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滚下去!”黄佑厉和一声。

    冷英只一拱手,大步走下长围。

    黄佑眼睛里有泪花泛起,低声吟唱:“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正是魏武帝曹操的《蒿里行》,诗中所描写的情形和如今,却是如此的相像。

    下来之后,孙元又听手下说,再他病倒的这半个月之中,城中老弱妇孺不断地涌出来。可惜因为没有粮食,又回不了城,只能困在两军之间的这片空地上,一个接一个如同秋天的虫子那样死去。

    所有死去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涨大着肚子,过得几天,就会砰一声炸开。

    在夜里,这声音此起彼伏,就没有停过。

    在这片空地上,能吃的东西几乎被饥民吃了个干净,就连草也没有放过。

    下了那场暴雨之后,空地上本生了许多长草,可现在已经变成了光秃秃一片。

    孙元已经没有力气再懊悔了,他又能怎么样呢?

    恢复了力气,孙元决定尽快拿下永城,免得城中百姓吃更多的苦头。与此同时,他不惜派出部队,将一段土围挖出缺口让给想出城逃生的百姓。

    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一个百姓相信孙元。

    刘超竟驱使一群百姓上了城墙,对着孙元大哭大骂。原来,这些人都是饿死在外面的百姓家中的青壮,还有一部上当初马士英在宿州坑杀的那四千多降兵的亲友。

    一阵“孙元小贼不得好死”、“孙屠夫你这个恶魔,老天爷会收了你的”、“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哭声中充满仇恨,当真是杜鹃啼血,让孙元心中一阵阵发凉。无论是坑杀降卒还是不许百姓出城试图饿死、病死他们,这可都是马士英这个混帐东西的主意。他才是此战的统帅啊,怎么这些暴行都安到我孙元头上了?这一仗打完,我孙元的名声在河南可谓是整个地臭掉了。

    暴怒之下,孙元又制订了几个计划,让南京军和庐凤军再次制造了大量的攻城器械投入激烈攻城战。

    可结果,依旧是无果而终。

    再下来的半个月之中,孙元什么花样都玩遍了,可部队还是没有一个人踏上永城的城头。

    庐凤军、南京军伤兵满营再攻击不动了,同时怨言开始在这两支部队里流传开来,说孙元为了自己的功绩,不惜用咱们的血去染他身上的大红官袍。

    他宁乡军这么剽勇,怎么不去攻城。若是骑兵军出动,说不定早就拿下永城了。

    这样的流言气得孙元手脚发颤,时间已经到了崇祯十五年七月,距离开封陷落还有两个月,时间已然紧迫了。

    这里还是不停地死人死人死人,触目所及,往日那平坦开阔的大平原上满地都是累累坟茔。黄佑又开始感慨:“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了,这个宁乡军的军事,这几年越发地多愁善感。

    庐凤军和南京军再没有人有力气再提着兵器冲杀了,同时永城中也没有什么力气,城墙上的敌人一日少过一日。

    明军和刘超军就好象两只相互撕咬,浑身化脓,奄奄一息的老狼。

690。第690章 故友来访

    确实不能再打下去了,因为两支友军中已经出现了逃兵。

    这一回,马士英又展现出他强硬的手段和铁血心肠,军队以伍为单位连坐,一人逃,剩余四人皆斩。一队逃,甲长斩。甲长逃,管队斩,如此类推。

    十余日下来,竟一口气斩了一百多逃兵,连坐五百余人。

    几百颗血淋淋的头颅在军队中传阅,如此一来,庐凤、南京两军震慑,士卒之间相互监视,军纪为之一靖。

    慈不掌兵,这个马士英倒是个人物,有手段有策略。在孙元看来,马总督早年是因为没有机会,被打发到南京来养老了。若是以前呆在北京,有如今这样的地位,说不准就是个杨嗣昌、洪承畴似的带兵统帅。只不过,此人有的时候确实有点歹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

    部队是安稳了,但这样一来,因为逃兵的事情乱上一阵,又耽搁了半个月时间,仗也没办法打下去了。

    很快到了七月中旬,仗还是看到结束的迹象。距离开封之战结束,只剩一个多月时间,孙元心中急噪,却又无法可想。

    对于拿下永城,该想的办法已经想遍。没办法,他就想马士英提出,能不能叫扬州镇的元字营和伟字营调过来,只要他的炮兵一到,架着大炮不停轰击,轰他十天半月,不难在城墙上炸出一个缺口,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马士英想了想,就点头同意,答应给史可法去到公函,将永城这边的情况大概说一遍,看能不能让扬州镇再调些兵马过来。

    当然,元字营和伟字营从扬州调到这里,路上就算再快,怎么这也要走上半月。等拿下永城,又得十来天。到时候,都九月了,来得及吗?

    老马摇头叹息说,太初你也是太顾及南京大员们的情面了,若当初就不理睬各位大人的请托,径直带全部主力来豫,仗何至于打成现在这般模样?结果现在好了,弄来一堆南京军的废物,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孙元心中腹诽:好你个马瑶草,当初硬往我军队里塞人的事情还不是你的妻弟杨文骢,和你的老朋友阮大铖起的头。还有,诸如高宏图、史可法他们,我孙元若是不给面子,没有物资没有兵部的兵符,我连南京都出不了,你现在说这些做什么,有意思吗?

    这一日,孙元正百无聊赖地坐在营中喝着小余给自己炖的老母鸡汤保养身子,就有人来报说马士英请他过去议事。

    “议事,议事,又有什么好议的?如今这情形,就算是孙武来,也只能慢慢地耗,耗到敌我有一方耗不动倒下了为止。”孙元一边负气地说,一边掀开门帘子走出去。

    就看到一个身着文士青衫,腰上挂着一口长剑的青年书生立在外面,抬头望天,翻了翻眼白:“孙将军,你对主帅口带怨言,若换成心胸狭窄的之人,只怕须有麻烦。好在马瑶草这人心胸开阔,也不会拿你怎么样?”

    孙元一震,忍不住叫了一声:“青主兄,是你,真是你吗?哈哈,哈哈,三年未见,想不到却在中原见到你,真真叫人喜出望外啊!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说着话,他大笑着冲上前去,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就不停地摇着。

    没错,来人不是傅山傅青主又是谁。

    傅山还是那副目光涣散,神游天外的样子,道:“三年前我回山西参加当年乡试,惭愧,竟是名落孙山。想来,定是小生学问不到,就四下游学,打打秋风,顺带着给人看看病过活。听说你们这里打得热闹,又起了瘟疫,就过来看看能不能生发。你孙将军现在乃是总兵官,发达了,想来也不会亏待我吧。你们营中还有没有士卒患病,交给我好了。”

    他本是一个医学大家,这一次,永城出了这么大的瘟疫,对于他来说乃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若是在太平年月,还真没有办法去寻那么多病理标本。

    所谓名医,都是靠人命堆积而成的。没有足够的病人给自己练手,你就算再有学识,也不可能成长。

    这也是后世中国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乃是世界一流的缘故。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保证了任何一个外科大夫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傅山的心思,孙元自然清楚:“倒是又病倒了几个,加西亚神甫动刀子还行,治疗瘟疫却是不成的,你这次过来还真是帮我的大忙了。咱们说什么钱,俗了。哎,想不到青主如此大才,竟然连个举人也中不了,一定是体制的错。”

    “对对对,肯定是体制的错。”傅山高兴起来,涣散的目光聚焦到孙元脸上:“确实,谈钱就俗了,咱们整点不俗的。孙太初啊孙太初,想不到你一个百战百胜的无敌大将军,竟然在小小一座永城跟前碰得头破血流,真真叫人失望。你的才具,也不过如此啊!”

    他着话一说出口,站在中军大帐门口的几个卫士都面带怒色。在他们心目中,孙大将军就如同天神一般,什么时候被人这么指责过。

    一个个都铁青着脸,将手放在刀柄上。

    傅山对众人的愤怒置若未见。

    孙元:“青主你的行李呢?”

    傅山也不躲避:“我如今正在马总督幕中打抽风。”

    “啊,你在马瑶草幕中做幕僚。”孙元吃了一惊,他早在三年只前就想过要招揽这个傅青主了。此人其他才干不说,也不说他武艺高明,光那一身医术就叫孙元直流口水。如今,他再次出现,如何肯放走:“青主,你去马总督那里打秋风做什么呀,干脆你到我这里来吧,条件由你提。”

    傅山想了想,点头道:“确实,老马是个文官,我这人吧,四书五经读得不太好,所学又杂,到他那里也发挥不出来。而且,马瑶草麾下人才实在太多,我去了,也显不出手段来。有一句话是什么说的呢,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要不,我先在你这里混一阵子?”

    孙元:“对对对。”说着话,就双手合十:“青主能够来我这里,实在是太好了,太好了!”

    傅山:“就现在,我还是在马瑶草那里混饭吃,马总督命我来请太初过去议事,咱们走吧!”

    孙元一拍脑袋:“方才见青主,某心头欢喜,倒是忘记了这一茬,对了,你可有办法拿下永城?”

    傅山:“等下见了马总督之后再说吧。”

    两人就骑了马,沿着长长的土围一边说话,一边慢慢地朝前走着。

    说了半天话,傅山突然长叹一声,道:“太初啊太初,说起来,我倒是有些有些佩服你了。”

    “佩服我什么?”孙元笑问。

    “佩服你的先见之明。”傅山闷闷地说:“当初,你带兵入镇扬州之时,曾经建议刘宇亮刘阁老不要回四川老家,而是举族搬迁到苏州。为此,你甚至替刘阁老置下了宅子和田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天下人皆道孙太初是一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之人。不过,在我看来,真正叫人佩服的是太初你对时局的把握。当年你若不是将刘阁老请到苏州,这回张献忠入蜀,只怕刘家已经没在战火之中。刘氏一门,举族可谓是因你而活。想不到三年前,孙太初你就看出这国事将继续糜烂下去,而巴蜀一地将受到张贼的祸害,当真是叫人又惊又佩啊!”

    孙元被他一通夸奖,心中也是得意。可惜,这都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的先知先觉,自然不好对傅山明言,只道:“某不过是在其位,知道一些国家的事情罢了。”

    傅山继续叹息:“说得好,说得好啊,在其位方能知其政。傅山平日也颇自大,以为这天下间的事情没什么能够瞒得住我。如今看来,却是井底之蛙。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没有在位置上,没有机会参赞机要。很多事情只不过是浮光掠影地看到一些端倪,可究竟是怎么样,却无法深入。”

    孙元笑道:“所以,青主你这次前来,就是想入仕?”

    “也是,也不是。”傅山道:“这次来河南,一来是想在孙太初你身边呆上一阵子,将有些事看清楚想明白,二来也是为避祸。”

    “避祸,怎么讲?”

    傅山难得地正经一回:“闯贼势大,将来在河南无论得势还是失利,都会回军陕西,陕西才是他们的根本。山陕本是一体,贼军将来若是拿下陕西,山西必是李自成首要目标。哎,如今九边精锐都被洪承畴那笨蛋在松锦丢了个精光,山陕根本就保不住。我若是留在那里,那不是坐以待毙吗?说不得,先逃到江南来了。说起来,这事还是当初你劝刘阁南下时才提醒了我。”

    孙元哈哈笑道:“好好好,继续青主来我这里,以后就别走了。”

    正说着话,就看到前方土围那边继着一群骑兵,马士英骑在马上,正拿着孙元送给他的那支单筒千里望对着永城看个不停。

    看他的神色,难得地显得非常轻松。

    见孙元和傅山过来,他转过头来,笑眯眯道:“太初,青主,你们来了。且随老夫一起观察敌情。”

691。第691章 招降

    孙元心中忍不住想笑,若是观察敌情,自己哪一天不来前线看上几回,倒是马总督你怕热,整日躲在中军大帐,不到天黑退凉不会出现,现在倒叫我过来看敌人在做什么了。

    当然,马士英有请,孙元和傅山也只能骑着马挨了过去。

    定睛一看,城头的敌军好象又少了些,一个个有气无力地站在上面,但目光中依旧是充满了绝望的仇恨。

    马士英用鞭子指着城墙,侃侃道:“看刘超部的情形,失去了外援之后,也只有死守待变一条路可走。如今我几万大军云集永城,且又是击溃闯贼刘宗敏、高一功精锐的宁乡军在。要想解永城之围,李自成必须发手头全部主力才行。但问题又来来。首先,如果李自成发主力来永城,开封他还要不要了,后勤还要不要了,难道就不怕开封的陈永福和周王杀出城来截断他们的粮道吗;第二个问题,对上宁乡骑兵军这样的天下第一军,李自成得做出付出巨大牺牲的心理准备。为了区区一座永城,为了区区一个刘超,他值得冒这个险吗?所以……”

    “所以,永城的陷落不过是早迟的事情,这易点,想必刘超自己心中也清楚得很。而且,我军又筑了长围,将永城围得水泄不通,刘超已经没有突围的可能了。形势对我军那是大大有利。”

    马士英诡异地满面春风:“所以,咱们也不用沮丧。”

    孙元却不以为然:“马总督说得在理,但是,要想拿下永城,也不知道还需多少时日。一月两月,还是半年?”他心中有些郁闷起来。

    “此事太初你也不用急。”马士英笑着对傅山说:“青主,你刚从城中出来,且说说永城的情形。”

    “啊,青主你进过永城?”孙元大吃一惊。

    傅山自得道:“进城简单啊,只要马总督点头,我随时都可以进去。就在前天,我假扮走方郎中混进城去。城中瘟疫横行,正缺医少药。我进了城,贼人欢喜还来不及,又如何会起怀疑之心。呵呵,恰好刘超也身染小恙,听到我的名字,还将我请进府中写了个方子。城中的情形,我却是很清楚的。对了……孙将军,依你看来,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孙元想了想,道:“据说,刘超在城中囤了不少粮草,如今又抢劫百姓的粮食,应该还能维持四到五月吧?至于兵马,大战一起,整个永城的百姓都涌进城去,怎么也十万人马吧!”

    明朝中期以来经历过一个人口大爆炸阶段,尤其是从弘治年起,直到万历年,各地方的丁口更是打滚似地往上翻。

    人口从开国时的几千万一口气冲到一亿多,据后人研究,如果加上隐匿的户口,明末的人口应该已经达到两亿。

    清康熙年间伟大的说书先生,上书房大臣张廷玉所编纂的《明史》中说,张献忠入川之后所屠杀的百姓总数达四万万有奇,也就是四亿。这当然是个天方夜谈,不过,估计四川怎么着也有上千万人吧!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河南都是人口大省。这里是传统的农业区,人丁繁盛。一般来说,一个县二三十万人还是养得活得。普通县城的城市居民通常都在三四万之数,已经有后世八十年代的规模了。

    “不对。”傅山伸出右手,比了个八字。

    “八万?”

    傅山:“再猜。”

    “八十万,你是开玩笑的吧?”孙元自己也不相信这个数字,忍不住笑起来。

    马士英也笑起来:“傅山,你就别卖关子了,照实了说吧!”

    “八千?”傅山这句话让孙元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了,然后背心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据他所知道,当初逃进永城的百姓,十万之说或许是夸大,可城中本有三万居民,再加上刘超的士兵和逃进去的难民,怎么着也有六七万吧,怎么只剩八千,难道说那些人都死光了?

    当年的济南围城战时间很短,战役很快就结束了,但那种残酷的城市攻防战还是让孙元有些不忍心。

    如今,这小小的一座永城竟然就死了这么多人,让孙元大为吃惊。

    心中不觉感慨,这才是真真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啊,这才是永城。将来建奴南下扬州十日,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间地狱,那可是一座有着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啊!

    傅山:“其实,在死在战火中的百姓并不多,主要是因为瘟疫。瘟疫起时,城中一家一家地死绝,街上到处都摆着尸体。城中但凡有空地,都埋了死人。如今,城中守军已经绝了援兵,早就不想打下去了。只不过,这个刘超确实是个人物,用自己的家丁和亲戚牢牢地掌握住了军队。而且,还成功地激发了百姓对孙将军的仇恨,说城中这么多死人都是拜孙太初所赐,就算是拼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和宁乡军打到底,为死去的亲友报仇。”

    孙元喃喃道:“怎么都恨上我了。”

    这都是马士英干的啊!

    马士英反安慰孙元:“太初勿恼,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青主此次冒险进城探察敌情,所建功勋颇大。今日,老夫让他请太初你过来,就是想商议一下。这刘超已是风中残烛,支撑不了多久了。此战拖延的时日实在太久,是不是集中兵力猛攻永城。”

    原来马士英是想重新发起进攻啊,孙元心中叹息一声,心中暗想:马士英你当我孙元不急,部队伤亡实在太大,都开始出现逃兵了,还投入进攻,这部队还怎么维持?

    没错,敌人是死得没剩几个,可经过战场残酷的淘汰,刘超手下可都是打成老兵了,现在攻城,牺牲只怕比以前更大,庐凤军和南京军会承受不住的。

    不能急。

    孙元忙自己的考虑一一同马士英说得分明。

    听到孙元的话,众人都小声议论起来,都说是啊,部队打得实在太苦,如果再强令士卒攻城,仔细会出现哗变。

    傅山也皱起了眉头,道:“是啊,这一点我倒是考虑不周。”

    马士英看着孙元,问:“太初,宁乡军乃是天下少有的雄师,就算你麾下的元字营和伟字营不到,难道就拿不下永城?”

    听他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