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过午饭,这三人就坐上车来到了夏宫门口。
因为夏宫开放的特殊意义,即使不允许太靠近,在这里也聚拢了一大批记者,以及一大批看热闹的人。成秋屏她们的车开过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些激动,人群一阵骚乱,不过终究没有闹出什么大问题。
然后成秋屏下车。只有她一个人,因为这一次是要打破夏宫一直以来的神话氛围,如果拖上两个贵族,事情就不对味了。另一方面,不仅易水舆和曹桓没有跟上,保镖们也没有跟上,同样是为了这件事的特殊意义,成秋屏只能自己来做。
她的手里拿着一张纸,是之前递交上去又被送还的夏宫拍摄申请。被人挡在几十米开外的记者们对着成秋屏疯狂拍照。甚至有人租借了现在尚算昂贵的摄像机来拍摄一段影像。
夏宫门口有一个看门人,实际上前一天这里并没有这个人,不过终究意义不同,所以这个人也被安排了出来。
成秋屏把自己的申请交给了看门人,就见他拿着这一张纸检查上面的印鉴,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放在站在一边,不阻拦成秋屏的举动。
人群中,没有用相机的记者证拿着纸笔龙飞凤舞。
“她是个普通的女孩。
抛开她是否是电影的创始人,是否曾经在电影上创造过太多奇迹,是否拍摄过不朽的作品。她的确是个普通的女孩。
没有贵族出身,和皇族无关,没有显赫的家族。甚至父母早亡,没有亲人。假如人们用家世来衡量她,成秋屏简直一无是处。这样一个女孩,如果放在百年前,根本就靠近不了皇宫一步。但是现在。这个甚至没有盛装打扮,就穿着一件嫩绿色连衣裙,梳着两个麻花辫,看上去颇有些稚气未脱的女孩一步一步走向了夏宫的宫门,即将成为这么多年来第一个真正走入夏宫的普通人。
或许很多很多年之后,人们会不断地说起此时此刻。他们会说起从现在开始。神坛上的一切渐渐被人们了解。一切曾经的神圣都世俗化。最开始不过是一份谁都不相信会被批准的申请。
她走向了夏宫的大门,那大门很厚很重,有着被漆成金色的铆钉。巨大的狮子样的金质门环也不似其他建筑的门环一样是为了让人叩响大门所制。因为它太重了,不适合用来叩门。
现在她站在了夏宫门口,这个普通女孩不算高,或许还没有到她快速蹿个子的时候。所以对于成年人来说高度刚好的门环对她来说略高一点,她需要展开臂膀才方便去叩响。
她背对着所有人。所以没人知道她现在是怎样的表情,我们只能看见她伸出右手。肩膀随之打开方便用力,那只手捏住了一边的门环,用力抬起,然后叩下去,发出一声笃笃的闷响。如果不是因为所有人都沉默无言,甚至呼吸都不敢重一点,这样一声轻微的叩门声,未必所有人都能听到。但是就是这样一声低低的声响之后,那一扇在过去百年时间里一直紧闭着的大门,夏宫的大门,为这个普通的女孩打开了。”
成秋屏暗自有些抱怨,毕竟这种整个宫殿的大门根本就不是用来叩响的,现在却要她用女孩的那点微末力气去叩门,实在有些难为人了。但她终究叩响了大门,而后面的工作人员也配合地打开了门。只是开门的速度挺慢,等到大门开到足够她钻进去的时候,成秋屏回头看了一眼。
所有人都盯着她,眼睛发亮。
在这一刻,人群中的一个记者几乎是下意识地用相机拍了一张照片,正巧拍到成秋屏那个回头,和她身前露出门内一线的景物。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成秋屏再度回过头去。她没有等大门完全打开,那样的作秀气息太重,她也没有那个耐心。接着这打开一线的足够让她进去的距离,她钻进门去。
此时此刻在现场的所有人都还不知道,那一张朱门前回头的嫩绿裙子的女孩的照片,在此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人们总喜欢在各种地方引用这张照片,予以它各种各样的意义。他们说绿色是代表着新生和希望,未成年的女孩象征着未来,未来已经打开了门。
成秋屏不在意这些,对她来说,夏宫的开放只有一个意义——可以申请到各种建筑用于拍摄的未来已经到来了。
第154章三国之始
成秋屏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非常有意思。
关于从汉献帝的角度开启整个三国故事这一点。
不过就像是所有涉及年龄较小的演员时一定会出现的问题一样,小孩子,大部分时候是不会看大人的眼色的,神烦。而成秋屏是个脾气不算好的人,她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在自己划下道道之后别人还有意无意去踩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是一定会发飙的,不管对方是小孩还是什么人,她的感情没有丰沛到对太皮实的小孩子产生太多的包容。
所以在之前试镜汉献帝的表演人选的时候,成秋屏给出的先决条件第一条就是听话。不是所有小演员都能做到马蒂尔德那样惊艳的程度,但是至少他们可以不要太烦人。
汉献帝其实活了不少年,这个人物经历的时间跨度不少,从九岁登基到五十几岁死去,成秋屏并没有打算完整地拍摄他的一生,作为一个引子,最关键的就是汉献帝的少年,几岁到十几岁的这段时间。所以小演员这方面,就非常重要了。
第一阶段的登基前后时期的汉献帝,是一个叫做李乔伊的孩子来表演的。
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李乔伊是个混血儿,一开始成秋屏知道的时候,还有点担心对方的外貌是否会显得过分西化,和三国的要求出现差距。不过在见过本人之后,她就放下了这份担心。李乔伊是一个相貌干净,轮廓分明的小帅哥。他的长相是典型的混血儿相貌,比起东方式的五官略显深邃一些,倒没有什么太过出头的西方特色。关键是李乔伊的性格很好,乖巧懂事,不用别人说太多,很多事情他自己就已经明白。
总的来说成秋屏对于李乔伊的好感挺高的。当然这并不排除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李乔伊明摆着是她的fans的缘故。
在他进入剧组之后。经常见到的就是一群怪叔叔怪阿姨偷偷围观小帅哥,看小帅哥以各种方式接近导演企图说上两句话之类的。更有甚者专门拿这件事逗弄小帅哥,逗得他面红耳赤,被一群怪阿姨亲了又亲。
几乎大家都乐于见到李乔伊,除了少数几个人。
比如说易水舆,比如说宁朗,比如说曹桓,比如说越离澜。这几个人的统一思想是,把成秋屏这么一个根本就具有了成熟思想的人和那么一个小孩子牵扯在一起,根本是拉低平均水准嘛。
且不提这是什么逻辑。也不管各人心中的想法。总而言之,在经历了好一段时间的波折,甚至是全国性的大型试镜。甚至试镜内容也掀起了风波,让一群从前根本没有任何知名度的人居然开始有了自己的fans之后,这部成秋屏版本的三国,总算是开始了它的拍摄。
有一件事,成秋屏在真正开拍之前对于三国的军队人数这件事非常犹豫。因为事实证明。除了大秦,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拉起几百万人的军队呼啸沧桑。所谓曹军八十万,纯属作者吹牛皮,也不排除有内不知道多少人,对外号称多少万人的情况。如果处于考据和真实的话,成秋屏就势必要精简原著中对于军队人数的描述。而且冷兵器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也不可能通过指挥的方式操纵几十万人。
但是如果要削减人数的话,真实的人数是多少呢?有什么证据呢?成秋屏在这一点上彻底卡壳。没有什么好说的。成秋屏敢说就是自己开了过目不忘的金手指,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她对于这方面太过陌生,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推论。甚至基础的能够拿来推论的信息她也是没看过多少的。如此这般,就算是她想考据也没地儿考据去啊!没办法,最后成秋屏果断还是采用了原著的大略数字。至少这个她记得一些,而且还可以拿“号称”这个词来解释一切是怎么回事。
不过战争是后期的事情了。当前的剧情。还是文戏多。
面对小孩,成秋屏习惯性地讲戏讲得更加细致,以免对方仅仅凭借他的理解能力无法展示出更加真实的细节。
成秋屏的三国的开头,是从何进掌大权之后开始的。不过前面的情节展现得比较简略。关于灵帝在刘辩刘协之间犹豫,最后选择了刘辩为帝这一点在影片中多半会用旁白和字幕来表现。所以故事一开始就是少帝刘辩的舅舅何进执掌大权,为了争权和宦官们产生的一系列斗争。
按照成秋屏之前完成的剧本,影片开始的第一幕就是何进捕杀蹇硕,而且是直接的斩杀画面,然后将是宦官方面对此忧心忡忡,于是开始密谋,最后张让、段珪等杀死何进。紧接着袁绍、袁术和何进的部将带兵反攻,杀死大量宦官。由于宦官方面无力还击,最后只能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走。从这个地方开始,剧情的视角就会转移到刘协方面。站在他的角度看这战乱。
“你是刘协,自幼就是身份高贵的皇族,甚至差一点就成为了皇帝。但是你的年纪还小,虽然因为生活的环境明白很多事情,却被这接连的事情扰乱了心绪。你不知道一切是为什么发生的。而突然被宦官劫持,你应该是惊恐不安又带着点糊涂,隐约已经有了一些不好的想法的。懂吗?”成秋屏对李乔伊说着。她个子长得慢,要到十六七岁的时候才会猛蹿一截儿,不过面对一个十一岁的小男孩,她还是挺有身高上的优势的,至少在说话的时候,俯视对方是必然的。
认真地听着成秋屏说戏,李乔伊在自己随身的小本子上写下他认为的重点,看着成秋屏点头表示自己记下来了。
“一定要记清楚要点,迷茫又通透,似懂非懂。”成秋屏再度强调着。刘协登基的时候才九岁,一切实际上是在他还无力挽回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他的视角一定要是这样模糊的,看不出有什么倾向,甚至不明白旁人是在为了什么争斗。而这样的视角在刘协渐渐懂事之后,回忆起来才会有一种异样的痛苦,因为回忆过去,他竟什么也不能做,眼睁睁看着汉家天下沦落如斯。
马上要拍摄的这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董卓在纷乱之后迎回少帝和陈留王。说是文戏,实际上却还是带着点武戏的尾巴。
饰演少帝刘辩的是一个自幼学习戏剧的少年,因为他的经历,所以在听从调配和表演上,这个人都显得很不错。就是有时候不自觉会展现出一些戏曲的习惯,比如说身段走位之类的。这一点在之前就经过特训,免得在表演的时候出了岔子浪费胶片。
“《三国》第一场第一幕,开拍!”
随着场记的声音,第一次拍摄总算开始了。
喊杀声响起。
按照成秋屏最开始的分镜剧本,镜头先拍摄了几个交战的画面。兵器交击,士兵受伤,箭雨蓬蓬。这是铺垫,这个开头和以往的几个涉及了战场的开头不同之处就在于,几个简短的镜头之后长镜头对准的方向。
饰演董卓的演员是试镜的时候挖出来的不得志的话剧演员。混了话剧圈几十年都没能怎么出头,最后转为幕后。但是他的表演方式就和宁朗一样,是适合电影的,不适合话剧的。至少他在表演董卓的时候,显得非常有神韵。
只见他骑着骏马,并没有站在原地不动,而是持着宝剑不时砍杀两人。他的身旁,兵士们也在拼杀。但是这一场拼杀分明就是董卓占据绝对优势的。
忽而,董卓眼睛一亮,纵马向前,放在侧面的摄像机立刻开始工作,从侧面拍摄着董卓向前追击一个宦官,然后一剑从背后洞穿这宦官的心脏的模样。
而就在这宦官前方一点,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就缩在墙下,愣愣地看着向自己两人跑过来的那个宦官被洞穿了胸口,慢慢倒下的样子。而抬头,背对日光,看不清脸上表情的董卓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应当是大汉帝国至高者的两位皇族。
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从这一刻开始不同了一样。
这样奇妙的气氛维持了片刻,然后董卓翻身下马,理也不理那宦官的身躯,径自向前,行礼,“臣救驾来迟!”却没有说自己有罪,也没有请人恕罪,倨傲之意分明。
两位皇族都有点愣愣地,但是在这一刻,作为少帝的刘辩似乎是受不住这样的刺激,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董卓的脸上不动声色,只有眉毛轻轻往上抬了抬。
而刘协却在这个时候强自镇定了下来,虽然生涩,却有礼有节地说:“将军请起!”他还不知道董卓是谁,因为他不是皇帝,因为何皇后何将军刻意让他远离政治。
董卓站了起来,眼神在刘辩身上扫过,然后停留在刘协身上,俄而一笑,“马匹有限,请陛下、陈留王与臣等共乘一骑!”
他没有等到这两位皇室成员回答,将刘协抱上自己的马,让部下带上刘辩,就从这里打马离去。
第155章夏宫的拍摄
“非常好!”
本来采用两个小演员开始拍摄,成秋屏并不认为能够第一次就直接成功,总要给人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和调整状态的不是吗?不过出乎她的意料,这两个小演员居然表现得出乎意料的好。或者应该说,是李乔伊发挥超常,同时带动了刘辩的扮演者超常发挥。
不是成秋屏自己自恋,她是真的思考过是否是因为自己站在面前,李乔伊出于要在偶像面前好好表现的想法才发挥这么好的,事实上很多人都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新的演员在自己崇拜的前辈面前会有出乎意料精彩的表现。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在影片开始拍摄的压力之下,压力转化为了动力。
成秋屏自己就是那种很容易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人,越是强大的压力,她越是能够像弹簧一样爆发出强大的反弹力。至于这弹簧的极限?说老实话,她自己都不知道。
第一幕如此顺遂的拍摄给了在场的很多演员极大的激励,大约是出于一种他们能做好,我当然也能的想法,之后接下来零零散散的几个镜头,所有的演员都表现得非常精彩。这让成秋屏感到很愉快。
外景拍摄几个镜头之后,按照预先的安排,就是涉及到宫殿的镜头。虽然成秋屏申请到了夏宫,但是夏宫毕竟不是之前几部电影拍摄的时候的某某的私宅,想用多久用多久,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所以涉及到这方面的一系列镜头,都是需要进行集中拍摄的。
说老实话,成秋屏在这之前拍摄电影的时候都喜欢按照电影情节的顺序进行拍摄,而即使有些剧情集中调整的话,也是少数。毕竟这里不是地球,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是成秋屏这样习惯混乱的电影情节次序。很快进入不同的片段的情节中去的。用顺序发展的话有助于帮助大家入戏。不过这一次,因为夏宫的原因,也不得不大规模地进行零散情节集中拍摄了。成秋屏是有些担心演员们是否能够很快适应过来的。
不管成秋屏心里转动着怎样的念头,接下来的拍摄还是要继续。
带着剧组成员,成秋屏赶到了夏宫。这一次守着的记者们就不是上一次她进入夏宫的时候那一大群时政相关的记者了,更多的是娱乐相关的记者。而易水舆、曹桓、哈维。奥威尔几个人就站在门口等她。
这几个人都是想进夏宫看看的。成秋屏就是要顺便把他们带进去。毕竟现在夏宫方面只认成秋屏一个人,只有她能够把人带进去。
和守卫打了个招呼,成秋屏让剧组成员闲呆着各种道具用具进去,到之前安排好的几间宫殿准备。而自己却走到那三位贵族先生面前。
“我说,你们没必要姿势都一模一样吧。”过来的时候成秋屏就注意到了。虽然这三个人衣着相貌等等都有不同,但是当他们站立在那里的时候,挺直的背脊。张开的肩胛,似乎是不经意地插在裤兜里面的一只手,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看起来非常奇妙。
几乎三个人都在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愣了一下,然后互相看看。才发现他们姿势上面的相似之处。
易水舆不由笑起来,“啊,大概是因为习惯吧。从小开始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站立。”或者说大部分的贵族家庭都是这样教养儿孙的,所以他们这三个人才会有一样的着装。
哈维也笑,冲着成秋屏眨眨眼,“说不定我们的礼仪老师是同一个也有可能。”
“我猜不是。罗曼帝国的贵族不会用我们大夏的礼仪老师吧。”曹桓带着点轻蔑意思地哼了一声,然后对成秋屏说,“好了。别废话了。我们进去吧。秋屏小姐不是还要继续拍摄吗?时间有限。”
不再闲话,成秋屏抬了抬手,做出一个请的动作,让三位贵族先生进门,却被易水舆牵起手一起带进门内。
“那几个人是谁啊?”偷偷留在最后面企图和自己偶像多说两句话的李乔伊溜达到宁朗身边。扯了扯他的衣服,悄声问他。
宁朗和这个小演员不熟。但是他不会给出一张冷脸,倒是平和地回答他:“顶头大老板易水舆、曹氏电影公司老板曹桓、还有奥兰珠宝老板哈维。奥威尔。”
李乔伊眨了眨眼,想了想之后郑重其事地说了三个字:“不认识。”就像一般人不会去关注某某大公司的老板是谁谁一样,其实越是名人越具有片面性,反正李乔伊对这几个人感到很陌生,所以他又追问了一句:“那他们为什么跟着成秋屏导演啊?”
“嗯,大概是为了跟着秋屏小姐进夏宫。没有秋屏小姐的话他们也进不来。”宁朗这样回答。他也不能说这是寒暄之类,李乔伊未必懂。
“真是太没用了,不是都是什么老板的吗,怎么还要成导带他们进来呀!”毫不客气地贬低了三位贵族先生,李乔伊捏了捏自己的鼻子,“要是我的话,以后一定能自己带人进来的!”
宁朗听着他这样说,忍不住笑了,问他:“那你带谁啊?”
李乔伊理直气壮地回答说:“当然是带成秋屏导演啦!她是我的偶像和梦中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