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舞苍穹-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的哀痛齐齐涌了过来,对着空气悲痛的命令道:“齐韵、齐诺通知大殿,敲响凤铃,女帝驾崩了!——”
  黑暗里,低泣的声音传了过来:“是!”
  
  霎时,凤铃大响,告示着女帝崩逝……天下大悲……群民哭泣……
  
  对于父亲来说,凤郝玥不算一个合格的妻主;对于我来说,凤郝玥不算一个合格的母亲,但是对于百姓来说,凤郝玥在百姓中的威望,不下于任何一任大帝,也是她让百姓安居乐业,安享太平,作为帝王,她是当之无愧的千古明君了。
  
  针房送来连夜赶制的储君正衣,服侍我穿上,但是凤郝玥再也看不见我穿上它……
  
  换上素衣,召集文武百官齐聚殿内,皇帝大行,商量着大行的安排。
  
  丞相甄志林首先出列,拿出女帝遗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凤陵国储君凤展翎为凤陵国五十七代女帝,钦此,慧欣帝二十年。”
  
  “请殿下即日为帝罢。”甄志林叩首道。
  “请殿下即日为帝罢。”百官齐齐的符合同声道。
  “先把慧欣帝的后事安排好再说罢!”我严肃的答复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殿下!”甄志林依旧坚持道。
  看着甄志林如此,我眉头一皱,瞬间又舒展开来。如此执行力强的官员,怕也是凤陵繁盛的原因罢,遂道:“国号欣凤!让钦天监选日子罢!”
  
  “臣叩拜新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齐拜。
  我挥手道:“众爱卿起身!”
  
  魏童陲魏将军出列了,道:“陛下,臣还有慧欣帝的旨意——”
  女帝在临终前,是招了甄志林和魏童陲见面,怕是分别给了两道旨意。一道是封帝传位,另一道肯定就是给了魏将军了。
  看到魏童陲出列,道:“魏将军还有遗旨?就讲罢!”
  
  魏将军看我一眼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漠阳国男帝毁约再三,凤陵国自此开始五年内不允许有任何的粮草,直接或者间接的流入漠阳国。此乃风铃令,若有此违背旨意,无论是谁,均按照通敌罪论处。慧欣帝二十年。”


  
  风铃令就是不能更改的了。众人的眼光齐齐看向我。
  怕是这一道旨意主要是冲着我来的罢。遂问道:“魏将军何谓间接流入漠阳国?”
  
  “陛下是我们凤陵国女帝,同样也是雨辰国女帝。他日若是雨辰国向漠阳国出售粮草,再向凤陵国购买补给雨辰国,这就是间接流入。若是陛下将雨辰国的粮食出售给别国,均不能再向凤陵国购粮了。陛下也是火云国护国陛下,这条令也包括了火云国。总之一切粮食不能流入漠阳国。”
  话说的很明白。凤郝玥这次临死也要掐着漠阳国男帝莫明昭的脖子,怕是真的生气了。只是凤皓玥身体有恙,又碍于男帝之子已经是我的夫侍,这才隐忍没有发作。
  依凤郝玥一贯的骄傲,岂容他人当面教嘘,扬言攻打凤陵?隐忍不代表不发作。这就是惩罚了。这一招不见血的杀人方式,果真厉害。釜底抽薪,不战而屈人之兵!
  
  雨辰国去年遭灾,又打了一场硬仗。早就国库空虚,从凤陵借了很多的粮草。如今新粮食刚刚种下,还没有收获,雨辰自己都顾不过来,又如何援助漠阳国?
  火云国多山,粮食也是自己不足,遇到收成不好,也要大量从雨辰和凤陵购买,所以对于粮食,火云国也不可能援助漠阳国。何况男帝曾经想要跟叛逆赤炅结亲,影响了两国的交情,没有落井下石已是万幸,至于援助就更加不可能的了。
  
  漠阳国大都是沙漠区域,久旱少雨,历来粮食产量非常的少。漠阳国历年都是从凤陵国进口粮食,即使男帝早些耍了些计谋,从凤陵国购得粮草,也只能应用一时,那能管到五年之久?
  
  凤郝玥终究是狠的,这是风铃令,即使我是女帝也不能改变,道:“就按旨办吧。”
  
作者有话要说:端午节快乐,吃吃粽子,祭奠屈原,顺便祭奠凤郝玥——就为了她也是为了百姓幸福过日子的明君~~~ 
                  琪 园
  登基大典在凤陵国风铃大殿举行。我虽是两国为帝,登基大殿也尽量简单为上,只是在祭奠宗庙、告示天下的时候稍微隆重了些。
  
  日子很快滑过,不经意间,已经月余。
  握住手中的酒杯,旋转几圈,搁在桌子上。顺手拿起桌子上的几本雨辰国来的奏折,尽心的批阅起来。
  
  这些天,桌子上堆满了雨辰国和凤陵国两国的奏折。雨辰国的少些,毕竟有我亲自培训的高效率的内阁团处理事务,过滤精炼之后再上奏审批。各个官员也是经过严格的培训,勤以养政。
  凤陵国虽是大国,但各个复杂的关系交错相连,尤其是报告的奏折方式还是冗长繁琐,这些都需要改进的地方,初为凤陵国女帝很多事情都需要沟通熟悉,好在甄丞相和魏将军竭力的配合。
  除了几个执法不力的官员,其他绝大部分尤其是主要官员,依旧原官原职,倒是改变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旧念。
  看着凤陵国这边厚厚的奏折,却是必须要改革了,否则两面不讨好,臣子们写的费力,我也读的费劲。
  
  七月了,雨辰国由于去年的洪灾,土地变的异常的肥沃,粮食均是大丰收。所以说,任何事务均是两面性,看到它的灾害,也要看到它的益处。
  
  七月,正当其他国家粮食收获的时候,也是漠阳国最热的时节。漠阳国炎热的夏天却是雪上加霜的场景——粮食少产。往年都会从凤陵国购得大量的粮食,如今由于凤陵国的禁粮令,漠阳国国内乱成一团。粮食贵如金,富贵人家经过一番哄抢,阻断了粮食流入百姓。

()好看的txt电子书
  
  物以稀为贵,粮食的短缺,使粮食的价格高涨不落,很多地方开始出现饿殍,因为天气炎热,尸水流失,引发瘟疫,百姓生活惨状不堪。——这就是政治的代价。
  
  莫明昭个人的失误,意气纷争导致民不聊生,以至于民间反言顿起,各地均有起义之士汇聚成堆,甚至已经打到京城,漠阳国岌岌可危。这一番大难,使漠阳国男帝被后人评述大力批驳,被评为无为乱帝。
  
  时隔三月后,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十月天气转凉,冰雹大起,砸死很多民众,真正的天怒民怨。全国各地均有起义,讨伐莫明昭为帝乱政。此时此刻的莫明昭才意识到自己意气用事的严重错误,个人的失误会危害整个人生,甚至是爱人孩子家庭,国君的失误,危害的是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民生大计!
  
  长久以来,因为是姻亲,加上长公主失踪耽误了王子莫少阳的婚事,凤陵国女帝对于男帝虽然有往日的芥蒂,但是在粮食供给上面从不含糊。能给多少就给多少,价格还很优惠算是补偿。是以这么些年,虽然漠阳国的粮食年年少产,但从没有缺过粮,并且粮食价格十分公道。
  
  男帝莫明昭当了太长时间的太平帝王,老眼昏花,太过高估自己的智慧,想来倚老卖老,自以为凤皓玥病重,我年幼好欺。殊不知凤皓玥临终的这一道旨意就轻轻击败了他所有的倚仗。
  
  如今漠阳国国内真正的官怒人怨,都快饿死了,还管你是不是帝王乎?莫明昭真正的成了孤家寡人。现在不光是平民在起义,一些武将兵丁也加入战团,逼向皇宫。
  
  以任丞相为首的高级官员,为了平息所有的怒怨,让莫明昭退帝为民,传位于王子莫少阳,莫明昭气不过昔日信任的臣子的逼宫,羞愤交加,自刎在漠阳国大阳殿,其妻主追随双双驾崩、薨逝。顿时国丧大难涌齐齐压向漠阳国王子莫少阳身上。
  
  男帝以死谢罪,妻主女王薨逝,暂时缓解了民众的愤怒。任丞相抓住这个机会企图推出了王子莫少阳继位为帝,企图通过莫少阳失去双亲,往年的不平遭遇和他如今的复杂身份,稍微改变一下民向,以便维护莫家王朝统治的延续。
  
  不可否认任丞相的老辣,莫少阳继位以后,莫明昭自刎之后,民间的反言和起义稍缓。这中间除了对莫少阳的同情以外,还有更深一层原因——莫少阳毕竟是与凤陵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若非当初火云国叛乱,我分身乏术,莫少阳早就是凤陵国储君的正夫了。
  
  凭借这层关系,局面变成一盘僵局。如果起义之士真的夺了漠阳国的皇权,让莫少阳有所损伤,我又岂会善罢甘休?定会全面剿灭,最后连残渣都会不剩。这些起义的民众即使不知,漠阳国的丞相,将士却都是知道的。
  散布这些消息,让它迅速蔓延开来,谁也不能先动弹了。百官在张望,百姓也在张望,那群起义的义士更是在张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针对于漠阳国这难堪的局面,我仔细的思索……
  
  漠阳国虽是四国区域最大的国家,但大面积的沙漠空置没有声息,真正可用的实际居住垦种的面积非常有限。
  如今漠阳国是国库赈灾早就亏空,莫明昭初期在民间粮荒的时候,还变卖了宫中所有值钱的物件,供给民间,也只能杯水车薪。
  
  漠阳国民不聊生,国库收入税收只能在太平时间才有的,如今兵荒马乱的时候是不可能的了。剩下的就只有出售的土地了。好的土地自然不行了,都有私人产权,不可侵犯。太平天下,帝王凭借抄家就可以夺的臣子的财产。如今百姓齐怒的局面连安抚都应顾不暇,何来抄家?剩下的沙漠的土地连他们自己都早已放弃,又何以能够卖给他人?
  
  扶着案上的那些情报的折子,我长长的叹了口气。漠阳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好看的txt电子书
  
  十天前接到了莫少阳亲笔信,我的思绪再也没有宁静过。信中称,火云国答应售粮,只是漠阳国如今国库空虚,准备将大面积的沙漠区域国土割地贱卖,向凤陵国求和。此信引起了凤陵国主要官员集体抵抗。沙漠荒凉,自古以来就是废地,岂能用废地卖钱求和?
  
  这想法是恐怕是任丞相搞出来的诡计,旨不再割地求和,而在酬得钱两。可以想象漠阳国国库空虚的程度,少阳为了保住莫家王朝,也同样是为了百姓,也只能以一国之尊如此低求。
  对于凤陵国百官来说,那片沙漠本是无用之物,割让只是由头,买卖才是真实。平日里那些沙漠尚且无人问津,何况如此战争之中?不少军士听到消息,更是义愤填膺的叫嚣,要给漠阳国好看。
  自古以来就只有锦上添花,哪能期望雪中送炭?何况是国与国的交易?又是对头,敌人越惨,己方就越高兴。无可厚非,漠阳国任丞相的建议因为凤陵国百官的反对而流产。
  
  如今的局面,我又怎能置少阳的忧愁于不顾,然有慧欣帝的风铃令作为的禁粮令,我即使是女帝,也不能更改。
  
  魏将军因为尊于慧欣帝的遗旨,对这件事情格外的关注。朝中大臣也是谨守以待。看着这帮执行力的官员,我无可奈何,若我破了风铃令,那么等于破了皇权的威严,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信任就会面临危机。本来此次就是漠阳国男帝的不是,我身为女帝,又怎能置先帝和自己的臣子也不顾?所以从凤陵国援助要来的十分的困难。
  
  我虽是火云国护国陛下,但是火云国历来粮食尚不能自保,何来多余?此也作罢。
  
  剩下的雨辰国,雨辰国虽然今年丰收,但若是此次买粮食给漠阳国,若是五年内雨辰国有任何粮食难题,因为这次帮了漠阳国,漠阳国又不产粮,岂不是置雨辰国百姓于不顾,这也非贤君所为。君着,首先是爱惜百姓,以百姓的利益为首要利益,才能真正的长治久安。我又怎能拿雨辰国全国百姓来堵莫明昭的错误?
  有时候权利越大,制肘也是越大。如今,竟然想不出一个妥当权横之计。
  
  至少漠阳国如今闹得如此下场,凤陵国、雨辰国和火云国均没有趁火打劫乱闹一通。若是按照当年莫明昭的作法,早就出兵攻打了,如今我有意的压制了一些乱言。漠阳国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所以,漠阳国闹到现在,也只是内乱,还没有引起四国的纷争和国际战争。
  
  既然漠阳国要将大面积的沙漠变卖酬钱,表示他们首要的是解决库收的关系,思虑再三,只剩下一条路子了。当初我用售卖紫金丹的二十万两黄金开创大业,全部投资到了四国运营的洪琪商会,经过这些年孟隆玉的辛苦打拼,也积累了些财富。如今只有分开拍卖这些洪琪商会,定能酬得不少款项。公开的拍卖热火朝天的举行,洪琪商会垄断的魅力让它的品牌号召力大了许多,拍卖的银两大大超出我的预料,所收到的银两,真正的富可敌国了。
  将这些银两票据通过漠阳国的定漠楼,将这些银两购买漠阳国的那巨大面积的沙漠,还绰绰有余,多余的银两就留在定漠楼,主导以后粮食得到保证的后续建设。
  风铃令说不许出售粮食给漠阳国,可没有说过不允许购买土地的。何况买地的钱财均是我个人资产,与两国的国库无关,当然也不需要听户部那帮人的唠叨了。
  
  帝王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随心所欲的,一定要遵循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臣民才会跟着遵守,若是为了大家都认为不知道投资的买卖,强行投资,定会失去官员的信任,纵使后来他们的目光短浅,有所悔悟,可是这种不信任的基调一段在心里留下痕迹,于国于民皆是损失。
  
  好在,当年在登基以前,经营商务小赚了几笔,何况又有商业奇才孟隆玉悉心的打理四国商务,扩张迅速,比之以前翻了好几十番。这洪琪商会一拍买,彻底斩断了和孟隆玉的经历,那些共同打拼的岁月……俱往矣,不复在……
  
  好在,这些年洪琪商会名头很响亮,有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凭借洪琪商会的品牌,有了拍卖了巨额财产,自然好办事多了。
  看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贩妇走卒,自己有一个小金库是十分必要的了!
  
  魏将军等人思虑再三,明知道我是暗中相助莫少阳,但挑不出什么来说明此行,有违背了慧欣帝的任何遗旨之处,只好作罢。

()免费电子书下载
  为此我是彻底拥有了漠阳国大面积的沙漠区域,这个区域相当于凤陵和雨辰两个加起来的国土面积还要再大。而这些不再是祖产,是我——洪琪的个人资产,从此这片沙漠被我命名为——琪园,洪琪独有的园子。
  
  两个月来,百官面上不讲,其实心里嘲笑我来着,笑我毕竟年幼,舍不得夫朗困境,出动全部私资相助,虽然面上有情有义,但这笔买卖实在太不划算。是个人都不会接下如此不公平的买卖,何况我是两国帝王乎?
  众人权当我是爱惜佳人所至,情圣之美名在民间广为传开,和莫少阳的患难与共传的沸沸扬扬,似乎都掩盖了两国长期以来的恩恩怨怨……
  
  民众总是追逐她们自己喜欢的快乐的话题,遗忘那些痛苦的难堪的陈年旧事……
  
作者有话要说:新坑——《问鼎商情》——言情穿越时空!欢迎亲们踩之!
现在写的少些,亲们也可以先收藏,写多点再看! 
                  经 年
  听到青歌唠叨了这许久飘荡在四国上空的“闲言碎语”,我微微一笑。是不是值得的买卖,现在怎么区分?
  我无须向任何人证明我的决策,这是我的私产,纵使使用不当,谏官也弹劾不了。等将来的发展,定能让她们所有的人为之大吃一惊,想象那帮老臣震惊的面孔,不由得又笑了起来……
  
  漠阳国因为火云国的高价粮进入,国内的粮荒有所减缓,可是这是饮鸩止渴的疗法,关键还得在于漠阳国自己的自强。否则来年,又何来土地贱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是要找些根本的解决之道。
  
  示意青歌继续磨墨,打开卷册,开始书写。
  这卷册就是所谓的渔了,费尽我的心思,我亲自编写,被命名为——《农机概要》沙漠篇。主要针对的是漠阳国少水的耐干旱的粮食分类的培育和省水的灌溉方法——滴灌法的开发。
  漠阳国粮产产量少,主要是干旱所至,全国都是少水,不可能大面积的灌溉,只能采用节水的滴灌法。这种农业的灌溉法先进科技。旨在漠阳国自己自救,这也是关系着民生的大计,若是从此漠阳国能够自己开发耐旱的粮食,才是真正的解救之本。
  
  少阳若是要背负家族遗命,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至少要比在当年莫明昭的羽翼的保护之下,要艰苦许多。他已经是帝王,而这些艰苦是他必须的历程,旁人代不来的。
  
  完成初稿,已近年关。
  
  凤陵国第一年的年关,祭奠祖先,向上天祈福——赐予福泽、安康百姓,隆重的仪式让凤陵国所有的百姓为之振奋,当年的丰收也让百姓富裕,举国皆是一片喜气洋洋。
  
  采用新的作息方法:新年前放假五天,新年后从初一开始放到初十,共半月,以便百姓一年的劳累得以修养生息,以及互相走动,探亲访友,增添人生乐趣。
  
  自我在凤陵国登基为帝那刻起,就决定了权横两个国家的管理时间。每个国家待上半年,下半年在凤陵,那么上半年就安排在雨辰,如此循环。只是两国官员,奏折往返,需要花些精力和时间。
  之所以如此安排让这些臣子来回奔波,一来可以为将来将都城建在琛阳,不会遇到大阻力,她们自然感同身受,支持我的决策。二来高层官员这一路来来回回的奔劳,走出高堂,一路上的沿路民情民风的随意调查,让一些地方官员更加勤于公事,一时间百姓生活安居乐业,生活顺畅如意,尤其在往来的路上竟然硬生生的开辟了一条条繁华的商业区域,新兴的城镇开始聚居。
  

()
  好在一年前,我已经开始着手迁都的准备,将都城建立在四国交界的琛阳,这次从漠阳国回雨辰,须在琛阳停留了。
  安排好凤陵国百官事宜,命人将《农机概要》秘密的送达给漠阳国定漠楼,交给莫少阳,这册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