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6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这个时候,豪格竟然怀疑起这两员大将的忠诚,旁边的诸将面面相觑,则声不得。

    良久,一个清将实在是等不及了,大声道:“王爷,不能再拖了,打吧!咱们粮秣人马有限,只利速战。若拖延下去,又生了变故可如何是好?还有,宁乡军可在南面,鬼知道孙元已经赶到什么地头了?”

    孙元这个名字如同寒流一般从脚下升起,直冲头顶。豪格一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他一咬牙:“传令图鲁什和遏必隆,叫他们快点。还有,给前面的白音带话,让他抓紧,一壶茶工夫必须突进马宝老营……不,某亲自带队!”

    说完,他一夹马腹冲了出去,一边跑一边大吼:“进攻,进攻,全力进攻!”

    见自家统帅,自家旗主,未来的大清国皇帝冲在最前头,所有的清军都疯狂了,同声大吼:“万岁,万岁!”

    一刹那间,整个琉璃河广袤的晚秋原野在这山呼海啸中摇晃、震荡起来。

    所有的建州兵都不顾生死追随着自己的天子,朝前涌去。即便前面枪如林、弹如雨又如何,即便死在这战场上,又如何?

    豪格所率这这支部队乃是八旗最后的力量,这一战若是输了,他们也没有未来可言。如今的建州只剩七千甲士,还有四万仆从军。至于所辖的土地,只剩下区区一个北京,以及贫瘠苦寒的辽东之地。如果是不能在最可能短的时间解决各路北伐大军,建州再没有力量组织这么一场空前国战了。

    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亡国灭种的下场。正如历史上那些已经淹没在尘埃中的民族一样:匈奴、女真、契丹、党项、鲜卑……我建州,我满人,要活!

    近了,主力终于投入战斗了。

    一排又一排建州军死在敌人的刀下、火枪的射击之下。可这有如何,一个人倒下,后面的士卒毫不犹豫地踩着前边战友的身体号叫着扑上前去,没有人哪怕低头看上一眼。

    “万岁”之声惊天动地。

    镇海军老营垮了。

1417。第1417章 奈若何

    大炮已经彻底被建奴以自杀的方式炸掉,至于火枪,没有密集队型没有统一行动又派得上什么用场?

    失去了远程压制手段,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一浪一浪地涌来,不断冲击着你的防线,直到崩溃为止。

    立在弥漫的烟雾中,施琅浑身冰凉。

    他肋下伤可见骨,血流得实在太多,体力已经有些不支。身上裹了一圈纱布,已经没有办法披甲,只能赤着上身站在阵地前沿,咬牙看着不住冲来的敌人。

    寒风夹着雪花不断扑打在他胸膛的皮肤上,然后化成雪水流下去。

    这让他想起多年起的往事,那是在二月的日本近海。他在作战的时候掉进水里,也是同样的冷,同样的无助。

    竭力朝北方看去,老营的鹿砦已经被建奴一具具挪开。实在挪不开的,直接撒上火药,一把火点了,火焰冲天,浓烟滚滚。

    拒马上挂满了尸体,逐渐变成一道人肉之墙,建奴的甲士大声吼叫,踩着人肉不停翻过来。有一个建奴因为身上着甲实在太重,翻过拒马之后扑通一声摔在地上,怎么也爬不起来。后面的建奴根本就没有人想着要伸手拉上一把,就那么不停地踩来。那人刚开始的时候还在大声惨叫,渐渐地,就再也听不见了。

    这本是一件滑稽之事,可施琅只是畏惧,他什么时候碰到过这种视敌人,视自己战友生命如同草芥的敌人。

    或许,他们连自己的生死也不当回事。

    这就是一头已经受伤的凶兽,没有人抵挡得住。

    随着镇海军老营的工事被一道一道打开,一道一道拆毁,敌人的骑兵开始冲击了。按说,建奴的骑兵和步兵混杂在一起,若是骑兵策马狂奔,很容易就能把自己人踩成一滩肉泥。可他们却管不了这么多,只不断朝前猛冲,直到被前面一排拒马挡住,惨叫着从马上摔下来。

    到处都是红了眼睛的人和战马,到处都流淌的热血。

    施琅知道,一旦敌人的骑兵冲了老营,一切都完了。

    他猛地提气,大声下令:“长矛手,顶上去,把敌骑拦住,你们忘记教官是怎么教你们的吗……火枪手,火枪手,跟着长矛手……不要放弃,还能守住,我们镇海军还有机会……”

    他在乱军中不停跑着,拳打脚踢,甚至提刀一通乱砍,总算将一队又一队士兵赶到前面去。

    跑了一气,肋下的伤口又裂开了,鲜血不断涌出来,白色纱布已经彻底变成了红色,痛得他几乎要晕厥过去。

    时间是如此的漫长,抬头看了看天,见不到日头,不过,依天色看,还没有到中午时分。

    铁甲军已经彻底完了,一千多汉子在建奴的突袭下就已经溃散了,又经过这将近两个时辰的恶斗,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早已经看不到了。

    铁甲军死了个精光,就派长矛手和火枪手上去。

    可这没有任何用处,上去多少人,败下来多少人。

    前几日被挖得千创百孔的阵地前沿已经铺满尸体,这就是一片吃人的泥淖,填进去多少人也不见底。

    施琅悲伤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也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镇海军吊命,可究竟能续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

    他得了马宝军令,在最前沿指挥作战,这几乎是一个必败的任务。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退却,镇海军已经没有退路了。

    两个卫兵押着一个将领过来:“施将军,林将军临阵脱逃……”

    施琅懒得多看他们一眼:“斩了!”

    ……

    “施将军,周将军受了很重的伤,撤下来了。”

    “斩!”

    ……

    “斩!”

    “海霹雳,我****先人,你竟然杀老子,这他娘就是送死,我镇海军完了,完了!”押来那人大声号哭起来。

    施琅手颤抖起来:“老高,难到你还想活吗,今日,不但是你,就连我也活不成。斩!”

    ……

    到处都在燃烧,突然间,火星四溅,高入云天。一排栅栏被撞倒。上百匹战马长嘶着从那一片灿烂的烟火中钻出来,身上的蓝色的铠甲已经变成了红色。

    那是人血,那是燃烧的火焰。

    镇海军老营被突破了。

    惊喜的建奴同时发出一声欢呼:“万岁,万岁!”手中的兵器疯狂挥舞,不断落到仓皇逃走的镇海军士兵的背上,这已经是一边倒的打屠杀了。

    一顶接一顶帐篷倒下,骡马疯狂乱跑,“败了、败了!”到处都是士兵们的大叫。

    “海霹雳,事已不可为,走吧!”一个家丁大叫。

    施琅凄然摇头:“当初,靖远伯将这支三万大军交给我施琅,虽然没有说什么话,可靖远伯的意思我却是懂的,那是让我好好带着弟兄们守在保定,一切等他回来再说。时间在我们大明朝这一边,只要拖下去,胜利终归是属于我们的。可是我,你看看我究竟干了什么事啊?”

    “三万子弟,三万精锐,费时三载,糜费百万铸就的强军,今朝灰飞湮灭。某从小就做靖远伯的贴身侍卫,能够有今天的风光,全凭大公子一手提携。如今,我镇海丧师于此,还有何面目去见靖远伯?”

    “你走吧!”施琅推了自己家丁一把:“快走,活下去。记得每年今日在我的灵前烧上几张黄纸。”

    “将军!”家丁大声哭起来。

    “快滚!”施琅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他提起,扔在战马上,狠狠地抽了一鞭。

    战马长嘶着朝南冲去,看着家丁的背影,施琅泪水夺眶而出。

    这一用力,伤口中更多的鲜血涌出来,让他感觉力气正飞快地在身体里流失,四肢软得厉害。

    朦胧泪光中,一片黑影移来,停在身前。

    施琅擦了一把眼睛,就看到一个头戴皮帽子的清将骑在马上,手提一把大刀,目光犀利地看过来。

    “我叫白音,白音宝力格,意思是富有的泉水。蒙古人,正蓝旗骑兵统领。”皮帽子道:“看你模样也是镇海军的大将,能够血战到现在,也是一条好汉,报上名来。”

    施琅挥了挥手中的长枪:“施琅,镇海军游击将军,杀!”

    说完,就疯狂地朝白音宝力格冲去。

    ……

    明弘光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就在宁乡军孙元率主力朝北来援之时,镇海老营崩溃,海霹雳施琅战死,时年二十二岁。

1418。第1418章 高一功的挣扎

    弘光二年的深秋,在东亚的天空下,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在流血。

    在遥远的湖广荆州府长阳县荆门山,高一功已经不知道自己打退了多少次明军的进攻。站在山头,看着不如同涓涓溪流一般不断渗透而来的敌军,听着山谷间炒黄豆似的枪炮声,他只感觉身心疲惫。

    不但是他,身边的将士也都面容苍白,满眼红丝。

    是啊,部队实在太累了,对于闯军来说,日子是如此难熬。

    自从一片石大战之后,高一功随大顺军不断西撤,退回陕西,然后又被阿济格和多铎从那里赶到河南,接着又被赶到湖广。

    而大顺百万大军也在这一场接一场的失败中,减少到几万人。到最后,就连闯王也战死在九宫山。

    闯王一死,部队人心也散了,一声呼啸,散得到处都是。有人投降了建奴,有人投降了明军,有人脱掉铠甲扔掉兵器开了小差,有人索性拉着部队跑到山上重操旧业做起了山贼。至于大顺王朝,到现在就不过是一场梦幻和一场笑话。

    其实,高一功也想过放弃,对于他来说,已经无所谓前途不前途了。闯王死了,部队溃了。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弘光政权还是建奴,都是强大到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别的闯军将领只要手头有兵,无论是投降建奴还是投降明朝,总归还有一条活路。可是他不成,毕竟他高一功是闯王的大舅子,无论是在南京还是北京可都是挂了号的,不管是哪一方都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况且,他还带着闯王的妻子,也就是大顺朝的皇后和闯军的家眷,这些可都是他的亲人,绝对不能抛弃。

    闯王死后,高一功收拢了上万人马,一路西逃,流蹿到达州和万州一带。靠着三峡天险,总算喘了一口气,积聚了一些力量。恢复力气之后,高一功就琢磨着将部队拉进四川,休养生息。

    这个时候,多铎、阿济格正两路南明弘光政权,暂时没有精力搭理高一功。依高一功看来,明清两国的战事在半年只内结束不了,甚至还有可能拖得更长,这正是自己休养生息的好时机。

    可是,夔门、巫山乃是四川的门户,八大王张献忠已经席卷了整个巴蜀,他一向和闯军不和,自然不肯让高一功进川。这个时候的四川地广人稀,其实并没有多少战争潜力。说难听点,烙饼就那么大点,高一功多吃一口,八大王就少吃一口。

    于是,张献忠就将脸抹了不要,明大军驻守瞿塘卫,不许闯军西进一步。为了敢高一功出川,大西军仗着地利,不断出击,让高一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想当年,闯军和大西军可是结过盟的,当年攻打中都凤阳,大家可都是一起吃过酒以兄弟相称的。这些年在同明军的作战中,两军之间也有过配合。如今,八大王如此不顾兄弟情分,叫高一功又是失望,又是难过。

    他怎么也想不同张献忠为什么这么做,难道他就不明白,一旦明朝战事分出胜负,无论是谁获胜,都会第一时间将矛头指向四川吗?大家聚在一起,多一人就多一分力量。

    四川三峡的地势实在太险要了,既然张献忠不肯开放关卡,此路不通,高一功只能另想办法。

    对于闯军来说,长远的计划是寻一片还没有遭受战火蹂躏的膏腴之地,积兵积粮。可这样的地方在如今的天下已经不多了,北方已是处处烽火,江淮遍地狼烟,湖广四处是兵。那么只能一直向南,去两广和云贵还唯一的选择。

    可从这里去两广、云贵千里迢迢,部队又累又饿,士气沮丧,只怕还没走到地头,部队就已经跑散了。

    那么,在出发之前,得先拿下几座城池补充粮秣和兵员。

    于是,高一功就将目光落到了长阳、枝江两县。此地位于长江和黔江交汇处,是一片冲击平原,土地肥沃,人丁繁茂,简直就是两快诱人的肥肉,也是方圆百里只内唯一可以得到补充的地点。

    在此战之前,高一功制订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先是将部队好好地整编一翻,将精锐将士编在一起,又派出细作先潜入城中,准备来个里应外合。

    高一功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能够顺利拿下两城,部队至少可得足够食用一月的粮草,而且还能招募上千精壮入伍。最妙的是,这里乃是湖广的棉麻产地,一旦得手,部队的冬装就算是能够顺利解决了。

    这贼老天今年冷得厉害,一入秋就开始落雪。这南方的雪自然不能和陕西老家相比,却更冷。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潮湿,整个人都好象被这种湿冷冻得僵硬了锈掉了。最奇怪的是,你呆在屋里竟然比在屋外还冷。可怜闯军从北京撤到陕西,又从陕西撤到这里,大家身上的衣裳都已经变得破烂,很多人身上还穿着秋装。最近天一降温,部队减员得厉害。如果不拿下这两地,不但粮秣无送着落,大伙儿先得冻死了。

    在高一功看来,拿下这两座城市不算是什么问题。自从建奴进入湖广之后,地方官大量逃亡,明朝的军队也纷纷南逃,长阳和枝江已经没有一支明朝的军队,有的只是当地缙绅招募的几千乡勇,几乎不设防。

    他已经在想着部队下一步该怎么走了,等拿下枝江稍事休整之后,部队当即刻南下进入岳州,如果部队在南下的途中进一步壮大,说不定可是试着打一打长沙呢!

    可是,所谓计划不如变化来得快。

    正当高一功刚将部队拉出山区,正要攻城的时候,黄得功来了,好快!

    已经变成叫花子一样的闯军如何是装备精良,粮草充足的庐凤军的对手,刚一接触,部队就溃了。

    无奈之下,高一功只能再次退出山区,据险死守。

    黄得功好象是已经铁了心要全歼闯军,不顾山区路险大部队不易展开,如同添油似地将一支又一支小股部队投送过来。两军在峡谷、河滩、山路、森林中反复拉锯,死伤累累,仗打得异常艰苦。

    好好的计划因为黄得功的出现彻底破灭,对于部队士气的打击是严重的。尤其是现在,部队已经开始断粮,部队开始出现开小差的现象。记得刚出山进攻长阳的时候,高一功手头还有一万人马,如今死得死逃的逃,只剩七千出头。

    而且,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部队很快就会处于崩溃边沿,真到那个时候局面将无法收拾。

    军中精壮之士或许还可以逃,可那些家眷怎么办,难道真要放弃他们,不,绝不!

    可是,西去四川已经不可能,眼前又有黄得功的疯狂进攻。闯军死一个少一个,可黄得功背靠着富饶的湖广大地,死一个人就能轻易地补充十个,粮草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只需要这么慢慢地同自己耗下去,就能让闯军将血流干。

    难道,这里真成了我高一功的绝地了吗?

    高一功绝望之余,心中又生起了巨大的疑问:看黄得功庐凤军的情形和所打的旗号都是明军,他不是在庐州吗,怎么跑湖北来了?难道,南京之战已经结束,弘光击退了多铎和阿济格的两路大军?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山区作战对于闯军来说并不陌生,当年李自成在商洛山区蛰伏的时候也不过七十余骑,等到他再次出山的时候,不过一年时间就聚拢了十万之众,席卷了整个河南。也因为有着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高一功这才苦苦支撑到了现在,而不是在庐凤军的攻势下一溃如注意。

    对此,他心中暗叫了一声幸运。

    不过,这种崇山俊岭也如同牢笼一般,牢牢地将他限制在这里被一点一点消耗掉。

    如今,他只能组织队伍一个山头一个山头,一个隘口一个隘口节节抵抗,节节败退,慢慢地被黄得功朝西驱赶。

    这是钝刀子割肉。

    现在闯军在战略上还有回旋余地,可一旦被敌人驱赶进西陵峡,驱赶到夔门,那边的张献忠可不是吃素的。正到那个时候,部队被两面夹击,那才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跳出这必败的死局呢?高一功心中简直就好象是热水在沸腾,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应对的法子。

    ……

    已近黄昏,天色逐渐暗下去了。回荡在山谷间的喊杀声逐渐沉寂下去。又是一天过去,庐凤军的攻势再一次被闯军粉碎,高一功禁不住偷偷地松了一口气。

    但明天呢?

    他又抬头朝东面看了一眼,却见群山之间,有星星点点的火光亮起,那是庐山凤军的篝火。

    一点接一点,渐渐地就连成了一片,满天满地都是,如同天上的银河。

    庐凤军实在太强大了,军器精良,兵强马壮,如此军势,叫人心中一阵接一阵发凉。

    再回头看后面的闯营火光,稀稀落落,昏黄摇曳,如同那坟头的鬼火,高一功忍不住轻叹一声,正要带着侍卫去前面看看今日部队损失多少,一骑飞奔而来:“高将军。”

    定睛看去,正是在前面指挥作战的刘芳亮将军的贴身侍从。

    在火光中,此人一脸的慌急,额头上全是晶莹的汗珠。

    看到他的模样,高一功心中一个咯噔:难道前边又出了麻烦。

    忙迎上去,低声问:“什么事,可是损失不小?”

    “不是不是。”那侍从从马上跳下来,道:“禀高将军,今日之战倒也顺利,部队没什么死伤。咱们据险死守,黄得功那厮拿咱们也没有法子,攻了一日,没个奈何,只能退了下去。咱们阵亡一百来人,庐凤军也死伤逾百,算是打了个平手。”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高一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那么,你这么急过来做什么?”

    侍从凑到高一功耳边,用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高将军,刘芳亮将军刚擒了一个奸细,此人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