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济格也不急,反正我大清兵强马壮,那下南京,活捉弘光小儿不过是时间问题,说不好大胜关就是灭亡明朝的最后一战。为山九仞,也不急于一时。
他却不知道,自己这一谨慎的态度正中了郑森的下怀。镇海军虽然经过宁乡军教官团的严格训练,是一个小号的宁乡军,可战斗力却无法同宁乡军相比。这时候贸然出击,定然不是阿济格的对手。
若是镇海军有个闪失,自己这一年来所花的心血全部白费不说,南京也将处于清军的直接攻击之下。而且,在此之前,孙元已经和他推敲过这一战将如何打。
按照孙元的计划,郑家新军先牢牢将大胜关守住,拖住安济格大军。等到宁乡军解决了江北之敌以后,再过江参战。如果大胜关实在困难,扬州镇水师也会逆流而上支援。
反正一句话:以守待变,以拖待变。
野战或许不成,但守住大胜关少年郑成功还是很有信心的。他的信心来自经过教官团训练的精锐士卒,来自扬州镇支援他的大量新式枪炮,尤其是那二十门啥拿破伦八镑青铜炮。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军国利器,尤其是装上榴霰弹,一个齐发,覆盖几里地方圆的战场当不在话下。往城墙上一放,敌人若是排着密集阵型过来,那就热闹了。
当然,大约也是因为这种火炮的威力实在太大,日常的维护也非常麻烦。其中很多零件都需要经常更换,而这些东西也只有扬州镇能制作出来。比如丝杆,若是自己弄也能够生产,不过,用不几次就会坏掉,怎么也比不上扬州镇出品坚固耐用。
定下了坚守的战略之后,郑森很自然地知会了自己的两个顶头上司,大学士王铎和上江总督朱大典。
朱大典自从被王阁老用金瓜锤打成脑震荡之后,一直无发视事,如今还呆在南京城里养伤。不过,对于前线,他还是很关心了。镇海军这边同他也是通畅的联络渠道。加上大胜关距离南京也没几步路,老朱每日都能接到最新战报。
朱总督是个打老了仗的人,也知道野战镇海军不是建奴的对手,对于郑森的固守战略非常赞同。
可是,这事在王铎这里却没能通过,他想主动出击。
……
“王阁老这次真是出了奇了。”大胜关前,少年郑成功的中军大帐中,一向严肃的宁乡军教官团团长秦易难得地同郑森开起了玩笑:“阁老自誓师以来,慷慨激扬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驾驶。可真上了战场,王学士却一再叮嘱咱们务必谨慎,需做到万无一失才好,不可轻车冒进,损了士气。又说,镇海军可是留都唯一可用之兵,若有个三长两短,南京如何?可如今却一反常态地督促咱们出兵,于奴酋阿济格决战。他能有如此勇气,真叫人敬佩啊!相比之下,指挥却显得举棋不定,未免给人暮气沉沉之感,不像是少年英杰。若我是少将军,定会出阵杀敌,为国效力,马革裹尸。”
郑森没想到秦易居然调侃起自己,苦笑道:“秦教官休要埋汰,死于沙场固所愿也,却不能无谓地牺牲。郑森以身殉国不要紧,可若是因为卤莽出击,丢了大胜关,以至留都沦陷,就算是死了,也不能瞑目。当然,我也知道军中士气正盛,将士们这些天都在积极请战,可打仗这种事情,却不是能够凭着一腔子热血就成的,其中需要考量的东西实在太多。”
秦易收起笑容,看了看已经成长起来的少年将军,点点头:“确实,一场大战,敌我双方都调动手头所能调动的一切力量,在战时,彼此都想在局部占有势和量的优势。简单来说,在局部战场,力量必须强过敌军才能决战。孙武子兵法上不是说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所以,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郑成功附和道:“确实,这一战江南江北可不止又大胜关这个战场,颖川侯当出与我见面的时候就已经将整个计划与我说得明白,他这次是要全歼建奴于江淮,一举剪除困扰我大明几十年的建奴之患,而不仅仅是守住留都。如今,宁乡军的主战场在扬州,等到消灭多铎之后才会南下加入南京战场。在江北,孙太初集淮安、庐凤、宁乡、高杰四军围攻多铎,已形成局面优势。而大胜关这边,我镇海军不过两三万人,而阿济格则有八万。且建奴来势汹汹,现在出击,实为不智。王阁老的提议,我是不会同意的。”
这个时候,立在一边的施琅忍不住道:“少将军和秦教官说得是,我就不明白了王学士连这都看不明白。这老头刚到大胜关的时候,一看到建奴的斥候就吓得白了张脸子,不住提醒咱们守好城寨,不要冒进,现在怎么突然催促我们出兵了,直叫人看不明白。”
秦易苦笑:“有什么看不明白的,这事其实很简单。王学士之所以突然如此激进,还不是因为朱总督同意我军固守待援的方针。王阁老同朱总督不睦,凡是朱总督同意的,不问情由,他总是要反对的。”
“啊!”施琅好象明白了什么,气恼地一拍额头:“原来是这样,秦教官这一句话,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咱们大明朝的大老爷们,遇到事还真是只问屁股,至于国事如何,却也不放在心上。一支军队,来了两个督师,咱们夹在中间还真是不好做人。”
郑成功也摇了摇头:“王阁老毕竟是督师,他有亲自坐镇大胜关,若王学士一心要我等出阵,此事倒是麻烦。我倒是可以向王阁老痛陈其中厉害,可是……”
少年郑成功毕竟是个年轻人,同他父亲不同,为人非常正直,对于上司的命令,一般都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让他去同王铎顶牛,确实有些为难他。
其实,在弘光朝,武人也不将朝廷放在眼中。如果王铎去江北督师,在大军头的眼中也是个屁股。问题,郑少将军从小读书,后来又拜在钱牧斋门下。老钱的权变机巧郑森没有学到一分,到是将东林的迂腐学到了十分。
秦易想了想,提议:“要不咱们派快马去将朱总督接到大胜关来,水路行得快,也就一日工夫。是战是守,让两个督师去扯。最后就算是朱总督理论不赢王阁老,两位大人要分出胜负,也都几日光景,也能为咱们争取些时间。”
郑成功眼睛猛地一亮,显然是已经心动了,口中却是犹豫:“王阁老和朱总督凑一块,真的好吗……”
施琅却击节叫好:“这个主意好,我立即调一支快船去南京,放心好了,一日一夜定然能打个来回。但问题是,朱总督上次被王阁老用金瓜击伤之后,不知道伤势可已经好得完全?”
秦易道:“施琅你只管去接朱大典好了,只需同他说王学士一听说朱总督建议固守之后,立即下死命令让镇海军出击。我料定,朱总督只要听到这句话,立即就会过来带兵。”
施琅一呆:“就这么简单。”
郑森扑哧一笑:“这个法子好……咱们大明朝的衮衮诸公啊……”说着话,又开始不住摇头。
是啊,这两人已结下深仇,能够让对方不痛快的事,彼此都是很乐意去做的,就让他们自己掐个你死我火吧!
他心中也是感叹,想当初一听说朱大典被打伤无法来大胜关的时候,他还松了一口气,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头上有两个婆婆。现在却要去将朱总督接过来,这事真叫人无奈。
哎,咱们大明朝都变成如今这般模样了,朝堂只上的大人们还内斗得如此厉害,直叫人叹息。
等到施琅兴冲冲地退下,就有卫兵来报,说是王学士过来了。
少年郑成功顿时色变,就连秦易也是心中一跳,这老头实在太难缠了,见天过来催促进兵,一说起话来就是长篇大论,几百顶大帽子扣下,谁也承受不住。
秦易忙道:“快,少将军立即上床盖上厚被子装病。”
1056。第1056章 板砖
郑成功确实是病了,病得无可奈何,病得毫无理由。
自那日听了秦教官的话上床装病之后,他就真的病了,是被捂病的。
现在已经快到五月份了,天气已经热得厉害,这样的暑天,还盖着一床厚被子,偏偏王大学士还在他床边唠叨了小半个时辰,叫郑森热得汗如雨下,结果可想而知道。
此刻的他正哆嗦着身子,有气无立地站在金胜村的码头上,看着滚滚的长江水苦笑。
刚才他已经得了施琅带了的消息,就在今日午时上江总督朱大典将在金胜码头登陆,进大胜关主持对阿济格作战,请少将军和镇海军各将迎接。
据施琅的派快马送来的信上说,朱大典的病早就好了。只不过上次在朝堂上被老王打了一锤,感觉非常丢人,心中有埋怨马士英弄出这么一出两个督师的闹剧,让自己跳进火坑,就一直在家中养病,在不过问前线战事。
郑成功派人过去请他到大胜关的时候,朱大典一开始只推说自己头晕得厉害,不克成行。又阴阳怪气地说王大学士是兵法大家,自己虽然在山东和凤阳带过兵,可比起王阁老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就不去出丑了。
可一听说王铎在听说他建议镇海军固守大胜关之后,一意要出击的消息之后,朱大典立即跳了起来,痛骂,老杀才这是要将我大明朝江南唯一一支能战之兵葬送建奴之手吗?他死于沙场博得一世英名正遂了老匹夫之愿,却置君父置大明江山社稷于何地?老夫这就去大胜关,拼这一条老命不要,也不能让他瞎指挥。
施琅的信写得简约,但郑成功却知道他肯定是费了许多口水的。施琅看起来粗豪,其实却是一个心细之人,也不知道他在朱大典面前说了多少挑拨的话。
这个海霹雳,有的事情胆子非常大。
秦易这招引朱大典来大胜关制约王铎的法子非常妙,不过,想来王学士此刻内心中定然是十分恼火的。
郑成功忍不住看了一看前边的王铎,王老爷子正绷紧着面皮看着前方,满面都是怒气。
看来,王铎已经怀疑上自己了,否则刚才到码头的时候怎么一句话都不说,一副爱搭不理模样。
郑成功突然有些心虚,也有些后悔自己派施琅去请朱大典的决定。
他心中忍不住叹息一声:其实,大家都觉得镇海军不是建奴的对手,那是因为镇海军自从组建以来还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在真实的战争中究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所有人心中都是没底。但是,这半年多来大家训练得这么快,部队无论从精气神那一方面看,都是少有的强军,部队就算真拉出去,未必就不是建奴的对手。再加上有新式的大炮和火枪,未必就不能战而胜之。我现在弄了朱大典过来,他一来必然会同王大学士斗得一地鸡毛,真的好吗?我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而且,正如部队从镇江开拔是大家所担心的那样,军中出现了两个统帅,军令不一相互矛盾,将士无所是从,这仗还怎么打?
好不容易二人没有一起来大胜关,现在又强将他们凑在一起,我这是犯什么糊涂了?
这二人,一个是内阁大学士,总督江南兵马,一个是挂尚书头衔,总督上江兵马,职权相等,谁也压不服谁。
江南兵马中说穿了也就镇海军和京营,南京水师三支成建制的部队。南京水师有师无防,也过是一支纸上部队,京营如今又掌握在马瑶草手头,王学士也只能都督镇海军。
至于上江军马,左梦庚部溃了,朱总督能够都督的也只有镇海军。
就在这两日,形势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阿济格的主力终于到了,抵达破败不堪的大胜关城墙之下。
营寨绵延二十多里,简直是人山人海。
建奴已经开始准备攻城器械,估计是只要等到后面的大炮一运到,立即就会开始攻城。
大胜关乃是留都门户,位于长江和牛首山之间。在牛首山之后是聚宝山、钟山,是一条狭长的地域。只要拿下这里,建奴可轻易地开进南京,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宋时就在此设置巡检塞,后来又置烽火台。元时设水驿,名大城港。大明朝开国初年,太祖朱元璋在此设伏,击败了陈友谅数十万军队的进攻,于是改名大胜港并在此设关,即大胜关。
这两日,大胜关的烽火台上,那股浓烟就没有断过。
两军十多万人马拥在江边的空地上,可谓是短兵相接,就算不讲究任何打法,建奴靠人堆也能将两三万镇海军消耗干净。
这一仗真是不好打,希望颖川侯能够早一点解决江北多铎过江,镇海军能撑到那个时候吗?
正乱糟糟地想着,突然,有人喊:“来了,来了!”
少年郑成功猛地抬起头,就看到前方浩淼的江面上行来一艘快船,船都站着的那人不是得意洋洋的施琅又是谁。
仿佛是为了给王大学士添堵,等到船一靠岸,就有人喊:“鼓乐,鼓乐!”
丝竹锣鼓开始大鸣大放,兴高采烈,红旗招展。
王阁老的脸瞬间阴沉下去。
不片刻,一个身着大红官袍的精神矍铄的老人从跳板上走了下来,就有人在郑成功旁边介绍:“指挥使,这为就是朱总督。”没错,来的正是朱大典。
郑成功忙迎上去,拱手施礼:“镇海军都指挥使郑森拜见总督,甲胄在身,恕罪。”正要介绍身边的诸将同他认识。
朱大典却一摆手:“郑将军请起,军情十万火急,却不是寒暄的时候,走,咱们上城看看。”
说罢,不等众人回应,就率先大步向前,一副干练模样。
郑成功等人没有办法,只等跟了过去。
从头到尾,朱大典就没有看王铎一眼。
王铎闷哼一声,也懒得理睬这个敌人,也跟了过去。走不几步,顿时醒悟,自己这么跟过去,形同朱大典的副手。
这个朱大典,端的可恶!
上了大胜关的城墙,刚一站定,朱大典立即就发威了,冷着脸喝道:“这城墙是谁负责修葺的,为何残破至此?”
他激奋地指着前方黑压压的建奴大营,道:“你们看看,你们看看,建奴之势已经大成这样,以如此破烂的城墙,说不定一天都守不住。这是犯罪,负责此事的将官当以军法从事!”
这话说得杀气腾腾,还真有点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味道。
镇海军众将面面相觑,都说不出话来,虽然大家都没将他这个总督上江兵马的顶头上司当回事,可他质问起此事还真不好回答。
施琅一笑,很随便地道:“朱总督,负责此事的将官还真不好斩,也斩不了。”
“转帐东西,说什么话,本都督手握尚方宝剑,又有什么人斩不得?”朱大典冷笑。
施琅笑嘻嘻地说:“总督,这人你还真杀不了。实际上,我镇海军突然被朝廷调到大胜关,来这里也没几天,两三天只内要修好这座城墙根本不可能。就算都督要追究也得追究到以前负责修葺城墙之人,据末将所知,去年朝廷就拨过款子要维修此关,银子都到工部了。可惜马阁老却以江北需要用钱给弄去了。据说有三万两之巨,不过,最后到黄得功那里,好象只剩一万两。总督你要斩也只能斩马阁老……”说着,他故意四下看了看:“马阁老,马阁老来没有?”
他这一插科打诨,众人都是哭笑不得。
马士英爱钱可是出了名的,雁过拔毛,鸡脚杆剐油。自他主持内阁以来,不知道巧立过多少名目敛财,吃得肚子溜圆。
大家都知道,老马和朱总督关系密切。朱大典能够起复,全靠马阁老。
朱大典一窒,挥了一下袖子:“罢了,此事本都督也不追究了。”
“多谢总督。”众人都松快起来,笑嘻嘻地同声应。
朱大典指着外面的建奴,正要说话,旁边王铎不和谐的声音传来:“要想打退建奴,需要出击,依老夫看来,没有这座城墙正好。如此才能上下同心,背水一战。朱大人你来大胜关都督大军,原来就一个字守。如此,还要你来做什么?守能守出胜利,那才是奇怪了。”
“啊……”话还没有说完,王铎就发出了一声惨叫。
原来,朱大典趁王铎不防,突然从破烂的城墙上抽出一块松动的板砖,直接夯到了王学士的脑门上。
朱大典身强立壮,王铎糟老头一个,如何承受得住,吃了这一砖,眼睛一翻晕厥过去。
上次在早朝被王学士一锤打成脑震荡,朱大典丢人丢到了家。下来之后,朱大典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得出一个结论:不是我不能打,实在是王铎太不要脸,太阴险。
另外一个结论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这一次再见王阁老,朱大典没有一句废话,直接下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果然一砖拿下。
这下,世界清净了。
见朱的典如此果决,众将都是色变。
很满意自己这一砖产生的效果,朱大典拍了拍手:“传我将令,组织人手修葺城墙,一兵一卒不得出城。”
1057。第1057章 重炮
瓜洲,经过一日一夜的血战,高杰的秦军打到现在已是油尽灯枯。
整个老营除了靠着长江的一边,可谓是三面受敌。其中北面贾庄敌军的主攻方向打得最艰苦也最残酷。援军上去多少,就打光多少。
如今所有的部队都已经派出去了,只剩这一百来骑亲兵。
总共开始了,除了自己亲自上马作战,再无法可想。
眼前是建奴的集团冲锋,除了黑压压的人潮,还是人潮。
两军十二个时辰不眠不休地厮杀,彻底打出了真火。
近了,三百步,就是现在。
高杰正要松开紧绷的缰绳,让战马冲出去。
这个时候,有人用尽全身力气大喊:“船———援军,宁乡军来了!”
高杰猛地回头,他看到在东面的大江之上,有一支庞大的舰队。
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