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帐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而此刻的大明宫中,李治坐在龙椅上,听着不远处联军的攻城声,这位九五之尊,已经彻底面临崩溃的边缘。

    ………分割线,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

第一百八十七章死的真冤

    原本站立在大殿下方的近百名文武百官,现在还剩下不到二十个人,像周御史这种自诩忠臣的同志,早就在皇城八门失守便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此刻的李治,身旁除了那二十多个正儿八经的忠臣,就剩下两个小太监了,御林军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派出去守城了,现在李治身边唯一能保护他,算得上是武装力量的,可能就是他养的那条小博美     了。。。。。。

    李治不明白,武则天和李绩不是出去谈判了吗?这是谈崩了的节奏吗?

    要不然人家怎么会大半夜的攻城,且声势如此浩大,攻势如此猛烈,李治悲哀十足的叹了一口气,看样儿要是没有意外,皇后和英武公这是都翘辫子的节奏了,妈的,早知道朕就亲自去和人家谈了,这可倒好,不仅把老婆搭了进去,就连自己估计也是小命儿难保,恩,得想个法子。

    要不李治是当皇帝的,虽然办事能力一般,但目前来看也算是临危不乱,不过他的两只手要是不抖就好了。

    可想了许久,李治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最后把目光投向了殿下那二十多个不是在哪儿痛哭,就是在哪儿大骂老天无眼,反正就是啥忙儿也帮不上的大臣们,求助道:“诸位爱卿,你们能不能告诉朕,朕现在应该怎么办啊?”

    有一位没哭,尽在那儿骂街的户部尚书,站了出来,义正言辞道:“陛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等既然已无路可逃,陛下何不亲自比披甲上阵,与敌军战个痛快,日后青史留名,自不是难事。”

    李治直接冲这位仁兄翻了翻白眼,他这句话在李治听来就一个意思,我说皇上,反正咋们也活不了了,干脆英雄一把,跟那些敌军杀他个天翻地覆,日月无光的,以后史书上也会说您是死在了战场上,起码比在逃跑时,被人乱箭射死,或者乱刀砍死的要强。

    户部尚书说完,很快又是一位大臣站出了身,这位老兄默默的解开了自己的腰带,瞅了瞅大明宫的房梁,然后默默的搬来了一把椅子,双手颤抖的将腰带丢到了房梁上,打了一个死扣,看样儿是打算以身殉国。

    这位兄台,五十多岁,干的是礼部尚书,老尚书满脸泪水的瞧着李治道:“陛下,今日都城被破,老臣实在颜去见先帝,愿吊死在这大明宫内,以死明志,若陛下愿意,你我君臣共赴黄泉,绝不当贼军的阶下之囚。”

    李治无语了,我是想让你们帮忙想个办法,怎么除了是劝自己死的,还是劝自己死的,你们就这么看不得我活吗?照这架势,敌军都不用打进皇宫,我估计就得提前被你们给弄死。

    这时兵部尚书站了出来,同样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兵部尚书看着李治道:“陛下,为今之计,我们还是尽快将逃离长安吧,咱们不是还有一千玄甲重骑吗。”

    这位兵部尚书看来不是天天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喝茶水,唠闲嗑,就是走后门上的位,连这点常识都不明白,李治无奈道:“张爱卿,暂且不提城外的敌军会不会设下重围,你觉得在这狭窄的街道里,骑兵能跑的起来吗?更何况是一千多的重骑,要真让玄甲重骑掩护我们,咋们指定都逃不出长安。

    兵部尚书脸一红,赶紧闭嘴了,也就在这时,不远处的厮杀声变得更为激烈,一名御林军士卒,浑身染血,跌跌撞撞的跑进了大明宫内,惊慌失措道:“皇。。。。。。皇上,大事不妙,大事不妙,宫城被破了,敌军杀进来了。”

    “啊!!”李治一听敌军杀进来了,差不点没从龙椅上滚下来,大殿里的哭嚎声更大了。

    “老天啊,你真要亡了我大唐不成?!”

    “苍天无眼,苍天无眼。”

    “呜呜呜,先帝,老臣对不住您啊,臣去也。”礼部尚书哭嚎一声,立刻把脑袋钻进了自己腰带系成的绳子中,在这之前,礼部尚书望着诸位同僚,说出了倒数第二句话,“诸位同僚,若是不想当阶下之囚,就跟老夫一同上路吧。”

    说完这句话,老尚书又看向了李治,意思很明显,陛下,别寻思了,一块儿走吧,路上还有个照应,可显然,李治还不打算死,所以自动忽略了老尚书的眼神,也可能是他根本没看见。

    听着耳边的哭嚎声,李治彻底没了主意,只能坐在龙椅上,瑟瑟发抖,等着人家来抓他,现在的李治可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跑都没地儿跑。

    在礼部尚书的带领下,又有四五名官员,默默的解开了自己的腰带,打算以身殉国,值得一提的是,兵部尚书没影了。。。。。。。。后来才知道,他去找周御史了,至于为什么吗。。。。。。。

    恩,因为周御史这会儿已经带着一些投降派,拿着白旗,恭恭敬敬的迎接联军将士入宫,并且十分热情的告诉联军将士,李治在哪儿,大唐的宝库在哪儿,那个宫里好东西多,或者那个妃子长的比较漂亮,这种人应该怎么称呼呢,说好听点,叫做识时务者,说难点听吗。。。。。。。汉奸这个词儿倒不错。

    礼部尚书望了望那些打算跟自己一块儿上路的大臣,又看了看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痛哭的同僚们,最后望了一眼李治,随后,老尚书双目含泪,把脖子伸了进去。

    尚书在现代属于部长级别的大官,而且凡事儿都讲个带头作用,上吊这个事儿也一样,老尚书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刚把脖子伸进去,老尚书和二话不说就把脚下的凳子踹倒,然后就看见他一个人在哪儿手舞足蹈的挣扎着,眼珠子都好冒出来了,跟着他寻死的那几名官员,一看老领导都带头死了,行了,也别废话了,下辈子托个好人家吧。

    可就在这四五个人准备踹凳子时,又是一名御林军将士跑进了大殿,脸上就差写着高兴俩个字儿,只见他连滚带爬的跑到了李治眼前,高兴的话都说不利索了道:“皇上。。。。。。。大喜。。。。。。大喜啊。”

    李治这个气啊,大喜?都特么好亡国了,喜你麻痹。

    这名士卒没理会李治那要杀人的眼神,继续自顾自暇道:“皇上,大喜事啊,敌军退了。”

    “退了?”李治噌的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不可置信道:“你确定他们都退了?”

    士卒赶紧点头道:“是啊,皇上,他们退了,本来刚刚他们都攻破宫城的大门,先锋军也已经杀到离这里不足十里的位置了,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突然全都撤了,小人在一旁装死。。。。。。那个,奋战的时候,瞧的清清楚楚,现在宫城里连个敌军的影子都看不见了。”

    听完了士卒的诉说,李治这才想起来,好像就在五分钟前,殿外的厮杀声就没了,不过那时候的他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所以根本就没注意到。

    第一个报信的士卒来了不久,紧接着又是四五个士卒跑了进来报信,无一例外,全是敌军退出宫城的消息。

    这一下,李信确信,敌军是真的退了,大难不死的大臣们,一个个抱着喜极而泣,嘴里喊着,“老天开眼,”也不知道这群人是咋想的,人家老天爷得罪你们了吗?快完蛋的时候就会骂老天无眼,这会儿人家发善心了,又开始说老天开眼,唉。。。。。。。遇见这群王八羔子,老天爷也算够倒霉的了。

    一听敌军退了,上吊那四五个哥们,不慌不忙,把脖子缩了回来,走下了椅子,加入了痛哭小分队的行列,李治也是高兴的留下了泪水,户部侍郎(尚书跑了)跪倒在李治面前,一顿拍马屁道:“吾皇圣明啊,若是没有陛下的领导,我大唐绝不可能战胜敌军。”

    痛哭小分队的成员,立刻开始附和,“是啊是啊,这可多亏了咋们陛下临危不乱,要不然贼军哪能儿撤退啊,都是陛下领导有方。”

    把痛哭小分队成员的话语翻译一下,就是李治赶跑了几十万敌军。

    也不知道这哥们儿出啥力了,坐在龙椅上擎等着人家来抓,好不容易人家曹操他们发了善心,撤兵,这功劳倒全成他李治的了,估计以后史书都得这么写。

    显庆三年,百万雄师围攻长安,危难之时,高宗皇帝挺身而出,大手一挥,百万敌军迫于高宗威武之英姿,连忙败退,我军斩获无数,高宗一人,连杀贼军,兵一千五百六十四人,将两百三十二人,实乃旷世之奇功。

    这他妈就叫史书。

    李治对此微微一笑,毕竟人都是喜欢听好话,喜欢人家吹捧自己,这位兄台不要脸的说了几句,“谬赞谬赞,都是诸位爱卿辅佐有方。”

    正当大家伙庆祝时,一声微弱的呼救声传入了他们的耳中。

    “救。。。。。。。救我。。。。。。”老尚书被自己裤腰带勒的是有进气儿,没出气儿,眼瞅着就要不行了,费了大劲才把他人生中最后一句话说了出来。

    老尚书刚刚已经咿咿呀呀的呼救好一会儿了,可大家伙不是忙着哭,就是忙着拍李治马屁,或者称赞一下老天爷眼珠子回来的事情,谁有功夫理他啊。

    还有,你以为他愿意死啊,这不是没法子吗,这会儿看见长安无事,老尚书赶紧就想下来,可。。。。。。他是真下不来了。

    大家伙循着声音的来源望去,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个上着吊呢,一群人干净七上八下的把老尚书拽了下来,注意看,是拽的,就是一群人,拽住老尚书的大腿,往下薅(也不知道他们是咋想的)

    总而言之,本来还剩点活气儿的老尚书,彻底被他们折腾的去见阎王爷了。

    等老尚书被“拽”了下来的时候,身上都凉了。

    李治急忙道:“快快快,赶紧救活刘尚书。”

    户部侍郎探了探刘老尚书的鼻息,最后沉痛道:“陛下,老尚书去了(本来是去不了的)

    礼部尚书,刘龙海,成为这场大战中死的最倒霉的一人。

    死因:上吊(不排除竞争对手蓄意谋杀)

第一百八十八章视如已出

    听到了不久前曹操秦始皇下令全军撤退的消息后,武则天,李绩,包括地上捆着的刘仁轨全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英武公李绩老同志,因为先前受到的惊吓过重,在听到秦始皇他们终于肯退兵后,老头一口气儿没换上来,直接昏了过去,幸好黄小伟他们抢救及时,不然刘尚书就有伴了。

    其实你们如果知道李绩老同志在听到撤兵之前的那个消息,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报,启禀魏王,徐晃将军攻破了宫城大门,现在已率军杀入其内。”

    瞧一瞧,看一看,宫城都被破了,李治过来和刘仁轨作伴还晚吗?幸好,在这关头,曹操老同志,刘备老同志,以及赢正正小同志都赶紧收住了手,他们收手的原因也是害怕李治,不小心死在了乱军之中,或者因亡国羞愤而自杀,(也有可能是被大臣逼得去死)

    抛开死亡方式不谈,李治要是真死了,那乐子可就大了,天道费了半天劲,又是派杀手,又是调兵遣将的,愣是没把一个他想整死的人整死,可李治万一死了。。。。。。。

    李治是什么人,皇帝啊,杀了他不就相当于是改变历史了吗,好家伙,天道忙活了半天都没干成的事儿,要是让他们这群相当于造反派的给干成了,得了,大家伙就都不用玩了,老老实实等死吧。

    曹操颁布了撤兵命令后,武则天立刻跪伏在了他的身前,恭敬道:“媚娘多谢曹丞相高抬贵手,放我大唐一条生路。”

    刘备一听,立马不满意的咳嗽了一声。

    武则天赶紧继续像刘备道:“媚娘也多些皇叔仁慈宽厚,您果然和史书上记载的一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贤良之主。”

    秦始皇刚想表示一下,让武则天别把他忘了,就听人家女皇很是自觉道:“媚娘今日能见到始皇陛下,当真是三生有幸,请受媚娘一礼。”

    秦始皇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三人相视一眼,曹操摆手道:“来人,给刘将军松绑。”

    几个士卒立马就把刘仁轨给解开了,同时得到了曹操的授意后,无关人等全都退出了大帐内。

    现在大帐里只剩下了黄小伟,秦始皇,曹操刘备,外加武则天李绩还有刘仁轨,七人,算的上是真正的主脑人物,联军这一方就不用说了,唐朝更是文武大臣外加皇后全到了,虽然刘仁轨同志是被一种不太友好的方式请过来的。。。。。。

    见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曹操也懒得再说什么屁话,反正武则天和李绩他们都已经被自己*的差不多了,这会儿只管开条件就好。

    当下,曹操开口道:“老夫与大耳贼和秦王,此次带了一百一十三万大军出征,不知你们打算用什么代价,让我们班师回朝呢?”

    意思很简单,给路费吧。

    武则天干脆道:“不知魏王想要什么?”

    即便是知道眼前的人是曹操,武则天依旧我行我素,她问的是曹操想要什么,而不是她们给什么,这其中的奥妙,就不必我多言了吧。

    果然,曹操听完这句话,微微一蹙眉,但他也懒得计较了,这个女人要是什么善茬子的话,还轮得到她当皇帝?

    刘备索性道:“我们的粮草不太多了,先拿个一百万石吧。”

    武则天听到一百万石粮草,脸色当时就沉了下去,她做好了被宰的思想,可没想到这群人手这么黑,上来就是一百万石粮草,一百万石,这可是一百万石,刘备当初送给了曹操十万石粮草,就心疼了个不行,还在那儿讨价还价半天,是,大唐是富裕,而且还富得流油,但饶是他们,现在也凑不出一百万石的粮草。

    长安城里顶多了就五十万石,其余州郡虽然也有不少,武则天征集一下,还是能够凑齐的,可。。。。。。。一百万啊,我这。。。。。。

    有没有是一码事儿,舍不舍得还是一码事儿,很明显,不管是武则天还是李绩刘仁轨,他们都不舍得拿出一百万石粮草。

    李绩沉声道:“魏王,不知可否拿金银珠宝来换取粮草?”

    曹操直接俩个字儿,“不行。”

    废话,他们这次劳师远征可没得到上头的命令啊,也就是李老四的授权,说好听的叫做出师无名,说难听点就是私自出兵,李老四要是转过头来和他们算账,估计一粒粮食都拿不走。

    但对于曹操刘备来说,这是不可能的,这一次远征,他们伤亡了快二十万人,若是连点粮草都拿不回来,那些将士不就白死了吗?他们还怎么补充兵源?

    在古代,有粮食就有兵,这句话是很实用的,至于士卒本身。。。。。。相信吗,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在那些位高权重的人眼中,士兵从来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

    事到如今,武则天也没办法拒绝,只得咬牙同意道:“好,这一百万石粮食,我大唐给了,十天之内,必送到诸位的手中。”

    刘备嗯了一声,道:“另外让你们大唐的援兵都打道回府吧,你们也知道我们是谁,得到了粮食后,我们便会撤兵。”

    武则天点了点头,因为今晚遇到的事情过于震撼,所以女皇听着刘备的话,一开始还没怎么反应过来,过了好一会儿,女皇才忍不住喊道:“没了?”

    这时,大帐内顿时陷入了沉默。

    只有武则天和李绩,刘仁轨三人呆在了当场,傻乎乎的看着眼前的几人,心中浮现出了一个恐怖十足的想法,难不成,他们带着百万雄师,包围长安,就是为了要一百万石的粮食?天呐,这是穷成什么样了。。。。。。。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将黄小伟叫出了大帐,二人走到了外面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武则天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留在原地,同时,他们也回忆起刚刚那个坐在大帐主位,十分不起眼的年轻人,想着想着,武则天三人,感到了一阵后怕,因为据周御史所说,那个年轻人,才是这支大军真正的领袖。

    曹操和黄小伟在大帐外,一直说了十五分钟才回来,当黄小伟重新踏入大帐后,他伸手点了点武则天,冷声道:“你,跟我走。”

    武则天也没多想,便跟着黄小伟走出了大帐,不知道他这是要干嘛。

    黄小伟走在前面,武则天就跟在他的身后,女皇忍不住开口道:“侯爷,您这是要带妾身去哪儿啊?”

    黄小伟没理她,这都是曹操教的,让黄小伟拿出点气势,不管武则天说什么,都不用理会。

    武则天见黄小伟不说话,也就没敢在开口。

    黄小伟一路带着武则天来到了自己的营帐外,大帐内,东方晴正搂着小女孩儿给她讲故事,丝毫没有注意到帐外的俩人。

    黄小伟指着东方晴怀中的小婉儿道:“看见那个孩子了吗?”

    武则天伸头望了小女孩儿一眼,点了点头。

    黄小伟沉了口气道:“她就是我们的这次出兵唯一的目的。”

    武则天愣住了,“侯爷,您这是什么意思?”

    黄小伟按照曹操的指导,立马冷哼了一声,对上了武则天的目光:“知道她叫什么吗?”

    武则天疑惑的摇了摇头。

    “上官婉儿。”

    “上官。。。。。。。武则天忍不住吐出了这个姓氏,姓上官的可不多啊,而且。。。。。。武则天还没来得及往深处想,黄小伟紧接着便又丢出了一颗重磅*”

    “而我,就是那个劫了法场的人。”

    “轰的一声”,黄小伟此言一出,无疑是一颗重磅*在武则天的心中轰然炸响,女皇脚步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一张俏脸再无半分血色,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他的祖父上官仪就是死在了自己的手里,再加上黄小伟就是劫法场的那个人,而上官婉儿是他们出兵的唯一目的,那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俩者一结合,女皇突然感觉自己脖子凉飕飕的,好像一把大刀已经横在了上面。

    武则天强忍着心中的恐惧,战栗道:“侯爷,妾身。。。。。。。妾身知错。”

    黄小伟冷冷的注视着武则天:“你觉得有用吗?”

    武则天如遭雷击,跪在了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她明白,自己要是死了,不会有任何人来救她,甚至都不会有人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