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5年第5期-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祖母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瞿鸿禨,我只知道周太太要是出去工作就好了,赋闲在家只得来吃人民公社的食堂,难为她这位著名美食家啦。 
  我低头吃着,太太们说的话一句也听不明白,只觉得来人民公社食堂吃饭的什么人物都有,就跟过年庙会一样。 
  扈太太唉了一声说,这剩饭怎么收拾啊?平时自家吃饭,剩下便剩下了。这是人民公社食堂啊。农民兄弟辛辛苦苦种田,我们浪费就是犯罪啊。 
  乔太太羡慕地说,你看人家余大夫多好,不吃不喝既没剩饭也没剩菜,一点压力也没有的。 
  外祖母准备喝汤了。扈太太悄悄对她说,王姥姥求您帮我吃了这半碗饭吧,浪费粮食的名声我可承担不起啊。 
  扈太太您当我是鲁智深的肚子啊。外祖母这样推辞着,还是接过了扈太太半碗米饭。 
  身高体壮的杏妮儿吃得很快,三只馒头已经下肚,还喝了一碗汤。她恋恋不舍放下筷子,抬头望着远处的大木桶。 
  乔太太终于发现了救兵,起身将自己的半碗米饭递到杏妮儿面前说,我是不可以剩饭的,请你替我吃了吧杏妮儿。 
  杏妮儿一时不知如何接受,表情挺为难。乔太太以为杏妮儿不肯援助,情急之下脱口说,杏妮儿我换下两条裙子不穿了,回头送给你吧。 
  杏妮儿又惊又喜,瞪圆一双眼睛看着乔太太,双手牢牢端住半碗米饭——惟恐它生出翅膀飞了。 
  这时,满天红食堂管事的大人从我们桌前走过,径直站在余大夫面前,大声说共产主义是天堂,社会主义是桥梁。 
  余大夫连连点头表示赞成。 
  满天红食堂管事的大人微笑着说,余大夫您光坐着不吃饭,是不是对人民公社食堂有意见啊? 
  余大夫摇了摇头,咬文嚼字地说本人对人民公社食堂没有意见,适逢胃炎发作暂时不能进食,因此只能陪坐这里,权作参加人民公社的集体活动吧。 
  您胃炎发作有医院的诊断证明书吗? 
  余大夫抬头注视着对方说,您是什么意思? 
  您坐在这里不吃不喝,难免给人民公社食堂试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我的意思您明白吗? 
  余大夫思索着说,您的意思我不明白。我本人就是执业医生,我的胃炎无须其他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书啊。 
  满天红食堂管事的大人加重语气说,我们知道您是名医。我们也知道您很有性格。可我们每天必须向上级汇报广大群众对人民公社食堂的反应。您不吃不喝,弄得我们非常被动。 
  沙太太终于自力更生吃下了一碗米饭。她呼呼喘着粗气说,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多啊,今天咱们居民小组算是放了一颗卫星! 
  山东媳妇杏妮儿呼噜呼噜就将乔太太的半碗米饭吃了下去。这阵式使人想起索先生手下的乌克兰同志。 
  杏妮儿端着空碗说,人家说剩饭剩菜是资产阶级生活作风。可是我们村里老地主从不剩饭剩菜的,饭粒儿掉在桌上他也要捏起来放进嘴里。他家的五十亩地就这样积攒出来的。 
  乔太太拍着手说,好啦,我们居民小组没有糟蹋一粒粮食。杏妮儿你是大功臣哩。 
  杏妮儿抹了抹嘴,尴尬地笑了。 
  说是到了第三拨吃饭的时间。我们退场了。外祖母扯了扯我的耳朵,问我吃饱了没有。我说吃饱了,然后说没吃饱您不是预备了白面饼嘛。她老人家担心泄密,伸手捏了捏我的鼻子说,不要乱讲。 
  我闭嘴不说话了,知道自己唇边挂着外祖母的一个秘密。 
  走出满天红食堂大门,一眼看见等候进场的人群里站着索先生。他换了一身干净衣裳,还是低眉顺眼的样子。想起他当过太监我便想起皇上。皇上什么样子?我只在一本小人书里见过朱元璋,说他叫化子出身后来领兵打仗得了天下。朱元璋当了皇上就把有功的大臣一个个杀了。看来皇上喜欢杀人,不知喜不喜欢杀猪,比如乌克兰同志。 
  满天红食堂大门外围着一群人,有人哇啦哇啦大声说话。我挤进人群发现小秀玲站在中央,肩膀一耸一耸哭泣着,手里握着一只馒头。一位管事的大人指责小秀玲说,你从小就偷人民公社食堂的东西,长大了怎么接革命前辈的班呢? 
  我没偷人民公社的东西。小秀玲哭泣着辩解了一句。那位大人气得脸红脖子粗,呸地吐了一口唾沫说,你没偷人民公社的东西,你手里的馒头是什么?你必须当众承认错误! 
  小秀玲擦了一把眼泪说,我妈妈从来不吃外面的东西,我想人民公社食堂这么好,她——定会吃的,我就给妈妈捎回去一只馒头,事情就是这样的。 
  你妈妈为什么不来食堂吃饭?我们现在就去问一问她,是不是对人民公社食堂有意见。 
  小秀玲一听,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了。 
  外祖母从人群里将我拽出来,说回家。我乖乖跟随她老人家回家去,一路上想着可怜的小秀玲,真倒霉。她拿一只馒头回家孝敬妈妈,却成了贼。成了贼,她那三好学生的奖状肯定没了。小秀玲一连三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还代表全校学生给列宁格勒市红山十年一贯制小学写信庆祝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呢。 
  这样想着,我心里惦记着倒霉的小秀玲。 
  一走进小街便看见乌克兰猪圈附近聚着一群人,有沙太太有乔太太有扈太太,总而言之是一群太太。太太们你言我语,安慰着李太太。李太太身着黑衣黑裙,还戴了一顶黑纱女士帽。于是那两只白纱手套愈发显眼。外祖母远远看着疑惑地说,这大白天的李太太怎么穿了晚礼服啊。 
  我跟随外祖母,加快脚步走上前去。 
  李太太满脸彤红,用白色手帕擦着额头汗水,反反复复说着一句话,我家小秀玲从来不偷东西的,我家小秀玲从来不偷东西的。 
  我上前禀报说,李太太小秀玲没偷东西,她从食堂给您拿回一只馒头,人家说她是贼! 
  李太太急得浑身颤抖,摊开双手向太太们表白说,我是从来不吃外面东西的,小秀玲为什么非给我拿回一只馒头呢?这孩子好糊涂啊。 
  太太们就跟着叹气。 
  外祖母说,李太太您不要怪罪小秀玲,她拿回馒头是孝敬您啊。 
  可人家说她偷东西啊!小秀玲小小年纪就成了贼,这真给李先生丢人啊。 
  说着,李太太身子一挺便倒在乔太太怀里了。乔太太吓得一声尖叫,脸色苍白好像抱着一具尸体。外祖母倒是很有经验,说李太太急火攻心,身子僵直闭住气啦。 
  外祖母指挥大家为李太太弯腰盘腿。太太们一起动手恨不得立即把气厥僵直的李太太身体折弯,可就是弄不动。扈太太急得哭了。 
  这时候,吃饱喝足的山东媳妇杏妮儿脚步噔噔跑来了,好像天降救兵。杏妮儿让外祖母抱住李太太双腿,她两条胳膊搂紧李太太肩膀,猛然用力嘿哟一扳,身体僵直的李太太便弯腰盘腿坐在地上。外祖母伸手掐着李太太鼻下“人中穴”,说您哭出来吧您哭出来就好啦。 
  盘腿坐着的李太太双眼紧闭脸孔铁青,好像没了呼吸。我担心李太太死了,就转身跑向满天红食堂。 
  我要告诉小秀玲,当年正昌纸厂经理一口大米饭没吃到嘴里就死了。今天李太太不要一口馒头没吃到嘴里也死了啊。 
  跑出小街,我迎面看到西服革履的余大夫回来了,就大声告诉他李太太要死了。余大夫一惊,快步朝着小街深处跑去。 
  我紧紧跟在余大夫身后,担心李太太已经死了。 
  余大夫冲上前去拨开人群蹲在李太太面前,他翻了翻眼皮摸了摸脉搏,说这是气厥昏迷,你们把李太太抬进我诊所吧。 
  山东媳妇杏妮儿根本不用旁人动手,猫腰抱起李太太大步噔噔奔向余大夫诊所,一口气走了进去。 
  我悄悄跑出小街,奔向满天红食堂去找小秀玲。尽管小秀玲平时傲慢,遇到麻烦我还是同情她的。
跑到满天红食堂大门外,纺织女工合唱队还在唱着“人民公社亚克西”,却不见小秀玲身影。我大着胆子向一位管事的大人打听,他说那个偷食堂馒头的小女孩儿已经跑了。 
  我很惊讶。城市里小男孩儿惹了祸扭身就跑,这很常见的。可小女孩儿不会这样的,她们只会站在原地掉眼泪。 
  余大夫诊所里散发着来苏水的味道。外祖母和杏妮儿陪伴着李太太。杏妮儿小声告诉外祖母,她姐姐出嫁以后就是这样,一生气就挺过去了。 
  外祖母说,这很危险啊。女人家就是可怜,遇到委屈无处伸张,往往添了闭气昏厥的毛病。 
  黄昏时分,李太太苏醒过来。外祖母守在病床前,说多亏余大夫及时打针灌药。李太太脸色惨白,有气无力,轻轻说谢谢余大夫。李太太挣扎着坐起来,执意离开余大夫诊所回家。余大夫也不挽留,给她开了几粒镇静药,说稳定情绪卧床休息,保证睡眠避免外界刺激。 
  摇摇晃晃走出余大夫诊所,李太太腿脚发软。山东媳妇杏妮儿伸手去搀扶。外祖母急忙阻拦说杏妮儿你不要碰李太太,咱们脏呢。 
  李太太无可奈何地说,我这身衣裳反正要不得了,换下来杏妮儿你拿去洗洗穿吧。 
  杏妮儿激动得说不出话,索性给李太太鞠了一躬。李太太见我在场,马上打听小秀玲的下落。 
  我只得撒谎说不知道。 
  李太太连连叹气说小秀玲好糊涂啊,一路强打精神走到自家院门外,向我们说了声谢谢,转身按响门铃。 
  外祖母看到李太太按门铃,就惊异地问小玉雯从学校回来啦? 
  李太太说没有啊,又伸手按了两声门铃。 
  我一旁看着,心里想小秀玲跑了,小玉雯常年住校,李家没人啊。李太太就是按一百次门铃也不会有人开门的。 
  这时候突然喀嚓响了一声,院子里有人给李太太开了门。李太太伸手一推,回头跟我们道别,走进院里去了。 
  我听到院门咣哨一声关了,就转身看着外祖母。 
  杏妮儿一把抓住外祖母胳膊说,王姥姥您说院里到底是谁给李太太开门呢? 
  外祖母寻思着说,小玉雯住校不回家,小秀玲跑了没在家,院里究竟是谁给李太太开门呢?闹鬼啦。 
  杏妮儿脸色泛白说,从前我们村里就闹过黄鼬精,说话办事跟人一模一样呢。 
  沙太太走了过来,小声询问出了什么事情。 
  我冒冒失失说了一句话,谁在里面给李太太开门啊?那一定是小秀玲呗。 
  外祖母听罢一拍大腿对杏妮儿说,这一定是小秀玲回了家给李太太开门啊。咱们大人还不如小孩子明白呢。 
  杏妮儿咯咯笑了,说小秀玲在家当然要给李太太开门呀,王姥姥咱们这是疑心生暗鬼呢。 
  沙太太听罢事情原委,郑重其事说王姥姥你不要闹神闹鬼好不好。说着沙太太转向杏妮儿,你也不要遇到什么事情就跟乡下黄鼬精联系起来。我们大城市里是没有妖魔鬼怪的。 
  说罢,沙太太走了。山东媳妇杏妮儿受到居民小组长批评,也灰溜溜回家了。 
  外祖母低声抱怨说,沙太太说话有时候好像大干部一样,这样不好。 
  我说,人家沙太太自力更生吃下去一大碗米饭,表现蛮不错的。 
  我跟外祖母一起回家。她在前,我随后,沿着小街走着。突然她老人家啊地叫了一声,停住脚步。 
  我抬头看见小秀玲进了小街,低头迎面朝着我们走来。 
  我大声说,原来小秀玲不在家啊。 
  外祖母横身拦住小秀玲说,原来你不在家啊!你不在家那是谁在里面给李太太开门呢? 
  小秀玲神情恍惚,好像不明白外祖母在说什么。我猜想小秀玲仍然为馒头的事情懊恼,就安慰她说,小秀玲姐姐你别难过了,晚饭咱们一起去满天红食堂吧。 
  小秀玲一声不吭,低头跑回家去了。 
  外祖母望着小秀玲背影,一边寻思一边说,好奇怪啊,李家没有保姆,是谁在里面给李太太开门呢? 
  我说那就是小玉雯在家呢。外祖母摇了摇头说,小玉雯不是李太太亲生女儿,除去寒假暑假她是不会回家的。何况李先生下放农场劳改,亲爹不在家小玉雯更不会回来的。 
  回到家里外祖母还在寻思。李先生下放农场了,莫非李太太有了别人?这可是伤风败俗的事情啊。 
  就这样,小乌龟丢失成了我心里的悬案。究竟是谁给李太太开门呢?一下成了外祖母心里的悬案。 
  晚饭,我们居民小组还是第二拨,六点钟进场。沙太太把我们一行人集合起来说,李太太身体不好在家休息,我告诉她人民公社食堂专门设有病号饭,小虾汤面。可她连病号饭也不吃,要修炼成仙啊? 
  想起沙太太批评外祖母闹神闹鬼,我心里不服气,抓住机会走上前去伸手指着这位居民小组长说,什么修炼成仙啊,沙太太您不要搞封建迷信好不好? 
  沙太太尴尬极了,走过来揪了揪我的耳朵说小毛孩子你也敢批评大人呀。 
  外祖母得意地对我说,好哇!养你比养一条小狗儿强得多,关键时刻还懂得护着姥姥。 
  外祖母和我、扈太太、乔太太、杏妮儿还有小秀玲,一行人跟着沙太太前往满天红食堂去了。余大夫不是我们居民小组的成员,他身穿一件古铜色风衣独自走在前面。一路上我看到人们纷纷跟他打招呼,都是很尊重的表情。 
  天色渐渐暗了。我追着小秀玲问道,李太太为什么不吃外面的东西呢?人民公社食堂挺好的。 
  小秀玲低头走着,不回答。 
  我说李太太不吃外面的东西那就在家开伙吧,想吃什么饭做什么饭,想吃什么菜烧什么菜。 
  小秀玲还是不回答,就跟哑巴一样。 
  沙太太回头对小秀玲说,一旦推广人民公社食堂经验,可就不许在家私自开伙了,到时候我看李太太怎么办。 
  我心里想,到时候李太太不会饿死吧。 
  进了满天红食堂大门,小秀玲低头走在人群里。好端端一只小天鹅变成一只灰鸭子。 
  走进饭厅,我看到增加了桌子,就高兴得拍手。有了桌子,就不会有人站着吃饭了。 
  晚餐是大包子。一块大黑板上写着四种馅儿:猪肉萝卜、猪肉韭菜、羊肉西葫芦、牛肉大葱。 
  沙太太说,这四种包子自由选取,我们去排队吧。 
  四小碟八宝咸菜已经摆上桌子。我跑去排队领取包子了。路经那一只太木桶,我看见里面盛着热气袅袅的小米稀饭,黄澄澄的颜色令人想起金店。外祖母跟我说过乔太太娘家以前就是开金店的。 
  排队领取包子,扈太太和乔太太小声讨论着,主要是研究领取哪一种包子。乔太太说不吃韭菜不吃萝卜,口气不好呢。扈太太表示赞成,指出大葱的口气也不好。 
  就这样,四种包子被两位太太排除了三种。这时候乔太太又说自己从来不吃羊肉的,扈太太同样认为羊肉过于膻气,在北京只吃了一次“东来顺”就够了。 
  我很替两位太太发愁,不知她们应当领取哪种包子。这时那位周太太走过来,跟扈太太打着招呼。我伸长脖子对扈太太说,您请周太太替您拿个主意吧,她是美食家啊。 
  扈太太摸着我的头顶说,周太太又不是孙悟空,她也变不出第五种包子啊。 
  乔太太说,我们随便领取一种就是了,只要不弄出剩饭剩菜就好。午饭要不是人家杏妮儿救场,我们被动死啦。 
  小秀玲领取了一只大包子,低头从我面前走过。我连忙问她什么馅儿的,她说不知道。 
  她领取了一只大包子却不知道什么馅儿?我觉得小秀玲的回答非常奇怪,真是难以理解。 
  马上轮到我领取包子了。我回头看着外祖母,心里没有主意。外祖母板着面孔说,我才不管你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吧。 
  杏妮儿排在我前面,这位身高体壮的山东媳妇只领取了一只大包子,转身就走。我心里疑问,杏妮儿饭量那么大却只领取了一只包子?这时候轮到我了。 
  大师傅问我要什么馅儿的。我只好说了声随便。大师傅伸出夹子把一只冒着热气的大包子放在我盘子里,笑呵呵望着我。 
  我问大师傅给我什么馅儿的。他说你一吃就知道了。 
  我端着大包子回到桌位,坐在小秀玲旁边。这时候我明白了,小秀玲领取包子的时候一定也说了声随便,所以她不知道是什么馅儿的。 
  我觉得不知道反而更有意思。知道了,就没意思了。 
  沙太太领取了两只大包子。她一定认为自己身为居民小组长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就多吃。 
  扈太太只领取了一只大包子,乔太太也只领取了一只大包子。我不知道她们领取了什么馅儿的。大家围着桌子坐下。山东媳妇杏妮儿勤快起来,给太太们端来一碗碗小米稀饭。 
  外祖母便大声夸赞这位山东媳妇有眼色,适合在大家庭里当保姆。杏妮儿马上说,王姥姥那您给我介绍一家吧。我不愿意坐在家里糊火柴盒了。 
  杜家你敢去吗?那老头子日伪时期当过警察局长。外祖母说。 
  杏妮儿眨了眨眼睛说,我在电影里见过这种人物,比地主还凶呢。 
  外祖母哈哈笑着说,其实一点儿也不凶,他无论跟谁说话都特别客气呢。 
  我用筷子夹开大包子,还是看不懂自己是什么馅儿的。外祖母耸了耸鼻子说,不用看就知道是猪肉萝卜馅儿的。 
  我挺身看了看小秀玲的包子,好像也是猪肉萝卜馅儿的。我吃着跟小秀玲同样的包子,心里挺满足的。 
  扈太太是羊肉西葫芦。乔太太是牛肉大葱。这两位太太选择了牛羊避开了萝卜和韭菜,小心翼翼吃着。 
  这时候外祖母发现了问题,大声问杏妮儿为什么不吃饭。杏妮儿指着自己的空盘子说已经吃过了。 
  我告诉外祖母杏妮儿只领取了一只大包子,三下五除二就吃下去。沙太太当头询问杏妮儿为什么只吃一只包子。 
  扈太太和乔太太也觉得杏妮儿的饭量反常,一起询问着。 
  杏妮儿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留着肚子替你们收拾剩饭呢。太太们什么时候吃不下了,我就什么时候替太太们吃啊。 
  外祖母放下筷子大声说,我明白杏妮儿的心思啦,她中午不是替乔太太收拾残局了吗?乔太太说送她两条裙子。这晚饭杏妮儿还想替扈太太收拾残局吧?希望扈太太送她一双皮鞋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