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以想象漂亮、清高的宋丽怎么能在这里住下去?田世普皱皱眉头,小心翼翼地绕过一堆埋伏,敲敲西屋的门。
门上垂着半截白底紫花的门帘,宋丽在学校的寝室用的是同样花色的床单。虽然,田世普一再告诫自己,他现在的身份只是同班、同乡和班长,但是,见到这块门帘,心还是狠狠地疼了一下。
屋里没人应声,他绕到窗户底下往里看看,被一块同样花色的窗帘挡住视线。
再敲门,还是没人应,只好试着推了一下,居然没锁,“吱扭”一声开了。
田世普一眼看到了谢永新,虽然只见过一次,他相信自己对他已经印象深刻。谢永新看上去胖了点,头剃得很短,脸色黑,穿暗红T恤,白裤子,光着脚,正坐在地上,在一堆照片中间翻检。
他把照片一张一张地拿起来,眯着眼睛看,又沉思一会,逐一归类,样子很认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得不承认,他专注工作的样子很有魅力,田世普咳嗽一声,不等主人同意,就自顾自地走了进来。
坐在地上的人抬起头,迷茫地看他一眼,迅地从记忆里搜索着,一点惊讶的表情都没有。
“来啦,自己找地方坐。”
说完,又埋头招呼那一堆照片,没有待客的意思。
客人略显尴尬,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
屋子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双人床,一个书橱,一张桌子,桌子是工作、吃饭两用,盘子、碗、书、照片混在一起,各自为政。
没有电视,没有电脑,连收音机都没有,一个手电筒,看来是晚上出门用的,村里没有路灯,一架看上去价值不菲的相机是整个屋里最值钱的电器。
这之外,就都是照片了,床上、书橱、桌子、地上、墙上……几乎能放、能摞、能贴的地方都是照片,倒使本来很寒酸的屋子格外丰富起来。
女主人看样子是出去了,当然不便打问,男主人完全和照片融为一体,根本当别人不存在。
面对这样的画面,田世普所有的愤怒和嫉妒都没了着落,他本以为自己见到情敌,会控制不住地教训他一顿,他甚至设想过千百次和他扭打在一起的情景,不管是打人还是挨打,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泄,长久以来积攒在心里的愤懑、委屈、牵挂、痛苦,也许就能找到出口。
可事实是,别说打架,连骂人的机会好像都没有。
他只好低头看那些照片,风景、人物、静物、xiezhen,什么都有,奇怪的是,没有一张宋丽的照片,更没有合影。
他压下心头的疑问,抱着看年画的心态,随手拿起一张照片。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二八式,钢圈长满红锈,没有车筐,没有后座,只有一个架子,两个轱辘,车胎瘪瘪的,孤零零地杵在一堵断墙边,除此以外,别无他物,却是说不出的沧桑和落寞。
不得不承认,谢永新是有才气的,她或许没有看错人。
田世普入神地看着照片,想着该怎么开口。
“哐啷”一声,木门被什么人用肩膀撞开,两个聚精会神的人都被吓了一跳。
宋丽身上挂满大包小包,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头蓬乱,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把包扔到地上,看样子走了很远的路。
看到田世普在,她一怔:
“你,怎么……来了?”
谢永新看看他们俩,终于放下手里的照片,从盘子里拿起一块不知放了多久,表皮都已经裂开的干馒头,放到嘴里咀嚼着,不慌不忙地去对付宋丽拿来的那堆东西。
尽是些男人的衣服和用具,看来都是他的。
他还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问,好像自己是个局外人,又好像只有他才是这里的主人。
田世普和宋丽尴尬地对峙着,都觉得很不自在。
“我们出去说吧。”
宋丽终于开口了。
田世普点点头。
她向屋里的第三个人请假:
“我出去一下,马上就回来。”
没人回答,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和田世普一起走出去,两人刚转身,身后传来“呃”的一声,好像有人被什么东西噎住了。
………【第56章 戏痴】………
“哥,你别急,实在不行还和我一块去卖盘,放心吧,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
她不这样说还好,听到女孩子对自己这样保证,王喆简直要羞死。
王喆自嘲,简直自我了断的心都有。可笑却突然眼睛一亮:
“哥,你以前是唱戏的,有舞台功底,不然你去北影厂门口看看?”
“北影厂门口?是干啥的?”
“呀!哥,你真不知道啊?那里经常招临时演员,赶好了还能上大导演的戏,听说有个叫丁三强的明星就是在那里被张艺谋挑上的呢!”
王喆的眼睛也亮起来:
“你怎么不早说呢?”
可笑撅嘴道:
“一早你也没跟我说你以前是演员那!”
王喆笑了,刮一下她的鼻子。心下早按耐不住,穿上衣服就往外跑。
“哥,不管找着找不着你都要回来啊!你有纪奶奶家电话,有啥事记得打电话告诉我一声,别让我担心!”
可笑一把拉住他,往他兜里塞了一百块钱,又跟在屁股后边千叮咛万嘱咐。王喆心里一热,回头看可笑一眼,冲她摆摆手。
满街打听着,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北影。
门口果然很多人,他们或蹲,或靠,或躺,手里拿着报纸、干粮、水,有的干脆捧了一本砖头那么厚的书再看,摆明了是长期作战,有的干脆裹着大衣躺在台阶上睡大觉。
看到这么多人,王喆心里冷了许多。
他悄悄问身边一个小伙子:
“那些剧组都什么时候来招人?就在这这么干等?”
小伙子很鄙视地斜他一眼,仿佛看到天外来客:
“不干等咋地?你寻思还能在家里睡大觉,招人的时候通知你?‘来吧,来吧,有个好角等着你呢……’嘁!”
小伙子一口东北口音,高大魁梧,长得很精神,看样子是这里的常客,他丢给王喆一个“懒得理你”的脸孔,到一边去看别人打扑克。
他只好学别人的样子,买了份报纸蹲在一边看,看着有聊天的就凑过去听一耳朵。慢慢的知道了,这些群众演员都是自五湖四海,在北京也无家可归,他们只是热爱表演,又没受过专业训练,却想在这里寻找机会,希望能被哪个大导演看上,一夜成名,荣归故里。
可是,就算被选上当临时演员,每天也只有十来块钱,一个盒饭,多的二三十块,还不是每天都有这样的机会。
北影厂墙外的有一片小树林,被蹲守的人称为“蓝天大地宾馆”,有人长年累月在这蹲守,根本不回家,旁边的过街天桥被他们叫做“彩虹桥”,桥下经常睡满了人。
王喆从“老演员“口中得知,剧组一般都是一早出来选人,到了晚上基本就没什么机会了。好多人在那里不走,就是想第二天比别人早到一会儿,机会多一点。有些临演甚至拍过一些大导演的戏,像陈凯歌、张艺谋,见过一些大明星,像巩俐、刘德华、成龙……,可是,演出结束以后,他们只能回到“蓝天大地宾馆”或“彩虹桥”,继续他们的蹲守生涯。有的生活难以为继,甚至要去卖血,才能有口饭吃。有些女孩子为了继续留在北京,继续自己的梦想,只好去卖淫做暗娼,这和他们梦想中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
王喆相信,自己和这些人不一样,他有天分,有功底,有经验,他一定要成功。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王喆肯定行!”
母亲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想到母亲,他鼻子一酸,喉头硬,一股热流直涌到眼眶。他努力压下渐渐弥漫起来的伤感,找到公用电话,给纪奶奶打过去。
“纪奶奶,您告诉可笑一声,我在外面办点事,两三天就回去,让她别担心。”
老太太很热情,在电话里叮嘱他办事要小心,又扯了些有的没的,才挂断电话。王喆本来想再问问嫣然的情况,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自己连饭都吃不上,还有资格去关心别人吗?
凭着心头的一口气,王喆在“蓝天大地宾馆”连续蹲守五宿,居然上了两部戏,却都是一句台词都没有的宋兵甲匪兵乙,甚至有一个角色出场就是死人,穿着不明朝代的衣服躺在地上,一动不能动,还要瞪着眼睛,做死不瞑目状,一个镜头拍了三四次才ok。
“老演员”告诉他,这样的片子剪出来,恐怕连脸都找不着。
两部戏四个角色,一共挣了五十块钱。
“开局不错,也许以后会更好!”
王喆想。眼前,他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可是,接下来的三天,他甚至连个死人的角色都没抢到。
第八天,中影门外来了一个很特殊的人,他的出现,让王喆倍感绝望。
看模样,那已经是个中年人了,穿一身迷彩服,留着很长的头,嘴上一抹小胡子,身材瘦小,举止奇特,他又蹦又跳,嘴里念念有词,兴高采烈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迷彩服”兴奋起来,他夸张地摆着造型:前腿弓,后腿绷,胳膊举得老高,脸上是视死如归慷慨激昂的表情,嘴里大声喊着:
“同志们,冲啊,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向我开炮!”
几声“轰隆隆”的“炮声”响过,“勇士”应声倒下,结结实实地摔到水泥地上,态度决绝,表演逼真,倒下之前不忘加上一句“为我报仇”!。
不一会,“勇士”又晃晃悠悠地站起来,变身“爱情斗士”,表爱的宣言,只见他两眼含泪,神情痴狂,声泪俱下:
“亲爱的,你还爱我吗?你这么狠心就把我甩了!我不相信你是这样的人,因为我是爱你的,你还会像以前一样爱我吗?爱一个人真的就这么难吗?我不想我们的感情就这么失去,我是真的爱你,真的好爱你好爱你,你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
“迷彩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停地变换着身份,表演也相当到位,每个角色都有一套相应的台词,居然严丝合缝,挑不出什么毛病,如果换到舞台上,这人兴许还真的是个好演员。
“神经病,整个一个戏痴哦!”
“想演戏想疯了,唉!”
“这也不错,自编自演自导,省的求人……”
慢慢地,以“戏痴”为中心,人们聚拢成一个圈子,鄙夷、厌恶、同情、伤感……人们各怀心思,莫衷一是,可无一例外的都对他指指点点,当成个笑话来看。
所有在这里的人闷到狂,有的是时间,缺的就是笑料。
新鲜劲儿过去,人们慢慢散开,又有新的一圈人聚拢过来,“戏痴”还在那里演着,好像永远不会饿,也不会累。
王喆看着他,心里酸酸的,一股悲哀涌上心头:北京不缺的就是人才,北影厂不缺的就是演员。自己就这么一直等下去吗?等到和“戏痴”一样的下场?等到成为人们的笑料?他不要,他不能,他得想办法!
一夜成名的奇迹很可能会生,但绝对不会生在自己身上!
“应该让他们来找我!”
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无缘无故地冒出来。
………【第57章 星海为王】………
王喆也觉得自己有点异想天开,只有大明星才有资本等在家里让别人来找吧!
他开始和周围的人搭讪,和每个常驻“片场”的人聊天,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他相信,总能找到办法。
北影和制片厂、影视公司、演出公司都有联系,他们培养演员、导演、化妆师,编剧、摄影……,时常会有剧组、导演,或制片人去那里看演出,选角色,甚至走在校园里,都有可能被名导看中,然后一举成名。
王喆是个想到就做的人,倒了好几趟车,来到“北影”。
北京电影学院确实很专业,先在门口见到帅哥美女的概率就比其他地方高好出几倍。这让王喆的心里一阵激动,他感觉自己已经来到了梦想的心脏。可是,看到那份招生简章的时候,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了。
他连高中文化都没有,专业素质更不好界定,自己的那些小把戏算专业素质吗?能入这些教授专家的法眼吗?准考证、介绍信、报名费、初试、复试、三试、高额的学费、……王喆看得头晕脑胀,那些细致的条条框框似乎只变幻成三个字“不可能”。
他知道,自己得另辟蹊径了。
他把身上的钱都用来买了电影电视杂志,逐字逐句地看,生怕漏掉什么。
一则“星海艺术演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演职人员”的广告引起他的注意。
他略过前面的部分,仔细看职位要求:
1、对影视、广告等演艺事业有充分的信心和热情、有强烈的表演欲。
2、时间充沛,五官端正,可塑性好,爱好影视表演
3、有无经验均可。
4、拍摄地点主要北京或周边影视基地。
以上职位一经录用,公司将为其提供良好的展空间和平台,片酬日结。
虽然看上去不是那么吸引人,可“片酬日结”几个字让他颇为动心,也只有去试试了。
“星海”在一个小巷子里,巷子连名儿都没有。王喆拨通了广告上留的电话,一个声音沙哑的人问他现在在哪儿,王喆说了自己的位置。十五分钟以后,一个身材矮小、面孔红红的中年人,推着一辆自行车出现在王喆面前。
“是王喆吗?我是星海演出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小姓宋,宋志刚。”
看王喆半信半疑的样子,宋助理掏出名片递过去,并且非常热情地邀请王喆坐到他那辆破旧的二八式自行车的后座上,两个人摇摇晃晃来到一栋破旧的四层楼跟前。
拿着那张皱巴巴的名片,跟在宋助理身后,从裸露在楼房外面的铁架子楼梯拐进二楼,一脚踏进黑黝黝的走廊,看上去走廊两边最起码有数十间办公室,却都是空荡荡的,“星海艺术演出股份有限公司”只占据其中的一小间,房间里很空,只有两张桌子,几张椅子,一个破旧的沙,到处散出一股刺鼻子的霉味,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是墙上挂满了照片。
一个身材像麻杆一样的年轻人从老板桌后面站起来,脸色阴沉,头像刺猬一样咋着,扫描仪一样从头到脚打量着王喆。宋助理笑嘻嘻地介绍:
“这是我们马总,这是小王,王喆。”
另外一张桌子旁边坐着两个人,一胖一瘦,形容猥琐,正“唧唧咕咕”地商量什么,看架势几乎要吵起来。
他已经想走了。
“你会干什么?”
“麻杆”问。
“唱、演。”
王喆勉勉强强的回答。
“在哪演过?”
“剧团。”
王喆脚已经开始往外挪了。
“麻杆”皱着眉头。
“哪个剧团?”
“县……县里的剧团。”
忽然现,自己也好不到哪。
麻杆倒是毫不介意:
“你不是只会唱地方戏吧?在北京,京剧都吃不开的!”
“我还会演小品……都是我自己编的。”
王喆为自己辩解。
“演一个。”
麻杆干脆利落。
“在……这儿?”
“当然,想上中央电视台?那是下一步的事儿。”
麻杆斜眼看着他,点上一只烟,有点揶揄的说。
“演就演。”
王喆想,就算我不是大神,你们也不是什么好庙!
他想了想,就演起来,开始还有些不自在,演着演着,就好像回到了演出队的舞台,想象台下有千百个人在看着他,几分钟之后,他找回感觉,全神贯注地进入角色。
他放弃原来的节目,一会变成《相亲》里的赵本山,一会变成《吃面条》的陈佩斯,一会儿又变成《生游击队》里的黄宏,一会儿又变成《吃鸡》的王景愚……来了个笑星大集合,这些人到了一起,不停的互相调侃、讽刺、挖苦……笑料不断。
他忘了自己来干什么,或者,他根本什么都不想干,只想泄一下。他不假思索的甩出一个又一个包袱,他浑身冒汗,在这间空旷的屋子里跑来跑去,不停的模仿这些大明星的动作、表情、声音,模仿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他简直控制不住自己,只想痛快淋漓地表演。直到听到有个声音在不停地喊:
“停下来,停下来……”
他还是无法止住,浑然忘我的演着,喷出一个又一个的笑话,甚至粗口。直到筋疲力尽,才颓然的坐在一张椅子上,看着对面的几个人,大口大口喘着气。
屋子里的几个人神态各异,有人目瞪口呆,有人大笑不止,有人啼笑皆非。麻杆笑得浑身乱颤,不住抓起桌子上的面巾纸擦眼泪,还一个劲儿的咳嗽,连鼻涕都流出来了。其他几个人都惊愕的张着嘴巴,停下手里的活,瞪大眼睛看着他,以为这个从小县城剧团里出来的年轻人疯了。
“你平时都是这样表演吗?这可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表演。”
麻杆拼命止住笑,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也不是,观众喜欢什么,我就演什么。”
王喆很笃定。
“你知道观众喜欢什么?”
王喆不置可否,一副“难道你不喜欢”的神气。
“好,好,我承认,我很喜欢……可是,你这些东西得加以雕琢,这样的水平,在北京城混,还差点。”
麻杆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
“雕琢?怎么雕琢?”
王喆还不确定,自己是不是需要他们的“雕琢”。
麻杆一指旁边的两个人。
“喏,他们俩!这就是咱们公司的笔杆子,有他们俩专门为你写剧本,保你马到成功!”
看着一胖一瘦像牛头马面的两个人,王喆半信半疑。麻杆从桌子后面绕过来,一把拉起他,去看墙上的照片。
“看看,上边这些人,有认识的不?”
王喆仔细看,是麻杆和两个“笔杆子”跟各色人等的合影,其中有几个是在电视上露过脸的人物。
这能说明什么,北京城这么大,碰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