一样。两人虽然极少打交道,但却是同辈中人,彼此却是早有耳闻,对对方的事迹都非常的了解。
章仇兼琼甚至都知道王亘的字是节信。而王亘也并非称呼大将军,大都护,而是称呼章仇兄。
两人乃是平辈的关系。
“节信兄!”
章仇兼琼放下酒杯,诚道道:
“在节信兄面前,我也用不着隐瞒。在边陲风吹雨晒了几十年,章仇也希望能够换个地方。京师重地,世家林立,节信兄是朝中的重臣、老臣,这将兵部尚书选拔,章仇非常希望能够坐上去,还希望王兄能够指点一二。章仇必然感激不尽。”
一句话整个三楼顿时一片安静,所有的目光全部落到了王冲的大伯王亘身上。军人的做风喜欢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章仇兼琼虽然极有野心,但显然也是如此。
这次宴饮,结交王亘,搭上王家这条线故然是目的之一。但章仇兼琼最关心,最在意的,还是兵部尚书的事情。
“章仇兄言重了。”
王亘捋着须,一脸思忖的神色。章仇兼琼的这翻问话,他是一点都不意外。即然来赴会,王亘便料到章仇兼琼会有此一问:
“章仇兄定鼎剑南,为大唐立下赫赫功劳,以这份资历,想要入主兵部是完全足够的。以我的经验,章仇兄这次入主中庭的希望只少有四成。”
“四成?”
章仇兼琼目光动了一下,脸上难掩失望。尽管四成的希望,显然想要入主中庭显然还是不够的。
这可不是章仇兼琼想要听到的话,不过,章仇兼琼也知道,王亘是朝中重臣,这种事情上是不可能骗他的。
这也是他对王亘的态度极其尊重的原因。
“只有四成吗?还请节信兄指点我,之后该如何去做?章仇日后必有厚报!”
章仇兼琼诚声道。
“这章仇兼琼的心思……比我想想像的还要迫切啊。”
王冲冷眼旁观,心中暗暗道。
章仇兼琼这种级别的存在,一言九鼎,做出这种承诺,日后是必须践行的。这种话本来私下说就可以了,这里也可以看出来章仇兼琼的急迫。
或许是等待太久了,或许是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王冲感觉得出来,章仇兼琼在某些方面,已经是为了这个“兵部尚书”豁出去了。
“枉我还想着会不会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把章仇兼琼留在剑南,现在看来是决不可能了。”
王冲心中暗暗道。
章仇兼琼是帝国东南的镇边之石,未来发生的事,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因为章仇兼琼这位铁血、强硬的大都护离开了剑南,入主了中庭。
没有了章仇兼琼这样的强硬人物镇压,剑南空虚,又面对着蒙舍诏、乌斯藏这样的强敌,影响可想而知。
章仇兼琼的调动,入主中庭于他自己是福,但于乌斯藏、蒙舍诏却是给了它们趁虚而入的机会。
章仇兼琼在军事上是极其强有力的统帅,但是对权利的野心却是他性格中最大的弱点。但是即便是王冲也无法说什么。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章仇兼琼下定决心离开剑南,王冲也无能为力,王冲只能心中叹息一声。
“章仇兄这次入京,还是尽量低调些。”
王亘捋着胡须,脸上波澜不惊,眼神中却透出道道政治的智慧:
“章仇兄可知这次晋升最大的阻力来自哪里?”
“齐王?姚家?”
章仇兼琼试探着道,但心中却不以为然,他已经和两家沟通,不管是姚家还是齐王那里,都表明会支持他入主中庭。
王亘如果说是齐王和姚家,他是绝对不信的。
但问题恰恰也就在这里,他入京这件事明明没有人反对,但事情迟迟办不下来。
“呵呵,不是。怎么可能是他们。”
王亘笑了笑,端起桌上的酒盏,轻轻抿了一口:
“是夫蒙灵察、高仙芝、哥舒翰,以及军伍中的其他将军,包括安东大都护张守珪!”
这答案一出来,章仇兼琼连同那些剑南来的部下故然是怔住了。就连王冲都有些意外。
朝廷上的事情,他只是有所耳闻,并没有具体去了解。章仇兼琼这件事情确实拖的有点久。
按王冲的意见,应该是朝中林立的各大势力不愿意让章仇兼琼这个“外来户”入京。
但大伯王亘的话却给出了另外一个解释。
虽然最开始有些意外,但是微一思忖,王冲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章仇兄想一想,同样是大唐的大都护,大将军,如果论资质,不管是夫蒙灵察、高仙芝、哥舒翰,还是张守珪都替大唐立下了赫赫功劳。如果章仇兄可以入主中庭,那夫蒙灵察他们岂非一样可以?”
王亘捋着须,朝廷里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没有那么清单。章仇兼琼带兵打仗厉害,但不是王亘小瞧他。
朝堂这一块,章仇兼琼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一块他还真是门外汉。
章仇兼琼入京这一块,反对的力量绝不仅仅来自京师中的世家门阀,王公权势,同样还有来自军界中的强大反对力量。
“他们敢!”
章仇兼琼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无比。他本来也就是试着问问,并没有指望真能问出什么东西。
但此时听到朝堂里的关系,整个人脸都要黑了。
如果只是来自京师里的反对,他章仇兼琼仗着安南大都护的脸面四处走动一翻,大家还是要给点面子。
章仇兼琼也有把握劝动他们。
长久没有接触朝堂的好处,就是从来不会得罪朝堂里的任何一方,和任何一方都没有过节。
但是如果反对来自军伍,来自安西大都护,碛西大都护,大斗军统帅哥舒翰这种级别,那他入主中庭这件事就悬了。
论资历、功劳,这些人可一点都不比他差。
他在王亘,还有姚广异这些人面前还能拿自己的战功说一说,但在夫蒙灵察这批人面前,章仇兼琼还真没什么好说。
而且,因为剑南长久无战事的关系,某些方面,章仇兼琼甚至还要逊色一些。
“王大人,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吗?”
杨钊急声道。这下连他都坐不住了。虽然这仅仅是王亘的说法,但是杨钊只是一过耳立即就知道,事情的真相十有八九,恐怕真的是如此。
他在京师也待了一段时间了,结交了不少大臣,本来心中还沾沾自喜,自认为对大唐的京师和朝堂算是熟悉了。
但这个时候才发现,朝堂上的事情他还一无所知。
“夫蒙灵察、高仙芝在大唐都经营多年,朝堂上都有他们的关系。不过如果仅仅是这几位,章仇兄倒用不着太过担心。毕竟,这几位身上有着致命的缺陷,不可能和章仇兄竞争,——大唐朝几百,还从来没有胡人的兵部尚书。不止是大唐,包括历朝历代都没有。”
“章仇兄真正需要的担心的,还是安东大都护张守珪!”
王亘道。
“嗡!”
其他人还没有反应,但是章仇兼琼和身旁那名八字须谋士模样的中年人却是神色一惊,微微变了脸色。
“张守珪和章仇兄一样,都是汉人,而且也都是帝国的大都护。并且独领一支军伍,同时镇压对付高句丽帝国、契丹、奚、以及东突厥汗国。他的手腕跟章仇兄一模一样,甚至更加的霸烈。章仇兄想要入主中庭,这一位才是真正需要担心!”
王亘缓缓道。
王冲在一侧旁若,心中却是若有所思。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这种兵部尚书升牵的大事,几乎牵扯到了京城内外的各个势力,各个方面。
可以说,章仇兼琼的这次升迁,就体验出了朝堂里最复杂的一面。
政治一向是他的软肋,王冲自知插嘴不上,因此所性默默旁观,把这当成自己最好的朝堂政治教学。
“守珪兄应该志不在此吧?”
章仇兼琼道,神色凝重。
安东大都护张守珪这个名字,就像一座大山投下的阴影在他身上。在军界,两人泰山北斗,一个东,一个在南,彼此互不交集。
但是章仇兼琼知道,张守珪的资历其实要比他深的多。章仇兼琼的战功主要集中在安南。
但是张守珪不同,从乌斯藏到东西突厥,再到高句丽和契丹,这一位战功彪柄,从年轻开始,就已经显露了超绝的资质。
而且和他不同,张守珪是一度有机会入主中庭,成为大唐宰相的。这一位虽然年轻并不见得比他长,但是资历却是比他这个安南大都护还要深得多。
就连夫蒙灵察、高仙芝这种老将,也对他忌惮无比。
如果张守珪想要竞争兵部尚书,那将是他前所未有的劲敌。章仇兼琼现在唯一心安一点的是,张守珪一直志在宰相,这一点却是目标比他高得多。
“张守珪志在入相不假。但是章仇兄想过没有,如果你做了兵部的尚书,他们会如何?”
一瞬间,整个楼阁里一片寂静。
章仇兼琼身边那名谋士的眼眉也跟着慢慢的皱了起来。他已经明白王亘的意思了。
章仇兼琼入主中庭的事情拖了这么久不止是朝堂上的问题,还有边疆。章仇兼琼如果安居一隅,那还没有问题。
但是一旦他成了兵部尚书,那就意味着,张守珪、高仙芝、夫蒙灵察,哥舒翰这些人统统都会受到他的节制。
所以,就算是这些人志不在兵部尚书,也绝对不会容忍章仇兼琼成为新任的兵部尚书。
在利益上,这些人是完全一致。
章仇兼琼眉头不知不觉已经拧成了川字形。
【今天公布徽章发送的第一批名单!】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关键人物;鲜于仲通!()
第一百七十三章鲜于仲通
朝堂上的事情已经够他焦头烂额,如果再加上来自军界内部的反对,他晋升兵部尚书的事情基本上就要泡汤。x23u更新最快
“不知道节信兄可有什么计策?”
章仇兼琼道。
“呵呵,此事虽然并不容易,但要想成功也并不非全无希望。其中一成在齐王,一成在宰相,还有四成在陛下。如果章仇兄能够说动陛下,那么此事就十拿九稳。不过在此之前,章仇兄还是尽量不要剌激夫蒙灵察、高仙芝和张守珪,否则的话,此事恐怕会再生波澜。”
“只要大事已定,到时候章仇兄自然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王亘微微笑道,他对章仇兼琼也只能指点到这里了。剩下的就看他自己了。毕竟,升迁的是他。
如果他自己都决心不大,那其他人就更加帮不上忙了。
“哈哈哈,我明白了,多谢节信兄指点。”
章仇兼琼眼睛一亮,眉头舒展,终于笑了起来。他什么都担心,唯独不担心圣皇那四成。
圣皇四成,加上他自身资历的那四成,那就是八成的希望,此事已经有大半的机率可以成功了。
想到这里,章仇兼琼不动的声音看了一眼旁边的杨钊,两人互相换了个眼色。君心难测,要说动圣皇是最难的。
但是在章仇兼琼这里反而是最容易的。
现在的圣皇,对太真妃真是恩宠正盛,甚至为了太真妃差点和满朝文武大臣为敌。只要太真妃出动,圣皇那四成完全没有问题。
“章仇兄想要入主京师,安南那一块安排的怎么样了?都护升迁,边陲空虚,交接的事情可也不是小事。前方章仇兄故然可以放开手去干,但是后方却也千万不能出问题啊!”
王亘道。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边陲权利交接往往很容易被忽略,但却又非常重要的事情。
只要后方出个什么问题,章仇兼琼这个兵部尚书就别想当了。谁帮他说情都没有用。就算是太真妃出面,恐怕也一样不行。
军国无小事,后方出了问题,只要章仇兼琼还没有做上兵部尚书的位置,那就是他的责任。
“哈哈哈,下任安南大都护的人选我已经带过来了,仲通,站起来,跟王大人打个招呼。”
章仇兼琼突然冲着左边的一名魁梧粗壮的黑脸汉子说道。
“啊,大,大人!”
被点到自己的名字,那名魁梧粗壮的黑脸汉子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有些手忙脚乱,这种集别的聚会,他显然还是第一次参加。
“王,王大人,在下鲜于仲通,见过大人!”
“嗡!”
仿佛一颗巨石落在心里,王冲浑身剧震,猛的扭头看了过去。
“原来他就是鲜于仲通!!”
王冲看着对面的那道人影,心中掀起万丈波澜。
这次赴宴,除了章仇兼琼,有两个人王冲最想见到。一个是鲜于仲通,一个是张虔陀。
王冲本来还以为鲜于仲通不在,但没想到,对面那个一直闷头喝酒,神色有些木讷、局促的汉子了,居然就是未来的安南大都护,鲜于仲通!
王冲仔细打量着对面这位未来的大都护,黑脸膛的武将,带有浓烈的军伍风格,但是神色木讷,看起来缺乏变通,不是王冲想像中的那种大将之风。
“这就是章仇兼琼替自己挑选的继任者吗?”
王冲心中暗暗摇头。
大唐的大将军、大都护们,每一个都是出类拔萃之辈。这些人每一个都能独挡一面,甚至带领军队主动征伐一方。
但是在鲜于仲通身上,王冲看不出来这一点。
这个鲜于仲通给人的感觉别说比不上夫蒙灵察、哥舒翰,高仙芝、张守珪之类,就连跟姚广异之辈恐怕都差的很远。
至少,姚广异排兵布阵,筹谋预算方面要比眼前这位厉害的多。
“哈哈,仲通本姓向,不过官做久了,大家都习惯叫他鲜于仲通,反而忘了他的本名。在安南,仲通也是跟了我很多年的老将。仲通能力自然是比不上张守珪,夫蒙灵察这些大都护,但他是守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