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长得还真漂亮啊,跟姜明月差不到哪里去,不对是比姜明月还要漂亮一点。

    至于身材么。。。。。。。这古代的衣服就是这点不好,啥也看不出,倒是这份气质。。。。。。。

    虽然郑妃还在大哭,但丝毫难以掩盖她身上那股出尘的气质,好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般。

    姜明月那就是个傻乎乎的疯丫头,俩者间没有什么可比性。

    估摸着秦始皇之所以看好姜明月,也就是图个新鲜。

    抱着小扶苏的郑妃哭了好一会儿才停了下来,搂着自己儿子幼小身躯,她那悬了一整天的心,终于沉下。

    没人知道当她得知吕不韦将扶苏带走之后,她是有多么的焦急慌乱,扶苏就是她的一切,她甚至把扶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万一扶苏有什么不测,不,她根本就不敢想象这种后果。

    情绪稳定下来的郑妃,抽泣着跪在了地上,道:“臣妾有罪。。。。请大王处罚。”

    秦始皇摆了摆手,让她带着扶苏先下去休息,郑妃一走。

    秦始皇先是扫视了一眼这熟悉的大殿,张开了双手深吸了一口气道:“寡人终于回来了。”

    完事又瞅了瞅身旁的黄小伟等人,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神色。

    立马从秦王摇身一变成了赢正正,撮着牙花子,牛逼哄哄的冲着众人说道:“怎么样,寡人这家里头还算看得过去吧,来来来,别客气,自己找地儿坐,来这儿就当是来自己家里了哈。”

    众人默契的朝他翻了个白眼,心说,这货儿不是有精神分裂吧,刚才那气势还压得人喘不过来气儿呢,这会儿怎么又成这副德行了。。。。。。

    刘备和曹操二话不说抱着竹简,找了一处灯火明亮之处看书去了,霍去病则和蒙恬跑出去玩了,至于黄小伟,跟秦始皇俩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

    过了半响,二狗子黄小伟上线,贼兮兮的搂过着秦始皇肩膀道:“赢哥,你还记得以前答应过我什么吗,说来这儿了以后晚上你给我安排,是不是。。。。。。。嘿嘿嘿。”

    秦始皇撮着牙花子,一脸的为难道:“哎呀,你这个不好办啊,要是以前没说的,除了你那群嫂子之外,咸阳城看好了谁家姑娘,告诉赢哥一声,赢哥二话不说带着兵马就去给你抢人,就算你是跟老曹一个口味儿,哪我也不是不能帮你想想办法。。。。。。。”

    曹操:“。。。。。。。秦王说话就说话,别我牵连进去,什么叫和我一个口味儿?”

    刘备坏坏的笑道:‘大名鼎鼎的人,妻曹,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曹操:“。。。。。。。”

    黄小伟没理会曹操的吐槽,看着秦始皇很是无语,心说这王八蛋到底是大王还是山大(dai)王啊,强抢民女都干得出。

    还人,妻给我想想办法,这尼玛,“不过,赢哥,你到是说说我这个咋不好办啊?”

    秦始皇语重心长的拍着黄小伟肩膀道:“兄弟我这也是为你好啊,毕竟人家小晴这三个月没少给做好吃的,我可不敢领着你学坏,万一以后小晴知道了,不给我做饭咋整?”

    黄小伟黑着一张脸:“赢哥,你刚才这句话,跟我有半毛钱的关系么,里外里你不是都怕我们家那口子饿死你么?”

    赢哥闻言有些小小的尴尬,但是跟黄小伟待得时间长了,他的脸皮也是有了可观的增长。

    当下只见秦始皇坐到了椅子上,二郎腿一翘道:“寡人就是不想你个王八蛋祸害我大秦的姑娘,能怎样?有本事你来打我啊,你来啊,你来啊,”说完秦始皇还把屁股对准了黄小伟,风骚的扭了扭。

    黄小伟一拍脑门,妈的智障,这货儿都是跟那个王八。。。。。呃。。。。。大帅哥学的啊。

    啥前变得这么贱了,殊不知,秦始皇这么做也是在缓解压力,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厮杀还有最后和吕不韦那场谈话,他早已身心俱疲,主动扮小丑和朋友们说说笑笑,也许能暂时忘记很多事情。

    说罢,秦始皇,好动的跑动了黄小伟身边道:“要不然,我让一个太监领着你去逛逛窑子,放心钱我给你出。”

    黄小伟:“。。。。。。。得了吧,我怕染一身脏病。。。。。。”

    秦始皇呵呵一笑:“行了行了,赢哥也不逗你了,不过给你找人侍寝这一点你就不要想了,但看在你养过寡人几个月的份儿上,三天后给你封个官,过过瘾怎么样?”

    黄小伟眼冒金星道:“啥官啊?”

    秦始皇摸着下巴想了半天:“封你当个候怎样?”

    黄小伟当时就怒了:“你特么才“猴”呢!”

    秦始皇:“。。。。。。。”

    。。。。。。。

    半夜黄小伟躺在某处不知名宫殿的大床上,翻来覆去怎么都不睡不着。

    “妈的,这床板也太硬了吧,”

    与此同时秦始皇躺在咸阳宫的床上,同样唉声叹气道:“奶奶的,这床板也太硬了吧,我前二十多年是怎么睡得啊,不行明天得多加几床垫子。。。。。。”

    另一座偏殿内。

    刘备:“曹阿瞒,我腰不好,把你被褥给我垫身子底下,咯死我了。”

    曹操:“娘的,刘大耳,你以为我腰就好是不是,赶紧把被褥给我拿来。”

    “嘿,你找茬打架是不是?”

    “怎么,怕你啊!!“

    “娘的,我怎么就跟你个家伙住一屋儿了。”

    “啊呸,你当孤王愿意和你睡一块似得。”

    。。。。。。

    黄小伟躺在床上,打了个哈欠在心里大骂秦始皇:“这个白眼狼,还真防着老子呢,屋里连个伺候的小宫女都没有,就俩太监,别说长得倒是挺白净的,呸,我又不是基佬,想人家小太监干嘛,唉,算了算了,黄小伟你可是有老婆的人啊,要坚强,恩,睡觉。。。。。。

    。。。。。。。

    第二天一早八点多,一个小太监在门口大声喊道:“先生,大王请您过去用膳。”

    黄小伟迷迷糊糊的被叫醒了,搓了搓眼屎胡乱的答应着,在小太监的伺候下洗了把脸后,便朝着郑妃居住的芷阳宫走去。

    一路上有不少士兵和太监宫女看见他都朝他行了一礼,给某人这个牛逼的啊,嘚瑟的挥手道:“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结果换来的只有一道道惊愕的眼神。。。。。。。

    进了华丽的芷阳宫,黄小伟见秦始皇他们都在饭桌前坐好了,原来就等他自己呢。

    一身淡绿色长袍的郑妃见黄小伟来了,朝着他和善一笑,霍去病嘴里叼着筷子,一脸的无趣没劲儿。

    蒙恬本来是习惯性的坐在了秦始皇身旁,但是突然发现不对,这儿不是黄小伟家,立马就要站起来,结果被秦始皇硬生生的按了下去。

    黄小伟刚一坐好,秦始皇直接挥手道:“好了大家吃饭吧。”

    众人啪啪的动起了筷子,小扶苏依偎在郑妃的怀里,等着她娘亲给她喂饭,但在这之后,除了郑妃小扶苏还在吃饭之外,其他人都很有默契的放下了筷子,妈的,吃不惯啊。。。。。。

    众人在这几个月被东方晴养的,那嘴老刁了。

    现在再骤然让他们吃秦朝的饭菜,一个个是要多不习惯有多不习惯,饭菜里面只有盐和辣椒,连点酱油味精都没有,吃到嘴里都没啥味儿,但好在这烤肉做的还是不错的。

    秦始皇喝了一口肉汤后,都开始捉摸着以后回去,绑几个必胜客厨子回来呢。。。。。。

    草草吃过了早饭,秦始皇便领着黄小伟等人来到了自己日常办公的地方。

    不一会儿一名小太监,脚踩着小碎步跑来道:“启禀大王,王御史等三十多名大臣在宫外求见大王。”

    秦始皇坐在书案前,看着眼前的大秦疆域图头也不抬道:“告诉他们,三日后,寡人会上朝,有什么事情到时候再说。”

    小太监躬身退了下去道:“诺!!”

    过了一会儿又是十几名小太监手里各拿着七八桶竹简跑了进来道:“启禀大王,这些是诸位大臣给您的奏章。”

    整整一百多本竹简像一座小山一样推在了秦始皇的案桌前,打开了第一本,看了没到两眼秦始皇就丢在了一旁。

    第二本刚打开,就被秦始皇扔到了一旁,第三本第四本。。。。。。。

    秦始皇虽然大多只扫了一眼就扔掉了,但他还是耐心的看完了每一本奏章,哦不对,是看完了每一本奏章大臣的名字。

    将足足一百一十一本奏章看完后,秦始皇一声冷笑,朝中一共百位大臣竟有六十八位替他吕不韦求情,很好,很好啊。

    “如此,那你们也就不要怪寡人了。”

    不知怎么的,当听到秦始皇说完这句话,坐在他身旁的黄小伟浑身打了一个冷颤,他的眼中仿佛看到了未来那血流成河的景象。

第十章老而不死是为贼

    三天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在这期间不时有秦军将领从远快马加鞭赶入咸阳城内,军队的相应事务大多交给了自己的副将管理。

    第二日傍晚,秦始皇站在咸阳城的城墙之上,亲眼目睹最后一名秦军将领带着四五名随从赶来后,暗自呢喃道:“人,终于到齐了,戏,也可以上演了。”

    咸阳城的大牢里,一身囚服的吕不韦低头凝视着不远处几只吃着自己食物的老鼠,轻轻一叹:“明日过后,这大秦的天怕是要彻底变了,也好,破而后立么。”

    。。。。。。

    第二日咸阳宫的大殿外。

    群臣们站在殿外,互相和自己关系要好的同僚们低声讨论着,关于三天前国相吕不韦等人谋逆之事。

    眼前这些群臣的站位虽然比较松散,但放眼望去,数百位大臣武将清晰地分成了四个阵营。

    在一簇人群之中,一位七十有余的老者,身穿官服,头戴礼帽,一手拄一根桃木拐杖,一手拿着笏板。

    此刻他正微微垂着双眼,好似睡着了一般站在大殿的青石板上,而在他的身后赫然站满了六十多位大臣,都是吕不韦一派的拥簇者。

    这边老者就是王将军的父亲,当朝三公,御史大夫王安和。

    身为四朝元老,今年已是七十五岁的高龄,平常没有大事他一般是不会上朝的,但今日他是非来不可,不仅是为了替吕不韦求情,也是为了给自己那一代单传的儿子留下一条活路。

    在他的身后,身为九卿之一的孙文耀来到了他身旁恭敬的低声道:“王公,这国相之事,您看我等该如何是好啊?”

    正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王安和在这大秦的三公之位,呆了足有二十年。

    古人云五十知天命,更不要说已经七十五的他了,这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识过,秦王都换了四人,可他却依然还在三公的宝座上,这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此刻听着孙文耀的话,只见王安和轻轻的睁开了一只浑浊的老眼,用极为沙哑难听的声音说道:“大王年轻气盛,难免会被一些别有心机的人误导,做出一些错事,我们当臣子的,当及时替大王指正出来,以免日后生出大祸啊。”

    “此外,国相为我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怎么可能谋反呢,定是有人污蔑他。”

    王安和冲着蒙武的方向,阴声道:“依老夫所见,眼前这些所谓的功臣,说不定才是最大的佞臣呢。”

    说罢,王安和合上了哪只浑浊的老眼轻声道:“听明白了么?”

    孙文耀与身旁的一众大臣一同躬身道:“我等明白,必以王公马首是瞻。”

    王安和“嗯”了一声便继续闭目养神。

    除此之外的另一个阵营,则是坚定追随秦始皇的臣子,在他们的眼中,大王高过一切,但很可惜,人数还不到二十人。

    更可怜的是,这一派的官员大多是一些职位低之人,平在朝堂之上连话语权都很少,官位最高的就是一个九卿,太仆,掌舆马畜牧之事,说难听点就是养马种地的,主要和牲口打交道。。。。。。。

    在反观王安和那边,九卿之中竟占了六人,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吕不韦把握朝政那么多年,自然会将心腹安插到险要位置,现在已经算很不错了,在秦始皇还没有亲政之前,九卿之中所有人都是吕不韦的门生学子。

    在一派就是一些中立者,也不算是中立者,称得上是墙头草吧,谁厉害就跟谁混,这一派大概有三十多人,以两名九卿为主。

    最后一派则是从各地赶来的将领,大概有五十人,都是能单独调动一万兵马以上的大将,这一部分人中除了七八人站到了王安和那一边,其他人都安然的站到了蒙武和另一名老将的身后。

    他们是军人,保家卫国是他们唯一的职责,对于政事。。。。。。他们没兴趣。

    军方和朝堂不一样,吕不韦这些年废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有能安插进几个亲信,只因秦朝的军功爵制。

    在场的这五十多名将领,哪一个不是从尸山血海中一点点拼杀出来的,就连那几个加入到吕不韦旗下的将领,也是后来才被他贿赂过去的。

    此时与蒙武并肩而立的那名老将,扫视了一眼四周的文武百官,轻笑道:“蒙武将军在此战立了大功,想来大王一定会好好赏赐你的吧?”

    蒙武那张刚毅不屈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道:“王翦将军说笑了,这些都是咋们为将者的本分而已,何来赏赐一说。”

    王翦轻捋半白的胡须悠悠道:“真是没想到啊,几日不见,咸阳城内居然发生了此等大事,国相。。。。。。哦不对,吕不韦竟敢公然兵变,若是大王万一出了什么事,我等可该如何是好啊。”

    蒙武道:“大王吉人自由天象,何惧小小叛军,再者通过这一次也是让老将对他刮目相看啊,此战若不是大王活捉了吕不韦,恐怕局面要比现在棘手得多。”

    王翦点头道:“是啊,以前还真没看出来,大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这么出色了,看来我大秦一统天下有望啊。”

    说到这里,王翦看着蒙武道:“听说此战令郎亲手生擒了王雄那个叛贼,真是少年英雄,相比之下我那劣子就差了许多啊。”

    蒙武谦虚道:“哎,王将军谬赞啊,就我那个逆子,纯粹侥幸而已啊。”

    蒙武说的很谦虚,但任谁都看得出他脸上那股高兴劲儿,毕竟当老子的都喜欢听别人夸自己儿子。”

    王翦和蒙武又闲聊了几句,冲着身后一名小将道:“贲儿还不来见过蒙武老将军。”

    在王翦身后,一名二十七八岁,长相英武的小将走到了蒙武身前一个抱拳道:“末将王贲见过蒙老将军。”

    蒙武笑着虚扶了一下王贲,打量了他许久,忍不住赞赏道:“早就听闻王翦将军之子王贲,其用兵如神,变幻莫测,且每次大战必当身先士卒,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相比之下我那个逆子,照着王将军可差远了。”

    “呵呵呵”。

    两名纵横沙场十余年的老将,在这一刻望着对方,爽朗的大笑着,俩人本就是好友,再加上同为军中大将,共同话题自然也多了许多。

    等待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王宫的大门被两名太监推开。

    王安和作为目前文臣的代表率先走了进去,蒙武和王翦则是军方的代表和他并肩而行。

    在他们的身后则各自跟着两派的人马,最惨的就要属秦始皇的死忠粉了,混得还不如墙头草呢,愣是被一群文臣排挤到了最后。。。。。。

    进入了大殿的群臣,自然而然分成了两拨,分别跪坐在了大殿下方为他们准备的垫子上,等待着秦始皇的到来。

    少许后,只见身穿王袍头戴玉冕的秦始皇跨着大步走入了宫殿之内,扫视了一眼群臣,不可察觉的仰起了下巴,随即朝着只属于他一人的王座走去。

    本应一直守护在他身旁的蒙恬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两名太监的身影儿。

    秦始皇来到了王座之前,嘴角微微上扬,一抖宽大的王袍,缓缓坐到了王位之上。

    再一次坐到了这大秦之王宝座之上的他,内心却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

    在坐下的那一瞬间,他感到了自己的双肩之上骤然压下来了很多东西。

    这种东西,寻常人是不会理解的,这是只有高高在上的帝王才能感受到的。

    秦始皇的肩上不是别的,正是这天下苍生。

    因为他是他们的王,所以他要为他们的一切负责,从今天起,他就要用自己这双肩膀,扛起这天下苍生的未来。

    秦始皇坐到王座之上后,所有的文武百官立刻站起了身跪地长呼:“臣等参见大王。”

    所有的文武百官都跪下了身子,只有一人没动,正是三公之一的王安和。

    王安和跪坐在垫子上,微微一笑道:“请大王恕罪,老臣年事不高,身体不佳,恐不能行君臣之礼了。”

    说完,王安和也不管秦始皇同不同意,安然的跪坐在垫子上,对这大殿内的一切充耳不闻。

    秦始皇见状只是轻轻的皱了一下眉头而已,但好像却又对这一切早已知晓,然后自顾自暇的抽出了一本大臣的奏章,慢悠悠的看着。

    瞬间还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们慌了神,大王这是要干什么,不打算让他们起来么?

    武将们倒是没觉得怎么样,不就是跪着么,还能比行军打仗更累么?

    但文官们可就惨了,一个个跟没出阁的大姑娘们一样,娇贵的很。

    让他们自己站起来,别闹了,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儿。。。。。。

    有几个文官还以为秦始皇是真忘了,于是就轻声呼唤着他,结果秦始皇扫了他们一眼,换了一本奏章接着看。

    这下百官们算是彻底明白了,大王这是真的不想让他们站起来,众人无奈只好继续跪着,时间就这么一点点的流逝着,有不少上了年纪的文官,浑身都在轻颤,显然是要撑不住了,

    王安和也有点坐不住了,本来他是想借着自己的资历地位一开始就给秦始皇一个下马威,结果倒好,人家反手就给他还了一招。

    如果秦始皇一直不说话,恐怕这些大臣跪死了也不敢动一步。。。。。。

    想到这里,王安和不由赞叹秦始皇一声,三年不见,竟然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论城府心机怕是不必自己差上多少了吧?

    王安和冲着秦始皇提高了语调道:“大王您就打算让众臣一直这么跪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