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商维国看来,这跟本就是不需要他亲自出马的小事,要不是林夕走前反复的叮嘱,他才不会到这些住户家里来。可没想到,这些住户跟本就不买他这个堂堂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的帐。
商维国按照林夕给他的那份名单,首先来到了一个姓苏的人家中。据同来的拆迁办的同志介绍,这户人家户主叫苏全,一家四口人,除了苏全及爱人和孩子外,还有一个已经80多岁的老父亲。
苏全今年四十多岁,原来是县化纤厂的职工,前些年下岗了。妻子原来就没有工作,孩子今年十多岁了,正上初中。苏全下岗后,靠蹬三轮车挣点钱养家糊口,家里生活比较困难。
他家现在有平房两间,一间16。4平方米有产权北房,另一间20平方米的属于违章建筑房的南房。这种情况按政策只有那间16。4平方米有产权的北房可以领到房屋补偿费,另外一间因为属于违章建筑,不应予以补偿和安置。
但苏全一家生活实在困难,如果只有那间北房给被偿费,给的钱实在是不够再买一间房,一家人恐怕就要睡马路了,所以苏全一家一直没有与县里达成协议。
前段时间林夕亲自带着拆迁办的同志到苏全家时,了解情况后,答应帮苏全及他妻子和父亲办理城市最低生活保证金,并为他们一家办理购房贷款,苏全一家在感激林夕的同时,也答应再考虑考虑,这几天就给林夕答复。
今天商维国刚进苏全家时,在同来的拆迁办同志的介绍下,苏全一见商维国也十分热情,又是端茶又是是让坐。
看着家涂四壁的苏全,商维国不但没有生起一丝同情,反而十分讨厌眼前这个穷汉。要不他,自己也不用大冷天的跑到这个小胡同里挨冻,现在自己应该与几个朋友打打麻将,然后喝喝酒,泡泡澡,最后再找个小姐按摩一下。
那才是自己这个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应该作的事,可这些都因为这个苏全成了泡影。
所以商维国当然不会给苏全什么好脸色,对近似恭敬的苏全,瞧都没瞧他一眼,对苏全让坐、倒茶一点反映也没有,只是冷着脸道:“苏全,今天你的这个合约也该签了吧。”
'奉献'
………【第一百一十三章 棚户改造(下)】………
对商维国的问话,苏全只是点头称是,“商主任,还麻烦您亲自跑一趟,合约我马上就签。”
商维国让拆迁办的同志将准备好的合约拿出来递给了苏全。苏全看了一遍合约,皱起了眉头,抬起头看了一眼商维国,试探的问道:“商主任,这个合约……”
商维国不高兴的道:“什么这个那个的,你快点签。”
苏全见商维国冷着脸,生怕惹得商维国不高兴,迟疑了一会儿,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才道:“商主任,这个合约上怎么没提给我们办理低保和帮我们贷款的事啊?”
商维国虽然听拆迁办的同志说过要帮苏全一家办最低生活保证金和担保贷款购房的事,可拆迁协议只是拆迁协议,又怎么会把林夕私下答应的苏全的事情列在上面。
可商维国平时嚣张惯了,打心底瞧不起苏全这样的普通百姓,而且他又着急把剩下的这些拆迁户的协议都签完,他也好去潇洒一圈去,所以也懒得向苏全解释,哼道:“什么底保、贷款,今天是来跟你签拆迁协议的,快点签。”
苏全在化纤厂干了近二十年,除了前几天林夕亲自到他家来找他谈拆迁的事情,苏全算是与大领导打了一次交道外,他这一辈子说过话的最大的官就是他们化纤厂的车间主任。
苏全本来胆子就小,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这时被商维国一哼,只觉得两条脚都有些发抖,心里想:怎么都是官,这个什么商主任比林书记的脾气还要大。虽然苏全没见大世面,可还是分得清林夕和商维国谁官大谁官小。
苏全一害怕,差点就签了这个协议,可是一看站在一旁的父亲,苏全一想到,如果签了协议后,县里再不管他了,那他们一家可就要睡马路了,苏全仗着胆道:“商主任,林书记答应过帮我们办低保的,还说帮我们担保跟银行贷款的,要是不行的话,这个协议我不能签。”
商维国被苏全的话气得顿时火冒三丈,本来要不是林夕有话,他才不会到这儿来呢,没想到苏全这么个什么也不是的也敢顶装自己,还拿林夕来压自己。
商维国越想越气,指着苏全的鼻子,骂道:“你个瘪三,给脸不要脸,让你签你就签,别唧唧歪歪的。”
“你、你怎么骂人。”
“骂的就是你,快点签。”商维说完,回头对同来的拆迁办的同志道:“你们帮他在合约上按个手印,快点。”
与商维同来的拆迁的同志都跟林夕跑了好几天了,可从来没见林夕如此粗暴的对待过这些群众,就连有一次被一户拆迁户关在门外,林夕也没发过火,他们瞧不过去要去砸门时,却被林夕给叫住了,还反复教育他们,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也不许对这些拆迁户发火,更不许骂人、打人。
最后还是林夕带着拆迁办的同志在门外站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打动了那户拆迁户,并在林夕的劝慰下,那户拆迁户顺利的签了合约。这一行动也使得拆迁办的同志打心眼里佩服林夕。
在以后的工作中,拆迁办的同志一直以林夕为榜样,不论多不讲理的拆迁户,他们也没有恶言相向,他们回办公室谈起这件事时,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以前拆迁时自己什么时侯这样过,虽然不至于说是打打杀杀,可是与拆迁户闹得势同水火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次的拆迁工作,在林夕的带动下拆迁办的同志彻底改变了工作态度,可当他们在看到因为自己工作做得到位,那些拆迁户发自内心的笑容,高兴的签了合约后,他们竟也有一种欣慰和自豪感。
所以他们在听了商维国的话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肯上前,商维国还以为他们没有听明白自己的话,又重复了一遍:“你们去帮他把协议签了,快点。”
拆迁办的其他同志把目光都集中在了他们的副主任身上,这个副主任知道这种情况只能自己出头了,便上前一步,来到商维国身边,小声对商维国道:“商主任,这不好吧,林书记反复交待过我们,对这些拆迁户不许用强,而且帮他们办低保和贷款的事,确实是林书记亲自答应的。”
商维国这才明白,拆迁办的这几个人不是没听懂自己说什么,而是不想执行自己的命令,这时又拿林书记来压自己,商维国气得有些说不出话,只是么复道:“你、你、你好。我就管不了你了,好,好。”
苏全虽然没听到副主任对商维国说了什么,但听到商维国的话,心时害怕,小声道:“这个合约我不签了,我等林书记来了我再签。”
苏全的这话正是火上浇油,商维国回头恶狠狠的看了苏全一眼,又看了拆迁办那几个人一眼,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走。
拆迁办的几个同志都知道这次算是彻底把这个商主任给得罪了,心里不安,不知以后这个商主任会给自己什么小鞋穿,可担心也没有用,话已经说出去了,只好也离开了苏全家。
坐车回到办公室,商维国气得一拍桌子,暗道:我还治不了你们了。想了一会儿,商维国连续打了几个电话。打完电话,商维国才松了口气,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第二天,林夕和曾思江正在参加省里的会议,因为会议有规定,开会期间不准开机,而且会场里还有手机信号屏蔽器,在会场里手机根本就没有信号。
所以中午一散会,林夕就急匆匆走出会场,打开手机,看上午有没有人找他。林夕一看来电显示,竟有一大排未接来电,林夕也没细数,估计得有几十个。
仔细一看,除了一两个不认识的号码以外,其余的号码除了县委办公室的号,就是商维国的手机号,林夕不知道县里发生了什么事,刚要回电话,这时曾思江也走了过来,看见林夕就问道:“林书记,县里可能是出事了,一上午办公室给我打了几十个电话。”
林夕点点头道:“我这里也是,我正要打电话问他们呢。”
'奉献'
………【第一百一十四章 强制拆迁(上)】………
林夕直接拨通了商维国的电话。电话接通后,还没等林夕说话,商维国就道:“林书记吧。”
“是我,县里发生什么事了?怎么一上午给我打了这么多电话?”
商维国有些些吞吞吐吐的道:“没……没什么事,就是有几个上访的,想要闹事。”
林夕不满的道:“没什么事?就是有几个上访的?以前那天没有到县里上访的?也没见你们给我打过电话,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商维国听出来林夕有些生气了,也不敢再有隐瞒,但还是避重就轻的道:“林书记,是这么回事。昨天我按照你的吩咐去做那些没有拆迁住户的工作,谁曾想他们不但不答应,还要打人,我就叫人把那几个闹事儿的抓起来了。
今天一早,他们的家属就到县委来闹,我怕解决不好,想向您汇报一下,可电话怎么也打不通。”
“胡闹。”林夕一听就有些急了,自己临走前反复叮嘱商维国,就是怕他闹出什么事端。万一要是真闹出事来,一方面是怕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另一方面,那些至今不肯拆迁的住户,除个别人是无礼取闹外,大部分住户都是确实有原因的,或是因为家庭困难,或是对住房补偿还有异议。林夕相信只要工作做到位,这些群众还是会理解的。
可林夕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自己小心冀冀的干了一个来月,这才刚走两天,就出事了。
林夕平了平气,克制住自己对商维国的不满,道:“好了,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商维讨好的道:“林书记,您放心吧,上访的群众已经被我们劝回去了,事情已经解决了。而且那些原本不肯签协议的住户,也已经同意签了。”
林夕一听事情已经完结了,也松了口气,商维国毕竟还是县委办的主任,同时还是县委常委,自己虽然是县委书记,但也不能再深说了,便道:“那好,先这样,明天晚上我就回县里了,有什么事情,等我回去再说吧。不过你一定要把善后工作做好,要注意工作态度,千万不能再出什么纰漏了。”
“好,我一定把事情办好。林书记,那您先忙吧。”
林夕撂了电话,与曾思江一起走向会议安排的就餐食堂,并把事情也跟曾思江讲了,曾思江对商维国还是了解的。毕竟商维国在政府办当主任也有四五年了,平时与曾思江接触最多。
曾思江听了林夕的话后,点点头道:“这个商维国官本位思想很重,平时就很少把群众放在心上,这次群众上访恐怕还是因为商维国在到拆迁户家中做工作时,态度有问题,与群众发生了冲突。”
林夕虽然与商维国共事时间不长,但对商维国也有个大概的印象,再加上董波曾经告诉过林夕,要他小心商维国,虽然没有细说,但林夕对商维还是有些不放心。
下午开会时,林夕与曾思江挨着坐在会场里。林夕越想越觉得有些不对劲,如果真的如商维国所讲,那事情并不算严重,可怎么一上午时间,不仅是商维国,还有办公室怎么会给自己打了这么多电话?
林夕跟曾思江说了一声,起身离开了会场,来到会场外,林夕拿起手机,给王玉洁打了个电话,询问县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王玉洁当上副县长后,与林夕一直走得比较近。在县政府的分工中,主管科、教、文、卫等工作,虽然这次拆迁工作不属于王玉洁的分管范畴,但因为今天这件实在闹得太大了,王玉洁想不知道都难。
一听林夕问县里发生了什么事,王玉洁没想到县里闹得这么大动静林夕竟然会不知道,当下也没有隐瞒,回答道:“林书记,县里可是出大事了。昨天夜里,有一伙人开着一辆铲车,冲到了一个叫苏全的家里,把人绑出来后,把房子给拆了。听说是因为没有签拆迁协议。
今天早上苏全和他的亲戚朋友,还有不少没有签约的拆迁户到县政府上访,要求县里给他们一个说法。开始他们还挺老实的,可后来不知怎么的,那个苏全就跑到办公楼楼顶要跳楼。”
昨天早上商维国在苏全家惹了一肚子气,回到办公室就想要好好整整苏全这个不知好歹的穷老百姓。虽然林夕三令五申不许对未签订拆迁协议的住户动粗,可商维国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坐在办公室想了一会儿,商维国拨通了拆迁办主任黄一鸣的电话。
黄一鸣早上虽然没有跟着商维国一起去苏全家,但刚才副主任也向他汇报了早在在苏全家发生的事。此时一看是商维国打来的电话,知道一定是商维国咽不下这口气,没准是要拿自己开刀。
接通了电话,黄一鸣小心的问道:“商主任吗?”
“是我,老黄啊,你一会儿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半小时后,黄一鸣推开了商维国办公室的门,商维国还是满脸怒气的坐在办公桌前,一看是黄一鸣,便道:“老黄,过来了,坐。”
“商主任,您找我有什么事?”黄一鸣坐在了商维国对面的沙发上问道。
“今天早上的事你都听说了吧。”商维国给黄一鸣递了支烟。
“是,听说了,那个姓苏的真是不知好歹。”
“哼”商维国看了黄一鸣一眼,继续道:“对这钟钉子户,你们拆迁办就一点办法没有?以前遇到钉子户,你们都是怎么办的?”
“也不是没有办法,要是以前有钉子户,我们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拆迁,只是……”黄一鸣迟疑了一会儿才道:“只是林书记说过,这次拆迁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许用强,不许使用暴力拆迁。而且现在申请强制拆迁的话,时间也来不及”
商维国一拍桌子,道:“林书记现在已经将拆迁的事儿交给我了,对这种钉子户绝不能手软,一定要杀一警百。而且这也是林书记的意思,法院那边不用你管,你回去做好强拆的准备,到时侯我通知你。”
黄一鸣对面前刚升任为县委办主任的商维国不敢得罪,暗道:苏全,得罪谁不好,非得行罪商主任,商维国在县里是有名的有仇必报,这次算你倒霉。而且商维国又说是林书记的意思,现在青吉谁不服林书记,谁不怕林书记,因为林夕的人品让人叹服,因为林夕的铁腕让人害怕。
'奉献'
………【第一百一十五章 强制拆迁(中)】………
送走黄一鸣后,商维国给法院的一个朋友打了个电话,那人在法院的副院长。他一听,拍着胸脯保证,决对没问题,下午就把手续给商维国送过来。
当晚,黄一鸣就在商维国的命令下,开着一辆小型钩机,直奔苏全家。到苏全家时已经是12点多了。这是商维国特意吩咐的,怕白天影响不好,所以让黄一鸣晚上带人办事。
车辆的轰鸣声惊醒了苏全一家。与黄一鸣一起来的有七八个小伙子,以前这种事他们也没少干,这次要不是林夕三令五申的说不许强拆,这片棚户区早就不知有多少家被推平了。
黄一鸣带人敲开了苏全家的门,将法院的强迁通知书递给苏全,苏全一看当时就蒙了,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苏全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就被人强拉出了家,随后家里其他人也被人拉了出来,钩机轰鸣着开始工作了。
只几下子,就把苏全家的两间小房从棚顶掏了好几个大窟窿。这时他们的吵闹声将附近的邻居都吵醒了,纷纷出来看发生了什么事。
苏全一家拼命的想要挣脱,阻止他们拆自己家的房子,可是每个人都被两个人死死的摁在地上,动不了。没办法,苏全只好苦苦哀求黄一鸣,让他们把家里的东西搬出来再拆。
可黄一鸣根本不理他们。这时有好心的邻居上前问怎么回事,黄一鸣大声的回答说:“我们是县拆迁办的,苏全家因阻碍拆迁,所以实行强制搬迁。”说完又将法院下达的通知书拿了出来。
人家有法院的文件,大家也没有办法了。有人拨通了110报警,警察来了一看,是黄一鸣,而且手里又有法院下达的通知书,他们也不敢多事,只给唐极清打了个电话,问应该怎么处理。
唐极清知道林夕和曾思江在省里开会,而且林夕走前曾告诉过唐极清,县里拆迁工作的有关事情都交给了商维国。唐极清便打电话问商维国,问他是否知道黄一鸣带人强拆人家房子的事。
商维国倒好,竟告诉唐极清说这是林书记的意思,还让唐极清要好好配合,防止群众闹事。唐极清一听是林夕的意思,也就没有再向林夕汇报的必要了,便只是告诉在现场的警员,维持好现场秩序,但是不许骂人、不许打人,更不许随便抓人。
苏全一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的房子被人拆了个稀烂,可自己被人按在地上,最后连家里的一付碗筷都没拿出来。
房子拆完,黄一鸣一伙人先走了,警察又等了一会,也只能是同情苏全一家,却没有其他办法,最后也撤了。只留下苏全一家穿着内衣,忍受着刺骨的寒风站在现在已经成为一堆瓦砾的废墟上,欲哭无泪。
最后被附近的邻居领到家里。邻居们纷纷帮他们出主意,有懂法律的告诉他们,虽然黄一鸣一伙人有法院的强拆通知书,可是那有当天下通知书,当夜就来拆房子的,这明显不附法律。
在邻居们的劝慰下,苏全终于下了决心,准备第二天到县委,找林书记问个明白。
这会苏全的亲戚朋友都听说苏全家被人强拆了,都赶到这里,一伙人嚷嚷着,就等第二天到县里讨个说法。
第二天一大早,除了苏全一家和苏家的亲戚外,这整个棚户区也来了不少人,都怕今天拆了苏全家,不定那天就要轮到自己家了,当然也要到县里,看看风向,要是实在不行就只得签了那份拆迁协议,虽然拆迁费还没有达到他们心中理想的目标,但总比房子被人拆了,什么也得不到强。
一大伙人,有近三百人,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