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5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谁没事带着大银锭满街乱跑,那是不是自己给自己增加负担吗?所以,一般在出门的时候,他身上就带上五六两碎银子。实在有大笔开销的时候,带几张金叶子也比陀上五十两重的大银子轻省。

    除了犒赏之外,扬州镇里还有俸禄,孙国公出了名的大方,如果园这种交通战的站长,每月十几两银子还是有的。另外,站里还有活动经费。侯朝宗这次来北京协助自己,俸禄可以提前预支,另外还可以在站长经费中拨一些给他安家。

    侯方域:“好,果园,你且给我三千两银子。”

    “啊,这么多?”果园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气。三千两,开玩笑了,这可是北京战所有情报员一年的俸禄了,这个侯朝宗一来就狮子大张口。而且,自己身上也没这么多钱,如果从经费里走,这个帐可不好平。

    扬州镇俸禄高是不假,可对于贪墨查得极严,处罚得极重。军镇财务部分有专门查帐的人,每半年都会派人下去对帐。这些人蛮横都很,仿佛所有人都是贪污犯一样,每次都要查到你吐血不可。曾经有个凤阳时就跟了曹国公的老将军,因为贪污了一千两银子,结果好了,退赃之后一撸到底,如今还在水师做普通水手服刑呢!

    这还是曹国公念到他往日的情分和功劳上,才法外开恩。如果换成自己,只怕脑袋都被砍下来了。三千两,足够自己死上几次,开玩笑了。

    侯方域:“哼,难道果园你不愿意?”

    果园这人性子有点柔,反不好意思了:“敢问朝宗先生要这么钱做什么?”

    “买座宅子。”侯方域随口应了一声。北京毕竟是整个中国的中心,集中了全天下的人力物力资源,虽说乱世固定资产不值钱。在其他城市,饥荒之中,往日价值几百两银子的大宅,如今也就能换上几百斤大米,但北京城却是个例外。

    在大量难民涌进京城谋生,在内城百姓被建奴通通赶到外城之后,北京城中的地价更是一日三涨。因为房屋实在太抢手,你就算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得到。

    三千两银子在太平年月,足可以买五十多万斤粮食,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如今,物价飞涨,怎么说也能买十来万斤糙米吧!

    实际上,北京房价之高早就成为困绕大明朝京官的一个问题。不少家境贫寒的士子一旦中了进士,只盼着早一点被外派做地方官,而视留京为畏途。无他,北京居,大不易。

    如此一来,明朝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点翰林,进六部观政,入内阁的高官大多是如徐阶那样的富豪,或者名门望族出身的子弟。

    这个侯方域一来北京就狮子大张口,真是过分。

    因为以前不知道这个侯朝宗究竟是什么人,果园心中忍不住有些恼火,说话的口气也不太亲热:“侯先生,租一间院子,一个月也不过几两银子的事儿。难不成非要去买?就算先生要置产业,也无须这么贵的房子啊,几百两一间的屋子难道就不行吗?如果只有几百两银子,小僧自己就能替先生解决了,无需动用站里的经费。”

    “不行。”这回,侯方域回答得倒也干脆。

    “实在没有这么多钱啊,我的侯先生。”果园犟起了脖子。

    侯方域开始发作了,沉着脸呵斥道:“没钱你搞什么情报?”

1293。第1293章 李香君

    “难不成情报需要用钱去买?”果园今天是第一次看到侯朝宗,感觉这个书生派头实在大得离谱,也隐约感觉到这人的地位颇高,学问出众。处于对读书人的尊敬,他一直都克制着自己。问题是这个侯方域一来就好象全盘接管北京站的架势,盛气凌人,让好脾气的果园也有些恼火了。

    果园接着道:“梁老总在培训情报员的时候有三个铁的纪律,一是,不能用金钱收买敌方人员;二,不能用女人进行****;三,不能使用暗杀手段。我等情报员的主要工作是获取有价值的情报,虽然干的细作,但手段不能下作,以免坏了我宁乡军,坏了君侯的名声。至于暗杀,情报员又不是侠客。杀几个敌人的头目,又能起到什么作用?最最重要的时候,我扬州镇有财政纪律,即便是侦缉厂也不能例外,我侦缉厂不是独立单位。小僧倒要问问先生买豪宅同我们手头的工作有必然联系吗?”

    侯朝宗却不生气,只讥讽地说:“果园大师果然是个能言善辩之人,日后必成一代宗师。对于你的疑问,我只说两点。一,某不是侦缉厂的人。”

    果园有点吃惊:“你不是侦缉厂的人,那干嘛来北京?”

    侯方域不屑地说:“区区一个北京交通站的站长,我还没放在眼里,孙太初若只让我来做这个站长,那不是羞辱我吗?实话告诉你,我侯方域是孙太初亲自请到扬州做客卿的。某既不是扬州镇的人,也不归任何人管。第二,某是个什么人,日后你就知道了。我做事有自己的手段,有自己的排场。你只管给钱就是了,不用管你那些乱七八糟的帐,某将来自会给孙太初一个交代。”

    这话倒将果园给镇住了,他怎么也琢磨不透这个侯朝宗究竟是什么来头。听他称乎曹国公一口一个孙太初,架子倒是不小。只得苦着脸说:“实在没有那么过钱,你容我再想想。”

    “那你就好生思量,若因为钱的事情使得某在京城无所建树,将来孙太初若是追究下来,看你如何担待。告辞!”说罢,就袖了果园先前给的几锭散碎银子扬长而去。

    只将果园丢在一旁发愣。

    从果园所住的客栈出来,走不了一条街,侯方域就进来另外一家更为清幽高雅的客栈。

    实际上,侯方域也是住在客栈里的,而不是同果园说得那样借住在一个故人家里。他可不想让果园知道自己的落脚点,也没兴致和他多说,就随口应付了一句。

    一个小二迎了过来,满脸堆笑地道:“侯公子回来了,这天都黑了,再过一个时辰就要宵禁,小人心中着急,正要去寻你呢!公子一看就是尊贵之人,若是因为犯禁被捉去了衙门。虽然以你的身份自然不会有事,可也坏了心情不是,真真叫小的急坏了。”

    “你倒是口甜。”侯方域将先前袖了的银子掏出来,随手就递给了小二。

    看到一下子得了这么多赏,小二更是殷勤,忙将侯方域迎进后院。

    刚进门,就看到两个小厮和两个丫鬟正在院子里一边煎药一边小声地说着闲话。

    见侯方域回来,两小厮急忙过来解侯朝宗身上的大氅,两个丫鬟得喜滋滋地朝屋中喊:“夫人,夫人,老爷回来了。”

    “好大的药香,谁病了?”进院子之后,挥手让小二退下,侯朝宗笑问。可转念一想,却是面色大变。他这次来北京,除了带着夫人和两个小厮和夫人的两个丫鬟之外,再无他人。

    方才四个下人好好儿地在院子里说话,不想是有病的,难道是。

    “香君,香君,你怎么了?”想到这里,侯朝宗心中一紧,快步走进房中,就看到一个绝色丽人正坐在长椅上,斜靠着一个靠枕,手中捧着一卷书在灯光下读着。

    烛光摇曳不明,屋中一片昏暗,可那女子面容如此白皙,就如同窗外的明月一般,让屋子里顿时变得明亮了。

    这女子正是侯方域的夫人,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

    “老爷回来了。”看到丈夫回来,李香君将手中的书放下,正要起身。微微一笑,当真是巧笑倩兮。虽然和她结识多年,但侯朝宗还是在这笑容中迷失了。

    须臾,他才开步走上前去,轻轻将她按住,柔声问:“香君,可是车舟劳顿,水土不服,要不,我这就去请个郎中回来给你凭脉?”

    “不用不用,这马上就要宵禁了,可出去不得。”

    侯方域摇头:“还是得去找人过来看看才安心。”

    李香君道:“多谢老爷关怀,妾身感激不尽。不用担心,真不用出去另外请郎中回来,难不成这天底下还有人比青主先生的医术更高明?”

    “青主先生开的方子,香君你怎么不同我讲,难道你身有隐疾?”侯朝宗吃了一惊,正欲再问,但他好象突然明白了什么,捏紧了拳头,牙齿咬得咯吱响:“是不是你的头还在疼,阮大胡子,阮大胡子,我侯方域和你势不两立。”

    看到丈夫气愤模样,李香君心中一疼,忙抓住侯方域的手,柔声道:“朝宗,都过去了,都过去,不要紧的,不要紧的。只要你我没事,一切都好,一切都好。此事千错万错,都是妾身的错。”

    “不,这事不怪你,要怪只能怪为夫。”侯方域悲愤地说:“要怪就怪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举人,无职无权,而人家却是当朝阁老。”

    “朝宗,你可是复社领袖,金陵四公子之一,天下人都景仰的大名士啊!”李香君还是柔柔地劝解着。

    她微微地笑着,“其实,我也没什么事情,就是一遇到劳累或者思虑,头就有些隐隐着疼,吃上青主一剂药就好。咱们现在不是离开留都了吗,阮大铖就算想要迫害朝宗你,也是无发可想,难不成还能追到北京来?不高兴的事情你我夫妻二人且不要再提了,想想过去的事儿,有的时候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不是。”

    她从椅子上拿起一那折扇,在侯朝宗面前晃了晃,展开了,上面是一丛开得艳丽的桃花,其中还夹带着几点已经发黑的人血。

    扇子背面是一首小诗。

    李香君笑吟吟地说,“方才我正在读你的诗集,很多诗都是你以前写给妾身的,现在读起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说着话,她轻启檀口,低低吟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争御富平车。青溪尽种辛荑树,不及春风桃李花……朝宗这诗写得真好啊,这扇子乃是妾身最宝贵的东西,无时不带在身边。”

    说着话,眼睛里起了朦胧的雾气,如同那江南的烟雨,婉约清丽。

    看着扇子上的那几点人血,侯朝宗心头又泛起了恨意:“阮大铖,咱们来日方长。”

    其实,侯方域的父亲前兵部尚书侯恂当年和阮大铖在崇祯朝的时候曾同朝为官,两家还是有些交情的。

    因此,在弘光皇帝、马士英联手铲除东林党势力的时候,阮大铖对侯方域诸多照顾,这才让他没有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受到牵连。而且,这个侯朝宗平日里也是个挺会来事的人,并不像东林和复社的其他读书人那么偏激,见了马阮党人就势不两立。他同马士英的舅子杨文骢私交极好,和这个老朋友一样,也是个八面玲珑之人。

    侯方域之所以和阮大铖闹到反目成仇的地步,都是因为李香君。阮大铖本就是个做事没底线的人,美色当前,我管你是不是故人之子,一样整。

    其实,在李香君没有出现之前,阮大铖还是非常看重侯朝宗的,一直想拉他进入自己的幕中做幕僚。

    侯方域认识李香君是崇祯十二年的事情,那一年李香君刚满十六岁的时候,才子佳人一见倾心,两人就开始了长期往来。

    前年秋天,弘光皇帝继承大统,开恩科。侯方域本是河南归德人,避难到南京,听到朝廷开科取士,就摩拳擦掌想考个进士。

    古人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说法,侯朝宗就起了在考前替李香君赎身纳为小妾的心思。

    可惜像李香君这样一位名妓,若是要赎身,必定是一笔天文数字,可惜侯方域没有银子,无能为力。

    这个时候杨龙友杨文骢雪中送炭,送给他一大笔银子,事情很顺利地办了下来。

    侯方域为了纪念此大喜事,就亲自画了个扇面,题了诗送给李香君。

    但是,那笔钱并不是杨龙友的,而是阮大铖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想拉拢侯方域入僚。阮大铖人品低下是出了名的。侯方域好歹也是四公子之一,去做他的幕僚,实在是坏名声。可欠了他的人情,若是拒绝,却有些说不过去。

    尚自犹豫,但是李香君怒了,劈手就把头上的发簪脱下来了,骂醒了侯方域。说老爷你何等名声,如果能做奸臣的幕僚。老爷你若是没有了名声,还剩什么?再说,你马上就要参加会试,以你才学,必然中进士,说不定还会点翰林。难不成,你将来做了翰林学士,也要于阮大胡子以主宾之礼相见?

    后来,李香君变卖了首饰,四下借钱,总算凑够了数,把钱扔还给了阮大铖

    就因为这事,侯方域是彻底地将心胸狭窄的阮大铖得罪了。阮大胡子这个人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不是我的朋友,你就是与我为敌,断不能容。

    于是,这一年的会试,侯方域落榜了。

1294。第1294章 人才输送

    这事虽然得罪了阮大铖,但侯方域却因此在江南士林中获取了巨大的名声,世人一提到他都会竖起一根拇指,说一声好个不畏权贵的清廉忠贞之士。

    在东林、复社诸生口中,侯方域简直成为一个许由、接舆似的高士,他也暗自为此得意。

    可惜,阮大胡子的报复来得是如此之快。

    扬州大捷之后,史可法辞职,东林党的最后一面旗帜倒下了。阮大铖入阁为相,权倾天下。这个时候,他开始琢磨着该如何收拾侯方域。

    这个时候,侯朝宗恰好有事离开南京一段时间。

    机会到了。

    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弘光皇朝的大红人大太监田仰吹吹打打地来迎接李香君做妾。

    李香君虽然已经是侯方域的小妾,可在古代妾是没有人权的,跟物件一样。以田仰的权势,要抢一个小妾,也算不得什么。

    坚决不从,田仰还要坚持,她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又考虑到侯方域在士林中的的名望,怕激起众怒。只好灰溜溜地抬着花轿溜了回去。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李香君落下了头疼的毛病。

    阮大铖也算是政坛上响当当的人物,他并不想就此放过侯方域和李香君。

    阮大胡子是一个第一流的戏剧家,所做的曲木在江南可谓是家喻户晓。

    很快,他就借口要为弘光皇帝亲自执笔撰写歌词剧本,要将李香君征入宫中充当歌姬。

    这一招着实毒辣,这个时候,侯朝宗和李香君才愕然发现,李香君虽然已经赎身,可却没有脱籍。如此,就麻烦了,也让他们无力抵抗。

    明朝实行的是严格的户籍制度,百姓按照职业不同分为不同的户籍。比如农民就编入农户、工匠编入匠户、军人编为军户,杀猪匠是屠户、青楼女子和衙役、忤作则是贱户。

    你被编入户口以后,将来有了孩子也得随父母的户籍从事相应的职业,不管你是否符合条件,且一辈子不得更改。比如,你是军汉,你儿子将来长大了也只能当兵,就算他是小儿麻痹还是半身不遂的残疾人士,反正你到时候得去报到听差,至于是否拿得了武器,至于上了战场是不是能够打胜仗,上头可管不了那么多,制度就是制度,谁也改不了。

    当然,如果有大官帮忙出力,改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比如像李香君这样的贱籍,要想脱籍做一个普通的民户,首先你得提出申请,然后有一个六部尚书签字就可以了。

    侯方域、李香君二人本绝望到抱头痛哭,想起这个程序之后,燃起了希望之火。对啊,只要李香君脱了籍,朊大铖就拿我们没办法了。只需要有一个六部尚书签字,事情就办成了。

    而这个人,就是钱谦益。

    钱牧斋可是内阁阁老兼大明朝的户部尚书,掌握着朝廷钱袋子的人,再说,他乃是从前的东林领袖,和侯朝宗本是一党。当然,后来老钱叛出东林之后,侯方域也耻于与之为伍,两人再没有任何来往。

    但为了香君,说不得要去他那里走上一趟。

    对这事,侯方域还是很有信心的。钱老头的妻子柳如是和李香君同问秦淮八艳,两人虽然不是手帕交,但好歹也是姐妹不是?

    就这样,顾不得身败名裂的危险,侯方域和李香君硬着头皮去了钱府。

    钱谦益是个热中权力之人,当初为了重返官场,叛出东林,可以说是将所谓的清流得罪干净。清流和东林把持舆论,即便后来遭受皇帝和马、阮的沉重打击,已经彻底退出政坛,但在民间和士林中还具有极大的威望。老钱经过他们的宣传,到如今已经彻底变成奸臣、小人的化身,虽然贵为内阁辅臣,可家中却没有多少客人。

    侯方域这么一个大名士突然来访,虽然没有明说,但语气中的求恳之意却溢于言表,这让钱老头大为得意,感觉这是一个反击东林和清流的机会——你们东林和东南君们成天骂我钱谦益,可你们的人一出事,一个个却束手无策,只能在旁边说些废话。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还不是我这个你们口中的小人?两相对比,谁是君子,谁古道热肠世人自有公论。

    钱谦益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侯方域,就开始斟酌着该如何帮助他和李香君。

    老钱可是个没有底限的人,帮助侯方域固然能够替自己获取一定的名声,打击东林,出一口当年的气,但这还不够,还没有实际可以看到的利益。

    一边和侯方域喝茶闲谈,他一边就琢磨起来。自己现在最恼火的事情是没有做次辅,这个阮大铖仗着和马士英的私交在皇帝那里很是得宠,得借此事好好给阮大胡子上点眼药。

    阮大铖之所以得势,那是依靠马士英,马士英之所以权倾朝野,那是因为有当初的拥立大功。马瑶草能得拥立大功,靠的是扬州镇的宁乡军。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孙元的兵,其实马士英什么都不是。

    孙元这人可是个奢遮人物,他可不是马党,只想和马阮平起平坐,丝毫没有投靠的意思。而且,此人雄心不小。最近一年来,和马、阮已经有些不合拍。否则,也不会同老夫走得这么近。如果这次能够借侯方域的事情挑得孙元与他们不和,失去江北大兵的臂助,马士英和阮大铖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钱谦益有了个主意,正色道:“朝宗,你我同为士林一脉,名教中人,自当守望相助,为香君脱籍一事自然是义不容辞,老夫明日就去办此事。青天白日,朗朗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