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行走中的玫瑰-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我们会爬出学校的宿舍,一群人在火车站、居民区流连,没有什么目的,冒着被处罚的危险,那是因为我们觉得,那天我们就想自由自在过一个晚上,不想回到宿舍。我还记得,我们在城市里面逛呀逛呀,最后走累了,终于想出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那就是到大光明电影院看通宵电影,其实大家很快都睡着了。

我们也有早恋,爱得死去活来,现在想起来,会怀念那份纯真的感情,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就是单纯的恋爱。

现在的中学生经历的困惑,我们都曾经经历过。现在的中学生面对的压力,我们也曾经面对过。现在的中学生的叛逆,我们也一样有过。

社会在变化,我们身处的大环境虽然因为时代而有所不同,但是走过的路却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两边的风景。

其实我真的非常羡慕现在的孩子,羡慕我的女儿,因为现在物质生活的丰富、信息的发达,如果和我们那个时代来比较的话,他们获取信息、了解这个世界可以更加快捷。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我的父辈,因为他们经历的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动荡的年代虽然艰难,却更加能够磨炼人,于是出现了很多能够深刻理解生活的人。

而我这个时代,正处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于是我看着我的很多同龄人,他们和我一样,生活的轨迹跟随着这个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我相信,现在的这代人,这个社会给予他们的,又是一个我们这些人没有经历过的机遇。

不同的时代,创造不同的环境和机会,但是每一代人所面对的压力,走过的心路历程却没有太大的不同。如果想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抱怨为什么自己要生活在这个年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这样的年代里面好好生活。

人都有过年轻的时候,人总是会慢慢变老。

现在,走在大学的校园里面,我已经会觉得,那些大学生怎么长得和中学生差不多。其实不是他们变得年轻了,而是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

公司的新同事,已经有20世纪80年代的人了。有的时候开玩笑,就会说,我们之间有代沟了。而这句话,曾经是我们抱怨我们的父辈不理解自己的时候惯用的。

回想和父母一辈的交往,发现可以聊的东西一直不多,正是因为这样,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和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沟通。其实和孩子的沟通一点都不难,因为只要去了解他们喜欢的东西、正在做的事情,两个人就会有共同的说不完的话题了。

其实人和人之间也是这样,不同年龄的人,同样的也能够成为知己。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对于生活的看法接近的程度,还有就是能不能够尝试去理解对方。生活阅历的深厚,保持宽容的心,都会让人的交往变得容易起来,更能够去接受新的、不太了解的东西。

我喜欢到大学去,并不是因为自己可以作为一个过来人和同学们分享经验,而是因为,我可以从学生的问题里面,去尝试了解他们现在关心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困惑的又是什么。只有了解对方,才能够平等进行交流。

聆听非常重要。做一个好的聆听者其实很难。如果是逼着自己的那种,那会觉得非常煎熬,总觉得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慢。聆听别人,需要耐心,需要真心,需要虚心。

有一天,自己照镜子,忽然发现出现了很多很多的白头发,那一刻,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心里面忽然变得空空的,还有一点点恐惧。还好,那样的感觉只是持续了不到一分钟。

人总是要死的,人总是会不年轻的。虽然知道这是不变的真理,但接受起来老是有点不太情愿。

小的时候,我坚定地相信,自己是会长生不老的,现在,死亡的问题,我觉得是不需要去考虑的,要想的,是如何把握死亡前的时间。

很多人觉得,青春是最宝贵的,我倒觉得,每一个时段都是宝贵的,因为年龄的不同,对于生活的体验不同。

这个社会,喜欢给不同的年龄安排不同的事情,如果做了一些不是约定俗成的事情,就会遭到别人的指责,好像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

年轻不单纯是年龄的问题,还有心态的问题。生理的年龄需要靠保养、锻炼等外在的手段来改变,心理的年龄靠的只有自己。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发现海峡两岸的城市里面,香港人最难被别人看出来准确的岁数。和朋友讨论了老半天,总结出来的原因是,香港人能够保持一个愉快的心境。他们上班的时候勤奋地上班,休息的时候尽情地娱乐,于是生活对于他们来说,相对简单。虽然香港的生活节奏快和压力大全球闻名,但是因为那种安于在现实里踏踏实实生活的心态,让他们看上去要比实际的年龄年轻。

中国有句话,相由心生。不显老的人,除了一些是因为上天的眷顾,大部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心情开朗,很少抱怨别人、抱怨自己。

大部分女人特别害怕年华老去。还好,我的担心只持续了那么一瞬间。这个世界年轻美貌聪明的女性太多了,看也看不过来,所以我反而不担心了。加上最近看到很多四十岁出头的杰出女性,依然能够表现出迷人风采,让我觉得生活更加有希望了。

七年|之后

最近这段时间,看到很多网络上的留言,都是在感叹闾丘老了很多。

对于这些,自己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从来都没有把年纪当成一个需要花时间去想的问题,看到这样的留言,总是会耸耸肩,很想反问这些人:难道这不是一个常识,这个世界上难道有人不会变老吗?

总是觉得,人的一生,正是因为有不同的阶段,才会过得有意思。

年轻的时候,无法知道年长一些,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就好像人到中年的自己,也无法想象,如果步入老年,眼里面的这个世界又是怎样。所有的这些未知,让每一个阶段,都变得不枯燥,因为没有重复,总是充满了新鲜感。

年轻的好处,那就是有足够的时间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要让自己有点改变,顾虑会越来越多,而改变,意味着必有所失,但是是否能够真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不是有着百分百的保证。但是年轻,特别是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可以毫无负担地进行选择。错了,或者走不通,走得很累,可以尝试另外一种选择。

年轻的时候,自己就是这样,大学毕业,没有留在上海守住一份稳定的工作,去了深圳。在深圳,尝试过好几份工作,从酒店前台,到会计师,从集体宿舍到合租的农民房。每一次的变化其实都有收获,而这些收获,在最终的记者生涯中,提供了潜移默化的帮助。

有的时候,也会想,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如此频繁地变换职业,那么可能现在可以像很多旧同事一样,成为一名生活优越的专业人士,过着另外一种让很多人羡慕的生活,至少也算是符合了现在这个社会成功的标准。

但是转念一想,其实自己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因为这份职业,因为这份职业而拥有的机会,以及这些机会创造的人生经历。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地尝试,去寻找自己最适合,也最贴近理想的机会,每一次都不害怕从头开始,那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自己。

当然,没有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可以复制,我从来不相信可以从别人的经历当中,寻找到一种摆在眼前可以模仿的模式。但是生活的态度却一定可以分享。

我一直相信,性格决定命运,当我看到机会的时候,总是能够果断决定,抓住还是放弃,而选择的标准,就是在这个时刻,自己的擅长,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在年轻的时候就形成的习惯,一直伴随我到现在。

现在,作为一个过来人,回头再看自己,必须承认,这样的习惯,让我每隔一段时间,自己和自己进行比较,总是可以看到进步。

对自己有要求,但是永远只限于和自己比较,因为如果眼里面总是看到别人,把别人当成参照系,这种不固定的标准,就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压力,总是觉得不满足,然后因为不满足而产生焦虑。

现在,回首自己那些年轻的岁月,别人眼中自己曾经经历的酸甜苦辣,原来一点也想不起来。留下的,是自己年轻的、毫无畏惧的笑脸,在那里,看着现在的自己。

26 关于健康

七年之前

年轻的时候,

健康从来不是自己考虑的问题,

也没有想过是不是需要减肥,

即使是运动,

也是因为自己喜欢。

七年之后

人到中年,

【文】忽然发现,熬一次通宵,

【人】花一个星期也补不回来,

【书】记忆大不如前,很多事情,

【屋】已经不能够依靠自己的记忆,

于是需要随身准备一本记事本。

七年|之前

年轻的时候,健康从来不是自己考虑的问题,也没有想过是不是需要减肥,即使是运动,也是因为自己喜欢。

总是不定时吃饭,经常暴饮暴食,喝酒没有节制,因为从来不需要考虑后果。

父亲总是对我说,不要这样,当你以后老的时候,你就会后悔的。这些,都是耳边风而已。

现在,还没有老,但是已经开始体会到,任何事情,总是会有后果的。

前一段时间,到欧洲出差,一走一个月,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五小时,还有很多次的通宵。于是在回来的飞机上,倒头大睡。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时间里,一口水也没有喝。回到家,又是十多个小时,睡得昏天黑地,不吃不喝。等到逼着自己起床,走出门口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虚弱到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了。

就这样,大病了一场。几个月过去了,疲劳感都没有彻底消失。

忽然明白,人的意志再怎样坚强,也不能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如果没有了健康,又能够做什么呢?。电子书下载

记者是一份对体力要求很高的工作,超负荷的工作量,不定时的生活,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如果没有足够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话,就不能够胜任。

我的身边就有太多的例子。一些同事就因为需要经常出差,而没有办法在这一行继续工作下去,还有的同事,特别是那些摄影师,因为要长期提着一部几十磅重的摄影机,很多人的颈椎和腰部或多或少有一些劳损,即使是记者,因为需要帮忙提三脚架和其他的设备,经常也会造成腰部或者手臂的伤痛。有的同事,就很遗憾地离开了电视媒体这个行业。

记者这份职业同样要求旺盛的精力。很多时候,虽然已经连续工作超过了十个小时,或者是一个通宵,但还是要求记者要保持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特别是在采访突发事件新闻的时候,没有固定的采访模式,需要的是等待和发现,然后去追踪,自己不能够有一丝的松懈,因为往往在自己的一刻松懈当中,新闻线索就被遗漏了。

和很多人比较,我是一个精力非常旺盛的人。我想一方面是自己喜欢这份工作,有了动力,另外一方面,也是天赋的本钱。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天赋的本钱正在慢慢流失。

以前,熬通宵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很快就能够恢复,但是现在,一个通宵下来,可能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够恢复。以前,别人只要告诉我一次事件地点内容,我就会记得这些事情,但是现在,常常是别人打电话过来问我,这件事情会怎样处理,我才会想起来,还有这样一件事情。为了防止出错,我现在习惯把事情记在本子上面,而过去,我曾经引以为豪的是,我不需要笔,因为所有的事情一清二楚地在我的脑子里面。

离开大学之后,我已经不做任何的体育运动,只是偶尔在夏天的时候游游泳。还好,我的职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面,而是在外面不停地跑来跑去,还要拿很多东西,或多或少也算是运动。

只是有的时候,虽然辛苦,但是结果却是我意想不到的。

有一次去俄罗斯和那些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采访,两个星期下来,我和摄影师胖了一圈。我们两个都觉得非常奇怪,因为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几乎是二十个小时,想来想去,觉得肯定是因为我们几乎每天吃方便面,喝可口可乐,因为一些国家的水被核辐射污染了。

看来,光靠工作并不能够让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最近,我终于下定决心去锻炼身体了。

我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我的父亲觉得,这次我的决心肯定和以前的一样,最多持续一个月而已。我自己也这样认为,因为对于那些我觉得不是非要去做的事情,我从来都是虎头蛇尾的。

我打网球,练瑜伽,当然只能够是在不出差的时候,所以也颇断断续续。但就是这样断断续续,也坚持了几个月的时间了。超过了一个月,连我自己都有点惊讶。

总结了一下,原因非常简单,在我的脑子里面,健康和锻炼终于画上了等号。而健康是我认为一个人必不可缺的东西,于是我算是持之以恒地去做了。

出发点好了,整个过程也就变得愉快起来。我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早上起床跑步是我觉得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在跑道上面,我总是能够少跑几圈就少跑几圈,但是现在,尽管非常辛苦,但是我会觉得,自己能够忍受,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出色的科学家,不久前听说他大病了一场,进了医院,原因很简单,积劳成疾,加上工作压力使得他的精神难以承受,现在,他只能够待在家里面。看到他,觉得可惜,但是又能够说什么呢?只有在心里面希望他,快一点恢复。

人的身体就好像一部机器,总是不断损耗,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需要检修。有的时候,人就是有点懒惰,如果是一点点的小毛病,没有阻碍到机器的运转,就当做看不到。只是当这些小毛病累积起来,终于让这部机器停下来的时候,运气好,还能大修,运气不好,就报废了。

这个过程,是不能够来第二次的。

就好像,人的生命也不能够take two,再来一次。

身体的健康,总是能够得到的,只要自己肯花心思,花时间,流汗水,不怕辛苦。但是心理的健康,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要有健康的心理,依靠的只有自己。心理医生可以给予理论上的、技巧上的一些帮助,但是真正去体会、去解决面对的困扰,只有靠自己。

七年|之后

年初的时候,突然痛下决心,准备减肥。倒不是因为工作压力,毕竟是做电视媒体工作,要顾及镜头前的形象问题,反正已经胖了好几年,也被人问起过,我从来都不在意,以为只要自己的家人不在乎、自己不在乎的话,别人的感受,并不在我的考虑之内。

下决心,是发现肥胖已经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状态,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以及作息习惯,开始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太容易疲劳。

半年下来,减了二十多斤,人感觉精神多了,最重要的,是养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再不吃早餐,也不再吃得毫无节制。

这两年,总是会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同龄人,又有谁猝死在工作岗位上。

这是让人唏嘘的事情,不单单是为了离去的人,也为了他们的亲人,毕竟这个年纪,有了家庭,绝大部分都已经为人父母,这个时候撒手而去,留下的人,要在以后的日子里面,承受多大的痛苦。

人到中年,忽然发现,熬一次通宵,花一个星期也补不回来,记忆大不如前。很多事情,已经不能够依靠自己的记忆,于是需要随身准备一本记事本。最让自己感到有点恐慌的是,看不到近距离的东西了,原来觉得很是遥远的老花眼,已经开始发生在自己身上。看到镜子里面已经无法被忽略的白头发,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人总是要慢慢衰老。

也因为这样,偶尔也会想到自己,如果自己有一天,突然离自己的家人而去,他们接下来的生活,会过得好不好?

于是,终于懂得,健康,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拥有健康,其实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负责。可惜,自己年轻的时候,并不懂得这样的道理,总是要到失去的时候,或者经历病痛的时候,才明白健康的珍贵,而大部分人都是这样。

年轻的时候,为了工作熬通宵,或者是为了应酬而毫无节制地喝酒,甚至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好吃,而疯狂饮食。总觉得自己还年轻,从来没有想过,在未来的某一天,所有的这些,会有一个质变,变成病痛,或者是更加糟糕的结果。而人总是有惰性,曾经还坚持运动,但是很快,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变成了最好的借口,而这种懒惰也会传染给家人,特别是孩子。每当家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批评、提醒自己没有带动全家健康生活,虽然嘴上不承认,但是心里面却很清楚,说得一点没有错。

还好,想要拥有健康的生活,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这一点上天还算公平,只要有付出,总是能够得到,只不过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忽略得太久,要弥补的话,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而已,一开头会觉得难以忍受,但是只要坚持,也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大家抱怨污染的空气、不可靠的食物,这些外部的东西,躲无可躲,但是生活的方式自己可以选择。作息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如果把这些自己可控的东西都放弃了,那何来负责任的生活,怎么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27 关于敬业

七年之前

每个行业需要懂得的东西不同,

但是本质却是一样,

那就是要做得好,

必须具备专业技能。

要专业,是需要花很多的工夫的。

七年之后

如果能够专业地工作,

那么其实敬业就不成为一个问题,

这是因为,

为了达到专业的要求,

人们必定要付出更多。

七年|之前

“你们真敬业。”这是自己从做记者到现在,听得最多的别人表扬香港记者的话。

别人一开始应该是由衷而发,我们自己看自己,也觉得配得上这句话。

我第一次到内地采访是在1997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那个时候我当记者不久,也是我第一次出差,其实还有点糊里糊涂。

结果每天的采访内容,除了官方安排的,自己的直觉告诉自己,应该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