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4年第11期-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栏目主持人:江  岚
          龚水清
          集 梦
    翻山涉水到开封,只为他人案一宗。
    借问包公何处去?姑娘笑指小楼中。
            谢介龙
       鹧鸪天,观荷访田家
    小艇穿梭碎晚霞,观荷踏露访田家。袅娜
    羞涩低头见,笑靥嫣然揭面纱。    枝弄
    影,有归鸦。凉风习习品西瓜。清香碧叶
    湿银月,且卧莲蓬钓墨虾。
         进退事寻常,心志乃无价。
    岱岳高千寻,云端隐磴道。上有南天门,
    望之人苍师昊。客从九州来,共道名山好。
    相携勇登攀,何曾惧陡峭。昂首意气横,
    临风自笑傲。行行重行行,心逐浮云渺。
    峰岭转崔嵬,渐闻人语杳。中途忽彷徨,
   几回坐长啸。回头不复前,意颓始未料。 
    为问山中云,绝顶几人到。
          由国栋
     五古,游嘉峪关
    西出嘉峪关,戈壁千里行。飞车追日远,
    暮到敦煌城。不见烽烟直,未闻驼铃鸣。
    何当遍绿洲,更见西域荣。
        张连成
    古绝·约人不至
    约人不来独开宴,美酒佳肴无人伴。
    青莲自酌尚成三,月落影沉夜漫漫。
         戴绍湘
         渔家傲
    两老岂无孤寂感,身边但愿孙相伴。孙子
    爹妈心不满:=时代换,将来只怕长遗憾!
    相约共将知识灌,老年大学天天见。
    为带童孙能遂愿。添硬件,琴棋书画齐=充
          陈 兴
       千叶忆雨
   雨里诗怀久不开,可能因雨闷诗怀。
    雨晴犹作雨时忆,万马奔从天上来。
        杨敏俊
        山行遇雨
    芒鞋胜马惯跻攀,侧立羊肠第几盘?
    落木萧萧山远阔,顽云滚滚雨森寒。
    鲁阳可笑戈挥日,苏子徐行杖作鞍。
    来处何须屡回首,峻岩过后是平滩。
     程羽黑一十六岁一
    激颓词外篇·鹰扬记
    (外三首)
    逋逃江海快骑鲸,覃思天人自弃缨。
    舐毂小儿安识我,吹箫吴市独怜卿:
    闸茸巢许千秋节,沆瀣仪秦万世名。
    展史何须生觖望,佩钩联袂且徐行。
       清平乐
    行吟坐啸,难免多情笑。丝竹中年尚潞
    倒,况我无知年少?  佯狂竖笛横箫
    痛歌为遣无聊。藐尔喧喧闹闹,管他脉
     脉潇潇!
     论  诗 
    浮生生计成孤注,刹那性灵称善缘。
    二句三年原拙句,千篇一律是名篇。
    孰求结客喧燕市,何必劳人作郑笺:
    亿万斯年谁至此,浣花野老李青莲。
       静夜笺
   河汉迢迢几亿程,明星杳杳若前生。
   息看宛转凉风色,坐听清泠冷月声。
           刁永泉
        童年忆事(五首)
    今之城市儿童,居楼房街市间,出没于课
    堂电游厅,远离大自然,情趣枯燥,殊觉不
    幸。忆我童年时,成长于自然之间,玩乐游
    戏,与花鸟虫鱼为伴,生趣无限,记忆成
    诗,今儿童读之,或有所感染。旧体儿童
    诗,似不多见,曾读周作人先生此类诗作,
    多写他人古人事,我则写亲历事,不与同
    焉。
       捉  鱼
    街后河滩竹木稀,板桥沙岸草萋萋。
    桃花流水柳荫渡,捉罢鱼儿垒小堤。
    斗蓖麻
    中滩一带草青青,谁种蓖麻初长成。
    小友偷来夸大将,红头花脸斗输赢。
    斗蓖麻:儿童游戏活动,两人各取一粒蓖麻
    籽,捏指端,以根部相抵,抵破者输,罚一粒或数
    粒蓖麻籽给赢者。双方各以自己蓖麻之色彩花
    纹命名为“红头”写“花脸”等“大将军”,或以古代
    名将命名。
    河上芦庵表叔家,水车宛转唱咿呀。
    女儿卖菜归来晚,灯影游移过白沙。
      街巷蟋蟀声
    月移檐瓦泻凉飔,一曲乡音人梦时。
    街角廊沿青石下,新迁蟋蟀小琴师。
      收北瓜
    父亲租地羡桑麻,命我河滩收北瓜。
   青竹箩筐长扁担,蹿蹿倒倒蹭回家。
         任之通
        七古·黄洋界
     黄洋界上哨所旁,缅怀故人过井冈。雄关
     险隘话艰苦,战壕老炮仨见沧桑。挑粮小道
     今犹在,歇脚大树9色更苍。热血英雄何
     处去,石崖前头菊正黄。
       即黄洋界哨位现今摆放的当年红军作战使用的
    老铁炮。
    ②当年朱德、毛泽东和战士一起挑粮的山间小道
    仍然存在。 
         陈仁德
         诗四首
       春日书感三首一
    闻道东南海水深,打工潮涌势如奔。
    市场壮阔宏图起,商战纷纭大气浑。
    异域果能圆富梦,农夫宁再守荒村。
    君看江畔人千万,未过元宵已出门。
    名都屡说竞豪赊,一掷千金笑语哗。
    隔海轻机迎爱犬,燃钞雅座戏娇娃。
    狂如金谷园中客,气比乌衣巷口家。
    别有深山贫困户,蓬头跣足病交加。
       古  风(三首)
    江从西北来,奔腾势若泻。雪浪拍长空·
    狂涛激岩罅。独有逆水舟。中流苦撑驾。
    洪波欲掀天,惊风似烈马。咫尺已难图·
    况是远行者。心力渐不支,滩头久上下。
    借问操舟人,何不另谋画?顺流而乘风·
    千里一日跨。舟人击楫歌,再拜深致谢。
         诗词八首
     一作者简介一杨逸明,  一九四八年八月生于上
     海,祖籍江苏无锡。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
     已出版诗词选《飞瀑集》现为上海诗词学会副
     会长兼秘书长《上海诗词》常务副主编。
     创作心得:
     有的新体诗像=散装酒气作者看不上格律诗的
     形式,有酒不愿意装进旧瓶,宁可将好酒散装,
     让人闻到酒香,却难以永久储藏。有的格律诗
     像?“瓶装水”,作者收藏旧瓶成癖,瓶中注满水,
     以为已经有了好酒。
      回忆初恋,戏作
    与汝相亲始惹痴,至今心醉—』邻时。
    小窗人对初弦月,高树风吟仲夏诗。
    梦好难追罗曼蒂,情深可上吉尼斯。
    浮生百味都如水,除却童年酒一卮。
    接加拿大老同学信
    飞雁传书到小楼,来逢春日去逢秋。
    人添白发三千丈,月映沧波两半球。
    天上有云堪作纸,世间无砚可磨愁。
    童年梦境依然在,一捧遥笺一漫游。
    寄草原诗友
    一回读信一回痴,敕勒川歌入梦时。
    千里久寻谁是侣?两心忽遇竟缘诗!
    胸中春草纷披野,笔底秋泉猛涨池。
    转觉别离情调好,聚多未必更相思。
    轩辕庙放歌
    来向轩辕一放歌,心声跌宕响高坡。
    皮肤未悔同黄土,动脉堪豪有碧波。
    安得埙篪长奏乐,终教棠棣不操戈。
    诗人自愧升平世,荐血无多荐泪多:
         金缕曲·长城
    万里长龙舞。几千年、似醒似睡,卧云穿
    雾。遥想雄关烽火起,四处鸣金击鼓。使多
    少、魂游尸腐?漫道中华脊梁骨,细思量、
    此骨何曾竖?承受尽,辱和侮。    断垣
    残堞生狐鼠。怎敌他、舰来海上,骄夷贪
    虏:我觉长城短衫耳,华夏肩披肘露。甚
    奇迹、寰球自诩?安得蓝图重设计,铸铜
    墙铁壁非砖土。凝血肉,聚心腑,
       咏瀑布
    飞瀑遥倾天上湖,雨丝风片满崖珠。
    心泉也有三千尺,能向秋山一泻无?
         金缕曲·怀念李白
    白也顽童耳:久离家,听猿两岸,放舟千
    里。爱到庐山看瀑布,惊叫银河落地。常
    戏耍,抽刀断水。不向日边争宠幸,却贪
    玩,捉月沉江底。一任性,竟如此:  人
    生难得天真美,且由他,机灵乖巧,尽成
    权贵。  一句“举头望明月”,九域遍飘诗
    意 身可老,心留稚气。我欲与君长作伴,
    唤汪伦,组合三人醉。同啸傲,踏歌起。
      重阳登高
    栏杆拍到最高楼,两袖新凉酒一瓯。
    诗绪纷纷风口集,乡愁淡淡月牙勾。
    黄花几百丛供眼,白发三千丈裹头。
    都市已无蛩合唱,更须骚客啸成秋:


关于刘文玉长诗《黑土壮歌》的一封信
■  贺敬之
                             文玉同志:
  祝贺你的《黑土壮歌》修订重版。
  我为眼疾所累,近年来不得不严控读写,因而诗,特别是长诗读得很少。在勉力读过的别的几部优秀长诗之后,你的这部“壮歌”连日宋使我壮目并壮怀,是我为之惊喜和感动的又一部长诗力作。
  照我读后的浅见,我以为你这部长篇叙事诗是久不为强势话语所青睐的现实主义在诗歌创作中的又一胜利。它不是过去在某种情况下曾被扭曲和若干年来又被妖魔化,从而被作为假想敌的“现实主义”或“两结合”。它使我想到的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老马》、《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石牌坊的传说》、《胡桃坡》等等在今天焕发的青春。它是一部用强烈激情和奇光异彩描绘的表现中国农民顽强生存和英勇斗争的新型的英雄史诗。它的现实主义风格具有无可置疑的生活逼真性,同时又具有令人信服的传奇性和浪漫色彩。它的英雄人物形象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人民的、革命的英雄主义,是现实和理想、往昔和当代、个体与群体、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创作主体和描写对象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还有,它的语言和细节描写也具有特殊的诗的魅力。群众语言的大量采用和艺术的提炼,农民口语和知识化语言的浑然交汇,都令我这样的读者感到亲切而又耳目一新。
  当然,我并不认为它已经是完美无缺,也深知作者渴求批评性意见和改进建议,更不屑为获取虚名而邀人造势。但由于我不能亦不善为文细论诗艺,加上前述过的眼疾关系,只能先写出以上几句读后感作为读者反映之一供你参考。我照旧愿意的是诗友间剪烛西窗促膝对谈,在学习你取得新成功、新经验的同时,也直率地说出我认为的不足之处。
  此外,也许在信末还需补说这样几句:
  在若干年来演变下来的当今诗坛的语境之中,在关于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强势话语之下,我以为你之所写和这样来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令同道者感到欣慰和;振奋的。它是献给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壮歌,也是为诗歌战线的老兵以及新兵而写的壮歌——’壮怀之歌,壮行之歌。  感谢你,文玉同志!敬礼!’
  贺敬之
  2004年3月27日注:题目为编者所加。
    刘文玉长诗《黑土;仕歌》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刊讯'诗人刘文玉《黑土壮歌》研讨会于3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到会并讲话。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李瑛,全国政协常委、文教委副主任翟泰丰,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吉狄马加,中共沈阳市委副书记刘迎初,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世伟,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石,辽宁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兆林,辽宁省作协副主席、沈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咏诗以及李秀珊等和在京的诗人、诗评家严阵、石英、韩作荣、叶延滨、苏叔阳、包明德、吴泰昌、程步涛、李小雨、朱先树、宗鄂、金哲、查干、李一信、祁人等60余人出席。
  金炳华在讲话中说,刘文玉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始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实际,创作出版了许多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这种执著的创作态度令人钦敬。金炳华希望诗人们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精品意识,为建设与中国经济实力相称的文明大国而创作出具有崇高思想境界和艺术质量的优秀作品。
  刘文玉是一位年近耄耋的诗人,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出版了《柳笛集》、《乡土的赞歌》、《绿色的情缘》、《狂雪·笛声》等10多部诗集和《情人》、《地下怒歌》等10部大型歌剧。他所创作的歌词《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满载友谊去远航》、《迎宾曲》曾唱红了大江南北。进入21世纪,他满怀激情创作了长篇叙事诗《黑土壮歌》,他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十易其稿。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与会诗人和诗评家谈到,《黑土壮歌》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主题,描写了当年闯关东的一代人和他们的子孙敢于探险的开拓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作品以柳树屯为背景,把东北大地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地域风情融为一体,使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和深厚的历史感。《黑土壮歌》保持了刘文玉质朴、生动和口语化的诗风。


你的句子已灿灿发亮
■  陈忠实
  和王宜振结识的时候,我们还都是小伙子,都爱着文学,别无选择地都把习作稿投给《西安晚报》文艺副刊,和副刊编辑张月赓都成了朋友。我约略记得,和他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老张仅有一间屋子的家里。笑眯眯的,说话声音很绵软,这是第一次见面的印象。30余年过去,我谢了顶,他的头顶上也空白闪亮,然而依旧是眯眯笑着,说话的声音依旧绵软。30多年前我在报纸上看他写作的儿童作品,30多年后他依然写着儿童题材的诗歌。诗集出过八部,国家级大奖获过六次,完全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儿童文学大家了。我真是感慨而又感动。
  我的感慨和感动在于一个人一生都在与孩子对话,都在感受着儿童心灵的妙音,都在专注地与那一双双天真烂漫纯洁无瑕的童稚的眼睛对视和交流,聆听如竹笋拔节般活泼泼的生命旋律,这样的作家活到百岁,心灵也是一片童稚的纯净和鲜嫩。
  只有具备一颗纯美圣洁的心地,才能和纯洁无邪的童心发生共鸣;只有如圣母般的善意和爱心,才会得到灵敏的童心的呼应;只有满怀巨大的至诚和对生命的敬畏,才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小说创作需要想象,诗歌亦然,儿童诗歌更不可或缺想象。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没有创作。宜振对于童稚心灵世界的敏感,得助于自身心灵的纯洁,想象的翅膀呈现出非凡的·活力和恒久性。我在吟诵他的诗篇时,常常被那些绝妙的喻体——想象的结晶——所惊讶、所陶醉。我很怀疑这样年龄的人依然会保持如此丰富的想象的活力,便断定宜振的心是年轻的诗性的心。
  即使在感怀乡土感怀亲情的诗篇里,宜振仍透出一缕少年的纯美。他的诗集里几乎有一半都是写土地和乡村,以及生活在这古老土地上的广义的父老乡亲。土地、乡村和黄土高原,是从这块沃土走出来的一代一代诗人吟诵不竭的圣地。宜振生长在陕北农村,诗性最敏感的部位也在于此。这些诗篇里洋溢着宜振独特的声音、独特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我揣测来自他纯粹个性化的独特体验,以及难以企及的赤诚。这些诗篇常常使我吟哦不止,心灵颤颤。有些堪称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仅示较短一首《父亲从乡下来》:“父亲从乡下来/乡下的父亲/伸开粗砺的手/手心里握着四个季节//父亲从乡下来/乡下的父亲/用草帽搧风/掘出一串串鸟鸣//乡下的父亲/跟我睡在一起/夜深人静,父亲的骨节在舒展/从骨节里蹦出一片蛙声//乡下的父亲/用旱烟袋抽烟/把烟袋锅磕一磕/竟磕出一地的乡情//乡下的父亲/头颅是一颗太阳/无论头顶是黑是白/都能把一个个日子照亮”这样的诗是不需要解释的,也不适宜解释,任何高明的解释都很难达到精微的语言之外的韵味和意蕴。世界上有许多诗是需要讲解的,也可能有多重意释的;有些诗不适宜解释而适宜吟诵,只有在吟诵时才能充分感受它的美,才能陶醉在无尽的难以言说的情感里。宜振的这首诗对我就产生了这样的认知。无论诗歌、无论小说、散文,写父亲的篇章太多太多了,精晶也不少,宜振的这一首且不判断算不算精品,却可以说出类拔萃。
  在宜振的诗集里,通本都布满着这样的词汇,绿草、花瓣、蝴蝶、小鸟、麦子、幼芽、萤火、灯笼、青蛙、池塘、火苗、月亮、星星、羽毛、苍鹰、鸿雁、鸟巢、鸟蛋、蟋蟀、蝈蝈、油菜花、稻田、纺车、炊烟、烟袋等等。宜振自己不知是否留意,在阅读者我的感觉里,却是如此强烈。这些语汇漫散在整本诗篇诗句中,阅读者的心境和情怀不觉中泛潮起诗意了。这些语汇原本都是最富于生命活力的,它们从诗人宜振的胸膛倾泄出来,进入我的视野,触动我的神经,满心都潮起生命的活力了。我现在大致可以冒昧猜测宜振永远眯眯的笑脸和绵软的声音了,一个眼里和心中装满绿草、花瓣、鸟鸣、虫叫、蝶舞的人,大约不会在乎生活里的龌龊的。一生都能保持如此美好的笑容和声音的宜振,令我在感动之同时又分外钦敬。
  宜振一生都沉浸在儿童的心灵世界,一生都在为着儿童工作(编辑《少年月刊》)。他吟诵不止,孜孜不倦,永不满足,追求着心灵的完美和诗的境界的完美。有一首《摸亮》的诗当是他这种追求的写照:“我摸一个词语/从嫩摸到老/我想把它摸亮。//我摸一个句子/从青摸到黄/我想把它摸亮……”我读这样的诗,同样以为只可意会而不必言说。我惊讶“从嫩摸到老”、“从青摸到黄”这样漂亮的句子。我几乎心同身受般可以感知到艺术探索的兴致和艰难。我想到了古人的“推敲”。我也想到了海明威以无比的毅力追求自己创造境界的感人故事。他有一句名言概括得十分生动,叫作“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海明威“寻找”的“句子”和宜振“摸”索“词语”和“句子”的精神是一样的,都是要得到只能是属于“自己的句子”。只有“自己的句子”才是具有艺术个性的“句子”,才是不会被淹没的“句子”。
  我想以宜振《母亲的嘱咐》来互勉:“临走的时候/把母亲水灵灵的嘱咐/掐一段  放在阳光下/晒干  装进小小的/旅行袋/饥时嚼一点/渴时  嚼一点/一小段晒干的/话儿  嚼它/需要我一生的/时间。”这样的诗,我一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