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伪善-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较于观众们的热切,宇文佑和南安郡王倒是十分淡定,球进了就叫好,失误了就叹息,即使那是对手的马球队。

    南安郡王府和阁老府对战的时候,是连赢两场,到了宇文佑这里却是一胜一负,那就要进行第三场了,这可是极少有的情况。有人就嘀咕,郡王爷不会是放水了吧?

    第三场开始,人们就瞪大眼睛盯着球场,可惜什么也没发现。这也难怪,竞争如此激烈,双方又都是高手,即便有猫腻也不是他们这些坐在看台上的人能发现的。眼看着时间就快到了,两边的比分却是一样,不会是要平了吧?

    “时间到!”喊声刚刚响起,又一个球飞进了球门,是宇文佑这边的!(未完待续)
126 黑幕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生之伪善》更多支持!球场上爆发出震天价的欢呼,场外短暂的寂静后也是一片沸腾,谁都没想到赢的会是宇文佑。这个皇子从默默无闻到小打小闹,现在已经完全不掩饰自己的锋芒了。

    锋芒毕露的宇文佑没有任何人敢于轻视,即使老皇帝不喜欢他,即使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宫女。

    南安郡王腆着肚子朝宇文佑走过来,虽然脸上没什么,但周遭气氛立刻变得微妙了,宇文佑却浑然不觉,笑着一拱手道:“多谢王叔手下留情。”

    这句话,有人觉得宇文佑是在谦虚,更多的人却是立刻想到马球赛果然有黑幕。不是他们小瞧宇文佑,实在是南安郡王府马球队的威名太盛了,连小有名气的镇国公府都完败,怎么会输在宇文佑这支不知从哪里拉来的马球队手里?

    只不过这里的人既不缺钱也不缺心眼,纵然心中怀疑也不会在主人家乔迁新居的大好日子里,去还原所谓的真相,这是要落一辈子埋怨的。相反,如果南安郡王真在这一天里赢了宇文佑,还要有人说他没眼色呢。

    南安郡王也知道这些,所以在宇文佑找上他的时候,略犹豫了一番就答应了与其合作。不会影响名声,又有大笔的银子赚(宇文佑的赔率在三家之中是最高的),这等好事怎能错过呢?但这个时候他显然是不会承认自己放水的,哈哈一笑道:“是你的马球队好,我可没有手下留情。”

    威名没有受损,又大赚了一笔。南安郡王越想越高兴,看宇文佑也越发顺眼。虽然不久前他们还是对立的,但亲叔侄还能记仇不成,他不是小气的人,宇文佑看来也不是,便将大手拍在宇文佑的肩膀上,说道:“一转眼。你也是个大小伙子了。走,到我府上去,咱们喝上几杯。”

    宇文佑在同龄的男孩子中算是长得比较快的。但跟人高马大的南安郡王站在一起,就显得太过矮小。因此,这句“大小伙子”一出口,周边的人就都笑了起来。南安郡王的好友锦乡伯揶揄道:“郡王爷,五殿下年纪小。怎么能喝的过你。”

    “王叔不会是输了马球赛,想办法找场子吧。”带着点痞子色彩的大驸马嘻嘻笑道,“说起来,五殿下赢了马球比赛。又添了这么个阔气的新宅子,是不是应该请我们所有人大吃一顿?”

    搬了新家请亲朋好友来燎锅底,这是平民贵族都有的习俗。因为宇文佑年纪小。加上对其了解不深,一直没人提这茬。现在大驸马先说了出来,立刻有人附和。

    作为此间主人的宇文佑,对这些善意表现得受宠若惊,而事实上,他的确有些惊讶,因为他和这些人大多没什么交情,有些甚至是他上辈子的死敌。可现在,他们都很自然地站在宇文佑身边说笑,一副交情深厚的模样,没有算计,没有讨好。

    这种单纯的热情,让宇文佑觉得很突然,却并不讨厌。他只能在心里感叹,人和人的交往,真的是件很奇妙的事情。

    “王叔,今晚怕是不能陪您喝酒了,咱们改天吧?”宇文佑笑问道。

    “为什么要改天,你小子请客吃饭,要撇下你的王叔吗?”南安郡王就瞪了宇文佑一眼,让随从回去报信,说晚上不回去吃饭了。另外着重叮嘱,千万千万要照顾好他的马。

    宇文佑邀请所有人留下吃完饭,既是因马球赛圆满结束,也为了庆祝乔迁之喜。除了摆明了跟宇文佑不对付的或是有急事的,大都留了下来。

    杨阁老面上笑吟吟的,似乎并不在意这场比赛的输赢,他主动跟宇文佑和南安郡王说话,大大称赞宇文佑年少有为,南安郡王有长者风度。

    知晓内情的人都知道,杨阁老是在讥讽南安郡王比赛放水一事,原来杨阁老事先不知情啊。想起不久前南安郡王还是杨阁老的盟友,如今却在众目睽睽之下背弃了他,不禁对杨阁老又是同情又是佩服。

    如果他们知道杨阁老找南安郡王借马作弊的事,这份同情佩服定会加倍。

    宇文佑对此毫不在意,能开出令南安郡王动心的条件,那是他的本事,不怕人说他作弊。镇定自若地跟杨阁老客套几句,就去招呼其他人了。

    同在被讽刺之列的南安郡王却火了,用杨阁老撺掇他当炮灰事情回击,你不仁,还怪我不义?真是岂有此理。

    新建的庄子上,人手食材都缺,宇文佑索性把瑞鹤楼给搬空了,大厨们赶着满载着新鲜的鸡鸭鱼肉还有各种蔬果的几辆大车,来到了温泉庄子上。烹炸焖煮的香味不一会儿就弥漫开来。这个打赌赢来的酒楼自落到宇文佑手中后一直是可有可无,今天总算是发挥了大用处。

    宇文佑这里的热闹景象传进老皇帝的耳朵里,让他又是心惊又是羡慕,心惊的是竟然有这么多王公大臣和宇文佑交好,羡慕的是这些对着他不是漏洞百出地拍马屁就是诉说这个国家的状况有多糟糕的人,在宇文佑那里却是另一种状态。

    没人知道,每次上朝或是批阅奏章,他的心里有多压抑,因为这些人让他觉得这个国家很快就要完蛋了。他想做一个好皇帝,但他也是一个人,在遇到一大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难免想要逃避。可是没人理会他心里怎么想,只是把一个又一个沉重的包袱甩过来,它们如同乱麻似的纠缠在一起,老皇帝觉得这个疙瘩还没解开,又有几个新的疙瘩让这团乱麻更乱了。

    心血来潮总是有时间限制的,老皇帝越来越没耐心去解决这些问题,可是总有人在他耳边提醒这些烦人的存在,他避无可避,索性搬出“无为而治”的幌子来,能躲一天是一天吧。至于新君继位后会面临一个怎样的烂摊子,老皇帝不敢想。

    老皇帝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的,父皇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还是满腔抱负的。都是这些大臣,如果他们乐观一点,无私一点,让他感到自己不是那么无力,陈国的江山也不是那么糟糕,他怎么会被逼成这样?

    感叹完可怜的自己,老皇帝忽然想起不孝子宇文佑来,如果把宇文佑放在这个位置上,他还能这么快活吗?肯定不会的,这个儿子是很聪明,也有些手段,但国家可不是宇文佑手中那点生意可以相比的,前者一不小心就要留下千古骂名的啊。

    老皇帝很想看看宇文佑愁眉苦脸的样子,但他知道这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放弃,就不可能再拿回来了。这个皇帝当得是很痛苦,但他还是很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的,而且,这个皇位给谁也不能给宇文佑啊。为什么不能给宇文佑呢?因为宇文佑性情古怪,骄奢成性,还有一个宫女出身的母亲。对,就是这样,宇文佑当了皇帝一定会是个昏君,而且陈国未来的太后决不能是宫女出身。

    仿佛逃避一般地找到这些理由,老皇帝轻轻地吁了口气,心中更加坚定了把宇文佑放到封地去的念头。还好当初给宇文佑选的封地是燕州,这个贫瘠而混乱的地方可以牢牢地束缚住宇文佑的手脚,不然他真要担心这个儿子有了足够的力量后会来逼宫。

    或者把封地治理得很好,直接取而代之?这样的事情,历史上也不是没有,现在的京城就是这么来的。

    正在老皇帝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沾沾自喜的时候,张朝恩步履匆匆的走了进来,手上捧着一份边关送来的急报:裴元帅阵亡了!

    如今的陈国,南方刚闹过瘟疫,北方刚闹过响马,都是百废俱兴的时候,好在北原那边忙着内斗,只有南疆和陈国偶有摩擦,还算忙得过来。可就在这时候,南疆的新国主不知什么缘故,突然来了个御驾亲征。事发突然,纵然是裴元帅这样的老将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最后还是胜了,但损失惨重,只能说是惨胜。

    眼看着南疆还会卷土重来,陈国除了筹措粮草军备,还要选出一个有威望的人来担任统帅。陈国能跟裴老元帅一较高下的人只有叶老将军,也就是叶旭廷的祖父,但这位老将军已经是八十高龄了,谁也不知道他这副身子骨能不能撑到边关去。

    就在老皇帝考虑着要不要把叶老将军派往边关,却传来叶老将军重病的消息,因为他的孙子叶旭廷,也在阵亡之列。裴老元帅和南疆国主苦战的时候,叶旭廷带领着一拨人从后方偷袭,给了裴老元帅等人缓冲的机会,可惜他们没能再回来。

    或许平日里看不出这个老将军对叶旭廷有多疼爱,但他心里还是挺看重这个有天分肯吃苦的孙子的,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就是件很难受的事情,况又是这把年纪了,那真是说垮就垮。

    叶老将军是个忠君爱国的人,知道战事紧张就挣扎着爬起来,让人抬着他进宫面圣。

    老皇帝很感动,却也看出来叶老将军实在不能上战场了,褒奖一番后让人送走了叶老将军,又陷入了无限苦恼中。(我的小说《重生之伪善》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127 谁当元帅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生之伪善》更多支持!又到了学子们放旬假的时候,往常每到这一天,一善堂都会很开心很热闹,今天却是有些沉闷。

    安慎行和白辛苦在学院里只知道陈国打赢了南疆,但裴老元帅牺牲了,大家热烈地讨论皇帝会选谁做这个新元帅。不少像安慎行这样的热血少年都恨不能自己早生几年,就不用在这用人之际缩在书院里念什么书了。直到回了一善堂,听到了另一个噩耗,安慎行的一腔热血才冷却下来。

    叶旭廷的死,对别人来说只值得一声叹息,对他的朋友们来说,却是一个难以置信的现实。因为数月之前他们还在和叶旭廷饮酒聊天,畅谈理想,每隔一段时间收到的信里满是他的雄心壮志和对军旅生活的热爱,可是没等到实现抱负,这个年轻人就去了,如此突然而又残酷。

    白子仁夫妇固然开着医馆,生死离别的场景见过不少,但他们和那些人并没有多少交情,会遗憾自己的能力不足,却不会太过震撼伤心。安家姐弟早就体会过这世道的艰险,直面死亡却还是第一次。安谨言握住了安慎行的手,她以前希望安慎行做武将,因为这样可以尽量靠安慎行本身的能力,更快地出人头地,现在她却迟疑了。甚至只要想到安慎行可能一去不回,她就一阵害怕。

    所以,此间所有人,除了宇文佑外,都还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可宇文佑的脸色。却是几人中最差的。对宇文佑来说,叶旭廷不仅是好友,更是亲人,是和顾芳仪、关雅儿一样重要的人。

    但,宇文佑伤心于叶旭廷的死,却并不自责。虽然是他明知道世隆那个战争狂人会和陈国开战,还撺掇叶旭廷去了边关。但怕打仗还当什么军人?上辈子裴老元帅死了。这场战争也没能胜了,如果叶旭廷知道是他的死换来了这场胜利,会很开心吧?

    宇文佑却宁愿这场战争败了。只要叶旭廷好好活着。

    “边关没人了吗,竟然让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去了前线?”陈氏眼睛红红的,“多好的孩子,就这么没了。连个尸骨都没能找到。”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宇文佑默默念了一遍。眼睛却渐渐亮了起来,“既是这样,为什么要认定旭廷死了呢?”

    本就安静的屋子,此时更是呼吸可闻。白子仁几个都看向宇文佑,他们自然也希望叶旭廷还活着,但这可能吗?战场上谎报伤亡人数是重罪。叶旭廷又是将门之后,战报上既然这么写了。那就十有**是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没人把这话说出来,因为宇文佑肯定是知道的,白子仁问道:“阿佑,那你想怎么做呢?”

    “找。”宇文佑神色坚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白子仁和安谨言沉默下来,他们在思考找到叶旭廷的可能有多大,看宇文佑的样子,哪怕是引起朝廷和南疆的注意,也要把这片正遭战火侵袭的土地翻个底朝天的。他们劝阻不了,也不想劝阻,因为他们在这一点上是无比相似的,什么江山,什么大业,都没有人重要。

    “要找人,可以让舅舅帮忙啊。”白辛苦也想尽点心力,“顾叔叔,我舅舅在临沧的名气很大的,那里的王爷还有南疆的老国王都找过他。如果舅舅说要找人的话,肯定会有很多人帮忙的。”

    “那个时候你才两岁吧,竟然都记得?”白子仁惊奇地看着白辛苦,两岁的孩子该记事了,但能记得这么清楚这么久的却是很少见,他白子仁的儿子果然了不起,“白辛苦说得不错,大舅哥是边境一带的名医,活人无数。有他帮忙的话,找到旭廷会容易得多。”

    “嗯,那我去给大哥写信,顺便告诉他,我们十月份返乡的事情。”陈氏急急的站起来,就去写信了。

    “阿佑,新的统帅还没有选好吗?”白子仁问道,“我的意思是,我们在那边的人手大多是普通人,走动起来难免有些不方便,如果能得到官府和军队的允许,找人就事半功倍了。”

    白子仁是在提醒他,这是个好机会,即便不为了找叶旭廷,也该趁此机会扩充自己在军方的势力。无论什么时候,什么身份,手中掌握的力量都是越多越好。

    “可是,我这边没有能担当统帅的人。”宇文佑发愁,“统领百万大军,不光要能力,也要资历,我总不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推出来吧?”

    “我推荐一人,秦松。”白子仁道。

    “秦松?”宇文佑有些怀疑这个人能否担当如此重任,或许是白子仁威名太盛的缘故,宇文佑总觉得秦松这个乱世霸主不如其他几个,对他或有看重,却不像安慎行那样非要弄到自己身边。其实想想,秦松在还是个小小县令的时候就能与响马抗衡一二,这本身就很传奇了。后来带领几万官兵将响马清剿一空,成长后的安慎行能做到这么干脆利落吗?宇文佑不知道,但秦松的统兵之能无疑是很出众的,十几万跟几百万听起来有很大差距,但对真正的帅才来说算不了什么。

    好,那就秦松吧。

    北方的响马之祸平息后,秦松作为最大的功臣,依然没受到重用。这一回可不是受人挤排挤,或是老皇帝有眼不识金镶玉,而是想要拉拢秦松的人太多了。不仅有宇文诚三个已经长成的皇子,那些小皇子的外家也赶紧着插了一脚,将来总会派上用场的嘛。

    老皇帝觉得秦松风头太盛,还是压一压的好,就只封了个有名无实的上轻车都尉,闲置京城。可皇子们谁也不是傻子,看出秦松早晚要受重用,趁现在他不得意的时候雪中送炭,将来定会成为自己身边的得力帮手。大家想到了一起,自然不能让别人抢先,导致秦松一直闲到现在。他听说边关战事吃紧,几次上书请命,都被打了下来。

    这天上朝,选新元帅的事情毫无疑问地成为重点,群臣闹哄哄地议论了一番之后,三阁老之一的徐将晚突然站了出来,朗声道:“臣推荐上轻车都尉秦松任元帅一职。”

    三阁老中,杨阁老年纪最长,资历最老,又是国丈,姿态经常摆的高高的,连与他同级的徐林两大阁老也不放在眼里,而徐将晚作为年纪最小的那个,更是连说话的余地都没有。年轻人脾气盛,却也经不住消磨,时间久了,徐将晚索性不说话了,由此获了个“纸糊徐阁老”的名头。

    今天,群臣不知道是因为纸糊的阁老说话了,还是因为他话里的内容,竟都沉默下来打量徐将晚,眼神中清清楚楚地传达出他们的诧异和怀疑,徐将晚没病吧?

    “你说,推荐秦松做这个大元帅?”老皇帝打破了这片寂静,他有些吃惊地看着徐将晚,“秦松平息响马之祸,的确是个有才干的,但他毕竟不是武将出身,统领个几万士卒还可以,百万大军可不是儿戏。”

    话音一落,群臣纷纷响应,百万大军啊,若是打没了怎么办?调都没地儿调去。况且,秦松去年还是个小小县令,一转眼当上大元帅了,就算他这个元帅打了败仗,那也足够旷古烁今了,这让他们这些汲汲营营大半辈子的人如何甘心?武将们反对的尤其激烈,让一个无名小卒当元帅,他们的脸往哪儿放?

    “哼,边关战事吃紧,你们一个个的不知道解决问题,还阻挡忠臣良将为国尽忠,也配站在这朝堂之上。”徐将晚恢复了往昔的锐利,虽然势单力孤,却没有丝毫退缩,“尔等明知道秦松的才能,却一直把他囚禁在京城,如今战事危急仍然固执己见,这与延误战机有何区别?各位如此卖力地拖延时间,难不成是要叛国通敌吗?早就听说南疆尽是天才地宝,不知那世隆国主给各位送了多少好处?”

    群臣立刻勃然大怒,纷纷怒斥徐将晚血口喷人,并向老皇帝表忠心,满身肥肉的一等将军潘勇竖着眉毛道:“我等只是认为秦松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