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正是岛津一夫,他神情一凛,眼神中带着一丝狂热,又带着一丝不安。伸出红色的舌头舔了舔上嘴唇人中处的汗水:“让船停下,请郝肖仁大人到甲板上来。”

    “不用请,我自己就来了。”一个白胖猥琐的小胖子笑眯眯地从船舱里走了出来,笑道:“我算了一下战船的航速,估摸着也该到地头了,果不其然。”

    此人正是郝肖仁,前永城主薄。他是个人精,上次永城讨伐战中见城陷落,就带人封了府库,直到看到孙元,才裸了上身出来负荆请罪。

    扬州镇众人对他的人品极为鄙夷,好在宁乡军正缺人才。毕竟,这年头文贵武轻,但凡有功名在身之人都不肯来扬州镇效力,郝肖仁好歹也是个秀才,孙元又喜欢读书人,就将他收至囊中。只不过,孙元对他也没有什么好感,也不重用。

    如今郝肖仁正在扬州镇经历司余祥手下做书办,属于无人问津的小角色。

    虽说如此,可他还是可以在岛津津一夫面前做威做福,耍耍威风的。

    岛津一夫也不知道扬州镇相干官吏的职位大小,在他眼中,郝肖仁可是扬州镇总兵官衙门出来的,孙将军的身边人。

    见了他,当下就恭敬地一鞠躬:“原来是郝大人,刚才我等说话太大声,抱歉!”竟是一口流利的北京官话,想来是同方惟接触了这么多年,早已经说得麻溜儿了。

    听他称自己是“大人”郝肖仁心中鄙夷,暗道:果然是个不知礼数的蛮夷倭寇,大人这两个字是能乱叫的吗,那是上级对下级好吧?不过,本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书办,根本就没什么身份,倒不方便提醒他。若是叫这倭寇醒过神来,未必肯同我一道来冒险,抢这泼天也似的功劳。

    当下,郝肖仁就笑眯眯地伸出手去将岛津一夫扶起来,道:“岛津大人,你我虽然只见过几次面,却相交甚得,都是自己人,何须如此呢,士卒们准备得如何了?”

    岛津一夫看了看远处的靖江城的灯火,一脸认真地说:“郝大人放心好了,在下已经预先派人侦察过了。如今,高杰和刘泽清的大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打到这里,城中已是人心惶惶。此战,我军总共出动了三百武士,而城中只有三十多衙役,只需一壶茶工夫就能将这座县城完整地交给郝大人你。”

    “那就好,不过,现在天已经晚了,怕就怕县城城门已经关闭,急切之下攻之不入。此战宜在速战速绝,若是拖延到天明,就麻烦了。”说到这里,郝肖仁一脸的忧虑。是啊,拖延上几个时辰,若是叫家里知道,我郝肖仁的前途就没了,说不定还有被将军用军法砍掉脑袋。

    到这时,却是已经没有退路了。

    岛津一夫笑道:“郝大人放心了,据探子来报,靖江南门乃是一个码头。原本那地方的城门天一黑就要关闭的,只不过这几日南逃的人实在太多,过江的船只日夜不休,城门却是没有关闭的。只要动作够快,咱们的船一靠岸,只需派十个手脚麻利的武士,只需片刻就能冲进城去。”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郝肖仁偷偷地松了一口气,他虽然猥琐,可做事却极为慎密,接着又问:“对了,你拨给我的海碰子如何?”

    所谓海碰子,其实就是在辽东一带以海为食,专事潜水捕捞的渔民,一个个都水性出众,身怀绝技。自从满清占领整个辽东之后,海碰子们断了生计,不少人都出海做了海盗。其中还有不少人加入到岛津一夫的部队中。

    岛津一夫手下有三四千海盗,其中有两百多汉人和五百多朝鲜人。

    “放心好了,都是精捍之士,且已经提前换好了宁乡军的军服,连旗号都已经准备好了,可就是人数实在太少,只八十人。”岛津一夫道:“等到在下拿下靖江城之后,大人即可带着这八十人杀进城来。届时,在下就假装不敌,带兵逃走,大人自可名正言顺地接管县城。只不过……”

    一向认真的岛津一夫突然有些顾虑。

    “只不过什么?”看到他犹豫,郝肖仁心中一颤,以为岛津一夫发觉了什么,厉声喝道:“岛津,你能够有今天全靠孙将军,全靠我们扬州镇的提携,这么点小事你也办不好,将军养你何用?”

    他这一喝,倒是威风凛凛,很有派头。

    没错,这次全般接管靖江城,他郝肖仁干冒着血海干系。按照倭人的说话,那就是赌上了自己的武运……不,应该是官运。

    这个计划是这样的:先是让岛津一夫带着倭人假装倭寇入侵,在最短时间只内拿下靖江县城。然后,他就带着扮成宁乡军的海碰子假装剿寇,随带着接管靖江的军政大权,成为扬州镇直领的辖属。

    之所以这么干,那是因为郝肖仁受到了高杰和刘泽清的启发。这两个大军阀自从带兵进入扬州之后,攻占州县,驱除地方官,安插上自己的人手,截留所有税款,俨然裂土封建的小王朝。

    靠着扬州的物资和人力资源,高接和刘泽清的实力飞快地膨胀起来。

    作为经历司的书办,郝肖仁对此事自然是非常清楚。加上常年行走在孙元身边,知道孙将军对高杰和刘泽清能够肆无忌惮地行快意之事,羡慕嫉妒恨。只可惜,孙元爱惜羽毛,喜欢戴上一张仁义道德的面具,做不出那种事情来。郝肖仁本就是个小人,要想做一个小人,揣摩上司心思,投机取巧乃是必须的素质。

    既然孙元有这种心思,郝肖仁敏锐的意识到这可是自己一飞冲天的好机会。如果自己能够替孙元将军拿下几座县城,将来在扬州镇就有了一席之地。要知道,扬州镇虽然是一个大军政,可到现在却还没有实实在在地拥有一座城池。如果他开了这个先例,当是奇功一件。

    既然孙元将军不方便做这事,这脏活就让我郝肖仁来干吧!

744。第744章 好小人的计划

    既然想为孙元拿下一座城,接下来就该选择目标了。

    按说,如今的扬州镇管辖的范围是泰州、通州、如皋、崇明岛几处,可部队都驻在城外的卫所,地方的民政同他们也没有关系,这几座城才应该是首选。但问题是,这几处都有宁乡军的驻军,他就算要搞什么动作,也瞒不了人。到时候,说不定要被大家给制止了。

    所以,只能将主意打到其他地方去。

    靖江靠着通州,又是长江水运的一个要地,方便运送部队和物质,方便扬州镇管辖。

    而且,此地正好位于扬州镇管辖范围的腹地,如果此计行得通,可以不停复制。南下可以过江接管常州全境,北上则可以拿下泰州、泰兴、兴化。往西……还是算了,那边是扬州城,区区几百倭寇要想拿下那座天下雄城无疑是痴人说梦。

    最妙的是,这里没有一兵一卒,无论是宁乡军还是朝廷的其他部队。

    决定要拿下靖江县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问题又来了,他郝肖仁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书办,手头没有一兵一卒,在扬州镇只不过是个芥子般的人物。

    靠他一个人,显然是占领不了靖江城的。

    难不成眼睁睁看到这个莫大机缘就此流逝,不,绝不!

    一个好小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小人,心志必定是极为坚韧的,胆子也大。

    正好岛津一夫正好押运着一船黄金从日本来通州,于是,郝肖仁心中一动,就跑过去骗岛津一夫说,军镇有命,令他选几百精锐突袭靖江。

    岛津一夫听到军镇有用他之处,立即精神大振,当下就点头答应了。不过,他还是多了个心眼,问郝肖仁要军镇的调兵兵符,如果没有,孙元将军的手令也可以。

    郝肖仁当时就翻了个白眼,如果我有军令,还来找你个倭奴干屁,直接就去调汤问行的骑兵了。

    作为在地方上打了一辈子滚的低级官员,他的政治素养可高得很。自然知道,孙将军对于军权看得极要紧,自己胆敢假冒他的名字去调动部队,别说能否调动军队,等着自己的就只有脑袋落地的下场。

    就算自己因此替将军攻城略地,立下奇功也保不住一条小命。因为,你今天能够假传军令为孙将军拿下大片领地,明天你也可以假传军令反叛。

    所以,让岛津一夫出面最好,这倭奴又不是扬州镇的官。

    岛津一夫虽然有点愚蠢,可还没有蠢到只听郝肖仁一句话就带着部队去入侵一座县城的地步,自然是要问他要军令的。

    听他这么问,郝肖仁眼珠子一转,只指着岛津一夫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笑就停不下来,直笑得岛津一夫心中一窒,忙问:“郝大人,因何发笑?”

    良久,郝肖仁才止住笑声,骂了一声:“愚蠢,这种事情能下手令吗?别忘记了,咱们扬州镇可是大明朝的军队,如今却去攻打自家的城池,如果走漏了风声,你让世人如何看我们宁乡军,看我家将军。”

    说到这里,他恶狠狠地盯着岛津一夫,狞笑道:“岛津,你真是活得不耐烦了,想问军镇要兵符,问将军要手令。别说我不提醒你,也许你还没想到这一层。可一旦军令到手,只怕你也活不成了。”

    岛津一夫:“危言耸听。”

    郝肖仁:“岛津,一旦你拿到扬州镇的兵符和将军的手令,难免就会让人怀疑,你是不是想借此拿住将军的把柄,别有目的。你想啊,将军乃是何等刚强之人,会受你这种威胁吗?嘿嘿,就算你不死,将来这黄海到日本的航线你也别想走了。”

    听到这话,岛津一夫脸色就变了。

    郝肖仁见成功地吓住岛津一夫,又装出一副神秘的模样:“其实,此事乃是青主先生的布置,我也不过是遵命行事而已。”说罢,他就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今日正好,还请岛津你派一条快船将此信送去扬州青主那里,请他尽快去靖江县与我等汇合,主持大局。”

    自从刘泽清和高杰大军进入扬州之后,扬州城直接位于两军的威胁之下。

    如今,高部正在宝应,有南下趋势。至于刘泽清囤军的**、天长更是距离扬州城只有一步之遥。

    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最近一段时间,傅山都呆在扬州,监视两军动向,尤其是监视刘泽清。

    拿下靖江县城这事动静实在太大,郝肖仁已经想得明白,必须在扬州镇中找一个雄厚的靠山,分一半功劳出去,如此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

    要说如今扬州镇权势最大,最得孙元将军信任的也就黄佑和傅山二位先生。只要他们两人任说一句话,自己不但能够顺利地脱离血海干系,还能得到重用。

    黄先生肯定是不成的,他这人是个道德君子,任何容得下自己做这种事。倒是傅山这人天生就是个阴谋家,定然能够看出自己此举对于扬州镇的绝大利益,也很乐意参与其中的。

    于是,郝肖仁牙一咬,就将宝押到傅山身上。

    当下就写了一封信,信写得很隐晦,就说自己会尽快拿下靖江,并有信心短期内席卷扬州,还请青主先生尽快来靖江坐镇云云。

    这封信上即没有说这个计划是他郝肖仁的擅自主张,还是傅山的命令。

    再加上又全是文言文,可怜岛津看了半天也看不明白。不过,信上确实是说了这件事,又是送给青主先生的。当下就命一个手下乘了快船,十万火急地送去扬州。

    又让部队秘密地准备了一日,就出港挥杀向靖江,要立这绝世功勋。

    一路上,郝肖仁鼓励了岛津一夫半天,又假传傅山的话,许了许多空头支票。比如,可以帮岛津一夫到大明兵部弄个游记将军或者参将头衔,好回九州岛去吓萨摩藩的土包子云云。

    现在都已经到地头了,岛津一夫却突然有顾虑。

    郝肖仁以为他起了别样心思,忍不住厉声呵斥起来。

745。第745章 冒襄的野望

    岛津一夫连忙摆手:“不不不,郝大人你误会了,在下不是这个意思。”

    “那么,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岛津一夫有点郁闷的样子:“我等虽说是浪人,可以前好歹也是个武士。拿下区区一座靖江,当不在话下,也没有丝毫畏惧。只不过,三百多武士,占据一座坚城,却要败在郝大人八十名勇士手下,却是有损我萨摩武士的威名。”

    郝肖仁这才醒悟过来,笑道:“你等倭寇败在我扬州镇的手下有什么奇怪,难不成岛津你的水兵还能强过我宁乡军?”

    岛津想了想,颓然道:“方大人的水军剽勇善战,小人的部队却是比不上的。听说,宁乡军陆军还强过水师,我等自然不是你们的对手。”

    “那不就结了,你们倭奴算得了什么。你手下区区几百人,遇到真正的宁乡精锐,别说八十人,就算是八人也能打得你们满地找牙。”郝肖仁得意起来:“想当年,咱们宁乡军可是能够击溃建奴主力的天下第一军啊!”

    说完,他一挥手,下令:“将战船靠岸,我要带兵上岸。”

    很快,战船靠到了长江北岸,八十个装扮成宁乡士兵的海碰子全副武装地沿着跳板下了船,在陆地上列阵。这些海碰子都长着一副北方汉子的强健体魄,往那里一立,倒有几分威武之师的模样。

    郝肖仁转身严肃地对岛津一夫道:“岛津,最后提醒你一句,你这次是假扮倭寇入侵,而不是真的来抢劫百姓的,要抢你自去辽东抢建奴,去九州岛抢你们自己。今日若是伤了一个百姓,不用孙将军发怒,我先带兵剿了你。”

    “是是是,小人知道,一切以大局为重,我军绝不伤害一名天朝百姓。”岛津一夫点头哈腰,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他干惯了海盗的勾当,好不容易带兵进入扬州繁华之地,怎么这也得生发才是,大不了不杀人,不伤人就是了。至于财物,该抢还得抢一些。

    郝肖仁跳到岸上,严肃地对八十个海碰子道:“此番我的目标不止靖江县一地,而是东面的泰兴北面的泰州,此事关系到扬州镇的未来。今天我就将话撂在这里,这次叫你们做这件脏活儿,尔等也别想着发财,将你等在大洋上的那一套给老子收起来。虽说发不了财,但我却可以向你们承诺,如果此战顺利,我保举你们进扬州镇做卫所军官,在扬州安家立户。诸君努力!”

    “绝不辜负孙将军,辜负大人的期许!”众海碰子都兴奋地叫出声来。他们都是辽东亡人,说难听点就是黑户,只能在海上做盗贼。但人都向往安逸和闲适的,而且,中国人都有土地情节,总觉得这样在海上飘着不上长法。能够在扬州镇的卫所里做个小军官,开枝散叶,也算是一件莫大好事。

    “其实,今日这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郝肖仁大声道:“不外是等下岛津小鬼子占领靖江之后,咱们一声喊冲进去就是了。不过,你们得给老子听清楚了,到时候都将胸膛给我挺起来,让满城百姓都看到我宁乡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面貌。”

    “是!”众海碰子同时发出一声大吼。

    “出发吧!”随着郝肖仁一声令下,八十名汉子点了火把松明,沿着长江北岸,大步朝靖江县城方向开去。

    ***********************************************************

    “啊,你是方密之?”冒辟疆大惊:“密之兄你怎么搞成这样了。”

    忙叫手下:“快快快,快扶密之上船。”

    此刻,在靖江县城南门长江码头处,冒襄终于认出这个叫花子一样的人正是自己的密友方以智。

    手下急忙将方以智扶上船,冒襄惊问:“密之,你怎么搞成这样了。你不是在京城翰林院观政吗,什么时候逃出京城的,那边又是什么情形?听说崇祯皇帝已然大行,此事可真?”

    方以智却不回答,眼睛里绿油油地亮着:“快快快,搞些吃的来!”

    “取酒食来,快些!”冒襄急令手下准备。

    大约是码头上的情形实在太乱,怕出事,说话间,冒家的四条小船已经荡了出去,开始缓缓地起航。就有一个冒家的家人拿了一个食盒过来,一看到吃的东西,方以智眼睛里的绿光更盛,如饿虎扑食一般冲了上去,抓起一只烧鸡就大口大口地啃了起来。

    大约是吃得急了些被哽住了,方以智大声地咳嗽起来,又提起酒壶狠狠地灌了一口,才平顺了些。

    灯笼的光线下,方以智满嘴满手都是油,面庞和双手黑得如同煤炭,可饿成这样,他却顾不了那么,只不住朝嘴了塞着吃食。

    冒辟疆看得一阵心酸,想当初,复社四公子中排名第一的方密之是何等儒雅风流的人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吃相?

    所谓复社,乃是崇祯二年成立的一个文社,由江南地区的几十个文社组成,社中成员都是江南地区一等的人物。这十来年中,不知道出了多少人物。比如张溥、张采、陈子龙,如今又有黄宗羲、顾亭林、张自烈等大家。

    如今,复社诸生在一起磨砺文章,议论国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江南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甚至能够左右南京政局。其中,他们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当年奸佞小人阮大铖意欲在南京复起时,因不满于阮大铖招摇过市,贪赃误国,曾联名写出《留都防乱公揭》,公布阮大铖的罪状,迫使他“潜迹南门之牛首,不敢入城”。最后,只能狼狈地打消了重返政坛的念头。

    在现在的复社中,名气最大的当属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和他冒辟疆。又因为他们四人都是出身名门,就被人称之为复社四公子。

    复社四公子之中,又以方以智为首。倒不是因为方以智年纪最大,而是他在科场上成就最高,前程最好。

    同冒襄在科举场上屡试不中不同,这个方以智却是个考场高手,早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就中了进士,又考中了庶吉士,被选为翰林院编撰。他这年刚三十岁,在翰林院中算是个年轻人,有年龄优势。做了编撰,那就是皇帝秘书。

    后又在京任工部观政、翰林院检讨、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讲官。他在仕途上面就是奔着入阁为相去的。

    如今,北京已经陷落,冒襄却在靖江得遇故人,心中震撼的同时,又急欲知道北京的情形,忍不住连串发问。

    良久,方以智将最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