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嫁嫡-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似一路抓狂瞪眼的不是她一般。



  这等演技,安容为之叹服。



  不过,长公主府的丫鬟听了心里舒坦,脸上欢迎的笑意更浓了三分,“沈四姑娘,郡主让奴婢在这里等候你呢。”



  安容掀开马车,穿着粉红裙裳的丫鬟就伺候在一旁,笑意盎然,伸手扶她下了马车。



  一路领着她们进府。



  长公主府,安容来过几次,随着领路丫鬟走在九曲回廊上,四下打量。



  府邸气势巍峨,画栋雕栏,珠帘绣幕。



  迎面走来的丫鬟穿戴一致,举止得体,仪态从容,柳眉间透着喜色,见有客走近,忙退避到一处,恭谨相让。



  行了一刻钟,终于走到一园林入口。



  千福园。



  月形拱门,雕刻精细,上面喜鹊饶枝,栩栩如生。



  进园之后,便觉眼前一亮,百花盛放,芳香沁人。



  饶行百余步,便见到一块巨石,上面写着:梅林。



  一旁还有一行小字:梅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丫鬟见安容望着巨石出神,笑道,“四姑娘,我家郡主就在梅林里。”



  安容笑着点点头,随着丫鬟继续朝前走。



  梅林里的温度要比外面冷上不少,安容一路走过来,见到不少盛放着冰块的铜盆,为了能让梅花开的更娇艳,不得不给梅林降温。



  正走着,就听到有说话声传来,如空谷莺啼,“这株梅花才开了一半,多搬些冰块来,还有那儿,也多放点儿。”(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香醇(粉红220+)
  说话的姑娘穿着一身鹅黄色裙裳,背影婀娜,身姿窈窕,长发披散,随风轻舞。



  她吩咐完,又朝前走了几步,许是听到有脚步声,转过身来,姣好的面容上带着让人舒适的笑意,漂亮的眸底闪着光亮。



  她就是清和郡主。



  迈步走过来,清和郡主故作嗔怒道,“你怎么这会儿才来,我还以为你恼了我,不要请帖了呢。”



  安容笑着福身见了礼,才道,“我可不敢不来,今儿要是不来,赶明儿你不要我来参加梅花宴了怎么办?”



  清和郡主昂着脖子,娇笑道,“你今儿要真不来,就是我想给你请帖,弋阳也不要我给了,一上午都念叨你几回了,这会儿你来了,倒不知道她溜哪儿去了。”



  “我就知道,我一不在,你就会说我坏话,”不料清和郡主话音才落,弋阳郡主便努着鼻子拆台道。



  安容抬头望过去,就见两个姑娘走过来。



  一个是弋阳郡主,一个是安阳郡主。



  弋阳郡主穿着一身藕荷色绣玉兰花的禙子,鹅黄百褶裙,高高竖起的朝云髻,带着珊瑚点翠簪,还有两朵碧玉雕刻的梅花,唇似红霞,眸光潋滟,肤白胜雪,体骼蕴秀,甚是淡雅灵动。



  安阳郡主则穿着一身天蓝色裙袍,上面用玄线绣着芙蓉花,花朵盛开,栩栩如生,层层叠叠的花瓣用了金线勾勒,富丽无比。



  梳着惊鸿髻,戴着宝蓝吐翠孔雀吊钗,金海棠珠花,耳上是翡翠滴珠耳环。



  眉目如画,温婉如水。笑语嫣然。



  她是清惠公主府上的郡主,封号安阳,也是安容前世玩的开的朋友。



  不过安阳郡主与清和郡主又有一些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她的母亲,清和郡主的母亲明惠长公主乃太后亲生。清惠公主并不是。



  准确的说,清惠公主就不是皇家血脉。她是战乱时期,太后颠沛流离之际,收养的孤女,视若亲生女儿一般。



  后太祖夺得天下。关于她的身世和是否赐予公主封号,还曾引起过争论。不过太后一力坚持,再者当时皇上子嗣不厚,就赐予了公主封号,认作义女。比之不少真公主还要受宠。



  清和郡主笑看着两人,“你们来帮我的忙,却东奔西窜的玩,这园子你们也逛过好些回了,就那么好玩?”



  弋阳郡主挨着安容站在,朝她呲牙。“当然好玩了,你这园子号称千福园,我几次数。也只找到九百九十九只蝙蝠,还有一只去哪儿了?”



  蝙蝠,谐音同福。



  安阳郡主笑道。“清和,我看你还是老实告诉弋阳吧,她就那性子,找不到最后一只,估计是吃不安睡不稳,心里跟猫挠似地。”



  清和郡主脸颊绯红。眼睛四下张望,“其实。我数了几次,也只有九百九十九只。问了母妃,母妃只说让我自己去找。”



  弋阳郡主鄙夷的望着她,“亏得还是自家园子呢。这都不知道?要换做是我,软磨硬泡也得问出来啊。”



  清和郡主白了她一眼,“你当我没有呢,娘亲说她也不知道。她还说知道的人才最有福气。”



  弋阳郡主抚额,安容郡主咯咯的笑,就连沈安玉都偷偷抖肩膀。



  只有安容笑道,“我知道最后一只在哪儿。”



  弋阳郡主眼睛猛然睁大,“在哪儿呢?”



  清和郡主也来了兴致了,还有些羞愧。这可是自己家的园子,自己不知道,还叫别人知道了,好丢脸,可是她又忍不住,便催问道,“快说,你想急死我们呢。”



  安容轻捂嘴笑,朝前走了两步,伸手一指,“喏,就在那儿呢,瞧见没有。”



  嶙峋怪石之上,雕刻着一只蝙蝠,阳光照射下,蝙蝠的倒影印在石墩上,赫然是只蝙蝠。



  安阳郡主不可置信,“真的是只蝙蝠,也只有这只蝙蝠有倒影,刚好一千只。”



  弋阳郡主围着那怪石饶了一圈,伸手阻拦,蝙蝠的倒影就在她手上了,乐的她咯咯笑,问安容是怎么知道的。



  安容笑道,“我也是从书上看来的,书上说这只倒影的蝙蝠最有灵性,所有蝙蝠都是正的,只有它是倒着的,是其余九百九十九只蝙蝠中的王,这块石头是给人坐的,那时倒影就印在人的身上,给人灌入福气,尤以正午时分为最。”



  弋阳郡主抬眸看看天色,这会儿离正午时分还早,一会儿正午了,她一定要来坐坐。



  沈安玉扭眉看着安容,眸底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她居然连这个都知道,还是看书的,她几时这么博学了?



  安容笑的清冽干净,以前不觉得书读的多有什么好处,那些黄金屋,颜如玉都是给男子的,这会儿真觉得读书妙用无穷。



  笑闹的一会儿,就开始忙活了。



  安阳郡主和弋阳郡主帮了两天忙了,安容是第一次来帮忙,清和郡主便简单说了说帮什么,大体就是看哪些梅树没有开花,或者开的不够灿烂,一般一棵梅花树开一大半就行了,含苞待放也是一种美。



  还有那些枯死的梅枝,是累赘,需要剪掉。



  她们要做的就是这两件事。



  说是两件,其实都是丫鬟在打理,她们就是玩玩瞧瞧,提前欣赏一下梅林而已,再就是去梅林深处的梅香水榭玩。



  说白了,就是玩。



  几人迈步进梅香水榭。



  远远的,安容就瞧见有好些粗使婆子抬着类似灶台一样的东西走动,因为沉重有些吃力,安容眨了眨眼,不懂这是做什么。



  沈安玉已经好奇的问出声了,“怎么有那么多的灶台?”



  清和郡主捂着轻笑,“年年梅花宴都是比试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我都嫌腻味了,今年的梅花宴会与以往大有不同,在比试诗词歌赋之余,加了一项,比试厨艺,而且诗词歌赋那些也不是随个人喜好,捡拿手的来,而是投壶选。”



  弋阳郡主迫不及待的拉着安容去看布局图,“看,这么多壶呢,除了那些故意投不中和运气不好的,都能中。”



  安容看了看那图纸,眉头一挑,笑道,“这是谁出的注意,这么妙?”



  弋阳郡主得意的昂了昂脖子,双眸如星辰耀眼,“当然是我了。”



  清和郡主伸手去戳她额头,又捏她的脸,嗔骂道,“就会往自己脸上贴金,这主意怎么成你出的了?”



  弋阳郡主轻揉额头,撅嘴道,“本来就是我啊,连轩哥哥只是说年年梅花宴都一个样,有时候连弹的曲子跳舞都一样,看一次就够了,我觉得他说的不错,才多问了一句,他说比试那些大家闺秀不会的,看她们狼狈慌手慌脚的才有趣,我可是经过深思熟虑,顾忌到大家的乐趣才想到这么绝妙的主意的。”



  沈安玉眼睛盯着那图纸,其中有一半是比试厨艺,还有一小小半是比试针线,余下的才是琴棋书画等。



  也就是说,她们有一半的几率会投中厨艺?



  连油盐酱醋都分不清,谁知道怎么煮饭烧菜?



  而且厨艺还分了格子,有荤菜、素菜、羹汤、糕点……



  沈安玉觉得头晕了,更是庆幸自己今儿跟了来,回去还能恶补一下厨艺,而那些不知内情的大家闺秀,这会儿估摸着还在勤练琴艺,要是投壶的技术不到家,有什么用?



  沈安玉眸光动了动,觉得还是用一天时间练习投壶比较好。



  可是下一秒,她就失望绝顶了,因为安阳郡主拿了个毽子出来,往空中一抛,又接住,得意的一笑,“用踢毽子当箭,准头会小不少呢。”



  沈安玉泄气了,回去老老实实练习厨艺,耐不住心中好奇,问道,“我们比试加了厨艺针线,那那些世家少爷比试什么?”



  清和郡主笑道,“对于那些世家少爷,送请帖去的时候已经打听清楚他们最会的是什么,最不会的是什么,到时候比试的是他们不大会的,或者最不拿手的。”



  弋阳郡主咯咯捂嘴笑,“我说了让他们也比试厨艺,安阳非得说什么‘君子远庖厨’,不算在其中,我觉得让他们做菜才好玩呢。”



  安阳郡主满脸黑线,“明知道他们都不会,还要他们去做,回头我们吃的时候,有你哭的时候。”



  说完,问向安容道,“安容,你说呢,你觉得应不应该加上厨艺?”



  不等安容回答,沈安玉便先回答道,“当然要了,不能总是大家闺秀丢脸,他们也要才公平。”



  安阳郡主眉头皱了皱,继续望着安容,安容笑道,“不知道靖北侯世子是怎么说的?”



  弋阳郡主捂着肚子笑,“连轩哥哥说,不但要下厨,还要会洗衣服,会挖地,会爬墙,会斗鸡遛狗,会……。”



  反正乱七八糟的,都有。



  弋阳郡主说完,耸肩道,“反正连轩哥哥会的,都可以比,他要大放异彩,名扬京都。”



  安容满脸黑线,却觉得这像是靖北侯世子说的话,心中诧异,不敢置信的问,“他还会厨艺,能吃吗?”



  弋阳郡主连连点头,偷偷捂嘴道,“我也是无意中发现的,连轩哥哥厨艺很好呢,以前他偷偷烤过湛哥哥养的鸽子,味道很香醇,那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烤乳鸽,想想都忍不住流口水。”



  ps:烤乳鸽o(n_n)o哈哈~(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盐引
  安容想到了小七和小九,鸽子那么的可爱,他居然也啃的下去,太残忍了。



  前世她怎么都不知道?



  弋阳郡主坐下来,拿起水果啃着,笑道,“其实连轩哥哥会的东西很多,都是跟萧大将军学的。”



  安阳郡主抖了下眉头,“萧大将军不是该教他们学习兵法战略吗?”



  弋阳郡主把果子咬的嘎吱响,点头道,“那时候我也是这么好奇的,可是连轩哥哥说,战场之上,刀枪无眼,保命的功夫很重要,而且动不动就会行军千里,粮草不济,有很多将士就是活活饿死的。”



  “所以要先学会如何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不被饿死,他还认得很多能吃的野草野果子,以前还爬山找过,可好吃了,萧大将军教他们的不仅是兵法策略,还有如何在空无一人的绝境求生。”



  “只是他是靖北侯独子,不会让他涉足险境,所以他就懒洋洋的,学艺不精,萧大将军骂过他两次就放弃他了。”



  清和郡主听完,还是有些不敢置信,“真没想到他还会厨艺,要不我们加一个厨艺吧,用一个小的投壶,或许能碰到一两个投中厨艺的。”



  安阳郡主扑哧一笑,“你就不怕朝中那些大臣,见到自家儿子丢脸后,说公主府举办的梅花宴不伦不类,没准儿就大谈特谈‘君子远庖厨’呢。”



  弋阳郡主呲牙,“这有什么好怕的,投中厨艺那是他们儿子投壶水平不高,学艺不精还数落别人,以后都不邀请他们了,再说了,连萧大将军都会厨艺呢,萧老国公肯定也会,谁敢笑话他们?”



  最后商议的结果就是,加一个厨艺。至于洗衣服什么的。大家自动无视了。



  而且为了增加神秘度,男子比试不采用投壶的形式,而是射弹弓,采用九宫格那样的东西。背面贴上比试项目,射中哪个是哪个。



  这个提议是安阳郡主提议的,大家一致赞同。



  花了半个时候,决定九宫格后面写什么,拿去让丫鬟照着做。她们则在屋子里玩。



  一会儿后。有小丫鬟笑着进来道,“郡主,公主方才得了一匹好布料,让你去正屋呢。”



  弋阳郡主努着鼻子,睁着一双弯弯大眼,好奇的问,“清和什么好布料没见过,至于这么夸张吗?”



  小丫鬟偷偷捂嘴,摇头说不知道。



  可是那样子明显就是知道。



  怀揣着好奇,一行几个人全部去了正堂。



  正堂里。穿戴华贵的明惠长公主,正端茶轻啜,姿态娴雅雍容。容貌温婉胜水。



  清和郡主上前微福了福身子,便娇笑道,“娘亲,你得了什么好布料,这么神神秘秘的?”



  明惠长公主等安容几个都见了礼,才摆了摆手,就有丫鬟端着托盘走近。



  清和郡主好奇的掀开一看,看见是一块并不显眼的布料。嘴巴撅了撅,“没看出哪里好了。”



  明惠长公主轻摇了摇头,就有两个小丫鬟走过去,把那块绸缎打开。



  乍一看不显眼。可是挪到有阳光的地方,顿时光芒四射,绸缎之上,有片片金叶闪烁。



  “金叶锦!”弋阳郡主惊叹道,“不是说金叶锦的织造方法失传了吗,怎么又有了?”



  金叶锦。自诞生之日起,便名闻天下,据传,金叶锦的制造及其困难,一年最多也只得三匹。



  前朝帝妃酷爱金叶锦,皇上几次下令催促进贡,甚至为了金叶锦的织造秘方,查抄了金家,后来战乱,金叶锦秘方也失传了,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世人无不惋惜哀叹。



  清和郡主不舍的摸着金叶锦,好奇的望着明惠长公主。



  明惠长公主笑道,“娘也不知道你父亲是从哪里得来的,一共两匹,一匹已经差人送进宫给你皇祖母了,余下这匹给你做衣裳,还有富余的,你们几个一人做一条绣帕,喜欢什么样式,告诉绣娘。”



  安阳郡主几个喜不自胜,眼睛望着那金叶锦就挪不开眼,连连道谢。



  沈安玉更是乐的合不拢嘴。



  唯独安容面带忧愁之色。



  她们不知道金叶锦,安容却知道的一清二楚,现在金叶锦的织造秘方就捏在横州冯家。



  冯家是大周有名的绸缎织造商,虽说不上是织造世家,却也富足有余,不过冯家出名,却是在未来两年,从织造商一跃成大周最大的盐商,积累的财富更是比的上那些积世的大家族。



  后来军中发生盐卤中毒事件,那时候适逢叛乱,将士们中毒,还怎么守城池,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丢失了一座城池,皇上震怒,派了人去查盐卤案。



  查了数月之久,从盐卤案牵扯出盐引案。



  盐引,取盐凭证,盐引每张领盐一百一十六斤,价五两。



  没有盐引,盐商是无法购买到盐,更没法出售。



  前世盐引案出事时,安容以为与她半点关系没有,却见到苏君泽坐立难安,安容问过后才知道,东钦侯府,有部分收入就是向盐务司讨要盐引,转卖给盐商,从中牟利。



  不当是东钦侯府是这样,其他的府邸也是,包括现在的武安侯府。



  这几乎是朝中权贵都插手的一件事,只是因为权力的大小,参与的多寡不同。



  这事皇上也知道,不过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更准确的说,是皇上也没辙,他一声令下,触动的就是整个京都权贵,所谓众怒难犯。



  不过,贵族讨要盐引,给国库造成很大的损失,皇上不可能坐视不理,盐引案就是解决这事的契机。



  当时京都,人人自危,其中长公主最甚。



  横州冯家之所以能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做大,就是有长公主府做后台。



  他在贿赂驸马的同时,还和盐矿勾结,一份盐引取两份的盐,用了近百万两银子层层贿赂,后来账册曝光,长公主府就有十六万两之多。



  当时皇上震怒,几乎要杀了长驸马,长公主在御书房前跪了一天一夜,那会儿是寒雪交加。



  最后皇上心软,将驸马贬为庶人,长公主府降为郡主府,而且先皇赏赐的良田也收回来了大部分。



  皇上拿胞妹长公主开刀,可见下了多大决心整治盐引一事,一下子就震住了京都那些权贵,盐引一事才消停了不少。



  这会儿见到冯家的金叶锦出现在跟前,再看长公主和清和郡主喜爱的模样,安容仿佛预见了长公主跪在风雪里的场景。



  前世太后疼爱她,安容不忍心她疼爱的长公主吃那么多苦头。



  所以安容站了起来,道,“安容谢长公主好意,但是这金叶锦,安容不能要。”



  清和郡主扭头看着她,以为安容是不好意思收,便笑道,“为什么不要,跟我还客气什么,这金叶锦只能做一套衣裳,多的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