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处。
只见周飞笑了笑。回答说:“嗯,成导写的东西一向很有意思。而且,只有看了成导对于每一部电影补充出来的书籍,通常才能体会到电影里面很多拍摄得隐晦的一些隐喻画面。”
罗婷也觉得自己突然搭话有些不太对,但是话既出口,她也就懒得扭捏,顺着话头就接了下去,她说:“周先生倒不愧是老牌的电影人,三句话不离电影呢。”
“得了,你也不要这么文绉绉地恭维我了。”罗婷的话好听,但是周飞不习惯,他几乎是下意识地颤抖了一下。然后摇摇头,“叫我周飞就好了。”
“那成。”罗婷也爽快,“你也直接叫我的名字就好。”
紧接着,她眼珠子一转就落到了周飞手头的那本书上,“坐车到目的地要不少时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带两本书来呢?”她既然是成秋屏的忠实书迷,就不会错过成秋屏历次出的书。最开始因为对电影的好奇她购买过电影专业书籍,同时因为对于《华夏之李白传》中精彩的诗词而购买了诗集。不过这民国系列的书可不少,一本一本地出,在整个图书市场上简直是大杀四方,出版商方面为了避免自相残杀。甚至封存了一部分书稿并没有全部出版,而是缓着来慢慢安排怎么出书的问题。就因为这样,罗婷早看完了已经在市面上的书籍。只能反复阅读依旧能够阅读了的书,在里面咀嚼着细节和未曾发现的暗喻罢了。
“其实带了也不太好看的,车摇摇晃晃,看书会看晕车。我也是摊着放在这里,偶尔瞥两个字而已。”周飞回答道。随手夹好书签,拿起书晃了晃。这是实话。现在的汽车减震能力可算不得多好,就是在后世也多的是在车上看书被晕吐了的,何况是现在呢?
但是就这样,罗婷猛地睁大了眼,“你这本书……!?”
怎么了?周飞有点纳闷地看了看自己拿在手上的书,有什么问题吗?
“还没在市面上出的!?”这是惊喜了,民国系列的丛书封面都是相似的,所以刚才罗婷瞥了一眼也没有当回事,但是现在对方把这本书在她面前晃过去之后,她立刻就发现了这本书分明不是已经出版的书籍,这个名字她没见过。
听罗婷这么一说,周飞才恍然,“啊,你是说这个啊,成导给的样书。书稿已经交到了出版方面,但是对方还没正式将书上市。你明白的,剧组内部成员总有一点特权。”但是剧组内部人员也特指跟着成秋屏不少时间的那些人,要是随便两个龙套都算,那还有什么意思?
罗婷不由露出羡慕的神色,看着这本书,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你看了多少了啊?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喏,书签都在这里,我才开始看没多久。毕竟之前剧组一直在忙着拍摄,我也没空做这些事情。”洪荒系的电影需要的道具可不是少的,今天是哪吒的风火轮坏了,明天是女娲娘娘的山河社稷图撕了,还要制作什么被看下来的胳膊,三头六臂的模型之类的,就没有一天是清闲的。周飞拿到成秋屏这本书也过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也没时间看多少内容。
“嗯,我想问一下,你看完这本书之后能够借给我看看吗?”终于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罗婷有点期待,也有点忐忑。她是很想要看看这本书的,但是这样才见面就借书的行为,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合适的。
倒是出乎她的衣料,周飞十分干脆地直接把书递给了她,“我一开始就看见你盯着这本书了,直接拿去看吧。我还有其他书放着看的。”
原本也没什么好说的,错就错在他最后补充的那句话,停在罗婷耳中就让她下意识地问了:“其他书?也是成导没上市的……?”
这意思,分明是还想要了。不过立刻罗婷就反应过来自己的举动是多么失礼,顿时有点红了脸,咳嗽两声掩饰自己的无措,连忙解释:“没,我就是问问,没什么别的意思。”又紧接着快速转移了话题,提起了另一些事:“说起来在民国系列里,周飞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人物?”
“唔……这个,有点难说了。”周飞皱起眉,“应该算是一个还没有出场过的人物吧,关键就在于这个人可以说是民国的,但是他本身又是下一个大时代的主角,所以也可以说是下一个时代的人。”他想起成秋屏手里的稿子,不由咋舌,那个叫做润之的人,简直可以说是绝对的传奇,虽然成导手里的稿子只是稍微提到了两句,关于他的稿子还远不到完结的时候,可以说是只弄个开头,但是故事的雏形就足够让人称奇了。
罗婷却一愣,“等一下,下一个大时代?”成秋屏每一次选择的故事时间段都是风起云涌的时期,所以大家都习惯称呼为大时代,“也就是说就在民国才开始没多久的时间之后,就已经变成下一个大时代了?”之前的唐宋朝代之类的好歹是个几百年,但是这个民国到后一个大时代的时间也太接近了吧?
周飞肯定地颔首,“没错,其实你看《华夏之周旋传奇》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细节,这部片子之所以算是个欢乐结尾,是因为那个结尾基本就可以说是这个大时代的结束了。紧接着就是下一个大时代,而周旋最后的结果在整体的故事里也是……嗯哼,你懂的。但是为了不透漏后一个大时代的故事,所以故事才在这里戛然而止。”
罗婷石化了。她在写《华夏之周旋传奇》的影评的时候虽然也因为这部电影哭得死去活来的,但是好歹还是夸奖了一下成秋屏这一部影片给了周旋一个好结局,却没想到这个好结局不过是半路断掉的结果,整体故事其实还是一个悲剧。那她夸奖算个什么啊?难道真以为成秋屏这样的人居然会因为这样的稍微鼓励而努力去玩大团圆结局吗?
“习惯就好,大家都明白看成导的影片本来就要做好被成导狠狠虐一顿的准备。这年头,大家都犯贱。”周飞郁闷地耸肩,“就是我这个直接参与了拍摄过程的也忍不住要去电影院里哭一场。而且,有的时候无知才是幸福。我们这些人早从一开始就知道周旋的结局,你们好歹还能高兴一段时间,而且看成导的拍摄次序来说,能够高兴的时间还挺长的。”
这个时候,罗婷只能僵硬地微笑,“呵呵。”
别看周飞说得好听,说白了,等到拍摄到那个地步或者实体书出现之后,一群本来还有点安慰说周旋的结局不错的人突然发现一切只不过是大家在自我安慰,就是周旋的结局也是个悲剧,该是多大的打击?
但是就是这样,罗婷还是没忍住地问:“那周旋最后的结局到底是什么?”
“她有精神病史,之前就提到她母亲守在她身边却不相认的缘故是怕她太激动而发作。而最后她的病发作了。”周飞回答。
“什么!?”好几个人的声音同时传过来,一抬头,聊了半天的两个人才发现本来车里的一群人都围拢了过来,听了他们半天谈话这会儿才惊叫起来。
啊哦,成导,对不起了。这个消息,没能瞒住。周飞眨眨眼,这样想。
第231章成为国家决策建议者
不得不说,对比与成秋屏的影迷,她的书迷同样是庞大的一个群体,两个群体有不少的交集,但也存在仅仅喜欢观看电影而对书籍阅读不感兴趣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成秋屏的所有文学作品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做是她对于自己的电影作品的一个补充。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成秋屏的电影作品地位高于文学作品,只是从诞生的时间和背景而言,成秋屏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在对电影作品做阐释、进行背景铺垫。而这也就导致了一种特别的情况,在电影相关背景的书籍上市之后,大部分身兼书迷和影迷两重身份的人会选择回到电影院再看一遍电影,并且借从书中知道的种种信息来深刻理解这部电影中的一些之前未曾被他们感受到的意蕴。
而许多影迷,正是因为发现书迷们对于电影的理解因为书籍补充而更甚于他们,才逐渐成为了成秋屏的书迷。而这些书籍的出版同样延长了成秋屏每一部电影的放映时间和热度。甚至于,真正的精品影评,往往诞生在这些书籍出版数个月,被人们融会贯通理解到里面意思并且代入电影进行思考之后。
但相比于之前成秋屏几部电影的这种模式,《华夏之周旋传奇》所引发的潮流在后世必定会给大夏国烙下深刻的印记。
无他,就像成秋屏自己拍摄电影,她从来就没有少拍摄战争,即使她心里知道作为一个女性的弱点就是无法直视真正残忍的战争。她拍过安史之乱,令人叹息,却多的是描绘一个人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政治理想;她拍过宋金之战,热血沸腾,却更多的是在展现一种强烈的情感并以此感染他人;她拍过三国演义,豪情万丈。却多的是文艺化之后的智慧和武力的交锋。那些年代太久远的东西并不是不触动人心,只是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战争的极度残酷和对被战争破坏的国家的苦痛。
但是《华夏之周旋传奇》不同。成秋屏未曾经历那一场战争,但是对于她来说,那一场战争太近了,近到她有那么深刻的切肤之痛,所以在这一步电影中的战争显得那么真切而令人几乎无法直视。同样无法直视的还有那些若有若无展现出来的像是真实一样的民国。这不仅仅体现在这部电影中,更体现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民国的书籍中。
成秋屏的写作一向是“以人为本”的,也就是说,选取某几个人物作为主人公,然后描绘他们的命运历程。她的写作通常并不会刻意展现一个社会如何如何(这和《华夏之周旋传奇》的刻意形成了一个对比),但是其中总免不了透露出一些信息。
另一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地球民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和如今的大夏国不靠边。但是他们在文化,社会形态,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上有着太多的类似。而这就意味着实际上在民国发生的很多事,同样是会发生在大夏国的。而成秋屏实际上掌握着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书中也有展现。
所以,一不小心透露出去的关于周旋的故事又是一个悲剧的消息在另一个消息引起的轩然大波中甚至没能引起多大的涟漪。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另一件事上——成秋屏以电影导演和作家的身份,在她十六岁这一年接到了最高议会的委任,成为了最高议会国家事务研究处的客座专家。
这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
就像是后世的华夏,什么东西戴个国字帽子就瞬间牛气哄哄一样。由于审核的极度严格和高要求。大夏国的学者一生的希望也不过是期望自己能够得到一个院士的名号,而还在院士之上的,就是这样。得到最高议会的认可,直接参与到国家事务中,由他们的建议来确定一个国家的决策!
当然,需要注意到的一点在于,无论是大夏还是华夏。同样都有着老成谋国的传统,大部分的提供建议的专家们都是各行各业老资格的人物。或者换一句话说,就是年纪轻的也几大十岁了。如今再看看成秋屏的这个年纪,岂不是让所有人眼珠子都要从眼眶里掉出来?再看看成秋屏的身份,以往也不是没有一些并没有院士身份但是才能过人的人进入国家事务研究处,但是人家好歹也是相关什么经济政治研究方面的人才吧?成秋屏的身份却是电影导演!?现在整个大夏社会虽然比较认可电影的地位,但是电影导演进入这样一个机构,多多少少会让人感到无比诧异。
事实上,这样的影响并非停留在大夏国内,作为世界三大国之一(对内称三大国之首),大夏国的一举一动都是让人十分注意的。这一次成秋屏被委任为客座专家这件事在其他诸多国家也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当然比起国内的人说什么最高议会的都老年痴呆之类过分的话语,大部分地区的人却表示说这就是所谓的大夏梦,即使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展现才华之后依旧能够直接进入涉及大夏决策层的高度,这体现了大夏的优越云云。
且不管这些话语,成秋屏这件事是真闹得沸沸扬扬,报纸上骂战出现了好几场。而为了解决大夏国国内的当前实际问题,也为了平息这样的争议,最高议会决定采取一些措施。
当然,如最高议会这样高度的存在,是不会在报纸上表示大家要相信我们之类的话的,一声不吭,最高议会方面就开始了动作。
“我不懂经济,会很容易被商店里糊弄人的减价吸引甚至花费不必要的钱。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大方向而不具体下去的建议,我还是有不少的。”成秋屏如是说,她的手头是一份复件,关于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发展的建议文件的复件。正件已经送往最高议会。
“但事实证明,你这个不懂经济的人在提出某些观点和看法的时候……实在令人无比感叹。”几乎是一字一句琢磨着成秋屏这份文件中提出的看法和观点,易水舆难得脸上没有带笑,取而代之的是无比严肃认真的表情。因为成秋屏的这一份文件给人的震撼实在太大了。
“以五年为一个计划,制定目标并且努力达到目标。这样的方式的确比毫无规划的发展要有目的性也更能够加速国家的经济发展。说来不过是一层窗户纸,但是越是窗户纸才越捅不破。”他这样说,然后几乎是以探究的神色上下打量着成秋屏,“真没想到……我突然觉得以前都委屈你了。是不是应该给你涨工资?”
成秋屏耸肩,“涨工资是肯定要的。但是你要说我真有那么厉害就不是那回事了。我也就只能提出制定计划这回事。但是就像是任何一个人制定计划必须考虑到他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一样,只有深刻理解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否则计划是毫无作用甚至有害的。而这最重要的一部分,却是需要真正的专家学者来探明我们这个国家的具体情况的。说实在的,我也就只能一拍脑门,其他的……就嗯哼了。”这是实话,实际上后世的所有华夏人都知道有计划是对经济非常有帮助的事情,但是这样的计划并非是灵丹妙药,除去华夏和苏联,实行这样计划的国家并不少,但是大部分国家都遭到了惨烈的失败,导致了经济的倒退。成秋屏大可以一拍脑门提出要如何如何做,但真正能够将一个空洞的建议实行并使之产生作用的,是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是这个国家的执行力。
但成秋屏并不怀疑大夏国有自知之明,也有这个执行力,有着足够优秀的专家们探明很多问题。所以她并不怀疑自己这个一看就是外行人写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建议实际上会获得成功,而她也能够在这个所谓的国家事务研究处的客座教授位置上坐稳。
成秋屏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如果是在华夏,她是不敢承担这个责任的,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做。但是在大夏,有这一百多年的先知,在这个位置上,她的确可以提出很多东西,帮助到这个国家。既然如此,她自然就当仁不让了。她相信自己的能力会让所有人知道最高议会对她的邀请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而是无比正确无比明智,的确能够为这个国家带来好处的决定。
这是出于大义,出于成秋屏对大夏的移情作用,她是想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而另一方面,成秋屏也很清楚,有一个官面上的名头,对于自己以后进行发展,特别是扶植电影产业并操纵电影行业是有巨大的帮助的!她一开始就希望利用电影行业对这个世界进行文化入侵,自然就不能放下这一点。另一方面,有一个国家作为后盾,其他的很多事情也会方便起来。
成秋屏手里有一些让她心里不太高兴的消息。
第232章异国来的消息
这条消息来自于大洋彼岸的美雅国。
在成秋屏最开始拍摄电影的时候,使用了很多方式吸引其他人跟着她做,否则现在有的就不是一个兴旺的电影圈,而是孤零零的几家公司而已。但是即使是模仿,也有人会走上毫无意义的阻碍电影健康发展的邪门歪道的。
比如说那位已经被直接驱逐到国外去的马翔。
成秋屏觉得,在这位先生照着她的《鬼影幢幢》拍摄《鬼影森森》的时候,她还是能够忍受的。但是当这位照着《洪荒之白蛇传》这样的作品居然拍出一部艳情片《蛇妖》的时候,她就不能忍了。这或许是女性的一点价值观的体现,能忍同人,不能忍会被跨省的同人。
好吧,且不说这些。实际上总的来说,成秋屏对于马翔实际上还是惋惜的。能够靠着看电影,拿着相关的电影设备居然就能模仿拍摄出还能看的电影,甚至这还是在自己没有出版任何如何拍摄电影的专业书籍的情况下做到的。这家伙的天赋实际上是很惊人的,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就会发现在那部难以直视的《蛇妖》中,实际上是有着极为朴素的一些并没有系统理论但确实存在的导演天赋在内。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没有任何指引的情况下掌握镜头语言,展现他们想要展现的主题,甚至是夹带私货的。
但是成秋屏爱才是爱才,没到了对方蹬鼻子上脸还不生气的地步。这也就有了在马翔的挑衅之下,她的反应直接将对方赶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眼不见为净。
但是成秋屏倒是没有想过,到了美雅国的马翔居然会在美雅继续拍摄电影,甚至于还真拍出了点名堂来。
一般人,通常会自动规避自己曾经摔倒的经历的。成秋屏理解这一点。所以她根据自己这么多年所见所想,下意识就觉得马翔迫于压力多半会一蹶不振,又或者是想要做点事,却会选择换一个行业奋斗。但事实证明,马翔是一个足够坚定甚至是具有成功者的资质的人。他选择的是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来。这就意味着他首先要面对一些东西,比方说因为拍摄艳情片而受到极大的诟病并因此使得成秋屏产生极大的反感并想方设法直接驱逐了他这一点。
在美雅国,他想方设法得弄到了电影拍摄的设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扶持大夏国电影圈,从一开始成秋屏就力主让玄黄映画开设了相关设备贩售业务,考虑到独立电影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